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3.7《地形和地形图》
七年级科学上册 3.7 地形和地形图课件1浙教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等高线向 海拔较高 处凸出
两条等高 线的凸出 部分相对 应地区
等高线 重叠处 陡崖又 称峭壁
12/11/2021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陡崖)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陡坡
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
主要地形
有低矮的丘陵和盆地
可以改造梯田,适合种植茶、果树等经济作 物。交通发达,有利于经济发展。
12/11/2021
五种基本的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 12/11/2021
平原
那么不同的地形是如何 绘制在地图上呢?
12/11/2021
刻 度 尺
12/11/2021
1:用橡皮泥做一个山峰
2:在山峰的不同高度处 按一定的高度差依次画 上等高线 如果俯视观察等高线, 呈什么形状?
12/11/2021
12/11/2021
用__等_高__线__来表 示山地的起伏。
等高线地形图: 实际上是将不同 高度的等高线投 影到同一个平面 上来表示地面高 低起伏的地形。
12/11/2021
C点容易,因为坡度较缓。
12/11/202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
很小封闭曲线
较密
陡坡
较疏
缓坡
平原山地 盆地
各种地形的特点
高原
平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海拔很高,一般在1000到2000 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表平坦
四周高,中间低平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很大,坡陡顶尖
七年级科学上册 3.7《地形与地形图》课件4浙教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山地(shāndì)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yǐshàng), 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坡陡顶尖, 连绵起伏。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高原(gāoyuán)
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 面平坦宽广(kuānguǎng),起伏小。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丘陵(qiūlíng)
(6)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C 鞍部 D 山谷 E 陡崖(峭壁)
(7)估算E的相对高度(深度)是 300米。左右。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2、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wǔ zhǒnɡ)地形类形:
山地为__乙___ 平原为__甲___ 盆地为__戊___
高原为___丙__ 丘陵(qiūlíng)为丁_____
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相对高度 在100米以下(yǐxià),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平原(píngyuán)
平原:海拔一般(yībān)在200米以下,地面广 阔平坦,起伏很小。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盆地(péndì)
四周(sìzhōu)高,中间低平。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等高线 向海拔 较 (hǎibá) 低处凸 出
等高线 向海拔 较高处 凸 (ɡāo chǔ) 出
两条等 高线的 凸出部 分相对 应地区
等高线 重叠处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地形的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 封闭状(fē态ngbì,)由外向内,海拔 增高.
洼地(盆地) 等高线呈 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 降低.
(fēngbì)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 低 处凸出
山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共32张PPT)

考考你
1、沧海变桑田是什么作用的结果? 2、“海枯石烂”是什么作用的结 果?
可见,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 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思考
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
谷;使地表处于平坦。具有缓慢、持 久的影响。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
高原;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 性的。
那么地形是怎样绘制 在地图上的呢?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两个山顶之间较低部分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地方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想一想:我们浙江地区 有哪些地形? 山地:主要在浙南地区
丘陵:全省除嘉善、嘉兴、桐乡三县 市外都要丘陵分布 平原:在浙江杭州湾南北和浙东沿海 以及各大水系干支流的中下游 盆地:主要在浙中地区,如金衢盆地
地形的变化
流水沉积
沙漠
风的吹蚀与 沙的沉积
流水冲刷
流水沉积
风的吹蚀与 沙的沉积
风的侵蚀
流水冲刷
科罗拉多大峡谷
流水冲刷
冰川作用
角能 不能说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主要有那些吗?
流水、风、冰川、海浪等。
说一说
在你的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 主要外力因素有哪些?
作业:作业本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地形的类型
你知道多 少种地形? 认真读图,然后完 成一个地形比较的 表格!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原
相对 高度
平原
小
山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37张PPT)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四节地壳改动和火山地震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地壳是改动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2、知道火山和地震时地壳运动的表现、掌握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散布规律3、关注如何防震抗灾,提升抵抗各样自然灾祸的能力【要点难点】1、知道火山和地震时地壳运动的表现2、掌握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散布规律【课前预习】一、地壳改动的证明地壳改动是时辰存在的,不过有些激烈,有些难以感知。
1、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起落变化状况说了然什么?○1 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降落??????米。
○2 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涨??????米。
○3 十八世纪到1955年,地壳降落??????米。
2、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原由?3、地壳改动有水平运动和起落运动。
地壳运动惹起地壳变形移位,水平岩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或发生曲折,或引起断裂,这是地球上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的最重要原由。
地壳的起落是致使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原由。
4、议论:(1)惹起上述地壳改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哪处?( 2)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地壳是在不停运动?5、证明地壳改动的凭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二、火山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也是地壳激烈运动的表现形式。
(1) 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2) 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哪处,它们是如何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为什么?(3)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好处有哪些?(4)依图 3-36 说出全世界的火山散布状况 ?(5)火山能够分为哪几类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天量课件、教课设计、试卷、教案免费下载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3、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发生或而惹起的震动现象。
4、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好多海洋古代生物化石。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37张PPT)

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 ,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
(参考答案)5000,50 米。 (参考答案)150。 (3)甲山在乙山的
(2)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方向。 (参考答案)西南。 高度;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
地壳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内力作用塑造了山岭和低地,使地球表面变得高 低不平。有人把内部力量称为地表形态的塑造者。
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平,将低谷填平,使高低不平的 地表形态趋于平坦。地球的外面力量被称为地表形态的雕刻大师。
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作 用的结果,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 作用呢?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等高线原理
山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版权所有-
地形剖面图
版权所有-
地形部位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陡坡 缓坡
相对 高度
较小
较小
较大
小
海拔
500以 上
较低 200以 下
500以 上
有高 有低
地形复杂多样
地形类型 山地 主要特征 山高、中间低平
海拔高、边缘陡峭, 地面起伏和缓 地势低平、面积广阔 坡度平缓,山顶浑圆
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A、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B、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的垂直距离中做相对高度
等高线分布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等高线较密处 版权所有等高线较疏处
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与地形图》课件1浙教版

