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段钢模板计算书

圆弧段钢模板计算书
圆弧段钢模板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模板设计结构 (1)

3.参考资料 (3)

4.设计荷载及设计参数 (3)

4.1设计荷载 (3)

4.2荷载工况 (4)

4.3计算中材料部分参数 (4)

5.结构计算 (5)

5.1建立模型 (5)

5.2荷载施加 (5)

5.3结构计算 (6)

5.3.1 面板计算 (6)

5.3.2 [10竖肋计算 (7)

5.3.3 横肋][14a计算 (8)

5.3.4 12x100mm扁钢加劲肋计算 (9)

5.3.5 对拉杆计算 (9)

5.4模板变形计算 (10)

6、验算结论 (10)

圆弧段钢模板计算书

1.工程概况

重庆丰都长江二桥位于丰都县城区内,南岸与丰都新县城迎宾大道连接,北岸在名山镇新城区文化街上岸,并延伸至北岸滨江路,与省道丰垫路、丰忠路实现过境功能连接。

本次施工范围包括1#、4#、5#、6#、7#桥墩,桥墩均采用花瓶板式空心桥墩,花瓶式空心桥墩由直线段、圆弧段、墩帽三部分组成,墩身圆弧段均采用神工厂家加工的钢模板。钢模板配置两套,其中1#、4#墩共用一套模板,5#、6#、7#墩共用另外一套。

2.模板设计结构

圆弧段模板面板采用6mm厚钢板制作;墩身横桥向和纵桥向模板设有槽钢竖肋、横向加劲板及槽钢背楞;墩身倒角模板设有竖向肋及横向加劲板。

①墩身横桥向及纵桥向模板竖肋采用[10型钢,竖肋间距按照33cm、34cm

交替设置;横向加劲板采用6mm×100mm,间距为80cm,加劲板在两块模板对接处适当加密;槽钢背楞采用2[14a,间距为75cm;

②墩身倒角模板竖肋及横向加劲板均采用12mm×100mm扁钢,间距为30cm。

模板设计图如下图所示(详图见圆弧段模板设计图):

图1-1 墩身横桥向模板结构图(仅显示单块)

图1-2 墩身纵桥向模板结构图(仅显示单块)

图1-3墩身倒角处模板结构图(仅显示单块)

3.参考资料

(1)设计院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该项目相关技术资料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人民交通出版社

(3)《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结构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6)《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4.设计荷载及设计参数

4.1 设计荷载

(1)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

根据《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计算公式如下:

F=0.22r c t o β1β2V 1/2 (1)

F=r c H (2)

r c _____混凝土的容重,取25KN/m 3;

t o _____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根据经验,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为10h ;

V___混凝土浇筑速度,取1m/h ;

H___新浇筑混凝土总高度,H =4m ;

β1___外加剂影响系数,β1=1.2;

β2___坍落度影响系数,β2=1.15;

根据公式(1)计算如下:

F a =0.22r c t o β1β2V 1/2=75.9Kpa

根据公式(2)计算如下:

F b =rcH =25×4=100 KN/m2

故施工水平荷载取F1=min(Fa 、Fb)=75.9 KN/m2

则混凝土有效压头高度:

0/75.9/25 3.0c h F m γ===

混凝土侧压力分布如右图所示。

(2)混凝土自重对模板的压力

当浇筑墩身圆弧段最后4m高度时,混凝土自重对模板的压力最大,故取墩身圆弧段顶部4m进行压力计算。混凝土自重对模板压力为:

F2=Vγc cos76o/L=2 x26 x0.24/4.12=3.0 KN/m2

图1 混凝土自重对模板压力计算示意图

(3)活荷载对模板的压力

水平活荷载主要为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F3=2KN/m2

4.2 荷载工况

工况一:浇筑圆弧段底部2m高混凝土

工况二:浇筑圆弧段中间4m高混凝土

工况三:浇筑圆弧段上部4m高混凝土

对模板的结构控制,取最不利工况(工况三)进行验算。

4.3 计算中材料部分参数

圆弧段模板钢材取用Q235,钢材参数如下:

