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口译前准备策略
会议口译译前准备工作略论

会议口译译前准备工作略论
会议口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翻译在短时间内对演讲人进行有效的口语转换。
为了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在进行会议口译任务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会议资料。
此工作包括收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文件、阅读前一天的会议议程,以及了解会议主题和议程。
这能够帮助翻译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重点问题和相关信息,为翻译任务提供必要的信息。
其次,了解演讲人和听众的文化差异。
由于翻译任务牵涉到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翻译需要了解和考虑被翻译人的文化习惯,语言风格和样式,以尽量减少翻译中的误解和风险。
其次,熟悉被翻译人的领域和行业的专业术语。
不同的领域和行业有其专业术语,因此翻译需要了解其领域和行业中的术语,以达到正确有效地翻译目标。
然后,进行语音练习和口语训练。
会议翻译需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流利的语速来减少翻译的时间和信息的损失。
为此,翻译人应该通过大量的语音练习和口语训练来提高口语流利性和精准度。
最后,注意会议现场的特殊情况。
翻译人需要了解会议现场的环境、设备和人员情况并尽可能地做好准备,例如会场的容量、座位安排、演讲人的衣着风格等。
在进行会议翻译前,进行有足够的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这将有助于翻译人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确保会议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英语口译翻译应注意哪些问题?

【导语】⼝译翻译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推敲,甚⾄根本不容推敲,⽽且⼤多数场合不可能借助任何⼯具书,译员要善于在短促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两种语⾔的反复转换。
以下内容由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事前准备是做好⼝译翻译的基础 接受⼝译任务后,⼀定要做⼀些必要的准备⼯作(时间可长可短,视具体情况⽽定),包括语⾔上、技术上和⼼理上的准备。
⾸先要对翻译的内容有所了解。
再则,就是找项⽬负责⼈了解情况,对项⽬情况熟悉了,翻译起来⾃然就⽐较顺⼿。
⼝译⼯作有时侯是以讲课⽅式进⾏的技术交流。
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的课题内容,听众的基本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于临场慌乱。
要重视和外宾的*次见⾯、安排⽇程等活动。
这种活动⼀般不涉及很深的技术内容,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正式翻译的⼀种准备。
1、⾸先,你可以通过这种初次见⾯了解并逐渐适应外宾的语⾔、语调。
搞翻译的⼈都知道,外国⼈的语⾳、语调五花⼋门。
⽐如⼀个讲英语的代表团并不⼀定每个成员都来⾃英美国家,即使这样,也不⼀定都是正宗的英国⼈或美国⼈,其中往往有亚裔、⾮裔或欧裔等,其⼝⾳⼤不相同。
这就要求⼝译⼈员不仅能听懂标准外语,⽽且要能很快适应各种怪腔怪调、不规范的外语。
2、再则,通过初步接触,也能对谈判或讲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在事前没有充分的时间进⾏案头准备的情况下,这种了解⼗分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初步接触可以消除临场的紧张感,为下⼀步正式场合的翻译做好⼼理准备。
3、另外,还有⼀种准备⽅式,效果更好,这就是和讲话⼈共同准备,商定讲话纲要,这实际上等于先打⼀个草稿。
有些场合可以这样做:如谈判时中⽅要提的问题、宴会或其它⽐较正式的场合可以预先准备讲话内容的开幕词和祝酒辞等。
⼝译任务中*让⼈头疼的是讲话⼈事先准备了讲稿,照稿宣读,⽽译员对这份讲稿事前⼜⼀⽆所知。
这⽆异乎⽤⼝译的⽅式做笔译的⼯作。
⼀旦遇到这种情况,译员当然也不能回避,只能靠其平时的功底,尽⾃⼰*⼤努⼒来完成。
《口译前的准备策略》课件

信息重组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可能需要将 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重组,以更符 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 式。
语言表达技巧
01
02
03
准确传达
译员应能够准确地将源语 言的信息传达给目标语言 的听众。
流畅表达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应保 持语言的流畅性,避免出 现停顿、重复或语法错误 。
语言知识储备
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水 平和表达能力,减少语言障碍对口译的影响 。
听力训练
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听力理解和反应速度,有助于 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口译内容。
语境理解
在口译过程中,注重语境理解,根据上下文 和语境来推断和解释口译内容,减少语言障 碍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开始口译之前,了解口译的主题和相关背景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你 更好地理解口译的内容,预测可能涉及的词汇和概念,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了解口译的场合和参与者
总结词
考虑语境和受众
详细描述
了解口译的场合(如会议、演讲、商务谈判等)以及参与者(如听众的背景、需 求和期望)有助于你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确保口译内容能够准确地传达 给目标受众。
制定口译的计划和时间表
总结词
合理安排时间和工作量
详细描述
制定详细的口译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练习和休息。这 有助于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避免在口译过程中出现时间紧迫或工作量过大导致失误的情况。
03
