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令狐采学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有三种: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工作分析法。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一: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又叫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但在实施的工程中,被访者可能会美化自己,有虚假信息,这时需要使用STAR法来判断。S-situation指事件发生的背景;T-task指事件发生时被访者需要完成的目标;A-action指被访者采取的行为及步骤;R-result指如果被访者能说出全部细节则认为是亲身经历过的。STRA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必要补充。·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二:问卷调查法

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被调查

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问卷一般由指导语、问题与回答方式、其他资料和编码四个部分组成。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从大量受众中收集数据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易于开展,经济;对日常活动干扰较小;产生的定量数据有利于分析;为受众保密,有利于得到诚实的回答。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不能为受众提供灵活回答的空间;不能详细追问额外的信息。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三:工作分析法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全面的信息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对某特定的工作职位作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在胜任力素质提取中,采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就是从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入手,挖掘出工作所需要的胜任素质。

工作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观察法、资料分析、工作日志、访谈法、参与法等等,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岗位需要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组合。

工作日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工作日志法是由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日志的形式可以是不固定的,也可以是组织提供的统一格

式,如事先由职务分析人员设计好详细的工作日志清单,让员工按照要求及时地填写职务内容,按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然后进行归纳、提炼、总结,从而取得所需工作信息。需注意的是,工作日志应该随时填写,而不应该在下班前一次性填写,这样是为了保证填写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记录日志的目的是为了能从日志中查看每天计划的完成情况,记录的是最基础的数据,以保证通过日志控制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胜任力素质是一个组织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的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是指能将某一职位上表现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动力、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及技能等方面。胜任力是潜在的、持久的个人特征,它与一定工作或情境中的、效标参照的、有效或优异绩效有因果关系。基于胜任力的市场类员工选拔,依据的是该工作岗位的优异绩效以及能取得此优异绩效的人所具备的胜任特征和行为。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对员工的价值观,以及在过去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高低进行判断,并与岗位胜任力标准对照,预测应聘者在该应聘岗位的未来表现,做出相应的选用决策。这样不仅为组织成功选聘人才,同时也为有效降低人员流失率做好铺垫。

