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解析版)

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一、考纲解析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借此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赏析字词表达效果、赏析诗句表达效果、赏析诗歌语言风格。
二、考向分析考向一赏析字词表达效果(炼字)赏析古诗字词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能够鉴赏字词的表达效果。
【技法梳理】1.关注字词的含义这里的含义包括字词本身的意思和在诗句中的语境义。
从字词含义的角度体会妙处。
2.关注字词的手法字词的常用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拟物、双关、通感、夸张等修辞手法,也包括使动、形容词用作动词等文言活用现象。
3.关注字词的作用说作用时要从内容(突出描述对象的……特点)、情感(表达……情感)、结构(照应……、承上启下、线索等)三方面分析,尽量全面。
表达效果主要是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小贴士考向二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句(炼句)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可以从内容、形象、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鉴赏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
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很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技法梳理】赏析诗句“4技巧”1.抓前提→读懂句子的内容着眼全篇,弄懂句子的内容和情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
2.依类型→明特点倒装句,错位的美;互文句,开合的美;对仗句,整饬的美;炼字句,凝练的美。
3.抓特点→关注表达技巧一般而言,高考试题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
鉴赏时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4.看位置→分析作用或效果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或效果都会有所不同。
【答题步骤】小贴士不同诗句的作用或效果考向三鉴赏诗歌中的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精选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诗歌的语言魅力。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五章《诗歌的语言艺术》,详细内容包括:古代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修辞美等三个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掌握诗歌的基本韵律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感受古代诗歌的意境美。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修辞技巧的识别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意象美和修辞美的分析。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修辞美三个方面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美,引发学生对古代诗歌语言特点的兴趣。
2. 讲解:分别从韵律、意象、修辞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a. 韵律美: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韵律知识,如平仄、对仗等。
b. 意象美:分析《登鹳雀楼》中的意象,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c. 修辞美:讲解《登鹳雀楼》中的修辞技巧,如夸张、对偶等。
3. 实践:让学生分析另一首诗歌《静夜思》的韵律、意象和修辞。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古体诗,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的语言艺术a. 韵律美b. 意象美c. 修辞美2. 《登鹳雀楼》分析3. 《静夜思》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从韵律、意象、修辞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2. 答案: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代诗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诗歌鉴赏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深度与答案的指导性;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古代诗歌鉴赏里的一个关键环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你知道吗,古代诗歌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盒子,而语言就是那把打开盒子的钥匙。
这语言啊,有的像欢快的小溪,潺潺流淌;有的像深沉的海洋,蕴含无尽奥秘;有的像绚丽的烟花,瞬间绽放光彩。
我想起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那孩子一开始对诗歌语言那是一脸懵,觉得那些古人说话咋这么绕。
有一次我们讲到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孩子就问我:“老师,这有啥特别的呀,不就是说看到月光以为是霜嘛。
”我笑着跟他说:“孩子呀,你可别小看这两句,你想想,李白为啥不说‘地上雪’或者‘地上冰’,偏偏说‘地上霜’呢?”他眨巴着眼睛摇摇头。
我就接着给他解释:“霜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不是又冷又清寂?李白当时一个人在他乡,看到这月光,心里那种孤独和思念家乡的感觉,一下子就通过‘霜’这个字给表现出来啦。
”这孩子听了之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咱再来说说诗歌语言里的用词。
有的诗人用词那叫一个精准,一个字就能让整首诗活起来。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王安石为了这个字那可是绞尽脑汁,换了好几个,最后定下“绿”,一下子就把春风拂过,江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给写活了。
还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想想,这一个“闹”字,是不是让你感觉满枝头的杏花都在欢腾,春天热闹得不行?诗歌语言的魅力还体现在修辞手法上。
比喻、拟人、夸张,那是花样百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夸张的手法,把庐山瀑布写得那叫一个壮观,好像真的从天上掉下来一条银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把春风比作剪刀,多新奇呀,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春风的灵巧。
还有诗歌的语言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唱歌一样。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平仄协调,读起来是不是特别顺溜?总之啊,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探险。
你得细心去琢磨每个字、每个词,感受诗人藏在里面的心思和情感。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精选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的第三章,详细内容围绕“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展开,通过分析唐诗、宋词中的语言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如平仄、韵律、对仗等;2. 掌握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方法,能从语言层面分析诗歌的美感;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平仄、对仗等语言特点的把握。
教学重点: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方法及其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首古典诗词,引导学生关注其语言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如平仄、韵律、对仗等,结合具体诗词进行分析。
a. 平仄:介绍平仄的定义,以《静夜思》为例,分析其平仄规律。
b. 韵律:讲解韵律的基本知识,以《登鹳雀楼》为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c. 对仗:阐述对仗的概念,以《春望》为例,解析其中的对仗技巧。
3. 实践环节:分组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一首诗歌,讨论其语言特点,并分享心得。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从语言层面鉴赏古代诗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古代诗歌鉴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语言特点:平仄、韵律、对仗。
2. 鉴赏方法:从语言层面分析诗歌美感。
3. 课堂例题:教材中的一首诗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鉴赏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语言特点。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2. 拓展延伸:推荐一首课外诗歌,让学生课后鉴赏,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
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一、语言内容(一)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诗歌语言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典故语言。
1、意象语言(词语):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词语):“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诗句):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
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
4、典故语言(词语或诗句):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见《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鸿雁”指书信(见《汉书》载苏武归汉之事)等。
它们大多源于历史典故,这方面需要学生平时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化用了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要关注数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全为倒装句,按现代汉 语语法顺序,应调整为“神游故
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课时跟踪检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结 束
常考类型
特色解读
教材典例
表达 技巧句
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 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 的句子。鉴赏时就要看出 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答案:①“注”字写出了江水的迅猛之势。词人居高临下看到 那浩浩江水斜穿大地,其流势迅猛,如同喷注一般,颇为传神。 ②“扫”字十分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此刻“倦怀”全释、烦恼尽消的 愉快心情;同时,也与词首“倦怀无据”遥相呼应,全词浑然一体。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课时跟踪检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结 束
考点二 炼句
考点一
考Hale Waihona Puke 二考点三课时跟踪检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结 束
