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第一讲 导论课件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生教学PPT(第一讲)

(二)马歇尔关于现代公民身份的经典 理论
• 著作:《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 • 1、公民权利的类型 (1)18世纪出现的公民权利(civil Citizenship):包括财产、 个人自由、法律权利(保障个人自由所必须的权利)人权。 (2)19世纪确立的权利,政治权利(political Citizenship),指 参与政治权利运作的权利。
• 第二是从人类的主体性发展,从公民意识与 臣民意识的核心区分入手:公民意识是人类 自由自主活动内在精神的自觉反映和要求, 主要由“合理性意识”、“合法性意识”和 “积极守法精神”构成 。 • 第三是从公民意识的内在结构对公民意识进 行内涵界定,把公民意识看成是复杂的观念 形态系统,有它自身内在联系的逻辑层次结 构,有其核心内涵、具体内涵以及延伸内涵, 而公民身份意识是其核心内涵。
• 政治理论家对公民身份( Citizenship)概念的 兴趣已经剧增起来。在1978年,人们可以很自 信地说:公民身份概念在政治思想中已经过时“。 十五年之后,公民身份又成了持各种立场的政治 思想家中流行的专业术语。 • 因为公民身份与政治哲学中两个最核心的概念有 关:正义、成员资格
Citizenship
(3)20世纪建立的社会权利(social
Citizenship),这种公民 身份类型强调经济与社会保障的公民权利,其权利由于在 西欧得以发展,因此在现代福利国家中得以充分的表达。
2、公民权利是一个历史发展 过程
• 随着公民权利的扩大,享有权利的公民阶层也随 之增加,被限制于拥有财产的、信仰新教的白色 人种的市民权利和政治权利逐渐向妇女、工人阶 级、犹太人、天主教徒、黑人和其他以前被排除 在外的群体延伸。 • 在马歇尔的理论中,社会权利的到来意味着公民 身份的历史终结。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PPT精品文档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
2、1982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 会,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3、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政治 工作纲要(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 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 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 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 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英文名称:The the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54 学 分:3
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教 材: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等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参考书目:
1.《心灵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新论》,杨怀中著,
9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
7、1988年9月,全国有10所高校招收首批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硕士研究生。
8、1990年,又有部分高校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 位授予权。
9、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颁布了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 录》,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 治教育”两个专业整合,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 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 开始招收博士生。
10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
10、2004年,中央先后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 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明确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科建设 的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导论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是指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 教育学所研究的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稳定、 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样式并 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据,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限 定主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的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思想与行为 灌输与疏导 内化与外化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现象、问题与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思想政治教 育专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 同时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创立与初步建设阶段
创办之初(1984—1987) 主干理论与分支学科逐步建立(1987—1995)
内化与外化的实质: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下所进
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
内化与外化是过程性与成效性范畴 受教育者能自觉进行内化与外化,既是思想政治教育 的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与相关学科
一、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理论同党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 (二)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一、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方法
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学习运用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问题 继承和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 工作
思想政治 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导论--(一)

讨论:
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的区别是什么? 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2、概念的区别
政治 工作
思想 工作
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统战工作、 纪检工作等
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 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 问题并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
现象-----切入点 问题-----重点 规律-----目的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全面探索阶段(1978-1984) 2、创立和初步建设阶段(1984-1995) 3、综合建设阶段。(1996-2005) 4、纵深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施加论的这些界定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教育需要和在 教育中的主体性。
培养、转化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思 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
强调教育结果,忽略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
内化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 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 品质的过程。
2、意识形态性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 位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 也不能有非阶级的意识形态。”——《列宁 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 326-327页。
3、内容的规定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在共 产主义者同盟的章程中提出 了盟员“具有革命毅力和宣 传热情”。
目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目录
点击章节名直接 打开相关课件
导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目录
点击章节名直接 打开相关课件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第九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优秀文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章绪论PPT资料

▪ 1996年,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设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同年,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博士点也更名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
▪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 该学科点被确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这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开始进入 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
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硕士点。 它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 20世纪90年代初,上述学科逐步走向整 合,正式设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 政治教育硕士点,是隶属于政治学一级 学科内的一个二级学科。
▪ 这个二级学科的正式设立,标志着马克 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始步 入正规化建设的阶段。
▪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工作重心的转 移,在新的 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发生 了许多重大变化,在概念的使用上就是以“思 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了“政 治思想工作”,而成为新时期比较统一的标准 提法。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一)在西方无产阶级运动中萌芽与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宣传工作”、“知识 武装” 2、列宁时代:“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工作” 3、斯大林时代:“政治工作”、“思想工作”、 “政治思想工作”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 探讨
▪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提出 和演变的 过程
▪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 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 一一共产 主义同盟章程中提出“宣传工作” 这一概念。
1902年前后,当列宁创立布 尔什维克 ,领导十月革命以
及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时,提出了“政治工 作”和“政治教育工作”这 两个概念。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导论-PPT课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5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也就是它的理论逻辑结 构或理论体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本内容主要有三 大部分,即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和学科应用教学理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这三大部分理论内容如果按逻辑方式把它 组织成一个理论结构,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它应该包 括以下内容: (一)原理论 (二)课程论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 程论 (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论 (五)思想政治学科教 学艺术论 (六)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七)思想政治学科教 学评价论 (八)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 (九)思想政治学科实 践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3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教学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为国家和社会教育培养新生一代 的一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德育学科,它属于教育 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 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但有科学运作的 规律可以把握,而且有无穷有趣的教学操作艺术可以认识。 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但有教师与学生对抽象的科学规律的 掌握运用,而且在教与教学操作时要伴随着情感、价值、策略 等因素。所以研究教学,不但要研究它的科学规律,也要研究 它的艺术,教学的魅力来自它的艺术。所以说,思想政治学科 教学论是研究思想政治专业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和艺术的一门 学问。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4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从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和内容来看,这 个学科既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和研究科学的性 质。一门科学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科学价值,又有 应用价值,这种交叉现象不但在教育科学领域存在,在其他 科学中也存在。 哪一门教育科学属于哪类科学性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它能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为推动理论发展服务。所以,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从它的实际理论内容结构和作用来看, 它应该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件

第一篇本质论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工作的联系与区别政治工作:政治工作就是指一定的阶级、团体、政党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纲领的活动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包括政治性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思想工作;政治性思想工作指一定的的阶级、政党、团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中思想教育,和思想工作中政治性思想工作注意:1)不要把纪检、保卫、组织等非思想性政治工作当作思想政治工作2)也不要把非政治性思想工作当作思想政治工作,比如个人的习惯、爱好、自然科学思想等等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认为,二者是重合的、可以通用区别:1)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内容,侧重理论教育2)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等同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或性质1、阶级性,阶级不同,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也肯定不同,因此,这就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
2、普世性,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于各个阶级的活动之中,是一个世界性的、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是研究国家为核心的各种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思想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联系a、政治学研究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思想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B、政治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确定的意识形态C、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政治学提供专门人才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政治学提供学术后备人才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专门研究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关系政治学不专门研究政治教育(二)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他是整个教学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联系:教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基本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