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拓展练习新人教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它经受住了“蛮族”的猛烈攻击,艰难地站稳了脚跟。
9—11世纪是它的繁盛期,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
这里的“它”指的是()A.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奥斯曼帝国D.拜占庭帝国2.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人物是()A.查士丁尼B.克洛维C.查理曼D.君士坦丁3.查士丁尼命人编辑《新法典》,该法典是()A.查士丁尼亲自编写的法典B.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汇编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4.下列关于“十字军东征”给拜占庭帝国带来的影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东征的十字军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B.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C. 它使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弱D.帮助拜占庭帝国解除了外部威胁5.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A.阿拉伯人的攻击B.十字军东征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建立D.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6.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拜占庭文化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B.吸收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C.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D.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这部成文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
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随着罗马的扩张和人口增多,罗马法的内容和体系也不断膨胀。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
九上历史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训练1.古巴比伦王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相同点是A.实行森严的种姓制度B.统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C.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D.颁布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2.“随着拜占庭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欧人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通过拜占庭的哲学家获得了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拉丁译本。
”上述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A.对世界各地文化兼收并蓄B.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C.孕育了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D.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文化3.圣索非亚教堂的结构和建筑形式的设计没有先例,它是当时各种流行因素的集合体,并且这些流行因素以从未有过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拜占庭鼎盛时期的建筑特色。
这反映拜占庭文化()A.对西欧深远影响B.兴衰存亡的过程C.兼收并蓄的特点D.具有独特的内核4.罗马法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表格中a,b两处对应的法律应该是A.《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民法大全》B.《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C.《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查士J尼法典》5.《拿破仑法典》从基本原则到法律术语都继承了罗马法。
1900年,德国民法典也以古罗马的《法学汇编》为蓝本。
马克思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这表明A.罗马法过于偏重私法的内容B.近代欧洲各国的立法具有统一性C.罗马法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D.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法治基础6.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大帝国()A.其皇帝查士丁尼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查士丁尼法典》B.该帝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C.该帝国因封闭保守导致文明衰亡D.1453年,该帝国被亚历山大帝国灭亡7.拜占庭帝国矗立在欧、亚、非三洲的交叉路口,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A.属于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B.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C.突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D.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8.《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分层作业)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夯基达标1.由于拜占庭帝国境内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进入了( )A. “鼎盛时代”B. “蜕变时代”C. “和平时代”D. “黄金时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罗马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不符合东罗马帝国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东罗马帝国皇帝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于529年编成()A. 《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查士丁尼法典》D. 《拿破仑法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查士丁尼法典》。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并成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体现在对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出现,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考查“唯物史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3.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罗马民法大全》C.《法学概要》D.《汉姆拉比法典》【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_查士丁法典_》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同步练习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德国的—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A. 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B. 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 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D. 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2.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
其名称为()A. 《汉谟拉比法典》B. 《查士丁尼法典》C. 《新法典》D. 《拿破仑法典》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主要表明()A.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 罗马法制约了罗马皇帝的权力C. 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D.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4.主持制定了《罗马民法大全》的是()A. 凯撒B. 查士丁尼C. 屋大维D. 伯里克利5.查士丁尼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A. 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 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C. 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 利用法律维护统治6.《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A.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B.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D. 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7.《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练习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练习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选择题1.下表是某个国家发展表示图,图表中④政权的名称是(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共和国C.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2.右图是查士丁尼像,他是哪个帝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 ( ).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3.德国有名学者耶林在谈到罗马时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以下不属于罗马“法律”的是( ).《查士丁尼法典》.《汉谟拉比法典》C.《法理纲要》.《新法典》4.534—565年,查士丁尼又公布了168条敕令来对三部法典进行增补。
在他死后,法学家将这些新的敕令汇编颁行,称之为( )A.《查士丁尼法典》1/4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练习.《法学汇纂》C.《法理纲要》.《新法典》5.《查士丁尼法典》的前言中说:“皇帝的庄严、荣耀不只依赖武器,并且须用法律来稳固。
这样,不论在战时或平常,老是能够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拟订法典的目的在于( ).宣扬皇帝的威望至高无上.重申法律在和平常期的作用C.除去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利用法律保护统治6.十字军东征历时快要200年,共进行了8次东征,动员总人数达200多万人,它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其实是( ).宣扬皇帝的威望至高无上.打劫东方的财产C.除去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保护拜占庭帝国的地位7.拜占庭以前是世界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抗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迫,确立了“西方文明的保护神”。
最后灭掉它的是( )A.阿拉伯帝国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8.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
