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导学设计(精)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辅导)

【思考题】
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哪些? 2、如何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现实” 与“魔幻”的关系? 3、如何理解《百年孤独》的主题?
返回目录
第六章 第一节
黑色幽默 概述
1、黑色幽默: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 、黑色幽默: 一个小说流派。1965年,弗里德曼编了一本 名为《黑色幽默》的短篇小说集,这一文学 派别由此而来。
第七章 后现代主义写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博尔赫斯 第三节 卡尔维诺
第八章 现实主义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帕斯捷尔纳克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模拟试题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模拟试题 结束
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 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 时代的先知
第一节
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 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 1、在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 弗兰茨·卡夫卡堪称是一个奠基者 卡夫卡堪称是一个奠基者。 弗兰茨 卡夫卡堪称是一个奠基者。 卡夫卡简介: 2、卡夫卡简介:
第一节 概述
魔幻现实主义: 1、魔幻现实主义: 学术界的一般观点认为所谓魔幻现实主 义,是指借助某些具有神奇或魔幻色彩的事 物、现象或观念,如印第安古老的传说、神 话故事、奇异的自然现象、人物的超常举止 、迷信观念,以及作家的想象、艺术夸张、 荒诞描写等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独特 艺术手法。 代表作家作品。 2、代表作家作品。
第三节 《城堡》 城堡》
文章简介。 1、文章简介。
城堡》 2、《城堡》与 传统的现实主义 小说大相径庭。 小说大相径庭。
城堡》是一部可以多重解释的作品。 3、《城堡》是一部可以多重解释的作品。 《城堡》的复杂解释史启示我们,对 于阅读一篇有着丰富而不确定含义的现代 主义小说,读者也应该调整自己的阅读心 理和态度,从而把对确定性结论的热衷调 整为对小说的复杂而不确定的寓意的无穷 追索。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导学设计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导学设计渭源工作站黄春秀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与任务1、本课程属于是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
2、外国文学类课程属于人文学科3、本学科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的特点。
4、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20世纪欧美文学的特点5、掌握重点作家的作品并能结合自己的文学理论知识进行人物形象和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了解重要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和倾向2、了解20世纪外国文学的概貌和特点3、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角度地运用文学、哲学理论对文学现象进行灵活思考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和评析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4、提高分析文学、分析社会的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二、导学方法设计(一)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是指学生在具备网络环境的基础上自己确定学习方式、自己管理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对个别化自主学习者,应要求:(1) 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2) 从个人实际出发,确定适当的学习方式、学习媒体、学习时间和地点;(3)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参与小组学习和集中辅导;(4) 积极参加网上讨论、电话答疑等交互式教学活动;(5) 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形成性考核;(6) 填好个人学习日志,及时进行学习小结。
2、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通过交互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由于本课程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完全自学很难达到预定教学目的,协作学习是比较适合学习者选择的方式。
应要求通过协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做到:(1) 制定小组学习计划;(2) 通过网络手段组织并积极参加小组活动;(3)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加强与指导教师、同学的联系;3、集中化学习。
集中化学习主要解决带共同性的学习问题,方式有面授辅导、集中讨论。
(二)教学资源:1、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吴晓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外国文学专题课程教学方案

“外国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一)课程性质《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按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在利用和巩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阶段讲授的《外国文学》中欧美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主要选取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在小说方面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流派及其作家作品进行讲授,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中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和评析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该课程不仅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阶段的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国外大量涌入的文学艺术现象,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课程课内学时72,IP辅导课3课时,共4学分,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共8章。
1、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主潮特征和现代主义的精神特质;最早传达出20世纪时代精神的作家卡夫卡的生平及创作简况;表现主义的内涵;《城堡》的多重意蕴。
2、意识流小说:意识流诸问题概述;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伍尔夫等);《尤利西斯》的史诗与神话模式以及内心独白的技巧。
3、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存在主义文学关于荒诞、异化的主题;萨特与加缪的生平与创作简况;《局外人》的"零度"写作。
4、新小说派:新小说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流派特征;新小说派的创新性;代表作家作品(罗伯-格里耶、萨洛特、西蒙、布托尔等);《嫉妒》"物化"主题及心理描写新途径。
5、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历史流程极其流派特征;马尔克斯的生平及创作简况;《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神话特征、叙事结构。
6、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产生的背景及其艺术特色;代表作家作品;海勒生平及创作简况;《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
