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科研课题论文:35226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科研课题论文:35226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学科教育论文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引言林焘先生在《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指出:“洋腔洋调形成的关键不在声母和韵母,而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语音层次。

声调可以说是汉语语音结构中最敏感的成分,只要把声调读准,即使发zh,ch,sh,r时舌头没有卷起来,或者是读ü时,嘴唇没有圆起来,听起来仍然是流利的汉语。

”所以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声调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声调偏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语音都离不开声调的起伏变化,只是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起伏变化不会影响词义;而在声调语言中,声调的起伏变化具有区别词义的功能,会系统地利用不同的声调调值区分音节或某个词的意义。

汉语中的每一个音节都具有不同的声调,同样音节的声调不同会使它的意义变化,声调是汉语语音最重要的外显特征,所以说汉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门声调语言①。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可以分四个类型,阴平(调值是55)、阳平(调值是35)、上声(调值是214)和去声(调值是51),由于汉语的这种升降曲折的声调变化,对于以非声调体系语言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想学好声调不是简单的事情。

韩国语属于声调体系语言,有轻重音差别和句调的升降,但没有音节的声调,轻重音和句调的变化也不会使意义不同,因此韩国学生学习声调出现偏误最多,声调是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

(一)字调偏误大多数韩国学生学习声调时表现出对上声的模仿比较困难,其次是阴平和阳平,相对来说,去声掌握得普遍较好,单个字调偏误主要表现为调值上的缺陷。

虽然音高的不同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而音高变化的不同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但是每个声调的调值音高都有缺陷,说出来的汉语就不会很地道,听起来也不舒服,造成所谓的洋腔洋调。

韩国学生表现出的偏误如下。

1.阴平调值偏低阴平的调值是55。

韩国学生的调值往往固定在44,甚至会更低,学习者找不到正确的音高。

2.阳平上不去阳平的调值是35。

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及成因分析

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及成因分析

所 以在语音 学习 中,韩国人很 习惯 汉语拼音 声韵相拼 的规 听上 去类 似于普通 话的上声调和 去声调 ,造 成偏误 。而调
则 。韩 国在 历 史 上 长 期 使 用 汉 字 , 到 目前 为 止 , 韩 国语 词 域 的偏误则主 要表 现为上 升的幅度不够 高,其跨度 空间不 汇系统中还有约6% 0 以上 的汉 语 借 词 ,这 些 大量 的汉 语借 词 明显 ,起 点过 低 ,等等 ,在很多情况 下念成位于 下半域的
学 界 中 的 大 多数 学 者 认 为 , 韩 国语 属 于 乌 拉 尔 — — 阿 ( )阳平 调 偏 误 二 普 通 话 阳 平 的 调 型 是 一 个 明显 的上 升 调 ,调 值 是 3 、 5 尔 泰 语 系 , 而 汉 语 属 于 汉 藏 语 系 。 尽 管 如 此 , 汉 语 拼 音 和 韩 国语 在 音 节 的 结 构 上 却 有 相 当 高 的 相 似 性 。 如 :汉 语 拼 2 或 2 。 韩 国 留 学 生 发 阳 平 调 时 调 型 的 偏 误 多 于 调 域 的 偏 4 5 音 由 “ 母 + 母 ”两 部 分 组 成 , 声 母 一般 由辅 音 充 当 ; 韵 误 , 大 多 数 是 把 阳 平 念 成 了低 平 调 , 他 们 发 的 阳 平 调 起 点 声 韵 母 主 要 由元 音 和 元 音 与 一 部 分 辅 音 的 组 合 构 成 。韩 国语 由 较 低 , 大 致达 到 3 ,或 者 出现 念 成 降调 的情 况 ,具 体 表 现 度 在 将 阳 平 升 调 发 成 了低 降 调 或 低 降 微升 的 曲折 调 , 使 我 们 “ 音 ( 辅 音 ) + 音 ( 元 音 或 元 音 + 音 ) ”组 成 。 子 即 母 即 子
与5 度之 间,从调型来看起伏不超过半度 ,且全部位于调域 来 类 似 于 阳平 。 表 三 :上 声 调单 字 调 发 音情 况 上 半 部 。 韩 国 留 学 生 发 阴 平 调 时虽 然 调 型 与 普 通 话 的 阴平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由于汉语和韩语语音系统存在很大的不同,使得韩国学生在汉语
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语音偏误。

