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
浓缩倍数

17、浓缩倍数浓缩倍数(以K表示)是循环水操作控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该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与其补充水的含盐量之比。
它反映了循环水浓缩的程度。
即: K=C循/ C补18、浓缩倍数的选择①在低浓缩倍数时,提高浓缩倍数的节水效果比较明显;但当浓缩倍数提高到4.0以上时,再进步提高浓缩倍数的节水效果就不太明显了。
一般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通常被控制在2.0-4.0左右。
②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可以通过调节排污水量或补充水量来控制。
19、复合水处理剂的优点与单一水处理剂相比,复合水处理剂具有以下一些优点:(I) 其中的缓蚀剂与缓蚀剂之间、缓蚀剂与阻垢剂之间旺旺存在协同作用或增效作用:(2)可以同时控制多种金属材质的腐蚀;(3)可以同时控制腐蚀与水垢或污垢的形成:(4)可以简化加药的手续。
因此,人们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广泛使用各种复合水处理剂,同时控制冷却水系统中的腐蚀和沉积物。
20、冷却塔的工艺构造冷却塔一般由通风筒、配水系统、淋水装置、通风设备、收水器和集水池等部分组成。
21、综述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冷却水长期循环使用后,会出现结垢、腐蚀、微生物滋生等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循环冷却水处理就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运行条件、改变设备材料性能等水页处理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①控制结垢的方法:从冷却水中除去成垢离子,降低补充水浊度;加酸或通CO2气体,降低p阳值;投加阻垢分散剂等。
②控制腐蚀的方法:添加缓蚀剂;提高冷却水的pH值。
在碱性条件下运行:选用耐腐蚀材料:用防腐涂料涂覆等。
⑧控制微生物的方法:添加杀生剂:选用耐腐蚀材料:控制冷却水的氧含量、pH值、悬浮物及微生物养料等。
22、护屏保护在需要保护的碳钢换热设备上,用一个氧化还原电位比较低的金属,如锌、镁及其合金等作为阳极,设备则成为腐蚀电池中的及其合金等作为阴极,设备则成为腐蚀电池中的阴极而受到保护。
23、气蚀气蚀发生在高流速和压力改变的地方,在低压区域,在含有溶解和掺入气体的水的作用下,气体可以形成气袋,当水流至高压区时,气袋被压破,引起的冲击力可以高达几十个MPa的表压,这些高冲击力不断破坏氧化膜,并使金属颗粒直接从表面上被冲掉。
(完整版)循环水排放计算公式

(完整版)循环⽔排放计算公式
循环⽔排放计算公式
循环⽔排放计算公式
注:循环⽔排污总量=蒸发量+风吹损失量+循环⽔排污量。
1、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于3.0。
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浓缩倍数;
Qm——补充⽔量(/h);
Qb——排污⽔量(/h);
Qw——风吹损失⽔量(/h)
2、循环冷却⽔在系统内的设计停留时间不应超过药剂的允许停留时间。
设计停留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d——设计停留时间(h);
V——系统容积()。
3、循环冷却⽔的系统容积宜⼩于⼩时循环⽔量的1/3。
当按下式计算的系统容积超过前述规定时,应调整⽔池容积。
式中Vf——设备中的⽔容积();
Vp——管道容积();
Vt——⽔池容积()。
4、循环冷却⽔系统阻垢、缓蚀剂的⾸次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f——系统⾸次加药量(kg);g——单位循环冷却⽔的加药量(mg/L)。
5、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运⾏时,阻垢、缓蚀剂的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r——系统运⾏时的加药量(kg/h)Qe——蒸发⽔量(/h)。
3.4.9 密闭式循环冷却⽔系统运⾏时,缓蚀剂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JH801投加量:
投加量(kg/d)=
)(1024)/()/(33kg h
L mg h m -浓缩倍数
加药浓度补充⽔量 JH801补加量:
补加量(kg)=保有⽔量×(3.6-有机膦分析值)÷60
杀菌剂的投加:
投加量(kg)=保有⽔量(m 3)×加药浓度(mg/L)×10-3。
浓缩倍率计算方法

浓缩倍率计算方法
宝子,今天咱来唠唠浓缩倍率的计算方法呀。
那啥是浓缩倍率呢?简单来说呀,它就是反映循环水在经过浓缩过程后,各种离子浓度相对于补充水浓度增加倍数的一个数值。
计算浓缩倍率呢,有个基本的公式哦。
一般我们可以用循环水中某一种比较稳定的离子浓度,除以补充水中相同离子的浓度,得出来的数值就是浓缩倍率啦。
比如说,我们经常会选择氯离子(Cl⁻)来计算呢,因为氯离子在循环水系统里比较稳定,不太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然后消失或者增加。
假设循环水中氯离子的浓度是C循,补充水中氯离子的浓度是C补,那浓缩倍率K就等于C循除以C补啦,是不是还挺简单的呢?