《外国文学专题》课程导学

《外国文学专题》课程导学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外国文学专题”是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二十世纪欧美文学中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培养学生对二十世纪欧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一定的评析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下列课程相互衔接和配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阶段必修课:外国文学、文学概论;本科阶段必修课:文论专题、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选修课:比较文学概论等。
三、学习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20世纪欧美文学的基本宏观问题、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概况;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表现主义、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概况;后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概况;20世纪欧美文学重点作家创作概况、重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
在教学中要求做到:(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20世纪欧美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的基本特点、相关哲学、心理学的学说要点。
此为理解和掌握20世纪欧美文学的重要基础。
(二)20世纪欧美文学流派众多,文学现象纷繁复杂,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理清文学史脉络,掌握各流派的基本特征。
(三)对于重点作品,在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掌握要点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四、学习方法包括自学、面授辅导、电视录像课、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几个方面。
(一)自学自学是电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形式,自学对于学生自律性有一定要求,学生应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
自学的主要方式包括阅读文字教材、网上学习、完成作业与练习等,自学的主要依据是文字教材、网上文本和视频资源,自学可以采取个人和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
(二)面授辅导本课程要求各个教学点的辅导教师进行不少于20学时的面授辅导,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文字教材为依据,采用讲解、分析、作业讲评等方式,提示学习思路与方法、讲解重难点问题,对学生的需求给予具体的帮助,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单元教学辅导(一)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单元教学辅导(一)第一章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一、教学重点1.为什么说卡夫卡是时代的先知?2.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3.为什么说《城堡》是一部有多重解释的作品?二、阐释与补充(一)表现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初,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影响较大,成就也较为突出的一个流派。
从西方文学流变轨迹考察,此时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渐近尾声,人们对这两种创作方法所表现的人对外部世界的被动状态,已经深感厌倦与不满了。
摆脱对外在“物”的世界奴性依赖,向自我和内心世界探索,寻求精神家园和独立的份值体系,成为一代年轻知识分子的强烈追求。
一部分作家、艺术家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等学说中,寻找到了理论依据。
于是在德国发动并掀起了一个新的艺术狂飙一—表现主义运动。
青年艺术家们组织社团,发表宣言,进行新的艺术手法试验,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空间,使得西方文坛又展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生机。
表现主义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开创了西方文学新的发展阶段。
仅以创作特征而言,西方现代主义忧郁、神秘的特点,在象征主义身上已有了明显表现,那么,它们怪诞、诡异的特色,则要到表现主义出现以后,才越来越引人注目,形成了西方现当代文学“向内转”、“深层化”特色,他的原创性、开拓性,被后来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继承发展。
如超现实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新小说等,无不受表现主义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脉络清晰的师承关系。
所以国外的某些学术著作,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编的《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就把多数现代主义流派统称为“广义的表现主义”。
因此,可以说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是我们把握西方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基点,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01年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是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
1911年德国《暴风》杂志刊登希勒尔的一篇文章,首次借用这个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文学家。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教案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教案第一章:20世纪外国文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外国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趋势。
掌握20世纪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分析20世纪外国文学的特点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20世纪外国文学的发展背景:历史、文化、社会影响。
主要文学流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重要作家和作品: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
1.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20世纪外国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趋势。
阅读:分配几篇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提前阅读。
讨论:课堂上分组讨论作品的主题、风格和影响。
第二章:美国文学2.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分析和欣赏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探索美国文学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2.2 教学内容美国文学的特点:文学风格、主题、表现手法等。
重要作家: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美国作家及其作品。
经典作品分析:选择一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2.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20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阅读:分配一部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提前阅读。
讨论:课堂上分组讨论作品的主题、风格和影响。
