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不等式(组)专项练习汇总(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不等式(组)专项练习汇总(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不等式(组)专项练习汇总(含答案)

最新不等式提高题专项练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常见试题分类练习 一、解法常见考题: 1、已知方程组?? ?-=++=+②① m y x m y x 12,312的解满足x +y <0,求m 的取值范围. 2、已知? ??+=+=+122, 42k y x k y x 中的x ,y 满足0<y -x <1,求k 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a x x x x 3 22,32 15 只有4个整数解,求a 的取值范围. 4、关于x 的不等式组? ??->-≥-123, 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 5、已知a 是自然数,关于x 的不等式组?? ?>-≥-0 2, 43x a x 的解集是x >2,求a 的取值范围. 6、若不等式组 X+8<4x -1 的解集是x >3,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x >m 7、不等式组?? ?+>+<+1 , 159m x x x 的解集是x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m ≤2 (B)m ≥2 (C)m ≤1 (D)m ≥1 8、关于x 的不等式组? ??->-≥-123, 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 9、若不等式组? ??? ? x +8<4x -1x>m 的解集为x>3,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试确定实数a 的取值范围,使不等式组??? x 2+x +1 3 >0x +5a +43>4 3(x +1)+a 恰有两个整数解. 11、已知a 是自然数,关于x 的不等式组?? ?>-≥-0 2, 43x a x 的解集是x >2,求a 的值. 12、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a x x x x 3 22,32 15 只有4个整数解,求a 的取值范围. 二、最后一间房问题: 1、若干名学生,若干间宿舍,若每间住4人将有20人无法安排住处;若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宿舍的人不空也不满.问学生有多少人?宿舍有几间?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训练 综合题型(无答案)

数学综合题 一、考点分析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综合问题往往涉及的知识几乎涵盖了初中阶段所有内容,综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时还涉及不同学科。这类问题有代数综合题、几何综合题、代数几何综合题。题目从过去的论证转向发现,猜想和探索。综合问题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是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考查方式灵活、内容丰富、手段多样,解决此类问题往往要用到较多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要准确理解题意,综合应用题目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应用恰当的数学方法。通过猜测、合理综合,实现问题的解决。 二、题型 类型一 代数综合题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x (2k 3)x k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试说明1x <0,2x <0; (3)若抛物线y=--++=22x (2k 3)x k 1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点B 到原点的距离分别为OA 、OB ,且OA+OB=2OA ·?OB-3,求k 的值。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1)由题意可知:△=[-(2k-3)]2-4(k 2+1)>0, 即-12k+5>0 ∴k <512 (2)∵ <>+=-??=?12212x x 2k 3x 0 x k 0 ∴ x 1<0,x 2<0。 (3)依题意,不妨设A (x 1,0),B (x 2,0). ∴ OA+OB=|x 1|+|x 2|=-(x 1+x 2)=-(2k-3), OA?OB=|-x 1||x 2 |=x 1x 2=k 2+1, ∵ OA+OB=2OA?OB -3, ∴ -(2k-3)=2(k 2+1)-3, 解得k 1=1,k 2=-2. ∵ k <512 ∴ k=-2. 类型二 几何综合题 如图,PQ 为圆O 的直径,点B 在线段PQ 的延长线上,OQ=QB=1,动点A 在圆O 的上半圆运动(含P 、Q 两点),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等边三角形ABC . (1)当线段AB 所在的直线与圆O 相切时,求△ABC 的面积(图1); (2)设∠AOB=α,当线段AB 、与圆O 只有一个公共点(即A 点)时,求α的范围(图2,直接写出答案);

初一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

初一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目标与要求 1.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地寻找不等式的解,会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 2.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模型的过程,经历探究不等式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对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 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正确运用不等式的性质;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解法。 四、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理解;

弄清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不等式: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分类: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 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3.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5.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用不等式表示:一般的,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其解集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最简单的不等式表达出来,例如:x-1≤2的解集是x≤3。 (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两点:一是定边界线;二是定方向。 6.解不等式可遵循的一些同解原理 (1)不等式F(x)< G(x)与不等式 G(x)>F(x)同解。 (2)如果不等式F(x) < G(x)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 x )的定义域所包含,那么不等式 F(x)

