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传感第十章(2)

合集下载

检测与传感器2

检测与传感器2

机电一体化技术
θ
电位器式角位移传感器的输 出电压Uo与角位移θ,即
Uo=(θ /360º)×Ui
VCC GND OUT
检测与传感器
角位移传感器
2. 编码器 外观
轴式
套式

电信号
二进制编码 脉冲
机电一体化技术

检测与传感器
角位移传感器
测量方式
x=t/360×
x
位置反馈 螺距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有一直线光栅,每毫米刻线数为 50,细分数为4细分,则:
分辨力 =W /4 =(1mm/50)/4 =0.005mm=5m
采用细分技术,在不增加光栅刻 线数(成本)的情况下,将分辨力提 高了3倍。
检测与传感器
角位移传感器
1. 圆盘形电位器式角位移传感器
电位器式角位移传感器是 基于电阻分压比原理来进行角 度测量的。
δ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属于非接触测 量,工作时不受灰尘等因素的影响, 可在各种恶劣条件下使用。
检测与传感器
线位移传感器
4.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应用(1)
机电一体化技术
封口机工作间隙
注塑机开合模间隙
检测与传感器
线位移传感器
4.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应用(2)
偏心和振动检测
机电一体化技术
冷轧板厚度测量
检测与传感器
因为在转换过程中, 压力、变形量、电阻值及 电压均成线性关系,因此, 最终压力与电压成线性对 应关系。压力转换成电压 后,经过放大等一系列处 理,由手持式显示器显示 出压力变化值。
检测与传感器
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
传感器分类
(1)按被测量分类
位移、力、力矩、转速、振动、加速度、温度、压力、流量、流速等传 感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10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10章

隔离放大器内部结构
AD277
共模电压2500V,CMRR=120dB, 频宽20kHz,增益漂移25ppm/℃
程控放大器 PGA
使各模拟输入通道均用最佳增益进行放大
10.4 数据采集
10.4.1 数据采集的配置 10.4.2 样周期的选择 10.4.3 A/D转换器的选择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10.3 智能传感器输出信 的预处理
10.3.1 传感器输出信 的分类 10.3.2 开关信 的预处理
了 除噪声和改善 性 常接入 有迟滞 性 的电路 鉴 器 / 脉 整形电路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10.3.3 模拟信 预处理
测量放大器 隔离放大器 程控放大器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噪声的 扰模式 差模 扰
基本 点 微型化 智能化 多 能 高集 度和适于 大批量生产
返回
上页
下页
1987 美 UC Berkeley大学发明了基于表面 牲层技术的微 马达 5mm直径, 转子直径285um, 最高转 达 33000rpm .
1992 “美 家关键技术计划” NSF DARPA 产业化 如微型 度计 微型压力传感器 喷墨打印机的微喷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10.1概述 10.2智能传感器实 的途径 10.3智能传感器输出信 的预处理 10.4数据采集 10.5智能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技术 10.6智能传感器的硬 设计
本章要点
返回
下页
图库
10.1 概述
10.1.1 智能传感器的概念 10.1.2 智能传感器的 能 10.1.3 智能传感器的 点
温度传感器 9 或12 A/D转换器 可编程温度越限 警器 I2C总线串行接口 集 在同一个芯片中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十章 智能传感技术教程文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十章 智能传感技术教程文件
9
第10章 智能传感技术
(四)自补偿、自检验及自诊断 智能传感器系统通过自补偿技术可以改善其动态 特性,但在不能进行完善实时自校准的情况下,可以采 用补偿法消除因工作条件、环境参数发生变化后引起系 统特性的漂移,如零点漂移、灵敏度漂移等。同时,智 能传感器系统能够根据工作条件的变化,自动选择改换 量程,定期进行自检验、自寻故障及自行诊断等多项措 施保证系统可靠地工作。
15
第10章 智能传感技术
(2)周期性自检 若仅在开机时进行一次性的自检,而自检项目又不 能包括系统的所有关键部位,那就难以保证运行过程中 智能传感器始终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因此,大部分智能 传感器都在运行过程中周期性地插入自检操作,称作周 期性自检。在这种自检中,若自检项目较多,一般应把 检查程序编号,并设置标志和建立自检程序指针表,以 此寻找子程序入口。周期性自检完全是自动的,在测控 的间歇期间进行,不干扰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除非检查 到故障,周期性自检并不为操作者所觉察。
图10-3 集成智能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2
第10章 智能传感技术
(三)混合实现 将系统各个集成化环节,如敏感单元、信号调理电 路、微处理器单元、数字总线接口,以不同的组合方式 集成在两块或三块芯片上,并装在一个外壳里。
图10-4 智能传感器的混合集成实现结构
3
第10章 智能传感技术
二、智能传感器功能的实现
16
第10章 智能传感技术
(3)键控自检 键控自检是需要人工干预的检测手段。对那些不能 在正常运行操作中进行的自检项目,可通过操作面板上 的“自检按键”,由操作人员干预,启动自检程序。例 如,对智能传感器插件板上接口电路工作正常与否的自 检,往往通过附加一些辅助电路,并采用键控方式进行。 该种自检方式简单方便,人们不难在测控过程中找到一 个适当的机会执行自检操作,且不干扰系统的正常工作。 智能传感器内部的微处理器,具有强大的逻辑判断 能力和运行功能,通过技术人员灵活的编程,可以方便 地实现各种自检项目。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第十章[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第十章[1]

