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icu的设置与.
重症监护:ICU的设置与管理、危重病人监护、检测技术(专业技术)

行业技术
16
2.治疗原则
ICU内医生对病人的治疗负主要责任, 同时应听取专科医生意见,把原发病处 理交给专业医师
ICU医师主要任务是:解决威胁病人生 命的主要问题,全身器官功能的监测与 支持
行业技术
17
ICU接收病人的基本途径
1.经会诊病人直接从急诊科进入ICU 2.术后病人直接从手术室来 3.经会诊由院内其他科室转来 4.院外病人通过远程医疗或专家、教授
行业技术
8
ICU主要收治适应症
1、重大复杂手术后重症或有并发症者
2、各重要器官急性功能不全或衰竭者
3、严重多发伤、复合伤需支持器官功能及严密 监护者
4、各类休克病人 5、心、肺、脑进一步复苏者,CPCR的病人 6、急性严重中毒的病人 7、急性大出血或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短期可望恢复者 8、严重代谢障碍的病人 9、严重复合感染病人 10、器官移植术后病人
行业技术
9
ICU收治主要非适应症
1、已经脑死亡或皮质下存活的病人 2、急性传染病 3、并无急性症状的慢性病人 4、恶性肿瘤晚期 5、临终前症状或老龄自然死亡过程
6、原发病无法控制,其他救治无望或因某 种原因放弃治疗的病人
行业技术
10
三、ICU感染控制
(一).加强ICU环境及设施消毒管理 1. 建筑设施 2. 入室人员要求 3. 通风换气 4. 严格手卫生 5. 室内不宜摆放鲜花
6
二.ICU管理
ICU的主要工作内容
1. 选用精密仪器设备及时获取医疗信息, 早期诊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持预防 为主的原则
2.解除与控制原发病 3.使用人工手段对重症病人提供各种器官功 能支持 4.加强营养支持(TPN及ITPN)
ICU病房建设标准

ICU病房建设标准ICU病房是医院中最关键的部门之一,为重症患者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和监测。
为了确保ICU病房的建设能够满足高质量的医疗标准,以下是ICU病房建设的标准要求。
一、病房布局与设计要求1. 病房面积:ICU病房的面积应符合卫生部门的规定,每个床位的最小面积应不小于15平方米。
2. 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的规模和需求确定病床数量,确保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3. 病房通道:病房应设置宽敞的通道,方便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的进出。
4. 病床排列:病床之间应保留足够的间距,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和患者家属的探视。
5. 病床布局:每个病床应配备独立的护理区域,包括监护设备、护士站和医疗储物柜等。
二、医疗设备和设施要求1. 监护设备:病房应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压监测仪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及时监测。
2. 氧气供应:病房内应设置充足的氧气供应系统,以满足患者的氧气需求。
3. 消毒设备:病房内应配备消毒设备,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消毒达到标准。
4. 病床:病床应具备可调节高度、可折叠便于急救等功能,床垫应舒适且易于清洁。
5. 照明设备:病房内应设置柔和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操作。
三、环境要求1. 空气质量:病房内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定期进行通风和空气净化处理。
2. 温度和湿度:病房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3. 噪音控制:病房内应采取措施控制噪音,避免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产生干扰。
4. 照明和采光:病房内应有充足的自然光和人工照明,以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四、安全要求1. 防火设施:病房内应设置防火门、烟雾报警器等设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 病房出入口:病房的出入口应保持畅通,方便急救和疏散。
3. 防护设施:病房内应设置洗手设施、消毒设备等,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五、人员要求1. 医护人员:病房应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等,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ICU及隔离病房配置

