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南怀瑾
南怀瑾

南怀瑾:明代大儒罗近溪“不动心”的案例

由于孟子和公孙丑的对话提到“不动心”的问题,秦汉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体系中,谈修养,讲事功,或多或少都受到孟子所谓“不动心”这句话的影响。尤其是宋明以来,以儒家正统自居的理学家们大多数更是如此。其实,自汉魏以后的道家和佛家,也受到这句话很大的影响。因为佛道两家的修养方法,所谓讲究修持、注重修为工夫的内涵,基本上和孟子讲的“不动心”异曲同工。

道家学说宗主老子的“为无为”,乃至于一变而成为道教的以“清静无为”为宗旨,原则上当然都要建立在“不动心”的基础上,那是毫无问题的。等而下之,例如后世道家的神仙丹道派谈修为、修养,所谓“攒聚五行”、“还丹九转”的方法,都是先锻炼好精气神,做好筑基的工夫。而筑基工夫的大原则,还是以“不动心”为主。丹道家所谓“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便是描述动心的作用。

现在再来看看理学家们“不动心”的学问与修养,由宋代兴起理学开始,经过百年,其间学者大儒很多,讲心性修养的微言妙论也太多了,我们只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换言之,也只找一个“不动心”最明显的例子来说,所以便采用《明儒学案》中罗近溪的一段。

罗先生是王学的后起之秀,也可以说是王阳明门下杰出的大儒。所谓王阳明的姚江心学,有两位特别突出的人物,一位王龙溪,一位便是罗近溪。不过,到了罗近溪的时代,王学已近末流,同时明朝的政权历史也将近尾声。一般认为,王学到了末流已近于禅,好像不能算是正规的儒家理学。其实,这是门户之争、派系之见的论调,亦是以真儒自我标榜的攻讦之说,也就是说正学与伪学、真儒与伪儒在思想意见上争斗的丑陋相,事出题外,就不多作讨论了。

在这里,我们只说罗近溪一生中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都在做“不动心”的工夫。《明儒学案》摘录他经历的一段话说:

【又尝过临清,剧病恍惚,见老人语之曰:“君自有生以来,触而气每不动,倦而目辄不瞑,扰攘而意自不分,梦寐而境悉不忘,此皆心之痼疾也。”

先生愕然曰:“是则予之心得,岂病乎?”

老人曰:“人之心体出自天常,随物感通,原无定执。君以夙生操持,强力太甚,一念耿光,遂成结习。不悟天体渐失,岂惟心病,而身亦随之矣。”

先生惊起扣首,流汗如雨,从此执念渐消,血脉循轨。】

这一段话,记录罗近溪中年做学问、讲修养,极力克念制欲,朝“不动心”的方向去做,结果弄得一身是病,身体僵化。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他患了神经性麻痹症,全身僵硬,麻木不仁。经过一位高明之士的指点,他惊出一身大汗,病就好了。这是黄梨洲先生编《明儒学案》上的简录。

我在另一书上所看到的是,他在似梦非梦中听了那个老先生的话后,这一惊,汗出如雨,湿透重衾,从此病就好了。所谓“湿透重衾”,就是说出汗太多,湿透了被褥。但是这位梦中指点他的高人却不肯留名,罗近溪再三问他,他只说泰山丈人而已。因此这也成为同时代的学者攻击罗近溪的借口。因为在那个时代,这一类什么丈人、什么先生等称呼,不是道家仙家的代号,便是在家学佛者的别称。罗近溪的一生,接近佛道两家的奇人异士很多,这些都可作为忌妒他、攻讦他是伪学的证据。千古学者们的猜忌、相轻相攻,有时比起一般没知识的人们因

利害而互相攻击还要可怕。看通看穿了的人,及早拔足抽手,以免落进漩涡而不能自拔。

我们引用罗近溪的例子,可以看出他的修行弄得心身皆病。一般人的许多病痛,都与心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要讲究养生的人必须了解这一点,这里举出罗近溪的目的是希望不要把孟子“不动心”这一句话,再像罗近溪一样,弄错了方向。

再说,即如佛道两家讲修养工夫的人,也是一样需要注意。一般人标榜“无念”的观念,大多都是根据《六祖坛经》上断章取义而来,经讹传讹,误已误人。其实,六祖对自己所谓“无念”一词,作过更深一层的解释,所谓“无者,无妄想;念者,念真如”,并不是说要做到如木头石块一样的什么心都不动。

还有更好的例子,在《六祖坛经》上记载一则公案。当时,北方有一位卧轮禅师,专门注重对境无心的不动心修持,当然他也有相当功力心得了。所以他作了一首偈子说: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这首偈子,由北方传到了曹溪南华寺。六祖听到了,深怕一般学人弄错了方向,他不能不开口了,因此就说我也有一首偈子: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恁么长

在六祖这首偈语里,很明白地告诉大家,对境可以生心,但必须在纷杂的思虑中始终不离无思无虑的奥妙,那就不妨碍道业了。至于透过千思万虑如何去认识无思无虑的道体,则是慧悟的关键所在了。

所以自六祖以下的唐宋禅师们,很多都强调处在流俗鄙事之间,日用应酬,鸦鸣鹊噪,无一而非道场,并非如木石一般的“不动心”才算是修道。

《孟子与公孙丑》

----------------------------

譬如儒家的一部书你们去查——《明儒学案》,明朝儒家的“指月录”,根据《指月录》、《五灯会元》做的,儒家叫做学案,禅宗叫公案。《明儒学案》里头,讲到王学,王阳明的弟子们,有个有名的大儒叫罗近溪,你去翻一下看看,这个人是了不起的呦,非常了不起。

罗近溪先生从年轻起就讲究这个学问之道、养气之道,拜了几个老师,读书啊、修道,修得随时做人做事不动心,专门修养这个不动心。你像我们读《论语》,孔子报告自己十五岁开始做学问,十年做一个阶段,“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逐步变动,“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由十五岁起,做学问、做功夫修养到七十岁他才有把握。孟子讲自己“四十而不动心”,到了四十岁觉得不动心了。这个不动心是不是无想定是个问题啊!