Q235钢材允许应力:【σ】=145 N/mm2

Q235钢材允许剪应力:【τ】=85 N/mm2

Q235钢材弹性模量:E=2.1×105

5.结构计算

5.1建立模型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中圆弧段模板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进行整体建模。圆弧段模板整体建模如下:

图2 圆弧段模板整体模型

5.2 荷载施加

圆弧模板荷载施加情况如下:

图3 圆弧段模板荷载施加5.3 结构计算

5.3.1 面板计算

面板应力图如下:

图4 面板应力图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圆弧段模板面板最大应力为106.8MPa<145MPa,满足规范要求。

5.3.2 [10竖肋计算

模板[10竖肋组合应力图如下:

图5 模板[10竖肋组合应力图

模板[10竖肋剪应力图如下:

图6 模板竖肋剪应力图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模板[10竖肋最大组合应力为115.8MPa<145.0MPa,最大剪应力为36.1MPa<85MPa 满足规范要求。

5.3.3 横肋][14a计算

横肋][14a组合应力图如下:

图7 横肋][14a组合应力图

横肋][14a剪应力图如下:

图8 横肋][14a剪应力图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模板][14a横肋最大组合应力为97.7MPa<145.0MPa,最大剪应力为30.0MPa<85MPa 满足规范要求。

5.3.4 12x100mm扁钢加劲肋计算

扁钢加劲肋应力图如下:

图9 扁钢加劲肋应力图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模板扁钢加劲肋最大应力为126.4MPa<145.0MPa,满足规范要求。

5.3.5 对拉杆计算

对拉杆的应力图如下:

图10 对拉杆应力图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对拉杆最大应力为239.1MPa,对拉杆采用精轧螺纹钢筋。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知精轧螺纹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为785MPa>239.1MPa 满足要求。

5.4 模板变形计算

模板变形图如下:

图11 模板变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模板最大变形为2.99mm 满足施工要求。

6、验算结论

通过对圆弧段模板进行施工验算,得出模板强度、稳定均能满足要求。

梁,500×80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500mm, 梁截面高度 H=800mm, 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85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40×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2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20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7.13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0×17.140=15.426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0×6.000=5.400kN/m2。 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15.43+1.40×5.40)×0.80=20.857N/m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80.00×1.50×1.50/6 = 30.00cm3; 截面惯性矩 I = bh3/12 = 80.00×1.50×1.50×1.50/12 = 22.50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盘扣式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模板支架选型 由于其中模板支撑架高3.6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案。设计围包括:楼板,长*宽=8m*8m,厚0.25m。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3#和4#楼地下室区域选择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搭设案 (一)基本搭设参数 模板支架高H为3.6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8m,立杆纵距l a取0.9m,横距l b取0.9m。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2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木,截面宽40mm,高80mm,布设间距0.2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 本支撑架使用?48 *3mm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禁打;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中,取与底模木平行的向为纵向。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

(1)荷载计算,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此时, 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1000?72/6=4.82?04mm3; 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 =0.3kN/m;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25?4? =6kN/m; 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25?.1? =0.275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 =1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2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g1 =(x1+x2+x3)?.35=(0.3+6+0.275)?.35=8.876kN/m; q1 =(x4+x5)?.4=(1+2)?.4 =4.2kN/m; 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