解析:上阕开头三句写词人满腹倦怀无处排解,倚靠着高高的 栏杆极目远眺,看到寒江斜穿大地,流势迅猛。这里的“注”是倾 注、喷注的意思,把江水的迅猛之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下阕结尾两 句写词人赏完胜景后,原先的倦怀一扫而光,而大江依旧向东流去。 这里的“扫”是扫除、一扫而光的意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 “倦怀”全释、烦恼尽消的畅快心境。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 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 分)
“夙雾”“朝阳”点明时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写出青烟 袅袅的远方,仍可辨别出那里是集市;红树忽然又转移到水流弯曲的 地方。“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将山水合写,融为一体。
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
“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
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
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意;(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从历年高考命题来看,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赏析诗歌的遣词造句和语言风格两个角度入手,一是对诗歌中词语运用的鉴赏,一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
一、品味词句阅读诗歌,一是要品析诗句之中精炼传神的词语,即“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等。
二要注意赏析诗句中的叠音词、色彩词、拟声词,品味这些词语独特的表达效果。
二、赏析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古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特征有:清新雅致、平实质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雄浑壮阔、形象生动、豪放旷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婉约细腻等。
赏析语言作用常用术语有:言近旨远、浓墨重彩、淋漓尽致、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细腻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等等。
07 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与默写(全国通用)

【2024高考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教学目标掌握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类别。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鉴赏分析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
教学过程鉴赏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作者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作者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作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
常见、常考的诗歌的语言风格类别类型释义示例平实质朴语言力求平淡,或用白描,不加修饰,平易近人;或用口语,情真意切;或朴素自然,宛如民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这首诗中的这20个字平淡质朴诙谐幽默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
语言俏丽活泼,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用乡间生动的口语方言写威武的仪仗队,极具幽默感清新明丽具有此种语言风格的诗歌常为写景诗,诗中景物优美,色彩明丽。
作者多用比喻或拟人的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诗歌中的这两句用语新颖别致,给人清新自然之感法;景物描写或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诗歌表达作者怡然喜悦的感情飘逸绚丽诗歌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缤纷的色彩,描写景象绮丽,这是绚丽飘逸之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诗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充满了飘逸绚丽之美含蓄隽永这种风格的诗歌或借景抒情,用景物的色彩与特征暗示(烘托)个人的情感;或语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或用典故,借古人的事抒自己的情;或在对比中表达个人的情感态度;或托物起兴,寄托个人情感(或讽喻等)“昨夜雨疏风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问 方
请简要分析。
式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
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
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实用精品课件PPT
14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实用精品课件PPT
19
(步骤一) 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 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1.请根据文意,
写出“瑟瑟”的含 义。
“瑟瑟”,碧绿色。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
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
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实用精品课件PPT
5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9
鉴赏语言的角度
炼字 诗眼 语言风格
实用精品课件PPT
10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 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实用精品课件PPT
11
诗 歌学习目标鉴 Nhomakorabea赏
1、了解鉴赏语言的一 般考查方式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实用精品课件PPT
15
(步骤一)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步骤二)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 指世俗杂念。
3. “可怜”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 初三夜”是“可怜”的? 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实用精品课件PPT
6
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
清露,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
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
珠闪烁的光泽。空中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
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实用精品课件PPT
1
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 中各加一 字,作为“诗眼”。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鉴赏:“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
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
2、剖析诗歌语言鉴赏 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实用精品课件PPT
12
考查方式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5、以分析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等方式考查。
实用精品课件PPT
13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
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 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
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
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可怜”——“可爱” 以旧解新
实用精品课件PPT
7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 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
柔美之感。一个“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
景。
实用精品课件PPT
2
学习要点
1、理解语言的方法。 2、鉴赏语言的角度。 3、表述要清晰规范。
实用精品课件PPT
3
理解语言的方法
实用精品课件PPT
4
暮江吟 白居以易文解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
(步骤三)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
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 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 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实用精品课件PPT
16
迁移训练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步啊骤”三。)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 “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 雁的怜悯之情。
(步骤四)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实用精品课件PPT
20
迁移训练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意境或情感
实用精品课件PPT
17
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 【查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的最精炼传神的字或词。
【提问方式】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 全诗加以分析。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实用精品课件PPT
18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
法吗?为什么?释词
描述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离回人望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 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 又不敢看的形象。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离别的酸楚。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 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词中“伊吕”,指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周武 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这首词时,正推行变法。
1.指出下面诗句的含义
历遍穷通—— 汤武偶相逢—— 以文解文
知人论世
实用精品课件PPT
8
以文解文 理解语言的方法 以旧解新
知人论世
实用精品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