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地域文化判断题

精选-地域文化判断题
精选-地域文化判断题

《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

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官窑”与“民窑”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天完”的政权。(×)

A. 错误

B. 正确

3. 确定8月1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A. 错误

B. 正确

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6.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7. 第一次提出“井冈山精神”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A. 错误

B. 正确

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A. 错误

B. 正确

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A. 错误

B. 正确

10. 赣江是长江8大支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A. 错误

B. 正确

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A. 错误

B. 正确

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晴雨台”。(√)

A. 错误

B. 正确

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16.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A. 错误

B. 正确

17.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识。(√)

A. 错误

B. 正确

18.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19.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A. 错误

B. 正确(×)

20.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21. 江西傩始终坚持以舞蹈为活动核心这一传统。(×)

A. 错误

B. 正确

2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

B. 正确

23. 江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中心地区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24.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A. 错误

B. 正确

25. “样式雷”是指清代永修雷氏建筑世家。(×)

A. 错误

B. 正确

26. 在江西地区已发现的10余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很少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27. 仙水岩崖墓出土的古筝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古筝乐器。(√)

A. 错误

B. 正确

28. “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庭坚。(×)

A. 错误

B. 正确

29.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都是私人所办。(×)

A. 错误

B. 正确

30. 宜春傩分开口傩、闭口傩2种。(×)

A. 错误

B. 正确

31. 唐末至明清,江西经济文化地位的提升,与全国交通格局的变化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32.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33. 铜岭遗址揭示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

A. 错误

B. 正确

34. 江西三寮村的风水术属于理法派。(√)

A. 错误

B. 正确

35.江右王门的思想特色是信守师说、深受禅学浸染。(√)

A. 错误

B. 正确

36. 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37. 在清朝,畅销海外,被称为“国货大宗”的是庐山云雾。(√)

A. 错误

B. 正确

38. 江西省域框架在省玄宗开元年间开始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37. 早在汉代,庐山寺庙里的僧侣便开始种茶。(√)

A. 错误

B. 正确

38. 仙水岩崖墓出土的古筝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古筝乐器。(√)

A. 错误

B. 正确

39. 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三清山。(×)

A. 错误

B. 正确

40. 角山遗址出土陶器上没有刻画符号。(×)

A. 错误

B. 正确

41. 豫章郡的设置是江西政治、军事地位上升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4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

B. 正确

43. “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庭坚。(×)

A. 错误

B. 正确

44.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都是私人所办。(×)

A. 错误

B. 正确

45. 宜春傩分开口傩、闭口傩2种。(×)

A. 错误

B. 正确

46.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

(×)

A. 错误

B. 正确

47.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A. 错误

B. 正确

48. 江右王门的思想特色是信守师说、深受禅学浸染。(√)

A. 错误

B. 正确

49. 随着江西人口的流动,弋阳腔迅速在南北两京和西部地区流行。(√)

A. 错误

B. 正确

50.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识。(×)

A. 错误

B. 正确

51. 江西最早书院出现于隋代。(×)

A. 错误

B. 正确

52. 朱思本的《舆地图》重新采用了计里画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53.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旧址原是江西大旅社。(√)

A. 错误

B. 正确

54. 龙虎山天师府门上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是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手笔。(√)

A. 错误

B. 正确

55. 吊桶环上层遗址还没有应用磨制和钻孔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56 在江西地区已发现的10余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很少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57. 铜岭遗址揭示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

A. 错误

B. 正确

58. 王守仁是江西人。(√)

A. 错误

B. 正确

59. 在清朝,畅销海外,被称为“国货大宗”的是庐山云雾。(×)

A. 错误

B. 正确

60. 早在汉代,庐山寺庙里的僧侣便开始种茶。(×)

A. 错误

B. 正确

61.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

B. 正确

6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

B. 正确

63. 最迟到西周中期,宗周王朝的政治版图已达到江西境内。

A. 错误

B. 正确

6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作者是江西诗人杨万里。(√)

A. 错误

B. 正确

65. 位列“苏门四学士”中的江西人是黄庭坚。(√)

A. 错误

B. 正确

66. 陆九渊将“心”视作宇宙的本源。(√)

A. 错误

B. 正确

67. 象山书院初名象山精舍。(√)