执行机构C
转速传感器N
轴N
执行机构N
2024/9/29
18
10.3.4 传感器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概述
伺服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传感器
控制命令 控制器
驱动器
执行电动机
输出量 控制对象
传感器
2024/9/29
19
10.3.4 传感器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概述
1. 开环控制数控机床
2024/9/29
第10章 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2024/9/29
1
引言
传感器作为获取信息的敏感元件,在现代信息社 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把一台工业 设备比拟做一个人的话,那么毫不夸张地说,传 感器就应该是他的眼睛。信息的采集通过传感器 来完成,传感器的正确使用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业 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传感器的精度、稳定性直接 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好坏。由此可见,作为现代信 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的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一样在信息社会中扮演者无可替 代的作用。
2024/9/29
11
10.3 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概述
随着电子计算机、生产自动化、航空、 遥测、遥感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感 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其应用领域已渗 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起着巨大的作 用。下面仅将传感器在一些主要领域中 的应用作以简介。
2024/9/29
12
10.3.1 传感器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概述
2024/9/29
7
10.1 传感器测试系统简介
3. 测试软件的编写
便于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显示,需要编
写专门的软件读取测试系统采集的数据, 并加以显示。测试软件中还可以加入信号 处理模块,以便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检测与传感第十章(2)

检测与传感第十章(2)

(8)空气传导型探头 空气传导型超声探头的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 一般是分开设置的,对两者的技术要求不同: 发射器的发射效率高,方向性好; 接收器需要接收效率高,抗噪性能好。
空气传导的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有效工作范围
可达几米至几十米。
空气超声探头外形
【注】 超声波探头耦合剂 一般不能直接将超声波传感器放在被测介质(特别是粗 糙金属)表面来回移动,以防磨损。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比液体中严重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大)
eg:频率为106Hz的超声波在离开声源以后,在空气中经过0. 5m距离, 其强度就要减弱一半;在水中传播,要经过500m的距离后才使强度 减弱一半。
对于单换能器来说, 超声波从发射器到液面, 又从液面反射到
换能器的时间为
2h t c
(1)穿透法探伤 • 优点:适用于自动探 伤;可避免盲区,适 宜探测薄板。 • 缺点:探测灵敏度较 低,不能发现小缺陷; 根据能量的变化可判 断有无缺陷,但不能 定位;对两探头的相 对位置要求较高。
穿透法探伤原理
(2)脉冲反射法
脉冲反射法探伤原理
工件
缺陷
起始波 缺陷反射波 底波
反射法超声波探伤原理动画
5. 倒车雷达 6. 便携式超声波探鱼器 7. 超声波在医学检查中的应用 8. 超声波清洗原理及清洗器
10.2 超声波传感器
1. 定义
利用超声波在超声场中的物理特性和各种效应而研制的装置。
(超声波换能器、探测器)
2. 超声波的分类
按工作原理
压电式 磁致伸缩式 电磁式
按结构 分为单晶直探头、双晶直探头、斜探头、双探头、表面波探 头、聚焦探头、冲水探头、水浸探头、空气传导探头以及其 他专用探头等。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课程教案10-2教学教案.doc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课程教案10-2教学教案.doc

