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实际油价涨幅低于测算幅度

合集下载

2024年柴油价格波动调整合同

2024年柴油价格波动调整合同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柴油价格波动调整合同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合同双方1.2 柴油1.3 价格波动1.4 调整系数第二条合同期限2.1 起始日期2.2 结束日期第三条价格调整机制3.1 价格监测3.2 价格调整触发条件3.3 价格调整计算公式第四条价格调整流程4.1 价格变动通知4.2 双方确认4.3 价格调整实施第五条数据来源与准确性5.1 数据来源5.2 数据准确性保证第六条合同的履行6.1 交付柴油6.2 支付条款第七条违约责任7.1 合同一方违约7.2 违约责任承担第八条争议解决8.1 争议解决方式8.2 仲裁地点8.3 仲裁结果执行第九条合同的变更与解除9.1 合同变更条件9.2 合同解除条件第十条不可抗力10.1 不可抗力事件10.2 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第十一条保密条款11.1 保密信息范围11.2 保密信息期限第十二条法律适用12.1 合同适用的法律12.2 法律冲突解决第十三条合同的生效、修改与失效13.1 合同生效条件13.2 合同修改方式13.3 合同失效条件第十四条其他条款14.1 合同的完整性与互斥性14.2 合同的转让14.3 附件说明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合同双方1.2 柴油本合同所指柴油为标准柴油,其规格、质量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1.3 价格波动价格波动指柴油市场价格在合同期限内的变动情况。

1.4 调整系数调整系数用于计算价格波动对合同价格的影响,具体数值由双方在合同签订时约定。

第二条合同期限2.1 起始日期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合同期限为____年,自起始日期起计算。

2.2 结束日期本合同在合同期限届满时终止。

第三条价格调整机制3.1 价格监测(1)甲方应定期向乙方提供市场价格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柴油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等;(2)乙方对甲方提供的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核实和分析,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浅析油价上调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浅析油价上调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力较弱 ,生产者就只能降低 自 身利润以维持 生产或运营。就航空业成本 转嫁能力来说, 因行业 内竞争激烈, 想全部转嫁给消费者较 困难, 只能部分 转嫁。另外 ,油价的上涨幅度越大则越难转嫁。所以, 油价上涨对航空类
上市公 司构成利空 。 油价上涨通过以下两个路径来影响汽 车行业 :首先 ,石油是汽车制
再者 ,石油开采难度的增加 、开采成本的增 高、原油库存的减少 、高油
价给产油 国带来的高利益 、贸易商囤油的增加 、新替代能源很难全 面推 广应用等因素都会促使供不应求局面进一 步加剧 ,这在未来相当一段时 间内会持续。石油供应短缺使得消费者需付 出更高价格的局面很难短期 改变 。 ( 二) 美元贬值。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 美元走势跟油价走势都存 在某种程度的负相关性 。世界主要石油市场是用美元来标 价的,而 白本 世纪初 以来 ,因美元持续贬值引发了油价 的上涨 。这是油价上涨 的另一 个重要促成 因素 。 ( 三) 投机炒作。对美元贬值 的担忧引发投资者对硬通 货的需求 ,为求保值增值投资者会进行石油投机 ;由于油价 大幅攀升 , 其长期上涨趋 势引发 了大批 “ 投机者”进入 国际原油期货交 易市场进行 交易 , 这也是油价拉升的重要动力 。 ( 四) 地区争端 。 世界石油探 明储量 的 6 O %以上集中在 中东地区 , 特别是沙特 阿拉伯 、伊朗等 中东国家 ,他 们对国际油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这些 国家与美国为首 的西方 国家 长期不和 , 石油 常被这些产油国当做政治上 的武器。这种对立关系的存 在会引发人们对未来石油供应会减少 的预期 ,原 因
格上涨,利好相关上市公 司。如油价上涨超过油煤合理 比价 ,会抑制用 户消费,向可替代的煤炭消费转移 , 油价上调将刺激煤炭需求 ,推动煤 价上扬 。同时 ,油价上涨将加大煤炭运输成本 ,间接提升煤炭价格。成 品油价格上调之后 , 天然气价格将显现 出优势 ,天然气价格将现上调空 间, 利好长春燃气相关等股票。从长远经济周期看 ,油价上涨必将促使 煤炭价格上涨 ,因我 国未建立起 “ 煤 电联动”机制 ,在 “ 计划 电 , 市场 煤 ”条件下 , 油价上涨将对 电力行业产生的冲击并不 明显 ,只是间接 的。 另外 ,油价上涨亦会 给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上市公司带来重估机会。 当油价出现上涨时 ,生产者为抵消油价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会 通过降低生产 或运营成本来 实现 ,但成本的降低是有限的。而通过提高

成品油定价机制跌宕

成品油定价机制跌宕

成品油定价机制跌宕作者:来源:《能源》2013年第04期国家发改委3月26日公布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