A. 错误

B. 正确

68. 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A. 错误

B. 正确

69. 大洋洲遗址出土青铜礼器大部分非本地铸造。(×)

A. 错误

B. 正确

70 . 王阳明在江西讲学的主要基地是书院。(√)

A. 错误

B. 正确

71. 汤显祖的《牡丹亭》取材于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

A. 错误

B. 正确

72. 明代“片板不许下海”的政策对江西经济文化发展基本无影响。(×)

A. 错误

B.正确

73. 陆九渊将“心”视作宇宙的本源。(√)

A. 错误

B. 正确

74. 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三清山。(×)

A. 错误

B. 正确

75. 象山书院初名象山精舍。(√)

A. 错误

B. 正确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主办全运会将给我们山东带来哪些影响?(18分) ①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全运会能推动山东社会的进步。(4分)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全运会能促进山东经济和政治的发展。(4分)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先进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运会将促进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分) ④全运会能促进山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文化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4分) (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钱老忧虑的原因?(12分)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4分)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4分) ③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人才。(4分) 事例三:曾有不少人希望给钱学森写传记,都被他拒绝了,对于别人给他的赞誉,他总是说“我不敢当。” (3)上述事例,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启迪?(10分)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6分) ②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崇高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分)

(1)人们为什么要庆祝民族节日? 1.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结合《文化生活》谈谈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法定节日的依据。(10分)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分) (2)“三节”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3分)(3)将它们作为法定节日,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民俗,有利于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分)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10分) ①表明我国重视保护民族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 方式确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给予保护。(6分) ②“端午申遗”是我国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民族节日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端午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6分)③“端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6分) ④“端午申遗”是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端午申遗”成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分)(若答:“端午申遗”,有利于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或综合国力可加1分)

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卷)与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 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B. 蔡邕 C. 锺繇 D. 刘德昇 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 1.00分 A. 谢朓 B. 谢灵运C. 江淹 D. 庾信 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 1.00分 A. 魏徵 B. 吴兢 C. 岑文本 D. 姚崇 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B. 郑道昭 C. 锺繇 D. 孙过庭 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唐朝B. 西汉 C. 隋朝 D. 东汉 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 1.00分 A. 张衡 B. 张仲景C. 范蠡 D. 吴道子 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 1.00分 A. 锺繇 B. 蔡邕 C. 蔡文姬 D. 刘德昇 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 1.00分 A. 白居易 B. 元稹 C. 韩愈 D. 元结 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 1.00分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韩愈 D. 李商隐 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 1.00分 A. 史可法B. 侯方域 C. 彭而述 D. 王铎 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 1.00分 A. 范缜 B. 谢灵运 C. 袁淑 D. 谢朓 12.《治安策》的作者是 1.00分 A. 韩非子 B. 李斯 C. 蔡邕D. 贾谊 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 1.00分 A. 郭熙 B. 李迪 C. 李唐 D. 吴道子 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 1.00分 A. 郑国 B. 李诫 C. 褚少孙D. 张衡 15.《述归赋》的作者是 1.00分 A. 耿介 B. 高拱 C. 何景明 D. 吕坤 16.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 1.00分 A. 黄庭坚 B. 蔡襄 C. 王洙 D. 苏轼 17.游记散文《茅阁记》的作者是 1.00分 A. 韩愈 B. 萧颖士C. 元结 D. 贾至 18.《大任先生传》的作者是 1.00分 A. 李斯 B. 蔡邕 C. 贾谊 D. 阮籍 19.《神灭论》的作者是 1.00分 A. 袁淑 B. 谢灵运 C. 蔡邕D. 范缜 20.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 1.00分 A. 程颢 B. 宋庠 C. 程颐 D. 宋祁 21.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 1.00分 A. 登封B. 洛阳 C. 开封 D. 商丘 22.被后人称为的“诗圣”的是 1.00分 A. 白居易B. 杜甫 C. 李贺 D. 李商隐 23.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 1.00分 A. 李迪 B. 李唐 C. 吴道子D. 荆浩 24.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 1.00分 A. 郑韩文化 B. 河洛文化 C. 燕赵文化 D. 陈宋文化 25.被后人称为“字圣”的是 1.00分 A. 褚遂良 B. 锺繇 C. 吴道子D. 许慎 26.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1.00分 A. 张衡 B. 郑国 C. 李诫 D. 张仲景 27.被称为“行书鼻祖”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蔡邕B. 刘德昇 C. 褚遂良 D. 锺繇 28.洛阳首作为国都的朝代是 1.00分 A. 西周 B. 东汉 C. 西汉 D. 东周 29.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 1.00分 A. 河洛文化B. 陈宋文化 C. 燕赵文化 D. 郑韩文化 30.自号“安乐先生”的是 1.00分 A. 张载 B. 程颢 C. 邵雍 D. 程颐 31.被书坛誉为“楷书之祖”的是 1.00分 A. 褚遂良B. 锺繇 C. 蔡邕 D. 刘德昇 32.广义的中原指 1.00分 A. 河南省 B. 黄河中游地区 C. 黄河中上游地区D. 黄河中下游地区 33.《苏学士集》的作者是 1.00分 A. 苏轼 B. 苏辙C. 苏舜钦 D. 苏洵 34.中原被称为“楚风豫韵”的文化区域是 1.00分 A. 豫东 B. 豫北 C. 豫中D. 豫南 35.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 1.00分 A. 审美文化遗产 B. 伦理文化遗产 C.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D. 无形遗产 36.“南宋四家”属于中原画家的是 1.00分 A. 马远 B. 刘松年 C. 李唐 D. 夏圭 37.“画圣”吴道子为 1.00分 A. 晋涅阳人B. 唐阳翟人 C. 隋汝南人 D. 宋白波人 38.被南阳人称为“杜母”的杜诗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东汉 B. 唐朝 C. 隋朝 D. 西汉 39.《书谱》的作者是 1.00分 A. 郑道昭 B. 褚遂良C. 孙过庭 D. 王洙 40.画家宗炳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宋 B. 西晋 C. 东晋 D. 唐 1.孔子还乡祠位于 2.00分 A. 今夏邑县 B. 今淮阳县 C. 今永城市 D. 今睢县 2.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弟子是 2.00分 A. 子贡 B. 子张 C. 曾参 D. 子夏 3.庄子所属的时代是 2.00分 A. 秦朝 B. 春秋时期 C. 西汉D. 战国时代