本文将对目前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见的语音偏误类型进
行分析。

一、元音偏误
元音是汉语和韩语中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语言的元音系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会出现元音偏误的现象。

1. 用韩语元音代替汉语元音
韩语元音和汉语元音差异较大,如果韩国学生按照韩语音系习惯发音,就容易将汉语
元音发成韩语元音,从而出现元音偏误。

例如,发汉语音节“shi”的时候,韩国学生会将汉语的“i”音发成韩语元音“이”,导致语音偏误。

2. 轻音发成重音
在韩语中,元音有轻音和重音之分,而在汉语中,则没有这种区别。

韩国学生在学习
汉语时,容易将汉语的轻音发成重音,从而产生语音偏误。

1. 不分清浊音
2. 辅音拼写错误
三、声调偏误
总之,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出现元音偏误、辅音偏误和声调偏误等语音偏误。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巩固基础训练,提高学生对汉语语音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达到逐步减少语音偏误,提高汉语语音水平的目的。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综述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综述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综述2023-11-28目录•引言•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成因分析•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纠正方法探讨•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实证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音教学建议引言01随着中韩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语言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中韩语言交流02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语音偏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语音偏误问题03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汉语口语水平,促进中韩语言交流。

研究价值研究背景1 2 3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深入研究,探究其产生原因,为汉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探究偏误原因针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类型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

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研究,为汉语语音教学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

促进教学研究研究目的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实证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进行录音和分析,探究其偏误类型和原因。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韩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揭示其差异和相似之处,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030201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唇齿音发音不准确如将“f”发音为带有双唇色彩的音,或将“h”发音为带有唇齿色彩的音。

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混淆如将“z、c、s”发音为“zh、ch、sh”,或将“j、q、x”发音为“z、c、s”。

送气与不送气混淆如将“b”发音为“p”,将“d”发音为“t”等。

单元音韵母发音不准确01如将“a”发音为带有喉音色彩的音,或将“o”发音为带有唇音色彩的音。

复元音韵母发音动程不足02如将“ai、ei、ao、ou”等发音为单元音韵母,或将韵尾丢失,如将“ing”发音为“in”。

鼻韵母发音不准确03如将前鼻韵母“-n”发音为带有元音色彩的音,或将后鼻韵母“-ng”发音为带有前鼻韵母色彩的音。

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状况与偏误分析

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状况与偏误分析

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状况与偏误分析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音问题是韩国留学生首先遇到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0位韩国留学生录音样本的听辨判断和分析,发现了韩国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难点。

其中,辅音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b、p、f、z、c、s、zh、ch、sh、l、r上,声调方面在字调、词调、句调和变调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标签:韩国留学生语音习得偏误声调一、引言语音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学习过程。

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具有区别语义的重要作用,也是汉语语音最突出的特点,如果声调改变了,音节的意义也往往会随之改变,由它组成的词义也就完全不同了。

如“买菜”和“卖菜”,“买”和“卖”的声调不同,意义完全相反。

韩国语标准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所以虽然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但韩国人在声调习得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目前,针对韩国留学生语音习得情况的研究多为结论性的阐述,用调查统计方法进行的研究还很少见。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发音测试的方式对韩国留学生的语音习得状况进行研究,运用声学数据和统计数据对习得状况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以期找出韩国留学生声调习得的特点和偏误规律。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调查对象: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韩国留学生中随机抽取的3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

调查方法:问卷。

于2014年5月发放30份,回收30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100%。

调查手段:问卷调查与发音测试相结合。

调查问卷以韩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状况为重点,设计了19道问题,涉及留学生的姓名、年龄、母语、性别等基本情况和一些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调查。

发音测试部分包括“声母、单字调、双字调、变调以及句子组声调”五个方面,重点在声调方面。

所有的发音材料都注上了汉语拼音,并于正式录音时打乱排列顺序。

三、数据分析(一)韩国留学生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性别比例既反映出韩国留学生中男女比例较均衡的状况,又反映出学习语言的学生中,一般女生略占多数的现象。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