钢模板、拉杆l螺栓及模板连接螺栓计算

计算书 本工程施工所用模板主要用在箱涵的侧墙和顶板及桥墩和桥台,采用大模板可大大节省模板材料,加快施工进度。 一、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计算 在进行侧模板及支承结构的力学计算和构造设计时,常需计算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压力,一般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采用内部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0m/小时以下时,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以下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P m=4+1500K SKwV1/3 /(T+30)(3-1)P m=25H(3-2)式中:Pm——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KN/m2);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oC);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K S——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为50~90mm时取1.0,为110~150mm时取1.15; K W——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已知混凝土每环最大为4m,采用坍落度为120mm的普通混凝土,浇筑速度为0.25m/h,浇注入模温度为30oC,则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及有效压头高度为: 查表得:K S=1.15,K W=1.2 由公式(3-1),P m=4+1500×1.15×1.2×(1.2)1/3 /(30+30)=40.7 KN/m2由公式(3-2),P m=25×2=50KN/m2 取较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40.7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h=40.7/25=1.628m。 二、模板拉杆、螺栓计算 1、拉杆及栏杆上螺栓 模板拉杆用于连接内、外两组模板,保持内、外两组模板的间距,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和其它荷载,使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本工程模板拉杆采用对拉螺栓,采用Φ16精轧螺纹钢制作。其计算公式为: F=P mA 式中:F——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P m——混凝土的侧压力(N/m2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7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1.00米,立杆的横距l=1.00米,立杆的步距h=1.20米。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8.00×8.00/6 = 53.33cm3; 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 25.000×0.120×0.300=0.9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1.500×0.300=0.45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 (1.000+2.000)×1.000×0.300=0.900kN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 = 1.2×0.900+1.2×0.450=1.620kN/m 集中荷载P = 1.4×0.900=1.260kN 最大弯矩M = 1.260×1.00/4+1.62×1.00×1.00/8=0.518kN.m 最大支座力N = 1.260/2+1.62×1.00/2=1.440kN 截面应力=0.518×106/53333.3=9.70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KL27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7.2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550×10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4 梁侧楼板厚度(mm) 30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0.1 面板及小梁0.3 模板面板0.5 模板及其支架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梁 1.5 板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3 模板支拆环境不考虑风荷载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 不共用A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 a(mm) 900 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 b(mm) 1000 支撑架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h(mm) 1500 支撑架顶层水平杆步距h'(mm) 1000 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 2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 'a (mm)、l ' b (mm) 1200、 1200 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500 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 1(mm) 500 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 2(mm) 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1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柱距离(mm) 5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8 小梁两侧悬挑长度(mm) 100,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外露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作者: ————————————————————————————————日期: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顶托; 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4.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 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4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5; 木方弹性模量E(N/mm2):8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40X70 模板支架立面图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1000×15×15/6=37500mm3 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1-1 剖面图 受力分解图 1、荷载计算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厚度为100mm ,踏步高度为175m m,宽度为260mm,每一梯段板的踏步数为8步。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自重为:21 ×0.175×25+0.10×25/αcos =5.104 kN / ㎡ 其中:根据图纸可得α=31° 故αcos =?31cos = 0.857 q1 = 5.104×1+0.5×1 = 5.604 kN/m; α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扣件式钢管 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省××市××建设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前言 近几年,国内连续发生多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尤其是2000年10月,南京电视台新演播大厅双向预应力井式屋盖混凝土浇筑途中,发生了36m高扣件式钢管梁板高支撑架倒塌的重大伤亡事故。从此以后,模板支架设计和使用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 虽然采用钢管脚手架杆件搭设各类模板支架已是现代施工常用的做法,但由于缺少系统试验和深入研究,因而尚无包括其设计计算方法的专项标准。几年来,钢管模板支架和高支撑架(h≥4m的模板支架),均采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章节提供的有关公式及相应规定来进行设计计算的,但是惨痛的“事故”教训和深入的试验研究,已经充分揭示了《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确实尤其是存在重要疏漏,致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在新规范或标准尚未颁布之前,为了保证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使用安全,总工室参考近期发表的论文,论著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了有关“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资料,提供给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计算参考使用;与此同时,《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的相关公式、计算资料,相应停止使用。 特此说明! 总工程师室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模板支架计算………………………………………………1-1 第二节关于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L有关问题的探讨……………2-1 第三节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3-1 第四节梁板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设计要求……………4-1 第五节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实例………………………………………5-1 第六节附录: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资料………………………………6-1 [附录A]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常用构配件与材料自重[附录B]钢管截面特性 [附录C]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附录D]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 [附录E]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录F]立杆计算长度L修正系数表

