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态甲鱼养殖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仿野生甲鱼养殖技术

仿野生甲鱼养殖技术

仿野生甲鱼养殖技术仿野生甲鱼是以野生甲鱼的生活习性进行人工养殖的甲鱼,虽然它与野生甲鱼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品质却是不相上下,这样的养殖给农民带去了可观的收入。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养殖仿野生甲鱼的方法,欢迎参考。

仿野生甲鱼养殖技术一、养殖条件1.池塘:应选择在交通、用电方便,周围无工厂、机械和人为噪声的影响,安静良好的养殖环境。

面积3~8亩,塘岸坡度1∶2,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左右,水深1.8~2.5米,注排水系配套、方便。

2.水源水质:水源充沛,水质清新良好无污染,pH7~8.5,溶氧5毫克/升以上,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

3.防逃设施:池塘四周距岸口30~50厘米建造防逃墙,墙高40厘米,墙顶向内走檐10厘米,内壁光滑。

材料有砖砌、铝板等,铝板墙体插入池埂20厘米,外用竹木桩固定,塑料盖板走檐。

有条件的外围用聚乙烯网片设外围网墙,埋入池埂20厘米夯实,高1.8米,作为防敌害、二道防逃和安全防护设施。

4.搭建晒背台每2~3亩用竹帘或木板在池中搭3米×1.5米的甲鱼休息、晒背台,离水面15~25厘米,倾斜或一侧延伸至水面下20~30厘米。

二、苗种放养1.放养前的准备:2月上旬将池水排干,每亩用生石灰75~15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彻底清塘消毒。

清塘后7天进水50厘米,视池塘肥瘦程度每亩施放100~200千克经发酵的有机肥料,培育池水。

2.养殖模式:以鳖为主,搭配鲢鳙鱼,少量放些鲫鱼或黑鱼、鲈鱼(其它养殖模式和方式较多)。

3.苗种质量:鳖种来源为生态自育,规格200~250克,规格均匀、体色一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活动爬行有力。

鲢鳙鱼规格150~300克,鲫鱼30~60克。

放养苗种经食盐4%或高锰酸钾10~20毫克/升药液浸浴消毒。

4.苗种放养:放养时间鳖种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鱼种2月下旬。

鳖种放养数量为300~400只/亩,鲢鱼80~100尾/亩,鳙鱼30~50尾/亩,鲫鱼200~300尾/亩。

池塘甲鱼的仿生态养殖管理要点

池塘甲鱼的仿生态养殖管理要点

池塘甲鱼的仿生态养殖管理要点一、养殖基本条件1、池塘面积一般为5~10亩,水深1.5~2.0米,池塘四周用1米×0.5米的水泥预制板作为防逃墙,预制板下埋40厘米。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5亩塘配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10亩塘配备2台。

2、饲料投喂甲鱼专用配合饲料,鲜活鱼类作为补充饲料。

饲料台用木版做成,每个2米×1米左右,每2~3亩设一个。

也可在池塘北坡贴近水面处放置红瓦片,作为鳖的简易食台。

3、幼鳖培育主要为自繁自育,不足部分外购。

将人工孵化的稚鳖入温室培育,冬季不加温,第二年六月初长到50~80克后,转入外塘定塘养成,或在池塘培育成尾重150~250克的幼鳖后,再分塘进行成鳖养殖。

二、主要技术措施1、池塘清整放苗前10~15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亩用150千克生石灰彻底消毒或用EM菌液泼洒全池。

2、幼鳖放养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幼鳖放养。

放养时用浓度为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幼鳖10~15分钟。

一般亩放幼鳖80~120只,同时放养尾重40~80克的草鱼种500~700尾,50~100克的鲢鱼种200~250尾,100~500克的鳙鱼30~50尾,为了保证鳖的正常摄食,池塘一般不混养鲤鱼。