不过呢,这里面也有一些小细节要注意哦。
有时候测量的浓度可能会有一点点误差,所以在测量的时候呀,要尽可能地准确呢。
而且不同的水质情况,可能会对这个计算有一丢丢的影响。
如果水里有一些特殊的物质,可能会干扰离子浓度的测量,那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排除干扰啦。
还有哦,如果我们没有氯离子的数据,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离子来计算浓缩倍率。
像硫酸根离子(SO₄²⁻)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来计算,只要这个离子在整个水循环过程中相对稳定就行。
宝子呀,这个浓缩倍率可很有用呢。
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循环水系统的运行状况。
如果浓缩倍率太高了,可能就意味着水里的杂质太多啦,容易在设备上结垢或者腐蚀设备呢;要是浓缩倍率太低呢,又可能是水的利用率不高,浪费水资源。
所以呀,掌握这个计算方法,就像是掌握了循环水系统的一个小秘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这个系统哦。
嘻嘻,是不是感觉还挺有趣的呢?。
循环水浓缩倍数计算方法和原因

循环水浓缩倍数计算方法和原因循环水浓缩倍数是指在循环水处理过程中,将水中的溶质浓缩的程度。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水量法和盐量法。
水量法是通过计算浓水的体积与稀水的体积之比来表示循环水浓缩倍数。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循环水浓缩倍数=齐浓水量/齐稀水量其中,“齐浓水量”指的是循环水浓缩后浓水的体积,“齐稀水量”指的是加浓水之前稀水的体积。
盐量法是通过计算浓水中溶质的含量与稀水中溶质的含量之比来表示循环水浓缩倍数。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循环水浓缩倍数=浓水中溶质含量/稀水中溶质含量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但通常情况下,水量法更常用。
因为水量法不需要考虑溶质的浓度,只需要知道稀水和浓水的体积即可计算出浓缩倍数,计算简单且容易掌握。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原因是为了评估循环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和性能,以及判断处理前后水质的变化。
循环水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它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并降低废水的排放,是一种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循环水处理的过程中,水中的溶质会逐渐浓缩,浓水中的溶质含量会逐渐增加。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循环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判断循环水处理过程中溶质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还可以帮助评估循环水处理系统的性能。
循环水处理系统需要不断处理循环水中的溶质,避免溶质浓度过高导致设备的故障和性能下降。
通过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可以及时判断循环水处理系统的性能是否正常。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结果还可以用于判断处理前后水质的变化。
循环水处理过程中,溶质浓缩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但也可能导致水质的变化。
通过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可以判断处理后水质是否发生变化,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总之,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方法是为了评估循环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和性能,判断处理前后水质的变化。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循环水处理过程中溶质的浓度变化,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太原钢铁(集团)公司陶其鸿1、浓缩倍数的定义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蒸发,系统中的水会越来越少,而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就会越来越浓。
为了使水中含盐量维持在一定的浓度,必须补充新鲜水,排出浓缩水。
通常在操作时用浓缩倍数来控制水中含盐的浓度。
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是该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与其补充水的含盐量之比(用K表示),即:K=C R/C M式中CR --- 循环水中某物质的浓度;C M——补充水中某物质的浓度。
2、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关系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可以降低补充水的用量,从而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排污水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废水的处理量。
假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R为10000m3/h,冷却塔进出口温差10C,则不同的浓缩倍数K与补充水量M、排污水量B的关系如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K的增加,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量M和排污水量B都不断减少。
但是,过多地提高浓缩倍数,会使循环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