地域文化(判断)

地域文化判断题 1. 从1951年到1954年,青海全省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全部建立了乡以上的各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A. 正确 2.改革开放30年,青海发展了以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高原动植物资源开发三条线为主的特色产业。 A.正确 3.历经30年的发展,青海的高原特色农牧业格局已然形成,设施农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不断发展。 A.正确 4.正式投产运营的涩宁兰输气管线工程,西起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的涩北油气田,全长达929.3公里,为目前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输气管线。(见教材248页) B.错误 5.“一五”期间我省建立了青海师范专科学校,扩建了青海师范大学,这是青海最早创办的两所高校。 B.错误 6. 西宁钢厂、青海制药厂、青海铝厂等都是在中央决定国家进行大三线建设时搬迁到青海的大型企业。 A.正确 7.经过30年的发展,青海的传统农牧业已经迈开了向现代化农牧业转变的步伐。 A.正确 8. 进入21世纪,青海工业经济整体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A.正确 9. 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 B.错误 10.柳湾彩陶遗址和民和喇家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B.错误 11.民族团结、政治安定,是青海省保障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 A.正确 12.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重心,其中改善民生是第一要务。 B.错误 13.青海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A.正确 14.青海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 A.正确 15.省委、省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提出“大财政,小民生”的执政理念,就是把财力最大限度地用到改善民生上。 B.错误 16.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就是要不断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科技同青海经济社会的结合。 A.正确 17.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社会发展进步尤为重要。 B.错误 18.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省份,在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中,青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A.正确 19.经过连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青海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条件。 A.正确20.2010年4月8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来到青海大学,给近千名来自全省各高校学生代表作了题为《我眼中的青海》的省情形势报告,寄语广大学子,希望大家勤奋学习,励志成才;坚定信念,勇担责任;敢于吃苦,勇于创新,紧握青海发展的接力棒,奋力冲入下一个接力点,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2009年,董振堂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A.正确 三、判断题: 1. 无弋爰剑是青海早期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A. 正确 2.赵充国在河湟地区的屯田安边政策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解决了军粮转运的困难,又为西汉王朝在边疆的防御力量巩固持久,河湟地区得以保全,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A.正确 3.青海近代史上的朱绣因为代表北洋政府入藏,促成西藏问题和平解决,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称为“边事专家”。 A.正确 4.杨应琚曾数次出任西宁道,为西宁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B.错误