建议课时 教学重 2. 模糊传感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教 学 内 容 授课章第10章智能传感器10.3智能生物传感器10.4模糊传感器10. 5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10. 6微传感器4. 了解微传感器 1. 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 1. 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 教学难点2.模糊传感器 ____________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参考教材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秦洪浪郭俊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65262-5 『新课导入』智能生物传感器、模糊传感器、微传感器在发酵工艺、环境监测、食品工程、临床医学、 军事及军事医学等方面得到了深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生物传感器必 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授课内容』10.3智能生物传感器10. 3. 1生物传感器概述生物传感器一般是在基础传感器上再耦合一个生物敏感膜,也就是说生物传感器是半导体 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的结合。

生物敏感物质附着于膜上或包含于膜之中,溶液中被测定的物质, 经扩散作用进入生物敏感膜层,经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学反应,所产生的信息可通过相应的化 学或物理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显示的电信号,就可知道被测物质的浓度。

1. 葡萄糖传感器 2. 酶传感器3. 微生物传感器4. 免疫传感器5. 半导体生物传感器10. 3. 2生物芯片生物芯片的模样五花八门,外观五彩斑斓。

有的和计算机芯片一样规矩、方正,有的是一 排排微米级圆点或一条条的蛇形细槽,还有的是一些不同形状头发粗细的管道和针孔大小的腔 体。

图10-26所示为一种生物芯片的外观结构图。

10. 3. 3智能生物传感器1.智能生物传感器概述近年来,受生物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发展的推动,智能生物传感器技术飞速发展。

