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盘点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

2019年是欢欣鼓舞、非常重要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98周年,改革开放41周年,也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
同样在2019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全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这期间,立足本职工作,我们对我国科技以及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向与政策持续关注,得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信号。
2019年8月16日,《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门联合发布。
《意见》的出台旨在解决我国科技期刊“大而不强”,落后于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的问题,“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掌握国际话语权,推动我国从科技期刊大国迈向科技期刊强国。
根据《意见》,我国将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新刊,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优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科普期刊,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形成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科技期刊发展体系。
2019年9月19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发布。
这是贯彻《意见》,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该计划面向全国科技期刊系统构建支持体系,是迄今为止我国在科技期刊领域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专项。
以上文件、政策等的出台,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为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播我国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为己任的中文科技期刊已成为我国科研成果交流、科技人才培养以及繁荣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提升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更好地回顾分析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促进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持续稳健发展,本文以国内外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的主要数据库或引证报告为数据源,就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展开盘点探析,从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国内影响力、国外影响力、获奖和资助等方面,回顾和总结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情况,以期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能够更好地服务全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中国科学院提名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人选)汇总表

过程工程研究所
36
技术发明奖
稀硝酸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及其在煤制乙二醇 中的应用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7
技术发明奖
粘性粉体流态化过程强化与放大技术
过程工程研究所
/qtgn/tzgg/201901/t20190103_5224374.html /xwdt/tzggs/201901/t20190103_5224477.html
/tzgg/201901/t20190103_5224377.html /tzgg_2015/201901/t20190103_5224410.html
35
技术发明奖
秸秆原料全组分清洁炼制与转化发酵关键技 术与产业化应用
32
技术发明奖
新一代导航卫星关键技术及应用
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http://ww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ews.aspx?class=6&id=171
33
技术发明奖
34
技术发明奖
大面积高精度衍射光栅刻划技术 基于过程调控的泥石流防治关键技术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 究所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地表要素的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xwzx/tzgg_1/201901/t20190102_5224062.html
海底热液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海洋研究所
/xwzx/tzgg/201901/t20190103_5224369.html
“海翼”水下滑翔机关键技术与应用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xwzx/tzgg/201901/t20190102_5223497.html
40
技术发明奖
41
技术发明奖
重庆渝中半岛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模型构建与应用

doi: 10.3969/j.issn.1007-1903.2023.03.008Vol. 18 No.03 September, 2023第 18 卷 第3期 2023 年 9 月重庆渝中半岛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模型构建与应用陈星1,温金梅1,郑志林1,王昕亚2(1.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 400700;2. 重庆市渝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 400013)摘要:为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中突出的地质问题,重庆市开展了渝中半岛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提出了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模型建设总体思路,总结了模型在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数据管理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应用经验,提出了三维模型在服务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渝中半岛;三维模型;地上地下一体化;辅助决策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3D modeling with ground and underground integration in Yuzhong District Peninsula, ChongqingCHEN Xing1, WEN Jinmei1, ZHENG Zhilin1, WANG Xinya2(1.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am 208 of Hydrogeological &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Bureau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Chongqing explor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 , Chongqing 400700, China;2.Yuzhong District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Bureau, Chongqing 400013,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minent geological problems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Chongqing has carried out geological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the Yuzhong Peninsula. A general plan has been made to create an integrated 3D model of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odel application experience in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selectio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lanning and so on. Suggestions are also put forwar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3D model in urban safet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nd urban oper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Keywords: Yuzhong Peninsula; 3D modeling; integration of ground and underground; supporting decision-making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系统安全、城市安全运营、未来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布局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
关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项目的公示

关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项目的公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8〕41号)要求,我单位参加的“青藏工程走廊冻土工程群效应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项目拟作为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通过甘肃省科技厅予以提名。
现按有关要求将项目信息(附后)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12月7日至2018年12年13日。
公示期内,任何个人或单位对项目及项目完成人、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我单位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于核实查证。
提出异议的个人或单位须在书面材料上签名或盖章,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凡匿名、冒名和超出时限的异议不予回应。
联系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12月7日附件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青藏工程走廊冻土工程群效应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甘肃省科技厅提名意见: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多单位通过长期联合科研攻关,在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变化及灾害时空演化规律、多年冻土地基热、力响应的多因素耦合机制、冻土工程构筑物基础稳定性评价与预测、工程病害评价理论与方法及灾害防治对策等方面研究取得重大创新,项目科学问题复杂、研究技术难度大,总体成果水平和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共计公开发表科技论文366篇,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150篇;出版专著5部、译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参编国家规范4部。
研究成果转化程度高,先后为青藏铁路的科学维护与安全运营、青藏直流联网工程与共(河)玉(树)高速的成功建设和投运、青藏高速公路的选线和初步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冻土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设计与建造水平,也为未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青藏高原冻土区高速铁路乃至青藏高原油气资源开发和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储备。
全名单来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名单公布