可是罗近溪先生就学这个不动心,才二三十岁就做到了不动心,可是病了。得了什么病呢?拿现在医学讲,一身硬、身体硬了,都不能动,等于麻痹、风瘫冰冷了,躺在床上全身动不了;头脑清醒得很,就是不动心。

他的病怎么好的呢?儒家很不愿意谈这个神秘异道,但是《明儒学案》上面记载得很清楚,不能不讲哦。他病了几个月躺在床上,发冷,一身硬;头脑清楚的,就是不动心。有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了,梦到了一个老头子问他:“哎,你病好一点没有?”他说:“哦,最近好一点了,老先生,很有进步。”那个老头子就骂他了:“哎,我不是问你身体的病,你心病好一点没有?”他说:“我没

有心病呀!”“你没有心病?你求自己不动心不是心病吗?”“切!这位老先生你这个是讲什么话?!我平生学问就要做到不动心呀,我做到了不动心,怎么叫我是心病?”

那个老先生就骂他说:“你要知道,我们此心是活泼泼的呀,非常活泼,你读过《大学》没有?‘鸢飞戾天,鱼跃於渊’,此心是活泼泼啊!‘瞻彼淇澳,箓竹猗猗’,此心是活动得很啊,这个鸢飞鱼跃、云淡风清,你硬把自己的感情思想都压制下去,以为是功夫。所以你心压制得厉害了,因心影响到身,你的身体所以病了,变成死人般僵硬,你还说自己有道呢!”被老先生一骂,他清醒了、才觉悟了,就问老先生说:“老师啊,您叫什么名字啊?”老先生说,“你不要问,我叫泰山丈人而已。”本身名字都不告诉他。他一吓醒了,醒了以后出一身大汗,身上盖两床被子都被汗湿透了,就站起来,身体就好了。

所以不动心,乱修无想天到这一步就会这样。所以你们做功夫有时候打坐定了,每一个心理的病的境界都要经过的呦。很多人修道坐坐,都以为一修道百病皆除。我告诉你,一修道是百病皆生,都生完了以后才百病皆除。本来没有病,你里头潜伏的病都要被发出来,爆发完了以后才可以。

《唯识与中观》

--------------------------------------

佛教的尊师精神,影响到后来的宋明理学家们,我主张你们年轻人一定要看宋、元、明、清四朝学案,可以看到儒家在宋明以后对于师道的尊严,好多地方值得效法。

例如明代大儒罗近溪,学问很好,他把老师严山农接到家中,他的儿孙要为太老师招呼茶,他不准,因为是他的老师,他必须自已来,儿孙辈还没资格。可惜你们学佛的人不看儒家东西,这门户之见很严重。我常说宋明理学家等于是佛家的律宗,真讲戒律你要看四朝学案。老庄等于是佛家的禅宗。

这罗近溪在明儒学案只写了一半,他要死的时候,学生们都赶来了,来了跪在老师前面,请老师多留一下。他给学生吵烦了,就同意多活一日,时间一到他就走了。明儒学案只记到这里,但是你就知道他可以预知死至,而且生死来去自在。明儒学案不愿意记载神秘的一面,根据我看到其它文献的记载,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家人还收到他自外地托人捎回的口信,家人一问,带信人和罗近溪在外地相遇的那一天,正是他老先生走的那一天。你看,他还有化身呢!儒家诸如此类有成就的人还很多。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什么叫阳神呢?如果修定,工夫到了以后,有意的变出一个或者几个自己,别人也可以看得到这个化身的。道家所谓“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然后才修到阳神出窍。道家讲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道家这部分跟佛家没有差别,不过道家讲的是唯物方面,规规矩矩把经验拿出来,佛家讲出来的原理比较多一些。阳神是什么?就是再变出来一个人。譬如有人在家里,在办公室办公,还跟孩子在讲话;同时另有一个他坐在这里。我们看到还跟他握手,跟我们讲话,这就是分身了,有形有象。工夫到这一步的人,是有的,你问他,他不会告诉你,笑笑说没有这个事,你看错了,他不会承认。

譬如我经常提到儒家的人,到宋朝以后,把佛家的禅宗,道家的修持方法,拿到他们著作里头来,也有很高的成就。可是这一部分,现在的学者们看都不看。这种书很多,经验也很多,讲怎么样作人做事,讲修养。你们看明朝儒家的《明儒学案》,有位罗近溪先生,江西南城人,是很有名的大儒,他对儒道佛都通的,修养非常好。他可以预知时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死了一个多月以后,有同乡在江苏一代看到他,还讲话:“哎,罗先生你在这里啊?”“是是是,你也在这里啊?”两个人还对谈了一下,还问候家里一下。回来一讲,乡里的人就说,你不要乱说,罗先生已经死了好几个月了。这一类就是阳神了。

所谓阴阳两个字,只是个代号,不是有什么特别意义。一个是有形有象的,叫做阳神。一个是无形无象的,叫做阴神。象这些故事,道家特别多了。

南怀瑾先生收藏一生的养生法

南怀瑾先生收藏一生的养生法 南怀瑾先生收藏一生的养生法 药食同源达人2015-11-02 23:37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温州人,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1] 南怀瑾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他的人生观点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南怀瑾一生都在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三十多种著作,并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南师的书中有很多验方,包括调病养生的功法、做功夫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医药、饮食、等等 1、心肾气交的睡觉法 我们常常讲,人老有几个相反的现象: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眼泪就出来了;现在的事情告诉他马上就忘记了,小时候的事情都会记得;坐着就睡觉,躺下去睡不着。人老了很多古怪的事情,都是相反的。医学的道理,心肾不交就是水