第三章:英国文学3.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分析和欣赏英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探索英国文学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3.2 教学内容英国文学的特点:文学风格、主题、表现手法等。
重要作家: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经典作品分析:选择一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3.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20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阅读:分配一部英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提前阅读。
讨论:课堂上分组讨论作品的主题、风格和影响。
第四章:法国文学4.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法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分析和欣赏法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探索法国文学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4.2 教学内容法国文学的特点:文学风格、主题、表现手法等。
重要作家: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法国作家及其作品。
经典作品分析:选择一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总体要求]《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在教学上要求两方面的内容:一、对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史的了解: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在总体外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境况的重要方式;现代主义的主潮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侧重从流派角度了解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多种文学潮流的并行;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二、对重点作家作品的了解: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强调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尤其侧重对晦涩难懂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的解读。
第一章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教学要求]了解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主潮特征和现代主义的精神特质;卡夫卡的生平及创作简况;表现主义的概念。
掌握卡夫卡对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境况的揭示。
理解《城堡》的多重意蕴。
第一节时代的先知卡夫卡生平简介。
卡夫卡的创作个性与他成长过程之间的关系。
主要作品《地洞》、《在流放地》、《变形记》等。
第二节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卡夫卡的表现主义技巧。
第三节《城堡》《城堡》的多重意蕴。
第二章意识流小说[教学要求]了解意识流小说的哲学历史背景;普鲁斯特、伍尔夫、福克纳等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的独特贡献。
掌握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的三层含义。
理解《尤利西斯》的史诗与神话模式以及内心独白的技巧。
第一节意识流的哲学心理学背景及表现技巧意识流小说的哲学背景。
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的三层含义。
第二节代表作家普鲁斯特与《追忆似水年华》;伍尔夫与《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福克纳与《喧哗与骚动》。
第三节乔伊斯乔伊斯生平简介。
《尤利西斯》分析。
第三章存在主义文学[教学要求]了解存在主义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萨特和加缪的创作。
掌握存在主义文学关于荒诞、异化的主题;理解加缪《局外人》的"零度写作"。
第一节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主题存在主义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第20课 20世纪的文学艺术(一) 导学案

第20课20世纪的文学艺术(一)导学案【课前延伸】1、《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2、被誉为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的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是:。
【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现代派艺术、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2、通过总结造成克莱德悲剧的原因,锻炼学生概括及记课堂笔记的能力。
通过提供有关罗曼?罗兰的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通过对《格尔尼卡》的介绍,提高学生鉴赏和分析现代美术作品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文字史料信息完成学案问题感知理解历史4、通过对《美国的悲剧》的学习,使学生从克莱德悲剧中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
通过《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学习,使学生试着了解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
从《等待戈多》学习中学会正确评价现代荒诞派艺术的成就。
从毕加索的学习中理解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学习重点】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难点】: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
【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学习提示:看课本解决问题,,注意在课本上勾划记忆,有疑问的内容请用红笔将疑难问题做好标记,老师相信你能行!)1.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的名著有:美国作家_________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揭露和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反映了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遭遇的失败;法国荒诞派剧作家____________的剧本《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令人回味。
2.欧美现代派艺术家认为,艺术是一种____________。
20世纪初,立体派绘画的最杰出人物是西班牙著名画家__________,其代表作品《______》是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导学设计
渭源工作站黄春秀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与任务
1、本课程属于是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
2、外国文学类课程属于人文学科
3、本学科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的特点。
4、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20世纪欧美文学的特点
5、掌握重点作家的作品并能结合自己的文学理论知识进行人物形象和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重要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和倾向
2、了解20世纪外国文学的概貌和特点
3、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角度地运用文学、哲学理论对文学现象进行灵活思考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和评析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4、提高分析文学、分析社会的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二、导学方法设计