生活与哲学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命题人:李正 试卷说明: 1.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本试题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 第I卷(选择题) 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 )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 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者 (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 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 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 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 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说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4.“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 A.内涵 B.起源 C.任务 D.性质 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关键词句集锦(学生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关键词句集锦 一、如何做 1.文化的影响或作用或价值或功能: A.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基本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3.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如何对待外来文化(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5.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归纳提升: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启示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如何进行文化创新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一是(从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看,)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第八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在热贡艺术中,雕塑占有显要的地位,主要包括泥塑、木雕、砖刻、石刻等,其中()最为发达。 A 泥塑 B 木雕 C 砖刻 D 石刻 答案:A 2.故事画以《猴子变人》最为著名,传说在古代西藏,一只猕猴与岩魔女结为伉俪,生下六个猴儿,后繁衍至五百,得以神粮饲之,“毛迹渐短,尾亦渐缩,更人语言,遂变为人”,就成为()的祖先。 A 汉族 B藏族 C 蒙古族 D 土族 答案:B 3.()素有藏族“歌舞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民间舞蹈主要由“卓”“伊”“热巴”“热依”和“国哇”等几大类组成,风格迥然,异彩纷呈。 A、玉树 B、果洛 C、西宁 D、乐都 答案:A 4.()县“卓舞”主要分布在白龙镇、上庄村、下庄村和代达,其风格粗犷豪放,造型形象传神,韵律优美生动,内涵含蓄隽永。 A、治多 B、称多 C、玛多 D、囊谦 答案:B 5. ()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有“小故宫”之称。 A、瞿昙寺 B、塔尔寺 C、夏宗寺 D、白马寺 答案:A 6. 石雕有须弥台基、佛台莲花座、象背云鼓、六伏狮曼陀罗、鼎座、瓶座、灯座等。()是瞿昙寺石雕艺术的代表作。 A、莲花座 B、象背云鼓 C、六伏狮曼陀罗 D、鼎座 答案:B 7.到1997年,()城已形成“排灯一条街”,排灯艺术大放光彩。 A、湟源县 B 湟中县 C、平安县 D、互助县 答案:A 8.()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称。

A、民和 B、湟源 C、互助 D、大通 答案:B 9.()时,湟源为西部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英、法、美、俄等国的商人在此设立洋行,商贸四通八达。 A、东汉 B 、隋朝 C、唐宋 D、明清 答案:D 10. 1988年,文化部授予()县“中国现代民间画乡”称号。 A、湟源 B、湟中 C、大通 D、乐都 答案:B 11. 撒拉族的《骆驼舞》和土族的《庄稼其》,它们都用独特的舞蹈艺术,演绎了()的变迁。 A、民族文化 B、宗教文化 C、民间文化 D、大众文化 答案:A 12. 每年(),塔尔寺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 A、腊八 B、正月十五 C、二月二 D、六月六 答案:B 13.()被称为“藏族画家之乡”,这里人人会作画雕塑,家家以艺术为业,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妙,位列我国藏族聚居区之首。 A、热贡地区 B、河湟地区 C、安多地区 D、西藏地区 答案:A 14. 明代屯军的江浙()一带的能工巧匠,留居热贡一带,与当地人相互融合,艺术上相互吸收、取舍、创新,成就了“奇美天下”的堆绣艺术。 A、中原 B、江浙 C、江淮 D、北京 答案:B 15. “卓”展示了舞蹈艺术的()之美,“伊”展现了洒脱自如。 A、阳刚 B、阴柔 C、土族 D、蒙古族 答案:A 16.()接见了三罗喇嘛,赐寺匾额为“瞿昙寺”。 A、朱元璋 B、刘伯温 C、常遇春 D、徐达 答案:A