这意味着,新机制的出台可能让下次成品油调价提早到来。

新成品油价格机制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推出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方案。

至此,市场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尘埃落定。

发改委通知显示:从3月27日零时起,汽、柴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

调整后,国内成品油价重返“7元时代”。

不过,与油价下降带来的喜悦相比,市场瞩目的还是新成品油定价改革方案的推出。

此次改革的焦点被聚集在了三个方面: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调整挂靠油种。

这意味着,2009年5月出台的“22个工作日+4%变化率”的原机制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此次成品油定价改革对市场的影响,业界普遍表示这将有利于国内消费者和炼油企业。

“新定价机制推出,将一步加快成品油定价市场化进程。

”卓创资讯成品油市场分析师吕斌认为,从长期来看,对市场将形成积极影响。

同时,调价周期缩短、调价频率加快、成品油定价更加透明以及调价走向的不确定性增强,短期内会增加价格波动性与市场活跃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机。

固定价格破冰1998年1998年以前,中国成品油用户享受着低油价的待遇,那时石油价格的调整,一次调整后长时期内不变。

随着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完全由政府定价已经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趋势。

到了1998年,随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当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原油价格自1998年6月1日起执行,成品油价格自1998年6月5日起执行。

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危害\原因及对策的实证分析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危害\原因及对策的实证分析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危害\原因及对策的实证分析[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成长阶段,因此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较为复杂。

充分认识影响通货膨胀因素,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较好地规避通货膨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一、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危害1.造成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造成百姓的财富严重缩水,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可将百姓辛苦的劳动积累一洗而空。

如以津巴布韦在08年的通货膨胀为例,其通胀率达100500%,人们一拿到钱就要赶快去买东西,否则晚一点金钱就会贬值。

疯狂增长的物价造成央行发行的货币面值以“亿”作为单位来计量,所以那里的亿万富翁生活也很艰难。

2.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PPI不断上升,造成企业的成本压力增加,一些中小型企业甚至不堪重负而面临倒闭。

我国由于物价上升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挤压下,很多沿海的中小型企业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

3.银行存款负利率扩大随着物价的上涨,银行存款的负利率也会不断扩大,老百姓对通胀的预期会趋向一致,存在银行中的存款就会有所动摇,一旦银行中的巨额资金被撬动,必然会造成后果严重的流动性资金泛滥,造成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1.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按照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远远大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性原因。

现阶段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是由于流动性过多造成,而我国流动性过剩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外汇占款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投放人民币。

这样一来在外汇管制条件下,贸易顺差带来的净利润变成了人民币发行量的增加。

央行为了稳定币值同时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进行对冲,希望通过这种办法对冲掉经济体系中增加的货币量。

国内成品油价是怎么调整的

国内成品油价是怎么调整的

国内成品油价是怎么调整的国内油价是怎么调整的一、政策制定机制中国的油价政策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与能源、财政、商务等相关部门协同制定。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还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包括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形成政策建议和方案。

最终,政策草案会提交国务院审批,并在官方媒体公布,以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反馈。

二、油价调整机制中国的油价调整机制是以国际市场油价变化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到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能源供求状况、环境保护等因素。

具体来说,中国的油价调整机制分为两种:市场调价和政府调价。

市场调价指的是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中国的炼油企业和油品销售企业自主调整油价。

政府调价则是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根据国内外油价和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确定油价调整方案并公布。

政府调价一般会通过调整税费和补贴等手段实现。

三、政策实施效果中国的油价政策实施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对油价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国际油价上涨时,中国的油价也会相应上涨,这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政府的税费和补贴政策也会直接影响到油价的高低。

如果政府对石油行业实行高税收政策,油价就会上涨;如果政府对石油行业实行补贴政策,油价就会下降。

在实践中,中国的油价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政府在调整油价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力求保持油价的稳定和合理。

此外,政府还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等措施,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从而缓解了油价上涨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但是,中国的油价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府调价的频率和幅度有时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导致油价调整落后于实际情况。

其次,政府的税费政策和补贴政策不够透明,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

最后,中国的石油行业存在垄断和不透明等问题,这也影响了油价政策的实施效果。

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影响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当全球原油生产跟不上需求时,即供不应求时,会导致油价出现上涨的情况。

油价调整机制规则

油价调整机制规则

油价调整机制规则
油价调整机制是指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情况,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确定调整国内油品零售价格的机制。

具体规则如下:
一、油价调整周期
每个工作日24时,国家发改委根据前十五个工作日平均的国际原油价格和汇率,决定国内油价调整幅度。

油价调整周期最长不超过22个工作日,最短不低于10个工作日。

二、油价调整幅度
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和汇率的变化情况,油价调整幅度不得超过4%。

如果调整幅度大于4%,则须上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审批。

三、油品价格计算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的计算公式包括原油采购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税费等。