3、投饵采用甲鱼专用配合饲料为主,鲜活鱼类为辅的原则,配合饲料占75%,鲜活鱼类占25%。

鲜活鱼类用绞肉机绞碎后与配合饲料混合成面团投喂。

采取饲料台水上投喂,成鳖养殖日投喂1次,下午5时。

按照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的“四定”原则投喂,投饵量以两小时内吃完为宜。

养殖的草鱼按池塘养鱼要求,投喂草鱼配合饲料。

4、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仿生态甲鱼养殖过程中,搞好水质调控是提高甲鱼品质避免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是定期加水。

每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并根据池塘水质状况随时换水,换水量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保持水质清新稳定;二:是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15~20千克或EM菌液2公斤稀释使用;三是晴天中午开增氧机l~2小时,搅水、曝气;四是每月泼洒一次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液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五是控制投饵量,减少饲料污染。

池塘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

池塘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

池塘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杨子建1 养殖条件1.1 池塘条件池塘建造地必须完全没有污染,水质清新且具备良好的流动性,最好远离人类居住区,并且交通便利;池塘应保持东西走向,形状为长方形,在池底铺设 20 cm 左右厚的淤泥;池塘面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一般约为3300 m 2 ;另外还需要配备为池塘增加氧气的电力设备。

1.2 防逃设施在池塘建造过程中,其出水口和进水口位置都需要使用双层钢丝网进行过滤,在距离岸边1 m的位置建造防跳墙,防跳墙高度距地面约 50 cm,地下埋藏深度控制在 30 cm 之内,对塘埂进行夯实处理,使用水泥预制板进行覆盖,利用这些防逃设施能够有效防止甲鱼外逃,还可以防止天敌进入到池塘内部。

1.3 搭建晒背台在池塘中央,可以使用竹子或者木板搭建3 m×3 m 的台子,用于甲鱼休息或者晒背,每2000 m 2 搭建一个晒背台,一侧或两侧倾斜,直至延伸到水下20 cm 左右。

1.4 水源要求?仿野生养殖甲鱼过程中需要保证水源充足,而且水质没有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pH值控制在7~8.5,水中的溶氧量不低于 5 mg/L。

2 放养准备2.1 池塘消毒在进行第一次甲鱼养殖之前,需要将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将池塘底部多余的淤泥清理干净,撒上沙土,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暴晒或者冰冻,再使用生石灰对整个池底进行消毒。

生石灰清塘消毒分为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干法清塘的生石灰用量为 70~80 kg/667 m 2 ,带水清塘的生石灰用量为 100~150 kg/667 m 2 。

每年收获甲鱼后,还需要对池塘进行排干处理。

2.2 水生植物的种植正式放养甲鱼苗之前,需要在池塘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莲藕等,覆盖率应控制在 50% 左右,这样能够使整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更加完善。

第一,能够有效改善水质,进一步增加池塘中的氧气含量;第二,可以对水温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夏季能够起到遮阴效果;第三,不仅能够为甲鱼提供食物,还能够对甲鱼身体起到清洁的效果。

仿生态甲鱼养殖的技术要点

仿生态甲鱼养殖的技术要点

仿生态甲鱼养殖的技术要点甲鱼是现在许多人用来补身子的美味佳肴,也是一种具有滋补药用功效的中药材料,现如今养殖甲鱼最常采用的模式就是仿生态养殖。

虽然养殖周期比较长,但养出来的甲鱼具有野生甲鱼的特性,在市场上比普通的甲鱼更加火爆。

通常仿生态甲鱼养殖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在仿生态甲鱼养殖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下面本人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仿生态甲鱼养殖的技术要点一、生态养殖池建设养殖基地宜建在环境安静、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的区域,养殖池要求都是土池,以正方形为宜,池底土质以砂壤土为宜,淤泥厚不超过15cm,要求池底平坦,池深1.2~2.5m,面积一般3~5亩,以不超过15亩为宜,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亲鳖池、幼鳖池、稚鳖池,养殖池可用石棉板、砖墙、水泥板等建成防逃设施,池中要移植水草,在春季要投放适量螺蚬、河蚌等贝类,使池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另外,根据需要设若干饲料台及晒背栖息台。

