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专业教学执行计划开课年级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总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2
必修
拓 学年论文
0.5
0.5
6
展 专题调查报告
0.5
选修1项
0.5
6
小计
2
实
就业指导
践 教 学 环 节
创业基础
就 创新创业任选
业 创 职业生涯规划 业 就业讲座
就业指导竞赛
0.5
0.5
1-6
必修
1
0.5
0.5
1-6
必修
3
3
1-6
选修 可用创新奖励学分替代,详见附件10
0.5
0.5
1-6
0.5
0.5
4
1
必修
2
必修
3
必修
4
必修
4
必修
5
必修
《老子》精读
2
2
5
《诗经》研究
2
2
5
明清小说研究
2
2
5
史书选读
学
鲁迅研究
科
美学
专
现代汉语语音学
业
教
2
2
2
2
2
2
2
2
5
5
选修8学 分
5
5
选修8学
学
分
课科程 课程 模专块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分 课堂教学
实践(验) 教学
开课学期
修读要求
备注
业
中国古代文论
2
2
5
教
审计文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课程 模块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总学分 课堂教学
实践(验) 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当今时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各级党政机关、司法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部门的舆论宣传、文艺创作、教学科研、文化管理等工作的高质量专门人才。
专业要求:具有全面的人文科学素养与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宽泛的人文科学知识,熟练掌握文学与语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技能技巧;具有较强的书面与口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二、学制与修学年限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3-6年。
三、总学分额定总学分为155学分。
具体分配如下:(一)课堂教学学分:140学分,2571学时。
每个标准学期为20周,其中课堂教学18周,考试2周。
(二)实践教学学分:15学分。
1.军训2周1学分;2.公益劳动与自愿服务2周1学分;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周2学分;4.学年论文第2学年1学分;5.专业实习与实习论文10周4学分;6.毕业论文6周6学分;四、课程设置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社会需要,本专业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由通识课和专业课构成,通识课和专业课均分别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
课程类别设置及学分分配如下:通识必修课,应修35学分。
专业必修课由14门课程组成,应修37学分。
专业选修课限选至少25学分。
通识选修课由四组课程构成,限选至少24学分,其中:人文素质类4学分,哲学社会科学类12学分(其中,哲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经济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历史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逻辑学概论、人类学概论等9门课限选6学分),自然科学类2学分,法学类6学分。
任选至少19学分。
任选学分可以选修专业选修课,也可以选修通识选修课。
对专业选修课另有规定,按照以下课组分类选修:语言学、语言应用课组,至少修满4学分;文艺理论、文学创作课组,至少修满4学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课组,至少修满11学分;综合文艺课组至少修满6学分,合计25学分以上。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授课计划及课程表 (一年级)

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 23 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 14 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 23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 14 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二年级)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文学院作家班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一年级)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文学院作家班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二年级)1、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文学院作家班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三年级)1-111、 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3年9月2日至2013年12月29日(共17周)2、 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元月12日(共2周)。
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真挚的爱国情怀、广阔的社会视野、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具备坚实的文艺理论素养、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在公务行政、基础教育、文化产业、出版编辑、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以及其他相关社会领域工作的现代化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学科领域接受比较系统的理论训练,并对本领域各学科发展、研究现状、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专业教育,同时提高业务能力和学识修养方面的系统综合训练。
根据学生的兴趣及需求,开设专业选修课和人文课的课程,并让学生较全面地接受行政公务、新闻采访、编辑等领域的实习,进行必要的方法与技巧实践训练。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1.掌握系统的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哲学、历史、艺术、新闻等学科的相关知识;3.具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有比较丰富的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4.具有一定的写作和处理公务行政、新闻采访、编辑等问题的能力;5.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6.本专业师范方向学生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动态,能够及时吸收新的成果,将新知识、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之中;7.本专业师范方向学生熟悉教学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四、主要课程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论、文献学、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等。
五、标准修业年限四年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七、课程统计八、课程设置(附表一至五)九、实践环节(未含课堂内实践环节)(二)师范方向十、毕业学分要求1.本专业非师范生须取得161学分方可毕业,其中课程类学分为142分,实践类学分为19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09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和艺术素养方面的知识,熟悉教育教学法规,了解语文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独立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学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学、教学管理、文秘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写作、逻辑思维、语文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普通话、社会实践等方面受到系统训练。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念、道德品质和职业规范;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3、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学术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艺术素养;4、能阅读古典文献,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学理解能力;5、掌握我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及法规;6、掌握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教师职业技能、语文教育方法和原理,具备独立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社会调查、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规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四、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五、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文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史、中外语言学史等。