火不交了。道家有个办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时,把身体蜷起来睡,变成婴儿状态,两个脚缩拢来,两手也抱起来,容易睡着,这是勉强使心肾的气交。交就是连起来接上电了,这样可以睡着。 ——《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 2、治疗高血压、失眠的两个法 1、我当年学道时,有一个年轻的和尚朋友,教我一个外道法子——顽空修法。一边念佛号,一边观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一直向下沉。这个虽然是外道法,但这个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压的人,以及神经快要爆炸的人。我们打坐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血压反而弄高了,因为在用心,都向上走,可用这个法子对治。 2、我当年什么都去学,不管有道无道,都要向他们摸索一下。另外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摘自《如何修正佛法》二十七讲 3 、气功治疗肺病的方法 现在的肺病已不是难题了,药的种类太多,治疗的方法更多。但是在以往的岁月里,肺病是麻烦的事,这里介绍的一个气功治疗,曾经治愈了不少的肺病患者。将右手握拳,大拇指

南怀瑾老师传授的接命法--完整版

南怀瑾老师传授的接命法(完整版) 《习禅录影》中收录了南师所传授的接命法,南师称此法非常好,练习一星期生命力迅速充实。只是叙述得过于简单,看了后有不少疑问的地方,不知该如何操作,在百度和谷歌上搜索接命法却找不到叙述详细的版本(只找到道家补亏法,操作过程跟南师所传接命法有些区别,因南师说接命法也叫补亏法,只是我觉得道家补亏法每天练习时间太长所以没有采取),后来在台湾谷歌网找到了完整叙述的接命法,所以马上收藏了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习禅录影》中所记录的接命法内容: 接命法 道家修持,如前述分为两派。一主清净单修,如北派邱长春所创的龙门派。一主双修,如唐宋以后白玉蟾以次的流派。自从禅道融合后,道家批评禅家单修性功‘心性之道’,不修命功(丹法),而主张性命双修。基本的理论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道理,而认为禅家只穷理尽性,却未至于命。同时也批评一般修道者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不能达到圣人境地。但如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也不能即身成就。故主性与命必须双修。 性即无为之道,是一念不生全体现,清净无为,当下即是,是真空的。命是修身人手,炼精化炁,以至炼神还虚,便是妙有。这一种理论体系,在基本原则上不能说不对,合于佛学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之原则。但他们偏重于修行方法,忽略真正的穷理,他们看一般佛家(尤其是禅),是炼神修神养神而已。气与精未能配合,等待解脱躯壳后,只能成为灵鬼。又认为持咒念佛等法门,只是炼炁,也不能入道。密宗的观想这一类,也只是修精,都不究竟。精炁神三者应为一体:炼精成就,报身即色身才能圆满。炼炁成就,百千万亿化身才能成就.炼神成就,清净法身才能圆融。精气神三者圆融合炼,则法报化三身皆得成就。*然后散而为气,寂然不动,涅盘清净。聚而成形,百千万亿化身即其妙用。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以我个人的经验,道家此法较密宗及瑜伽术更完备。如果不存门户之见,不妨试试看。以我看,无论道家、密宗,原始人类追求形而上的东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同一个原理原则,同一个系统的研究,只是表达方式有异。何况这乃是助道品,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祖师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更应该学。这个方法非常好,道家称它为补亏法,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为接命法。青少年修七八天就不得了.但充满以后,又有问题来了,这是旁语。一般修道者可怜,亦很可笑,半为弊癃残疾,半为贪求长生,年轻人无此信仰智慧,等残疾时才想回心修道,真如俗语所说:“垂老投僧,临时抱佛。”哪里来得及,何如一念弥陀,祈求往生多好。 此法等于密宗所说的智慧灌顶,通常拿了酒和铃子乱搞一通,在你头上摸摸,在仪式上当然庄严肃穆,但实际上很难说了。真正的智慧灌顶,叫你自净其意,观想头顶上一片光明,与本尊佛菩萨光明自然相接,此法修起来要注意。勿着相。学道家的人,不懂佛理的恐有障碍,学佛的人虽知理解,但要认真不着相,知道何时空掉,何时停止。能不着相,则此法妙极。假想---一说到假想,大家觉得不好听,如改一名称说观想,大家就觉得味道不同了,可见人是喜欢自欺的。--观想或幻想头顶上有太阳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明点,有一道光,由头顶一直沿督脉灌下,用眼识意识上接此光,即由脊椎神经而下到丹田,再到海底,然后分别由两腿到两脚心,接着由前面倒转上来,多转几圈,精神充沛了,身体自然直起来,再将它空掉,一念不生,不理它了。 此法可以治百病,炼几天即可引发生机.有几位有病的朋友,如已故贾教授得癌症,到

国学通人南怀瑾语录

国学通人南怀瑾语录 导读:1、越保守的人越有自己的范围,结果变成固执,变成粘胶一样,自己不得解脱,被它胶住了,就是佛家所讲的执著。 2、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圣贤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3、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4、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5、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6、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7、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8、想发脾气,把脾气转为慈悲,把烦闷转为快乐,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9、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

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10、当将军的五个条件:像牛一样的健壮;像狗一样的下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像猴子一样的精明;像魔鬼一样的魅力。 11、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12、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掉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侯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13、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14、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15、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萨,做到‘饶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16、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切勿只图一时快意,舞文弄墨。 17、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

