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过程中微粒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摘要】目的:旨在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制定预防措施,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微粒污染及输液反应。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造成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总结出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如药物因素、溶媒选择、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以上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把好药物关、器具关、操作技术关和环境空气净化等各个环节,将输液微粒降低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236-03医院感染的控制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推行医院感染“零宽容”的理念,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
据统计,90%的住院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而静脉用药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静脉输液微粒污染。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大的直径可达50~300μm,肉眼只能见50um以上的,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临床输液中最为常见的微粒有:(1)尘埃微粒:空气中的烟尘、粉尘,特别是病房中人走动时会带起大量尘埃、纤维、细菌;(2)玻璃屑:切割安瓿操作方法不规范而产生;(3)橡胶微粒:穿刺胶塞或胶塞受溶液侵蚀剥脱而造成;(4)塑料微粒:一次性输液器塑料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生产过程中的切割组装等摩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5)药物结晶:某些药物放置过久,温湿度及PH变化,可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6)碘化合物:各种碘剂消毒液的使用,随静脉穿刺或加药时消毒瓶塞的穿刺而进入人体;(7)棉纤维:过滤介质的自身脱落;(8)脂肪栓:脂肪乳乳化不完全。
输液大厅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及规避措施探究

输液大厅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及规避措施探究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大厅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发生因素与预防措施。
方法:分析引起输液大厅中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规避措施。
结果:输液大厅输液过程中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操作因素等。
结论:输液微粒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高度重视,加强输液大厅的相关管理。
【关键词】:微粒污染;规避措施;相关因素;输液大厅静脉输液是一种相对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因为其生物利用度高和起效快的特点,所以静脉输液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普及[1]。
但是,一些细菌污染反应、液体配伍和护理操作等问题,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自身的不溶性颗粒或外来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这种情况尤其是在类似于输液大厅的开放性场所,污染几率更大,所以,加强质量管理减少输液反应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对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输液大厅进行输液治疗的125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与患者入院前治疗的病情无关的其他不适症状,如咳嗽、咽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共计185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107例,年龄范围在3-76岁,平均年龄(40.37±5.73)岁。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系统分析出现感染患者病情,并进行化验检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测试,查找出输液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3.1微粒污染相关因素①静脉输液配置环境因素:输液配置的环境是不溶性微粒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输液大厅的开放性人口流动非常密集,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等含量非常高,在配药和输液时很有可能导致针孔和排气管进入其他液体导致污染。
②操作因素:在配药过程中难免有个别的护士无菌观念不强,或者是因为操作不当,也很有可能引起输液微粒污染。
因此在输液操作中规范化操作也是减少输液微粒污染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2]。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来源,及其危害,制定预防措施。
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
