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氮的循环导学案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1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1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1学习目标1。

知道自然界中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2。

知道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了解氮的固定的相关知识.3.熟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过程。

学习过程【联想·质疑】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你知道在雷电交加的时候,空气里的氮气和有关的含氮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这些化学反应和所产生的物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______态和______态。

(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下图所示:(2)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__,进一步转化为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二是森林、农作物和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参与氮的循环.2.请你预测氮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完成下列填空: (1)氮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气体,____溶于水,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空气____。

(2)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要破坏这种牢固的结构,需要很高的________。

故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3)通常情况下氮气与氧气________,但是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4)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情况下,能与氢气化合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

若从反应进行的程度分析,该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雷雨天气,空气中的N2、O2在放电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NO,而NO又立即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NO2在随雨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又与水反应生成了HNO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化学鲁科版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学案

化学鲁科版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学案

化学鲁科版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学案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氮的氧化物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2.把握氮气的结构及性质;3.把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1.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2.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的形式,认识N 2、NO 、NO 2的性质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1.氮的存在形状(1)以______态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2)以______态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土壤和水体中。

2.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自然循环:N2――→根瘤菌放电铵离子和硝酸盐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氨气 (2)人类活动的阻碍: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再依照需要进一步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______、______)。

二、氮气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气味 水中的溶解性2.化学性质3.氮的固定(1)概念:使空气中________的氮转化为____________的过程。

(2)分类预习交流1.什么是可逆反应?2.有人说,“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水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因此反应:2H2+O2===2H2O 为可逆反应”。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三、氮的氧化物1.氮的氧化物 化合价 +1 +2 +3 +4 +5 对应氧化物 ____、N 2O 42.NO 和NO2(1)物理性质(2)相互转化①NO →NO2:__________________②NO2→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阻碍①NO :是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但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体缺氧。

②NO2:能使多种织物退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预习交流1.俗语“雷雨发庄稼”的道理是什么?2.实验室如何收集NO 、NO2?什么缘故?答案:一、1.(1)游离 (2)化合2.(2)氨 氮肥 硝酸二、1.无色 气体 无味 难溶于水2.N2+O2=====放电2NO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3.(1)游离态 含氮化合物(2)高能 生物 合成氨 仿生预习交流:1.答案: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高一化学学案氮的循环 第1课时

高一化学学案氮的循环 第1课时

利辛高级中学一年级化学学案(二十八)撰写人:陆化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2、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NO 、NO2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N2、NO 、NO2的性质三,学法指导1,学习本学案之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73---P762,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知识归纳与解析(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存在形式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73----74,读图3-2-2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和氮循环的主要形式。

(二)氮循环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1. 氮气(N2))(1)物理性质氮气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78%,占其质量的75%。

(2)氮气的稳定性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和氧气,并没有起反应,原因是氮气非常稳定。

但是在雷雨季节闪电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是可以反应的。

(无色,不溶于水)生成的一氧化氮(NO)非常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参考教材P76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打开瓶盖后立即变成红棕色)(无色气体)(红棕色气体)生成的二氧化氮又遇到雨水立即又会反应生成硝酸,同时又放出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溶解在雨水里形成硝酸溶液,降到地面后能溶解地面的矿物质形成硝酸盐,给土壤提供大量的氮肥。

“雷雨发庄稼”就是这个道理。

[补充实验] 收集一满试管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倒扣在水里,一段时间后,水面上升到试管高度的2/3处,上面还有1/3高度的气体。

请同学们思考原因,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3)氮的固定空气中的氮气非常多,可是氮气并不是氮肥,植物不能吸收。

植物能吸收的是化合态的氮,而不是游离态的氮。

所以要给植物提供氮肥必须把游离态的氮(N 2)转化为化合态【如氨气(),氯化铵(),尿素()等】这个过程就叫氮的固定。

目前市售的氮肥主要是通过工业固氮而生产的,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合成氨气。

化学:3.2《氮的循环》优秀教案(鲁科版必修1)

