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日粮配制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最新肉鸡饲料配方说明

最新肉鸡饲料配方说明

肉鸡饲料配方说明--------------------------------------------------- (一)饲料配方设计的目标和要求生产肉鸡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鸡肉.肉鸡生动产中饲料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50~75%以上.饲料配方必须使肉鸡能以最快速度生长,劲可能少耗料,才能达到肉鸡配方设计的目的.按配方生产的配合饲料用于饲养肉鸡,7~8周龄体重达到2千克或2千克以上,料肉比达到2或2以下,饲养期间肉鸡死亡率不超过3%,才酸是达到了肉鸡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目标.饲料配方设计达不到这一目标,肉鸡的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提高.显而易见,肉鸡是一种高产出,也需要高饲料投入的家禽,所以饲料配方设计必须做到”三高”,即高营养水平,高饲料营养质量,高饲料适口性,才能为达到预期目标提供可靠的年个月秒年个基础.肉鸡是一种高度选育了的肉禽,”三高”配方还必须结合高质量的饲料加工调制,选择适宜的配合饲料管理技术才能酸是达到目的.1.0~3周饲料配方表中配方1和配方2除了能量浓度约有差异外,其他营养物质浓度均一样.配方选料用料类似于乳猪饲料配方,动物性饲料选用的种类较多.但是每肉鸡选用动物性饲料的目的不是因为小鸡营养生理上的限制,而是基于充分利用自然饲料中的营养未知因子.选用蚕蛹还为了在配方中尽量减少油脂用量,同时避免利用过高比例大豆,有助于提高饲料适口性.选用鱼粉和血粉有利于满足配方高蛋白质水平的需要,维持饲料的适宜容积,使肉鸡能有效摄入营养物质,保证生长.配方中用玉米蛋白粉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其中的黄色素,有利于肉鸡沉积皮下黄色素,提高商品质量.配方中不选用豆粕也是为了减少油脂使用过量,避免饲料脂肪酸败过快,而且还为了避免因饲料中可能使用过量抗氧化剂影响适口性.按上述用料技术处理,配方1能量浓度较高,还需要额外添加油脂,但用量不高,用一般饲料加工设备配合饲料,都不会影响加工质量.0~3周龄小鸡生长速度很快,利用配方2更有利于控制鸡过度生长,产生发育异常.2个配方均宜生产成颗粒破碎料使用,不宜生产成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使用.颗粒饲料容易使鸡过量采食,造成生长发育异常,不利于以后生长.粉状饲料不容易使鸡采食足够的饲料,降低正常生长速度.配方设计为了充分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加强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用量,特别考虑了维生素在加工制粒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损失,也尽量考虑了生长促进剂,抗氧化剂,保健剂的利用.2.4~6周龄饲料配方此阶段肉鸡已进入正常生长发育时期,不存在过快生长或生长发育不协调的现象.鸡对饲粮蛋白质水平的要求已开始降低,配方设计选用蛋白质饲料,为了满足数量上需要的压力比0~3周龄明显减小.表中配方1和配方2选料用料技术与0~3周量明显减小.表中配方1和配方2选料用料技术与0~3周龄配方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动物蛋白质饲料放弃了选用鱼粉,仍然可以使配方蛋白质水平得到平衡,各种饲料在配方中的用量比例仍然可以保持在适宜范围以内.配方明显增加了对能量饲料选择的灵活性,可以利用能量浓度适当低一些的饲料如高粱,麦麸等,说明其他能量饲料如大麦,米糠等可以利用.3.7~8周龄饲料配方肉鸡生长发育到7周龄,相对生长速度,即日增重占体重的百分比例已明显开始下降.但是每天的绝对增重量仍然比较大.因此饲料配方的粗蛋白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但是,能量水平仍然不变,这样有利于维持肉鸡快速增重,因此,配方设计的配合饲料能量水平,是选用料考虑的重点,从配方1和配方2可以看到,蛋白质仍然主要选了大豆,其他蛋白质饲料可以任意选用了。

日龄肉鸡饲养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

日龄肉鸡饲养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

中国农业丈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液层内,直到试液和此极薄液层内氨气的分压相等。