中考数学—分式的易错题汇编含解析

一、选择题 1.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1μm =0.000001m )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们还有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有很大影响.2.3μm 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23×10﹣5m B .2.3×10﹣5m C .2.3×10﹣6m D .0.23×10﹣7m 2.计算1÷ 11m m +-(m 2 -1)的结果是( ) A .-m 2-2m -1 B .-m 2+2m -1 C .m 2-2m -1 D .m 2-1 3.如图,设k= 甲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a >b >0),则有 ( ) 甲 乙 甲

(A )k >2 (B )1<k <2 (C )121<

10.若分式 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 ) A .0 B .﹣2 C .2 D .﹣2或2 11.分式 (a 、b 均为正数),字母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 A .扩大为原来的2倍 B .缩小为原来的 C .不变 D .缩小为原来的 12.在 2x ,1()3x y +,3ππ-,5a x -,24x y -中,分式的个数为( ) A .1 B.2 C.3 D .4 13.若a =-0.3-2 ,b =-3-2 ,c =(- 13)-2,d =(-13 )0 ,则( ) A .a <d <c <b B .b <a <d <c C .a <d <c <b D .a <b <d <c 14.如果为整数,那么使分式 2 22 21 m m m +++的值为整数的的值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5.下列代数式y 2、x 、13π、11 a -中,是分式的是 A . y 2 B . 11 a - C .x D . 13π 16.把分式2n m n +中的m 与n 都扩大3倍,那么这个代数式的值 A .不变 B .扩大3倍 C .扩大6倍 D .缩小到原来的 13 17.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是0.001239g /cm 3,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为( )g /cm 3. A .1.239×10﹣3 B .1.2×10﹣3 C .1.239×10﹣2 D .1.239×10﹣4 18.无论a 取何值,下列分式总有意义的是( ) A . 2 1 a a + B . 21 1 a a -+ C . 21 1 a - D . 11 a + 19.下列式子:2222 2213,, ,,,x y a x x a b a xy y π----其中是分式的个数( ). A .2 B .3 C .4 D .5 20.若分式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 A .3 B -3 C .4 D .-4 21.已知实数 a , b ,c 均不为零,且满足 a + b +c=0,则

中考数学选择题专项训练

x y O 图3 中考定时专项训练 选择填空篇01 时间:15分钟 分数: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1)-等于( ) A .-1 B .1 C .-3 D .3 2.在实数范围内,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0 C .x >0 D .x <0 3.如图1,在菱形ABCD 中,AB = 5,∠BCD = 120°,则对角线AC 等于( ) A .20 B .15 C .10 D .5 4.下列运算中,准确的是( ) A .34=-m m B .()m n m n --=+ C .236m m =() D .m m m =÷225.如图2,四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 、 B 、O 是小正方形顶点,⊙O 的半径为1,P 是⊙O 上的点, 且位于右上方的小正方形内,则∠APB 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90° 6.反比例函数1 y x =(x >0)的图象如图3所示,随着x 值的 增大,y 值(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减小后增大 7.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 A .某个数的绝对值小于0 B .某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 C .某两个数的和小于0 D .某两个负数的积大于0 8.图4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 、CD 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 ∠ABC =150°,BC 的长是8 m ,则乘电梯从点B 到点C 上升的高度h 是( ) A .833 m B .4 m C .3m D .8 m 9.某车的刹车距离y (m )与开始刹车时的速度x (m/s )之间满足二次函数2 120 y x =(x >0),若该车某次的刹车距离为5 m ,则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 ) A .40 m/s B .20 m/s C .10 m/s D .5 m/s 10.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 体,得到一个如图5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 ) A .20 B .22 C .24 D .26 B A C D 图1 P O B A 图2 图5 A B C D 150° 图4 h

初中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超经典复习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一节、知识梳理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不等式及其解(解集)的概念,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并会用不等式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 3.会用数轴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二、知识概要 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一般地,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称之为此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二: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6.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是不等式和不等式解集的理解. 四、知识链接 本周知识由以前学过的比较大小拓展而来,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解题的工具,并为以后学的不等式组打下基础. 五、中考视点 不等式也是经常考到的内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以解不等式为主.有时在一些解答题中也要用到不等式,利用不等关系求范围等.

