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技术规范标准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M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设计规范书编制:审核:批准:编制说明:1.本文件适用于ME纯电动汽车。

2.本文件定义了纯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3.本文件一经发布即时生效,在更新版本文件发布之前持续有效。

4.本文件由新能源产品部发布,如有问题请即时反馈。

M纯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设计规范书一、编写目的指导开发人员设计开发高压控制系统,规范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ME纯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设计开发三、设计规范内容1,设计原则规范①需求驱动原则。

即围绕总体需求及各阶段的需②安全优先原则。

即保证安全性前提下,设计系统结构,防止触电、漏电、高压短路等原则。

③可靠性优先原则。

即设计是否成功要以能否确保可靠性为标准。

④器件抗震原则。

必须在系统设计选器件时,保证器件抗震,符合车辆要求。

⑤屏蔽原则。

必须保证高压控系统工作时不干扰车辆其它系统。

2.开发流程规开发过程应包含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及过程控制、系统联调、文档归档及验收申请等环节。

具体地,又划分为:项目立项流程接受任务后,根据与项目经理交流中领会公司的任务意图并结合市场调研和现有知识水平,完成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完成系统设计;完成任务分解,提交项目开发策划书,供領导审决。

项目实施管理流程建立项目开发团队;产生各阶段文档;评审各阶段文档及任务实施结果;系统开发流程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含方案书)进行任务理解、分解,生成各单元控制模块任务书;实施设计书;生成各阶段文档;评审文档及开发结果;系统测试工作流程测试工作分解在开发各阶段;建立各单元控制模块任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实施阶段测试和系统测试;3,文档规范项目开发策划书接受任务后,根据与客户或领导交流中领会的任务意图并结合市场调研和现有知识水平,完成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提出任务分解结果和工作内容;提出资源(人力、财力、时间)需求;4.高压控制系统设计系统分层设计结构高压控制系统设计按车辆用电系统分单元设计控制电路。

GBT24347《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编制说明

GBT24347《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编制说明

GB/T 24347《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1.任务来源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高压部件的技术水平随之提升,高电压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多,不同电压之间的转换变的更加频繁,为保证电压之间转换效率和转换质量,对DC/DC产品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GB/T 24347-2009自发布以来对DC/DC产品有了一定的规范,但该标准主要是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用DC/DC为主进行要求,目前电动汽车应用较多的高压转低压产品难以使用该标准进行要求,该标准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产品的发展需求,因此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标委提出制定GB/T 24347《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标准修订,以适应新的产业发展现状。

标准制定计划于2016年正式下达,计划编号20162459-T-339。

2.主要工作过程2.1前期研究与规划项目下达后分标委对该项目进行了充分调研,考虑到驱动系统对于DC/DC产品应用的更为广泛,因此在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标准研究工作组下开展了本项标准的研究工作,工作组包括了国内外主要整车、电机生产企业、DC/DC生产企业、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以及检测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工作组在2018-2019年组织召开多次会议,同时召开了若干次小范围讨论会议,对标准文本进行起草讨论。

2.2工作组历次会议介绍2018年1月24日,在天津召开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标准研究工作组第八次会议,来着整车企业、电机生产企业、测试机构、高校在内的8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会上首次提出了对GB/T 24347《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修订方案,确定了标准的主要修订点和标准修订框架,向工作组成员提交了首版标准修订草案,明确了下一步修订计划。

2018年5月21日,在天津召开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标准讨论会议,来自整车、DC/DC生产企业、燃料电池生产企业、电机生产企业、检测机构以及高校在内的17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明确了标准的制定方向:根据DC/DC产品的不同种类进行区别规定,同时兼顾电动汽车其他标准的协调;确定了标准编制的进度安排;并分配了编写任务,明确删除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和试验”以及删除了对DC/DC功能等级的规定。

