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体积配箍率
剪力墙暗柱的体积配箍率计算

50
23.1N/mm 2λv=
0.2
箍筋f yv =300
N/mm 2
环境类别:一
λv范围内 1.54%λv/2范围内0.77%
10㎝2
实配钢筋
18 Φ18396000mm
2
As=
4580mm 2
满足要求
1.16%
★不满足★
直径竖向间距水平间距396000
10100不填429510
100150
1080
1.07%
不满足★★★
λv/2范围内拉筋:
直径竖向间距水平间距λv/2范围面积(mm2):337500
10100不填250010
100150
2160
1.08%
>0.77%满足要求
说明:填写暗柱截面尺寸需要根据各个类型的截面特征。
λv范围面积(mm2):剪力墙暗柱的体积配箍率计算
混凝土强度fc=
b内部小箍筋:
b箍筋总长度(㎜):一、纵筋
二、箍筋
ρv 1=λv*f c /f yv = ρv 2=λv/2*f c /f yv =a外围箍筋:a箍筋总长度(㎜):λv范围内箍筋:
混凝土标号C 纵筋计算值: 暗柱配筋率ρ=λv区域面积S1:体积配箍率ρv 1=体积配箍率ρv 2=c外围箍筋:d内部拉筋:
c箍筋总长度(㎜):d箍筋总长度(㎜):
a右侧不需填写任何数值
λλ
λ。
柱体积配箍率查询表

截面类型五 类型5柱截面b= 类型5柱截面h= 类型5柱保护层c=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100 0.47%
500 500 35
8 100 0.93%
500 500 35
8 100 0.69%
箍率计算
<=0.6 <=0.15
0.13 0.13 0.11 0.11 0.09
螺旋 复合或 连续复合螺旋
0.05
<=0.4 <=0.11
0.09 0.09 0.07 0.07 0.06
<=0.5 <=0.13
0.11 0.11 0.09 0.09 0.07
表 4.1.4
强度 种类
fc ft
C15 7.2 0.91
C20
C25
9.6
11.9
1.1
1.27
C30 14.3 1.43
C35 16.7 1.57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C45
19.1
21.1
1.71
1.8
C50 23.1 1.89
C55 25.3 1.96
框架一,二,三,四级柱构造体积配箍率为0.8%,0.6%,0.4%,0.4%
截面类型二
类型2柱截面b=
500
类型2柱截面h=
500
类型2柱保护层c=
35
箍筋直径=
8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工程名称: 设计人:
计算日期: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
表6.4.7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柱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
箍筋形式 <=0.3
普 通 箍 复 合 箍 <=0.10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表(带公式)

8 100 0.93%
截面类型五 类型5柱截面b= 类型5柱截面h= 类型5柱保护层c=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500 500 35
8 100 0.69%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截面类型四 类型4柱截面b= 类型4柱截面h= 类型4柱保护层
箍筋c直= 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螺旋 复合或 连续复合螺旋
0.05
<=0.4 <=0.11
0.09 0.09 0.07 0.07 0.06
<=0.5 <=0.13
0.11 0.11 0.09 0.09 0.07
<=0.6 <=0.15
0.13 0.13 0.11 0.11 0.09
柱轴压比
表 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强度 种类
fc ft
1 1 35 8 100
C80 35.9 2.22
工程名称: 设计人:
计算日期: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
表6.4.7 柱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箍筋形式 <=0.3
普 通 箍 复 合 箍 <=0.10
螺旋 复合或 连续复合螺旋
0.08
普 通 箍 复 合 箍 0.08
螺旋 复合或 连续复合螺旋
0.06
普 通 箍 复 合 箍 0.06
500 500 35
8
其中框架一,二,三,四级柱构造体积配箍率为0.8%,0.6%,
截面类型二 类型2柱截面b= 类型2柱截面h= 类型2柱保护层
箍筋c直= 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截面类型三 类型3柱截面b= 类型3柱截面h= 类型3柱保护层c=
体积配箍率计算

以截面b=350,h=500的柱为例,柱加密区箍筋为Φ8@100,保护层厚取30,柱截面配筋见下图: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8.3条,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ρv,可按下式计算(式7.8.3-2):
对框架柱,式中各参数含义为:
A cor--箍筋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其重心应与柱截面的重心重合,计算中仍
按同心、对称的原则取值。
对框架柱,Acor=l1·l2;
ρv--框架柱的体积配筋率(核心面积A cor范围内单位混凝土体积所含箍筋的体
积);
n1、A s1--b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n2、A s2--h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l1--b方向箍筋宽度;
l2--h方向箍筋宽度;
s--箍筋的间距。
上例中b方向箍筋肢数为n1=4,h方向箍筋肢数为n2=2,Φ8钢筋截面积为As1=As2=50.3m㎡,l1=350-60=290mm,l2=500-60=440mm,箍筋间距s=100mm,按上式计算的柱体积配箍率为:
(4×50.3×290+2×50.3×440)/(290×440×100)=0.00804;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柱配箍率计算(新)

