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规范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目的: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保障患者权益。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院所有医务人员及药学人员。

1.3 原则: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二、组织管理2.1 成立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2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本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组织培训、考核、监督和评价等工作。

2.3 医务科负责日常临床用药管理工作,包括处方审核、处方点评、用药教育等。

2.4 药剂科负责药品采购、供应、储存、调配和用药咨询等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2.5 护理部负责患者用药监护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用药管理3.1 药品采购:按照药品采购制度,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药品。

3.2 药品储存:按照药品储存规定,确保药品质量。

3.3 药品调配:按照处方要求,准确、及时调配药品。

3.4 用药咨询: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解答患者疑问。

3.5 处方审核:医务科负责处方审核,确保处方合规、合理。

3.6 处方点评:定期对处方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7 用药教育:护理部负责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四、用药规范4.1 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规定,按照适应证、剂量、用法、疗程用药。

4.2 遵循药物相互作用原则,避免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4.3 遵循药物代谢动力学原则,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4.4 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调整用药剂量。

4.5 遵循药物经济学原则,选择性价比高的药品。

五、监督与评价5.1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负责对本院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

5.2 定期开展用药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一、引言临床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合理选择、正确使用药物的过程。

由于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用药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而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是实现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和保障。

二、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的目标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医疗机构在开展药物治疗过程中,能够规范用药行为,减少药物滥用和误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合理用药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医务人员正确选择药物、确定用药方法和剂量。

2. 制定用药管理规范和标准,明确各项临床用药管理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3. 建立完善的用药监测和评价体系,对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

4. 加强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水平和临床判断能力。

5.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协商,提高患者对于用药相关信息的理解和依从性。

三、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的内容1. 临床用药决策规范1.1 指导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药物种类。

1.2 规定用药前的必要检查和评估。

1.3 明确剂量和用药频次的规定,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1.4 要求医务人员在用药决策过程中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用药管理制度2.1 注重药品选择和采购,确保所用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管理药品的库存和配送,确保用药的及时性和效果。

2.3 加强药物储存和保管,避免药物的误用和滥用。

2.4 建立用药监测系统,定期对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3. 临床用药信息化系统3.1 建立临床用药信息数据库,包括药物的使用指南、不良反应的监测等。

3.2 提供医务人员用药的指导和咨询服务。

3.3 统计和分析用药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四、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的实施策略1.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管理制度的执行要求和责任。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降低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的发生,制定了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医院全体职工应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

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必须因病施治,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同时防止药害事件的发生。

二、管理措施1.提高业务水平医务科应组织有关医疗及药物知识的业务研究,全院职工应加强业务研究,不断提高药物的使用水平。

2.落实监管组织药物合理应用评价领导小组应充实完善,确保严格监管药品的使用。

3.完善管理制度1)医院应对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肿瘤药物及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生物制品等药物进行监控,依据规定合理使用上述药物。

2)完善合理用药的点评制度,加强合理用药的点评工作。

4.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临床医生在使用药品时应合理用药,合理施治,严禁大剂量、超范围、超适应症、超疗程使用药品,使药物选择、给药途径、使用方法合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

合理用药评价工作应重点检查上述内容。

5.提高业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全院业务人员应掌握药品知识,认真研究有关合理用药的规定,提高知识水平。

同时,开展三基训练,掌握知识技能,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6.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工作1)医院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专家组不定期的下临床检查病历,并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上级。

2)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时,专家组成员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检查运行病历医嘱用药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医院。

3)临床科室要利用业务研究时间加强有关药物知识的研究,并且开展用药自评,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的倾向。

4)每月按照卫生部的指示开展药物使用情况点评。

5)药剂科临床药学室不定期的专题检查调研临床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管理制度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是指通过科学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正确使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

为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医院需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制度。

一、药事管理制度1.药品储存管理:确保药物储存环境符合标准,提供良好的储存条件,避免药品受潮、受热、光照等影响。

2.药库管理:建立药物入库、领用、出库等记录,确保药物的追溯性,防止盗窃和滥用药物。

3.药品采购管理:建立药品采购目录,定期进行集中采购,并与药品供应商签订合同,确保药品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

4.药品分发管理:制定药品分发程序,保证药物按时、按量、按疗程分发给患者,避免药物过多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二、临床用药管理制度1.药物处方管理: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目标合理开具处方,并必要时在处方上注明使用药物的适用范围、用法、用量和疗程。

2.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目录,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制,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3.临床路径管理:制定一套标准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进行分类,提高用药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4.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管理:建立不良反应监测表格,监测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提供用药安全的监测和管理。

三、药学服务管理制度1.药学护理管理:药师可以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药品知识宣教,解答患者对药物的疑问,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2.药物检查管理:对医生开具的药物处方进行审核,确保用药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3.药学参与临床决策:药学部门可以参与临床决策,提供药物治疗方案的建议和评估,促进合理用药。

四、药物教育与培训制度1.员工药学知识培训:对临床各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药学知识培训,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和用药意识。