曲黎敏: 从头到脚说健康(第二部)-曲黎敏第二部讲座全集

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第二部)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1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2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3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4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5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6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7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8 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09 《健康养生》更多链接 养生堂:拍拍打打也养生 感冒后咳嗽:吃烤橘子与川贝炖梨 营养课堂:常吃西兰花可防癌抗癌 健康身体十大最佳黄金生理时间 养生堂:饮食决定健康 健康生活,这些常识早知道好处多! 治感冒咳嗽良方,再重的感冒,很快… 恢复视力保护眼睛的方法,飞行员都… 佛家养生100条 人不得病的十大秘诀 医生忠告:请爱护你的身体! 科学养生,天天健康! 好神奇,白开水还能治病! 医生真言 健康吃饭的20个金标准 注意46—55岁生命的高危期 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 人体的6个健康密码写在自己的脸上… 有益健康的杂粮搭配吃法 电脑对人体危害的症状及预防对策 中医秘笈: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记住健康密码,有问题就对症下药! 152岁老人传长寿秘笈 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 一些水果的保健和药理功能 懒人注意啦,小心寿命变短哦! 关爱自己,把危险降到最低! 【震撼】用生命写成的文字:于娟的… 华佗教你睡觉 健康、长寿、幸福"秘方",看一遍,…

人生十大乐 健康宝典养胃秘诀 健康养生润泽未来 养生保健的十个最佳时间 吃有学问会吃健康 自然养生润泽未来 我的更多文章: 常吃坚果身体好(2013-03-25 08:18:18)身體靜電累積過多會引起身體提早老化、免疫力下降!(2013-03-19 14:28:38)多吃碱性食物能益体健美(2013-03-16 08:18:18)注意:有五种水早上喝会损害健康(2013-03-15 08:18:18)水质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2013-03-09 08:18:58)巧用甩手治百病,甩出健康与幸福(2013-03-07 14:38:00)午睡很重要,你学会午睡了吗?(2013-02-27 13:18:38)喉咙发炎吃些什么能缓解?(2013-02-03 14:38:49)南怀瑾谈睡眠养生:如何才能少睡不困?(2013-01-26 14:18:38)注意饭后影响健康的8件事(2012-12-04 19:24:51)

南怀瑾开示:呵呼嘘吹嘻呬六字诀的要领说课材料

南怀瑾开示:呵呼嘘吹嘻呬六字诀的要领

南怀瑾开示:呵呼嘘吹嘻呬六字诀的要领 现在我为你重复一次安那般那的要点。这个法门依中国的天台宗,是有为工夫配合无为工夫一起的,上座后身心都放掉,一切不管,先清净一下,即使是假想的清净也没关系。 其次,你调整清理身体内部。一般人饮食男女没有断的,身体都有毛病,就成为修行的障碍。天台宗用“六字口诀”来清理身体内部。这个法门最原始是跟着佛法传到中国来的,不是天台宗的祖师们所创造的。后来的中国的道家也学着用。 六个字和相对应的器官是: 呵(读如猴)——心 呼——胃 嘘(读如“河威”合音)——肝 吹——肾 嘻(读如“河宜”合音)——三焦(荷尔蒙系统,甲状腺、胸腺、肾上腺) 呬(读如“斯”)——肺 (括弧内为国语发音)

这些字本身没有意义,你每一口气拉长读一个字,但是不能读出声音来,你只要借用它们发音的嘴形,以听不见嘴中发音和呼吸的声音为准。看我做(南师示范)。 当你一口气吐出“呵”的时候,观想在心脏部位的业气,病气都吐出来了。一口气吐尽了,把嘴一闭,身体自然会吸气进来,完全不用你统指挥,也不用费力。你如果在吐完气之后还拼命吸气回来,是错误的做法。另外五个字也是一样。 好,你每次练习安那般那,第一,把念头都抛开,放松身体。第二,用六字口诀调整身体里面的器官,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也用呼气的方法清理。例如,您觉得胸口闷闷的,可能是心或者肺的问题,就用“呵”或者“呬”字。腰部不舒服可能是肾的问题,就用“吹”字。余法类推。这里面还可以配合特定的动作,可以练武练剑,有一种功夫可以把吐气变成嘴中的吹剑……我们这儿讲不完的。 做完全部六字口诀也要用上不少时间,把内部打扫干净,气路通畅了,就自然进入安那般那呼吸,但不用特别去注意呼吸。我在第一天说过,风大是五大中最重要的,所有的病都是因为气不通而起的。 你做了清理,如果还有那里不对,再用安那排出病气业气。你如果思想不能清净,能真练好了出气,思想烦恼也会少了。我们人

语文教师必读书目推荐

一、语文教育史的书 1、《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 2、《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3、郑国民教授的专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顾黄初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5、倪文锦教授等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二、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 1、《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 2、《文心》 3、叶先生又与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 4、《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第二、三卷 5、《国文教学》和《标准与尺度》 6、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谈美》,《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谈修养》和《谈文学》 7、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作文法讲义》(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吕叔湘先生《语文常谈》 10、陈原先生的小册子《语言与社会生活》 11、张中行先生《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作文杂谈》(见《张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谈文论语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言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12、启功先生《汉语现象论丛》,与张中行先生以及前几年去世的金克木先生三人合著的《说八股》(中华书局1994年版) 三、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著和教学实录 1、《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华东师大瞿葆奎老先生主持编成的《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 3、于漪老师《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四种(《站大写的人字上》、《给语文教学加点钙》、《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学生交朋友》,2001年版) 4、钱梦龙老师《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诗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6、窦桂梅《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胡小石教授《中国文学史讲稿》,《胡小石论文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8、顾随先生《顾随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 四、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论著 1、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语文教改的三个浪潮》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和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原理》 3、王荣生的博士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郑国民教授的《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4、《语文课程改革理论探索书系》,王尚文主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和《语文教材别论》