建立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建立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1、BEI (1)设定绩优标准,选定访谈对象; (2)按照STAR方法,员工讲述典型的正、反面行为事件,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技术处理;(3)访谈员工对所在岗位的胜任要求的判断; (4)访谈员工对下级岗位的胜任要求的判断。 2、划分岗位序列,为胜任力建模提供基础框架 (1)树立企业岗位体系,依据岗位的属性类别,划分大的职系; (2)在职系类内部划分岗位序列,依据岗位能力要求的趋同性,将岗位划分为若干个“组”,确保每个组内的岗位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类似,员工在序列内各岗位间的换岗比较容易实现(只要进行岗位特殊的专业技能训练即可); (3)确定每个岗位的序列的内涵和外延,并进行明确的定义。 3、全员通用生胜任力的设计 全员通用胜任力是全体员工都要具备的素质,是组织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通常是从行业特征分析、企业内部特征分析、外部标杆分析,其中以企业内部特征分析为最重要,包括分析组织战略对员工的要求、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要求、领导人导向对员工的要求等。 4、序列综合胜任力的设计 (1)通过以往案例和资料结合对职位说明书的理解,构建适合企业的基本胜任力库;(2)通过BEI和BEQ技术提炼各序列综合胜任力,并通过专家研讨进行补充、修正,形成序列备选胜任力; (3)最后通过研发小组的讨论,确定各序列综合胜任力的要素。 5、岗位专业胜任力的设计 岗位专业胜任力是指各岗位所需要的各项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需要组织专业知识研发小组,通过各种具体的工作步骤,定义出各岗位的专业胜任要求。 6、对各胜任力素质进行定义、等级描述、行为特征描述 对各项胜任力要素进行定义,并表述出其在不同程度的具备状态下的行为特征,并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例如“团队合作精神”的初级、中级、高级分别是什么表现。等级描述旨在为员工的等级评价提供标准。 7、通过专家小组统一评定,确定各岗位的各项胜任力要素的等级要求、权重,从而完成建模。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胜任力模型的分析和建立,可以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招聘任用、培训、职业发展、薪酬、晋升、绩效评估等等。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作,一般来讲,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分为构建胜任特征辞典、构建胜任力模型、人力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的检验修正等几个模块。以下将针对这三大步骤对胜任力模型构建逐一展开介绍. 一、构建胜任特征辞典 胜任特征辞典是提炼出的胜任特征的集合和胜任特征的分级描述记录,这些胜任特征对胜任力模型起到原料供应与测量尺度的作用;它可以看作为搭建胜任力模型的砖瓦以及测量胜任力模型的尺子。有了原材料和尺子,就可以对不同岗位进行胜任特征的提取组合,并对各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进行级别评价。 举例来说,假如某一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中要求具备“客户服务导向"胜任特征,那么如何才算具备了“客户服务导向”特征呢?胜任特征辞典会把客户服务导向分为若干级,举例其中的两级:“能够对客户的问题给予基本的答复,但不刻意探究客户的根本需求或问题的原因";“建立起客户足以信赖的顾问角色,热情、周到、想客户所想,深入了解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发掘客户深层次的需要”。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客户服务导向”所表述的分级的意义了。有些岗位较低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就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了,比如前台;但有些岗位就需要较高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比如售后服务. 构建胜任特征辞典就是对胜任特征进行归纳甄选并对胜任特征进行分级的一个过程. 二、构建胜任力模型 有了胜任特征词典,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就有了标准化的素材来源.不同的岗位对胜任特征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但大多数特征都包含在了胜任特征词典中。 在这个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岗位,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或者通过对熟悉该岗位的专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绩效突出的员工、外部咨询顾问等的综合研讨和评定,就可以提炼出胜任该岗位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从而确定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结构. 确定胜任力模型结构后,需要确定胜任程度。胜任程度一般按照基本满足岗位胜任要求、满足岗位胜任要求、高度满足岗位要求等三个层级确定胜任力模型中各个胜任特征级别的组合.举例来说,假如市场营销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由:成就意愿、主动性、信息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是指以组织的核心能力和目标为基础,构建出一套能够描 述优秀员工所具备的特定素质和能力的模型。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有助 于提高招聘和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引导员工明确自身发展 方向。接下来,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核心能力的确定 首先,需要通过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分析和商讨,确定核心能力,即组 织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例如,一个 制造业企业可能需要的核心能力包括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高效执行 能力、品质意识等。这些核心能力应该是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相关的,具有实践价值。 二、人才需求的分析 为了使胜任力模型更加精细化,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以便为不同岗位建立特定的胜任力模型。岗位需求的分析可以包 括对岗位职责、业务特点、工作环境、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分析。例如,销售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可能包括适应性强、市场洞察力强、善于沟通、高效执行等。 三、胜任力行为的定义 在确定了核心能力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需要将核心能力转化为具体 的行为表现,即确定胜任力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专家论证法、关键事件法、行为描述法等方法,详细描述员工在不同场景下所 需表现的行为。例如,“高效执行能力”这一核心能力需要转化为具 体的行为描述,如“在紧迫的工作环境下,能够准确识别关键任务,

设置明确的优先级,并快速地完成任务”。 四、行为评估与量化 为了使胜任力模型更具操作性,需要为各项胜任力行为设置具体的评估标准和打分规则,并进行量化。评估标准可以根据具体行为进行设计,并参照数据和现实情况,制定出适当的评分标准。量化评估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员工自评、直接上级评估、同事评估等方式进行,同时也需要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和可靠。 五、应用与优化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完成后,需要通过逐步推广、应用和优化来逐步建立完善的体系,并持续地监测和调整。同时,胜任力模型也需要与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以上就是构建胜任力模型的主要步骤。胜任力模型的建立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以达到更好地指导招聘和开发人才的效果,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运营效益。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一、本文概述 1、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性 胜任力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和评估个人或团队在特定领域或职位中 所需能力和素质的工具。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组织识别和培养具备所需技能和能力的员工,进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首先,建立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组织明确其在特定领域或职位中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这有助于确保员工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这种模型还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当前能力和绩效,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升其能力和绩效。 其次,建立胜任力模型还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招聘和选拔效果。通过使用这种模型,组织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应聘者是否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素质,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候选人。这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招聘质量和效率,减少因招聘不当而产生的成本和风险。 最后,建立胜任力模型还有助于组织制定个人和团队的发展计划。通过了解员工和团队的能力和素质,组织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发展计划,