未来的智能生物传感器将进一步应用在医疗保健、疾病诊断、食品检测、环境监测、发酵工业 等各个领域。

授课方式 教学目标 理论知识讲授+提问讨论+多媒体演示1. 掌握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2. 理解模糊传感器3. 理解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 所属专业2. 智能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智能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热点。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共5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共5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共5篇)第一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一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一节: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传感器p11.传感器的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①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并确定元件及其基本转换电路②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量转换成电路参数及电流或电压等电信号③基本转换电路则将该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的电量p12.传感器的分类p1①按被测量对象分类②按工作机理分类③按被测物理量分类④按工作原理分类⑤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⑥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p2三、传感器的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p4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3、传感器的性能指标p4①高精度、低成本②高灵敏度③工作可靠④稳定性好⑤抗干扰能力强⑥动态特性良好⑦结构简单、小巧,使用维护方便,通用性强p4第二节: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p5第三节:1.测量范围及量程p62.灵敏度p63.线性度p74.重复性p75.稳定性:稳定性即在相同条件、相当长时间内,其输入/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能力p76.精确度p77.动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反映了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动态量的响应特性p88.环境参数p8第四节: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p91.传感器的静态标定p92.传感器的动态标定p10第五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1.开发新型传感器p112.传感检测技术的智能化p113.复合传感器:复合传感器是同时检测几种物理量具有复合检测功能的传感器p124.研究生物感官,开发仿生传感器p12第二章第一节:参量型位移传感器p131.电阻式位移传感器p132.电阻应应变式位移传感器p15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p154.电感式位移传感器p20第二节:发电型位移传感器—压电位移传感器p25第三节:大位移传感器p261.磁栅式位移传感器p262.光栅式位移传感器p273.感应同步器p294.激光式位移传感器p31第三章力、扭矩和压力传感器p34第一节:测力传感器p341.电阻应变式测力传感器p342.压电式力传感器p41①压电效应p41②压电晶体及材料③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和前置放大器p423.压磁式力传感器p44①效应p44②工作原理p45③结构p45第二节:扭矩传感器p461.电阻应变式扭矩传感器p462.压磁式扭矩仪p483.电容式扭矩测量仪p494.光电式扭矩测量仪p495.钢弦式扭矩传感器p50 第三节:压力传感器p501.液柱式压力转换原理p502.活塞式压力转换原理p513.弹性式压力传感元件p514.电量式压力计p53①电容式压力传感器p53②应变式压力传感器p53③压阻式压力传感器p54④电感式压力传感器⑤涡流式压力传感器p55⑥霍尔式压力传感器p55⑦压电式压力传感器p55第四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p57第一节:速度传感器p571.直流测速发电机p572.交流测速发电机p583.线振动速度传感器p594.变磁通式速度传感器p605.霍尔式和电涡流式转速传感器p616.陀螺式角速度传感器p627.流速风速传感器p64第二节:加速度传感器p66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p672.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p693.磁致伸缩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p734.力平衡式伺服加速度传感器p735.单片微型平衡式伺服加速度传感器p756.惯性倾角加速度传感器p76第五章视觉、触觉传感器p77第一节:视觉传感器p771.光电式摄像机原理p77固体半导体摄像机原理p783.激光式视觉传感器原理p784.红外图像传感器原理p78第二节:人工视觉p801.人工视觉系统的硬件构成p802.物体识别p81第三节:触觉传感器p851.接触觉传感器p862.压觉传感器p873.滑动觉传感器p88第六章第一节:热电偶式传感器p901.基本原理p902.热电偶组成、分类及其特点p91第二节:电阻式温度传感器p931.金属热电阻温度传感器p932.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p94第三节: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p951.全辐射温度传感器p952.高度式温度传感器p963.比色温度传感器p97第四节:半导体温度传感器p98第七章气敏、温度、水份传感器p100第一节:气敏传感器p1001.气敏元件工作机理p1002.常用气敏元件的种类p101①烧结型气敏元件p101②薄膜型气敏元件p101③厚膜气敏元件p1023.气敏元件的几种应用实例p102第二节:温度传感器p1051.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p1062.氯化锂湿敏元件p1063.半导体陶瓷湿敏元件p1074.热敏电阻式湿敏元件p1085.高分子膜湿敏元件p1096.金属氧化物陶瓷湿敏元件p1117.结露传感器p112第三节:水份传感器p1131.水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p1132.直流电阻式水份计的结构原理p114 第八章传感检测系统的构成p116第一节:传感检测系统的组成p116第二节:电桥p1171.电桥工作原理p1172.电桥的分类与应用p1183.电桥的工作特性指标p1204.电桥调零p122第三节:调制与解调p1221.调制p1232.解调p124第四节:滤波器p1261.无源滤波器p1262.有源滤波器p1293.数字滤波p136第五节:数/模和模/数的转换p1371.数/模转换原理p1372.数/模转换器芯片介绍p1383.数/模转换器的技术指标p1394.模/数转换原理p1405.模/数转换器芯片介绍p1426.模/数转换器的技术指标p143第六节:传感器与模/数转换器的连接通道p1431.放大与滤波环节p1432.多路模拟开关环节p1453.采样保持环节p1464.模/数转换环节p148第七节:传感检测信号的细分与辨向原理p1491.四倍细分原理p1492.辨向原理p1513.细分、辨向常用电路p152第八节:传感检测系统中的抗干扰问题p1531.干扰与噪声p1532.抑制干扰的方法p1543.典型噪声干扰的抑制p156第九节:传感检测系统中的微机接口p1561.接口的基本方式p1572.A/D转换器与CPU连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p1573.数据转换接口的典型结构p1584.A/D转换器与CPU的接口示例p1595.传感检测系统的显示器及其接口p163第十节:传感器信号的温度补偿及线性化的计算机处理p1681.温度补偿的处理方法p1682.线性化处理方法p1683.线性化与温度补偿实例p170第九章信号分析及其在测试中的应用p173第一节:信号的分类p1731.确定性信号p1732.非确定性信号p1733.模拟信号与离散信号p174第二节:信号的幅值描述p1741.信号的均值u p1742.信号的方差p1753.信号的均方值p1754.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p(x)p175第三节:信号的相关描述p176第四节:信号的频域描述p1781.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傅里叶级数p1782.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傅里叶变换p1823.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p1834.非确定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函数p184第五节:信号分析在振动测试中的应用p1881.振动的类型p1882.振动的激励方式p1893.激振器p190第十章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p200第一节:传感器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p2001.零位和极限位置的检测p2002.位移量的检测p2013.速度加速度的检测p2014.外部信息传感器在电弧焊机器人中的应用p201第二节:传感器在CNC机床与加工中心的应用p2031.传感器在位置反馈系统中的应用p2032.传感器在速度反馈系统中应用p203第三节:传感器在三坐标测量机中的应用p204第四节:传感器在汽车机电一体化中应用p208第五节:传感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p218第二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光电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造的。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ppt(3版)-第十章电子课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ppt(3版)-第十章电子课件