(1)南怀瑾先生:五十阴魔之色阴境界

(1)南怀瑾先生:五十阴魔之色阴境界 这个作功夫的秘密,都在后面一两卷当中,大家平常最不注意的地方,尤其是五十种阴魔——五阴解脱。《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五阴是怎么空的?要作功夫空。我曾说大家“倒果为因”,把佛学的果,拿来变成自己的。现在回转来“倒因为果”,要自己去求证。讲到五十种阴魔,大家不能不读书,不读书就是我慢,是犯戒的。 诸佛菩萨把法门传给你,这就是法本。佛在《楞严经》卷九色阴区宇中说:“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那时念头没有了,一切清清楚楚,这时动静是一样的,一个杂念不起,功夫到了“忆忘如一”,应该在此入三摩地。就好像“明目人处大幽暗”,在幽暗中有微明。“精性妙净,心未发光”,这时生命本性的境界很清净,很微妙。而一般人心理是活络的,乱七八糟的,眼睛闭起来是漆黑一片的。如果现在有人做到“销落诸念,动静不移,忆忘如一”的境界,那不晓得牛吹得多大,其实也只是一种境界而已。 是什么境界呢?“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这是心理上快要转变时的一种心理变化,没啥稀奇!换句话说,当你打坐时,心里空空洞洞,或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几个时辰,那是由于你生理四大调顺,瞎猫碰到死老鼠,如电源般插上了。这并不是真功夫,稍过一会儿又掉了,这些都属于色阴区宇。 讲到色阴区宇,有几部书应该看——《神僧传》、《神尼传》、《佛祖历代通载》等。看这些传记,能启发真诚向道之心。还有一本《憨山大师年谱》,憨师二十八岁到处参学,到盘山顶上,有一茅篷,有一个和尚在里面打坐,不理憨山大师。那和尚吃饭,憨山大师跟着吃,那和尚喝茶,他也自己喝。后来吃饭时间到了,憨山大师就给那个和尚做饭,喝茶时间到了,就煮茶,吃完了就自己经行。如此到

南怀瑾南师的最精典25句话

南怀瑾南师的最精典25句话《开悟好文》 2016-06-01 逻辑思维订阅号 南怀瑾一生勤读不辍,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天文历法、医药武艺、诗词曲赋,对儒释道经典皆有很深体悟。南师的著作虽然天马行空、旁征博引,但一言一语无不体现出那种贯通全盘、直达根本的气质。我们从中挑选出了极具眼界和人生智慧的50段话,但愿大家能从中对中国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感知,对人生的修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1、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打倒孔家店”,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上,起了一阵漪涟,一度有所变化,又影响了几十年。 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3、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我们祖先晓得语言三十年一变,所以把语、文分开,把语言变成独立文字,因此中国五千年文化,用古文保留下来,两年功夫,只要学通中国字,就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都懂了。中国方块字,康熙字典里大约五万个,一个中国人,如果认得2500个,哦哟!这个学问是非常大喽!国文教授还认不到1500。 4、升官发财未必是好事 作一个中国人,我常常问,你发财为了什么?以中国文化来讲,任何一个人发了财,要注意一件事: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你发了财,很多老百姓会怨恨的,眼睛歪着看,格老子怎么会发?读书出来做官,做了几十年的官,也同时造就了不少恶业。我老祖母就不让我去做官,一代做官九代牛啊(九代投生为牛)。 5、多读历史 我还有个主张,希望大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研究经济政治问题,要多读历史才好。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小时候读历史是最重要的课。要了解现在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懂得自己古代的历史。观察个人事业的成功失败,要拿古代做镜子,古代每个时代,怎么失败的?怎么成功的?没过去就没现在。 6、何为中华道统 譬如孟子的话,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告诉我们一个知识分子,如果倒霉,就把自己管好就行了,别管外面的事,至于职业做什么都可以,职业跟学问根本是分开的。学问不是知识,做人做事都是学问。如果有机会叫你出来做事,那就不是为个人,是为整个国家社会做贡献。这是孟子的教育 7、有缺陷才是正常 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

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 处世与修养 《曾国藩家书》作者:(清)曾国藩 《中国人》作者:林语堂 《菜根谭》作者:洪应明 《人与永恒》作者:周国平 《论人生》作者:(英)培根 《蒙田随笔》作者:(法)蒙田 《道德箴言录》作者:(法)拉罗·什夫科 《我生活的故事》作者:(美)海伦·凯勒 《富兰克林自传》作者:(美)富兰克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苏)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性的弱点》作者:(美)卡耐基 《语言的突破》作者:(美)卡耐基 中国文学 《诗经》 《楚辞》作者:屈原等 《唐诗三百首》作者:孙洙选编 《宋词选》作者:胡云翼选编 《古文观止》作者:吴楚才,吴调侯 《三国演义》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水浒传》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 《西游记》作者:(明)吴承恩 《聊斋志异》作者:(清)蒲松龄 《红楼梦》作者:(清)曹雪芹,高鹗 《儒林外史》作者:(清)吴敬梓 《鲁迅选集》作者:鲁迅 《家》作者:巴金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子夜》作者:茅盾 《雷雨》作者:曹禺 《围城》作者:钱钟书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雍正皇帝》作者:二月河 《胡雪岩全传》作者:高阳 《毛泽东诗词选》作者:毛泽东 《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 外国文学 《荷马史诗》作者:(古希腊)荷马 《一千零一夜》 《神曲》作者:(意大利)但丁 《堂吉诃德》作者:(西班牙)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戏剧集》作者:(英)莎士比亚 《鲁滨逊飘流记》作者:(英)迪福 《傲慢与偏见》作者:(英)简·奥斯汀 《大卫·科波菲尔》作者:(英)狄更斯《简·爱》作者:(英)夏洛蒂·勃朗特 《城堡》作者:(奥地利)弗卡夫卡 《呼啸山庄》作者:(英)艾米莉·勃朗特 《少年维特之烦恼》作者:(德)歌德 《红与黑》作者:(法)司汤达 《悲惨世界》作者:(法)雨果 《欧也妮·葛朗台》作者:(法)巴尔扎克 《茶花女》作者:(法)小仲马 《追忆似水年华》作者:(法)马塞尔·布鲁斯特《安娜卡·列尼娜》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静静的顿河》作者:(前苏联)肖洛霍夫 《永别了,武器》作者:(美)海明威

