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名医中医治疗高血压经验介绍)

合集下载

健康之路中医治高血压经验(修订版)

健康之路中医治高血压经验(修订版)

01
添加章节标题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
02

高血压的中医定义
单击添加标题
高血压的中医概念: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与肝、 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单击添加标题
高血压的中医病因:高血压的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劳欲过度、 禀赋不足等多种因素。
单击添加标题
高血压的中医病机:高血压的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亏虚 等,其中肝肾阴虚为最常见病机。
注意事项四:定期检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检测血压:通过定期检测血压,可以及时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血压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避免自行停药: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切勿自行停药,以免血压反弹。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控制 血压。
• 局限性: - 疗效较慢: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相对较慢,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 缺乏标准化:中医治疗 高血压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同医生的治疗方案可能存在差异。 - 依赖个人经验:中医治疗高血压依 赖医生的个人经验和技能,治疗效果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 - 疗效较慢: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相对较慢,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 - 缺乏标准化:中医治疗高血压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同医生的治疗方案可能存在差异。 • - 依赖个人经验:中医治疗高血压依赖医生的个人经验和技能,治疗效果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YOUR LOGO
20XX.XX.XX
健康之路中医治高血压经验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中药调理治高血压偏方

中药调理治高血压偏方

中药调理治高血压偏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西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依靠药物,但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与肝肾阴虚、痰湿内盛等因素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辅助治疗高血压。

下面介绍几个行之有效的中药偏方。

天麻杜仲汤天麻杜仲汤是一个治疗高血压的经典方剂,具有平肝潜阳、滋养肝肾的作用。

方中天麻可以平肝息风、止眩晕;杜仲能够补肝肾、强筋骨;石决明有镇肝潜阳、平降血压的功效;合欢皮可以缓解肝郁气结;桑寄生能够滋补肝肾。

这些药物配伍使用,可以很好地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服用方法:天麻15克,杜仲15克,石决明30克,合欢皮15克,桑寄生15克。

将这些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至汤液较浓时,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服15天。

罗布麻茶罗布麻有降血压的作用,因此可以用来辅助治疗高血压。

罗布麻茶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取罗布麻叶适量,洗净后放入杯中,沸水冲泡5-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3次。

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长期饮用罗布麻茶,对稳定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丹参红花茶丹参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红花能够活血通经,二者配伍饮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制作方法:丹参15克,红花10克,加水煮沸5分钟,取汁代茶饮用,每日2-3次。

决明子山楂汤决明子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山楂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作用。

二者同用,既可以控制血压,又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消化功能。

制作方法:决明子30克,山楂30克,加水煎煮20分钟,取汁分2-3次温服,每日1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药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西药。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定期复查血压。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食用高盐、高脂肪的食物;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劳累。

只有综合调理,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的中医疗法揭秘

高血压的中医疗法揭秘

高血压的中医疗法揭秘在我国,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深受高血压困扰的患者,我一直在寻求各种治疗方法,以期能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了西医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多种方法,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直到我接触到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才真正感受到了希望。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亲身体验的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一、中草药治疗中草药治疗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针对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中医师会开具合适的中草药方剂,以达到降低血压、改善症状的目的。

我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了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草药,如葛根、丹参、山楂等,效果非常明显。

二、针灸治疗三、拔罐治疗拔罐治疗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拔罐,使局部皮肤充血,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我每次拔罐后,都能感到一股暖流在身上流动,血压也随之下降。

四、食疗方法中医认为,食物也有药用价值。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

我遵循中医的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

同时,我还会在饮食中加入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菠菜、胡萝卜等。

五、运动疗法中医强调运动对于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

我每天都会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在我国,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深受高血压困扰的患者,我一直在寻求各种治疗方法,以期能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了西医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多种方法,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直到我接触到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才真正感受到了希望。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中药治疗高血压 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 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除了西药治疗外,中药也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高血压的配方。

配方一:降压护心汤
成分:
- 丹参
- 川芎
- 甘草
- 复方丹参片
- 藿香正气水
功效:
该配方有助于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健康。

配方二:二陈汤
成分:
- 黄芩
- 生姜
- 大黄
- 甘草
- 生石膏
功效:
此配方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配方三:胃苏丸
成分:
- 苏子
- 大黄
- 厚朴
- 生姜
- 枳实
功效:
此配方有助于缓解高血压引起的胃部不适和消化问题。