10.1 非线性补偿技术
10.1.2 数字线性化
用软件实现传感器特性线性化,一般需要进行两方 面的工作。首先由于大部分仪表、传感器输出量是模拟 量或频率量,需要将它们变成数字量,亦即使特性数字 化;其次是将特性数据表格存于内存,通过微处理器执 行程序,对采样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实现特性数据线性 化。
1、计算法:当传感器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有确定
的数学表达式时,就可采用计算法进行非线性补偿。
2、查表发:如果某些参数计算非常复杂 、被测量
与输出量没有确定的关系,或不能用某种函数表达式进 行拟合时。
10.1 非线性补偿技术
3、插值法
(1)线性插值法(折线法)
yi
yk
y k 1 xk 1
yk xk
其它抑制干扰措施
除上述的几种方法外,还有隔离、滤波、平衡电 路等抑制干扰的方法。
1、隔离 (1)变压器隔离
图是一个两端接地系统,消除此类干扰的方法是隔离。
其它抑制干扰措施
如图所示,在信号传输通道中接一个变压器切断地环 回路,有效地抑制了干扰。
其它抑制干扰措施
(2)光电耦合器隔离
如图所示,在电路中接一个光电耦合器,切断了电和 磁的耦合通道,抑制了干扰。
(2)零漂的自动跟踪补偿:零漂值不是一个定值,它会随 环境温度、时间而变化,且不是线性的。因此,在要求 比较高的情况下,按定值或一定时间内按定值进行补偿, 不能满足检测的要求,在有微机参与的仪表中,可以借 助于软件实施零漂的自动跟踪补偿,用跟踪到的零漂值 对被测量的采样值进行修正,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第10章 检测装置的补偿 及抗干扰技术
在实际测量中,影响检测系统或传感器工作性能的因 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系统自身结构的不完善而 带来的误差,二是由于外界干扰信号进入系统作用于测量 结果而带来的误差。在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因素都会影响 测量质量,严重时还可能使测量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倒车雷达 6. 便携式超声波探鱼器 7. 超声波在医学检查中的应用 8. 超声波清洗原理及清洗器
10.2 超声波传感器
1. 定义
利用超声波在超声场中的物理特性和各种效应而研制的装置。
(超声波换能器、探测器)
2. 超声波的分类
按工作原理
压电式 磁致伸缩式 电磁式
按结构 分为单晶直探头、双晶直探头、斜探头、双探头、表面波探 头、聚焦探头、冲水探头、水浸探头、空气传导探头以及其 他专用探头等。
(1)穿透法探伤 • 优点:适用于自动探 伤;可避免盲区,适 宜探测薄板。 • 缺点:探测灵敏度较 低,不能发现小缺陷; 根据能量的变化可判 断有无缺陷,但不能 定位;对两探头的相 对位置要求较高。
穿透法探伤原理
(2)脉冲反射法
脉冲反射法探伤原理
工件
缺陷
起始波 缺陷反射波 底波
反射法超声波探伤原理动画
t2
L cv
则超声波传播时间差为 :
2 Lv t t2 t1 2 c v2
c2 t 由于c>>v, 从上式便可得到流体的流速, 即 v 2L
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位置
若超声波探头的安装位置上右图所示,则超声波的传 输时间将由下式确定:
D t1 cos c v sin
空气的密度很小,将引起3个界面间强烈的杂乱反射波, 造成干扰,而且空气也将对超声波造成很大的衰减。 常用的耦合剂有水、机油、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水 玻璃、胶水、化学浆糊等。耦合剂的厚度应尽量薄一些,以 减小耦合损耗。
耦合剂
10.3 超声波传感器应用
1 超声波物位传感器 (1)原理 利用超声波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的反射特性。 如果从发射超声脉冲开始,到接收换能器接收到反 射波为止的这个时间间隔为已知,就可以求出分界面的 位置,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物位进行测量。 (2)分类 根据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功能,传感器又可分为单 换能器和双换能器: 单换能器的传感器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使用同一个换能器; 双换能器的传感器发射和接收各由一个换能器担任。
钨粉、环氧树脂等浇注。
(2)磁致伸缩式 【注】主要用于液位的测量(磁致伸缩液位计 )
磁致伸缩波导丝,作为磁致伸缩传感器中的核心部
件,其饱和磁化强度较高,力学性能好,具有应变值高、 电(磁)-----机械波转换能力强的优点,能将微小的磁 场向量变化转变为机械波,在液位测量中起着关键的作 用。理论上,可对材料居里点100℃以下范围内的液体 液位进行精确测量。
保护膜的作用:是为了避免传感器
与被测件直接接触而磨损压电晶片; 可用三氧化二铝(钢玉)、碳化硼
等硬度很高的耐磨材料制作。
阻尼块的作用:是降低晶片的机械
品质,吸收超声波的能量。 (如果
没有阻尼块,当激励的电脉冲信号停止时,
晶片将会继续振荡,加长超声波的脉冲宽 度,使分辨率变差); 阻尼吸收块用
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结构
左图给出了几种超 声物位传感器的结构示 意图。超声波发射和接 收换能器可设置在液体 介 质 中 , 让超 声 波 在液 体介质中传播,如图( a ) 所示。