化学:3.2《氮的循环》优秀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氮地循环》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氮循环地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地重要物质;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方式,认识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2、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地性质.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地过程联想质疑材料阅读原理方法技巧天下奇闻在新疆和青海两省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有时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地晴天顷刻间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遇雷击而倒毙,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奇怪地是这里草木茂盛,你知道其中地原因吗?一氮地循环请仔细观察课本页图,并仔细阅读页你知道氮地循环地意义吗?看一看读一读:你发现氮地循环有那几种方式?请从动植物体,自然界中地雷雨放电、人类地活动三方面分析氮在自然界中地循环1)2)3)写一写:细心地你在氮地循环过程中找到了几种有关氮地物质,请写出他们地化学式二氮地性质想一想:在这些含氮地物质中,我们首先感受一下我们身边地氮气,他能看地见吗?能摸得到吗?能闻得到吗?(1)氮气地物理性质联想·质疑:老人们常说雷雨丰庄稼1,雷电交加时,空气中地氮气和有关地含氮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请写出有关反应. (2)化学性质1)2)3)2,有人说NO是明星分子,你对她有哪些了解,如何看待她地功与过3,,NO她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吗?她与氧气反应得到地产物你对他了解吗,能说一说吗4,现有一试管二氧化氮,将其倒置于盛满水地水槽中,足够长地时间后,有什么现象?若使试管中液面上升,可采取什么措施?三氮地固定阅读材料:粮食危机据联合国地统计资料,全球中国肥料信息网资料:化肥在农业增产中地作用功不可没.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耕地使用面积为 1.41亩,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使用面积地40%.中国有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粮农组织地标准.就这样一个耕地匮乏地国家,用占世界7%地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地人口,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化学肥料在保证农产品产量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优化产品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证耕地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有40%以上地人受到各种不同程度地粮食危机地威胁,至少有3亿儿童在饥饿与死亡边缘挣扎……5,雷电中发生地化学反应和所产生地物质对于人类地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氮地固定:氮地方式有几种:在人工固氮地过程中,氮气与氢气地反应有何特点,写出反应地化学方程式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地特点:可逆反应地表示方法:本节小结:分析当堂测试1.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氮元素是构成生命地基本元素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地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地循环.D.仿生固氮是一种自然固氮分析2.关于NO地下列叙述不正确地是A.NO不溶于水,是一种大气污染物B.NO是一种红棕色地有毒气体C.NO结合血红蛋白地能力比CO还强D.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体现其还原性分析3,请写出雷雨过程中形成硝酸地化学反应:1)2)3)4将一收集满15mLNO2气体地试管倒立于水槽分析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反应后剩余什么气体?其体积为多少?课后自我评价:。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编写:李飞艳审核:李琳使用时间:2010、12、20班级:姓名: .【学习重点】氨、铵盐性质。

【课堂互动区】一、氨的性质1、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归纳1〕课本P76 观察与思考并完成实验记录【练习】:《非常学案》P47页:变式突破12、氨的化学性质〔问题组一〕1、描述实验一操作顺序及你看到的现象2、挤压胶头滴管的目的是什么?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3、红色喷泉的产生,使你对氨气的性质,有了哪些鲜明的认识?4、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氨水具有怎样的性质?〔学生归纳2〕【练习】:《非常学案》P48页:变式突破3(1)氨气与水反应:思考:氨气的检验方法:【练习】:《非常学案》P48页:当堂检测第4题〔问题组二〕1、描述实验二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对比实验现象,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各具有什么性质?3、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了O2和NH3两瓶气体,因急事离开后,忘了哪一瓶是NH3。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采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加以鉴别。

〔学生归纳3〕(2)氨气与酸的反应〔设问〕根据氨气中氮的化合价预测氨气还应该有什么化学性质?(3)氨与氧气的反应〔实验录像〕在氨气中不断通入氧气并用红热的铂丝加热和作催化剂,发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并有少量白烟生成,试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归纳3〕是工业上制的基础。

二、铵盐的性质:常见的铵态氮肥:硫铵、氯铵、碳铵、硝铵〔整理〕1、铵盐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课本P78观察思考并完成实验记录根据实验三思考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本质)。

