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12本名著导读考点汇总七年级
初中12篇名著导读归类总结

初中12篇名著导读归类总结初中12篇名著导读归类总结如下:1. 《红楼梦》: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贾府的兴衰变迁,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
2.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和他的108位好汉的抗争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的形象。
3. 《西游记》:以孙悟空为主角,讲述了他与唐僧师徒四人一起西天取经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修行的道理。
4. 《三国演义》:描写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之间的争斗和权谋,展现了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和历史的曲折变幻。
5. 《红岩》: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川陕边区一所学校的儿童和青年学生们的斗争和牺牲,展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和青年人的成长。
6. 《围城》:以婚姻为主题,描绘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男女关系的困境,反映了封建道德观念的弊端和人性的矛盾。
7. 《平凡的世界》: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兴衰和人物的成长,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
8. 《红与黑》:描写了一个贫穷青年通过勾心斗角和权谋手段,最终爬上社会高位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贪欲。
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为中心,讲述了他在二战期间参加苏联红军,经历了战争和革命,最终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坚韧。
10. 《小王子》:通过小王子的冒险故事,讲述了他对人类社会的观察和对友情、爱情、责任等价值的思考,展现了童真和纯洁的人性。
11. 《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和与自然的斗争,展现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
12. 《茶花女》:以主人公玛格丽特为中心,讲述了她作为一名妓女的生活和与阿尔芒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人性的复杂性。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名著考点整理上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506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
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八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由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作品特点】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孙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够72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
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
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文学常识名著导读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名著导读归纳课内文学常识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
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通过写济南冬天山水的特点,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全文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4、《观沧海》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观沧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表现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6、《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作家。
七年级全册名著导读考点梳理

七年级全册名著导读考点梳理[知识梳理]:一、《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1、作家、作品《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故事主题:真挚的爱。
全书共分以下三部分:恩利科的日记部分:以第一人称讲述他的校内外生活,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孩童世界。
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非常注意纠正孩子的缺点,培养孩子的美德。
老师的九则故事:分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为孩子们树立了生活中的榜样。
2、问题设计①《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示例:恩利科的一篇日记中讲述了一则发生在教室里科罗西用墨水瓶砸弗朗蒂的故事。
因为这则故事借老师之口批评了欺凌弱小者的不光彩行为,赞美了卡罗纳的勇敢、善良、宽厚。
②读了《爱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示例:恩理科父母对他呕心力血的教育。
如父亲的一封信,恩利科的父亲善于从生活小事入手,教育恩利科怎样做一个有爱心有教养的人,尤其强调同情心的重要,认为那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
短文以第二人称写来,语重心长,包含着对人民的热爱,对故乡的眷念和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③《爱的教育》的故事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示例:卡罗纳,他代替同学承认错误。
勇敢、善良、宽厚二、《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1、作家、作品(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2)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②对大自然的崇拜。
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问题设计①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诗给你印象最深?并谈谈你的体会。
(如《纸船》)示例:《纸船》构思新颖,采用了托物寓情的方法,说自己在海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纸船,从舟上抛到海里,纸船的去向不定,但诗人仍然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
7年级-9年级12部《名著导读》637个考点

《名著导读》是我国中小学生必读的经典名著读物,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学生们可以领略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要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掌握《名著导读》中所涉及的637个考点确实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针对7年级至9年级的学生,系统地解析《名著导读》中的考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作品。
一、《红楼梦》1. 作者及作品概况:了解曹雪芹以及《红楼梦》的成书经过、版本及其影响。
2. 人物关系:详细了解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角色的家世、身世、性格、命运,以及他们之间的纠葛关系。
二、《西游记》1. 作者及作品概况:了解吴承恩以及《西游记》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2. 主要情节:掌握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其在小说中的作用和表现,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性格转变。
三、《水浒传》1. 作者及作品概况:解读《水浒传》的成书背景、版本及其特点,以及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2. 人物命运:了解宋江、林冲等主要水浒人物的家世、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水浒故事中的作用和命运。
四、《三国演义》1. 作者及作品概况: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创作历史,以及作品的地位和影响。
2. 主要故事:掌握刘备、关羽、张飞等蜀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及其在三国历史中的作用,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风貌。
五、《红楼梦》1. 作者及作品概况:了解曹雪芹以及《红楼梦》的成书经过、版本及其影响。
2. 人物关系:详细了解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角色的家世、身世、性格、命运,以及他们之间的纠葛关系。
六、《西游记》1. 作者及作品概况:了解吴承恩以及《西游记》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2. 主要情节:掌握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其在小说中的作用和表现,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性格转变。
七、《水浒传》1. 作者及作品概况:解读《水浒传》的成书背景、版本及其特点,以及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部编版12本名著导读考点汇总七年级