(一)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是指学生在具备网络环境的基础上自己确定学习方式、自己管理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对个别化自主学习者,应要求:
(1) 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2) 从个人实际出发,确定适当的学习方式、学习媒体、学习时间和地点;
(3)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参与小组学习和集中辅导;
(4) 积极参加网上讨论、电话答疑等交互式教学活动;
(5) 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形成性考核;
(6) 填好个人学习日志,及时进行学习小结。
2、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通过交互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由于本课程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完全自学很难达到预定教学目的,协作学习是比较适合学习者选择的方式。
应要求通过协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做到:
(1) 制定小组学习计划;
(2) 通过网络手段组织并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3)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加强与指导教师、同学的联系;
3、集中化学习。
集中化学习主要解决带共同性的学习问题,方式有面授辅导、集中讨论。
(二)教学资源:
1、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吴晓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2、本课程的辅助教材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吴晓东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二)IP课件
3、《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网上文本资源
三、导学模式:目标引导、面授辅导、个别指导
远程教学过程的落实是教学质量保证的核心。
导学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以积极引导为手段,以培养主动思维为主线,以指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为宗旨的一种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
导学的主要内容是导向、导能、导法,通过导学教师的面授辅导、目标引导、个别指导实施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为了能更清楚的体现面授辅导、目标引导、个别指导在教学中的应用下面我就《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辅导为例作以说明。
﹙一﹚目标引导
1、引导学员明确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2、引导学员学习教学大纲
3、给学员介绍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及上网学习路径
(1)先登录(分用户名登录和学号登录两种)渭源县电大工作站网页,在所链接的甘肃电大在线和定西电大在线查阅”《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课程导学指南”。
渭源县电大工作站电大在线:
http://192.168.0.200
甘肃电大定西分校电大在线: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在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在线:
/
( 2)登录中央“电大在线”:1)注册登录→2)开放办学本科→3)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4)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5)相关资源。
(/)
(3)进入讨论板途径:按上述前四项步骤找到课程后,点击左栏的“在线讨论”,点击右上角的“加新帖子”,在下面主题栏写出题目,在下一栏写上内容,最后点击“发出”即可。
也可注册后直接点击在线讨论,然后选择“课程讨论”,搜索“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4)查阅本地资源请登录定西电大“电大在线”:
4、指导学生列出个人学习计划表
.
6、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7、拓展教学目标,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1)为什么说卡夫卡的《城堡》是一部有多种解释的作品?
(2)卡夫卡小说的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二)面授辅导1、主教材《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字数较少,但内容含量丰富,因而难度较大。
教师在进行面授辅导时需要补充一些材料。
如下:
A、重点作品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主教材中涉及到的重点作品多为学生不熟悉、甚至完全不知道的作品,而教材中关于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又讲得很少,因而需要教师在辅导时尽可能多、尽可能完整地介绍作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整部作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作品分析,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B、注意补充与流派相关的背景资料。
20世纪外国文学主要的思潮流派背后大多有哲学、心理学作支持,而教材中对这一方面讲得较简略,在教学中应进行适当的补充。
如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利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
2、主教材在“注释”中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书目,这些书多为近些年国内出版的研究20世纪外国文学的权威著作,可作为教师备课时的参考书目。
3、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好现有的资料,如《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网上的IP课件和相关资料、直播课堂等。
在上课之余帮助学生解决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同的难题,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做出指导性意见。
4、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好已经学过的知识,如专科阶段的《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名著选讲》、《文学概论》等。
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生,教师要引导他们补充相关知识,否则很难学好这门课。
5、面授辅导是学生直接与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以及解答疑难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班集体和学习小组集体。
面授辅导要注意把整个课程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个小单元,注意运用启发式,采用讲座、讲解、讨论、答疑和作业讲评等方式进行。
(三)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答疑、送教下乡、光盘辅助等方式向学生个体
进行的辅导,以继承并发挥传统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优势。
由于本专业学员存在分布比较分散(大多数学员地处偏僻农村)、多数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大多数学员都是本单位的骨干,工作任务重)、条件限制无法上网学习等原因,所以在学员需要帮助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临时租车派辅导组给学员当面指导,还将直播课堂刻录成光盘发放给学员,以解除其学习上的困难。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由于其产生的时代原因,其本身就比较复杂、晦涩、难理解,再由于地域的差异,对我们学员的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
所以在学习指导中就要求指导教师既要课前导、上课导、课后导,又要目标引导、面授辅导、个别指导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