还会使水的腐蚀性离子的含量增加,水的腐蚀性增强。
因此,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并不是越高越好,通常一般控制在〜左右。
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中国节水技术大纲”提出:“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推广浓缩倍数大于的水处理运行技术;2006年淘汰浓缩倍数小于的水处理运行技术。
”3、青岛钢铁有限公司部分工序净环水系统现状耗新水量、排污水量、蒸发水量和浓缩倍数K=4时净环水系统现状耗新水量、排污水量、蒸发水量( m3/h)4、综述对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水量约占循环水量的;在浓缩倍数K=4时,排污水量约占循环水量的%,新水补充量约占循环水量的。
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水量和空气的干球温度( T)与进出口温差(△ t)的关系按经验公式E= ( +)•△ t % • R计算E为蒸发水量(m3/h), R为循环水量(m3/h)%。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
其中,循环水中溶解物或悬浮物的浓度可以通过水样分析或在线监测
系统进行测定,原水中溶解物或悬浮物的浓度可以通过对原水进行采样和
分析来获取。
1.评估循环水处理系统的效果:通过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可以了解
循环水处理系统对溶解物或悬浮物的去除效果。
如果循环水浓缩倍数越高,说明系统对溶解物或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越好。
2.优化循环水处理过程:通过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可以确定循环水
处理系统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如果循环水浓缩倍数较低,说明系统
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污泥堆积、管道阻塞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
化处理过程。
3.确定循环水的再循环比例:循环水浓缩倍数可以用来确定循环水再
循环的比例。
通过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可以了解循环水中溶解物或悬浮
物的累积程度,从而确定再循环比例,以保证循环水的质量和处理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只是评估循环水处理系统的一
个指标,还需要结合其他水质参数和设备运行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其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要求和计算
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结: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是评估循环水处理系统效果和优化处理过程的
重要手段。
通过测定循环水中溶解物或悬浮物的浓度,并与原水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循环水浓缩倍数。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应用包括评估系统效果、
优化处理过程和确定再循环比例等。
需要注意的是,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计算只是一个指标,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参数和设备运行情况。
循环水浓缩倍数计算说明

2、风吹损失量P2
对于机械通风凉水塔,在有收水器的情况下,风吹损失率为取%.
P2= 16000×%=16 m3/h
3、泄漏损失P3
由于系统式密闭循环,机泵的泄漏可忽略不计。
P3=0 m3/h
4、浓缩倍率N
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取N=3
5、补水量P,
系统蒸发量P1= m3/h,N=3
16000
3
%
16
%
6
332800
0
16000
4
%
16
%
6
179200
153600
16000
5
%
16
%
6
102400
230400
16000
6
%
16
%
6
56320
276480
∵N= P/(P- P1)
∴P= N?P1/(N-1)=×3/2=h
6、理论排污量P4
3、P4=类推计算:见表1
表1
循环水总量(m3/h)
浓缩倍数
蒸发损失(m3/h)
蒸发损失系数
风吹损失
风吹损失率
系统进出水温差
补水量(m3/h)
排污量(m3/h)
年排污量(m3/h)
提高浓缩倍数年少排污量(m3/h)
计算说明
一、已知条件
1、总循环量:16000m3/h
二、计算
新鲜水补水量P= Pபைடு நூலகம்+ P2+ P3+ P4
式中P1蒸发损失
P2风吹损失
P3泄漏损失
P4排污量
1、蒸发损失P1
计算公式1 P1=K·Δt·Q
循环水浓缩倍数怎样计算

循环水浓缩倍数怎样计算10[ 标签:循环水,浓缩,倍数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怎样计算???急急急!!!゛⒏喓長dà回答:5人气:5提问时间:2009-05-09 09:44答案用计算机算可以的嘿↙し小飞飞回答采纳率:3.3%2009-05-11 15:17循环水浓缩倍数是指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的倍率(以补充水作基准进行比较),它是衡量水质控制好坏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
浓缩倍数低,耗水量、排污量均大且水处理药剂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浓缩倍数高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可是浓缩倍数过高,水的结垢倾向会增大,结垢控制及腐蚀控制的难度会增加,水处理药剂会失效,不利于微生物的控制,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要有一个合理的控制指标。