2.患者用药指导与宣教: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宣教,包括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存储等,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一、引言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环节,是医疗质量的核心。

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成立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委员会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检验科、临床科室等部门的代表组成。

三、管理原则1.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2. 遵循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药物品种、规格、剂量和使用方法。

3. 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法律法规,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

4.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5.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高医师和患者对药物知识的认识。

四、管理制度1. 药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程序,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

优先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限制使用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2. 新药遴选管理制度:新药引进需经过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委员会审批,确保新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

3. 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储存保管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品应按照药品性能、储存条件要求进行分区、分类管理,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

4. 效期药品管理制度:对效期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确保患者使用的是有效期内药品。

对效期药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过期药品的使用。

5.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对高警示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患者使用安全。

对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6.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对易混淆药品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患者使用正确药品。

对易混淆药品进行醒目标识,防止混淆错误。

7. 临床用药指导制度: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为医师和患者提供药物知识咨询和指导。

医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一、引言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中,通过制定一套完整的规范、科学的用药管理制度,以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且经济合理的用药服务。

合理用药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以及避免用药风险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执行过程。

二、重要性1. 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能够明确医疗工作中每个环节的责任和程序,规范医师和药师的行为,并采取措施降低药物误用、滥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从而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2. 促进医疗质量提升通过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可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避免患者因用药不当而产生临床无效或副作用。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还强调临床用药的个体化原则,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合理用药带来的治疗风险,最终提升医疗质量。

3. 控制医疗费用合理用药管理制度有助于制定临床用药的预算和限额,合理控制医疗机构的用药成本,并避免无必要的用药费用产生。

药物选用的科学性和经济性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实现节约用药开支,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内容1. 用药决策制度明确用药决策的程序和程序,包括患者用药需求的评估、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选择和剂量的确定等。

2. 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患者医疗档案和药物使用记录管理系统,包括患者个人信息、诊断信息、药物处方信息和用药反应的记录,以便于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的评估和监控。

3. 药物供应管理制度对医疗机构内部药物采购、储存、配药和配给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数量充足,并根据需要制定合理的库存控制和药品进销存管理制度。

4. 信息传递和沟通制度建立医疗机构内部和外部医务人员、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用药需求和疗效反应,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临床用药服务。

5. 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不良药物反应监测和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和用药权益。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1、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行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2、在药事管理委呐喊会领导下,药事管理办公室、医务处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对本院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监督、管理、培训。

3、临床用药须根据医疗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以及疾病治疗指南合理施治,原则上在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处方集范围内用药。

4、建立抗菌药物、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高价位药品使用管理规定。

5、建立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管理机制,临床药师和医务部门应定期评估临床用药的俣理性并与医疗质量评估、绩效考核挂钩。

6、医院应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不合格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7、医院监察部门、药事管理办公室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督。

1。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2. 设立临床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和评价工作。

3. 临床科室设立合理用药小组,负责本科室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合理用药原则1. 安全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2. 有效性:选择适宜的药物,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3. 经济性: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4. 个体化: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四、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1. 药物遴选: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临床用药指南,制定我院基本用药目录,并定期更新。

2. 药品采购:药剂科根据临床用药需求,严格按照采购程序采购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3. 处方管理: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处方开具,杜绝不合理用药。

4. 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

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上报药物不良反应信息。

6. 药物咨询与教育:开展临床药师咨询服务,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7. 药物评价与反馈:定期对临床用药进行评价,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反馈和纠正。

五、奖惩制度1. 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临床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规定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药品管理,因病施治,合理使用药品,减少患者的负担,减少药品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务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医院的有关文件,认真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做好相关的工作。

保证药品使用过程中因病施治,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以及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止药害事件的发生。

二.管理措施
1.认真学习业务
全院职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药物的使用水平。

由医务科、组织有关医疗及药物知识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2.监管组织落实
充实完善药物合理应用评价领导小组。

3.完善管理制度
(1)医院重点对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肿瘤药物及肿瘤
辅助治疗药物、生物制品等药物进行监控,依据规定合理使用上述药物。

(2)完善合理用药的点评制度,作好合理用药的点评工作。

4.临床医生使用药品时,应合理用药,合理施治,严禁大剂量、超范围、超适应症、超疗程使用药品,使药物选择合理,给药途径
合理,使用方法合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

合理用药
评价工作应重点检查上述内容。

5.提高全院业务人员的知识水平,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掌握药品知识,掌握上级有关合理用药的规定。

认真开展三基
训练,掌握知识技能,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6.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工作
(1)医院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专家组不定期的下临床检查病历,并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上级。

(2)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时,专家组成员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检查运行病历医嘱用药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医院。

(3)临床科室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有关药物知识的学习,并且开展用药自评,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的倾向。

(4)按照卫生部的指示每月开展药物使用情况点评。

(5)药剂科临床药学室不定期的专题检查调研临床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6)药剂科、门诊办公室不定期检查医师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提交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