四、油价实施
国家发改委统一发布升降价消息,各地负责人应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并发布给社会公众。

以上是油价调整机制规则的详细说明。

发改委:成品油价格“涨多跌少”是必然

发改委:成品油价格“涨多跌少”是必然

发改委:成品油价格“涨多跌少”是必然2012-05-09 18:04:00来源: 人民网(北京)核心提示: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5月10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30元和310元。

针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多跌少”的质疑,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内汽、柴油价格与国际市场趋势总体上一致。

该负责人同时称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油价“涨多跌少”是必然的。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5月10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30元和31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4元和0.26元。

此次调整是2012年成品油价格第一次下调。

针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多跌少”的质疑,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就是说国内汽、柴油价格变化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趋势总体上是一致的。

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加剧,虽然有涨有跌,总体上呈现震荡上升态势,美国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和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从2009年初的每桶35美元和40美元左右涨至目前的100美元和110美元左右,上涨幅度为180%左右。

这位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内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化趋势也是上涨的,“涨多跌少”是必然的。

今年3月20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时所参考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价格涨幅超过了10%,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应上调700元/吨(实际上只是上调了600元,之后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截至5月9日降幅只有4%,按照价格机制规定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30元和310元。

由于2009年以来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实际涨幅要低于按机制测算的涨幅。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魏倩)。

成品油:发改委提到成品油调价窗口明日准时开启

成品油:发改委提到成品油调价窗口明日准时开启

发改委:成品油调价窗口明日准时开启由于近期国际油价震荡走高,调价幅度可能达不到预期,将在400元/吨以内。

7月9日,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油价下调的条件已经满足,7月11号调价窗口开启的同时,油价将会下调。

近期,随着三地变化率一直维持在负9%左右,业内一致预期“三连跌”势在必行。

不过,由于近期国际油价震荡走高,机构普遍认为调价幅度可能达不到预期,将在400元/吨以内。

周望军表示,7月11号是新一轮的调价的时间点,根据发改委监测的情况,三地油价变化率下降的幅度超过4%,到7月11号,会按照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降低国内的成品油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成品油新定价机制施行以来,发改委首次在调价落实前公布调价时间点和调整方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本次调价方向和时间点市场已经提前预测到,因此调价提前公布不会带来国内供应短缺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5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便持续走低,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存在看空情绪。

而在6月9日下调价格之后,重新计算的三地原油变化率在新的计价周期的第8个工作日便已经跌破4%,市场业者普遍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格会出现三连跌。

更重要的是,由于本次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方向为下调,国内成品油市场业者多采取以销定进的操作方式,尽量维持低库存运作,国内主营汽柴批发环节出货表现较差。

由于出货环节表现不畅,国内社会各方库存水平均处于中上水平,国内炼厂纷纷下调了开工率以降低库存压力。

截至6月下旬国内主营炼厂开工率为66.48%,截至7月4日,山东地炼一次装置开工率为30.45%,均已跌至近两年最低水平。

周望军还表示,根据目前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只要满足22个工作日,降价幅度超过4%这两个条件,降价是肯定的。

但是,国内油价的上调却都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

目前看22+4%这个机制运行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在定价时间缩短,定价幅度缩小等方面应该还可以继续完善。

但是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来推行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改委实际油价涨幅低于测算幅度
进入5 月后,国际油价出现一轮急跌,在触发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后,昨日傍晚发改委正式宣布下调油价。

根据通知,从今日零时起,汽、柴油
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30 元和310 元,据测算,全国多地的汽油价格将回到7 字头。

不过,从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零售中心了解到,此次油价下调后,上海
地区执行的沪Ⅳ汽油价格依然全线超过8 元,93 号沪Ⅳ汽油为8.01 元/升,下调幅度为0.26 元/升;而97 号和98 号沪Ⅳ汽油最高限价分别为8.52 元/升和9.10 元/升,下调幅度均为0.28 元/升。

而0 号沪Ⅳ柴油此次下调0.27 元,降至7.92 元/升。

是2009 年以来最大降幅
发改委此前最近一次下调油价是在2011 年10 月9 日,此次调价为发改委7 个月以来首次下调成品油价格。

自2009 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17 次,其中12 涨5 跌,这一次还创出了2009 年以来单次下调的最大幅度。

但从今年的调整情况看,2 月8 日和3 月20 日两次分别上调300 元/吨和600 元/吨,而此次下调汽、柴油各是330 元和310 元。

从历次调整和国际油价走势的对照中,不少车主和媒体都感觉国内油价是涨多跌少。

对此,发改委表
示应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

发改委实际涨幅低于测算幅度
发改委认为,国内汽、柴油价格变化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总体上应
是一致的。

2009 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加剧,虽然有涨有跌,但总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WT
其实在今年3 月20 日发改委宣布油价上涨后,国际油价已经有所回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