偏误纠正法
总结词
偏误纠正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学习者在语音学 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纠正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在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中,偏误纠正法主 要是对韩国学生在发音、声调、音变等方面 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和纠正。该方法需要教 师对学习者的语音偏误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 录,并针对不同的偏误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 ,如示范正确的发音方法、提供声调练习等 。
05 教学建议与启示
针对韩国学生的声母教学建议
总结词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声母发音不准确的问题,其 中以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混淆最为常见。
详细描述
韩国学生在发舌尖前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舌位略落 ,口腔中有湿润感;而在发舌尖后音时,舌尖抵住硬腭 前部,舌位提高,口腔中应有干涩感。在教学中,可以 通过夸张发音、对比发音和手势模拟等方法,帮助学生 掌握正确的发音位置和感觉。
03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原 因分析
母语干扰
韩语与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产生 偏误。
韩国语中没有类似于汉语中的声调系统,因此韩国学生在掌握汉语声调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语言接触影响
在韩国,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产生 了一定的干扰。
送气音偏误
韩国学生在发汉语送气音时,往往倾向于将其发成不送气音,这是由于韩语中没有送气音所造成的。例如,“怕”、“特”等字在韩语中与汉语的发音相似 ,但在汉语中,这些字的发音方式完全不同。
韵母偏误
要点一
前置元音偏误
韩国学生在发汉语前置元音时,往往 倾向于将其发成后置元音,这是由于 韩语中没有前置元音所造成的。例如 ,“家”、“花”等字在韩语中与汉 语的发音相似,但在汉语中,这些字 的元音位置完全不同。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近年来,随着韩国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和热情激增,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其中有不少学生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尽管汉语的学习难度较大。

在汉语教学中,语音偏误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也是一个困扰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障碍。

本文围绕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对其语音偏误类型及影响因素加以详细探讨。

首先,应该看到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无不存在语音偏误,那么汉语在学习过程中语音偏误会有哪些类型呢?根据语音学家提出的观点,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汉语学习者常常由于语音特征的不同而出现发音变异。

有的学生会发音改变一个声母,即声母组合的不当使用,比如把/Zh/发成/,/J/发成/Z/。

另外,还有的学生会误把汉语中的发音变成其他语言中的语音,比如把/r/发音/l/,/s/发音/sh/。

其次,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是声调偏误。

这类偏误常见于原音部分,也就是说偏误出现在汉语基本语音/声调组合上。

有时学生会误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几种声调混在一起,也就是把一个音节的读音搞混成另一种读音,比如把汉字“的”的正确读音/dí/,误读成/dé/。

此外,如果韩国学生读一个词诶时,可能会把连贯的读音误改成其他声调,这类偏误也是十分普遍的。

再者,常常有的韩国学生读汉字的时候会出现音节混淆类偏误。

比如字“月”,应正确读作/yuè/,常有的是发成/yào/,或者把词“和”发成/hé/,又或者把词“请”发成/qíng/等等。

最后,有的学生汉语学习中也会出现拼音形式偏误,这类偏误大都能通过自我反馈纠正,比如把“小学”发成“XiAO xuE”,以及把“家”发成“JA”等等。

上述就是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的几类语音偏误。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类外,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类型,比如学生在发音上缺乏节奏感、发音不准确等等,这都影响到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正确表达与掌握,因此同样是需要重视起来。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分析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语音偏误。

这些偏误主要体现在音节的发音、声调的使用和语音规律的掌握上。

下面将对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类型进行分析。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出现音节发音错误的情况。

他们可能会将汉语中的某些音与韩语中的音进行混淆,导致发音不准确。

韩语中没有“zh”和“ch”这两个音,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将这两个音用韩语的相关音替代。

韩国学生还可能存在将汉语中的鼻音与塞音混淆的问题,导致发音上的偏误。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也容易出现声调使用错误的情况。

在汉语中,声调是区分词义的重要特征,但韩国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未能准确地区分和使用不同的声调。

他们可能会将一声和四声混淆,导致词义上的歧义。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没有掌握好轻声的使用,导致在实际交流中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也存在语音规律掌握上的偏误。

汉语拼音系统中有一些特殊的发音规律,例如舌尖音和舌叶音的发音规律,但韩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完全掌握这些规律,导致发音上的错误。

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往往将韩语的语音特点带入到汉语学习中,导致发音上的偏误。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主要体现在音节的发音、声调的使用和语音规律的掌握上。

针对这些偏误,教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对常见音节的发音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加强对声调的区分和使用的训练,以及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语音规律等。

只有这样,韩国学生才能在汉语学习中提高语音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及成因分析受韩国语汉字音等因素的影响,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声调时偏误情况较严重。

本文在对韩国留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规律,并分析了其成因,以期有利于对韩汉语语音教学。