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3.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的正确表述是( )①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②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③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④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依据下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A.东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古希腊D.阿拉伯帝国5.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将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C.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俄罗斯帝国6.拜占庭帝国的繁荣表现在()①一些城市的工商业相当繁荣②建筑宏伟,手工业品精美③文化发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保留下来④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7.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8.小华正在通过互联网下载“东罗马帝国四分五裂”“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君士坦丁堡沦陷”等资料。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巩固限时达标1.我们平时所说的拜占庭帝国,其实就是()。
A.西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东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2.东罗马帝国涵盖了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进入了一个()。
A.“鼎盛时代”B.“蜕变时代”C.“和平时代”D.“黄金时代”3.由于长期的对外战争,拜占庭帝国财政枯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帝国反而遭到()。
A.十字军的进攻B.阿拉伯人的攻击C.亚历山大的东征D.日耳曼人的进攻4.他在位期间通过《罗马民法大全》巩固了统治。
“他”是()。
A.查理曼大帝B.凯撒大帝C.查士丁尼D.伯里克利5.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A.《汉谟拉比法典》B.《拿破仑法典》C.《十二铜表法》D.《查士丁尼法典》6.《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
这些规定说明()。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D.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7.拜占庭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了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
15世纪中叶使这个帝国灭亡的国家是()。
A.阿拉伯帝国B.古巴比伦王国C.奥斯曼帝国D.法兰克王国8.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拜占庭文化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B.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C.吸收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D.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提升理解应用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拜占庭帝国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形成许多发达的工商业中心。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它经受住了“蛮族”的猛烈攻击,艰难地站稳了脚跟。
9—11世纪是它的繁盛期,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
这里的“它”指的是()A.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奥斯曼帝国D.拜占庭帝国2.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人物是()A.查士丁尼B.克洛维C.查理曼D.君士坦丁3.查士丁尼命人编辑《新法典》,该法典是()A.查士丁尼亲自编写的法典B.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汇编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4.下列关于“十字军东征”给拜占庭帝国带来的影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东征的十字军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B.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C. 它使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弱D.帮助拜占庭帝国解除了外部威胁5.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A.阿拉伯人的攻击B.十字军东征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建立D.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6.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拜占庭文化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B.吸收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C.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D.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这部成文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
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随着罗马的扩张和人口增多,罗马法的内容和体系也不断膨胀。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能力
1.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
下列关于该帝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B.该帝国内埃及、叙利亚的农业比较发达
C.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D.西罗马帝国后期,该帝国进入了“黄金时代”
2.(2019陕西榆林定边县期中)罗马法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
公元529年,编成的法典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该法典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
3.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
A.《法学汇纂》
B.《新法典》
C.《法理概要》D,《查士丁尼法典》
4.(2019山东德州九中期中)在下列帝国中哪一个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A.西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5.(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梅里斯区达呼店中学第一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9世纪初到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的手工艺品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媲美。
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欧亚交界的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三年模拟
1.(2019湖南岳阳汨罗弼时片区期中改编,15下列有关中古欧洲国家建立的时间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2.(2018辽宁营口大石桥水源镇期末,6,★☆☆)东罗马帝国都城在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又称____帝国()
A.拜占庭
B.君士坦丁堡
C.土耳其
D.奥斯曼
3.(2018山东聊城文轩中学月考,3,★★☆)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最终湮灭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之中。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后人留下的深刻启示是()
A.国家分裂必然灭亡
B.固步自封必然被历史淘汰
C.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封建制度必然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五年中考
1.(2018山东临沂中考,18,★☆☆)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
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国家
D.阿拉伯国家
2.(2017贵州安顺中考,5,★☆☆)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核心素养
在欧洲,继古希腊罗马之后,拜占庭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近一千年,但后来却衰落了。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强盛的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备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1)拜占庭帝国因何而得名?结合材料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
【可悲的衰亡】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己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将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之中。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深刻的启示】
(3)“学史明智,以史为鉴。
”在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结合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史,你从中得到哪些深刻的启示?
知识能力
1.答案D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2.答案D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3.答案B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
故选B。
4.答案B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故选B。
5.答案(1)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
(2)东西交融;拜占庭帝国位于欧亚交界位置且交通发达。
解析第(1)问,“阿拉伯的手工艺品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媲美”说明手工业发达;“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说明商业繁荣。
第(2)问,“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说明拜占庭文化具有东西交融的特点,原因就在于拜占庭帝国位于欧亚交界位置且交通发达。
三年模拟
1.答案A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其中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故选A。
2.答案A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故选A。
3.答案B保守狭隘、固步自封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故选B。
五年中考
1.答案C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2.答案D据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是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故选D。
核心素养
答案(1)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并且它保存和继承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陶醉于己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封闭保守的心态;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西方军队的占领和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3)不能只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要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只有居安思危,不断创新,才能有生机和活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中提炼答案即可。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综合归纳第(2)问的答案即可。
第(3)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