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照明如何设计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某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

某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

某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照明的基本原理、照明设备的选择与安装、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技能方面,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照明设计,提高照明效果,节约能源。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节能环保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照明基础原理、照明设备及其选择、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照明基础原理:光的性质与测量、视觉效应、颜色理论等。

2.照明设备及其选择:光源类型、灯具选择、照明设计参数等。

3.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照明设计方法、照明计算、照明设备安装工艺等。

4.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照明系统运行维护、节能管理、照明设备检修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照明基础原理、照明设备及其选择、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等方面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照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照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教学楼照明设计》教材,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照明基本原理、照明设备及其选择、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等方面的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照明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照明原理和设计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照明实验所需的设备,如光源、灯具、测量仪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照明技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照明设计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照明设计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照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掌握照明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照明设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照明设计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照明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2. 难点:-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 如何根据不同的空间和需求进行照明设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照明设计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 照明设计软件(如Photoshop、SketchUp等)。

- 照明设计案例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 学习照明设计的基础知识。

- 准备设计图纸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什么是照明设计?”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课1. 照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介绍照明设计的定义和目的。

- 讲解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功能性、安全性、艺术性、节能性等。

2. 照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分析照明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效果评估等。

- 介绍照明设计的方法,如直接照明、间接照明、混合照明等。

3. 照明设计的案例分析- 展示典型的照明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照明设计实践,每组选择一个空间进行设计。

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工具进行照明设计。

3. 汇报展示各组的设计成果,进行互评和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照明设计相关知识,拓展自己的设计视野。

五、作业布置1. 完成一份照明设计作业,要求包含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和设计效果展示。

大单元教学灯光设计方案

大单元教学灯光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

大单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单元教学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方案针对大单元教学的特点,提出一套灯光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3. 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4. 适应大单元教学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三、设计方案1. 灯光布局(1)教室中央设置一盏主灯,用于照亮整个教室,保证学生和教师的视线清晰。

(2)在教室两侧设置若干盏辅助灯,用于照亮教室的边缘区域,避免产生阴影。

(3)在讲台上方设置一盏聚光灯,用于照亮教师和讲台,方便教师讲解和演示。

(4)在教室前方设置一排灯具,用于照亮黑板和投影仪,保证投影画面清晰。

2. 灯光色调(1)教室主灯采用中性色调,保证光线柔和,避免对学生视力造成伤害。

(2)辅助灯采用暖色调,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台聚光灯采用冷色调,突出教师和讲台,方便学生集中注意力。

(4)黑板和投影仪灯具采用中性色调,保证投影画面清晰。

3. 灯光控制(1)设置灯光控制系统,实现灯光的自动调节,根据不同教学环节调整灯光亮度。

(2)教师可根据需要手动调节灯光,保证课堂氛围的灵活性。

(3)教室配备智能灯光系统,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灯光,提高能源利用率。

四、实施步骤1. 设计阶段:根据大单元教学的特点,确定灯光布局、色调和控制方式。

2. 安装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灯具的安装和调试。

3. 运行阶段:定期检查和维护灯光系统,确保灯光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4. 评估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评估灯光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和维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掌握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了解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照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解决照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采取节能措施,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节能技术。

1.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介绍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光源的特性、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讲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步骤、设计规范、电气设备的选择、照明设备布置和照明电路的组成。

3.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施工:介绍照明设备的安装方法、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和施工安全。

4.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阐述照明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节能改造。

5.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节能照明设备、节能控制技术和照明系统的节能评估。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使学生亲手操作照明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照明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照明设计规范、标准图集等参考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简单照明设计教案

简单照明设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简单照明设计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照明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种类;2. 学习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照明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种类;2. 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照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2. 创新照明设计。

二、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一间光线充足的教室;2.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3. 照明设备和相关工具;4. 学生分组,每组四人,每组准备一份照明设计方案。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照明设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照明设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 学习照明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种类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照明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种类,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2) 学习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师讲解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照度、色温、显色性等。

3. 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照明设备,分析其优缺点。

(2) 学生分组设计一份照明设计方案,包括照明设备的选择、布局和调试。

第二课时:1. 教学内容与活动(1) 学习照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照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2) 创新照明设计教师提出创新照明设计的要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

2. 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照明设计方案,分享设计思路和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设计方案。

四、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改进后的设计方案,制作一份照明设备安装和调试的操作手册;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于校园照明的课程设计

关于校园照明的课程设计

关于校园照明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校园照明的基本概念,掌握照明的种类及其适用场所。

2.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校园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和节能减排措施。

