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数目.
人类正常细胞中染色体的类型

人类正常细胞中染色体的类型
人类正常细胞中染色体的类型是指人类细胞核内可见的染色体种类。
人类的细胞核中通常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是常染色体,男女的基本相同,和性别决定无关;还有一对是性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
性染色体分为X和Y染色体,决定了人的性别。
常染色体按照大小、形态和带有的基因数目可进一步分为7组,从大到小依次是1、2、3、4、5、6和7号染色体。
其中,1号染色体是最大的染色体,含有最多的基因。
这些基因对于身体正常发育和功能的调节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遗传学家。
《遗传学》染色体数目变异

复习思考题
• 二倍体生物中,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 A、子房壁细胞
C
– B、珠被细胞 – C、花粉细胞 – D、柱头细胞
复习思考题
• 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 )。C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 三倍体(3X):无籽西瓜 – 四倍体(4X):二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等 – 五倍体(5X):野生草莓 – 六倍体(6X):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等
复习思考题
•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aaBbbbCCCc,那么它有( ) 个染色体组。
C
A、2 B、3 C、4 D、8
复习思考题
• 二倍体中维持配子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染 色体称( )。
• 染色体组 • 整倍体 • 非整倍体 • 同源多倍体 • 异源多倍体 • 单倍体 • 二倍体 • 一倍体
概念
• 亚倍体 • 单体 • 双单体 • 缺体 • 超倍体 • 三体 • 双三体 • 四体
第一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一、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征
• 概念:
– 一种生物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套染色体。
– D、n,n-1
复习思考题
• 三体的n+1胚囊的生活力一般都比花粉强。假设某三体植 株自交时有50%的n+1胚囊参与了受精,而参与授粉的 n+1花粉只有30%,试分析该三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四体、 三体和正常的2n个体各占多大比例?
♀
♂
n+1(50%)
n+1(30%) 2n+2(15%)
n(70%)
概念?染色体组?整倍体?非整倍体?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单倍体?二倍体?一倍体?亚倍体?单体?双单体?缺体?超倍体?三体?双三体?四体第一节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一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征?概念
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该细胞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右图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3条,则该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几次,该细胞或生物体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例如:基因型为AAaaB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推算含有几个染色
体组。
染色体组数=
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形态数
如下图,共有8条染色体,染色体形态数(形态、大小不相同)为2,所以染色体组数为8÷2=4(个)。
染色体数目变异

第七章染色体数目变异一、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1、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征一种生物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套基本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genome)。
染色体组中所包含的染色体在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上彼此不同,它们包含着生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部遗传物质,并且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会造成生物体的不育或性状的变异,这就是染色体组的最基本特征通常用―x‖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一个属的染色体基数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不同种属间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整倍体整倍体:染色体数是x整倍数的个体或细胞二倍体:具有2n=2x的个体或细胞多倍体:三倍和三倍以上的整倍体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组组成相同的多倍体,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AA →AAAAAA ×AAAA →AAA →AAAAAA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组成不同的多倍体,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AA ×BB →AB →AABBAABB ×CC →ABC →AABBCCAAAA ×BBBB →AABB →AAAABBBB同源异源八倍体3、非整倍体非整倍体:染色体数比该物种的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条或若干条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超倍体:染色体数多于2n的非整倍体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2n的非整倍体双体:2n的正常个体三体2n+l=(n–l)Ⅱ+Ⅲ超倍体四体2n+2=(n-1)Ⅱ+Ⅳ双三体2n+1+1=(n-2)Ⅱ+2Ⅲ单体2n-1=(n-1)Ⅱ+Ⅰ亚倍体缺体2n-2=(n-1)Ⅱ双单体2n-1-1=(n-2)Ⅱ+ 2Ⅰ二、整倍体1、同源多倍体同源组:同源多倍体的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不是成对出现,而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成一组(1)形态特征巨大型特征:气孔和保卫细胞比二倍体大,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比二倍体少;叶片大,花朵大,茎粗,叶厚(2)基因剂量一般基因剂量增加,生化活动随之加强二倍体加倍为同源四倍体,常出现异常表现型(3)联会和分离联会特点:同源组的同源染色体常联会成多价体。
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判断各时期细胞