全名单来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名单公布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5项。
2019年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黄旭华
家里赚钱的方法有哪些?
广告
曾庆存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展开剩余62%
2019年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人
马丁·波利亚科夫 Martyn Poliakoff(英国)
赫伯特·芒 Dipl.-Ing. Dr. Herbert Mang(奥地利)
马库·塔皮奥·库马拉 Markku Tapio Kulmala(芬兰)
尼尔斯·克里斯蒂安·斯坦塞斯 Nils Christian Stenseth(挪威)弗兰克·勒罗伊·路易斯 Frank Leroy Lewis(美国)
弗拉季斯拉夫·潘琴科 Vladislav Panchenko(俄罗斯)
雷蒙德·查尔斯·史蒂文斯 Raymond Charles Stevens(美国)罗伯托·巴蒂斯通 Roberto Battiston(意大利)
罗伯特·格雷厄姆·库克斯 Robert Graham Cooks(美国)
阿塔拉曼 Atta-ur-Rahman(巴基斯坦)
平台声明。
乌金人生_桃李芬芳——记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郭文兵

创新之路56乌金人生 桃李芬芳——记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郭文兵 张方方 吕腾波 1987年9月,郭文兵第一次来到焦作,迈进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的校门,在时任采矿工程系主任柴一言老师一句“未来的总工程师、矿长们”中,开始了大学生活。
“以前从来没见过总工程师、矿长长啥样,但入学教育时,柴老师那句开场,让我觉得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总工程师或矿长。
”他回忆道。
从1994年硕士毕业留校至今,郭文兵在河南理工大学走到了第30个年头。
他没有成为“总工程师、矿长”,而是成了母校的二级教授,行教书育人职责。
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事煤矿“三下”采煤、采动损害与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为煤炭行业培养出学者、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和矿长等人才。
这些年来,他带领团队走遍了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新疆等我国主要产煤省(区),立足矿区技术需求进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成果,为煤矿绿色开采和绿色矿山建设作出了贡献。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自古以来,煤炭就有“乌金”美誉。
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能源之一,煤炭在电力、热力、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已成为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
郭文兵带领学院师生将“采矿精神”汇聚成了新时代的“乌金品质”,为实现“乌金”绿色智能高效开采而奋斗,书写着独属于他们的“乌金人生”。
溯采动损害之源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新密、登封等地小煤窑很多,煤矿与煤矿之间,以及煤矿与附近村民之间经常发生纠纷。
这些纠纷多是由采动损害造成的。
地下煤炭开采破坏周围岩体原有的应力平衡,引起岩层与地表移动,从而出现采动损害问题,如建(构)筑物破坏甚至倒塌、农田开裂与下沉。
“我们搞采矿,挖煤过程的安全性当然要保证,但开采后造成的地表沉陷等问题,也要想办法控制,以避免或减轻采动损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郭文兵说。
2019年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2019年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评选结果公示
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议于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召开。
评审委员会由包括九位院士在内的十五位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会理事长何满潮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副理事长康红普担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6项,现予公示。
公示时间从2019年9月5日-16日。
评审结果见附件。
附件:
1. 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评
审通过项目目录
2.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评
审通过项目目录
3.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评审通过项目目录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邮编:100029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19年9月5日
附件1
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通过项目目。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公示材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公示材料项目名称:高速重载系列钢轨及异型材数字化高质量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提名者: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毛新平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刘正东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冶金工程技术提名意见:项目针对高速重载系列钢轨及异型材高质量轧制技术中的难题,在复杂孔型系统高效设计、产品内部及表面质量稳定性一致性控制、全长尺寸高精度控制等复杂截面型材生产的核心技术上取得创新性成果,研发出一整套高铁、重载铁路系列钢轨及异型材数字化高质量制造技术,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项目的主要创新包括:研发出基于数字化虚拟制造的全轧制过程孔型系统智能设计技术,实现钢轨及异型材孔型系统智能设计-配辊-轧辊加工,使新产品研发效率大幅度提高;开发出全轧程三维模拟精准预测轧件参数及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性控制技术,实现系列钢轨及异型材轧制全过程工艺优化和质量稳定性控制,显著提高了产品内在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开发出基于大数据及在线控制的钢轨轧制金属流动预测-补偿模型和全长尺寸精度智能控制技术,解决了高铁百米轨,重轨全长尺寸在线高精度控制难题;研发出钢轨局部润滑轧制及表面质量控制技术,显著减少了轧疤等钢轨表面质量缺陷。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37件,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53篇,专著1部,形成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所开发的技术已大规模应用于系列高速重载钢轨及异型材的高质量制造过程中,产品在京沪高铁、青藏铁路及大秦重载铁路等国家重点铁路建设工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技术对发展新一代钢铁材料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提名该项目参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一、项目简介我国高铁、重载铁路及工程机械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家名片和品牌,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66%。
高铁百米轨、重轨及特种异型材是铁路及机械装备的关键基础材料,其质量与精度对列车运行平稳安全性、服役寿命及建造成本影响极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评选结果公示
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议于2019年8月31日在北京召开。
评审委员会由包括九位院士在内的十五位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会理事长何满潮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副理事长康红普担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6项,现予公示。
公示时间从2019年9月5日-16日。
评审结果见附件。
附件:
1. 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评
审通过项目目录
2.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评
审通过项目目录
3.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评审通过项目目录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邮编:100029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19年9月5日
附件1
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通过项目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