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规范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高压线束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设计准则,布置要求,结构设计要求,材料选用要求,性能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方法,安全使用要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盐雾试验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2528-2008 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用电缆GB 14315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GB/T 14691 技术制图字体GB/T 18384.2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GB/T 18384.3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 18487.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18487.2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 18488.1 电动汽车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TEV 100 整车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规则Q/TEV 31306 电动汽车线束号编号规则Q/TEV 31307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线号编号规则SAE J1654 高压电缆 High Voltage Primary CableSAE J1673 电动汽车高压电缆总成设计 High Voltage Automotive Wiring Assembly Design SAE J1742 道路车辆车载电线束高压连接-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Connections for High Voltage On-Board Vehicle Electrical Wiring Harnesses-Test Methods and Gener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3 术语和定义3.1 工作电压在任何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气系统可能产生的交流电压(均方根值rms)或直流电压的最高值(不考虑瞬时电压)。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标准与法规解读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标准与法规解读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标准与法规解读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能源危机的逐渐突显,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能源解决方案,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推崇。

然而,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为了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与法规。

本文将针对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标准与法规进行解读。

一、ISO/IEC 646标准ISO/IEC 646标准是一项国际标准,用于规定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中的字符编码。

在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标准与法规中,该标准起到了保障信号传输和通讯的作用。

该标准规定了一套兼容于不同国家语言的字符编码集,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交流。

二、IEC 61800-5-2标准IEC 61800-5-2标准是一项国际标准,用于规定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电气安全性。

该标准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和电气驱动的相关规定,确保高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气安全性能。

例如,该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的保护等级、绝缘等级、电气接口等,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基本指导和安全要求。

三、ISO 26262标准ISO 26262标准是一项国际标准,用于规定汽车电子系统的功能安全性。

对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来说,该标准主要强调系统的安全性能评估和风险分析。

例如,该标准要求在高压系统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进行系统安全性能评估和分析,确保系统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情况下能够保持安全运行状态,并有效应对潜在的故障和事故。

四、国家法规针对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性,各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来规范和指导。

以中国为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包括《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规范》、《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条件》等。

这些法规主要从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方面,规定了安全要求和技术规范,保障了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标准与法规是确保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

新能源汽车电压的划分标准

新能源汽车电压的划分标准

新能源汽车电压的划分标准一、介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燃油车排放问题的关注,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中,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其电压标准的划分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新能源汽车电压的划分标准,并分析其对汽车性能和充电设施的影响。

二、新能源汽车电压的基本概念新能源汽车电压是指电动汽车系统所采用的电压大小。

电动汽车电压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指标和整个充电设施的设计及充电时间。

通常,新能源汽车电压划分为低压(LV)、中压(MV)和高压(HV)三个级别。

2.1 低压(LV)低压新能源汽车一般采用DC 48V电压系统,相比于传统燃油车电压更低,其主要优势在于电池安全性高和系统成本较低。

低压电动汽车适用于城市代步和短途通勤,车辆功率相对较低,充电速度较快。

2.2 中压(MV)中压新能源汽车一般采用DC 200-400V电压系统,主要应用于一些中等功率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

中压系统相比低压系统,具有更高的功率输出,适用于长途行驶,但充电速度相对较慢。

2.3 高压(HV)高压新能源汽车一般采用DC 600V以上的电压系统,其主要应用于高功率纯电动汽车和电动公交车等。

高压电动汽车具有高功率输出和长续航里程的特点,但由于系统电压较高,其安全性和成本均有一定的挑战。

三、新能源汽车电压划分标准新能源汽车电压的划分标准主要基于车辆性能和充电设施的支持能力。

以下是目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压划分标准:3.1 功率需求根据电动汽车的功率需求,可以将电动汽车划分为不同的电压级别。

一般来说,低功率电动汽车适合低压电压系统,中等功率电动汽车适合中压电压系统,高功率电动汽车适合高压电压系统。

3.2 充电设施支持能力充电设施的电压和功率输出能力也是新能源汽车电压划分的重要标准。

例如,充电桩设计时需根据电动汽车电压等级进行匹配,以提供安全、高效的充电服务。

3.3 安全性考量高压电压系统相对于低压系统来说,电流更大,会对车辆的安全性和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家标准《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技术标准研究》(2011AA11A277)要求,其子项目《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技术规范》,由东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负责起草,计划于2013年12月完成。