ICU的隔离病房配置一、ICU的规模设置要求ICU的病床数量应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确定,一般以该ICU 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
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 管理单元以以8~12 X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那么表明ICU 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二、ICU建设的基本要求1、ICU应选择合理的地理位置,要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并考虑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手术室、影像学科、化验室和血库等,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 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1 以上。
5、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有条件者最好装配空气流动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6、ICU 应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网络与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广播系统。
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 的噪音。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声音应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的水平。
根据国际噪音协会的建议,ICU 白天的噪音最好不要超过45 dB (A),傍晚40 dB (A),夜晚20 dB (A)。
地面覆盖物、墙壁和天花板应该尽量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
三、洁净ICU病房的设置要求洁净ICU病房是将空气洁净技术应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通过采用先进的净化空气处理系统,对病房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建立科学的人、物流程和实施严格的分区管理,达到控制空气质量与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保护病人与医护人员安全的目的。
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洁净ICU病房建设标准,只是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X》中提出了“ICU病房”的洁净度要求为10万级(辅助用房Ⅲ级),但洁净ICU病房在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肯定,有条件的医院应该设置洁净ICU病房。
1、洁净ICU病房的用房配置洁净ICU包括洁净区、清洁区和污染区,洁净区包括监护病区、护士站、治疗室(化验室、仪器室)等;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诊室、值班室、更衣室、库房等;污染区包括消毒清洗间、污物处理间、污物通道。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是为了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以满足重症患者的特殊需求。
本指南于2024年发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建筑设计、设备配置、功能布局、人员配置、质量管理等。
一、建筑设计方面,ICU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建筑结构:ICU应位于医院主楼或主楼相邻部位,便于各科病人转运和抢救。
建筑区域应合理布局,不宜过小。
2.空间布局:ICU需要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包括病房、护士站、医疗设备室、洗手间等。
3.通风与照明: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并且要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和人工照明。
二、设备配置方面,ICU需要配备一系列的医疗设备,以满足重症患者的监测和治疗需求,例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无创血压监测仪等。
三、功能布局方面,ICU需要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
例如,病房区域应包括病人床位、观察区、诊疗区等;护士站应设置在能够全面观察病人情况的位置上,方便护理操作和监护工作。
四、人员配置方面,ICU需要有合适的专业医护人员。
医务人员要对重症患者有全面的了解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处理各种急危重症状况。
五、质量管理方面,ICU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安全。
同时,对ICU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24)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有指导性的建设和管理原则。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设备配置、功能布局、人员配置和质量管理,我们能够做到为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ICU(RCU)重症医学科管理

二、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 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 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原则上每床 配备1台呼吸机、简易呼吸器。为便于 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至少应有1台 便携式呼吸机、1台便携式监护仪。
二、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每床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 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 内营养输注泵。
情变化。 ❖ 集中应用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和生命支持疗法及
一流的护理。 ❖ ICU的医生和护士均须接受严格的特殊的训练,
对严重疾病的紧急处理有特定的技术,ICU能充 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 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环境、地点和设备,组成了 一个特异的生理功能单元。
ICU的作用
❖ 医院整体实力的集中体现、医疗水平的“晴雨表 ”
应变(综合)能力最强,在临床实践
及护理科研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专职监
护人员。
三、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ICU护士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 培训并考核合格。
❖强健的体魄 ❖能适应紧张的工作 ❖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较强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ICU护士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 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 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 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 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 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 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 9、对转出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要 提前与有关科室联系,并负责将 患者安全送到转入科室,同时做 好交接工作并登记。
五、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 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 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ICU的设置与管理.

ICU设备要求
❖ 基本设备 中心供氧,中心负压,中心正压,足够强大
的稳压器,多功能病床,足够的多功能插座,微 量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输液瓶悬吊装置,多参 数监护系统,气管插管箱(喉镜、插管钳、硅油、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手套等),手动辅助换气 囊,呼吸机(包括转运呼吸机),雾化系统,监 护系统,心电图机,电复律器,临时起搏器(血 管鞘,临时起搏电极),纤维支气管镜,冰机, CRRT系统。
❖ 4.病程记录:ICU医生书写病程记录按《ICU医生值班制度》执行;专科医生 应定期书写以专科情况为主的病程记录。
ICU探视制度
❖ 1.加强治疗中心(ICU)是全院危重病人及术后病人实施集中加强治 疗和监护的场所,非本科及相关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 2.凡入本科患者之家属,如需了解病情,可向值班医生或主管医生提 出,由其给予解答,如有特殊要求,可向科主任、护士长提出。
❖ 3.探视时间:下午:3:30——4:00 晚上:8:00——8:30
通过探视走廊进行探视。 ❖ 4.特殊情况需入室探望的家属,由当班医护人员视病情并请示科主任
或护士长后给予安排,入室时听从安排并穿隔离衣、换鞋。入室后需保 持室内安静,不得喧哗或哭闹,不得打出或接听手提电话。每次不超过 两人,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传染病者禁止入内。 ❖ 5.入住ICU患者的家属需留下电话或BP机号码,以便必要时及时取得 联系。
ICU设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
❖ 特殊设备 IABP,小C臂,B超,NO吸入装置,血
透机,CT机
ICU药物储备要求
❖ 血管活性药 ❖ 镇静剂、止痛剂、麻醉剂、肌松剂 ❖ 止血药物 ❖ 雾化吸入药物
ICU的管理
❖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独立的医 疗团队。
ICU建设及规划