1. 常用的不等号有哪些? 常用的不等号有五种,其读法和意义是: (1)“≠”读作“不等于”,它说明两个量是不相等的,但不能明确哪个大哪个小. (2)“>”读作“大于”,表示其左边的量比右边的量大. (3)“<”读作“小于”,表示其左边的量比右边的量小. (4)“≥”读作“大于或等于”,即“不小于”,表示左边的量不小于右边的量. (5)“≤”读作“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表示左边的量不大于右边的量. 2. 如何恰当地列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1)找准题中不等关系的两个量,并用代数式表示. (2)正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多、少、快、慢、增加了、减少了、不足、不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非负数、至多、至少等的确切含义. (3)选用与题意符合的不等号将表示不等关系的两个量的代数式连接起来. 根据下列关系列不等式:a的2倍与b的的和不大于3.前者用代数式表示是2a+ b.“不大于”就是“小于或等于”. 列不等式为:2a+b≤3. 3.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注意什么?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要注意两点:一是边界;二是方向.若边界点在范围内则用实心点表示,若边界点不在范围内,则用空心圆圈表示;方向是对于边界点而言,大于向右画,而小于则向左画. 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下列两个不等式:x>-3;x≤2.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旋转练习题及答案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1)发现:如图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填空: 当点A位于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应用: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4,AB=1,如图2所示,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连接CD,BE. ①请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线段BE长的最大值. (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6,0),点P 为线段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答案】(1)CB的延长线上, a+b;(2)①CD=BE,理由见解析;②BE长的最大值为5;(3)满足条件的点P坐标(222)或(222),AM的最大值为2+4. 【解析】 【分析】 (1)根据点A位于C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结论;(2) ①根据已知条件易证△CAD≌△EA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CD=BE;②由于线段BE长的最大值=线段CD的最大值,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3)连接BM,将△APM绕着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PBN,连接AN,得到△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N=PA=2,BN=AM,根据当N在线段BA的延长线时,线段BN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最大值为2+4;如图2,过P作PE⊥x轴于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如图3中,根据对称性可知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也满足条件,由此求得符合条件的点P另一个的坐标. 【详解】 (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 ∴当点A位于C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BC+AB=a+b, 故答案为CB的延长线上,a+b; (2)①CD=BE, 理由:∵△ABD与△ACE是等边三角形, ∴AD=AB,AC=AE,∠BAD=∠CAE=60°, ∴∠BAD+∠BAC=∠CAE+∠BAC, 即∠CAD=∠EAB,

一元一次不等式培优专题训练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培优专题训练一 例1 1、 用“>”或“<”填空,并在题后括号内注明理由: (1)∵a >b,∴a -m ________b -m (2)∵a >2b,∴2 a ________ b (3)∵4a >5a,∴a ________0 (4)∵2x -1<9,∴x ________5 2、不等号填空:(1)、x 为任意有理数,x -3____x -4.(2)若a <0,b <0,则a ·b ____ab 2. 变式训练:(七中实验)若b a <,则2ac 2bc ;若22bc ac <,则a b (填不等号) ; 例2、不等式(组)的解法:1、不等式1y ,试求出m 的取值范围. x -y=5m -1, ② 3、(09优等生数学)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1 331k y x k y x 的解满足x+y >3k+2,求k 的取值范围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大题专项训练(直接打印版)

2018年初中数学中考大题 一.解答题(共25小题) 1.目前,崇明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交通部门一再提醒司机: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并在进一步完善各类监测系统,如图,在陈海公路某直线路段MN内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 2.2014年3月,某海域发生航班失联事件,我海事救援部门用高频海洋探测仪进行海上搜救,分别在A、B两个探测点探测到C处是信号发射点,已知A、B两点相距400m,探测线与海平面的夹角分别是30°和60°,若CD的长是点C到海平面的最短距离.(1)问BD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试说明理由; (2)求信号发射点的深度.(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1.414,≈1.732)