六、学时与学分学时学分构成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1、理论教学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2、单独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17+2学分)3、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符号说明:●:理论教学※:考试★:军训△:实习◇:教育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入学教育或毕业教育。
(2)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课程方案

(2)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普通中学及其它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师与社会文史工作者。
并为毕业生成长为语文教学战线的骨干和教育管理人员打下基础。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观念。
2、具备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并有为发展社会语文事业服务的精神。
3、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专业造诣和人文素养。
4、掌握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并初步了解学科领导和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
5、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汉语言文学及其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发展关系,关心本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掌握英语,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具有现代信息观念,具备现代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教师及社会语文工作者的职业重任。
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1、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具体按学校有关学分制管理条例执行。
鼓励学生攻读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专业。
2、最低毕业学分:165学分。
3、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课程修读要求1、学生必须修读全校性公共必修课41学分;学科基础课13学分;专业必修课39学分;共93学分。
其中体育、军事和计算机基础课试行通过性考试。
2、专业必修课中带☆号的为综合性课程。
3、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按学校规定的学分数修读,具体为:社会科学类 2学分,自然科学类 4学分,艺术类 4学分,教育类2学分;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1学分。
共计13学分。
4、“学科导论”以讲座形式安排在各个学期,及时介绍学科研究前沿信息。
5、专业选修课分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生须按以下规定至少修读45学分:(1)限选课修读30学分,其中,主选课程组为全体学生必须选修的课,共18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德育方面1、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2、有科学的思想方法。
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人文素质。
遵纪守法,品质优良,情操高尚,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公民意识;热爱文化、教育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二)智育方面1、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具有较高的文学理论修养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懂得基本的语言学理论,了解中外文学和语言发展的基本轨迹,掌握教育和文化管理的一般原理。
掌握本专业的系统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全面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品;掌握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的基本知识;懂得有关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国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浅易的外文书刊。
2、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顺利地组织开展教育和文化传播工作;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信息;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3、具有自学进修能力。
能通过不断进修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其他方面1、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向上思想情绪。
3、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言语文雅、行为文明,注意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八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72学分,其中8学分为课外学分。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秋
考查
080114064
楚辞研究
2
38/2
春
考查
080114065
汉赋研究
2
38/2
春
考查
080115066
唐诗研究
2
36/2
秋
考查
080115067
《聊斋志异》研究
2
36/2
秋
考查
080115068
杜甫研究
2
36/2
秋
考查
080115069
李清照词研究
2
36/2
秋
考查
080115070
唐传奇研究
考查
080115051
马列文论
2
36/2
秋
考查
080115052
文学批评方法
2
36/2
秋
考查
以
上
属
于
文
艺
学
080115053
西方文论
2
36/2
秋
考查
080115054
文化人类学研究
2
36/2
秋
考查
080116055
中国古代文论
2
38/2
春
考查
080116056
文艺美学
2
38/2
春
考查
080116057
大学体育Ⅱ
1
36/2
春
考查
081603003
大学体育Ⅲ
1
36/2
秋
考查
081604004
大学体育Ⅳ
1
36/2
春
考查
0818041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基础
选修课
2
40
郭文革
网络作业
2009
春季
学期
入学
邓小平理论
公共必修课
3
60
北大教授
论文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公共必修课
3
60
唐大仕
闭卷
大学英语1
公共必修课
4
80
苏勇
闭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
专业必修课
3
60
温儒敏、姜涛等
开卷
古代汉语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张联荣主
有限开卷(只能带词典)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专业必修课
3
60
姜涛、赵祖谟等
开卷
古代汉语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张联荣主
有限开卷(只能带词典)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吴晓东
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选修课
4
8国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选修课
3
60
姜涛等
论文
走近医学
选修课
2
40
刘虹
网络作业
音乐赏析
选修课
1
20
张鸿懿
专业必修课
4
80
吴晓东
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选修课
4
80
程郁缀等
有限开卷(只能带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
选修课
3
60
温儒敏、
论文
(八)汉语言专业教学执行计划
开课年级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授课教师
考试方式
2007
秋季
学期
入学
写作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温儒敏等
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
专业必修课
4
80
周先慎
有限开卷(只能带教材)
语言学概论
选修课
3
60
沈阳等
闭卷
美学专题
选修课
3
60
金永兵
论文
影视批评
选修课
3
60
戴锦华
论文
唐诗、宋词研究
选修课
3
60
程郁缀
闭卷
走近医学
选修课
2
40
刘虹
网络作业
音乐赏析
选修课
1
20
张鸿懿
网络作业
教育技术基础
选修课
2
40
郭文革
网络作业
毕业论文
其他
8
论文
2008
春季
学期
入学
大学英语3
公共必修课
4
80
苏勇等
闭卷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专业必修课
4
80
周先慎
有限开卷(只能带教材)
写作专题
专业必修课
4
80
温儒敏等
论文
语言学概论
选修课
3
60
沈阳、贺
闭卷
美学专题
选修课
3
60
金永兵
论文
影视批评
选修课
3
60
戴锦华
论文
唐诗、宋词研究
选修课
3
60
程郁缀
闭卷
走近医学
选修课
2
40
刘虹
网络作业
音乐赏析
选修课
1
20
张鸿懿
网络作业
教育技术基础
选修课
2
40
郭文革
网络作业
2008
秋季
学期
入学
大学英语2
公共必修课
4
80
苏勇
闭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