0.10
0.11
0.13
0.15
0.17
A 普通箍 复合箍 0.10
0.11
0.13
0.15
0.17
B 螺旋复合或连续 复合螺旋
0.08
0.09
0.11
0.13
0.15
A 普通箍 复合箍 0.08 0.09 0.11
0.13
0.15
B 螺旋复合或连续 复合螺旋
0.06
0.07
0.09
0.11
0.13
截面类型三
类型3柱截面b= 类型3柱截面h= 类型3柱保护层c=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截面类型五
类型5柱截面D= 类型5柱保护层c=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注:8根主筋均匀排列)
截面类型七
类型7柱截面D= 类型7柱保护层c=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注:16根主筋均匀排列)
A 普通箍 复合箍 0.06 0.07 0.09
0.11
0.13
B 螺旋复合或连续 复合螺旋
0.05
0.06
0.07
0.09
0.11
计算λV的过程的数据
三级
轴压比 0.3
插入值
0.4
0.25
λV
0.06
0.060
0.07
A
0.060
说明: 1,本表已经考虑了特一级、一、二、三、四级柱的最小构造体
C40
6 0
1.00
0.22 0.20 0.20 0.18
、三、四级柱的最小构造体积配箍率0.8%、
和钢箍强度大于360的情况处理。
柱体积配箍率检查表

0.9 0.23 0.19 7 60 27.5
30 35 40 45 16.7 16.7 19.1 21.1 NOTE:低于C35按照C35计算(C30=14.3) 钢筋等级 1 2 3 4 钢筋抗拉设计值 270 300 360 435 1 中柱和边柱 2 角柱、框支柱 非框支柱 框支柱
配箍率检查表(加密区)
OK
最小配箍特征值表 轴压比 0.3 1 一级抗震 0.1 2 二级抗震 0.08 1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轴压设计值
0.4 0.11 0.09 2
0.5 0.13 0.11 3
0.6 0.15 0.13 4
0.7 0.17 0.15 5 50 23.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8 0.2 0.17 6 55 25.3
混凝土柱配筋、配箍、体积配箍率检查表(加
层高 柱子宽 柱子高 轴压比 cover 混凝土强度C 钢筋等级 抗震等级 纵筋参数 角筋数 纵筋间距 横向 竖向 3900 有效箍根数 1200 10 横的 0 体积配箍率 1.67% 800 8 竖的 短柱 VS 1.20% 0.31 10 直径 1 100 OK 45 100 间距 配箍率限值 0.64% 配箍特征值 40 19.1 轴压设计值 构造限值 0.8% 3 360 抗拉设计值Reference 2 0.11 1 中柱和边柱 1 短柱限值 1.20% 框支柱限值 非框支柱 计算面积<实配面积 单侧配筋率>0.2%,短柱<1.2% 10 32 横向 56 88 OK 96 3 32 竖的 25 32 OK 40 1 32 角筋 3.3 8 OK 纵筋配筋率%<5% 1.05 1.583333 OK 间隔个数, 轴距<200 纵筋校正数纵筋直径核算箍筋肢距<200 纵筋净距校核>50 2 101 0 32 202 NO 69 1 178 0 32 178 OK 146
800800mm柱加密区箍筋及体积配箍率

800*800mm柱加密区箍筋及体积配箍率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本文简称《高层规程》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1 计算条件2 计算过程2.1 最小配箍特征值λv轴压比N/(f c A)=0.50,查《混凝土规范》表11.4.17 并插值得,最小配箍特征值λv =0.130 2.2 最小体积配箍率ρvminf c =16.70N/mm 2,f yv =270N/mm 2根据《混凝土规范》第11.4.17条, 最小体积配箍率计算如下:根据《抗震规范》第6.3.9条, 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 取ρvmin =1.2%2.3 单根箍筋计算面积A svl 1=b-2c=600-2×35=530mm l 2=h-2c=800-2×35=730mm l 3=b f -2c=800-2×35=730mm l 4=h f -2c=300-2×35=230mmA cor =l 1×(l 2-l 4)+l 3*l 4=530×(730-230)+730×230=432900mm 2=vmin v2.4 箍筋直径及实际体积配箍率ρv (1)计算箍筋直径 (2)取d g =12mm (A sv =113mm 2) (3)实际体积配箍率ρv(4)箍筋配置:d12@1002.5 验算轴压比N/(f c A)根据《抗震规范》第6.3.6条,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 框架结构的轴压比不能超过0.65根据《混凝土规范》第11.4.16条注3, 剪跨比λ<1.5, 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vmin 3(=v=(尺寸及计算简图。
柱体积配箍率自动计算程序

截面类型一 类型1柱截面b= 类型1柱截面h= 类型1柱保护层c=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500 500 35
8 100 0.47%
截面类型三 类型3柱截面b= 类型3柱截面h= 类型3柱保护层c=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500 500 35
8 100 0.93%
截面类型五 类型5柱截面b= 类型5柱截面h= 类型5柱保护层c=
1 1 35 8 100
C80 35.9 2.22
柱轴压比
表 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N/
强度 种类
fc ft
C15 7.2 0.91
C20
C25
C30
9.6
11.9
14.3
1.1
1.27
1.43
C35 16.7 1.57
混凝土强度等
读取特征值λV= 读取混凝土强度= 输入箍筋强度值 计算体积配箍率=
0.05 16.70
210 0.40%
其中框架一,二,三,四级柱构造体积配箍率为0.8%,0.6%,0
本表格已经设计好所有函数公式,只需在表格 中填入相关的数据即可自动进行计算
工程名称: 设计人:
计算日期: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
表6.4.7 柱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箍筋形式 <=0.3
普 通 箍 复 合 箍 <=0.10
螺旋 复合0.08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500 500 35
8 100 0.69%
截面类型二 类型2柱截面b= 类型2柱截面h= 类型2柱保护层
箍筋c直= 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