3.如图,某生在旗杆EF与实验楼CD之间的A处,测得∠EAF=60°,然后向左移动12米到B处,测得∠EBF=30°,∠CBD=45°,sin∠CAD=. (1)求旗杆EF的高; (2)求旗杆EF与实验楼CD之间的水平距离DF的长. 4.已知:如图,斜坡AP的坡度为1:2.4,坡长AP为26米,在坡顶A处的同一水平面上有一座古塔BC,在斜坡底P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45°,在坡顶A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76°.求: (1)坡顶A到地面PQ的距离; (2)古塔BC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76°≈0.97,cos76°≈0.24,tan76°≈4.01)

初一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

初一数学不等式与不等 式组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授课内容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教学目标1.掌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 2.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3.了解什么是不等式组 教学内容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解集 1.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系数化为1.3.不等式解集及其数轴表示法 ⑴不等式表示: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其解集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最简单的不等式来表示.如:不等式x-2≤6的解集为x≤8. (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形象地表明不等式有无限个解.如: 知识点二、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那么a±c>b±c. 2、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用式子表示: a>b,c<0,那么,ac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两个步骤: (1)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求出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题精讲】 题型1:不等式的变形 例若a>b,试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1)a+c与b+c;(2)3a与3b;(3)-a与-b;(4)ac与bc. 【解答】1、(1)不等式a>b两边都加上c,根据不等式性质1可知a+c>b+c; (2)不等式a>b两边都乘以3,根据不等式性质2可知3a>3b; (3)不等式a>b两边都乘以-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可知-a<-b; (4)分三种情况,①若c>0,不等式a>b两边都乘以c,得ac>bc; ②若c=0,不等式a>b两边都乘以c,得ac=bc=0; ③若c<0,不等式a>b两边都乘以c,得ac=4,得x>=2; (3)由4x>=2,得; (4)由-3x≤3,得x>=-1; (5)由-2x-5<1,得x>-3. 【分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 【解答】1、解:(1)由x-7<1,得x<8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7得到的. (2)由x+2>=4,得x>=2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减去2得到的. (3)由4x>=2,得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除以4得到的. (4)由-3x≤3,得x>=-1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除以-3得到的. (5)由-2x-5<1得x>-3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和3,先是不等式两边都加5,得-2x<6,再是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得x>-3. 【点评】不等式的变形主要依据就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题型2:不等式的性质 例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化成“x>a”或“x4x;(3)2x-3>=4x;(4).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专项训练(含答案详解)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专项训练》一、选择: 1.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a≥﹣a B.3a>a C.a D.a+1>a 2.若a>b,则下列不等式仍能成立的是() A.b﹣a<0B.ac<bc C.D.﹣b<﹣a 3.解不等式中,出现错误的一步是() A.6x﹣3<4x﹣4B.6x﹣4x<﹣4+3C.2x<﹣1D. 4.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5.在下列不等式组中,解集为﹣1≤x<4的是() A.B.C.D. 6.若不等式≥4x+6的解集是x≤﹣4,则a的值是()A.34B.22C.﹣3D.0 二、填空: 7.用不等式表示“6与x的3倍的和大于15”. 8.不等式的最大正整数解是,最小正整数解是.9.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0.若y=2x+1,当x时,y<x. 11.关于x的不等式ax+b<0(a<0)的解集为. 12.若方程mx+13=4x+11的解为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13.若a>b,则的解集为.

14.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他至少答对道. 三、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15.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1)3(x﹣2)﹣4(1﹣x)<1 (2)1﹣≥x+2 (3) (4). 四、解答下列各题: 16.x取什么值时,代数式5(x﹣1)﹣2(x﹣2)的值大于x+2的相反数. 17.k取什么值时,解方程组得到的x,y的值都大于1. 18.某班有住宿生若干人,分住若干间宿舍,若每间住4人,则还余20人无宿舍住;若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宿舍不空也不满,求该班住宿生人数和宿舍间数. 19.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1件A种产品需甲种原料9千克、乙种原料3千克,生产1件B种产品需甲种原料4千克、乙种原料10千克,请你提出安排生产的方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总结 一、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说明: ①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②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 (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练习题:P133

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选择、填空、简答题 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B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 -(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不等式经典题型专题练习(含答案)-

不等式经典题型专题练习(含答案) :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解不等式组: ()13x 2x 11{ 25 233x x -+≤-+≥-,并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2.若不等式组21{ 23x a x b -<->的解集为-1

5.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的整数解. 6.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521118 23128 x y a x y a +=+ ? ? -=- ? 的解满足x>0,y>0,数a的取 值围. 6.求不等式组 x20 x 1x3 2 -> ? ? ? +≥- ?? 的最小整数解. 7.求适合不等式﹣11<﹣2a﹣5≤3的a的整数解. 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的取值围. 9.若二元一次方程组 2 { 24 x y k x y -= += 的解x y >,求k的取值围.