二、标准编制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标准编制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电动附件等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平台化发展,减少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销售数量,降低产品成本,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该标准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对于电压等级小于144V与大于600V电动汽车高压系统,不在本标准规定范围之内。

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不排斥整车企业开发定制的不符合该标准所规定的电压等级的电动汽车产品。

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不排斥整车企业由于技术进步、整车布置空间等问题,导致整车电压等级略微偏离该电压等级。

三、工作过程简述2011年9月,接到对《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技术规范》制定的任务后,东风汽车公司首先成立了标准制定工作组,确定了制定原则和方法,制定了工作计划,以确保标准制定质量和进度。

1.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为了解掌握国内主机及零部件厂在研和已上市电动汽车及零部件产品高压系统电压等级信息,使制定的标准充分、合理、适宜,2011年9月,东风汽车公司起草了“电动汽车高压用电系统及零部件电压等级技术规范调查问卷”,对上汽、奇瑞、一汽、长安、广汽、北汽、国轩、万向等59个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问卷20份。

2.对返还的20份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确定国内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及零部件电压等级分布情况,为电压等级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3.对关键高压零部件电压等级确定因素如下:对于动力电池系统我们考虑现有电芯模块成组及电池系统的方便性通用性互换性与电压等级之间的关系;对于高压配电系统、电机及其控制器系统、DC/DC 转换器、电动空调、PTC加热器等高压零部件,我们分析和考虑了其关键零部件效率、电压、成本、整车搭载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其电压等级。

《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

文件号中汽学函【2020】02号,任务号为2020-4。

本标准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提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编制。

1.2编制背景与目标高压连接系统在电动汽车动力传递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高压连接器在高压连接系统中是电气连接环节中的薄弱环节。

目前针对高压连接器缺乏专业、有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使得整车厂、线束厂和连接器厂整条产业链在高压连接器结构,性能,评价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

行业中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用国外标准、自编标准或对不同标准整合后使用,导致高压连接器标准不统一,产品性能、质量良莠不齐,行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

为了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支持行业健康发展,解决高压连接器的应用问题,同时为了规范和促进行业有序可靠发展而进行标准的编制。

标准将借助各单位在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产品开发上的经验,规范电动汽车行业高压连接器技术要求和评价标准,提高行业质量;降低行业内无序竞争,形成良好的行业技术发展环境;规范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缩短高压连接器的开发周期;通过推荐典型安装界面引导高压连接器趋向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标准的目标是规范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3国内外标准现状(1)国际国外情况国外在高压连接器行业发展的早期就制定了较为系统的性能标准,如美国的USCAR-37《高压连接器性能标准补充》对USCAR-2《汽车电气连接器系统的性能标准》进行了高压连接诶其产品的补充说明,德国发布LV215-1《高压连接器电子\电气连接性能要求》等。

(2)国内发展现状国内高压连接器起步较晚,对高压连接器开发研究及测试的开展深度不够。

我国在2018年发布了GB/T37133-2018《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要求》,该标准主要针对高压连接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侧重对高压连接系统可靠性的要求,试验及评价方法倾向于对线束总成产品。

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设计规范

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设计规范

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设计规范发布时间:2023-01-31T02:57:57.00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8期作者:张静[导读] 为规范纯电动汽车整车级高压安全的设计要求张静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安徽合肥 230009摘要:为规范纯电动汽车整车级高压安全的设计要求,本文从人员触电防护要求和功能安全防护要求两方面阐述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设计的规范,以保证人身及车辆安全。