氨气的压力可由pH/mV计测量溶液电位得到,由此再通过校正曲线直接读取被测粪样中铵态氮的含量。

氨电极法对于铵态氮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实验室法的结果几乎相同。

由于氨电极的电极膜容易老化,操作过程复杂,且仪器价格贵(800—2000美元),推广有一定难度。

4.氮量计法1983年瑞典AGROS公司开发了一种氮量计(NitrogenMeter)(Chescheir,1985)(图1.5),用于预测畜禽粪便中氮的含量。

该装置由一个密闭的不锈钢反应室和压力表组成。

通过试样与强氧化剂氯酸钙反应生成氮气导致的压力变化测定氮含量(SergioPiccinini,1991)。

3Ca02C12+4N地++40H一3CaCl2+2N2t+10H:O(t-28)式中氮气的产生量可由理想气体方程推导出来:PV=铂RT(1—29)其中:P——压力(Pa);v——体积(m5);n——氨原子量;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K)。

1987年联邦德国的Rimu—Lufiungstecmnig公司开发了Quantofixn-Volumeter(SergioPiccinini,1991)(图1.6),其基本原理与AGROS公司的产品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Quantofixn.Volllmeter使用塑料代替了不锈钢制作反应室内胆,使用与试样质量5:l氯酸钠Oqaocl)-与30%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做反应剂,其反应方程式是:3NaOCI+2NH4++20H‘-*3NaCI+5H20+N2t(1·30)氮气的产量可以通过量筒测量由产生的氨气排挤出的水的体积计算。

图1—5AGROS氮量计以上两种设备的价格都在330美元左右,图1—6Quantofix氮量计单个样本检测费用在1美元左右。

14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图1—7反射计1.6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针对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论文将以肉鸡为研究对象,以实现肉鸡粪便主要肥料成分含量快速预测为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建立基于理化指标的肉鸡粪便肥料成分预测模型。

影响鸡肉品质的饲料因素及日粮调控措施

影响鸡肉品质的饲料因素及日粮调控措施

影响鸡肉品质的饲料因素及日粮调控措施鸡肉作为全球最为常见的食物之一,在人们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鸡肉品质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饲料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之一。

因此,饲料调控对于提高鸡肉品质十分重要,有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在本文中,将详细阐述影响鸡肉品质的饲料因素及对日粮的调控措施。

一、饲料成分1.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维持鸡肉质量的关键因素,其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鸡肉营养价值。

过低的蛋白质含量会导致鸡肉水分含量过高、肉质松弛、口感变差等,而过高的蛋白质含量则会导致鸡肉质地过硬、口感困口,影响鸡肉的食用质量。

缓解措施:在日粮中加入合适浓度的蛋白质,优化蛋白质源的组合可以减少以上问题的发生,推进肉鸡的生长进程,增加鸡肉的营养价值。

2. 能量:能量的摄取不足会令肉鸡身体虚弱、营养不良,运动量减少,会使得鸡肉营养成分偏低,口感味道变差。

缓解措施:增加日粮中的能量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鸡肉的营养升值和口感。

3. 脂肪:脂肪是调节鸡肉质量和口感的要素,适当增加脂肪的含量可以使鸡肉更具风味,但若脂肪含量过高,则会使得肉鸡的血清脂肪酸过多,这有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异常,影响鸡肉品质。

缓解措施:在饲料中适量增加植物脂肪,以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肉鸡食用动头鱼等高脂肪饮食的情况,提升鸡肉品质。

二、饲料质量1. 饲料营养成分:饲料的质量以及成分配比的大小,对肉鸡的生长和鸡肉品质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组织发育和肉鸡成熟期。

缓解措施:在制定饲料时,要身听身下合适的合理的配比组合方式,确保饲料的合理完整性,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

2. 饲料加工:饲料的粒化度、烘干度、包装规格等关键要素均会影响到鸡肉的品质及营养含量。

缓解措施:选择合适的颗粒机喂养、烘干程度和包装规格,可以保证饲料成品的质量,提高鸡肉的质量。

三、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可以使得肉鸡保持健康,避免因发病、感染等因素对鸡肉的品质和营养含量产生负面影响。

家畜日粮搭配五原则

家畜日粮搭配五原则

家畜日粮搭配五原则
一、搭配日粮时,要参照家畜饲养标准的规定,把家畜的营养需要与当地饲料来源的可能结合起来,力争通过适当选择和合理搭配当地能够提供的各种饲料,全面地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

二、搭配日粮要本着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方针(特别是农户养畜),尽量多采用几种饲料,力求饲料多样化,避免饲料单纯,以防养分不全,比例失调,影响家畜的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三、日粮的体积和干物质的含量,必须与家畜的消化道相适应,既要保证家畜吃得饱,又要考虑能否吃得下。

日粮体积过大,会造成家畜的消化道负担过重,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或造成家畜吃不下,浪费饲料;但日粮体积过小,家畜又吃不饱,即使日粮中营养物质很丰富,家畜仍然处于饥饿状态,因而不能安静。