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绩效,进而提高组织的整体表现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建立胜任力模型对于组织的成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绩效和能力,还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招聘和选拔的效果,以及制定个人和团队的发展计划。因此,组织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战略目标,建立适合自己的胜任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 2、胜任力模型的定义与理解 胜任力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和定义某个特定职位或组织单元的理想 任职者特征的结构化工具。它通常由一系列特定的行为指标、技能、知识和经验组成,用于识别和评估员工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胜任力模型不仅关注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还关注更深层次的个体特征,如动机、价值观、自我概念等。 理解胜任力模型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首先,从组织层面来看,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组织明确其业务战略和目标,并据此设计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其次,从职位层面来看,胜任力模型能够为某个特定职位的任职者提供一系列详细的标准和期望,有助于明确提升和发展的方向。此外,从个体层面来看,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成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能力。

通用胜任力模型

22个常用胜任力模型 应用:1任职资格中应用;注:一般基层员工三个左右,中高层五至七个 2绩效考核打分标准;----避免情感性打分; 积极主动一 1分,等候指示; 2分,询问有何工作可给分配; 3分,提出建议,然后再作有关行动; 4分,行动,但例外情况下征求意见; 5分,单独行动,定时汇报结果; 努力学习二 1分,有学习意识但无行动; 2分,主动学习;----特征:有学习规划,有申请报告书; 3分,自费学习并得到技能; 4分,学习后用于实践; 5分,学习后实践并得到良好效果; 勇于承担责任三 定义:努力赢得对业绩和利润有积极影响的结果,对好的坏的负责,信守承诺; 1分,承认结果,而不是强调愿望; 2分,承担责任,不推卸,不指责; 3分,着手解决问题,减少业务流程; 4分,举一反三,改进业务流程; 5分,做事有预见,有防误设计; 团队合作能力四 定义:是指和一组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造成的共识,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能力; 1分,尊重他人,同理心倾听,接纳不同意见,合理和包容; 2分,直言,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信息使团队前进; 3分,支持团队的决定,即使自己有不同意见; 4分,愿意提供即使是不属自己日常工作职责范围的帮助; 5分,跨边界建立关系以发展非正式及正式工作网络; 创新应变五 1分,对周围事物的关心和兴趣; 2分,勤用脑; 3分,创造力=综合能力+想象力; 4分,要唤醒心中的创造潜力; 5分,有小设想,奇想妙想,创新方案设计,不发明,科学小论文;

1分,不对别人指点,不对除下级以外人进行品格指责; 2分,对下级与同事进行正态评定; 3分,利用制度对工作作出正确评定; 4分,主动提出别人工作改进方案; 5分,对别人提供支持,并产生积极效果; 工作服从七 1分,服从工作,并不抱怨; 2分,服从上级,并能做好工作; 3分,服从工作,并能对上级不妥的命令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绝对忠诚态度工作,并产生良好结果; 5分,不需要命令就能产生良好工作结果; 财务明磊八 1分,不违反财务制度; 2分,没有任何财务问题,并主动接受监督; 3分,不因自身利益而破坏游戏规则; 4分,主动节省费用,并不影响工作质量; 5分,因为财务明磊,对其它成员产生影响力与威慑力; 真诚真实九 1分,不对别人指责恙挑起事端; 2分,对工作事实进行真实公布,不欺骗员工; 3分,承认与尊重事实,对缺点与失误坦城公开并着手提升; 4分,对认知失误并能对自身有效提升; 5分,对别人帮助产生极大效果,并因为真实性产生重要人格魅力; 积极创业十 1分,关心创业案例并主动与人分享创业理想; 2分,有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从主观愿望表达出来; 3分,掌握创业资金,产品,人才三支柱关系并具体化; 4分,尝试创业经历并不少于一次; 5分,有创业成功经验,总能获取成功; 慎独工作十一 1分,工作时不做工作无实事宜,迫不得己时才突破标准; 2分,按制度与工作标准达成结果; 3分,没有因为工作质量与业绩扣罚经历; 4分,以工作质量为守则,上级是否在场并不重要; 5分,认知工作,甘心情愿工作,超出上级期望;