部编版12本名著导读考点汇总七年级部编版12本名著导读考点汇总(附阅读练)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阅读技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作者简介XXX(1881一1936)XXX(1881一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XXX,后改名XXX。
1918年首次以“XXX”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XXX曾评价:“XXX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背景梗概1926年,XXX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
XXX写下《纪念XXX1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XXX的残暴。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朝花夕拾》为“回忆的记事”,反应了XXX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前七篇反应他童年在绍兴的家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说他从家乡到南京,再到日本留学,然后返国教书的经历。
作品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反映了那些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人物介绍01XXX(出自《阿长与山海经》)XXX是XXX儿时的保姆,她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身材粗壮,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死XXX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XXX对她感到厌烦。
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如送给XXX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时,XXX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
02XXX先生(出自《藤野先生》)XXX先生是XXX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良师。
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一向热心肠关注XXX的研究,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立场形成明显的对比。
XXX先生的高尚的品质一向激励着XXX勇往直前。
03XXX(出自《范爱农》)XXX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
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他们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但最后社会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再次将他们逼入绝境。
七年级上名著导读知识点

七年级上名著导读知识点七年级上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了多部名著。
这些名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学习这些名著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的名著进行导读,带你了解这些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小说的瑰宝。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中心,展现了一个富贵世家的兴衰和女性的命运。
《红楼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是一个文化符号。
在阅读《红楼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了解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情况。
2. 熟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理解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和社会风貌。
4. 分析《红楼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探讨。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四位取经的神话小说。
《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在阅读《西游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了解唐玄宗、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宣武门之变的情况。
2. 熟悉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分析《西游记》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4. 理解取经的意义和经书的内涵。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108位梁山好汉起义反抗朝廷的小说。
《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均不可低估。
在阅读《水浒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了解南宋末年的历史背景和宋宁宗时期的治政情况。
2. 熟悉武松、宋江、晁盖、林冲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理解梁山好汉的起义原因和历史背景。
4. 分析《水浒传》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现象。
四、《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小说。
《三国演义》通过对三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动荡和英雄的风采。
七年级上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