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由于各厂补充水水质及循环水运行情况的差异,不同方法测出的结果都不同,所以对不同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1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循环水系统日常运行时,浓缩倍数的检测一般是根据循环水中某一种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与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之比来计算的。
即:K=C循/C补(1)式中C循--循环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C补--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但对于用来检测浓缩倍数的某一组分,要求不受运行中其他条件如加热、投加水处理剂、沉积、结垢等情况的干扰。
因此,一般选用的组分有Cl-、Ca2+、SiO2、K+和电导率等。
1.1 Cl-、Ca2+法虽然Cl-的测定比较简单,在循环水运行过程中既不挥发也不沉淀,但我厂因常用Cl2或NaClO、洁尔灭等药剂来控制水中的微生物及粘泥,这样会引入额外的Cl-,用该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会偏高;同时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结垢,尤其在高浓缩倍数时更为明显,故用Ca2+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会偏低。
1.2 电导率法电导率的测定比较简单、快速、准确。
从理论上来说,在循环水系统中常需要加入水处理剂和通入Cl2,这会使水的电导率增加,另外当系统设备有泄漏时也会使电导率明显增高,故用该法测出的电导率也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xx温度对冷水机组制冷量的影响
我们都知遭:
从运行费来讲,在蒸发温度和压缩机转数一定的情况下,冷凝温度越低,制冷系数越大,耗电量就越小。
据测算,冷凝温度每增加1℃,单位制冷量的耗功率约增加3%-4%.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保持冷凝温度稳定对提高冷水机组的制冷量是有益的。
但为达到此目的,需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和冷却水的水量;或提高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但是,对于一个空调冷却系统来说,增加冷凝器的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
增加冷却水的水量势必增加水在冷凝器内的流速,这将影响制冷机的寿命,同时还增加了冷却水泵的耗电和管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效果也不尽理想。
增大冷却塔的型号,考虑一定量的富余系数尚可,但如果盲目加大冷却塔的型号,以追求降低冷却水温也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冷却水温度还受当地气象参数的限制。
提高冷凝器冷却水侧的放热系数,是实际和有效的,而提高放热系的有效途径是减小水侧的污垢热阻,对冷却水补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2xx的补水问题
xx水量损失,包括三部分:
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即:
Qm=Qe+ Qw+Qb
式中:
Qm为冷却塔水量损失;Qe为燕发水量损失;Qw为风吹量损失;Qb为排污水量损失。
(1)蒸发损失
Qe= (0.001+0.002θ)Δt Q
(1)
式中:
Qe为蒸发损失量;Δt为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差;Q为循环水量;θ为空气的干球温度。
(2)风吹损失水量
对于有除水器的机械通风冷却塔,风吹损失量为
Qw=(0.2%~0.3%)Q
(2)
(3)排污和渗漏损失
该损失是比较机动的一项,它与循环冷却水质要求、处理方法、补充水的水质及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有关.浓缩倍数的计算公式:
N =Cr/Cm
式中:
N为浓缩倍数;Cr为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Cm为补充水的含盐量.根据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含盐量平衡,补充水带进系统的含盐最应等于排污,风吹和渗偏水中所带走的含盐量.
QmCm= (Qw+Qb)Cr
N =Cr/Cm=Qm/(Qw+Qb)=( Qe+ Qw+Qb)/( Qw+Qb) =Qm/Qb(Q
w可忽略)(
(3)Qm= QeN/(N 一1)
N=1+Q
e/Q
w+Q
b(Q
w可忽略)=1+(Q
e/Q
b )
(4)
注:N计算值>N
实测值从(4)式可分析浓缩倍数的变化情况:
(考虑蒸发量一定)1当排污量增加,补充水会增加,浓缩倍数下降;
2、排污量减少,补充水量会减小,浓缩倍数增加;
3、如排污量不变,补水量增加或不变,浓缩倍数上升;
4、排水增加,浓缩倍数呈下降趋势,排水量不变或降低,浓缩倍数呈上升趋势;5;要保持浓缩倍数,补水量≥排污量+蒸发量。
浓缩倍数为经浓缩后冷却水中的含盐量与补充水含盐量之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推荐N值,一般情况下最高不超过5~6。
由
(4)式可知:
N值过大,排污和渗漏损失减小,节约用水,N值过小,排污量大,补水量大,必然造成水浪费。
由式
(1)可以计算出蒸发水量,再由
(2)风吹损失水量,最后由式
(3)计算出排污和渗漏损失水量。
3xx的水质
目前,由于空调冷却系统大多数为敞开式循环系统,它效果好,造价低,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经蒸发冷却后浓缩,水中的C,Mg,Cl,Si等离子,溶解固体,悬浮物相应增加,由于空气中和水福化接触,溶氧量增加,CO大量散失,游离的CO含量降低,碳酸钙浓度降低,制冷1_t大幅度下降.如不加强管理,空气中污染物如灰尘、杂物进人系统,会繁殖徽生物绿澡及粘泥,此时污垢和粘泥可引起垢下腐蚀,而腐蚀产品又形成污垢,最后造成设备及管道演蚀穿孔而被停机,冷却水的水指标。
目前尚无确切的资料和标准,空调冷却水对水质的要求幅度较宽,主要应从冷却水对设备腐蚀,积垢堵塞及设备清洗难易等情况考虑,其参考指标见下表
针对以上分析,冷却水在冷却塔内蒸发散热的过程中水质不断发生变化,引起积垢、腐蚀和堵塞,目前,空调冷却补水多采用自来水,对于大型的空调冷却水系统,仅靠补充少量优质自来水是不起作用的,冷却水必须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