2、实验室怎样制取氨气?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否改写成离子方程式的形式?3、怎样检验铵根离子?[学生归纳4](1) 铵盐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铵盐与碱的反应:【练习】:《非常学案》P49页:实践导练第3题(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3)NH4+的检验:【学以致用】课本P84 第4题【当堂练习】:1、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B.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2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g2、下列几种固氮方式中属于人工固氮的有()A.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B.豆科作物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C. NO与O2反应制备NO2D.由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NH33、实验室干燥氨可选用的干燥剂是( )A.无水氯化钙B.P2O5固体C.浓硫酸D.碱石灰4、将NH4HCO3置于干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A.NH3,O2B.H2O,O2C.CO2,O2D.O2。

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学案

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学案

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学案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氮的氧化物[课标要求]1.经过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进程,看法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2.了解氮气的性质,了解氮的固定的相关知识。

3.了解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自然界中构成硝酸的进程。

1.氮的固定是指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2.工业分解氨反响的特点:高温、高压、催化剂、可逆反响。

3.一氧化氮是无色、无味、有毒、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 成红棕色。

4.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抚慰性气息、有毒、能与水反响的气体。

5.主要的化学方程式:2NO +O 2===2NO 23NO 2+H 2O===2HNO 3+NO 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氮气1.氮元素的存在及运用(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游离态和化合态。

(2)氮原子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在反响中易得3个 电子,显-3价。

(3)氮元素有多种价态:-3、0、+1、+2、+3、+4、+5。

(4)氮元素是一种营养元素,是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

2.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3.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1)氮气―――――――→化学方法氨―→氮肥、硝酸等含氮化合物。

(2)熄灭反响发生的氮氧化物参与氮的循环。

4.氮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约占空气体积的78%。

[特别提示]N2和C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反,与空气接近,故N2、CO的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只能用排水法搜集。

5.氮气的化学性质(2)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反响分解氨,此反响是可逆反响。

[特别提示](1)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存在很强的作用力,故N2性质很动摇。

(2)可逆反响必需满足〝两同〞:①相反条件;②正反方向同时停止。

6.氮的固定(1)概念: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进程。

氮的循环教案

氮的循环教案

第2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影响。

2.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掌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氮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赞赏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师活动
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动植物体
2、雷雨放电
3、人类活动 一、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1、氮气 (1)、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① N 2+O 2 2NO
② N 2+3H 2
2NH 3 (可逆反应)
(3)、氮的固定 (4)、氮气的用途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第2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含氮物质。

2、通过自然界中的氮的循环,使学生了解氮循环的根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3、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响,并且了解氮的固定的相关知识,如:什么是氮的固定,氮的固定主要有哪些形式。

4、通过观察思考活动,认识氨气的溶解性,氨与水的反响,以及氨的复原性,如氨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响。

知识重点:1、氮气、氨的性质过程方法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

教法:阅读、讲解、实验课型:新授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闪电引出化学问题,以氮元素的循环为线索,使含氮元素的物质一一与学生见面,同时使学生了解氮循环的主要过程。

在氮循环的根底上展开其中的主要过程,探讨发生的化学反响,以及这些化学反响有哪些重要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重点解读闪电过程中氮气与氧气的反响,氮气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的反响。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2节 氮的循环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在自然界中参与氮的循环的物质:氮气、硝酸盐、铵盐、氨、氮的氧化物、氨基酸、蛋白质等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1、氮气与氮的固定〔1〕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响①和氧气反响:N 2 + O 2 2NO ②和氢气反响:N 2 + 3H 22NH 3〔2〕氮的氧化物NO :无色、难溶于水、有毒的气体,不稳定,极易和氧气化合生成NO 2NO 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以和水发生反响2NO + O 2 = 2NO 2 3NO 2 + H 2O = 2HNO 3 + NO(NO 2既作氧化剂又作复原剂,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2、氨与铵态氮肥〔1〕氨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极易溶于水〔1:700〕,密度比空气小〔2〕氨的化学性质①氨水呈弱碱性:NH 3 + H 2O NH 3H 2O NH 4+ + OH - ②和酸反响:NH 3 + HCl = NH 4ClNH 3 + HNO 3 = NH 4NO 3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③催化氧化:4NH 3 + 5O 2 4NO + 6H 2O 〔NH 3作复原剂〕 放电 高温、高压催化剂 氮的固定〔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NH 3 + OH - = NH 4+ 高温 催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氮的循环导学案
第1课时:氮气
学习目标:1、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方式,认识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
应。