ICU建设及规划一、引言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的重要部门。
ICU的建设及规划对于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建设及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空间规划等方面的要求。
二、设备配置1. 监护设备:ICU应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如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以满足不同病情的监护和治疗需求。
2. 治疗设备:ICU应配备各类治疗设备,如体外膜肺氧合机、血液净化设备等,以支持危重病患者的生命支持和治疗。
3. 药品及耗材:ICU应储备常用的抢救药品和医疗耗材,确保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治疗。
三、人员配备1. 医生:ICU应配备经验丰富的重症医生,具备处理危重病患者的能力和经验。
2. 护士:ICU应配备专业的重症护士,能够熟练操作监护设备、进行危重病患者的护理和监测。
3. 支持人员:ICU还应配备药剂师、放射技师等支持人员,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四、空间规划1. 区域划分:ICU应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病房区、护理站、医护人员办公区等,以实现工作流程的合理分配。
2. 病房布局:病房应设有独立的隔离区和洗手间,以确保病患的隐私和卫生。
3. 护理站设置:护理站应位于病房区的核心位置,方便护士对病患进行监测和护理。
4. 医护人员办公区:医护人员应设有办公区,以方便医生和护士进行病例讨论和交流。
五、质量管理1. 严格的操作规范:ICU应建立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护理操作等方面,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 定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ICU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3. 质量评估:医院应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对ICU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六、总结ICU建设及规划是医院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的设备配置、科学的人员配备和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提高ICU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为危重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icu设置标准