地域文化判断题

《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 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 “官窑 ”与“民窑 ”之分。 ( √ ) A. 错误 B. 正确 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 “天完 ”的政权。 ( × ) A. 错误 B. 正确 3. 确定 8 月 1 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 A. 错误 B. 正确 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 A. 错误 B. 正确 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6. 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 ) A. 错误 B. 正确 7. 第一次提出 “井冈山精神 ”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 ) A. 错误 B. 正确 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 × ) A. 错误 B. 正确 10. 赣江是长江 8 大支流之一。 ( √ ) A. 错误 B. 正确 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A. 错误 B. 正确 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A. 错误 B. 正确 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 A. 错误 B. 正确 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 A. 错误 B. 正确 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 ×) ( × ) 晴雨台 ”。 ( √ )

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16. 17. A. 18. A. 错误 B. 正确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错误 B. 正确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 识。 错误 B. 正确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错误 B. 正确 19.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20. 21. A. 错误 B. 正确( × )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错误 B. 正确 江西傩始终坚持以舞蹈为活动核心这一传 统。( 错误 B. 正确 2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 2 次阐述。( × A. 错误 B. 正确 23. 江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中心地区之一。 . 错误 B. 正确 24.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 ×) A. 错误 B. 正确 25. 样式雷”是指清代永修雷氏建筑世 家。( A. 错误 B. 正确 26. 在江西地区已发现的10 余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很少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 27. A. 28. 29. A. 错误 B. 正确 仙水岩崖墓出土的古筝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古筝乐器。√)错误 B. 正确 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 庭坚。 ×) 错误 B. 正确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都是私人所办。 (

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及答题技巧

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及答题技巧 一、文化的作用 1、为什么重视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不同 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 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相互交融: A:与经济的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提高 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与政治的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b.随着世界多极化, 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A、为什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 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 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 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 教兴国战略)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①作用的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文化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②对人的影响: 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在:a.交往方式和 交往行为,b.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影响人的作用——(优秀)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5-7地域文化试题答案

课目代号:6157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7月期末考试 开放本科各专业 地域文化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所给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答题框里,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1.ABC 2.AB 3.ABC 4.BCD 5.ABD 6.ABCD 7.ABCD 8.AB 9.ABC 10.ABD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临夏砖雕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其砖雕的图案主要有吉祥纹样和吉祥主题。常见的吉祥纹样有:代表尊贵的龙纹、凤纹图案;代表威严的狮虎图案;代表静土的莲花纹图案;代表富贵的牡丹纹图案;代表祥和的祥云纹图案。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五福捧寿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富贵寿考图案等。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临夏砖雕多为仿木结构,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画面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外呼应,浑然一体。总之,临夏砖雕汇集了多门艺术的技法,融汇多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2.汉新筑长城起于今永登而西行,顺河西走廊延伸到了今新疆罗布泊(一说库车西北)一带,形成了长达1600余公里的安全防线。甘肃境内的汉长城,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大体以酒泉和敦煌为界,分为东、中、西三段。令居以西至酒泉段是河西汉长城的东段,史称“令居塞”。酒泉至敦煌段为河西汉长城的中段。它的东端在今金塔县境与“令居塞”衔接,向西横贯金塔全境,入瓜州县境,沿疏勒河南岸西行,由三个墩以南入敦煌市境,至河仓古城(即大方盘城),再经小方盘城,至榆树泉沼泽中。然后,由小方盘城折向南方,伸于今敦煌市西南方的南湖乡古董滩,即汉代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阳关遗址。敦煌至今罗布泊长城为河西汉长城的西段。

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湖南在()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A.春秋战国时期 B.商周时期 C.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第2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 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 B.胡宏 C.张栻 D.曾国藩 [第3题](单选题)提出“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的湖湘伟 人是 A.毛泽东 B.魏源 C.曾国藩 D.刘少奇 [第4题](单选题) 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 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5题](单选题)提出“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的是 A.毛泽东 B.魏源 C.曾国藩 D.刘少奇 [第6题](单选题)唐代()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A.元结 B.柳宗元 C.颜真卿 D.秦观 [第7题](单选题)()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A.唐才常 B.谭嗣同 C.王夫之 D.魏源 [第8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 B.朱熹 C.周敦颐 D.胡安国、胡宏父子 E.张栻 F.王阳明 [第9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