四、选择搭配日粮的饲料必须保证口味好,家畜爱吃。

即使日粮搭配完全符合饲养标准的规定,如果所选用的饲料口味不好,家畜就会降低采食量或完全拒食,仍然达不到饲养好家畜的目的。

因此,在搭配日粮时,必须根据不同家畜的生物学特性和口味,选择适当的饲料。

五、搭配日粮必须尽量利用本地区、特别是农户本家自产的饲料,这样既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又有利于防疫卫生,保证家畜安全。

日粮配合的原则

日粮配合的原则

日粮配合的原则日粮配合是指根据动物的生理需求和生产目标,合理选择和搭配各种饲料,以达到提高生产性能、增强健康状况和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日粮配合的原则。

1.能量原则能量是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的基础,合理配置能量来源对于动物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能量含量较高的粗饲料如玉米、麦麸等适合用于高能量的饲料配方;而能量含量较低的精饲料如豆粕、鱼粉等适合用于低能量的饲料配方。

2.蛋白质原则蛋白质是动物体内各种组织和酶的基础,合理配置蛋白质来源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高蛋白质的饲料如豆粕、鱼粉适合用于高蛋白质的饲料配方;而低蛋白质的饲料如玉米、麦麸适合用于低蛋白质的饲料配方。

3.维生素和矿物质原则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动物正常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合理配置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源对于动物的免疫力和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不同的动物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动物的具体需求来配置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4.纤维素原则纤维素是动物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纤维素来源对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高纤维素的饲料如麦麸、青草适合用于高纤维素的饲料配方;而低纤维素的饲料如玉米、豆粕适合用于低纤维素的饲料配方。

5.口感原则动物对饲料的口感有一定的偏好,合理配置口感来源对于提高动物的食欲和饲料摄入量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口感较好的饲料如玉米、豆粕适合用于提高动物的食欲;而口感较差的饲料如麦麸、青草适合用于降低动物的食欲。

6.消化原则动物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能力有所不同,合理配置消化能力来源对于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易消化的饲料如豆粕、鱼粉适合用于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而难消化的饲料如麦麸、青草适合用于降低动物的饲料利用率。

日粮配合的原则是根据动物的生理需求和生产目标,合理选择和搭配各种饲料,以提高生产性能、增强健康状况和降低饲料成本。

在配制日粮时,需要考虑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纤维素、口感和消化等原则,以确保动物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供给,实现最佳的生产效益。

优质肉鸡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合

优质肉鸡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合

其品质、等级必须经过检测。 (4)实用性饲料配方必须保证具有较高的
经济效益,以获取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应因
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饲料资源,选用营养 价值较高而价格较低的饲料原料。 另外,添加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性,能抑制 由脂肪氧化引起的不良气味。日粮中适量添加中 草药添加剂不仅可提高肉鸡的免疫功能,且能改
多种饲料原料搭配使用,可发
挥各种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 各类饲料的用料比例大致如下:谷物类50%~ 70%,糠麸类5%以下,植物性蛋白质饲料15%~ 25%,动物性蛋白质饲料2%~7%,矿物质饲料 l%~2%,添加剂1%,油脂类1%~4%。 (3)安全性 饲料配方选用的各种饲料原
善肉品质量,改善脂肪酸成分。添加大蒜、绿茶提
员已研制出无毒、无刺激作用,适口性良好、与维 生素、抗生素等无配伍禁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螯
瓣。i_
新农村2015.9蠢
万方数据
实用技术・养殖技术・
山东省枣庄市立新小区39号楼2—402(277100)李兴泰
人工饲养条件下.鹌鹁的自然交配是快速而 突然进行的,大多数自然交配是带有强制性的交 配。从配种表现看,公鹑热情、主动;母鹑则被动、 忍受。 1.自然交配 1公配l母配种方法?因试验或个别家系需 要,采用一笼内公母比为1:1的配种方法。这种
需要量的提高。因此,在制定维生素需要标准时 必须考虑饲料加工及贮存带来的维生素损失。饲
(1)能量需要嵛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肉鸡
维持生命和生产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近年来脂 肪已成为肉鸡饲料的一个重要营养指标,无论生 长阶段或育肥阶段,都要适量添加。因为脂肪不 仅能提供肉鸡所必需的脂肪酸,而且脂肪热能高,
可持续保持种群的较高受精率。蛋用种公鹑可在 配种5个月后轮换一批,直至淘汰。也有部分育

影响鸡肉品质的饲料因素及日粮调控措施

影响鸡肉品质的饲料因素及日粮调控措施

影响鸡肉品质的饲料因素及日粮调控措施
饲料是影响鸡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日粮调控措施可以提高鸡肉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一些影响鸡肉品质的饲料因素及日粮调控措施。