语言知识的准备
提高语言水平
听力训练
通过听录音、看视频等 方式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再议口译前准备策略

再议口译前准备策略纲要: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国际间交往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亘古未有,各行各业对外交往过程中都需求愈来愈多的高质量口译。
口译学习和口译研究体现快速发展趋向。
但是,业界关于口译前准备关注不足。
本文从词汇、句式、背景知识等不一样角度来商讨翻译译前准备的策略,为受训者供给方法,为译员供给借鉴,并希望惹起口译研究者的关注,使口译译前准备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能有长足发展。
重点词:高质量口译;口译学习;口译准备;准备策略;口译研究跟着科学技术的日异月新和人们关于和平与发展的盼望,国际间交往日趋屡次,全世界化浪潮体现加快的趋向。
地球上已经没有哪个角落被人们忘记,没有哪个民族不试图认识不一样的文化并与其进行交流。
在国际政治、经贸、文化、体育、科技等方面交往日趋加快的背景下,跟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对外交流体现出亘古未有的繁华态势,翻译特别是口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显得空前的重要。
口译教课工作也愈来愈遇到关注,从 2007 年我国成立首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起,专业口译教课在好多学校普及起来,发展之迅猛是任何国家和地域,也包含我们自己从未碰到过的,我国的口译教课如日中天。
一、词汇准备发音正确并能对英音、美音及其余国家的英语发音特色有所认识是口译员必备的能力。
只有自己的发音正确了,才更有可能快速地听懂他人的话语。
所谓的发音正确对大部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不是纯粹的“英音”或“美音” ,而大多是两种发音的混淆,建议自然而然即可,没有必需追求“纯粹”。
练好发音的方法好多,笔者发明一种“一听、二看、三模拟”的训练方法。
即找到带有文本的音频资料后,先听音频,发现个别地方不论如何也听不懂时(即听力的盲区),认真地研读文本资料,要弄懂弄通,以后再模拟跟读直到满意为止,最好做到自己的语音语调解听力资料上的如出一辙。
拥有宏大的词汇量无疑是口译员充满自信的基本保证。
但词汇量的累积需要漫长的过程,并且还存在渐渐忘记的现象。
提高口译翻译水平的关键技巧与策略

提高口译翻译水平的关键技巧与策略口译翻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工作,对于从事口译翻译行业的人而言,提高口译翻译水平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口译翻译水平的关键技巧与策略。
一、准备工作1. 主题知识的积累对于不同领域的口译翻译,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实际口译翻译工作之前,要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包括相关术语、概念和行业特点等。
这样可以确保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2. 预习和准备材料在进行现场口译时,提前收集并预习与会议或活动相关的资料和议题,对演讲人背景、主题内容和可能涉及的术语进行调研和了解。
这样可以在口译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信息,提高口译准确度和流畅度。
二、技巧与策略1. 注重听力训练口译翻译的基础是良好的听力技巧。
因此,定期进行听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听取各种类型的录音、广播、新闻以及演讲等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同时,也可以参加专业培训班或聘请语言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
2. 注意语音语调在进行口译翻译时,准确传达原始语言的语音语调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度,可以借助录音设备进行反复录音,并和母语人士进行交流和比较。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可以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使其更加接近于母语水平。
3. 培养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是进行口译翻译的关键。
为了培养思维能力,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思考和写作。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和文章,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储备,提高对不同领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同时,通过积极思考和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大量练习口译翻译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提高口译翻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模拟口译翻译活动,如参与工作坊、模拟演讲和对话等场景,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和提高。
5. 注重反思与反馈在进行口译翻译过程中,及时反思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会议口译的译前准备工作

会议口译的译前准备工作会议口译是一项需要精心准备的工作,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准确的传达信息。
下面将就会议口译的译前准备工作进行详细介绍。
一、熟悉背景资料在进行会议口译之前,译员需要对会议的背景资料进行充分了解。
包括会议的主题、目的、议程以及与会人员的职务和身份等。
这样可以帮助译员更好地理解会议内容,准确传达信息。
二、预习相关材料译员需要提前预习与会议相关的材料,包括会议文件、报告、演讲稿等。
通过预习可以熟悉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词汇,掌握会议的重点内容,为口译提供更好的准备。
三、了解行业背景知识如果会议涉及到特定的行业领域,译员还需要了解该行业的背景知识。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议内容,准确传达专业术语和相关信息。