生活与哲学试题及答案

淄博六中生活与哲学综合试题(一)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 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 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C.②④ D .③④ 2?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3?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 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6?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7?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 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qgn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8?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 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①②B?②③C.②④ D .③④ 9?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考点1.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考点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3.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综合国力的意义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1:《战狼2》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成为最热门话题。片尾一幕“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 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常常使影院掌声雷动。它的成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下面是有代表性的网友评价: “龙的传人”: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理念! “北方的狼”:《金刚狼3》国内公映时,制片方特别提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战狼2》则没有做到,而是过于直接的血腥暴力、刀刺屠杀等场面,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精神影响。这启发中国电影人追求票房时,也要在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的细节上更加精细用心。 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角度,分析影片《战狼2》上映的意义。(6分) ①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战狼2》上映有利于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②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上映不断刷新票房纪录,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它的的上映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综合国力。(三个角度各2分)

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课程综合练习 一、多选题 1、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居全国之首的有()。 A、森林覆盖率 B、木材蓄积量 C、木材产量 D、矿产资源 2、漫长历史传承中,黑龙江流域养育了为数众多的古代民族,这些民族分为三个族系,即()。 A、匈奴、鲜卑、柔然、敕勒 B、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契丹、蒙古 C、束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 D、濊貊族系的夫馀、高句丽 3、在黑龙江的历史文化中,高峰是()。 A、渤海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金源文化 D、龙口文化 4、中原文化进入黑龙江主要是通过历代()。 A、移民 B、流民 C、士大夫 D、士兵 5、“闯关东”文化的影响()。 A、“闯关东”铸就了黑龙江人独有的性格特征 B、“闯关东”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 C、“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的内涵 D、“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 6、黑土文化的特征是()。 A、黑土文化的厚重性 B、黑土文化的包容性 C、黑土文化的多元性 D、黑土文化的边缘性 7、黑土文化的包容性突出体现在()。

A、北大荒是“流人”、“右派”的安身地 B、北大荒是“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 C、善待犹太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记录 D、接纳“日本遗孤”是博大胸怀的展现 8、黑土文化的多元性除城市建筑的多元,还表现在()。 A、宗教信仰的多元 B、文化消遣的多元 C、风俗习惯的多元 D、方言词汇的多元 9、黑土文化的边缘性表现在()。 A、黑龙江历史文化的边缘性 B、黑龙江近代文化的边缘性 C、黑龙江当代文化的边缘性 D、黑龙江原住民文化的边缘性 10、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 A、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B、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 C、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D、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 11、黑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A、黑土文化对文明起源的贡献 B、黑土文化对观念制度的贡献 C、黑土文化对精神气质的贡献 D、黑土文化对文化艺术的贡献 12、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的价值核心是()。 A、“崇武” B、“尚勇” C、“伦理” D、“道德” 13、渤海国教育分为以下几种()。 A、国学 B、地方官学 C、乡学 D、私学 14、目前已发现的渤海国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 A、三陵坟二号墓 B、茂陵公墓 C、贞惠公主墓 D、贞孝公主墓

地域文化本

1【多选题】中原文化进入黑龙江主要是通过历代()。选择一项或多项: A.士大夫 B.士兵 C.移民 D.流民 2【多选题】“闯关东”文化的影响()。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闯关东”铸就了黑龙江人独有的性格特征 B. “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的内涵 C. “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 D. “闯关东”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 3【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特征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黑土文化的多元性 B.黑土文化的厚重性 C.黑土文化的边缘性 D. 黑土文化的包容性 4【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包容性突出体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接纳“日本遗孤”是博大胸怀的展现 B. 北大荒是“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 C.善待犹太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记录 D. 北大荒是“流人”、“右派”的安身地 5【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多元性除城市建筑的多元,还表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风俗习惯的多元 B.方言词汇的多元 C.宗教信仰的多元 D. 文化消遣的多元 6【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 B.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C. 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

D.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7【多选题】黑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黑土文化对观念制度的贡献 B.黑土文化对精神气质的贡献 C. 黑土文化对文化艺术的贡献 D.黑土文化对文明起源的贡献 8【多选题】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的价值核心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尚勇 B.“崇武” C.“伦理” D.“道德” 9【多选题】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居全国之首的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生活与哲学》判断题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客观存在”应为“客观是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5、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6、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7、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8、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但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9、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15题2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15题 1、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文化产业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2、2008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参考答案: 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通过自觉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 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2008年2月17日,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在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触动了国人的情感,震撼了国人的心灵。很多人表示,“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人物感动中国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 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