10.解不等式组5134122 x x x x ->-???--??≤并求它的整数解的和. 11.已知x ,y 均为负数且满足:232x y m x y m +=-?? -=?①②,求m 的取值围. 12.解不等式组?? ???<+-+≤+12312)2(352x x x x ,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写出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集. 14.若方程组2225 x y m x y m +=+??-=-?的解是一对正数,则: (1)求m 的取值围 (2)化简:42m m -++ 15.我市一山区学校为部分家远的学生安排住宿,将部分教室改造成若干间住房. 如果每间住5人,那么有12人安排不下;如果每间住8人,那么有一间房还余一些床位,问该校可能有几间住房可以安排学生住宿?住宿的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2020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上就要中考了,祝大家中考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目录 实数专题训练 (5) 实数专题训练答案 (9) 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 (11) 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答案 (15) 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16)

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答案 (21)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 (22)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答案 (27) 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 (28) 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答案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 (34)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答案 (38)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 (39)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答案 (45)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46)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53)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 (55)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答案 (62) 三角形专题训练 (64) 三角形专题训练答案 (71)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 (72)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答案 (78)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 (79)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答案 (85) 轴对称专题训练 (87) 轴对称专题训练答案 (94)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 (95)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答案 (104)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 (106)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答案 (113)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 (114)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答案 (123)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 (125)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答案 (131) 概率专题训练 (132) 概率专题训练答案 (140) 统计专题训练 (141) 统计专题训练答案 (148)

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若m >n ,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m + a <n + b B .ma <nb C .ma 2>na 2 D .a -m <a -n 2.不等式4(x -2)>2(3x + 5)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3,则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若方程()()31135m x m x x ++=--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54m >- B .54m <- C .54m > D .54 m < 5.不等式()123 x m m ->-的解集为2x >,则m 的值为( ) A .4 B .2 C .32 D .12 6.不等式组123 x x -≤??-

初中数学代数式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代数式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22x 1x 32x px q +-=++,则p ,q 的值分别为( ) A .5,3 B .5,?3 C .?5,3 D .?5,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可以将等式左边展开和等式右边对照,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即可得到p 、q 的值. 【详解】 由于()()2x 1x 3+-=2x 2-6x+x-3=2 x 2-5x-3=22x px q ++, 则p=-5,q=-3,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解是关键. 2.如图,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 A .20 B .27 C .35 D .40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 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图象有2+3=5个, 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9个, …, 按此规律, 第n 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n+1)=(3)2 n n +个, 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2+3+4+5+6+7=27个. 故选B . 考点:规律型:图形变化类.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36a a a += B .632a a a ÷= C .()235a a a -?=- D .()336a a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每个式子的值,3332a a a +=,633a a a ÷=,()235a a a -?=-,()339a a =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3332a a a +=,故选项A 错; B :633a a a ÷=,故选项B 错; C :()235a a a -?=-,故本选项正确; D.:()339a a =,故选项D 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应用;掌握乘方的概念,即求n 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分清()22n n a a -=,() 2121n n a a ++-=-. 4.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n ,m )表示第n 排,从左到右第m 个数,如(4,2)表示9,则表示58的有序数对是( ) A .(11,3) B .(3,11) C .(11,9) D .(9,1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排列规律可知从1开始,第N 排排N 个数,呈蛇形顺序接力,第1排1个数;第2排2个数;第3排3个数;第4排4个数 根据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解:根据图中所揭示的规律可知,1+2+3+4+5+6+7+8+9+10=55,所以58在第11排;偶数排从左到右由大到小,奇数排从左到右由小到大,所以58应该在11排的从左到右第3个数. 故选A .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不等式计算专项练习及答案

