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设计任务书(1)
U形管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U型管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U型管换热器结构设计
2、 设计任务及条件:
表2-1冷却流体参数
被冷却流体水蒸气
进气温度180℃
出气温度130℃
设计温度180℃
设计压力 2.0Mpa
表2-2冷却介质参数
冷却介质类型自来水
进口温度常温 4℃
出口温度95℃
设计温度95℃
设计压力 1.0Mpa
以下为参考数据
换热面积 90
换热管规格及管束级别252 长6m Ⅰ类
程数22
标准规范GB150-1999;GB151-1999
三、设计内容:
1、 根据两种介质的流量、进出口温度、操作压力等计算出换热器所需的传递热
量
2、 根据介质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3、 选择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4、 计算所需要的换热面积。
5、 管字数的计算。
6、 管子的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
7、 换热器壳体直径、壁厚的确定;
8、 换热器封头的选择。
9、 管板尺寸的确定。
10、 管子拉脱力的计算。
11、 计算是否安装膨胀节。
12、 折流板,开孔补强和支座的设计。
3、 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书一份;
(2) 换热器装配图一张;。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系部名称: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年级:级一、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二、设计任务与操作条件在生产过程中需将3000kg/h旳某种油(在90℃时,密度为825kg/m3;定压比容为2.22kJ/kg·℃;导热系数为0.140W/m·℃;粘度为0.000715Pa·s;污垢热阻为0.000172m2·℃/W)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旳压力为0.4MPa,循环水旳入口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5℃。
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满足上述生产需要。
三、具体规定本设计规定完毕如下设计及计算:1、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涉及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参数选定及其计算;2、换热器构造设计:涉及换热设备旳重要构造设计及其尺寸旳拟定等;3、绘制换热器装配图:涉及设备旳各类尺寸、技术特性表等,用1号图纸绘制;4、编写设计阐明书:作为整个设计工作旳书面总结,阐明书应简洁、整洁、文字精确。
内容应涉及: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概述或引言、设计方案旳阐明和论证、设计计算与阐明、对设计中有关问题旳分析讨论、设计成果汇总(重要设备尺寸、各物料量和状态、能耗、重要操作参数以及附属设备旳规格、型号等)、参照文献目录、总结及感想等。
四、重要技术路线提示1、查阅文献资料,理解换热设备旳有关知识,熟悉换热器设计旳措施和环节;2、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旳生产任务和操作条件,进行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3、根据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旳成果,进行换热器构造设计;4、以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为基本,结合换热器构造设计旳成果,绘制换热器装配图;5、编写设计阐明书对整个设计工作旳进行书面总结,设计阐明书应当用简洁旳文字和清晰旳图表体现设计思想、计算过程和设计成果。
五、进度安排1、收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方案0.3周2、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0.5周3、换热器构造设计0.4周4、绘制换热器装配图0.4周5、编写设计阐明书0.4周六、完毕后应上交旳材料1、设计阐明书1份2、换热器装配图1张七、推荐参照资料1、《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3、《化工设备机械基本》高等教育出版社4、《换热器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5、《压力容器手册》劳动人事出版社6、《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7、《化工管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指引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系部名称: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年级:级一、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二、设计任务与操作条件在生产过程中需将5000kg/h旳某种油(在90℃时,密度为825kg/m3;定压比容为2.22kJ/kg·℃;导热系数为0.140W/m·℃;粘度为0.000715Pa·s;污垢热阻为0.000172m2·℃/W)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旳压力为0.4MPa,循环水旳入口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5℃。
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煤油换热器的设计一、设计条件1、处理能力 (1.584, 1.98,2.2176,2.4552,2.6928)×104吨/年煤油2、设备型式列管式换热器3、操作条件a.煤油:入口温度100℃,出口温度40℃b.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50℃c.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105Pad.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4、设计项目a.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换热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b.换热器的工艺计算: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c.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d.主要辅助设备选型。
e.绘制换热器总装配图。
二、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目录;2、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3、论述换热器总体结构(换热器型式、主要结构)的选择;4、换热器加热过程有关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传热面积、换热管型号、壳体直径等);5、设计结果概要(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6、主体设备设计计算及说明;7、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选做);8、附属设备的选择(选做);9、参考文献;10、后记及其它。
三、设计图要求用594×841图纸绘制换热器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一剖面图,两个局部放大图。
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
四、参考书1)Perry化学工程手册。
2)天津大学,《化工原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3)华南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年。
4)魏崇关,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
5)刁玉玮,王立业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
6)《化工设备结构图册》编写组,《化工设备结构图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
7)柴诚敬,刘国维,李阿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完整word版)煤油换热器的设计讲解

错了,0.023
6.2 壳程对流换热系数
换热器中心附近管排中流体通截面积为
h—折流挡板间距,
t—管中心距,对 的管子,
由正三角形排列,得:
因为 在 范围内,故可由下式计算 。
液体被冷却
6.3 污垢热阻
经查表得:
6.4 总换热系数
管子材料选用Q345R低碳合金钢,取其导热系数
选用该换热器时,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 ,在传热任务所规定流动条件下,计算出 ,所选择的换热器的安全系数为:
图2浮头式换热器剖视图
Fig.2The cutaway view of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8
浮头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根据具体换热任务和有关要求确定设计的设备类型,查找资料确定流动液体的物性参数;
②初步计算过程工艺参数,确定换热器的规格和结构尺寸;
[14]王元文,陈连. 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J]. 贵州化工,2005,01:27-28+31.