南怀瑾大师传授秘方

推荐南怀瑾老先生的桂圆花椒艾绒秘方 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这个是真的秘方,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我公开讲的你们去卖钱,那不太好啊!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做法: 1,花椒、超市有卖,尽量要整粒;艾绒,药店有卖清艾条;桂圆,带壳龙眼肉,。比例:桂圆:花椒:艾绒=1颗:7粒:7粒花椒差不多的艾绒。我一次可做3颗桂圆,21颗花椒的量。

2,把炒菜的锅烧干,烧热,关掉火,把花椒放进去,不断翻滚,直到锅底的热量把花椒烤干为止(其实锅凉了就可以了)。注意不要放油,不要炒糊了。 3,桂圆肉用刀尽量切碎。 4,炒干的花椒和艾绒一起研成粉。 5,然后把剪碎的桂圆和粉末混合搅拌、研磨,若太干可稍加点水,成药膏状,装瓶密封备用,可放冰箱里。 6,每次睡觉前抠出一点小指甲盖大小,若太硬可用嘴哈气令软,塞到肚脐眼按紧,第二天起床后拿掉。 7,有奇效,如果火大可停一天再做。 有人用这个方子治疗高血压有奇效。 有人用这个方子治疗脾胃虚寒有效。 有人用这个方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不规则出血、痛经有奇效。 有人用它治疗失眠有效……等等等等。 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1,大便次数增多,或者大便次数增多并稀便。 如果你拉完后,没有脱水的感觉,不觉得累,反而有一种体内的垃圾排出了的轻松感。那么恭喜你!这次良好的排病反应。但是等你的宿便排完了,排便就正常了。 2,出现手脚暖等好的现象的同时,又有虚火上妄,牙龈痛的情况。这是你用得太多了。停几天。停药后虚火上妄,牙

南怀瑾老师:《中庸》的全文总纲精髓

南怀瑾老师:《中庸》的全文总纲精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节所讲的原文,便是全部《中庸》的总纲,也就是子思承继传统儒家孔门学养心法的心印。等于曾子所著的古本《大学》原文,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开始,到“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就是《大学》全文的大纲要。那么《中庸》第一句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的“天”和“性”两个字的名词,它所指的内涵是什么呢?其实,刚才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中庸》所据的根源,是由《周易》坤卦的〈文言〉,以及〈系传〉等的内涵而来,希望大家首先便要反复注意。现在我们只要采用一个最老实、最笨、也最聪明的读书方法,便是“以经注经”,乃至“以史证经”的方法,便可自能融会贯通其意了。例如有关本文的天和性字,你只要把《中庸》全书的结尾,他所引用《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两句,便可知道他在这里所提出之天,既非物理世界天体的天,也不是宗教性的玄天上帝之天。《中庸》首先

所说的天,是代表心物一元形而上的义理之天。那么有关于性字呢?它是指的天性、人性、物性,或是明心见性的性,以及世俗通用所认为的性欲之性呢?答案也很简单。《中庸》在这里所指的性,是天人之际,心物一元,人生生命本有的自性。你只要详读《中庸》原文,便有子思自注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以及“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就可完全明白他在《中庸》首节提出的“天命之谓性”的性,是指人道根本的自性,它是人们有生自来与天道相通的本性,所以他用典雅浓缩的言文,只需简单明了五个字“天命之谓性”,就可直指人心,自悟自性了。 第二句,“率性之谓道”,就比较难办了。我们大家从两、三千年来,就惯用一个词儿,叫作率性这样做,率性那样做,或率性不干了,或率性干到底等等,这些都和《中庸》所说的率性相关。因为率性一词,已经变为两、三千年来传统习惯用的口头语。其实率性这一个名词,是指从本有的天性、人性所起动作用的初心一念,如果勉强引用二十世纪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观念来说,就是直觉或直观。但照“直觉”、“直观”的实质心理状态来说,那是属于意识的范畴,还是不太澈底的。 那么我们只好再比较详细的引用佛家唯识法相的分析来作 说明,就比较清楚了。唯识法相学所说,由本自清淨的自性上,起心动念的心识作用,大约可分析归纳为五种心性的现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1、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2、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3、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4、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5、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6、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7、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8、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9、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10、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11、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12、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13、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14、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15、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16、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17、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18、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

论语心要南怀瑾别裁参译.下怀师文化编委

类别索取号著录项 哲学宗教B222.24/6(2)论语心要:南怀瑾“别裁”参译.下/怀师文化编委会编;赵强译注 哲学宗教B-53/14巴特比,或论偶然/(意) 乔吉奥·阿甘本著= Bartleby o della contingenza/Giorgio Agamben;王立秋等译 哲学宗教B561.59/2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Wittgenstein conversations/(美)鲍斯玛(O.K. Bouwsma)著;刘云卿译 哲学宗教B821-49/477青春都一样, 柔弱又坚强/周小雷主编 哲学宗教B825-49/89做自己的女王= Be your own queen:瞬间增强女性魅力的魔法书/杨晨鹤著 哲学宗教B848.1-49/7优雅:让你脱颖而出的气场修炼法= Elegance:let your aura talent shows itself cultivation method/郭弈翎著 社科总论C912.6-0/1认同理论/刘辉著 社科总论C936/24优秀的人, 都懂得自我管理/志昭著 政治法律D0-02/1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意) 乔吉奥·阿甘本著= Aby Warburg e la scienza senza nome/Giorgio Agamben;王立秋等译 政治法律D263/5好书记焦裕禄/周文顺, 周荣方著 政治法律D61-53/8微言明意:微信中的中国改革/李海青著 政治法律D618/2论“台独”的危害/李振广主编 经济F127/9海峡两岸经济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曹小衡主编 经济F234.4-39/4不加班的秘密!:高效能Excel财务达人养成记/彭怀文, 罗蕾著 经济F272.92/187极致招聘:人才是引出来的/智道著 经济F275/131财务管理实操大全集:职责+规范+制度+表单/温彩风编著 经济F713.36/307互联网产品运营:产品经理的10堂精英课/丁华, 聂嵘海, 王晶著 经济F713.361.3/2玩转支付宝:支付生活与电商运营/杨光瑶编著经济F713.365.2/23微信小店这样做才赚钱/罗时迁编著 经济F713.365.2/24微博运营全攻略/陈静著 经济F740.4/54国际贸易实务/许晓冬, 刘金主编 经济F766/9汽车销售从新手到高手/李志远编著 经济F768.3/6服装销售从新手到高手/普晴咨询编著 经济F830.59/70看懂经济数据 学会投资理财/曹明成, 谭文著 文教体育G206.2/17新媒体技术应用与实践=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s of new media technology/主编曹世华 文教体育G254/3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教育/刘芳, 朱沙编著文教体育G306.3/3专利笔记/谢虹霞, 邵琳, 敖翔著 文教体育G623.5/1课堂的魅力:小学数学活动设计与教学/费岭峰 文教体育G633.950.2/1北京服装学院“高参小”项目服装课程成果:薪手相传/史立萍[等]著 文教体育G847.2/1现代羽毛球运动训练体系构建与方法创新/夏伟峰著 文教体育G898.2/53标准数独:从入门到精通/张齐天著