配方四:桑螵蛸牡蛎丸
成分:
- 桑叶
- 金银花
- 川牡蛎
- 螵蛸
- 丹参
功效:
该配方可以调节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

注意事项:
- 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配方的使用应按照医嘱和剂量进行。

-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高血压的配方,但请注意,中药治疗具体适用情况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用药监测。

在接受任何治疗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其指导。

治高血压经典中药配方

治高血压经典中药配方

治高血压经典中药配方一、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传统中医药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火旺盛、脾气虚弱、肾阴不足等身体失调导致的。

而中药治疗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二、治高血压经典中药配方1. 延年益寿散配方药材组成:•黄芪•白术•当归•丹参•龙骨•酒糟配方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以适量捣碎,然后将捣碎的药材加入足够的水中,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服用三次,每次口服100毫升。

注意事项:该配方适用于阴虚内热型高血压患者,但孕妇、婴儿和低血压患者慎用。

2. 通络降压散配方药材组成:•桑枝•陈皮•三七•牛膝配方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清洗干净,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分为两次服用,每次口服50毫升。

注意事项:该配方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并不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3.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散配方药材组成:•苍耳子•犀角•夏枯草•丹参•薄荷配方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然后将粉末加入足够的水中,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分为三次服用,每次口服50毫升。

注意事项:该配方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但阴虚内热型高血压患者禁用。

三、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在使用中药治疗高血压前,应首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因人而异,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配方。

3.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一两天见效就停止使用,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4.使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期间,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注意: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12个经验妙方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12个经验妙方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12个经验妙方当前,我国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威胁大众健康,随着对高血压的研究逐步深入,对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出现较多新进展,西医降血压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氢氯噻嗪等利尿剂,美托洛尔等β阻剂及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是首选药物,但西药毒性和副作用较大,长期大量应用氢氯噻嗪会影响电解质、尿酸、血脂,美托洛尔对哮喘、心率过慢(<55次/min)等高血压患者有不良影响,硝苯地平可能引起下肢水肿、头晕等,西药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

中医药治疗可有效保护靶器官,与西药合还可减少副作用,中药对于某些受损器官的逆转及并发症的防治效果较好,降血压的同时还可降低血液粘稠程度,改善肾功能。

中药治疗高血压是从具体病证出发,用辩证论证方法调整体内环境,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心、脑、肾。

以下简要科普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其12个治疗的经验妙方。

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临床上所说的高血压并不仅是达到高血压值,血压明显高于自己年轻时的血压,有明显症状者,也需就医进行诊断。

当前,高血压已是一种中老年常见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视力障碍、心绞痛等并发症,使患者部分功能受到影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

高血压病发因素有家族遗传,酗酒、熬夜等不良习惯,患者常有恶心、头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引发心脏、肾脏、大脑等靶器官受损,患者需积极接受治疗并遵医嘱调节生活习惯,需遵循医嘱保持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各个方面进行调理。

二、高血压分类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高血压并非由其它疾病所导致,肥胖、有家族史人群发病率也较高,原发性高血压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改善生活习惯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高血压,与高血压病有本质区别,比如患嗜铬细胞瘤后,表现出高血压,治疗继发性高血压要明确原发疾病病因,最常见的如嗜铬细胞瘤,治好继发疾病,高血压就能痊愈。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中医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来调理身体,帮助降低血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中医常使用一些草药来治疗高血压。

例如,天麻、钩藤、夏枯草等草药被认为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的人体质和病情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剂。

2. 饮食调理:中医通过调整饮食来帮助降低血压。

例如,建议高血压患者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含钾和镁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大豆等,这些食物对降低血压有帮助。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理身体。

针灸疗法可以帮助舒缓紧张的神经系统,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按摩穴位和特定的力度来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帮助降低血压。

5. 水疗:中医认为水疗对于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

例如,热水浴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

同时,中医还推荐使用草药泡脚或温水敷贴来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高血压是一个综合疗法,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且治疗过程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剂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剂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剂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体系。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剂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因、病状等因素来选择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1.天麻钩藤饮:主要成分有天麻、钩藤、夏枯草、菊花等。