2、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过程。

[来源:
3、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
等环境问题,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点、难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预习点1:自然界中氮的转化
(1)自然界中,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的是什


,经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2)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种_________ ,最后转化成______
(3)___________ 在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并随降
水进入
预习点2: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___________ ,再根据需要把—化
成各种含氮化合物,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

预习点
3:氮的固定
⑴概念:的方法叫氮的固定。

⑵分类:
(约占10%
(约占90%
I_______ :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点4: “雷雨怎么能发庄稼?”试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预习点5:可逆反应是指
有人说,“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水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以反应: H2+O2 =2H2O为可逆反应”。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问题生成【探究1】1、根据你的知识积累,氮气应该有哪些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一种 __________ 色、 _______ 味、
__________ 气体。

说明:实验室收集氮气时不能用排空气法,只能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探究2】2、根据物质的分类和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氮气应该具有哪些化 学性质? 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可见氮气分子的结构很
氮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味、 分子,两个氮原子之间共用 ________ 对电子,由此 化学性质是 ________ (填活泼或不活泼)。

(1)氮气与氢气的反应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反应特点: (2)氮气与氧气反应: 通
常状况下氮气和氧气 溶于水的 ,但在放电条件下,却可以直接化合生成
思考与交流:实验室如何收集NO 和N02? 色,— 方程式:
【探究3】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探究4】4、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 【探究5】5、NO 、NO 2的性质实验
【探究点6】(学生自主学习中新生成的问题 )
思考与交流
1. 在持续通入氧气的情况下能否使上述试管内液 面不断上升,直至试管完 全被液体充
满?若能,需要通入多少体积的氧气?
2. 若试管内开始时充满N0气体,要使N0尽可能被水吸收,需要通入多 少体积的02?
深化拓展
1. NO 2和0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 3NO 2 + H 2O===2HNO 3 + NO,2NO
+ O 2===2NO 2,总反应为 4N02 + 02 + 2H 2O===4HNO 3。

r = 4: 1,恰好完全反应
V(NO 2): V(O 2)4 > 4 : 1, NO 2过量,剩余 NO
I V 4 : 1, O 2过量,剩余02
2 . NO 和 02同时通入水 中时,其反应是2NO + O 2===2NO 2,3NO 2 + H 2O===2HNO 3+NO ,总反应为 4N0+ 302 + 2H 2O===4HNO 3。

恰好完全反应
剩余02
3. 4N0 + Q 和4NO^3Q 从组成上看均相当于2个205,即总反应式都与 20 + HO===2HN 0效。

这不仅是记忆上述 1、 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利用混合气体中的
「V 2 : 5,剩余 0 N(N) : N(O){ =
2 : 5,完全反应
1>2 : 5,剩余 N0
V(NO) : V(O 2){ >4 : 3, 剩余N0
I V4 : 3, 2两式的方法,也为上述问题的解决
N 、0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
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 、N 和H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
B 、HNO 和NH 反应生成NHNO
C 、Mg 与N 反应生成MgN
D 、NO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 NO
2.
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的质量之比为 7 : 12,则该氧化物中氮元
素呈()
A +1 价
B 、+2 价
C 、+3 价
D 、+4 价 3.
生物固氮是指( )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的养料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的蛋白质 将氨转变为硝酸及其他含氮化
合物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
4.
下列关于氮气性质叙述,有错误的是(

A 、氮气不助燃,除非跟活泼金属强热
B 、氮气不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 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C 、合成氨
7. 通常情况下,氮气很不活泼,
一种能氧化氮气,一种能还原氮气,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
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与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 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国雄于地球。

B 、
C 、
C 、氮气不能和非金属发生反应
D 尽管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5.室温时,等体积的NO 和O 相混合后,
C
A 、31
B 、31 - 43.3
但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41.3 D 、大于 41.3
闪电时2转化为NO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2转化为NH 但在一定条件
下可与其他物质反应,有两种气体,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NQ 被水吸收的反应中,
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 3: 1
B 、 1: 3
C 、 1: 2
D 、 2: 1
NO 和O 混合于一试管中,然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