满堂支撑架计算书

满堂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一、架体参数 二、荷载参数

风荷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搭设示意图:

平面图 四、板底纵向支撑次梁验算

G1k=N c=0.033kN/m; G2k= g2k×l b/(n4+1)= 0.35×0.5/(2+1)=0.058kN/m; G3k= g5k×l b/(n4+1)= 1×0.5/(2+1)=0.167kN/m; Q1k= q k×l b/(n4+1)= 3×0.5/(2+1)=0.5kN/m; 1、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满堂支撑架平台上无集中力 q=γ0×max[1.2(G1k+G2k+ G3k)+1.4×Q1k,1.35(G1k+G2k+ G3k)+1.4×0.7×Q1k]=1×max[1.2×(0.033+0.058+0.167)+ 1.4×0.5,1.35×(0.033+0.058+0.167)+1.4×0.7×0.5]=1.01kN/m q1=γ0×1.2×(G1k+G2k+ G3k)= 1×1.2×(0.033+0.058+0.167)=0.31kN/m q2=γ0×1.4×Q1k= 1×1.4×0.5=0.7 kN/m 计算简图 M max=0.100q l l2+0.117q2l2=0.100×0.31×0.52+0.117×0.7×0.52=0.028kN·m R max=1.100q1l+1.200q2l=1.100×0.31×0.5+1.200×0.7×0.5=0.59kN V max=0.6q1la +0.617q2la =0.6×0.31×0.5+0.617×0.7×0.5=0.309kN

梁底模板及梁侧模板支撑架计算

梁底模板支撑架计算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一、计算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12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3.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300*7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5.8 梁侧楼板厚度(mm)130 二、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900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1000步距h(mm)15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900、900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2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5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4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 三、面板验算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1)+1.4×2,1.35×(0.1+(24+1.5)×1)+1.4×0.7×2]×1=32.868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1=31.104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 (G2k+G3k)×h)×b=[0.1+(24+1.5)×1]×1=25.6kN/m 1、强度验算 M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31.104×0.2672+0.117×1.764×0.2672=0.236kN·m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4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54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4×14/6=32666.667mm3,I=bh3/12=1000×14×14×14/12=228666.6 67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ψc Q2k]×b=0.9×max[1.2×(0.1+(24+1.5)×0.9)+1.4×2,1.35×(0.1+(24+1.5)×0.9)+1.4×0.7×2]×1=29.77 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9]×1=28.00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9)]×1=23.0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 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28.006×0.12+0.117×1.764×0.12=0.03kN·m σ=M max/W=0.03×106/32666.667=0.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2L4/(100EI)=0.677×23.05×1004/(100×5400×228666.667)=0.013mm≤[ν]=L/250=100/250=0.4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4=0.4q1静L+0.45q1活L=0.4×28.006×0.1+0.45×1.764×0.1=1.2kN R2=R3=1.1q1静L+1.2q1活L=1.1×28.006×0.1+1.2×1.764×0.1=3.292kN

墙模板(组合式钢模板)计算书_20150716_101743984

墙模板(组合式钢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 t0β1β2v1/2,γc H]=min[0.22×24×4×1×1×21/2,24×3.2]=min[29.87,76.8]=29.87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 [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 kN/m2 三、面板布置

模板设计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长向接缝方式为端缝齐平,根据《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4.3.5和4. 4.4条,面板强度及挠度验算,宜以单块面板作验算对象。面板受力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q=0.95bS承=0.95×0.6×38.056=21.692kN/m 面板弯矩图(kN·m) M max=1.091kN·m σ=M max/W=1.091×106/21.1×103=51.72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0.6×29.87=17.922kN/m 面板变形图(mm) ν=0.086mm≤[ν]=1.5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板模板脚手架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10;纵距(m):1.1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90;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楼板参数 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1.82/6 = 54 cm3; I = 100×1.83/12 = 48.6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25×0.12×1+0.35×1 = 3.35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1= 1 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3.35+1.4×1= 5.42kN/m 最大弯矩M=0.1×5.42×0.32= 0.049 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48780/54000 = 0.903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0.903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满足要求!

