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小说阅读技巧范文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优秀5篇)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优秀5篇)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该页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优秀5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篇一通用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的,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的文章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地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是文章结尾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即可;暗的难度大一点,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
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铺垫、伏笔、暗示等)。
(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比较典型的小说就是《牲畜林》。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技巧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技巧1.人物塑造技巧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等的描绘,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和性格。
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揭示其思想和情感。
细节描写: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2.情节设置技巧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疑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抑扬:使情节曲折多变,造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伏笔: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使情节发展合理,前后呼应。
铺垫:为主要情节的发生做准备,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突转: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突然转变方向,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环境描写技巧自然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成因。
4.叙述视角和人称第一人称:增加真实感和亲切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
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灵活地展现各个方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表现手法象征:通过特定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主题。
衬托:以次要人物或事物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突出其特点。
讽刺:用夸张、反语等手法揭露和批判社会现象。
6.语言特色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感染力。
简洁明快: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
幽默诙谐:通过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氛围。
地方特色:运用方言或具有地方特色的词汇,展现地域文化。
7.结构技巧线索:可以是人物、事物、事件、时间、空间等,能把小说中的零散情节串联起来,使小说结构严谨。
开头和结尾开头:常见的有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渲染气氛等。
结尾:有戛然而止式、首尾呼应式、出人意料式、留下空白式等,不同的结尾方式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情节的详略安排:突出重点,使小说主次分明。
小说阅读技巧范文

小说阅读技巧范文
1.了解作者背景
2.分析小说结构
小说通常包含起承转合的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可以关注起始部分的引子,以及高潮和结尾的转折和收束。
3.把握主题和意义
4.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动机。
可以关注人物的外貌形象、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5.解读语言风格
6.品味文学技巧
7.加深阅读体验。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高中小说阅读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高中小说阅读答题模板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
比如首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承上启下、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呼应前文、营造余韵等作用。
比如上例中两次用“冷飕飕”来营造凄冷、孤寂的自然环境,为下文情节的发展渲染了恰当的氛围,若用“暖烘烘”显然就不合语境了。
每篇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不可能脱离作品的叙事而独立存在,总是与情节发展或人物心理相关联的,只有把景物描写放到小说的具体情境中来考虑,才能准确把握它的作用。
许多优秀的作品,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或展示世态风情,或暗示人物命运,或推动情节发展。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情节类题型】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内容上是指情节本身、情节对环境、情节对人物、情节对主题、情节对读者的作用;结构上是指对其他情节的作用。
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线索,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3.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在高中语文课上,小说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评价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阅读小说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然而,小说的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阅读之前1. 阅读题目:在阅读小说之前,首先需要阅读题目,了解本节课的要求,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有的放矢。
2. 了解背景: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清楚地认识小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3. 预测和推断:预测和推断小说的情节走向和主题。
二、阅读过程1. 抓住主线: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需要抓住主线,了解情节走向和主题思想。
一些细节可以稍稍遗漏,以免影响整个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2. 关注细节:虽然细节有时候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在小说中,作者经常通过非常细节的描写来传达主题和情节,因此要关注细节。
3. 认真思考: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考虑角色的性格、行为以及动机,理解他们所表像的社会意义以及对主题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和发挥思考。
三、答题过程1. 注意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答案相对应的问题,并且不要过度解读,回答问题要点即可。
2. 理清思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先理清思路,具体分析问题,不要胡乱乱解释和发散思维,这样会影响答卷的质量。
3. 考虑小说背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小说的时代背景、作者背景、文化内涵,全面理解主题和背景内涵。
四、总结在阅读小说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养成认真思考、答题技巧和方法的习惯,在理解和把握小说的基础上,将所有的思考和理解体系化,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和表达思想。
希望此文档对你有所帮助,能够提高你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中语⽂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般情况下,⾼中语⽂试题中阅读的部分都有好⼏种题型,当拿到卷⼦时,应快速浏览阅读题型,抓⾃⼰最擅长的题型先做,如果没有擅长的题型,就先抓题量少的,阅读量少的先做。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语⽂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家阅读参考学习!1⾼中语⽂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
读题时注意从题⼲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使阅读具有明确的⽬标。
(2)、读⽂时,要注意整体把握⽂章的主要内容和中⼼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1、⽂章体裁:诗歌、⼩说、散⽂(抒情散⽂、叙事散⽂)、剧本、说明⽂、议论⽂2、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散⽂种类:(1)叙事散⽂(2)抒情散⽂4、散⽂特点:形散⽽神不散。
5、⼩说种类:长篇⼩说、中篇⼩说、短篇⼩说、⼩⼩说。
6、⼩说三要素:⼈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潮、结局 )。
7、记叙⽂的表达⽅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找⾸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眼: 标题是“⽂眼”,统帅全⽂(新闻);有时交代主要⼈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2⾼中语⽂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修辞⼿法的作⽤句⼦本⾝作⽤,结合句⼦语境1⽐喻拟⼈⽣动形象⽣动形象写出了 + 对象+特征2 有⽓势加强语⽓⼀⽓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等;(4)、对⽐: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表达⽅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表现⼿法:象征、对⽐、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法:⽐喻、拟⼈、夸张、排⽐、对偶、引⽤、设问、反问、反复、互⽂、对⽐、借代、反语四、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度:正⾯描写、侧⾯描写七、描写⼈物的⽅法:语⾔、动作、神态、⼼理、外貌⼋、描写景物的⾓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描写(或抒情)⽅式:正⾯(⼜叫直接)、反⾯(⼜叫间接)3⾼中语⽂阅读答题技巧⼀.⽂章开头结尾的作⽤常见答案开头的作⽤:1.吸引读者:(1)巧设悬念 (2)使⽤修辞(使⽂章⽂字⽣动)(3)充满⽣活情趣 2.总领全⽂3.奠定感情基调4.于后⽂发⽣某种关系:(1)对⽐关系(2)铺垫、伏笔关系 (3)呼应关系(4)欲扬先抑结尾的作⽤:1.中⼼类:(1)点明中⼼ (2)深化主题 (3)拓展主题2.于前⽂发⽣某种关系:(1)对⽐ (2)呼应3.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4.委婉含蓄,意味悠长⼆.关于总喻和分喻的思维⽅式(⽤于带有较复杂⽐喻修辞的句⼦理解题)思考步骤:1.明确陈述主体(基⽯)2.分清本体喻体(重点) 3.理清⽐喻内容(保障)三.关于三种⼈称各⾃的好处问题第⼀⼈称:(我) : 1.使读者有⾝历其境之感2.便于作者表达⾃⼰较复杂情感(我们):1.说理性有号召⼒ 2. 抒情性有感染⼒第⼆⼈称:(你,你们):1.赞美性质:亲切感2.批评性质:(1)⼈:质问之势-⽓势强烈-表达情(2)⾮⼈:拟⼈化—同上第三⼈称:(他,他们):客观真实4⾼中语⽂阅读答题的技巧⾼中语⽂现代⽂⽂体阅读答题技巧--记叙⽂阅读答题技巧:1.⽂章体裁:记叙⽂,议论⽂,散⽂,⼩说,诗歌等。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篇一: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1)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4)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XX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5)积累——现代文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小说阅读技巧范文
高一语文小说阅读技巧范文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局部内容的理解。
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 以主要人物为题。
5. 以特定环境为题。
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
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
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
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启示——领悟的道理。
(结合人物、主题答)。
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评价——对人、事的看法。
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
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高一语文小说阅读技巧范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