超声波发射和接收 换能器也可以安装在液 面的上方,让超声波在 几种超声物位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空气中传播, 如图(b ) (a) 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 (b)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 所示。这种方式便于安 装和维修。
手推钢轨探伤车
手推钢轨探伤车(续)
高速钢轨探伤车
常用的检测行车速度:每 小时30~50公里 最佳灵敏度:直径3毫米的 钻孔
超声波物位传感器的特点:
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受液体中气泡或液面波动影响严重
(一般下,测量误差为±0.1%,检测物位的范围为10-2~104m)
2 超声波流量传感器 超声波流量传感器的测定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 是传播时间差法。 原理:由于超声波在流体中传播时,在静止流体和 流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求 出流体的速度,再根据管道流体的截面积,便可知道流 体的流量。
应用领域主要有:工业现场液位测量与控制, 油罐药罐液位测量,食品饮料液罐控制,大坝水 位监控,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等。
(3)单晶直探头 单晶是指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均是利用同一块晶片 直探头是指波垂直入射到被检介质
虽然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利用同一块晶片,但时 间上有先后之分,所以单晶直探头是处于分时工作状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比液体中严重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大)
eg:频率为106Hz的超声波在离开声源以后,在空气中经过0. 5m距离, 其强度就要减弱一半;在水中传播,要经过500m的距离后才使强度 减弱一半。
对于单换能器来说, 超声波从发射器到液面, 又从液面反射到
换能器的时间为
2h t c
求出工件厚度为:
δ=υt/2
从显示器上直接观察发射和回波反射脉冲,并求出时
间间隔t,从而做成厚度数字显示仪表。
手持式超声波测厚仪
手持式超声波测厚仪(续)
金属构件测厚
某超声波测厚仪指标 显示方法∶128×32 LCD点阵液晶显示 (带背光) 显示位数:四位 测量范围:0.8~200mm 示值精度:0.1mm 声速范围:1000~9999m/s 测量周期:2次/s 自动关机时间:90s 电源:二节七号(AAA)电池, 可连续工作不少于72h 使用温度:-10~40℃ 存储温度:-20~70℃ 外形尺寸:108×61×25mm 重量:230g (含电池)
F1发射的超声波到达 F2的时间较短
发射、接收探头安装在管道同一侧
如果在流体中设置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它们既可以发射超声波又可 以接收超声波,一个装在上游,一个装在下游,其距离为L, 如图所示。 设顺流方向的传播时间为 t1,逆流方向的传播时间为 t2,流体静止时的超 声波传播速度为c。
L t 假设管道内流体的流动速度为v,则 1 c v
各种双晶直探头
直径范围:5~40mm 频率范围:2.5~5MHz
(5)斜探头
接插件
底部耐磨材料
压电晶片粘贴在与底面成一定角度(如30、45等)
的有机玻璃斜楔块上,当斜楔块与不同材料的被测介质
(试件)接触时,超声波将产生一定角度的折射,倾斜入 射到试件中去,可产生多次反射,而传播到较远处去。
量子效率随波长的变化曲线 浅的PN结有较好的紫光灵敏度 深的PN结有较好的红外灵敏度
上节内容复习
6. 色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测量步骤 不同的结深区域对不同波长 的光具有不同的灵敏度来识别入 射光的波长(颜色)的。 Step1: 对该色敏器件进行标定 Step2: 根据标定的曲线,实测出 某一单色光时的短路电流比值, 即可确定该单色光的波长。
h
x = ct / 2
和这个原理一样吗?
身高;1.6m 体重:70kg 超重!
压板内安装有压电传感器, 以判断是否触及头部
测量柱内安装有电动机位移传感器
踏板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4. 超声波探伤 穿透法探伤 穿透法探伤是根据超声波穿透工件后能量的变化 情况来判断工件内部质量。
反射法探伤 反射法探伤是根据超声波在工件中反射情况的不 同来探测工件内部是否有缺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空气传导型探头 空气传导型超声探头的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 一般是分开设置的,对两者的技术要求不同: 发射器的发射效率高,方向性好; 接收器需要接收效率高,抗噪性能好。
空气传导的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有效工作范围
可达几米至几十米。
空气超声探头外形
【注】 超声波探头耦合剂 一般不能直接将超声波传感器放在被测介质(特别是粗 糙金属)表面来回移动,以防磨损。