梁模板支架计算示例

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7.0m , 梁截面 B ×D=1000mm ×1000mm ,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60m ,立杆的步距 h=1.20m ,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8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5.0N/mm 2,弹性模量6000.0N/mm 4。 木方100×100mm ,剪切强度1.3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9500.0N/mm 4。 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1.50m 。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25mm 。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 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 3,施工活荷载5.00kN/m 2。 梁两侧的楼板厚度0.20m ,梁两侧的楼板计算长度3.00m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30kN/m 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 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7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 1.20×25.000×0.200×3.000×0.600=10.800kN 。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2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1.000×1.000+0.500×1.000=25.50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4.000+1.000)×1.000=5.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0×1.80×1.80/6 = 54.00cm3; I = 100.00×1.80×1.80×1.80/12 = 48.6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25.500+1.4×5.000)×0.600× 0.600=1.354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354×1000× 1000/54000=25.067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不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25.500+1.4×5.000)×0.600=13.53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536.0/(2×1000.000× 18.000)=1.12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24.4m模板支撑计算书

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4.4m, 立杆的纵距 b=0.6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4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00mm,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6.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85.×85.mm木方。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50kN/m2。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300×0.600+0.200×0.600=4.638kN/m

钢模板计算书

湖畔郦百合苑9-13、14、15、18、19#楼及车库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计算书 1.计算依据 1.参考资料 《建筑结构施工规范》 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2.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 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 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此处取26kN/m 3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 t0=200/(T+15)计算;假设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0C ,即T=250C ,t 0=5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2.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 高度(m );取9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 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 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大模板侧压力计算 2/121022.0V t F c ββγ=

梁模板支撑计算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梁段:L16a。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 0.4m; 梁截面高度 D(m): 1m; 混凝土板厚度(mm): 120mm;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0.8m;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m; 脚手架步距(m): 1.2m; .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2.6m; 梁两侧立柱间距(m): 0.8m; 承重架支设: 多根承重立杆,钢管支撑垂直梁截面;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0.6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0; 扣件连接方式: 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0.35kN/m2; 钢筋自重(kN/m3): 1.5kN/m3;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kN/m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8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2kN/m2;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2kN/m2;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 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N/mm2;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6N/mm2;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N/mm2;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 钢材弹性模量E(N/mm2):210000;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N/mm2;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N/mm2; .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5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1=0.8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k b L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X 3.5。 、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5 5 匚 纵向钢昔 僑向钢背 板底方木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静荷载标准值q1 = 25.000 X 0.120 X 1.000+0.350 X 1.000=3.350kN/m 活荷载标准值q2 = (2.000+1.000) X 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W = 100.00 X 1.80 X 1.80/6 = 54.00cm 3; I = 100.00 X 1.80 X 1.80 X 1.80/12 = 48.60cm 4; (1) 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f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 2 其中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 = 0.1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 X 0.450=0.16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强度计算值f = 0.166 X 1000X 1000/54000=3.083N/mm2 面板的强度验算f < [f], 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2.21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X 2219.0/(2 X 1000.000 X 18.000)=0.18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 2 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桥墩模板计算

