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基本原理知识
汽车原理基础知识介绍

(三)车身
车身容纳驾驶员、 乘客和货物,并构成 汽车的外壳。载重汽 车车身由驾驶室的货 厢组成,客车与轿车 的车身由统一的外壳 构成。其他专用车辆 还包括其他特殊装备 等。车身还包括车门、 窗、车锁、内外饰件、 附件、座椅及车承、安装汽车发动 机及其各部件、总 成,形成汽车的整 体造型,并接受发 动机的动力,使汽 车产生运动,保证 正常行驶。底盘由 传动系、行驶系、 转向系和制动系组 成。
1、传动系
传动系由离合器、变速器、万 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用来将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并 使之适合与汽车行驶的需要。
1、曲柄连杆机构
主要由缸体、活塞环、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缸体上部为汽缸、 下部为曲轴箱。活塞位于汽缸内。活塞环用来填充汽缸与活塞之间的间 隙,防止汽缸内的气体泄漏到曲轴箱内。曲轴安装于曲轴箱内。飞轮固 定于曲轴后端,伸出到发动机缸体之外,负责对外输出动力。连杆用来 连接活塞与曲轴,负责传递两者之间的动力与运动。汽车发动机是多缸 发动机,活塞与连杆的数目与缸数相同,但曲轴只有一根。
4、制动系
制动系的作用 是使行进中的汽车 迅速减速直至停车, 是停放的汽车可靠 地驻留原地不动。 行车制动装置由设 在每个车轮上的制 动器和制动操纵机 构组成,由驾驶员 通过制动踏板来操 纵。驻车制动装置 的制动器有装在变 速器第二轴上的, 但大多数是与后桥 制动器合一的,驻 车制动器由手操纵 杆来操纵。
汽车理论复习资料

汽车理论复习资料汽车理论复习资料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对于汽车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对于驾驶员来说,还是对于汽车爱好者和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深入了解汽车理论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汽车的基本原理、动力系统、悬挂系统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汽车理论知识。
一、汽车的基本原理汽车的基本原理包括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汽车的构造主要包括车身、底盘、驾驶室和动力系统等部分。
而汽车的工作原理则涉及到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工作过程和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汽车的核心部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和驱动轴等。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车辆运行。
传动系统则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轴上,使车辆得以运动。
了解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动力来源和传递过程。
三、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对于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由弹簧、减震器和悬挂支架等组成,主要负责减震和支撑车身。
了解悬挂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悬挂调节和操控性能。
四、安全性能汽车的安全性能是我们购买和使用汽车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安全性能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方面。
主动安全主要涉及到刹车系统、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等,它们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行驶安全。
被动安全则包括车身结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它们在发生事故时能够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了解汽车的安全性能,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安全的汽车和正确使用安全设备。
总结通过对汽车理论的复习资料整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汽车的基本原理、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和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于汽车的操控能力和安全意识。
因此,对于驾驶员、汽车爱好者和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深入学习和掌握汽车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汽车行驶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汽车行驶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汽车是一种利用发动机驱动轮胎进行运动的交通工具。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例如力学、热力学、机械运动等。
本文将对汽车行驶中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汽车动力学1. 动力学基本原理汽车的行驶是由发动机提供的动力驱动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施加力在物体上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而汽车的加速度与牵引力有关。
牵引力是由发动机产生的,它足以克服阻碍汽车前进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牵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F=ma,其中F是牵引力,m是汽车的质量,a是加速度。