标签: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成因学界中的大多数学者认为,韩国语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尽管如此,汉语拼音和韩国语在音节的结构上却有相当高的相似性。

如:汉语拼音由“声母+韵母”两部分组成,声母一般由辅音充当;韵母主要由元音和元音与一部分辅音的组合构成。

韩国语由”子音(即辅音)+母音(即元音或元音+子音)”组成。

所以在语音学习中,韩国人很习惯汉语拼音声韵相拼的规则。

韩国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到目前为止,韩国语词汇系统中还有约60%以上的汉语借词,这些大量的汉语借词虽然对韩国人掌握汉字字形、词语意义有较大帮助,但是这些汉语借词本身所形成的韩国语特有的发音特点对现在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常常产生干扰,形成负迁移。

这主要表现在音素的具体形态、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上的不同,导致韩国留学生形成较难纠正的发音偏误。

在韩国留学生这些语音偏误中,声调偏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笔者对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2007年入学的初级班(韩国班)12名韩国留學生汉语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初步总结出了部分有规律性的汉语声调偏误情况。

一、声调偏误情况(一)阴平调偏误普通话中阴平的调型是一个55调值的高平调。

声学研究发现,中国人说普通话时,阴平的音有的位于调域的4度与5度之间,从调型来看起伏不超过半度,且全部位于调域上半部。

韩国留学生发阴平调时虽然调型与普通话的阴平调型一致,都是平调,但是在调值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调值不够高,韩国留学生的阴平调域位于3度线附近,调值大都是33或44,明显低于普通话55度阴平,在大多数情形下阳平调被念成了低平调。

此外有部分学生也偶尔将阴平念成降调或微降,听起来更像是去声调。

例如:表一:阴平调发音情况普通话发音发音情况光ɡuanɡ55ɡuanɡ33(44)ɡuang332(442)医生yi55shenɡ55yi55(44)shenɡ33(44)(二)阳平调偏误普通话阳平的调型是一个明显的上升调,调值是35、24或25。

韩国留学生发阳平调时调型的偏误多于调域的偏误,大多数是把阳平念成了低平调,他们发的阳平调起点较低,大致达到3度,或者出现念成降调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将阳平升调发成了低降调或低降微升的曲折调,使我们听上去类似于普通话的上声调和去声调,造成偏误。

而调域的偏误则主要表现为上升的幅度不够高,其跨度空间不明显,起点过低,等等,在很多情况下念成位于下半域的微升调或者降调。

例如:表二:阳平调发音情况普通话发音发音情况以前yi214qian35 yi211qian33 yi211qian32(31)阳光yanɡ35ɡuanɡ55yanɡ33ɡuanɡ55yanɡ32(31)ɡuanɡ55黄huanɡ35h uanɡ33h uanɡ32(31)(三)上声调偏误普通话中的上声调是曲折调型,也叫降升调型,其调值是214,发音时有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这就是所说的“拐弯儿”。

韩国留学生在发上声调时比较混乱,偏误较多,主要表现为会“升”,不会“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韩国留学生单字调会读成接近34的调子,而双字调会读成接近35、23、334的调子。

上声在普通话中的调型是曲折调,韩国留学生的声调曲线呈略升态,形成偏误,听起来类似于阳平。

表三:上声调单字调发音情况普通话发音发音情况狗ɡou214ɡou34老lao214 lao34表四:上声调双字调发音情况普通话发音发音情况老师lao214shi55 lao211shi55沈阳shen214yanɡ35shen24yanɡ33小姐xiao35jie214 x iao55jie35(324、325)五个wu214ɡe51wu35(24)ɡe53从表四可以看出,上声和阴平组合时,学生基本可以掌握上声音节变为半上声音节的规律。

但上声和阳平、上声和去声组合学生难以掌握,共同的问题是上声降不下来,有的学生读成阳平(35调值),有的学生读成了24调值,还有的学生读成了阳平(55调值)。

上声和上声的组合问题最大,偏误主要是在后一个音节上,调值接近于35、324或325,前一音节的偏误所占比例很小。

(四)去声调偏误普通话中去声的调型是明显的降调,是从调域顶部到下半部的一个降调,调值是51,发音时有一个由5度全降到1度的过程。

韩国留学生在发去声时总体较好,但是部分学生发这个声调时,起点可以达到5度或接近5度,但终点却降不到1度,即没有完成全降的过程,听起来调值接近52、53或54,从而导致发音偏误。

