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原理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与搭配——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

出 的变化 完全 被本 币 币值 的改变 带 来 的 经 常账 户 的 反方 向
变 动所抵 消 , 而导致 财政 政策 无效 。 从 既 然 不 同 汇 率 制 度 下 货 币 政 策 与 财 政 政 策 的 效 力 存 在
是现 代市 场经 济的一 般规 律 。然而 , 放经 济 的运行 拥 有许 开 多 封 闭 经 济 下 不 具 备 的 特 征 , 府 的 宏 观 调 控 问 题 也 因 经 济 政
的开 放性 而发 生着深 刻 的变化 ,S L I— M— B P模 型 的分 析 告 诉 我们 , 采取 的汇 率制 度 不 同 , 府 宏 观 调控 政 策 的 效 力 存 政 在着 很大 的差 异 。通 过 不 同汇 率 制 度 下 宏 观 经济 政 策 效 力 的比较 , 无疑 为实 施不 同汇 率制度 的 国家进 行宏 观 经济 政 策 的选 择 与搭 配 提供 了强有 力 的指导 和参 考 。
一
这是 因为 , 时一 国 可 以 自主控 制 货 币供 给 , 币政 策 此 货 会通 过对 汇率 的影 响而加 强其 效果 。
2 财 政 政 策 相 对 低 效 .
、
不 同 汇 率 制 度 下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的 效 力 比 较
这是 因为 , 财政 政 策 造 成 的 利 率 变 动 会 引 起 汇 率 的调 整, 从而 削弱 其政策 效果 。财 政政 策 的效力 在不 同 的资金 流 动性 下有 所不 同 , 析 表 明 , 金 流 动 性 越 弱 , 出效 应 越 分 资 挤 小, 财政 政策 效力越 大 , 即使 资金 流动性 弱 至不 流动 时 , 但 仍 存在 一定 程度 的挤 出效应 ; 资金 流动性 越强 , 出效应 越 大 , 挤
第二十二章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cteo

顺差国 经济 衰退
衰退 景气 景气
逆差国 经济
衰退 景气 衰退 景气
可能的政策选择
为了外 部均衡
为了顺差国的内 部均衡
顺差国扩张逆差 顺差国扩张逆差
国收缩
国扩张
为了逆差国 的内部均 衡
顺差国扩张 逆差国扩张
顺差国扩张逆差 顺差国扩张逆差
国收缩பைடு நூலகம்
国扩张
顺差国收缩 逆差国收缩
顺差国扩张逆差 顺差国扩张逆差
– 这一主张,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实现内外均衡中 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配,因而被称为“政策指派”理 论。
四、政策指派理论
(二)政策指派原理
国际收支的 初始状态
国内经济的初始状态
高失业率
高通货膨胀率
顺差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逆差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第二十二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 与政策选择
第一节 内外均衡理论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内外均衡理论
一、米德冲突 二、内外均衡的理论模型 三、各国追求内外均衡的实践 四、政策指派理论
一、米德冲突
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 转换政策追求内、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 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就是 著名的米德冲突。
一、米德冲突
(二)
内部均衡
外部均衡
一、米德冲突
(二)内部和外部均衡
– 1. 内部均衡
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也即非贸易品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 2. 外部均衡
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商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
国际金融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课后思考题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收支账户从国民收入账户角度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有哪些区别?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
当经济的开放性仅限于商品的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
当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被加以区分。
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
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贸易账户余额与经要素收入之和被称为经常账户余额,它在开放经济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对经常账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从进出口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从国内吸收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以国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
从国际投资头寸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带来了一国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同时它又受到国际投资头寸状况的影响。
从储蓄与投资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额,当私人的投资与储蓄比较稳定时,经常账户反映了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
3 对一国经济的开放性进行衡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衡量经济开放性的工具是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反映的内容是交易,其范围限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4 国际收支账户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国际收支账户的账户设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
经常账户记录的是世纪资源的国际流动,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记录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的账户,其中资本账户包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
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的差别体现在收入账户余额的大小上。
国际金融学论述题