主要用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

2.杜仲茶:主要成分有杜仲、桂枝、当归、川芎等。

主要用于肾阳不足型的高血压。

3.平肝熄风汤:主要成分有龙骨、牡蛎、石决明、夏枯草等。

主要用于肝风上扰型的高血压。

4.益母草煎剂:主要成分有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等。

主要用于血瘀阻络型的高血压。

5.黄连温胆汤:主要成分有黄连、黄柏、黄芩、生姜等。

主要用于湿热内蕴型的高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高血压不仅仅是服用方剂,还需要结合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改变等综合措施。

此外,中药的选择和用法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作者/林凤举导读:本文的作者林医生是小编在参加经方论坛时认识的一位老先生,他在中医书友会组织的学员座谈会中,分享了他治疗高血压病的杀手锏,得到了在场众多医生的敬佩。

小编鼓励这位“不擅长写作”的老先生把他的经验写出来,最后就得到了这篇文章。

文字不经雕饰,但疗效可以大家验证。

小编用此法治疗一位高血压患者已停降压药且血压稳定哦~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现代社会中,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威胁就是心脑血管病,而高血压又是致伤、致残、致死的一大杀手。

在我国,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有1.6亿之多。

人们被确诊为高血的同时、也就套上了精神枷锁,一直处于紧张压力之下。

中医应该是治未病,以前中西医都是在救落水者、救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留下很多后遗症、事倍功半、给患者造成了痛苦和重大经济损失、不能防患于未然。

我理解,高血压的病机就是气滞血瘀、血瘀痰阻,中医说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那么高血压就是通则不高、不通则高,是一样的道理。

今天,我将此方通过中医书友会这个大平台、广泛传播给临床医生,用以治疗高血压,好早日解除高血压朋友的压力和痛苦。

书友会读者中有近20万中医,1人治愈800人,几年就把高血压治好了,何况还有更多中医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心脑血管复元汤(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元胡、丹参、郁金、黄芪):生黄芪50g瓜蒌50g薤白25g元胡25g半夏15g当归25g川芎20g生地25g桃仁20g红花20g柴胡15g枳壳15g怀牛膝30g郁金15g桔梗15g 炙甘草15g赤芍20g丹参30g。

水煎服,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

此方治疗胸闷气短、心慌心跳、痛心彻背、叹息样呼吸、颈椎僵硬、眼睛模糊、头晕头痛、血压正常患者。

血压高减炙甘草5g,加泽泻60g、灵芝30g、生山楂片30g。

失眠加龙齿10g。

血糖高加生地25g、天花粉30g。

心率快加黄连15g,或加麦冬20g、茯神20g、柏子仁20g、莲子肉20g。

咳嗽、胸背痛、白痰沫痰白颗粒痰加桔梗35g。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超过50mmHg以上者加生白芍30g。

脉压低于30mmHg者加桂枝25g、何首乌25g、炙甘草5g。

这种病表现为站着坐着困、躺反不睡、头晕记忆明显减退、手麻木、双下肢酸胀沉、按小腿肚痛。

血压低加党参20g、炙甘草5g、桂枝、肉桂各40g。

脏躁症加甘麦大枣汤。

抑郁症加生地25g、百合20g、合欢花15g。

耳鸣加通气散(编者按:中医书友会曾发文“通气法”治疗耳鸣耳聋,可参)。

兼治更年期综合征等50多种病症。

1日1剂,水煎服分3次,饭前半小时温服。

15剂1疗程。

多数患者服15剂后都稳下来了。

有一种高压在30一50岁以前患高血压腿肿、腿肚痛,这种血压多患脑出血。

这个方剂非常好用、但年纪大应加服通脉颗粒半年。

如有个别高血压服后血压没恢复正常者也可以加服或服用通脉颗粒6到12个月。

补充说明:用此方治疗高血压,多数患者前5天挺舒服,但越服越难受,这叫调整反应(1、多数用药后出现肠鸣、排气多、便黑粘稀,便几天就恢复正常2、局部有疼痛感、病轻部位先痛、病重部位后痛都是一过性痛过后就舒服了3、有个别患者出现血压增高,但患者没有反应,这种反应极少4、有的出现一过性的心慌、头晕、心率快,告诉患者按摩一下颈椎就好,多数服后舒服的多)。