结果输液微粒形成的来源包括配制前的原料,容器及输液用具,配制中的橡胶塞,玻璃安瓿微粒,环境空气,以及人为因素可能产生微粒。
了解其危害,做好预防措施。
结论减少临床输液微粒的产生应从各个环节开始,必须加强对各方面的严格监控和管理。
标签:静脉微粒污染;来源;危害;预防措施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静脉输入的药液中存在直径为1~15 μm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大的直径可达50~300 μm,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过程。
本文现就输液配制前,配制中微粒的来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做以下叙述。
1配制前微粒来源为原材料,容器及输液用具1.1原料如果水溶性的或大分子的颗粒杂质存在于输液的原材料中,则成品会出现小白点、乳光、发混等现象。
活性炭杂质的含量多,对药液的澄明度和稳定性都有影响。
1.2容器及输液用具1.2.1PVC输液袋PVC输液袋的成分主要为聚氯乙烯和某些增塑剂,聚氯乙烯的耐热性和透明性均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白块和小白点,在强烈振荡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轻度乳光,增加输液微粒。
故对PVC输液袋的产品质量要严格把关。
1.2.2注射器、输液器不洁净普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同样存在潜在污染问题。
每个厂家的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灭菌方法都不一样,有的外包装简陋,可能因装卸运输时过度挤压而引起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破损漏气,从而导致细菌热原污染,有的在生产过程中带有未塑化的离子微粒异物或是混入尘埃、纤维等杂质,导致静脉微粒污染。
2输液配制中微粒来源2.1橡胶塞橡胶塞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天然橡胶,此外还有大量附加剂。
注射剂接触到橡胶塞后,可导致药液变混、出现异物。
随着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输液微粒污染的概率也随着增高。
因这些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制剂多采用橡胶塞的玻璃瓶装,配液过程中,会反复穿刺橡胶塞,从而切割下橡胶皮屑。
静脉输液微粒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7 6・
静脉输液微粒的来源、 危害及防治措施
金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 9 【 摘 【 文献标识码】 7 1 — 8 0 5 4 ( 2 0 1 3 ) o 6 . 0 0 7 6 - - 0 2
要】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微粒来源、 危害和控制措施。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结合临床工作经验。 分析影响输液微粒的
微粒 污染 明显 减少 。
3 . 1 . 2 器具 因素 一次性输液器具 、 注射器在生产 过 程 中切 割 组装 带 人机 械 性微 粒 , 有 未 塑 化 的离 分 子异物 , 有材料不耐磨而脱落的颗粒。一次性输液 器终端过滤器 , 也 只能 滤 去 ≥1 0 m的微粒 , 较 小 的微 粒 反而有 所 增加翻 。 3 . 1 - 3 药物因素 本身因素 , 药液在生产过程 中受 到污染, 达不到《 中国药典》 规定 的微粒标准。即: 每 毫 升输 液 剂 中直 径 > 1 0 u m 的不 溶微 粒 不 能超 过 2 0 个, 直径 > 2 5 u 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 2 个。①配伍 不当, 输液中加入多种药物, 虽然每种药物 的不溶性 微粒均符合规定, 但混合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超标 , 由于药物间的理化特性 、 p H值不同 , 混合后发生化 学反应 , 引起晶体析出造成微粒污染嘲 。②放置时间 与储存条件 , 中草药制剂放置时间长是引起微粒增
3 . 1 静 脉 输液微 粒 的来 源 3 . 1 . 1 环 境 因素 主要 是 配 制 室 的空 气 中含 有 较 多的细菌 、 尘埃等污染物进入药液内生成微粒 。
明, 一支 5 m l 的安瓿, 用砂轮割锯后不消毒掰开, 瓶内 液体就会带有玻璃微粒 1 3 0 0 3 0 0 0 个, 如用酒 精棉 球擦试割锯后再开瓶, 微粒污染会减少 1 珂 。 实验证 实, 锯割安瓿 1 / 4周较锯割 1 周, 安瓿 内药 液被玻 璃
输液微粒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止对策

污染。即使一次性输液 器 , 注射器 也带有 未塑 化 的离分子 微
粒 异 物 。或 因 生 产 环境 , 装 过 程 中带 入 微 粒 。 组
安瓿的锯割。注射剂在制取过程 中, 采取 高热熔 封法 , 瓶 内空气遇热膨胀 , 冷却 后瓶 内形成 负压 , 在锯 割安瓿 时 , 由于 安瓿玻璃的脆性 , 可产生 许多 无方 向性 的玻璃微 粒被 负压 吸 入瓶 内。有研究 , 一只 5 L安瓿砂 轮割锯 后带 有玻璃 微粒约 m
就越 多 , 液 污 染 也 就 越严 重 。 输 针头穿刺胶塞 。在溶药加药过程 中针头反 复穿刺瓶 塞可
[] 2 陈春燕. 脉输 液潜 在 危 害 因素 的分 析 [ ] 重 庆 医学 , 静 J.
2 0 ,2 8 :13—1 1. 033 ( )11 14
致塞屑微粒进入药液 。 排气过程。排气时也有药液污染 的可能 。 中药制剂 。所含有的大分子物质可造成微粒污染。
[] 1 冯运华 , 李桂娥 , 邱逾 , 静 脉输 液的护理全 安管理 [ ] 等. J. 中 国 护理 管 理 ,06,( ) l 2 0 6 4 :2—1 . 3
联合用药 。输液 时 混合 各 种药 物 是微 粒 污染 的重要 途
径。 由于操作时污染及 析 出药液微 晶等 原 因, 各种 药物 混合 后, 输液中的微粒数 目显著增加 , 用药越多进 入液体 中的微粒
2 微 粒 的危 害
[] 3 王燕 , 申莹. 外周 静脉 留置针致静 脉炎原 因分析及 防护进 展 [ ]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0 4 6 4 :4 25 J. 2 0 , ( )2 3— 4 . [] 4 程乐梅 , 徐靖 , 常转 , 精 密过滤输 液器输 注抗肿瘤 中 马 等.