依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的最大牵引力,从而得知汽车能够实现的最大加速度。
2. 离合器和变速器的物理原理汽车的离合器和变速器对汽车的动力传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离合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分离,以便进行换挡。
当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压板就会与从动盘分离开来,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断开,这样就可以换挡。
而变速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提供的动力通过不同的齿轮传递至汽车的轮胎,不同齿轮可以实现不同的速度和牵引力,从而保证汽车能够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
二、汽车行驶的热力学原理1.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汽车的内燃机是通过燃烧混合气体来产生动力的。
具体来说,汽车的发动机是通过将空气和燃料混合后,压缩、点火并燃烧,然后利用爆炸的高温高压气体来驱动活塞运动,最终转变成车轮的动力。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燃烧、热传递等热力学原理。
2. 制动系统的物理原理汽车在行驶中需要通过制动系统来减速和停车。
制动系统通过将动能转换为热能来实现汽车的减速。
当踩下刹车踏板时,制动器会施加摩擦力在车轮上,使车轮转动受到阻碍,从而汽车减速。
这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原理。
三、汽车运动的力学原理1. 轮胎与道路的摩擦力汽车的行驶首先需要有足够的摩擦力来提供牵引力,从而使汽车能够行驶。
当车轮转动时,与地面接触的轮胎受到道路的反作用力,这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取决于地面材料、轮胎的材料和车辆的质量等因素,摩擦力越大,汽车的牵引力越大。
汽车工作原理

汽车工作原理汽车工作原理简述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具有独特的工作原理。
它主要通过内燃机的工作来驱动轮胎转动,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汽车的工作原理。
1. 内燃机工作原理:汽车通常使用的是燃油内燃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喷油器喷入混合气体(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到汽缸内,然后点火产生火花,使混合气体爆炸,产生的火焰驱动活塞运动,从而带动曲轴转动。
曲轴通过连杆将活塞运动转化为轮胎的旋转动力。
2. 传动系统:传动是指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汽车轮胎上,实现车辆前进的过程。
传动系统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和驱动轴组成。
离合器用于连接和断开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传动;变速器用于改变发动机转速与行驶速度的比例;驱动轴则将变速器的输出动力传递到汽车的驱动轮上。
3.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控制汽车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停车。
主要有两种制动系统:机械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
机械制动系统通过人力或电动力量传递制动力,例如手刹和驻车制动;液压制动系统利用液压原理传递制动力,例如脚刹和盘刹。
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在汽缸内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它包括了点火线圈、点火塞、蓄电池和点火模块等部件。
点火塞通过电流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使其爆炸。
点火系统的运作一般由发动机控制单元(ECU)进行控制。
5. 车辆电气系统:汽车还有一个重要的电气系统,包括蓄电池、发电机、线路和开关等。
蓄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发电机则负责向蓄电池充电。
电气系统提供电力给汽车的各个部件,例如起动机、灯光、报警器、音响等。
总结:汽车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内燃机的工作、传动系统的作用、制动系统的实现、点火系统的引燃和车辆电气系统的供电。
这些系统相互配合,使汽车能够正常运行和行驶。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科普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包括引擎工作原理、动力传递和驱动方式。
首先,汽车的引擎是实现行驶的关键。
传统汽车通常采用内燃机,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内燃机的燃烧过程产生的热能,驱动活塞运动,最终转化为动力运输。
内燃机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通常都是采用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步骤。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将活塞推动,通过曲轴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最终带动车轮实现行驶。
其次,动力传递是指引擎产生的动力如何传递到车轮上。
传统汽车一般采用传动系统来实现动力传递,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组成。
离合器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与变速器连接或断开,变速器则通过齿轮变换不同的传动比,使得发动机转速和车轮转速合适,实现力矩和速度的调控。
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后桥,而差速器又将动力分配给两个车轮,使得能够独立转动,并起到了转向作用。
最后,传统汽车一般采用后驱动或前驱动方式。
在后驱动车辆中,发动机的动力经由传动轴传递到后桥,然后驱使后轮转动。