[15]王元文. 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J]. 广东化工,2005,03:43-44.
[16]张海峰,唐平. 一种浮头式管板换热器的设计[J]. 科技信息,2011,18:362-363.
[17]康丽媛. 折流杆换热器的设计[J]. 科技传播,2012,12:132+138.
3 设计方案简介
3.1 换热器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煤油)进口温度为160℃,出口温度45℃;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40℃。
壳程煤油的定性温度: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
两流体温差:
因为 ,所以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1)

重庆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柴油预热原油的管壳式换热器学生班级:113150202学生姓名:余毛平学生学号:11315020232指导教师:白薇扬化学化工学院2016 年 7 月 4 日目录1.设计任务书 (1)2.概述 (2)3.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表 (2)4.方案设计和拟定 (3)5.设计计算 (7)6.参考文献 (11)1.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用柴油预热原油的管壳式换热器1.2设计任务1.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换热设备的相关知识,熟悉换热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生产任务和操作条件,进行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3.根据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的结果,进行换热器结构设计;4.以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为基础,结合换热器结构设计的结果,绘制换热器装配图;5.编写设计说明书对整个设计工作的进行书面总结,设计说明书应当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表达设计思想、计算过程和设计结果。
1.3操作条件2.概述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为换热器。
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它们也是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也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
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3.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表3.1操作条件原油:入口温度60℃出口温度105℃质量流量:41416 kg/h加热介质柴油:入口温度170℃ 出口温度T2 质量流量:35320kg/h允许压降:不超过0.3×105Pa3.2物性参数表4.方案设计和拟订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冷热流体的温度,来选择设计列管式换热器中的浮头式换热器;再依据冷热流体的性质,判断其是否易结垢,来选择管程走什么,壳程走什么。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1,换热器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设计任务:生产能力〔进料量〕 (110000+学号后三位×1000) Kg/h 2、操作条件甲苯的压力: 6.9MPa,进口110℃,出口60℃循环冷却水的压力:0.4MPa 进口?℃,出口?℃ 3、设备型式自选4.物性参数按任务书要求自查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选择什么样的换热器,以流程等作必要交代 2、工艺计算确定物性数据,传热面积的估算 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1〕冷凝器结构尺寸确实定〔2〕传热面积、两侧流体压降校核〔3〕接管尺寸确实定等 6、换热器设备图〔A3〕和说明书四、参考设计计算程序:1.根据条件确定管程和壳程的物体流速,进出口的温度条件;根据两侧流体的温度条件,确定两流体在该换热器中定性温度的物性值。
物性值包括密度、比热、粘度,并计算该换热器的传热量。
2.确定换热器的平均温度差?t,?tm及温差修正系数。
3.假定总传热系数K或壳程的传热系数?04.计算传热面积5.根据工艺选择管径的尺寸,选择管程数和壳程数,确定管程和壳程数,校正 1温度差系数〔必须大于 >0.8〕,否那么返回第二步〔修改良出水温度〕。
如果满足那么计算换热器所需的管数。
按排列等计算壳径。
6.分别计算管程和壳程的传热系数,根据两物体的污垢系数计算K计,如果小于第三步假设值,按K计返回第三部〔重新假设K值〕,如果满足那么进行下一步。
也可算出实际传热面积,实际面积/理论面积应的允许范围内〔范围自查〕 7.计算管程和壳程两侧的压力降,如果满足工艺条件那么结束。
如管程压降偏大可减少管数,壳程压降偏大,可调整折流板的距离,返回第五重新计算。
参考书:1.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化学工艺设计手册,上,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化工机械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工机械手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3.王静康.化工过程设计,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4.柴诚敬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225.杨祖荣等.化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见下表:参数管程流率进/出口温度/℃压力/MPa 物定性温度/℃性密度/〔kg/m3〕定压比热容/[kj/〔kg?k〕] 粘度/〔Pa?s〕热导率〔W/m?k〕普朗特数设形式备壳体内径/㎜结管径/㎜构参管长/㎜数管数目/根传热面积/㎡管程数主要计算结果流速/〔m/s〕外表传热系数/[W/〔㎡?k〕] 污垢热阻/〔㎡?k/W〕管程壳程壳程数台数管心距/㎜管子排列折流板数/个折流板间距/㎜材质壳程碳钢 23。