3#墩墩身模板计算书 一、基本资料: 1. 桥墩模板的基本尺寸桥墩浇筑时采用全钢模板,模板由平面模板和平面模板带半弧模板对 接组 成,单块模板设计高度为2250mm面板为h=6伽厚钢板;竖肋[10#,水平间距为L i=300mm横肋为10mn厚钢板,高100mm竖向间距L2=500mm背楞:平面模板为双根[20#槽钢、平面模板带半弧模板为双根[14#槽钢,纵向间距为:800mm; 2. 材料的性能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2011 》的规定,暂取: 砼的重力密度:26 kN/m3;砼浇筑时温度:10C;砼浇筑速度:2m/h;不掺外加剂。 钢材取Q235钢,重力密度:m;容许应力为215MPa不考虑提高系数;弹性模量为 206GPa。 3. 计算荷载 对模板产生侧压力的荷载主要有三种: 1)振动器产生的荷载:kN/m2;或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4.0km/m2;二者不同时计算。 2)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荷载组合为:强度检算:1+2;刚度检算:2 (不乘荷载分项系数)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6m/h以下时,新浇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P171杨文渊): P二kY (1) 当v/T< 时,h=+T; 当v/T> 时,h=+T; 式中:P—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kPa); h—有效压头高度(m); v—混凝土浇筑速度(m/h);

T—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C); 3 丫―混凝土的容重(kN/m); k-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k=,掺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k=; 根据前述已知条件: 因为:v/T=10=> , 所以h = +T=+X = 最大侧压力为:P二k Y = 26X = tf 检算强度时荷载设计值为:q'二X + x = 77 kN/m 2; 检算刚度时荷载标准值为:q''= kN/m 2; 4. 检算标准 1)强度要求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 2)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结构跨度的1/400 ; 3)钢模板面板的变形为1.5mm; 4)钢面板的钢楞的变形为3.0mm; 二、面板的检算 1. 计算简图 面板支承于横肋和竖肋之间,横肋间距为50cm,竖肋间距为30cm,取横竖肋间的面板为一个计算单元,简化为四边嵌固的板,受均布荷载q;则长边跨中支承处的负弯矩为最大,可按下式计算: M = Aq'l x2l y (2)式中:A—弯矩计算系数,与l x/l y有关,可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实用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P154表得A=; l x、l y —分别为板的短边和长边;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板的跨中最大挠度的计算公式为: 4 f =BXq''l x4/B c (3)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一、方案选择 1、通道涵施工顺序 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 经过分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48×3.5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48×3.5,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 1.8m。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用?48×3.5钢管,间距为400mm。螺栓采用?12,间距400mm。满堂支架图如下:

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 顶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 钢筋砼板自重:0.6×25×1.2=18KN/㎡(标准值17.85KN/㎡) 模板重:0.3×1.2=0.36KN/㎡(标准值0.30 KN/㎡) 人与设备荷载:2.5×1.4=3.50KN/㎡ 合计:q=21.9KN/㎡ 2.强度计算 弯矩:M==0.1×21.9×0.32=0.197KN·m q: 均布荷载 l:次楞木间距 弯曲应力:f ==(0.197×106)/(×1000×182)=3.64 N/mm2 M: 弯矩 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对矩截面为bh2 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 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 因此f<13.0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

W==(0.677×(17.85+0.3)×3004)/(100×9.5×103×1000×183/12) < =0.216㎜<300/400=0.75㎜,符合要求. q:均布荷载标准值 E: 模板弹性模量,取9.5×103 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 三、顶板下楞计算 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用?48×3.5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楞木线荷载:q=21.9×0.3=6.57KN/㎡(标准值18.15×0.3=5.45N/mm2) (1)、强度计算 弯矩:M==0.1×6.57×0.52=0.164KN·m : 楞木截面宽度 弯曲应力:f ==(0.164×106)/(×50×1002)=1.968N/mm2 因此f<13.0 N/mm2,符合要求。 (2)、挠度计算 W==(0.677×(17.85+0.3)×5004)/(100×9.5×103×1000×183/12) < =0.194㎜<500/400=1.25㎜,符合要求. 四、支承顶板楞木水平钢管计算 顶板支承钢管线荷载:q=25.28×0.5=12.64KN/㎡(标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