静脉用药中微粒的预防论文

静脉用药中微粒的预防【关键词】静脉输液;微粒【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319-02静脉用药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常规手段,随着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提高,加强对静脉用药中微粒的预防得到了医院和病人的重视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1~15μm,也可为50~300μm或更大的颗粒。
肉眼只能见到50μm以上的微粒。
1 临床输液中最为常见的微粒1.1 尘埃微粒:空气中的烟尘、粉尘。
1.2 玻璃屑:切割安瓿而产生。
1.3 橡胶微粒:穿刺胶塞或胶塞受溶液侵蚀剥脱而造成1.4 塑料微粒:一次性输液器塑料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生产过程中的切割组装等摩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另外pvc内的添加剂的渗析也是药液的微粒来源。
1.5 药物结晶:某些药物放置过久,湿度变化、ph值变化,可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
1.6 碘化合物:各种碘剂消毒液的使用,随静脉穿刺或加药时消毒瓶塞的穿刺而进入人体。
1.7 棉纤维:过滤介质的自身脱落。
2 微粒产生的原因2.1 药液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药品质量、容器、输液器具、操作规程、输液技术及操作环境不洁净等。
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原料、生产条件的动态变化均可能对药液中微粒的含量产生影响。
在国内,中草药注射液由于配备工艺不够理想,所含成分复杂,受ph值、贮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澄明度往往发生变化,药液中存在大量的不溶性胶体微粒2.2 输液器具方面:2.2.1 输液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产生微粒污染,如:车间空气洁净度过低。
2.2.2 空气过滤装置质量低,空气污染是造成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多种药物合并用药注射引起ph值变化,而形成不溶性物质及物质结晶微粒。
2.4 输液环境及操作过程中引起的微粒污染:2.4.1 在执行无菌操作中,违反操作规程,治疗室空气污染,可使液体中微粒增加2.4.2 药时安瓿颈未消毒就锯割掰开,因玻璃的脆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随瓶内负压而吸入安瓿造成污染。
静脉输液操作如何防范微粒污染

5 李 小寒 , 少梅 . 础 护理 学[ . 京: 民卫 生 出版社 , 尚 基 M] 北 人
2 0 2 9 0 8: 9 .
6 马丽 , 百发. 黄 康惠 尔透 明贴治疗静 脉炎效果观 察 [ ] 当代 J.
护 士 .0 5 9 1 2 0 . :3—1 . 4
7 王 国全 , 范静 , 翟红岩 , 静脉输液 与医院感染及预 防措 施 等.
当代护 士 2 1 年 1 中旬 刊( 0 1 2月 学术版)
・3 17・
静 脉输 液 操作 如 何 防范微 粒 污 染
杜 志英
摘要
谭 木 会
总结 了输液操作过程 中引起 不溶性微 粒污染的原 因并进行 分析 , 出相应防范措施 , 提 包括 改善操作环境 , 正确切割安瓿 , 选择
合适的针头等 , 以预 防或减 少输液微粒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危 害, 保证病人安全 , 高 医疗质 量。 提
繁的穿刺胶塞与切割安瓿是微粒污染的重 要原 因。
2 防范 措 施
19 的药典规定 , 毫升输液 剂 中直径 >1 的不溶 性微 9 0年 每 O
粒 不能超过 2 0个 , 直径 >2 I 的不溶性 微粒不 能超 过 2个 。 5m *
微粒进 入人体 , 其危害是严 重而持久 的 , 据有关 报道 , 长期输液
的病人死后解 剖发现肺部 有明显 的沉淀物 , 是 由于长期 静脉 就 输 液微粒沉 积的结果 。凶此 , 由于不 溶性微粒 引起 的微 粒污 染反应也越来越被人 们所重视 。为防止微 粒污染 , 本人通 过临 床 实践及有 关资料 的学 习 , 对输 液过程 中引起 不溶性微粒 污染 的防范分析如下 。