南怀瑾先生贴脐万病万消方

南怀瑾先生贴脐万病万消方 ---(根据网友整理汇集而成)配料: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带壳的桂圆 花椒六、七颗,稍宽一点的医用胶布。 比例:桂圆肉、花椒以及艾绒按照2:1:1的比例(个人建议) 原理:南怀瑾先生说,这是道医方,可以调理肠胃,特别是手脚冰凉的人效果最好,老人用了可以长寿。一看此方,我直觉是这方肯定好,为什么?因为人们老是生气怨人,生气怨人时身体就会产生寒毒,寒毒聚集在人的肠胃,肠胃就寒了。南怀瑾先生公布的处方,全是大热之药,桂圆肉、花椒以及艾绒,肚脐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可以通调周身之经气,其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直接相连,皮肤最薄,最易于药物皮肤吸收。一定是好方子! 万病方可以长期用,一开始治病时可以给药量大一点,以后可以小剂量长期用,为什么要长期用呢?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生气每天都在怨人,产生的寒毒自然积聚在肠胃里,老人长期用自然可以长寿,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嘛,消化吸收的好,自然营养好,能活得长一些。 我分析南怀瑾先生的万病方除调理肠胃外,可以治疗痛经、寒性便秘(就是喜欢喝热水,拉不出大便也不太难受)、手脚冰冷、乙肝、感冒、寒性的肥胖等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晚上睡前贴,早晨一定要取出,千万别贪心。因为肚脐需要休息,才能吸收药,老贴着,肚脐该不工作了,还会发炎。用量:小指甲面

用法:1、将花椒用家用的料理机粉碎或放到石臼中捣碎装瓶备用,然后挑大约一元硬币大小的艾叶放在手心,两手对搓,不怎么费力就成了艾绒了(也有师兄建议直接买艾条,里面的就是艾绒,但那个艾绒是不纯的,还是动动手自已搓吧!),然后挑出里面像茶叶梗那样的东西;接下来取一颗桂圆剥壳去核,将桂圆肉用手直接撕成细小的碎片。 2、最后将准备好的艾绒、适量花椒粉与撕碎的桂圆肉一同混合揉搓塞到肚脐眼上用医用胶布粘住就OK了(建议睡前用)。可以将剩下的留到第二天再用,不会影响效果滴。 配药注意事项: 桂圆即超市中买的桂圆肉即可,花椒即家用炒菜用的花椒,艾绒以淡化色的优质艾绒,如果买不到优质艾绒,则可用清艾条代替。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推荐阅读书目 一、中国思想文化类 二、中医药文化、经典类 三、外国思想文化类 四、中外文学艺术类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〇〇七年十月

中国思想文化类 (一)综合性著作(学生可选择2种) 书名著者或主编出版社 1、《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著北师大出版社 2、《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 3、《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著中国社科出版社 4、《中国系统思维》刘长林著中国社科出版社 5、《南怀瑾著作选》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6、《中国文史百科》张岱年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7、《中华文明传真》刘大韦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8、《话说中国》李学勤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9、《中国通史(彩图版)》白寿彝顾问戴逸主编海燕出版社 10、《中华神秘文化》王玉德著湖南出版社 11、《中华历史通鉴》李罗力主编国际文化出版社 12、《中华文化史》冯天瑜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3、《中西五百年比较》毛磊等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 14、《哲学大辞典》冯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15、《国学基础文库》中国人民大学编辑中国人大出版社 16、《佛教哲学》方克立著中国人大出版社、 17、《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杜石然科学出版社 18、《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19、《中华文明史》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中下)薛明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第一部分(学生可选择10种) 书名著者或主编出版社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兰州大学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共同挑选出版 《易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说文解字段注》《道德经》《庄子》《鬼谷子》《左传》《战国策》《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菜根谭》《吕氏春秋》《世说新语》《六韬三略》《闲情偶寄》《围炉夜话》《徐霞客游记》《古文观止》《曾国藩家书》《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史记》《三国志》