C 组
后期 图形
有:有丝分裂; C1 是否有同 有染色单体(减 源染色体 无 数第一次分裂;C2) (看一极) 无染色单体(减数第 二次分裂;C3)
请判断下列四个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及时期。
减Ⅱ的前期
减Ⅰ的前期
有丝分裂的中期
减Ⅱ的中期
练习:判断上图各属于何种分裂?哪个时期?
D
E
F
有丝分裂中期
减Ⅰ中期
43.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右图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含有2个四分体 B.乙图含有4条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C.丙图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D.丁图细胞中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以无同源染色体存在
32.果蝇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正常情况下,经减数分裂, 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生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A ) .2、1 B.8、8 C.4、1 D.16、16 ( D ) 33A .在所有植物的下列结构中,肯定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一个受精卵细胞 C.一个雄配子 B.一个极核 D.一个染色体组
7、人的卵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前期生成的四分体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 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依次是 (D ) A46,46,23 B23,46,0 C46,46,23 D23,46,92 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区别是 (B ) A前者只在生殖腺中进行,后者在全身都进行。 B前者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后者子细胞 中染色体体数目未变。 C前者产生四个子细胞,后者只产生两个。 D前者产生生殖细胞,后者产生体细胞。 9、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C ) A.肝细胞 C.第一极体 B.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人体染色体

的核型和带型有助于对各个种、属、科的亲缘关系作出判断,揭示核型的进化过程和机制。此外,核型 的研究又和人类自身利害密切相关,它的数目和结构的改变往往给人类带来遗传性疾病──染色体病; 肿瘤细胞的核型分析已被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预后及药物疗效的观察;通过培养后的淋巴细胞或皮 肤成纤维细胞的核型分析,可以对人的染色体病进行诊断,而对培养后的羊水中的胎儿脱屑细胞或胎盘 绒毛膜细胞的核型分析则可用于对胎儿的性别和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
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特征画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 模式图,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
由于许多物种的各个染色体靠普通的制片染色方法不易精确地识别和区分,1968 年以来发展起来的 显带技术,即用各种特殊的处理和染色方法使各条染色体显示出各自的横纹特征(带型)的方法成为研
历史 核型一词首先由苏联学者 T.A.列维茨基和 JI.杰洛涅等在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1952 年美 国细胞学家徐道觉首先采用低渗处理技术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分散而便于观察,以后秋水仙素的应用使增 殖中的细胞停止于中期,从而便于获得大量供观察的中期分裂相,植物凝血素(简称 PHA)刺激白细胞 分裂的发现使以血培养方法观察动物与人的染色体成为可能。随着各种培养、制片、染色技术的改进使 核型的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56 年瑞典细胞遗传学家庄有兴等报告了人的染色体数是 46 而 不是过去认为的 48。1959 年以后在人类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染色体异常。1960 年 4 月在美国 丹佛市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对人的染色体分群和命名的术语、符号、方法等作了统一规定,在第五次 国际人类遗传学会议上产生的人类染色体命名常务委员会又于 1977 年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修订,会后 公布了《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ISCN)(1978)》。1981 年该委员会又公布了《人类细胞遗传学 高分辨显带命名国际体制》,在 1977 年所制订的中期染色体带型命名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分辨的晚前 期和早中期染色体带型命名规定和模式图。这些规定目前为世界各国学者所普遍采用。
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与“染色体”有关优秀PPT文档)