四、积累词汇和短语译员需要提前积累与会议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包括常用的会议词汇、礼仪用语和联合国通用术语等。
这样可以在口译过程中更加流利地表达,避免翻译过程中的困惑和停顿。
五、练习口译技巧口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巧的工作,译员需要不断地练习口译技巧,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口译练习、听取英语广播、观看英语电影等方式来提升口译能力。
六、了解会议规则和礼仪不同的会议有不同的规则和礼仪,译员需要提前了解并熟悉这些规则。
包括会议的开场白、发言顺序、提问方式等。
熟悉这些规则可以帮助译员更好地掌握会议的节奏和流程。
七、进行背景调研如果会议涉及到特定的领域或者议题,译员可以进行背景调研,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会议的核心内容,为口译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八、做好笔记和准备工具在会议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做好笔记和准备工具。
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和钢笔,记录重点信息和关键词汇。
还可以准备一台便携式电子词典和翻译软件,以备不时之需。
总结起来,会议口译的译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准备,才能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准确传达信息。
译员需要熟悉背景资料、预习相关材料、了解行业背景知识、积累词汇和短语、练习口译技巧、了解会议规则和礼仪、进行背景调研,做好笔记和准备工具等。
口译前的准备策略

口译前的准备策略口译是一项需要充分准备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准备策略,可帮助提高口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1.研究主题:在口译前,研究一下会议或活动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主题能帮助口译员熟悉相关词汇和术语,并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和论述背景。
2.阅读背景材料:在会前尽可能提前获取会议相关的文档或演讲稿。
通过阅读这些背景材料,口译员能对即将面对的主题和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在口译时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
3.提前查阅词典和参考资料:在口译前,应当准备好相关的专业词典和参考资料。
这些资源能为口译员提供在词汇或术语不熟悉时的参考,确保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4.练习口译技巧:口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巧的工作。
在口译前,口译员应当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巧。
可以通过模拟会议或其他实际情境来练习听译和口译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练习提问和追问的技巧,以便在口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讲话者进行互动。
5.建立专业网络:在进入口译行业之前,建立起与其他专业人士的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跟进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术语和理论。
在口译前,通过与专家和同行的交流,可以获取有关一些特定领域的信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6.掌握技术工具:现代化的科技工具为口译提供了很多便利和支持。
在口译前,需要掌握并熟练使用一些常见的口译设备和软件。
这些工具包括如同声传译设备、电子词典、语音识别软件等等。
7.保持身体和精神状态的良好:口译工作需要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和高强度的思考。
在口译前的准备过程中,要确保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
8.记录和反思:在口译后,口译员应当及时记录和反思自己在口译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口译员不断总结经验,并找到改进口译质量的方法。
以上是口译前的准备策略。
通过充分准备,口译员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译水平,更好地传达和理解讲话者的信息,确保高质量的口译服务。
专业的口译技巧与策略

专业的口译技巧与策略口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在国际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口译技巧和策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给出一些实用的口译技巧和策略。
一、主动准备1.了解话题背景在进行口译前,尽可能提前了解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相关行业名词、专业术语等。
这样可以在口译过程中更加流利地传达信息,并使得口译结果更加专业准确。
2.预习演练进行口译之前,预习与练习是提升口译技巧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章、练习口语表达等方式预习,同时也可以找一些音频材料进行模拟口译练习,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语言流畅度。
二、专注力的保持1.注意信息过滤在进行口译过程中,信息的筛选和过滤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辨识主要内容,摒弃无关信息,保持专注力,避免因陷入细节而错过更重要的信息。
2.注意对象观察在口译的过程中,观察听众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观察听众的表情、姿态和肢体语言等来判断他们是否理解自己的口译内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以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