不等式计算专项练习 一、解答题 1.解不等式组,并且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3.计算下列不等式(组): (1)x-<2-. (2)-2≤≤7 (3); (4) 4.已知:y1=x+3,y2=-x+2,求满足下列条件时x的取值范围:(1)y1<y2 (2)2y1-y2≤4 5.解不等式组: 6.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7.(1)计算:(-2)-2×|-3|-()0 (2)解不等式组: 8.解不等式组,并指出它的所有整数解. 9.解不等式组:,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11.解不等式组并写出的所有整数解. 12.(1)解方程:. (2)求不等式组:. 13.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14.(1)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解不等式组: 15.求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 16.解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2) 17.(1)解不等式组 (2)在(1)的条件下化简:|x+1|+|x-4| 18.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正数. (1)求a的取值范围; (2)化简|-4a+5|-|a+4|. 19.(1)解不等式2->+1,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0.解不等式组:. 21.解不等式组 22.解不等式组,并把它们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写出满足该不等式组的 所有整数解.

23.解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写出它的整数 解. 24.解不等式组:. 25.解不等式组 26.解不等式组 ) 27.当x 是不等式组 的正整数解时,求多项式(1﹣3x )(1+3x )+(1+3x ) 2 +(﹣x 2)3÷x 4的值. 28.解方程与不等式组: 解方程:;解不等式组: 29.解不等式组. 30.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31.(1)解不等式组: (2)解方程: 32.解不等式组: . 33.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它的解集. 34.(1)解方程: ; (2)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中考数学计算题训练

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一、训练一(代数计算) 1. 计算: (1)30821 45+-Sin (2) (3)2×(-5)+23-3÷12 (4)22+(-1)4+(5-2)0-|-3|; (6)?+-+-30sin 2)2(20 (8)()()0 22161-+-- 2.计算:345tan 32312110-?-??? ? ??+??? ??-- 3.计算:()() ()??-+-+-+??? ??-30tan 331212012201031100102 4.计算:() ()0 112230sin 4260cos 18-+?-÷?--- 5.计算:120100(60)(1)|28|(301)21 cos tan -÷-+--?-- 二、训练二(分式化简) 注意:此类要求的题目,如果没有化简,直接代入求值一分不得! 考点: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②因式分解 ③二次根式的简单计算 1. . 2。 2 1422---x x x 3.(a+b )2 +b (a ﹣b ). 4. 11()a a a a --÷ 5.2111x x x -??+÷ ??? 6、化简求值 (1)????1+ 1 x -2÷ x 2 -2x +1 x 2-4,其中x =-5. (2)2121(1)1a a a a ++-?+,其中a 2-1. (3) )2 52(423--+÷--a a a a , 1-=a (4))12(1a a a a a --÷-,并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数a 代入求值.

(5)22121111x x x x x -??+÷ ?+--??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x 的值代入求值 7、先化简:再求值:????1-1a -1÷a 2-4a +4a 2-a ,其中a =2+ 2 . 8、先化简,再求值:a -1a +2·a 2+2a a 2-2a +1÷1a 2-1 ,其中a 为整数且-3<a <2. 9、先化简,再求值:222211y xy x x y x y x ++÷??? ? ??++-,其中1=x ,2-=y . 10、先化简,再求值: 222112( )2442x x x x x x -÷--+-,其中2x =(tan45°-cos30°) 三、训练三(求解方程) 1. 解方程x 2﹣4x+1=0. 2。解分式方程 2322-=+x x 3解方程:3x = 2x -1 . 4.解方程:x 2+4x -2=0 5。解方程:x x -1 - 31- x = 2. 四、训练四(解不等式) 1.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解不等式组?????<+>+.22 1,12x x 3. 解不等式组? ????x +23 <1,2(1-x )≤5,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 解不等式组31311212 3x x x x +<-??++?+??≤,并写出整数解. 五、训练五(综合演练) 1、(1)计算: |2-|o 2o 12sin30(3)(tan 45)-+--+; (2)先化简,再求值: 6)6()3)(3(2+---+a a a a ,其中12-=a . 2、解方程: 0322=--x x 3、解不等式组1(4)223(1) 5. x x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