关键词:高压互锁;B级电压电路;直接接触防护;间接接触防护;功能安全防护 High V oltage Safety Design Code for Pure Electric VehiclesZhang JingAbstract: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high-voltage safety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s at the whole vehicle level,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pecifications for high-voltage safety design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s from the aspects of electric shock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and functional safety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so as to ensure personal and vehicle safety. Keywords:High voltage interlock; Class B voltage circuit;Direct contact protection; Indirect contact protection; Functional safety protection 引言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更多的设计人员接触到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及开发工作,因对高压安全相关领域认知的缺乏,导致偶有人员接触带电部件而发生触电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5.6
320
EV
345.6
326
EV
360
320
EV
336
320
PHEV
336
320 PHEV 345.6
商用车 PHEV 商用车 PHEV
EV
345.6 336 336
车型
商用车 EV
商用车 EV
商用车 EV
商用车 EV
商用车 EV
商用车 EV
商用车 EV
动力电 池系统 额定电 压/V
538 544 565.2 576 576 600 576
代表车型
1.2
3.6
本田思
7.2

21.6
东风/一汽
12 混合动力
客车
奇瑞 14.4
ISG
28.8 36
三菱 i-MiEV、 日产 leaf
别克君越
磷酸铁 锂(V)
3.2 19.2
32
代表车 型
奇瑞 PHEV
c) 收集了不同厂家电池组电压等级的现状,考虑了电池成组的
发展趋势:
在标准编制前期,我们拟定了“电动汽车高压用电系统及零部件
380-500
10.5% 6
19.1% 17 576
7%
500-600
不足 4 个样本的电压放在“其它”区间,不推荐电压等级;
cc) 样本信息及样本统计信息详见表 2 和表 3:
电压范围 120-160V, 144V 数量 4 占 该分段样本比
电压范围 278-310V,288V 数量 3 占该分段 样本比例:43%
(表 2)
电压范围
电压范围
310-330V,320V 数 330-360V, 346V
性,最终我们推荐电池模块的组合方式见表 1。(本标准中没有对模
块电压等级提出要求,但是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动力电池系
统模块设计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模块标称电压
(表 1)
成组 数量 (只单
体)
1 6
8
10
12
铅酸电 池(V)
2 12
24
代表 车型
奇瑞 QQ3 EV
镍氢电 池(V)
代表 车型
锰酸锂 (V)
24%
7
9
12
288
320
346
6%
10%
8%
合计
0%
17% 100%
0
6
36
14%
18% 100%
7
9
49
576
6%
34%
电压范围分区/V 120-160 278-310 310-330 330-360 500-600 others
我们还分析了 2012 年和 2013 年车展及部分网络渠道获得的电动 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信息总计 40 个,详见表 4 与表 5。在 400-500V 区 间内共有 9 个样本,其中 400V 电压等级占比例为 44%,为最高。其 他区间内电压等级分布 144V、288V、320V、346V、576V 所占为最高, 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一致。
本比例:67%
车型
动力电 池系统 额定电 压/V
ISG 144
EV
300
EV
316
混合动
144
HEV 288
EV
320
力客车
混合动
商用车
144
HEV 294
320
力客车
EV
ISG 120
EV
307
电压范围 330-360V, 346V 数量:4 占该分断
样本比例:43%
车型
动力电 池系统 额定电 压/V
乘用车 6.5% 27% 14% 33% 6.5% 6.5% 6.5%
1
4
2
4
0
0
1
总体(乘用 10% 10% 7.5% 22.5% 22.5% 25% 2.5%
车和商用 车)
4
4
3
7
11
10
1
分析结果 推荐值/V
144
288
320
346
400
576
推荐值占
总体样本 7.5% 2.5% 5% 7.5% 10% 7.5% 比列
EV
HEV 144
HEV
288
EV