2 4 正确抽吸药液 . 2 4 1 抽药操 作时不能横握 注射器 , 一把抓 ” 应采用 正确 .. 即“ , 的抽吸方法。 2 4 2 抽药的空针 也不 能反 复多次使用 , .. 因使用次数越多微粒 的数量也越多。 2 4 3 抽吸时安瓿 不应倒置 , .. 针头 置于颈 口时 , 玻璃 微粒污 染 最多 , 于底 部抽吸时微粒最 少 , 针头触及底部 易引起钝针 , 但 因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2.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2.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变态反应。
3防止与消除微粒的措施
3.1环境 尽可能采取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或采用配液中心配制液体,以减少因空气中不溶性微粒带入液体而造成的污染。未设配液中心的医院,在配液前一定要对治疗室进行空气及地面、桌面的消毒,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控制闲杂人员等进入治疗室,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减少空气中微粒的含量,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1-15µm,少数较大的输液微粒直径可达50-300µm。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操作及治疗手段,因此,加强对静脉输液中微粒的控制及减少其对患者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医院及患者所重视。本文将微粒产生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分析如下。
1.3.1安瓿锯割与微粒污染1只5ml安瓿,砂轮锯割后用手掰开切割口时带有玻璃微粒1300~3000个。如果用碘伏棉签擦拭后再掰开,微粒污染减少1/4[1]。
1.3.2加药时针头穿刺胶塞与微粒引入 输液过程中,液体内常会加入多种药物,特别是目前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大多为橡胶塞的玻璃瓶制剂,在溶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中用针头反复刺橡胶塞,会导致橡胶塞微粒进入药液。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护理人员习惯直接用注射器乳头抽吸药液,这使微粒污染的几率大为增加。
2微粒污染的危害
我国1990年药典规定:每1ml输液剂中直径>10µ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µ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个。人体最小毛细血管直径为5~15µm,当微粒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时,可引起阻塞。容易受损害的是肺、脑、肝、肾等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璃微粒 。另 外 , 砂锯 与 玻璃 安 瓿 摩擦 , 产 生 玻璃 碎 屑 和 会 脱落砂 粒 , 痕越 长 , 璃 碎 屑越 多。 一 支 5 ml 安 瓿 , 割 玻 的 用砂轮 割锯 后 不 } 掰 开 , 内 液 体 就 会 带 有 玻 璃 微 粒 肖毒 瓶 10 3 0 3 0~ 0 0个 ; 酒精 或 碘伏 棉 签擦 拭 后 再 掰 开 , 粒 污 用 微
口过 程 中 , 内 形 成 负 压 , 切 割 方 法 不 规 范 , 瓿 断 裂 的 瓶 若 安 瞬 问 , 内 的 负 压 把 玻 璃 碎 屑 吸 入 会 产 生 几 十 万 个 细 小 玻 瓶
的血栓 具有很 高 的发病 率 和病死 率 。
2 2 静 脉炎 . 研究 表 明 , 液 中微粒 含 量 与 静 脉 炎 的发 输 生 有关 ” 。微 粒进 入 人 体 后 , 随 血 液循 环 流动 并 刺 激 可
血 管 内壁造 成损 伤 , 血 管 内壁 正 常状 态 发 生 改变 , 使 引起
血 小板 黏着 , 致静 脉炎 产生 。 导
2 3 肉芽肿 产生 .