而前驱动车辆中,发动机的动力经由变速器传递给传动轴,然后驱使前轮转动。
此外,还有四驱车辆采用四轮驱动方式,通过中央差速器和前后差速器来分配动力给四个车轮,以增加牵引力和稳定性。
总之,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擎工作产生动力,通过动力传递系统将动力传递到车轮,并通过驱动方式驱使车轮运动,实现整车行驶。
这些基本原理的运作相互配合,形成了现代汽车的行驶系统。
汽车是什么原理

汽车是什么原理
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内燃机驱动轮胎来产生动力并推动车辆前进。
具体来说,汽车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油供给、点火、燃烧和传动四个主要步骤。
首先,汽车需要稳定地供给燃油。
燃油箱中的燃料通过燃油泵被输送到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
在燃烧室中喷入适量的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接着,点火系统起到关键作用。
当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点火系统会通过火花塞产生高压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这个瞬间点火产生的火焰快速蔓延,使混合气体爆燃,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
然后,燃烧气体的能量转化为动力。
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然后通过连杆和曲轴机构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这一动力传递过程使得曲轴带动发动机的凸轮轴等附件以及驱动轴上的齿轮系统进行转动。
最后,转动的动力传递给车轮。
传动系统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等部件将动力传递给车轮,并通过差速器实现左右车轮间转速的差异。
车轮接收到动力后,与地面产生摩擦力,推动汽车前进。
总结起来,汽车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燃油供给、点火、燃烧和传动四个基本步骤。
经过这些步骤,汽车才能顺利地运行起来。
汽车基本原理

汽车基本原理1. 引言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物理学等。
本文将从汽车的整体结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详细介绍与汽车基本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2. 汽车的整体结构汽车的整体结构由车身、底盘和驾驶舱三部分组成。
2.1 车身车身是汽车的外部结构,通常由车顶、车门、车窗、引擎舱盖等组成。
车身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乘客和货物的空间,并保护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车身材料常用的有钢铁、铝合金等,不同材料的选择会影响车身的重量、强度和安全性能。
2.2 底盘底盘是汽车的支撑结构,包括车轮、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等。
底盘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车身和传递动力,使汽车能够行驶。
底盘的材料通常为钢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3 驾驶舱驾驶舱是汽车的控制中心,包括驾驶座椅、方向盘、仪表盘等。
驾驶舱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舒适的驾驶环境,并方便驾驶员对汽车进行控制和监测。
3. 汽车的动力系统汽车的动力系统是指提供汽车动力的设备和系统,通常由发动机、燃料系统、点火系统等组成。
3.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前进。
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等。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曲轴旋转,最终将动力传递到传动系统。
3.2 燃料系统燃料系统负责存储、输送和喷射燃料,以供发动机燃烧。
燃料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等。
燃料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从燃油箱中抽取,经过处理后喷射到发动机中,与空气混合燃烧。
3.3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负责在适当的时机点燃燃料,以使发动机正常工作。
点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点火线圈、点火塞等。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流,使点火塞产生火花,点燃燃料混合气体。
4. 汽车的传动系统汽车的传动系统是指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的设备和系统,通常由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等组成。
汽车工作原理入门基础知识

汽车工作原理入门基础知识1. 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是产生动力的核心部分。
它能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驱动力使车辆运动。
常见的汽车发动机类型有内燃机和电动机。
2. 燃料系统: 燃料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发动机进行燃烧。
燃料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和喷油器等部件。
3.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负责在气缸内的燃料空气混合物中引燃火花,点燃燃料并推动活塞运动。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
4.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主要通过循环冷却液使发动机保持适当的工作温度。