岗位胜任力模型建立与评价

岗位胜任力模型建立与评价 一、前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以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和评 价为主题,探讨其作用、建立和评价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方案。 二、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作用 岗位胜任力模型是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时的 重要工具。其作用主要有: 1. 招聘:通过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明确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经验和特征等,从而准确地评估候选人的胜任能力,并选 择最适合的人员。 2. 培训:利用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明确员工需要掌握的技能 和知识,从而制定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培训计划。 3. 绩效管理:通过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明确员工应具备的能 力和绩效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评估员工的表现,从而制定个性 化的奖惩措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三、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方法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明确岗位职责:首先,需明确该岗位的工作职责、职位要求、所需技能以及具备的特征等。 2.收集数据:通过员工访谈、问卷调查、职位分析以及工作分 析等手段,收集有关该岗位所需的信息。 3.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根据岗位职 责和需求,筛选出关键的技能和行为特征。 4.构建模型:根据分析的结果,将所需的技能和特征列出,并 排列出重要性级别,形成岗位胜任力模型。 5.评价模型:进行模型测试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模型, 并在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实际应用。 四、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评价方法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能力测试:通过能力测试来评估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能力水平,测试内容可以涵盖工作技能、领导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等。 2.行为面谈:通过面谈来评估员工的行为特征和沟通能力等, 获取员工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工作方式。 3.360度评价:通过员工、上级、同事以及下属等多个方面的 评价,全面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综合能力。

建立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建立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目标和范围 在建立胜任力模型之前,需要明确明确目标和范围。这包括确定所要建立的模型的用途、领域或岗位的定义以及所需的关键能力的范畴。 第二步:收集数据 在建立胜任力模型之前,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文件和文献研究、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收集到的数据应涵盖与目标和范围相关的各方面信息,如工作描述、工作要求、成功的关键要素等。 第三步:分析数据 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以识别出与成功相关的关键能力。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主题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来处理数据。该过程旨在识别出与目标和范围相一致的关键能力。 第四步:制定胜任力模型 在分析数据后,需要将识别出的关键能力整合为一个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应包括具体的能力项、能力层级、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力的具体描述。可以使用文本、图表、层级结构等方法来呈现胜任力模型。 第五步:验证模型 在制定胜任力模型后,需要进行验证。这可以通过与内部或外部的专家进行讨论和审查来实现。他们将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对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

第六步:应用模型 在验证通过后,可以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这可以包括使用胜任力模型进行人才招聘、培训和评估等活动。模型的应用应与现有的人力资源系统和实践相协调。 第七步:监测和改进模型 建立胜任力模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进行监测和不断改进。在模型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收集反馈信息、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改进。这有助于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建立一个有效的胜任力模型需要时间、资源和专业知识。但是,一个合理的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岗位要求,识别和吸引具备所需能力的人才,并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在现代职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寻求构建有效的岗位胜任力模 型来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员工已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岗位胜任力模型 是根据特定岗位角色的需求和业务要求,确定员工在该岗位上成功所 必需的技能、知识、经验和能力。本文将介绍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 目的、步骤和关键要素,并探讨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一、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目的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化的人才管 理标准,以确保员工在岗位上具备应有的能力、素质和表现。通过构 建岗位胜任力模型,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筛选适合该岗位的人才,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二、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步骤 1.明确岗位需求:首先,需要明确该岗位的核心职责和所需的关键 能力和素质。与相关部门和岗位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共同明确 岗位需求,确定该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 2.收集胜任力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岗位数据,包括工作流程、目标与指标、技能要求等。通过面谈、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 获取关于该岗位所需胜任力的信息和反馈意见。 3.分析胜任力要素: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该岗位所 需的胜任力要素。胜任力要素包括技能、知识、经验、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4.确定胜任力等级:根据分析得出的胜任力要素,对每个要素进行 评估和打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不同等级的胜任力标准,例如初级、中级和高级等。 5.建立胜任力培养计划:根据岗位需求和胜任力要素的分析结果, 制定定向培养计划。该计划应包括培训项目、学习资源、评估和反馈 机制等,以帮助员工提升胜任力。 三、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关键要素 1.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指员工在岗位上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对于每个岗位,核心能力通常包括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沟通能 力等。 2.发展潜力:发展潜力是指员工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和 提升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是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领导力等。 3.个人特质:个人特质是指员工的个人性格、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的特点。这些特质可以是积极性、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能力等。 4.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员工在不同工作环境下适应和应对变化 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是灵活性、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四、应对未来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增强,未来的工作环境将面临诸 多变化和挑战。在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下要点:

胜任力模型快速建立的步骤详解

胜任力模型快速建立的步骤详解 1、明确管理职责,找到难点、痛点 想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先要明确我们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首先,明确L2(一线主管)的上下级:从L1到L2是我干事到我们干事,要允许下属犯错,并勇于承担责任;从L2到L3,需关注不要越级管理并制订最佳战术,从 L3到L4更应该关注战略的制订。 其次,明确L2的管理职责:4个小组得出了应具备的12条管理职责,根据管理的类型,被划分为三大类:管事、管人、管自己。 有了管理职责,那平时我们都是怎样做的呢?实现这样的职责,都用了哪些方法? 找到实现工作的职责和方法后,新晋管理人员们顿悟,原来平时做了很多无用功,要抓工作中的重点才能创造价值。通过投票,找出公认的难题。 重回难点痛点产生的情境,通过STAR的正反面案例对比,4个小组对认领的话题展开了研讨和情景案例的模拟,提炼知识,共创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L2(一线主管)胜任力建模 接下来就进入关键环节——通过北森GENE Card建立出大家认可的L2层级胜任力模型。 沈莉老师带着新晋管理人员们学习了目前几家企业在用的经典能力模型及北森的GENE Card。几家知名企业的能力模型,分别通过有递进关系的层级法和无递进关系的关键行为法展现。目前常用的建模方法有:在线测评、访谈、情景文件筐、轮岗、项目实践等。建立出的能力模型基本分为三大类:通用型、管理(层级)型、职类(专业)型。 几家企业在用的经典能力模型 北森GENE Card GENE Card通过将管理人员进行五个层级的分类,梳理出不同层级需要的通用能力要求,五个层级分别是:一般员工、一线主管、部门经理/总监、集团职能负责人/事业部总经理、集团高管: GENE Card的建模逻辑是岗位——挑战——胜任力。挖掘每个层级的挑战,根据挑战梳理出其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这些能力要求就是岗位素质模型。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胜任力是指个体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技能、 经验和行为特征,能够胜任该工作所需的能力。在现代组织管理中, 胜任力成为评价员工绩效和岗位匹配度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么,如何 科学地构建胜任力模型,更有效地评估个体的胜任力,已经成为管理 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基本概念 胜任力模型是对胜任力要求的整体描绘,通常包括不同层次的胜任 力要求。大多数的胜任力模型都是通过分析工作的特性、目标、要求 以及业务的发展趋势,结合员工的知识、技能、经验、行为等因素, 构建出一个涵盖广泛的胜任力要求框架。胜任力模型的核心是将关键 绩效指标与员工能力要求进行有效关联,从而实现员工与岗位之间的 最佳匹配。 二、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方法 1. 胜任力要求分析:首先需要对目标岗位进行全面的胜任力要求分析,包括工作任务、关键绩效指标、所需技能和知识、行为特点等方面。通过调研、访谈、问卷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并将其归纳概括。 2. 胜任力要求分类:根据分析结果,将胜任力要求进行分类,可以 按照技术技能、领导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维度进行划分,并确定各个维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胜任力要求权重确定:对各类胜任力要求进行权重确定,根据不同职位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各项胜任力的相对重要性,以便后续评价时能够更加客观地进行权衡。 4. 胜任力要求关联性分析:针对不同胜任力要求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各项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补关系,为后续构建综合性评价模型提供依据。 5. 胜任力模型设计: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设计出完整、系统的胜任力模型,包括胜任力要求的各项维度、权重关系、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以实现对个体胜任力的全面评估和度量。 三、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应用与实践 通过科学构建胜任力模型,可以更好地帮助组织管理者了解员工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胜任力模型也是组织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员工晋升、选拔、奖励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胜任力模型,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推动组织的战略目标实现。同时,员工个人也可以通过胜任力模型,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提升需求,提高自身的胜任力水平,实现个人和组织双赢。 总之,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组织绩效、优化人才管理、实现人才与岗位有效匹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管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 【原创版】 目录 1.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背景和意义 2.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3.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实践 4.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效果评估和优化 5.总结和展望 正文 一、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建筑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为提升自身竞争力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大部分已采用项目的形式来完成组织活动。项目经理作为项目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其能力水平对项目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对保障项目的顺利运作,最终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构建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岗位分析、人员选拔、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增强企业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二、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1.确定项目经理的核心职责和能力要求 项目经理的核心职责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分配、进度控制、质量保证、团队管理等。因此,构建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时,需要从这些职责和能力要求出发,明确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 2.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构建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可以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