国际金融学论述题国际金融学姜克波第四版期末复习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1、试述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学说。
1)基本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也就是说,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2)理论基础:一价定律,含义是:同一种商品(或资产)在任何国家的价格按照货币比价换算后,应该是完全相等的。
其隐含的假设条件是:没有交易成本,没有贸易壁垒,商品是同质的,市场信息是完全的,投资者是理性的,即在风险既定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价格是资源配置的杠杆,是市场实现均衡的动力,如果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不等而出现非均衡状态,则投资者的套利行为(或是投机行为)将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动,直到价格趋同,均衡恢复。
3)绝对购买力平价:若本国的一个标准商品篮子的价格为P,外国同一标准商品篮子的价格为P*,则推出:E=P/P*公式表明:汇率是一个取决于两国相对价格的名义变量。
当本国价格水平相对上升时,汇率水平上升,本币购买力下降,本币贬值;当本国价格水平相对下降时,汇率水平下降,本币的购买力上升,本币升值。
4)相对购买力平价:如果要说明在某段时期内,汇率水平是如何变动的,则进一步可由绝对购买力平价推导出相对购买力平价。
公式为:e = p-p*它表明:汇率变化率等于同期本国与外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如果本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高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则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若本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低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则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5)检验和评价:该理论较令人满意地解释了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物价剧烈波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具有相当的意义。
但是,购买力平价学说把汇率变动完全看成一种货币现象,购买力平价成立意味着反映一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际汇率不发生变动,这不符合现实。
2、试述利率评价说的主要内容。
(1)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两国间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去获取较高的收益。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与协调)【圣才出品】

第21章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与协调21.1 复习笔记一、汇率的作用与风险1.汇率与进出口一般地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然而,汇率变化可能给予进出口的影响,必须有一个伴随的条件,即进出口需求有价格弹性——进出口品价格的变动对进出口品的需求会有所影响。
概括地说,如果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那么,一国汇率下降和相应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可以有效刺激出口数量;而由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则可以有效抑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减少进口数量。
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汇率下降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
就出口商品来说,还有一个出口供给弹性的问题,即汇率下降后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所制约。
一国出口商是否可以从汇率贬值中得到额外利润,还以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为前提条件,国内物价上涨,就会抵消额外利润,从而也就没有调低出口品在外国市场上的价格的空间。
当竞争对手通过贬低各自本币汇率等措施加以反击时,竞争的优势即不复存在。
汇率作用于进出口,是一般性规律,但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作用并不会实现。
2.汇率与物价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
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从出口商品看,汇率下降有利于扩大出口。
但在出口商品供给弹性小的情况下,出口扩大会引发国内市场抢购出口商品并从而抬高出口商品的国内收购价格,甚至有可能波及国内物价总水平。
如果某种或某些出口品由于汇率下降并引起国内收购价格的提高,那么,对于这种或这些种出口品,汇率降低刺激出口增加的作用将会部分地乃至全部被抵消。
《国际金融》第五章 汇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

r 货币政策
(利率)
Ⅰ 失业顺差
IB A´ Ⅱ 通胀顺差 EB
F
A"
rE
C2
A
C1´
C1
C
Ⅲ
Ⅳ
通胀逆差
失业逆差
O
C2´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G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现内外部均衡中起到 了不同的作用。
蒙代尔认为有两种政策配合方法:一种是以财 政政策对外,货币政策对内。这样的配合只会 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另一种方法是以财政政 策对内,货币政策对外。这样该国在实现外部 均衡的同时更加接近内部均衡线,最终会趋于 内外均衡点E。
1.丁伯根法则 要实现 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必须具备N个有效的
政策工具。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只运用支出增减政策来同时实
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两个目标是不够的,必须增加 新的政策工具搭配进行。
2.斯旺模型 ◆澳大利亚学者斯旺用来分析内外部均衡 ◆两个假设: 一是国际资本流动为零,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就等
◆EE: X-M=0, 或B(e)=0
◆YY: Y=C+I+G+B(e)
斯旺模型 e
(ES)
O
YY
Ⅲ 顺差 失业
Ⅳ 顺差 通货膨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1
Ⅱ逆差 失业
EE
Ⅰ 逆差 通货膨胀
国内支出(EC)
斯旺图示说明的是:对于图中的任一不均衡 点,要想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双重目标, 必须同时使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 这也就是米德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观点。
3.蒙代尔“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分散决策情况下,如果每种工具都被合 理地指派给某一政策目标,则仍有可能实 现理想目标
开放经济下内外平衡矛盾及政策搭配