当微 粒侵 入肺 、 、 脑 肾等组 织 毛细 血管
内时 , 引起 巨 噬 细 胞 等 炎 性 细 胞 包 围 、 殖 , 成 肉芽 会 增 形 肿 , 成肺 、 、 造 脑 肾等部 位 不 同程 度 的供 血不 足 , 致循 环 导
1 2号 , 径 9 0~10 m , 明 加 药 时 针 头 切 下 的 微 粒 最 针 0 20 说
大直径 可 达 10 m, 人 的 毛 细血 管 直 径 7~9 m, 20 而 悬 浮于体 液 中的红 细胞 直 径 8 4 m, 大 的小 静 脉 直 径 为 . 最 2 0~3 0 m。大于 毛细 血 管直 径 的微 粒 , 0 0 可直 接 堵 塞 毛 细 血管 引起 血管栓 塞 , 小动 脉阻塞 可抑 制氧 化代谢 或其 若 他 代谢 活动 , 致细 胞 损 伤和 器 官坏 死 , 导 不溶 性 微 粒 引起
2 1 年 8 第2 卷 第 4 00 月 2 期 M d N t e n i F r sn o h h a V 1 2 N . A K 00 e J a D f d z o e i N A C i , o2 , o , u . 1 e n c n . 4 2
・3 5 ・ 9
静 脉 输液 过 程 中微 粒 产生 的 原 因及 预 防措 施
障碍, 直至坏 死 。有 学 者 在 曾使 用 过 4 O L液 体 的 患者 肺
标本 中发现 50 0 0多 个 肉 芽 肿 , 为 患 者 肺 梗 死 是 由 于 输 认 液 中 的 微 粒 形 成 血 栓 导 致 。 24 药物 过敏 反 应 . 药 液 中 含 有 的 药 物 结 晶 微 粒 、 合 聚
直 径 为 5 m 。 微 生 物 ( 括 微 生 物 及 其 碎 片 ) 是 一 O 包 也 种 微 粒 物 质 , 有 特 殊 致 病 作 用 。 在 临 床 药 学 研 究 中 具
的可 能性 愈大 , 是 由于 配 伍不 当造成 药 物 未 完 全 溶解 , 这 导致 物理 、 学 变 化 , p 化 使 H值 升 高 或 降 低 产 生 微粒 。此
染 可 减 少 14 …。 /
物、 降解 物及 其他 异 物都 可在 注射部 位 生 微 粒 。 粉 2 微 粒 对 人 体 的 危 害 血 液循 环是一 个 相对 封 闭 的通 路 , 粒 一 旦进 入 , 微 就
发现 , 液 中存在 大量 不 溶 性 微粒 , 药 这些 不 溶 性 微 粒 经 静 脉输 注进 入人体 后 , 产 生潜 在 和长 期 的危 害 , 时 甚 至 会 有 危及生 命 。现将 静脉 输 液 过程 中产 生微 粒 的原 因及 预
防措 施综 述 如下 。 1 微 粒 产 生 的 原 因 11 输 液 环 境 污 染 产 生 的 微 粒 . 空 气 中 含有 烟 尘 、 尘 粉 等 , 配 制药 液 、 液过 程 中 , 内空气 未净化 或净 化 效果 在 输 室 差 , 造 成 微 粒 污 染 。 可
将 永久 性 的存 留在人 体 内 , 成潜 在 、 造 长期 的危 害 。 2 1 局 部组 织栓 塞和坏 死 . 加 药所 用 的 针头 型 号 为 9—
赵 青 兰, 齐树伦
[ 键 词 ] 输 注 , 脉 内 ; 粒 ; 防 关 静 微 预
[ 中国 图书 资 料分 类 号 ] R 7 41
[ 献标志码] A 文
[ 章 编号 ] 10 -88 2 1 )4 3 50 文 090 7 (00 0 - 9 -3 0
静 脉输液 是现 代 临 床 治疗 中的 重 要 手段 和方 法 ” 。 微粒 又 叫 异 物 , 指 那 些 外 来 的 、 水 溶 性 的 、 径 在 是 非 直 5 m以下 的微小颗 粒 杂 质 。人 眼 所 能 分 辨 的最 小 微 粒 0
12 药 品 、 体和输 液 器 具 在 生产 过 程 中产 生 的 微粒 . 液 液体在 装灌 操作 时会 有异 物从 周 围空气 中落 入 , 加上原 再 料 中存 留异 物 以及过 滤材 料脱 落物 , 出厂 前未 经严 格把 在 关, 达不 到药 典规 定 的限 量 标 准 , 造成 药 液 生 产 过 程 中 可 微粒 污染 。输液 器生 产 的每 一个 环 节 也 均可 产 生 微粒 污染 , 车间 空气 洁净度 低 , 次性输 液器 、 如 一 注射 器带 有未 塑化 的离分 子微 粒 异物 , 或在 生 产 环 境 、 装 过 程 中带 入 组 微粒 等 。 1 3 切 割安 瓿方 法和 步骤 不 当产生 的微 粒 . 安瓿 在 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