三、言简意赅1.概括总结在进行口译时,可以尝试将原文概括与总结,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将信息传达给听众。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流畅度,还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并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
2.避免赘述口译时需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赘述。
可以通过删除冗余信息、精简句子结构等方式使表达更加精炼,提高口译的效率和流畅度。
四、应对技巧1.适当运用衔接词在进行长句或复杂句的口译时,适当地运用衔接词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有效地衔接各部分内容,使信息流畅传达。
2.注重主谓宾在进行口译时,应注重主谓宾结构的传达,将句子中的重点信息准确表达出来。
同时,也要注意主语与谓语的一致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五、反思提高1.录音回放在进行实际口译或模拟练习时,可以将自己的口译过程进行录音,并在完成后进行回放和反思。
通过对自身表现的审视,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议口译前准备策略摘要:中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国际间交往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各行各业对外交往过程中都需求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口译。
口译学习和口译研究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然而,业界对于口译前准备关注不足。
本文从词汇、句式、背景知识等不同角度来探讨翻译译前准备的策略,为受训者提供方法,为译员提供借鉴,并期望引起口译研究者的关注,使口译译前准备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能有长足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口译;口译学习;口译准备;准备策略;口译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浪潮呈现加速的趋势。
地球上已经没有哪个角落被人们遗忘,没有哪个民族不试图了解不同的文化并与其进行沟通。
在国际政治、经贸、文化、体育、科技等方面交往日益加速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翻译特别是口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显得空前的重要。
口译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2007年我国建立首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起,专业口译教学在很多学校普及起来,发展之迅猛是任何国家和地区,也包括我们自己从未遇到过的,我国的口译教学方兴未艾。
一、词汇准备发音准确并能对英音、美音及其他国家的英语发音特点有所了解是口译员必备的能力。
只有自己的发音准确了,才更有可能快速地听懂别人的话语。
所谓的发音准确对大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不是纯粹的“英音”或“美音”,而大多是两种发音的混合,建议顺其自然即可,没有必要追求“纯粹”。
练好发音的方法很多,笔者发明一种“一听、二看、三模仿”的训练方法。
即找到带有文本的音频材料后,先听音频,发现个别地方无论如何也听不懂时(即听力的盲区),仔细地研读文本材料,要弄懂弄通,之后再模仿跟读直到满意为止,最好做到自己的语音语调和听力材料上的一模一样。
拥有庞大的词汇量无疑是口译员充满自信的基本保证。
但词汇量的积累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还存在逐渐遗忘的现象。
所以在进行词汇学习时,学习者需要把词汇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进行不断地补充、调整进行记忆,这样既有利于现实的学习又有利于日后的复习和应用。
一般来讲词汇分类可以分以下几大项:会议类、商务谈判类、文化民俗类、旅游翻译类、饮食起居类。
没有兴趣可以通过“日久生情”来培养,由于时间原因可能在某方面无法深入,但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根据需要进行大量的学习来进行专门拓展。
准确运用词汇的能力才是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
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不要孤立静止的学习单词,要把单词习得的过程放在听读句子、听读篇章的动态过程中,要了解各种语境(con.text)下单词的用法。
这样才能做到活学活用、形成能力、最终运用英语来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句式准备口译句式的运用与口语句式极为接近而与书面语差别很大。
通常情况下书面语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来揣摩推敲、选择适当的词汇和句式,甚至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还可以检查修订,所以书面语很少使用口语类句式。
而口译由于其“口头表达、快速传递信息”等特点决定常常使用口语甚至俚语等词汇,其语言具有迅速、生动、活泼、简洁、与体态语综合使用等特点。
如,口译中可能出现下面例1、例2的句子:例l Just go ahead with what they’ve told you,Iam all for it。
例2 I am sorry I can’t finish the job now as Iwill go see him‘cause he is in hospital.但在书面语中,就会正式和严谨了,如写成:例3 Just follow their order,because I totallyagree with them.例4 I am sorry I can’t finish the job now as Iwill go to seehim because he is in hospital.此外,口、笔译所使用的关联词也多有不同。
如表示结果时,口译常用“and”,“then”,“so”,笔译常用“thus”,“hence”,“as a result”,“accordingly”,“consequently”,“therefore”等。
笔译中较多使用复合句,句子结构严谨,逻辑关系清晰,表意更为准确。
但口译员一般会较多使用简单句,偶尔会出现不合语法如割裂部分成分、补充内容、重复某个词汇等现象,甚至出现语法错误,但听者依然能根据上下文或相应的非言语因素如表情、肢体动作等理解内容。