蛋白质是组成肌肉的重要营养成分,其含量和质量对鸡肉品质有很大影响。

饲料中的蛋白质来源和比例需要合理搭配,以满足鸡肉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营养。

一般来说,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混合使用可以提高鸡肉的品质。

饲料中蛋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以满足鸡肉生长所需的氨基酸。

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也会对鸡肉品质产生影响。

适量的脂肪可以提高鸡肉的嫩度和口感,但过多的脂肪会导致鸡肉的脂肪含量偏高。

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对鸡肉品质也有重要影响。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料,可以提高鸡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改善鸡肉的口感和风味。

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对鸡肉品质有重要影响。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会影响鸡肉的质量和风味。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改善鸡肉的色泽和口感,增加鸡肉的营养价值。

除了饲料因素,日粮调控措施也对鸡肉品质产生影响。

科学合理地制定日粮配方和饲喂管理,可以提高鸡肉的品质。

控制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和粗纤维含量,可以改善鸡肉的质感和风味。

适当控制饲料的粒度和喂养频率,可以促进鸡的消化吸收,提高鸡肉的营养利用率和品质。

饲料因素和日粮调控措施对鸡肉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科学合理地选择饲料原料,合理搭配饲料配方,以及科学管理饲喂过程,可以提高鸡肉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这对于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日粮配制需把握“六个平衡”

日粮配制需把握“六个平衡”

日粮配制需把握“六个平衡”作者:王凤吴戈祥来源:《养殖与饲料》 2013年第7期王凤1 吴戈祥21.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江苏泰兴225400;2.江苏省泰兴市古溪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兴225400日粮是饲养畜禽获取营养的唯一途径,因此,日粮中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饲养畜禽的生存、生长、生产和繁殖。

为了获得最佳的饲料利用率和最高的生产经济效益,在日粮的配制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六个平衡”。

1 日粮养分含量与畜禽日采食量的平衡日粮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这些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必须满足饲养畜禽的营养需要;同时,要保证日粮供给量与畜禽营养需求量的相对平衡,亦即日粮养分含量与畜禽日采食量要保持相对平衡。

通常应掌握五大原则:一是任何营养物质的进食量都不得低于畜禽最低需要量的97%;二是能量进食量不得超过畜禽标准需要量的5%;三是蛋白质进食量可以超过畜禽标准需要量的5%~10%;四是维生素进食量可以超过畜禽标准需要量的10%左右,某些特别易氧化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的进食量有时可以超过畜禽标准需要量的20%~30%;五是干物质进食量不得超过畜禽标准需要量的3%。

2 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日粮中能量水平确定后,必须考虑能量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平衡关系,其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最为重要。

能量蛋白比是最常用的日粮考量指标,既反映了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又体现了能量与蛋白质之间的平衡程度。

当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不当时,会影响各营养物质的利用,甚至引起畜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3 氨基酸的平衡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畜禽对蛋白质的需求实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求。

日粮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平衡程度,是影响畜禽生产和饲料利用率的主要因素。

当日粮氨基酸平衡时,蛋白质的利用率最高。

日粮配制过程中,常用的氨基酸平衡方法有2种。

一种是利用氨基酸的互补作用,尽可能使用较多的原料配制日粮,使日粮在氨基酸的含量上能够取长补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日粮配制的基本原理
(1)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
肉鸡进行生命活动,必须有一定的基本能量。

能量以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为来源。

但是,蛋白质不仅是构成体细胞的基础物质,而且是构成各种功能酶和激素的原料。

所以,仅把蛋白质作为能源使用,是极大的浪费。

肉鸡摄取饲料主要是为了满足必要的能量。

当能量得到满足时采食即停止。

如果日粮中能量不足,则要分解蛋白质来满足对能量的需要,而造成蛋白质的浪费。

但能量过高时,鸡采食量减少,又会造成蛋白质不足,影响生长。

因此,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物质的含量,应与饲料中能量的比例适当,才能达到耗料少、增重快、产蛋多的目的。

鸡的采食量除与饲料中代谢能有关外,舍内温度对能量需要的影响很大。

在适温下变动最小,但在低温下能量需要明显增加,必须引起注意
(2)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平衡动物体细胞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鸡体蛋白是由饲料蛋白转化而来的。

所以,能否经济而有效地利用饲料蛋白质是养鸡成本高低的关键。

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体内经水解形成多种氨基酸。

因此,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所谓饲料蛋白质的品质好,是指日粮中蛋白质含有鸡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而且比例适当;品质差,则表明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不全面或比例不当。