江南丘陵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
新疆塔里木
华山
江南丘陵
黄土高原
新疆塔里木 长江中下游来自思考:1、什么叫海拔? 2、什么叫相对高度?
华山
江南丘陵
黄土高原
新疆塔里木 长江中下游
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相对 高度
小
很小 大
较小
海拔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200-500米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全市人口915万。土地面积 11783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 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故有“七山一水两 分田”之说。温州山高雾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 态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温州自古以来盛产柑桔, 而且别具风味,品质特好,是名闻世界的“温州蜜柑” 的原种故乡。
随堂练习
1、下图中A、B、C为三幅等高线地形图,D、 E、F为实际地形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山或 高地),请用短线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
2、如右图所示是雁荡山
某地的等高线图,请根据
图回答如下问题:
(1)乙山与甲山的相对
高度是 170 米。
(2)CD是 山脊
,
EF是 山谷 .
(3)G是 峭壁 ,A
是 鞍部 .
(4)图中最有可能孕育
河流的地方是
_____E_F_____。
制作地形模型:利用沙土、萝 卜、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一座山地模 型,要求做出山顶、山脊、山谷、 鞍部和峭壁等地形部位,等高线要 表示出来。
请标到等高线地形图相应的地方.
请拿出你的拳头 来做地形模形, 指出代表山顶、 鞍部、山脊和山 谷的部位。
如图, 哪条路线爬到山顶最容易,为什么? ①号路线容易,因为坡度较缓。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1)

2、陆地的地形: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新知讲解
3、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也称为绝对高度,简称为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海拔的起点是某海平面。
甲地的海拔: 1500米
;
乙地的海拔: 500米
。
新知讲解
(2)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海拔)之差。即地面某点到
裂是引起 海陆 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 山脉 ,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 裂谷 和 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新知导入
地球的陆地表面有的雄伟高大、错落有致;有的广阔平坦、 起伏和缓;还有的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形态各异。
新知讲解
一、地形的类型
1、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成的各种形态。
A.北方
B.西北方
C.南方
(2)对图中山体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B)
地为鞍部地为陡崖
地位于山脊地位于山谷
B) D.东南方
课堂总结
1、地形的类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
2、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的起伏,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 势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 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地的不同部位,等 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
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相对高度
海拔
新知讲解
(3)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比较:
活动:
读图: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四周高,中间低平
地势低平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而平坦,但周围陡峭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精品教学课件

对地形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形成高山、盆地、深谷、高原等
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谢谢观看!
未定
国 界 省、自治区 直辖市界
:1 48 000 000
东南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南1:9海6 诸000岛
000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分布在大河两岸
东华长北江平中原下游平原
濒临海洋的地区
地球表面(岩石圈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
四周高,中间低平
西伯利亚盆地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下列四幅基本地形类型图中,表示山地地形的是( C )
A
B
C
D
东
南
北
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
各点的高度都是500m
同同闭图线合等等距高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 形比较平缓,是缓坡。 密集的地方比较陡峭, 是陡坡。
降水丰富的东部湿润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沿海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波浪作用
南海诸岛
1:96 000 000
1.知道外力作用有哪些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各地区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例2、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二:投影
1,将马铃薯沿等高线切成片(刀刃朝下),并
按原样叠放在泡沫板上 2,用两根回形针分两端固定马铃薯,并刺穿泡沫 板 3,从下往上分别把马铃薯片的轮廓(等高线)画在 泡沫板上,并标上高度
温馨提示:
小心小刀和回形针,避免伤人
说一说:
结合自制 的等高线地形 图,说说山顶、 鞍部、峭壁、 山脊、山谷等 地形部位的等 高线有何特点。
C 处附近,该处是峡谷,在此处筑大坝可以省工,并且 集水效果最好。
地形和地形图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形
地形的类型
平原
盆地
山地
山地
高原
丘陵
丘陵
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的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如何来描述地形的特点呢?
海拔:高出海平面的高度(绝对高度)
A
B
海拔:500m
海拔:300m
相对高度:一点比另一点高出的距离
相对高度越大,地面起伏越大
平原
特点: 海拔200m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 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山顶之间的平坦 区域
等高线相交、 重叠处
又称峭壁
等高线向海拔 等高线向海拔高
低处凸出的地 处凸出的地方
方
(能发育成河流)
陡坡: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等高线较疏处
1. 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图 3-76所示 A、B、C、D 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库。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 图知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等高线地形图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
经过实地测量各地的高度,把高度相 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这样 的线条叫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方法: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 个平面上。
活动:制作等高线地形图
步骤一:画等高线
1:把马铃薯想象成一个山峰 2:以一定的高度差在山峰的 不同高度处依次画上等高线 如果俯视观察等高线, 呈什么形状?
高原
•
特点:海拔较高,顶面较大,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小)
山地
特点: 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大)
丘陵
特点:
有高有低,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100m以下),地表起伏和坡度都较小
盆地
特点: 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
连连看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200米以下,地表平坦,起伏不大 海拔较高,坡度较陡,起伏较大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起伏较小,坡缓顶圆 周围为山脉环绕,中部相对较低 海拔500米以上,起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