3. 学生了解并掌握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结合校园环境制定合理的照明方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照度计算方法,评估校园照明需求,并进行简单的照明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评价不同照明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校园照明设计项目,提高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校园照明节能环保的关注,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2.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关注校园环境,主动参与校园建设,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的实践应用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水平,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照明基本概念:光源、照度、光通量等基本知识,以及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及其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光的基本知识”2. 校园照明种类及适用场所:室内照明、室外照明、应急照明等,分析各类照明在校园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照明种类及设计要求”3. 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介绍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探讨校园照明节能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与节能”4. 照明设计原则:光环境设计、照明效果评估、绿色照明等,结合校园环境进行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照明设计原则与方法”5. 照明设计方案制定:根据校园需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照明设计,包括照度计算、设备选型等。

分区照明教学设计方案

分区照明教学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照明在教室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

本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分区照明,为不同教学区域提供适宜的光照环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设计目标1. 提供均匀、舒适的光照环境,减少视觉疲劳。

2. 优化教学空间布局,满足不同教学活动的光照需求。

3. 节约能源,降低照明成本。

4. 提高学生视力健康,预防近视。

三、设计方案1. 教室整体照明设计(1)光源选择: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光效不低于100lm/W,显色指数Ra≥80。

(2)照度要求: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教室照度不应低于300lx,黑板照度不应低于500lx。

(3)照明方式:采用混合照明方式,包括顶灯、壁灯和吊灯。

2. 分区照明设计(1)讲台区照明讲台区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区域,应保证足够的照度,以利于教师清晰展示教学内容。

具体措施如下:- 在讲台上方设置专用照明灯具,照度不低于1000lx。

- 灯具采用可调光设计,便于根据需要调整亮度。

(2)黑板区照明黑板是学生记录笔记和教师板书的重要工具,应保证黑板区域有足够的照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具体措施如下:- 在黑板两侧设置壁灯,照度不低于500lx。

- 壁灯采用可调光设计,便于根据需要调整亮度。

(3)学生座位区照明学生座位区是学生集中学习的地方,应保证学生有舒适的阅读和书写环境。

具体措施如下:- 在学生座位上方设置顶灯,照度不低于300lx。

- 顶灯采用可调光设计,便于根据需要调整亮度。

(4)走道照明走道是学生出入教室的通道,应保证足够的照度,以方便学生行走。

具体措施如下:- 在走道两侧设置壁灯,照度不低于200lx。

3. 照明控制系统为了实现节能和智能化管理,本方案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功能:- 自动调节照度:根据自然光照强度和教学活动需求,自动调节室内照明亮度。

- 定时开关:根据教学时间表,自动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

室内照明设计教案

室内照明设计教案

室内照明设计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六册第四章第三节“室内照明设计”。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室内照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室内照明的作用、照明设备的种类和选用原则、照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室内照明的作用,知道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室内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原则。

难点:照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室内照明模型、各种照明设备实物。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图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晚上,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明亮?引导学生思考照明设备的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照明设备的种类和选用原则,讲解照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室内照明方案,包括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4. 展示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全班同学共同评价,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室内照明设计1. 照明设备的选择原则2. 照明设备的布置原则3. 照明设计的步骤4. 照明设计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室内照明方案,包括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合理布置,确保室内照明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室内照明设计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原则掌握不够扎实。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家里的照明设备,分析其优缺点,尝试改进设计,提高室内照明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六册第四章第三节“室内照明设计”。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室内照明的基本概念、照明设备的选择原则、照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室照明如何设计
3 教室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 5。 4 为防止窗的直接眩光,教室应设窗帘以避免阳光直
接射人教室内。为防止黑板的反射眩光,其表面应 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 5 为提高教室的采光效果,室内各表面应采用高亮度 低彩度的装修,房间各表面的反射比应按表2的规 定选取。
教室照明设计的要点
Luminous flux is the light output
of a light source. Unit: 1 lumen (lm)
光强 光强是指在特定方向上的光输
出大小。
Light intensity Light intensity is the measure
of lightoutput in a specified direction.
显色性
色温
单位:开尔文(K)
一个标准黑体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开始发出暗红色光,温度再升高光的颜色变成黄白色、 白色、兰白色。我们把光源的色品接近标准黑体加热时下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暖色<3000K 中间色3000K~5000K 日光色>5000K。
Ra 80-89
显色性
单位: %(百分比)
(3),“黑色”黑板亮度=500 lx×5%÷π≈8 cd/m2。 • 对于“白色”黑板,假定反射率75%: 1) 假如教室“白色”黑板照度达到500 lx,根据关系式(3),“白色”黑板亮度
=500×75%÷π≈120 cd/m2; 2) 假如教室“白色”黑板照度达到200 lx,根据关系式(3),“白色”黑板亮度
符号: Ra Ra-color rendering index
物体被光源照射后,颜色呈现的真实程度
Ra 50-79