一般服2付药就可停服降压药。

所以告诉患者用药期间出反应是正常反应他就不怕了。

陈亦人治疗高血压经验作者/陈亦人导读:陈亦人老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是《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先生的博士生导师。

他祖世业医,幼承家学,于四大经典研习颇深,后悬壶济世,医名渐振。

与刘渡舟教授并称为“南陈北刘”。

本文是陈老先生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药味少,药量轻,目的明确,值得好好学习。

高血压非独阳亢,升散药大胆投放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它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继而产生冠心病、脑卒中、肾衰等复杂的内脏疾病,其致残、致死率较高。

长期以来,医界普遍存在着高血压即等同于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的错误认识,一见高血压,不问何因何机,一律平肝潜阳。

其实,高血压病有虚实之分,虚者为肝肾阴虚、肾精不足、脾气亏损、肾阳失煦等;实者,有痰浊、瘀血、气滞、肝火等。

临床而论,高血压病多发于中年以后,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不耐劳累、夜尿频多、气短乏力、面色虚浮等“精气内夺”之征。

肝阳上扰清窍可产生头痛、眩晕。

此外,肾精不足,髓海失充;血不足,脑脉失养;气不足,清阳下陷;痰浊中阻,清阳不升;瘀血阻络,气血不利;凡此等等,皆可致头痛、头晕,由此可见高血压病机之多端。

由于高血压的基本病机为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若只胶柱于高血压等同于肝阳上亢,将升阳散风药列为忌品而严加禁止,不免有些片面。

临床实践证明,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正确地使用升阳散风药如葛根、防风、桂枝、紫菀、桑皮、桑叶、薄荷等,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当阳气亏虚、肝阳不升时,用温阳之桂枝、附片等,可使肝气条达,气血冲和,血压复常;若清阳不升,或肝气郁而不达,用升阳散风药防风、黄芪、葛根等可疏达肝气,清阳升而痰浊化,于病证十分有利;肺气失宜、气机不畅时,用宣肺之品紫菀、桑叶、桑皮、杏仁等,可使肺气宣降,肝气疏达,从而使病情迅速缓解。

即使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稍佐疏肝散风之药,使降中寓升,潜中有疏,顺其气血冲和之性,亦可增强平肝潜阳的效果。

如曾治严某,男,54岁,某公司干部,1995年5月6日初诊。

患者素有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颈椎病,近又发现前列腺增生,长年服药,效果不显,患者异常痛苦,特来求诊。

现症:头晕时痛,口干而不思饮食,小便不畅,少腹部疼痛,大便稍干,舌质瘀暗,苔薄黄腻,脉涩。

血压180/110mmHg。

证属痰瘀痹阻,阳气失展。

治拟化痰瘀,通阳气。

处方:云茯苓12g,泽泻15g,桃仁10g,丹皮6g,菖蒲6g,佩兰10g,制半夏10g,薏苡仁15g,葛根10g,牡蛎15g,卷柏15g。

日1剂,水煎服。

上方服至12月31日,实验室复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已愈,脂肪肝大为减轻,血脂降至正常,血压仍偏高(160/97mmHg),颈椎病改善不著,余症大为减轻,现仍时有头痛头昏,双手时麻,脉弦,舌质紫,苔薄白。

处方:葛根15g,板蓝根15g,牡蛎15g,苡仁15g,桃仁10g,莪术10g,菖蒲10g,泽泻15g,杜仲15g,仙灵脾10g,桂枝3g,大黄3g。

日1剂,水煎服。

守方服至1996年5月4日来告曰:他病均愈,唯留颈椎病,手时麻。

原方薏苡仁改30g,桂枝改6g,加骨碎补6g。

持续服用,以图根治颈椎病。

本例患者病情复杂,仔细诊断,辨为痰瘀痹阻之证,以桂枝茯苓丸和卷柏化瘀消积,半夏、菖蒲、佩兰、薏苡仁、牡蛎、大黄化痰除湿清热,以升阳之葛根舒经脉、升阳气,守方守法,疗效较佳。

二诊时病已除半,故改以颈椎汤化瘀除痰,并用升阳之葛根,温阳升散之桂枝、仙灵脾,阳气一复,肝阳自升,气血条达,则血压自降。

高血压病,与肺气失宣亦有极大关系。

盖肺主一身之气,肺失宣发,气机郁滞,可导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故在治疗之时,随机佐以宣肺之品,肝肺两调,收效往往较好。