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水蒸气加热水)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书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学院班级:食品学院食科142班学号::设计时间:2016.05.30~06.04目录一、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初步选定换热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收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主要符号说明 ............................................................... - 15 -一、换热器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设计一台用饱和水蒸气加热水的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处理能力130 t/h(2)设备型式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3)操作条件①水蒸气:入口温度147.7℃,出口温度147.7℃②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10℃,出口温度80℃③允许压强降:管程10^4-10^5,壳程10^3-10^4(4)设计项目①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换热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换热器课程设计任务书09(1)-烟道式

烟道式光管钢管换热器设计计算(1)一、设计任务:设计某一有色熔炼炉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的烟道式钢管换热器。
二、设计条件如下:1) 地下水平烟道的断面尺寸:mm 1700mm 1392⨯=⨯H W 2) 烟气成分(V/V , %)3) 入换热器的平均烟气标况流量:V h =2.15m 3/s; 4) 入换热器烟气温度:t h,i =700℃; 5) 入换热器空气标况流量:V c =1.55 m 3/s; 6) 入换热器空气温度:t c,i =20℃; 7) 出换热器空气温度:t c,o =350℃;三、设计工作要求:(1)确定换热器结构:(2)换热器热计算(包括设计计算与流体出口温度校验计算) (3)流体流动压降计算 (4)换热器技术性能 (5)总结(6)上交材料:设计说明书,换热器总图(1#)(手画)参考文献[1] 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机械工程设计手册(动力设备卷)(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 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编委会.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3] 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4] T.Kuppan.换热器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一、设计任务:设计某一有色熔炼炉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的烟道式光管钢管换热器。
二、设计条件如下:1) 地下水平烟道的断面尺寸:mm 1700mm 1392⨯=⨯H W 2) 烟气成分(V/V , %)3) 入换热器的平均烟气标况流量:Vh=2.15m3/s; 4) 入换热器烟气温度:t h,i =750℃; 5) 入换热器空气标况流量:Vc=1.55 m3/s; 6) 入换热器空气温度:t c,i =20℃; 7) 出换热器空气温度:t c,o =350℃;三、设计工作要求:(1)确定换热器结构:(2)换热器热计算(包括设计计算与流体出口温度校验计算) (3)流体流动压降计算 (4)换热器技术性能 (5)总结(6)上交材料:设计说明书,换热器总图(1#)(手画)参考文献[1] 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机械工程设计手册(动力设备卷)(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 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编委会.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3] 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4] T.Kuppan.换热器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一、设计任务:设计某一有色熔炼炉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的烟道式光管钢管换热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题目
对二甲苯冷却器的设计
工程背景:在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将各种产品(如汽油,甲苯,二甲苯等)进行冷却,本设计以某化工厂冷却对二甲苯产品为例,熟悉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过程。
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对二甲苯产品冷却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
(1.6,2.0,2.2,2.5,2.7)×104t/a
(2)设备型式
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对二甲苯:入口温度:120℃;出口温度:40℃
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50℃
允许板压强降:不大于105Pa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4)设计项目
1)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换热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换热器的工艺计算: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3)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4)主要辅助设备选型
5)绘制换热器总装配图
3、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目录
2)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
3)论述换热器总体结构(换热器型式,主要结构)的选择
4)换热器换热过程有关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传热面积,换热管型号,壳体直
径等)
5)设计结果概要(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
6)主体设备设计计算及说明
7)参考文献
8)后记及其他
4、设计图要求
绘制换热器图一张:主视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
学号尾号为1,6:处理量为1.6×104t/a
学号尾号为2,7:处理量为2.0×104t/a
学号尾号为3,8:处理量为2.2×104t/a
学号尾号为4,9:处理量为2.5×104t/a
学号尾号为5,0:处理量为2.7×104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