南怀瑾先生谈爱情、爱和修行

南怀瑾先生谈爱情、爱和修行 9月29日下午4时,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苏州逝世,享年95岁,走完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南怀瑾心喜武术道功,兼修儒、释、道,擅制茶、噱品茶,尤为深通中国传统文化,著作等身,集“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于一身。南怀瑾早年讲学于云南大学、四川大学。1949年前往台湾,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讲学。 1985年旅居美国,成立弗吉尼亚“东西学院”。 大师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怀瑾生平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温州人,中国学者,文化传播者,通儒、释、道典籍,中国当代国学大师。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曾学习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抗日战争,南怀瑾投笔从戎,在四川执教于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随即潜心于佛典,1945年,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闭关修行三年。 1949年,南怀瑾随国民党军队前往台湾,之后成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并在政大、辅大等大学开课,多名台湾政坛要人、文化、财经界人士均为其学生。南怀瑾对孩子从严教导,其子南一鹏曾说,每天要求我背诵唐诗和《古文观止》,我没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受罚。他评价自己的父亲称“对形而上的东西很透彻,对形而下的事务也很了解”,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他让许多人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969年,南怀瑾创立“东西精华协会”,后创立“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和“十方丛林书院”。又于1971年创办《人文世界》杂志。1984年,因据传蒋经国怀疑南怀瑾可能成为新政学系在台湾的新领袖,为避祸移居美国,并成立维吉尼亚“东西学院”。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在香港闭关沉思。80年代末,南怀瑾开始筹资兴建中国国内第一条合资的铁路金温铁路(金华至温州),与1992年开始建设,于1998年6月11日通车。南怀瑾筹资共计4568万美元,在建设完成之际,他提出“还路于民”,将股权转让给浙江省和铁道部,金温铁路现属上海铁路局管辖。2004年,南怀瑾移居中国上海,后在2006年再次移居至苏州,并在苏州创建太湖大学堂,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 南怀瑾先生到某地讲课时,一个女生写纸条问他如何解决爱情的苦恼。南先生的回答很妙:爱情是人最大的自私。爱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课。爱情只是爱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但很多情况下,爱却要藉由爱情来学习。为何?原因在于爱情中的悖论,最大的自私和最大的无私如同硬币的两面,统一在这个让人类数千年都参不透的主题里。 在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中,爱情是毒药。在亚瑟王的故事里,公主玉色儿既是舅舅的新娘,又是仇人,哀生和她却注定了要相爱。相爱的原因是两人误饮了一杯酒。这杯酒不仅铸成了我们与另一个人相遇相爱的缘分,也免除了我们不懂爱的责任。我们在爱中所有的疯狂、不可理喻都是上天安排的。而我们尝到的苦似乎也是命定的。 通常男女相爱刚开始都是美好的,心醉神迷、柔情蜜意的感觉,堪称人世最幸福的时刻。这时候的“苦”是“爱别离”。随着时间的流逝关系的深入,两个人的灵魂激烈地撞在一起,关系多半会变质。尤其是缺乏情感教育,仅凭原始本能行为行动,以及依靠现实道德规范约束的大多数人。这时的“苦”便是“怨憎会”,两个人爱恨交织,爱时是举手无双的珍宝,恨时恨不得把对方撕碎,厌时想一脚把对方踢开,关系越是亲密,怨恨越多。

易经系传别讲 部分——上善若水无争

侠客中国南怀瑾全集张载制书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易经系传别讲部分 第一章天尊地卑 象数之钥 <易经>是情报学吗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符号逻辑 《易经》文化中的尊卑 独立的方块字 远近,难易与贵贱 宇宙的生命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达尔文的祖宗 变的哲学 打秋千的学问 南怀瑾全集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侠客中国南怀瑾全集张载制书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第一章天尊地卑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帮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南怀瑾全集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侠客中国南怀瑾全集张载制书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象数之钥 <易经>的主要内容分三个方面,就是理,象,数,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真正说到易的境界在象与数__卦象,卦数,数还包括了阴阳,五行.如果真来研究,先后天八卦及八八六十四卦,必须要背得.大家没有背得,象数的基本原则又不懂,将来研究起来会困难重重,等于没用.你们各位都是同仁,也不便考你们,要我真正上课,我是很严的.每人都要当面考试,当场来背,这是我们老规矩的教授方法.这个方式,不好意思对大家来用,但我还是要把传统的教育方法告诉各位希望大家注意. 什么叫卦?何谓爻?如果弄不清楚,听易经是白听的.希望大家不要象看热闹,听歌星唱歌一样,那就没有意思了.我今天很严肃地告诉大家,你们有人对象,数,卦,爻的基本法则,阴阳的原理原则还不清楚的,请先把过去我们讲的再复习一下,这对大家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多方便. 我们要研究<易经>,先要了解孔子的<系传>,这是很重要的.<易经>的象数,就我们一般观念中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至算命看相,未卜先知那一套东西.要会那一套东西也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把象数真弄通了,还要懂得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等等,才有点希望.差不多要几十年的读书,思考,研究.<易经>不是光凭记忆的,有些必须要靠自己的聪明去思考,去探讨.<易经>也不是一个呆板的方式,运用到哪一方面都可以的.但是如果要精通<易经>,便一定要从呆板的方法开始,而且<易经>象数的多种法则都要了解才行. 有关象数与易理,以后我们会更一步给大家讲,今天我们初步的研究,先把<系辞>上下传研究通了,你自己研究象数的钥匙就可以拿到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通了<系辞>之后,对中国文化的根本,才真正有个认识.第三点,孔子的哲学思想,以及他一切理论及学说的来源,也都搞清楚了. 南怀瑾全集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侠客中国南怀瑾全集张载制书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易经>是情报学吗 今天我们来研究<易经>的<系辞>上传,还是用传统的方法;象教中国哲学那样的教法,来同大家研究.说到这里,想到昨天有位同学,拿了一本<周易通论>给我看.这本书是大陆学者用很奇特的观点来讲<易经>的,认为<易经>是一部情报来学.他们主要的观点是说,<易经>的作者当时被敌人俘虏了,为了向外面求救,巴拉圭外面通讯所用的方法.这套说法差不多已经有七八十年了. 这种说法很可怕,把中国文化打得稀烂. 我们今天还是从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来研究,姑且认为<易经>的<系辞>上下传,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同古人对所谓的十翼(这十翼就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十种心得报告)的看法一样.这十翼对中国文化关系很大,大家懂了这一方面,对四书五经的原理,可以说大概已经贯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