ct h 2
h——换能器距液面的距离;
c——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对于双换能器,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经过的路程为2s,而
2s t c
因此液位高度为
s
ct 2
h s2 a2
S——超声波从反射点到换能器的距离;a——两探头间距离的一半 只要测得超声波脉冲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便可求得待测的物位
(1)压电式
压电式超声波探头常用的材料是压 电晶体和压电陶瓷,它是利用压电材料 的压电效应来工作的。
超声波探头中的压电陶瓷芯片
正压电效应是将超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可作为接收探头; 逆压电效应将高频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机械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 可作为发射探头
超声波探头结构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压电晶片、 吸收块(阻尼块)、保护膜、引线等组成。
态,必须用电子开关来切换这两种不同的状态。
保护膜
外壳用金属制作, 保护膜用硬度很高的 耐磨材料制作,防止 压电晶片磨损
接插件
各种超声波单晶直探头
常用频率范围:0.5~10MHz,常见晶片直径:5~30mm 接触式直探头(波垂直入射到被检介质)
(4)双晶直探头 由两个单晶探头组合而成,装配在同一壳体内。 其中一片晶片发射超声波,另一片晶片接收超声波。 两晶片之间用一片吸声性能强、绝缘性能好的薄片加 以隔离,使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互不干扰。 与单晶直探头对比: 双晶探头的结构虽然复杂些,检测精度比单晶 直探头高,且超声波信号的反射和接收的控制电路 较单晶直探头简单。
第10章 超声波传感器
1. 声波的频率范围 (16~2×104 Hz ) 次声波、超声波 2. 分类:纵波、横波、表面波 (横波声速为纵波的一半, 表面波声速为横波声速的90%)
3. 超声波反射系数R与折射系数T (超声波在两种特性阻抗差别较大的界 面时,将发生全反射 )
4. 超声波的衰减: 声压、声强
扭转波脉冲
(机械波)
液位测量精度达0.1mm
工作时,传感器电路部 分将在波导丝上激励出脉 冲电流,该电流沿波导丝 传播时会在波导丝的周围 产生脉冲电流磁场。磁致 伸缩液位计测杆外配有一 浮子,此浮子可以沿测杆 随液位的变化而上下移动, 在浮子内部有一组永久磁 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