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和风扇等部件。
5.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用于提供润滑油,以减少发动机内摩擦和磨损。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油底壳等部件。
6. 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催化转化器和消声器等部件。
7.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上。
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手动变速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部件。
8. 悬挂系统: 悬挂系统用于减震和保持车身稳定。
悬挂系统包括悬挂弹簧、减震器和悬挂臂等部件。
9. 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
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盘、制动片和制动液等部件。
10.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负责提供电力供应和控制车辆的电子设备。
电气系统包括电瓶、发电机、故障诊断仪和车灯等部件。
11. 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用于调节车内温度和湿度。
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等部件。
12. 车身和底盘: 车身和底盘是包围和支撑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
车身和底盘包括车轮、底盘梁和车身钢板等部件。
以上是汽车工作原理的入门基础知识,可以帮助理解汽车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主要参数 发动机压缩比:压缩比就是气缸内活塞的最大行程容积与最小行程容积的比值,也 等于整个活塞的运动行程上止点和下止点所在位置的容积比值。不论这辆车所选装 的是汽油发动机还是柴油发动机,能保持稳定且适当的压缩比才能使发动机的运转 得以平顺和稳定 。高压缩比的发动机就意味着具有较大的动力输出。 小常识:压缩比决定用油标号: 我们通常说的90号、93号、97号汽油,这个数值到底代表什么呢? 汽油的标号,即实际汽油抗爆性与标准汽油的抗爆性的比值。标号越高,抗爆性能就 越强。标准汽油是由异辛烷和正庚烷组成。异辛烷的抗爆性好,其辛烷值定为 100; 正庚烷的抗爆性差,在汽油机上容易发生爆震,其辛烷值定为0。如果汽油的标号为 90,则表示该标号的汽油与含异辛烷90%、正庚烷10%的标准汽油具有相同的抗爆性。 一般压缩比越大的要求汽油标号越高。通常,压缩比在7.5-8.5应选用90-93号车 用汽油;压缩比在8.5-9.0应选93-95号车用汽油;压缩比在9.5-10.0应选用95-97号汽 油。
发动机的功能: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 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大多数汽车都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一般是由两大机构,五大系 统组成,即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 动机采用)、起动系。
7/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发动机本体
15/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组成:散热器、冷却风扇、散热器盖、水温传感器、水泵。
散热器
散热器:又名水箱,其作用是利用冷风冷却被加热的冷却液。
16/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冷却系统
水泵:水泵的作用是使冷却液循环。
8/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能:曲轴连杆机构是往复式内燃机的主要工作机构。在作功冲程,它将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推动活塞往复运动、曲轴旋转运动而转变为机械能,对外输出动力; 在其他冲程,则依靠曲轴和飞轮的转动惯性、通过连杆带动活塞上下运动,为下一次作功 创造条件。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由缸体、活塞连杆及曲轴、飞轮四个部分组成。
备注:1、马力与扭矩的区别:马力大最高极速(Max Speed)就大;扭力大,瞬间加速的力道就大,简单来 说,起步或突然加速时会比较快。 2、马力与功率的区别:功率(w)为物理基本量之一,是单位时间做的功。马力(ps)是功率一种传 统早期的单位。按当时的估算1马力,就相当于1匹马所能达到的功率 。1Ps=0.7335KW;1KW=1.36Ps。 21/51
12/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的工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 可燃混合气供入汽缸,使之在临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胀做工。最后还将燃烧产 物—废气排出。
13/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 • 1.油箱; • 2.油泵; • 3.汽油滤芯; • 4.汽油压力调节器; • 5.喷油嘴; • 6.氧传感器;
22/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主要参数
以东风小康EQ465i2-30发动机为例:
EQ 4 65 i 2-30 厂家的生产编码 电喷 缸径65 mm 四缸 东风代码
23/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3/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一、汽车工作原理简介 当车钥匙插进点火开关向右转动时,启动机的电路接通,电瓶的大量电流便流人 启动机的线圈。启动机就运转起来,同时启动机的小齿轮和飞轮上的齿环互相接合, 把力量扩大传给曲轴,曲轴带动活塞便能上下移动。 活塞在汽缸中移动四个行程,曲轴转720度(两转)时才完成一次动力的发动机,称 为四冲程发动机。这四个行程连续不断,重复不停,周而复始,一直循环下去,发动 机产生的动力便源源不绝。 发动机转动后,带动附在发动机旁的发电机运转而产生电力,提供火花塞及车上 的电器使用,如音响、车灯等。发动机运转产生的动力,经由飞轮传至离合器。飞轮 是用作启动机的被动件,离合器的主动件。当驾驶者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片便 离开飞轮,使动力传送中断,可进行换挡。反之,离开踏板,离合器片与飞轮相触, 动力便传送。 动力到达变速箱,力量由离合器传至副轴,再传到主轴或倒车轴,主轴接传动 轴,传动轴将力量传到差速器,经调整后带动车轴,最后车轮便转动,使车子前进。