icu设置标准
ICU的设置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区划:重症监护病房通常包括患者床位区、治疗区、控制室、洗手间等功能区域。
患者床位区应根据不同病情设置密切监护或普通监护床位,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治疗区则用于进行各种医疗治疗和操作;控制室则是医务人员进行监护和处理紧急情况的中心。
2. 空间布局:重症监护病房的空间布局应优化工作流程和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互。
例如,患者床位应合理分隔,以保证隐私和安全;治疗区应合理划分不同治疗项目的区域,以便医务人员的工作;控制室应紧邻患者床位,方便观察、监控和做出紧急处理。
3. 床位及单元设置:二级医院一般设置4\~8张ICU床;三级医院ICU应分隔单元设置或分组管理,每个ICU单元设置8\~12张床位,或每组设置8\~12张。
ICU床应分隔成单间或双间,每张ICU床位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
4. 仪器设备:监护仪、呼吸机、体外除颤仪、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心电图机、肠外营养配置净化装置、临时心脏起搏仪、降温毯等设备应根据需要配备。
请注意,这些标准可能随时间、地点和技术进步而有所变化。
在规划和建立ICU时,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士以获取最新和最准确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监护的定义
❖ 监护(monotering):为了判断某项治疗的 效果和决定采取某项治疗措施,对某一病 人进行连续或接近连续的方法实施评价病 人的功能。
❖ 测定(measurement):间断进行 ❖ 分有创和无创
二、ICU的功能(病人、仪器、人员)
监护是手段,治疗是目的—监控
三、ICU设备要求
❖ 特殊设备 IABP,小C臂,B超,NO吸入装置,血
透机,CT机
四、ICU药物储备要求
❖ 血管活性药 ❖ 镇静剂、止痛剂、麻醉剂、肌松剂 ❖ 止血药物 ❖ 雾化吸入药物
五、ICU的监护系统
❖ (一)基本结构:床旁监护仪、中心监护 仪(系统控制、中心显示、记录)
❖ (二)各部分的作用及功能: ✓ Bedside monitor:直接测量、监视患者生命
3、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温度22-26; 湿度60%。
4、时间概念
一、ICU的位置和环境建造设计要求
❖ 注意ICU内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的释放:宽 敞明亮的空间;良好的采光;柔和的音乐; 休息室—喝点咖啡?
二、ICU的设置要求
❖ (一)ICU中的床位 12张。专科ICU往往是各自利益的代表。重 复设置,不能充分利用资源。不同规模、不 同等级、不同性质的医院,可设置不同数量 的ICU床位数。用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 产出—资本运作。3%-15%。
❖ 1、危重病人集中收住于ICU内,便于监护和观 察病情变化。
❖ 2、集中应用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和生命支持疗 法及一流的护理。
❖ ICU的医生和护士均须接受严格的特殊的训练, 对严重疾病的紧急处理有特定的技术,ICU能充 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 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环境。地点和设备,组成了 一个特异的生理功能单元。
设置与管理.
概述
❖ ICU的发展史 “黄金时机” 、 “时间窗”的概念 1860年,Florence Nightingle 术后复苏室 1923年,美国,神经外科术后icu 1942年,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外科icu,收 治大批大火烧伤病人 1951年,美国,心脏术后icu
概述
❖ 40年代晚期,RICU,负压通气机治疗小 儿麻痹症 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脊髓灰质炎流行 50年代,英国也建立了RICU 195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休克监护病 房
三、危重病人的定义
包括两个方面 ❖ 1、生理功能处于不稳定的病人,体内重要器
官功能任何微小改变,既可导致机体器官系 统的不可逆的功能损害或死亡。 ❖ 2、需要进行某种特殊治疗的病人。如MV、 CRRT、IABP等。
四、危重病医学的定义
❖ 对因创伤或疾病而导致危及生命或处于危险 状态,并且有一种或多个器官衰竭的患者, 进行多种学科和多种功能医护监护的医学领 域。这是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为重症监 护医学下的定义
概述
60年代,美国堪萨斯市,CCU 各种抢救设备仪器不断出现 60年代末,分科愈细,CCU、SICU、 RICU、CSICU、NSICU、PICU、MICU 等
概述
❖ 美国已有7434个ICU ❖ 我国在70年代起开始设置CCU、SICU、
RICU ❖ 差距巨大
ICU的基本概念
ICU
❖ Intensive care unit ❖? ❖ 加强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加强监护病
二、ICU的设置要求
❖ (二)ICU内的病床分布方式 通常有三种分布方式:大房间开放式;
私人房间式;独立封闭式。 以12张床位的ICU为例:可采用4、4、
2、1、1式设计。
二、ICU的设置要求
❖ (三)床位设计 床位空间:开放式14-18m2 ;私人式18-
23m2 ;独立封闭式20m2左右。 病床离开墙壁,形成“生命岛”。所有
及尸体通道;探视通道。 4、洗手。 5、隔离。
一、ICU的位置和环境建造设计要求
❖ (三)、安静舒适的环境: 1、吸音降噪设计,包括机器、工作
人员 , 喧哗、病人躁动吵闹、物品移动。 白天 <45db,晚上< 40db,夜间< 25db。
2、柔和的灯光:吸顶灯;壁灯;床 头灯;台灯。
一、ICU的位置和环境建造设计要求
三、ICU设备要求
❖ 基本设备 中心供氧,中心负压,中心正压,足够强大
的稳压器,多功能病床,足够的多功能插座,微 量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输液瓶悬吊装置,多参 数监护系统,气管插管箱(喉镜、插管嵌、硅油、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手套等),手动辅助换气 囊,呼吸机(包括转运呼吸机),雾化系统,监 护系统,心电图机,电复律器,临时起搏器(血 管鞘,临时起搏电极),纤维支气管镜,冰机, CRRT系统。
ICU的设置
一、ICU的位置和环境建造设计要求
❖ (一)、地理位置: 1、方便转运病人; 2、方便检查检验; 3、良好的采光、通风; 4、可供欣赏的景色
一、ICU的位置和环境建造设计要求
❖ (二)、防污染措施: 1、双重门,(锁气室)。 2、现代化的通气设备:空气滤器、 轻度正压、空气流向、层流等。 3、通道:病人通道;工作人员通道; 污物
指征参数。
五、ICU的监护系统
❖ 有学者认为,去除中央站,把工作人员“赶” 到病人床旁
五、ICU的监护系统
✓ Central monitor:显示各床旁监护仪传送来 的波形和数字信号。
✓ System controller:控制床旁和中心监护仪 之间的信号传输和交换过程。
✓ Recorder:
ICU的功能
的线路、管道、设备全部集中于吊塔、吊 梁或功能柱上。
二、ICU的设置要求
❖ (四)辅助区域的设计 面积:2-3倍的床旁空间,以支持运作。 如以上述12张床icu计算,床旁空间
需220m2,支持空间需440-660m2 。总面 积应660-880m2。
二、ICU的设置要求
❖ (五)辅助间的设计 病区内:医生办公室,治疗室,配药室,小实 验室,盥洗室,设备仪器室,处置室等。 ICU内病区外:工作人员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 室,医生值班室,护士值班室,护长及主任办公 室,会议室或教室,库房,配餐室,谈话间,病 人家属休息室。
❖ (1)严重心、肺和肾功能衰竭、创伤和其他各 种严重有生命威胁的患者均集中于ICU,便 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