七年级上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七年级上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随着中学阶段的到来,同学们读书也逐渐深入经典名著。
掌握名著的关键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阅读作品。
在此,我将介绍七年级上下册的名著导读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经典著作。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学阶段必读的经典名著之一。
重点阅读的内容包括:1. 前八十回的内容与后四十回的内容:前八十回主要讲述贾宝玉在荣府的生活,后四十回则主要讲述贾宝玉进入薛家山庄的生活。
2. 《红楼梦》的四大家族:荣、贾、史、王。
他们的兴衰荣辱贯穿整个故事。
3. 《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的珍贵书目。
阅读重点包括:1. 四大天王:哪吒、太子、二郎神、杨戬。
2. 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
3. 《西游记》的主题:佛教的轮回,以及如何做好凡人修行的事情等。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的故事表达了对民间英雄的认同和崇拜。
阅读重点包括:1. 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等。
2. 故事的主题:描写民间英雄的故事,表现当时的乱世混战。
3. 《水浒传》中的一个核心主题是描写梁山好汉在乱世中团结在一起抗击势力的故事。
四、《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学生必读的名著。
阅读重点包括:1.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三国鼎立的原因和背景,以及三国的地图分界等。
2. 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3.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核心主题是人物的命运和军事权力的争夺,这可以帮助观察团理解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五、《红岩》《红岩》是新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小说,也是文化课阅读的必读名著。
阅读重点包括:1. 主人公:蒋英兰。
2. 故事的主题:表达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阶层冲突、民族危机、军阀压制和反抗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12本名著导读考点汇总(附阅读练习)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阅读技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作者简介鲁迅(1881一1936)鲁迅(1881一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1918年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背景梗概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
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朝花夕拾》为“回忆的记事”,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在绍兴的家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再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作品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反映了那些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人物介绍01阿长(出自《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身材粗壮,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
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如送给鲁迅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时,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
02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良师。
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一直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藤野先生的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03范爱农(出自《范爱农》)范爱农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
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他们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但最后社会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再次将他们逼入绝境。
04父亲(出自《五猖会》)在《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父亲”形象似乎不近人情,与现实有些出入,主要是为表达主题而设置。
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分篇简介①《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②《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③《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④《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性的束缚和摧残。
⑤《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⑦《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⑧《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⑨《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⑩《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经典语段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
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
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
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阅读练习点击书名查看读后感范文《朝花夕拾》《西游记》阅读技法:精读和跳读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一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背景介绍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
吴承恩勤奋好学,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爱看《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成年后,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使吴承恩品尝了社会人生的酸甜苦辣,他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约于万历十年离开了人世。
他虽然终身未能腾达,但他和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光辉而崇高的地位。
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一路上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功成圆满。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经典形象01孙悟空由补天仙石孕育而生,手持定海神针所化的法宝金箍棒,擅长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
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四十九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
本身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不过仍保有猴性,显得精明顽皮,爱作弄八戒。
02猪八戒本是仙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却错投猪胎,成了一个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一方面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生怕死;另一方面,却又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不失忠勇和善良。
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着法宝九齿钉耙,勇猛战斗,尤其擅长水战。
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
03唐僧金蝉子转世,为度众生而前往西天取经。
诚心向佛、顽固执着,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但有时过于迂腐,善恶不分,我行我素。
04沙和尚原为仙届卷帘大将,犯错被贬下凡,经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一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
但同时又过于老实,缺乏主见。
精彩情节01大闹天宫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02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
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妖怪,唐僧以为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03女儿国遇难师徒进入西梁女儿国,悟空打败真仙取来落胎泉水为唐僧和八戒去了胎气。
唐僧好不容易摆脱西梁女儿国王的纠缚,踏上大路,又被毒敌山琵琶洞的女妖摄去,后经昴日星君相助,才收伏了蝎子精。
04 真假美猴王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去见观音被留。
六耳猕猴乘机假冒悟空打倒唐僧,抢去文牒,去西天取经,沙僧求助观音。
观音与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辩。
如来使他现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观音送悟空回唐僧处。
05三借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铁扇公主罗刹女借芭蕉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将他扇到九万里外的小须弥山灵吉菩萨处。
悟空得到定风丹二借宝扇,被扇不动,变成虫子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
不料却是假扇,愈扇火愈大。
悟空变做牛魔王形状,三借得宝扇,不料真牛魔王得知被骗,变成八戒模样,又拿走了扇子。
悟空与天将恶战牛魔王,收服牛魔王,铁扇公主终于答应借扇。
悟空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精读选段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节选自《大战红孩儿》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节选自《三借芭蕉扇》阅读练习点击书名进行阅读练习《西游记》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阅读技法:圈点与批注作者简介老舍(1899.2.3一1966.8.24)北京人,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他生于立春时节,父母为他取名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的意思。
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作品品简评《骆驼祥子》用同情的笔触描绘出这样一幕悲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祥子,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不顾生活的万千磨难努力地生活,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
后来,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自杀,祥子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他由一个体面、健壮、有梦想、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自私、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结构紧凑,笔触严谨;心理描写丰富多变,细腻深刻;“京味儿”描写真实生动,亲切随和。
语言上的京腔京调简洁朴实、自然明快,北京口语更凸显了人物特色。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位置。
它以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视角,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主要人物01祥子本书主人公,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他原本是一个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人,但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