例4、(上海1996高考)雌蛙的卵巢中有初级卵母细胞 6000个,从理论上计算,经减数分裂所生成的卵细胞和极体
数分别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6000和6000
B.6000和18000
C.6000和24000 D.12000和12000
第19页,共25页。
练 习 2.
如 下 图 , A、 B、 C三 个 图 分 别 表 示 某 生 物
• 5、一动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进行减
数分裂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内可能有
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A.4、8、8
B.2、4、8
• C.8、16、16 D.8、0、8
6.已知A、a;B、b;C、c为三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四个精子中
染色体的分布是 ( )
A
A.AbC、aBc、AbC、aBc
(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分
裂的细胞。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A表 示
减Ⅰ后期
时期
2 、 图 B 表 示 减Ⅰ后期
Abc、aBC、aBc、ABc D.
有丝分裂后期 时 期
3 、 图 C 表 示 减Ⅱ后期 (2)此细胞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______
甲:核桃状×单片状→F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第6页,共25页。
下列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
第7页,共25页。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间的局部交换
第8页,共25页。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特征
减数分裂时期 间期
减
前期
数
I
中期
后期
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三倍体
18条
同源三倍体的联会和分离:
1、特点:
联会配对不紧密,局部联会 2、提早解离和不联会:
同源染色体的不均衡分离:
同源三倍体配子染色体组合成分不平衡,造 成同源三倍体的高度不育:
例如:
前期:一个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一个三价体 后期:双价体正常,单价体随机进入一极; 三价体为2条进入一极,一条进入一极。 形成平衡配子(2n、n)的机会少 ;绝大多数的 染色体数在2n与n之间,是不平衡的。
双单体:2n – 1 – 1,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缺体:2n – 2,少一对同源染色体。
练习题:
假定下列各项代表染色体组成,指出名称:
三体(2n+1 )
a: c: g:
b: f: h:
n
缺体 2n-2
单体(2n-1 )
四
体
双三体
2n+2
2n+1+1
一个生物体二倍体数目是12。以下各为多少:
1 、单体 2、三体 3、四体
气孔和保卫细胞:
大于二倍体,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小 于二倍体。例如:烟草的叶片气孔
染色体数: 以根尖或花粉母细胞如: 二倍体西葫芦 :果实梨形 同源四倍体:果实扁圆形
(4)同源多倍体的特点:
主要依靠无性繁殖途径人为产生;
自然界的往往高度不育,即使产生少量后代也是 非整倍体; 例如:同源四倍体可育性高; 同源三倍体育性低。
花卉中有菊花、水仙、郁金香等。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形成过程:
普通小麦 AABBDD(42) X 黑麦 RR(14)
F1:
ABDR(28) 染色体加倍 AABBDDRR(56) 小黑麦
练习题:
四倍体AAAa ; Aaaa 各形成何种基 因型的配子及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图像鉴别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A
B
C
有同源染色体,且发生了联会。(减Ⅰ) 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联会。(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无四分体。(减Ⅱ)
有染色单体。(减Ⅰ)
无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
无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减Ⅱ)
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判断 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单数,则 这个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 精(卵)母细胞(图1) 或生殖细胞(图2)
源 有同源染色体 染
二看
色
同
体
源
行
染
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色
(减Ⅰ)
体 无同源染色体 减Ⅱ
说出下列细胞分别属于减数分裂的哪一个 时期?叫什么名称?
减Ⅱ前期
减Ⅰ前期 (四分体)
减Ⅱ前期
有丝分裂 前期
判断上图各属于何种分裂?哪个时期?
减数分裂第一次 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第二次 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24.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哺乳动物 体内的3张细胞分裂示意图。相关描述中, 正确的有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分裂期基本同有丝分裂)
2个次级 精母细胞
无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4个精细胞
N
N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1.四分体形成在什么时期? 2.四分体的数目与同源染色体的数目、染色 体的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数目有什 么关系?
3.体细胞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没有四分 体?
细胞周期中,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形态、数 目最清晰的时期分别是 ( D )
A。间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末期
D。前期和中期
某植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
的前期和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
子的数目依次是
(C )
A。4 4 4
B。4 4 8
C。4 8 8
D。4 8 16
后期:
图2 图1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图像鉴别
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可以概括如下:
★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这种方法简称三看鉴别法。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一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三判断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同 (有丝分裂)
染色体数目: 1条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0条
1个
1条 2条 2个 .
前期:
出现染色体
两出现
特
出现纺缍体
点 两消失 核膜 消失
核仁消失
一散
中期:
特点:1.所有染 色体的着丝点排 列在细胞中央的 道板上. 2.染色体的形态固定, 数目清晰,便于观 察。
在前期和中期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 1:2 .
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 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4.交叉互换发生在什么时期?什么染色单体 之间?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什么时期? 6.请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 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规 律性变化曲线图
4 n
2n
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
减数第一 次分裂
减数第二 次分裂
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4a 染色 2n 2n 2n 4n 2n
体
染色 0 4n 4n 0
0
单体 4n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图: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图: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 初级 同源染色体联会
细胞 复制 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分离
2N
2N
2个次级精 母细胞
N
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初级精母细胞有什 减少了一半 么特点?原因是什同么源?染色体分离
同源染色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染色 单体分开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起始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染色体复制次数
体细胞 一次
一次
原始生殖细胞 二次
一次
同源染色体行 为
无联会、分离 有联会、分离
子 数目
2
4
细 胞
类型
体细胞
有性生殖细胞
染色体数 与亲代细胞相同 比亲代细胞减半
都有纺锤体的出现,染色体复制一次
着丝点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
2N N ,减半
N 2N N ,不减 半
DNA
4C 2C,减半 2C C ,减半
染色体的主 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染色 单体分开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
2N N ,减半
N 2N N ,不减 半
DNA
4C 2C,减半 2C C ,减半
染色体的主 要行为
1.点裂 2.数增 3.均两极:纺缍丝牵 引两套形态和数目 相同的染色体移向 细胞两极.
末期:
核仁出现
两出现: 核膜出现
纺缍丝消失
特 两消失: 染色体逐渐
点:
解旋变成细
长而盘曲的
染色质
新壁建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 染色单体的变化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 2a 4a 4a 4a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