如曾治何某,女,61岁,1996年4月10日初诊。

患高血压病十余年,时常太息,近来又伴吸气困难,某医按中气下陷论治,屡服益气剂乏效,因而来诊。

血压140/103mmHg,太息稍舒,舌淡苔白,脉弦而平和。

据其太息稍舒及频服补气剂乏效,知为肝失条达,非中虚气陷也。

治拟条畅肝气,佐以宜肺。

处方:当归12g,白芍12g,苏梗10g,炙甘草6g,川芎6g,钩藤12g,半夏10g,云茯苓12g,紫菀12g,牛膝10g。

日1剂,水煎服。

方中当归、白芍、苏梗、川芎柔肝畅气,钩藤平肝息风,云茯苓、半夏化痰除湿,牛膝养肝肾、通经络,紫菀开宣肺气。

共进药14剂,诸症若失,血压降至137/91mmHg,唯觉大便不畅。

此胃气不降所致,故又移法拟方为:旋覆花(包)6g,代赭石12g,党参12g,枳实10g,甘草6g,制半夏10g,紫菀12g,苏梗10g,桔梗6g。

日1剂,水煎服。

其组方降中有升,升中寓降,气机通畅,阴阳自和,故又服14剂,大便畅通,血压平稳。

如上可知,高血压病非皆肝阳上亢,而升散之品亦非忌品,根据病情恰当选用常能增强疗效。

至于温阳升阳之品,只要证属肾阳亏虚、肝阳不升者,照用不误,随着阳复肝升,阴阳调和,则血压自稳。

本文摘自《陈亦人医案医话》,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治疗三高特效方(无所私藏,笔者亲验)作者/黎崇裕⊙编辑/王超作者按:看到《一招鲜,吃遍天:扁平疣的治疗验方》深有感触,临床好方难得,得知验之临床效如桴鼓者则可成为临床手中王牌方。

看后手痒,写了一篇《治疗三高特效方》投给中医书友会,无所秘藏,此方来自师承所得,笔者临床运用效果很好,三高症临床多见,好方难得,希望借助中医书友会的平台,让更多的中医人掌握,造福民众。

治疗三高特效方“三高症” 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由于饮食不均衡,不良生活习惯,往往亦出现在贫困人群中,“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它们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

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何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症”。

目前西医治疗“三高症”亦提倡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是中医向来有专病专方和辩证论治的两种并行方式,而这个方子就是“三高症”的专病专方。

此方是笔者当年在仙桃市中医院实习时跟随内儿科肖引明主任抄方所得,肖引明主任系温病名家邵永海先生嫡系传人,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及男性病,笔者跟随其临床数月,所用温病及膏方之经验皆从其所获。

原方载于拙著《小郎中习医手记》中《服后很舒服的一张处方》。

杭菊花20g 全当归15g 赤芍药15g 正川芎8g蔓荆子10g 薏苡仁20g 藏红花10g 紫丹参15g明天麻20g 广蜈蚣1条制首乌15g 福泽泻15g怀牛膝15g 太子参15g 石菖蒲10g 粉葛根20g炒山楂30g七剂当年肖引明主任是给一个高血脂的熟人开方,开方完毕,老师对这位熟人说:“这个方子开的很好,就像为我自己开的一样。

”但老师却并不跟我讲此处方的立意,愚认为此方的处方立意为:活血化淤、激浊扬清。

后此熟人复诊时反馈吃药后人感觉非常的舒服,要求效不更方,再进七剂,后此方药味药量都没改动,此病人连续服用了一个多月。

从此就记住了此方,就成为了我手中治疗“三高症”的首选方,后有药店店员拿去使用效果亦很好。

如《经方论剑录2-经方医学论坛临床经验交流精华》中刊载的《诊疗杂记》一文中提到:“中年男性,高血糖,高血脂,肝炎,求调理方,店员给予《小郎中习医手记》中记载服后很舒服的一张处方,原方原量原效果,无他,唯‘舒服’二字,诉药贵,却服近两月,间患有换另医之方,无寸功,谓如喝茶,反愿用本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