表五:去声调发音情况普通话发音发音情况过ɡuo51ɡuo52上学shanɡ51xue35shanɡ53(54)xue32(33)韩国留学生在声调习得方面出现的偏误除了调型、调值和调域之外,在汉语四个声调的调长上也存在明显偏误,主要表现在上声曲折调调长长度不够,阳平和上声的调长区别小,阳平调长过长等几个方面。

传统语言学认为,声调长度具有因调类而变异的规律:具体说来是曲折调比非曲折调长,升调比降调长。

出现上述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留学生没有充分掌握汉语声调调类和调型、调长之间的联系。

二、汉语声调偏误成因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语音偏误原因有许多种,通过前面对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声调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语际迁移、语内迁移以及由于汉语拼音方案不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一)语际迁移根据鲁健骥(1984)的解释,语际迁移是指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就叫正迁移,也可简称为迁移;反之,便叫负迁移,或干扰。

母语的负迁移是造成语音偏误的主要因素。

原因是在刚开始学习一种外语语音时,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知识与经验只有母语(假设他不掌握其他外语)。

在他们的语音偏误中,用母语语音规律代替目的语的语音规律,是最直接的表现。

如前分析的韩国留学生发不好汉语声调,就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干扰。

我们知道,韩国语中的汉字音都是隋唐时代借去的。

至今仍完好地保留在韩语里,所以即使相同的汉字字形,其发音也早已不是现代汉语的语音了。

今天的韩国汉字虽无声调,却有长短音之分。

例如:(1)“光”与“广”都读[guang],“光”短音,“广”长音。

(2)“饭”与“半”都读[ban],“饭”短音,“半”长音。

由于韩语的音高变化不同于汉语,韩国语音节大多只有固定的一个调值,区别词义主要依靠声音的长短、高低、轻重,一般长音读得长而低。

短音读的短而高。

如:[ma:l]长音:话;[mal]短音:马。

这样,韩语学生就去找近似汉语的音来处理汉语声调。

而且起点落点不够高或不够低,调域窄。

尽管韩国语中有许多汉字音,但它独特的语音系统,无声调的发音特征,仍使韩国留学生在声调上产生很多偏误。

(二)語内迁移语内迁移说的是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目的语迁移是偏误分析的一项重要特征。

这项特征表明,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但受到母语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的影响。

如果说受母语知识的负迁移影响学习者初期的特征,那么,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则是在学习者后期阶段中明显表现出来。

在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心理学上叫做“过度泛化”。

具体说来就是学生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他们在目的语中学到的部分语言知识以类推的方式不恰当地套用到新的语言知识上,结果就产生了偏误。

前文所述的双字调中的部分情况就是“过度泛化”的结果,也就是由语内迁移造成的偏误。

(三)《汉语拼音方案》诱发的偏误汉语拼音和《汉语拼音方案》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特别是学习汉语语音的重要工具。

但它们在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诱发了学习者的一些发音偏误。

《汉语拼音方案》是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设计的,有些方面并不适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的实际需要。

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因为没有对声调的实际调型和调值进行标注,也诱发了一些韩国汉语学习者声调发音的偏误。

如对“一、不”一律标原调的规定,给韩国留学生带来不小的负担和误导,轻声不标调的规定也给韩国学习者准确地掌握在“阴、阳、上、去”音节后的轻声的不同调型带来麻烦。

实际上,在学习轻声时,即便学生知道是轻声,并能“轻读”时,也不能准确地读出轻声。

这是因为轻声仅仅读得“短”“轻”是不够的。

这就使韩国留学生在掌握汉语的正确发音时,高度依赖教师,这对学习者自学、对汉语的推广和普及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三、结语以上是对韩国留学生在汉语声调学习中产生的普遍性偏误做的分析。

偏误表现在:阴平不够高;阳平升不上去;上声本调不会拐弯儿,变调不准确;去声下降程度不够。

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主要是由语际迁移、语内迁移以及由于汉语拼音方案不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诱发的。

所以,今后我们应多方面加强语音的对比研究,解决汉语声调教学存在的三个薄弱方面,不断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大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减少偏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1]刘荀.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3]朱川.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5]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6]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3).[7]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8]朱景松.韩国人学汉语难点分析[J].中国语文学(韩国),1997,(12).(金峻铁吉林延吉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133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