72%
85%
你挑好咬哪一边了吗?
显色指数90% 显色指数72%
亮度
作业面与背景较小的亮度比 作业面与背景较大的亮度比
什么是亮度?
光的基本单位
光通量 光通量是衡量光源输出可 见光多少的一个指标。
≈72 cd/m2,1/3课桌面亮度=24 cd/m2,学生在普通教室中的适应亮度为72 cd/m2; 2) 假如为美术教室,课桌面照度达到500 lx,根据关系式(3),课桌面亮度=500 lx×75%÷π
≈120 cd/m2,1/3课桌面亮度=40 cd/m2,学生在普通教室中的适应亮度为120 cd/m2。 • 对于“黑色”黑板,假定反射率5%,假如教室“黑色”黑板照度达到500 lx,根据关系式
• 被照面上的出光度与该表面亮 度的关系式有:
• M=πL……………………(2)
• 式中:M为被照面上的出光度, 单位lm/m2;
• L为该表面亮度,单位cd/m2。
• 关系式(2)仅在表面的反射特性 符合漫反射特性或等亮度面时 才成立。
白板好还是黑板好
• 由关系式(1)和关系式(2),得到: • ρE=πL,即 L=ρE/π…………………………………(3) • 由关系式(3)式,就能计算教室中学生眼睛看到各种物体表面的亮度如下: • 对于“白色”课桌,假定反射率75%: 1) 假如为普通教室,课桌面照度达到300 lx, 根据关系式(3),课桌面亮度=300 lx×75%÷π
(1)满足学生看书、写字、绘画等要求,保 证视觉目标水平和垂直照度要求。
(2)满足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要求。 (3)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或演示 区域。
(4)照明控制适应不同的演示和教学情景, 并考虑自然光的影响。 (5)满足显色性,控制眩光,保护视力。 除此之外,教室照明还应做到安全、可靠, 方便维护与检修,并与环境协调。
请问是白板好还是黑板好?
白板好还是黑板好
• 被照面上的出光度与照度的关 系式有:
• M=ρE……………………(1) • 式中:M为被照面上的出光度,
单位lm/m2; • ρ为被照面上的漫反射率,小于
1的系数; • E为被照面上的照度,单位lx,。
• 上式是仅在反射面具有漫反射 特性(等亮度面)时才成立。
反射与折射
眩光
高辉度的光源是造成眩光的主要来源。
什么是辉度?
辉度是指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 的光强度。 为什么夜间背景下汽车灯光特别刺眼? 为什么我们书本上的白纸黑字看得很清楚?
UGR值对应的不舒适眩光的主观感受
反射眩光主要是由视野中的反射所引起的,特别是在靠近视线方向 看见反射像所产生的眩光。反射眩光使视觉对象的对比降低,以致难以 看清细部。为了避免反射眩光,我们在教室内通常采用以下措施: 1.选择具有蝙蝠翼式光强分布特性的灯具,一般具有较大的遮光角,光输 出扩散性好,布灯间距大,照度均匀,能有效的限制眩光和光幕反射。 2.采用低亮度、漫射或半镜面光罩(格片或格栅)类灯具。 3.教室内表面应采用浅色装修,宜用无光泽材料,以减少反射的影响。
=200×75%÷π≈48 cd/m2,仍然不低于美术教室1/3课桌面亮度40 cd/m2。既满足视觉舒 适性关于教室课桌面与黑板亮度比的要求,“白色”黑板上200 lx相当于“黑色”黑板上 500 lx的照度水平,明显地节能。
水 平 照 度 与 垂 直 照 度
照明要满足对老师和学生
比较理想的黑板配光图
教室的照明要求
1 凡教室均应装设人工照明。 2 教室课桌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lx,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3 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其维持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 低于0.8。 4 教室宜采用3300K~5500K色温的光源,光源的显色指数不宜小于80。 5 教室采用小于26mm细管径直管形稀土三基色荧光灯。 6 教室照明荧光灯宜采用节能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 7 为了减少照明光源引起的直接眩光,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灯具距课桌面 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m。灯管排列宜采用其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 对于阶梯教室,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产生直接眩光。 8 教室的统一眩光值(UGR)不宜小于19。 9 在维持平均照度值300lx的条件下,教室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不应大于 11W/m2,目标值应为9W/m2。 10 照明设计计算照度时,其维护系效应取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