4/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一、汽车工作原理简介
5/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汽车工作原理简介 发动机部分 底盘部分 车身部分 电器设备部分 名词解释
6/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功能与组成
10/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组成:各式配气机构中,按其功用都可分为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大部分。 气门组包括气门及与之相关联的零件,其组成与配气机构的型式基本无关。气门传动 组、是从正时齿轮开始至推动气门动作的所有零件,其组成视配气机构的形式而有所 不同,它的功用是定时驱动气门使其开闭。
26/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三、底盘系统---传动系 传动系
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 桥等部件。
27/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三、底盘系统---传动系—离合器 压盘 压盘 从动盘 从动盘 膜片弹簧 膜片弹簧
离合器盖 离合器盖
燃料供给系统工作模式:
信号 适时指挥 传感器信号 ------→ECU ------→ 执行器动作
排气部分
组成: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排气管,消音器 作用:降低排气的噪音,净化排出的废气
14/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润滑系统 润滑的目的是使各种运动顺畅。润滑时使用引擎机油。首先,将存于油底壳之 机油,用机油泵将它送至机油滤清器来过滤,然后再经过机油道,送入引擎之 各个部分。 润滑系统的作用: 润滑作用: 在金属摩擦副间形成油膜起润滑作用。 冷却作用: 机油在发动机各部分之间循环的过程中,把高温零件的热量带走,送往其他部 分进行冷却。 防锈蚀作用: 防止各部分零件锈蚀。 密封作用: 机油充满各间隙之间,防止气体和冷却液通过间隙外泄。 清洁作用: 冲洗气缸和发动机各表面,把积碳和其他杂物带走,最后被机油滤清器滤除。 润滑系的组成: 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油底壳,机油滤网,机油道等。
19/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20/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主要参数 发动机性能参数也就是最能体现发动机工作能力的参数 ,主要包括:排量 、最 高输出功率 、最大扭矩 、压缩比。 排量: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上下运动 ,这样往复运动必然有一个最高点和最低 点 ,活塞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所扫过的气缸容积 ,称为单缸排量 ,所有气缸排量总和 称为发动机排量。 最高输出功率:最高输出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发动机的输出 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 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中最高输出功率同时用每分 钟转速来表示(r/min),如100PS/5000r/min,即在每分钟5000转时最高输出功率100 马力。 最大扭矩: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扭矩 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扭矩反而会下降。
11/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二、发动机--点火系统
爆震传感器点火线圈Fra bibliotek火花塞
点火系统的构成:点火控制模块,点火线圈,分缸线,火花塞,爆震传感器,曲轴位置 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点火系统的作用:按发动机工作循环,在规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足够的高压电,令其产 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 一、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汽车工作原理简介 发动机部分 底盘部分 车身部分 电器设备部分 名词解释
2/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汽车工作原理简介 发动机部分 底盘部分 车身部分 电器设备部分 名词解释
离合器的作用: 1、分离与结合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动力传输; 2、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3、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顺; 4、防止传动系过载;
28/51
东风小康培训系列教材—汽车基础知识简介
三、底盘系统---传动系—变速器 东风小康465五档变速器 东风小康474五档变速器
变速器的组成:传动机构、操纵机构 变速器的功用: 1)通过改变传动比扩大汽车驱动力和速度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 件,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工作。 2)在发动机 旋转方向不变的条件下,使汽车能倒向行驶。 3)中断发动机向驱动桥的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步、怠速,满足汽车暂时停 车的需要。 此外,还可作为其他动力输出装置(举升、起吊装置)等。
汽车工作原理简介 发动机部分 底盘部分 车身部分 电器设备部分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