项目经理胜任力的关键要素和权重。 3.建立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构建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胜任力模型。 三、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实践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构建完成后,可以应用于企业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方面。例如,企业可以根据胜任力模型筛选符合要求的项目经理候选人,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及对项目经理进行绩效评估等。 四、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效果评估和优化 为了确保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企业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效果评估和优化。可以通过收集员工反馈、分析项目绩效数据等方式,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五、总结和展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构建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是提高项目经理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有三种: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工作分析法。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一: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又叫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但在实施的工程中,被访者可能会美化自己,有虚假信息,这时需要使用STAR 法来判断。S-situation指事件发生的背景;T-task指事件发生时被访者需要完成的目标;A-action指被访者采取的行为及步骤;R-result指如果被访者能说出全部细节则认为是亲身经历过的。STRA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必要补充。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二:问卷调查法 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被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问卷一般由指导语、问题与回答方式、其他资料和编码四个部分组成。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从大量受众中收集数据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易于开展,经济;对日常活动干扰较小;产生的定量数据有利于分析;为受众保密,有利于得到诚实的回答。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不能为受众提供灵活回答的空间;不能详细追问额外的信息。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三:工作分析法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全面的信息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对某特定的工作职位作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在胜任力素质提取中,采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就是从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入手,挖掘出工作所需要的胜任素质。 工作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观察法、资料分析、工作日志、访谈法、参与法等等,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岗位需要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组合。 工作日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工作日志法是由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日志的形式可以是不固定的,也可以是组织提供的统一格式,如事先由职务分析人员设计好详细的工作日志清单,让员工按照要求及时地填写职务内容,按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然后进行归纳、提炼、总结,从而取得所需工作信息。需注意的是,工作日志应该随时填写,而不应该在下班前一次性填写,这样是为了保证填写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记录日志的目的是为了能从日志中查看每天计划的完成情况,记录的是最基础的数据,以保证通过日志控制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胜任力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和测量特定职业或角色所需能力和特征的工具,对于提高职业素质和提升工作绩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中学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和测评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定义和构成 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一组特定的可衡量的人格特征、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组合,这些特征和能力能够使教师在中学教育领域中获得成功。根据相关研究和实际经验,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特征:包括自我管理、情绪管理、心态积极、责任感强、开放心态等。 2.知识技能:包括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评价与反馈等。 3.职业素养:包括专业精神、职业态度、服务意识、团队合作、领导能力等。 二、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构建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需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方法,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所需的胜任力特征和指标。以下是构建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常用方法:

1.文献回顾: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报告、论文和实际案例,总结和提炼出中学教师所需的胜任力特征和指标。 2.专家访谈:通过对优秀中学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提取胜任力特征和指标。 3.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量中学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调查,总结出所需的胜任力特征和指标。 4.分析工具:采用数理统计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关键的胜任力特征和指标。 三、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测评方法 构建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目的在于对教师的胜任力进行评估和提升。以下是常用的测评方法: 1.自我评估:教师根据胜任力模型的要求,对自己的能力和特征进行自我评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2.同事评估:同事根据胜任力模型的要求,对彼此的能力和特征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3.学生评估:学生根据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表现,对教师的能力和特征进行评估,反映教师的优点和不足。 4.绩效评估:根据教师的绩效表现,对教师的胜任力进行评估,发现教师在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5.标准化测试:采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和方法,对教师的胜任力进行评估,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估结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