圜阻
丛
旦
文 0 王 芬 ( 樊 学 院经 管 系 湖 北 襄 樊 ) 襄
蠡 黉
开放 经 济 下 内外 平衡 矛盾 及 政 策搭 配
摘 要 : 放 经济 增加 了宏观 经 济 目标 , 二 是 政 策 目标 之 间 的 关 系 非 常 复 杂 。 所 开 但 却缺 乏 相应 数量 的政 策工 具 。 内外 平衡 以 ,根据 政 策 目标 划分 , 内外 平衡 矛盾 可 矛 盾 的 表 现 形 式 是 极 其 复 杂 的 , 具 有 多 维 以 表 现 为以 下 不 同形 式 。这 里 以 三 维形 式 性 的 特 点 。 解 决 内 外 平 衡 矛 盾 的 基 本 方 法 为 主 要 研 究 对 象 :
一
的矛 盾 ,使 宏 观 经 济政 策 经 常 面临 相 互 冲 突 的 困境 。 内外 平 衡 矛 盾 产 生 的 原 因
一
即使 在 第 一 栏和 第 八 栏 中也 存 在 政 策 的 冲
突 。例 如 在 第一 栏 中 国 内经 济 萧 条 和 国际 收 支整体顺差都要求扩张性的需求政 策,
济 周期 的 不 同 , 美 国经 济 同期 过 热 ,美联 储 连 续 六 次加 息 ,加 大Βιβλιοθήκη 了 中美 两 国 的利 率 、
( ) 来 自 经 济 体 外 部 的 冲 击 一 在 相互 依 存 的 国 际经 济 环 境下 ,来 自 经 济体 外 部 的经 济 冲 击是 导 致 内部 平 衡 和
及 自我 实 现 的金 融 危 机 预 期 冲 击 。
是 政 策搭 配 ,我 国 当前 的经 济 失衡 需 要 长 期 的 政 策 调 整
配
1 初开始 的东南亚 金融危 机对周边 国 97年 9
开放宏观经济理论题库43简答题

4.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优点是什么?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and fixed exchange rates?答: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是汇率制度的两大基本类型。
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各有利弊。
(1)浮动汇率的优点是:①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只要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货币就会自动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与整个经济进行自发调节,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政策乃至于强制措施。
②浮动汇率制度可以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不承诺维持某一汇率水平,因此投机性资金不易找到汇率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机会,政府也不需要为了保持固定汇率而保存大量的国际储备。
③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一国内外均衡易于协调。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自发调节实现外部均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专注于内部均衡,从而可以独立制定本国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
(2)固定汇率的优点是:①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固定汇率制度下不存在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②固定汇率制度使各国不易进行汇率的竞相贬值。
和浮动汇率制度相反,由于国家间的汇率制度固定,不会造成竞争性贬值行为。
③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就不能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
固定汇率制总是对货币政策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制约。
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引起储备外流,最终对固定汇率的维持构成威胁,而恢复经济的均衡还得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1.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解释当税收增加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
如果汇率是固定的而不是浮动的,会发生什么变动?In the Mundell-Fleming model with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explain what happens to aggregate income, the exchange rate, and the trade balance when taxes are raised. What would happen if exchange rates were fixed rather than floating?IS曲线向左移动,答:(1)在浮动汇率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当税收增加时,**LM曲线没有改变,如图12-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