因此,蛋白质的生物价并不决定于蛋白质的含量多少,而决定于它的利用率高低。

只有各种必需氨基酸平衡,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氨基酸种类很多,但构成蛋白质的约20多种,其中有半数鸡体内无法合成或合成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这样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如果必需氨基酸摄取量不足,就难以发挥鸡的生产能力。

据试验,在含15%粗蛋白的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增重效果极显着(P<0.01),添加赖氨酸对鸡虽有促进生长作用,但不显着(P>0.05)。

很多试验表明,通常饲料配合中,蛋氨酸或蛋氨酸加胱氨酸(在体内有协同作用)为第一限制性必需氨基酸,其次为赖氨酸与色氨酸。

所以,在配制日粮时应尽量满足上述3-4种氨基酸。

;两种以上蛋白质混合使用,比各自单独饲喂的营养效果要好。

这是由于天然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不平衡。

几种饲料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达到平衡,提高利用率。

(3)钙磷需要量及比例
钙与磷都是骨的主要成分,鸡体内矿物质总量的65%-70%是钙和磷的化合物。

骨骼中的钙占全身总量的99%,其余1%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及其他组织中。

钙对蛋壳的形成、血液的凝固以及与钠、钾一起保持心脏、肌肉、神经的正常机能与体内酸碱平衡等都起很重要的作用。

骨中磷占全身磷的80%,在鸡体无脂物中占0.8%,大部分呈有机状态,与各种代谢有关。

它是核酸、高能磷酸、磷蛋白、磷脂、磷酸肌酐、磷酸己糖的成分。

血液中也含部分磷。

配制日粮时,除应注意满足钙、磷的需要外,还要按饲养标准注意钙磷的适当比例。

因为磷的吸收与钙在饲料中的存在量关系很大,如果日粮中钙磷比例不适当,或者呈结合状态,不易溶解,就会使吸收量降低而发生缺乏症。

钙含量过多,既对雏鸡生长有害,也影响磷、镁、锰、锌等元素的吸收。

一般情况下钙磷比例,肉鸡以1.1-1.5:1为宜,产蛋鸡以5-6:1为好。

鸡对植酸磷的利用率较低,雏鸡约30%,产肉鸡约50%;而无机磷可100%利用。

因此,日粮中必须补充一部分无机磷,在日粮中缺少鱼粉时尤应特别注意。

(4)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大部分微量元素是激素和酶的成分,与维生素同样是物质与能量代谢过程中的活性物质,对调节体内物理化学反应和渗透压,保持体液酸碱平衡及机体代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鸡与家畜相比,消化道内微生物少,大多数维生素体内不能合成;有的虽能合成,但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饲料中摄取。

标准中所列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数字是需要量,在应用时应根据鸡群生态、环境、饲养条件以及疾病等情况酌情增加安全裕量。

可把标准中所列维生素数值作为添加量,把饲料中的含量作为安全裕量。

对于微量元素,应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饲料来源酌定,但微量元素添加量不能超过标准,否则会引起中毒。

(5)粗纤维含量限度
鸡体温高、生长快、物质代谢旺盛,因此,比其他动物需要更高的营养水平。

还由于鸡没有牙齿,完全靠肌胃中的砂石来磨碎食物,又由于肠道短(食物通过的时间亦短),而且盲肠对饲料的消化作用不大,所以鸡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低。

若纤维过多,营养水平与鸡的生理特点便不相适应,影响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造成饲料浪费。

但纤维过少时肠蠕动不充分,鸡没有饱食感,易发生恶食癖等。

鸡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在2.5%-5%为宜。

(6)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的平衡
配制家禽日粮时,要注意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的搭配,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常用的动物性饲料有鱼粉、虾糠、血粉、蚕蛹等,也可用鲜鱼、虾、蚌肉、蚯蚓等代替。

动物性饲料的作用主要是平衡必需氨基酸,改变饲料中脂肪酸组成,影响饲料代谢能值和维生素的平衡以及对肠道内细菌群繁殖发生影响,而且含有所谓未知生长因子。

配制日粮时,鱼粉含2%-5%即可,最多不超过7%,其他动物性饲料也以不超过10%为宜。

(7)日粮中的其他营养物质
水占鸡体的60%-70%,对消化、吸收、代谢、调节体温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供给清洁适量的饮水。

鸡的饮水量受气温、湿度、体重、产蛋率、饲料成分及限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食盐能提供鸡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配制日粮时,应把鱼粉含盐量考虑进去,以防食盐过量,造成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