HEV 144
HEV
288
EV
HEV 144
EV
300
EV
HEV 144
EV
307
EV
EV
307
EV
HEV 288 PHEV
PHEV
PHEV
动力电 池系统 额定电 压/V
车型
动力电 池系统 额定电 压/V
312
EV
339
316
EV
339.2
318
EV
342
320
EV
量 5 占该分段样本 数量 4 占该分段样
比例:56%
本比例:33%
电压范围 500-600V,576V 数量 3 占该分段
样本比例:43%
其他明细表, 由于电压比较 分散,而且属 于小概率,因
例:池系统 额定电 压/V
车型
动力电 池系统 额定电 压/V
车型
EV 153.6 PHEV 300
比列 电压范围 分区/V
10.5% 6
10.1% 9
144
8%
120-2 00
19.3% 11
12.4% 11
288
4.5%
200-3 10
19.3% 11
13.5% 12
320
8%
310-3 30
22.8% 13
21.3% 19 346
8%
330-360
5.3% 3
15.7% 14 400
4.5%
电压范围 分区/V
120-200 200-310 310-330 330-360 380-500 500-600 others
合计 100% 15 100% 40
40%
(表 6 网络渠道、车展、问卷调查动力电池系统电压等级信息汇总表)
乘用车
总体(乘用 车和商用
车) 分析结果 推荐值/V 推荐值占 总体样本
围;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
为 42V、36V、24V、12V 和 6V;所以,在正常环境中模块电压选择一
般低于 42V。
考虑到目前的电压采集芯片的采样数量主要是 6 的倍数;考虑整
车要求能够用整数模块串联达成整车的各种标称电压的需求;考虑目
前国内外成熟电动车型上电池模块的成组方式;考虑到通用性和互换
其他明细表, 由于其偏离统 计较多,属于 个例,因此未
予考虑 动力电 池系统
车型 额定电 压/V
BSG 48
商用车 BSG
115
乘用车 400 商用车
576
EV
EV
商用车 476 商用车
600
HEV
EV
商用车
商用车
388
540
HEV
EV
商用车 384
EV
(表 5 网络渠道及车展动力电池系统电压等级信息)
2.对返还的 20 份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确定国内电动汽车高 压系统及零部件电压等级分布情况,为电压等级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 持。
3.对关键高压零部件电压等级确定因素如下:对于动力电池系统 我们考虑现有电芯模块成组及电池系统的方便性通用性互换性与电 压等级之间的关系;对于高压配电系统、电机及其控制器系统、DC/DC 转换器、电动空调、PTC 加热器等高压零部件,我们分析和考虑了其 关键零部件效率、电压、成本、整车搭载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其 电压等级。
b) 考虑了电池模块成组的便利性、通用性和互换性:
目前电动汽车常用的典型电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传统铅酸电
池、镍氢和各种材料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其标称电压如表 1 所示。
考虑到控制整车模块连接、安全保护的成本需要,应采用较高的
模块电压;因为电池模块的存放一般是开放式摆放,没有严格的防止
触摸安全设施,故模块的成组需要考虑模块电压基本处于安全电压范
见,并对意见进行处理与答复,详见附件。 7.2013 年 9 月到 2013 年 11 月该行业标准草案在三个标准工作
组内征集意见,共收到 10 个单位共 41 条意见,并对各单位的意见进 行了处理,详见附件。
8.2013 年 11 月 19 日在武汉专门召开标准工作组第四次会议讨 论该标准的内容部分,由标准起草单位对标准内容及编制说明进行了 讲解,并现场解答了各工作组专家提出的疑问。讨论会问题整理与处 理情况见附件。 四、编制原则
1.充分考虑我国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技术现状与未来的发 展特点。
2.有助于规范关键零部件的电压技术指标,促进关键零部件企业 集中力量开发出平台化、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 3.有助于电动汽车企业统一选择到通用的电动附件,提高电动附 件产品销售数量,降低成本。 4.有利于提高和规范电动汽车整车的生产技术水平。 5.有利于提高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6.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保护供需双方共同利益及社会利益。 五、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1. 动力电池系统电压等级推荐说明: a) 推荐电压等级分别参考了国内与电动汽车零部件相关的标准
中的电压等级:
i. GB/T 18488.1《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 1 部分:
技术条件》中规定的电源电压等级要求;
ii. GB/T 24347 《电动汽车 DC/DC 变换器》中规定的 DC/DC
输入/输出电压等级要求;
iii. GB/T 22068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中规定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