以上就句式差异仅举两个例子,其实差别还有很多。
学习者应该有意识地整理和积累不同类别的口语句式,并比较相应的书面语表达方式,对二者的差别有准确的掌握,使用时才能更地道、更恰当、更充分,并避免在书面表达时混用口语。
听力能力是口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技能,只有“听得懂”才能“译得出、答得上”。
提高听力的办法就是在大量的词汇和良好的语法能力基础上多听多练,不但要听美国英国的还要听澳大利亚的、印度的、日本的、韩国的。
一位资深译员曾经说过“优秀的译员是靠听烂无数盘录音带炼成的”,说的就是在英语学习主要靠卡式录音机时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主要靠认真反复听海量的听力磁带实现。
三、背景知识准备一个优秀的口译译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能力,还要有纵观文理的广博百科知识,这是由口译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一位资深的口译研究者指出:“He knows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and somethingofeverything”,口译者需要既是通才,又是专才,通晓自己的专长同时又要通晓天下事。
根据丹尼尔吉尔《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的论述,无论何种口译都可以分为理解和重组两过程,其理解公式可以简化为: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
其中语言知识就是主体对源语言单词的掌握和对语法认知,言外知识是主体指对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映,即百科知识。
口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稳定性和个人的发展方向不确定性等因素,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即使有所侧重,也需要在专攻某个领域的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知识。
因为口译是复杂的交际活动的一部分,在口译过程中或休息、用餐等其它时间和场合,谈话者很可能突然提到天气、政策、经济、政治、文化、见闻等与本次会谈不相关的内容。
如,笔者曾经参与的一次大型中国国企改造升级引进外方技术的谈判中,外方在中间休息时突然谈起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兴趣盎然、侃侃而谈。
设想一下,如果译员对此一无所知,怎能令中外双方的友好会谈顺利进行呢?那么,在学习准备的过程中怎样进行知识储备呢?作为一名合格的外事人员一定要对天下事有广泛的兴趣,需要博览群书,对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有所涉猎,甚至对自然科学也要有所了解。
特别是对于本国和经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热点新闻、时尚话题等内容要有研究。
作为翻译人员,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也是可以发表自己见解的。
译员应该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思想,乐于学习新知识,不可自以为是、闭目塞听。
此外译员要牢记自己的服务角色和协助双方交流沟通的职业属性,不能喧宾夺主。
四、其他准备对于接到了口译任务,即将开始口译工作的译员来讲,译员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本次口译的相关信息,做好相应的准备。
首先要拓展专业词汇。
如要参加中外高校合作项目的谈判,就要强化一下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理念、学费、食宿、各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词汇;如要参加外贸谈判,就要复习一下有关询盘、报盘、物流、信用证、贸易术语、结算方式等方面的词汇。
其次要激活已储备的相关知识,即百科知识的一部分。
其次译员要主动了解将要进行的口译的主要内容。
如果是谈判类口译,最好能知道谈话的要点、重点、双方可能争执的焦点;如果是培训类、会议类、发言类口译,最好在开始前拿到讲稿或提纲;如果是专业性较强的口译,一定要知道涉及什么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领域的话语具有什么特点。
了解了这些内容后译员就可以根据具体内容,搜集资料做好相应的准备。
笔者曾参加中国某电影机厂和某国际采购公司机械设备采购谈判,由于事先与双方沟通充分,对谈判内容基本掌握,口译过程中译员充满自信,翻译快速准确,双方沟通顺利流畅,以至谈判结束后该公司提出要聘用笔者到其中国分公司工作。
再次,在做口译准备时,一定要了解服务对象的职业、专长、讲话特点等信息,越详细越好。
如果参加者很多,那就了解关键人物或大多数人的信息,具体方法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最好是当面交谈的方式与服务对象联系。
如果条件允许,译员要充分利用共同乘车、陪同用餐、陪同参观、中场休息等机会主动与发言方接触,加强联系,融洽关系,增进了解。
因为发言人和译员都希望在口译员的帮助下沟通能够顺利高效,所以他(们)通常是会积极配合译员的“摸底”工作的。
此外,在接到任务后,译员一定要心态平和、合理安排休息和准备口译的时间,避免在疲劳的状态下进行口译工作。
工作前饮食要合理清淡,避免在工作时出现身体不适。
不要吃葱、韭菜等散发浓味的食品,要注意清洁口腔,避免牙齿食物残渣。
还要考虑与口译场合相配的发型和服装,女性译员还应该考虑适当化妆和饰物搭配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口译员在前一天晚上由于经验少或感觉压力大等原因都会有精神紧张、失眠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听听音乐、读一会儿轻松读物或与他人聊些轻松的话题进行一下缓解。
五、结语由于工作强度大、要求高、即时性等特点,口译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口译学习准备的内容和方法是值得重视的,巨大的压力也使顺利完成口译充满了成就感。
口译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一定会大力发展,但其对从业者“听、说、速记”能力的高要求和对“礼仪、百科知识、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又抬高了口译行业的门槛。
有志于口译事业学习者要充满自信,在具备一定的英、汉语言基础的前提下经过科学、刻苦、系统的词汇、句式、背景知识等方面的准备,一定会大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