二、优质种苗繁育与投放1、亲本选择与培育选购自然水域生长的野生中华鳖作为亲本,要求体重在2~4kg,6~7龄,已达性成熟,无病无伤,体质健壮,雌雄比例为4:1。

选购的亲鳖要专池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水面0.3~0.5只,在饵料投喂上,亲农网建议要以动物性饵料(活螺蚬、小杂鱼、动物内脏等)为主,辅以适量植物性饵料(饼类、南瓜等)和配合饵料,日投喂量为在池鳖体重的5%~8%。

2、人工孵化与培育在选育好亲鳖的同时,应及时观察并收集鳖卵用恒温箱或恒温砂盘(砂盘中用砂以25目网筛过筛)在室内进行人工孵化,要求温度控制在33~34℃,保持湿度为81%~82%,温床中砂子的含水量要控制在7%~8%,经36~38天孵化出稚鳖、幼鳖。

稚鳖要分级分池饲养,以水蚤、丝蚯蚓、绞碎的小杂鱼等鲜活饵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

在越冬期间,要搞好防冻设施,以提高越冬成活率。

3、种苗投放利用土池常温养鳖,在每年春季4~6月份开始放种。

适宜投放体重在15克以上的稚鳖,要求规模整齐、年龄相同、体质健壮,对于外地选购的鳖种要进行暂养强化培育1个月后投放,自繁培育的苗种可直接投放,投放前应用高锰酸钾等药物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放苗密度一般亩放600只。

无公害仿野生中华鳖养殖技术

无公害仿野生中华鳖养殖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产品的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野生、安全或无公害的水产品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工厂增温养鳖的迅猛发展,温室鳖的价格跌至低谷,现在每公斤20元~30元也很少有人问津。

按照无公害的养殖要求,在野外饲养的(仿野生)鳖,其色泽、肥满度、食用口感等,均优于工厂化温室养殖鳖,近几年来已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售价每公斤可高达150元~200元,并且供不应求。

本文介绍了无公害仿野生鳖的养殖要求、技术和质量标准等规程,以供养殖户在生产时参考。

一、无公害养殖要求1.场地人工开挖的池塘、河沟或自然水面均可,面积不限。

要求该场背风、向阳,环境安静,周围没有工业“三废”及生活、医疗垃圾等污染源。

池塘底质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2.水质应保证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

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得有异色、异臭或异味。

3.饲料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或采集的野生小杂鱼、虾、螺、蚬等中华鳖喜食的多种饲料。

如需使用配合饲料,其各项安全指标限量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其中不得添加任何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

4.药物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采取限制养殖密度,推广科学混养,提倡健康养殖及生态综合防治,合理使用生物制剂或中草药等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

二、生产操作1.建防逃墙池埂四周用高70厘米的石棉瓦、水泥板或铝板等材料制成,埋入土下20厘米作为防逃墙。

2.搭晒背台在池塘向阳、安静处的池埂集沙,供鳖晒背,也可用竹子或木板制成面积为0.5平方米~1平方米的浮筏,固定在池中水面上,供鳖晒背或投饵。

3.建产卵房在鳖池向阳的一边池埂上,每100只左右雌亲鳖修建一个1米×1米的产卵房。

房高2米,内铺细沙30厘米,沙面与地面持平,并由鳖池铺设一条坡度为45度左右的斜坡至产房,便于雌鳖能顺坡爬进。

4.清塘(1)干池清塘排干池水,铲除表层淤泥;日晒3天~5天,在池角挖坑,每平方米用100克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然后耙1遍池底。

甲鱼池塘仿野生养殖技术

甲鱼池塘仿野生养殖技术

甲鱼池塘仿野生养殖技术概述甲鱼池塘仿野生养殖技术是指在室外自然环境下,模拟野生水域环境和水质条件,以自然饵料为主食,通过科学管理和控制技术,实现甲鱼规模化、高效化养殖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南方的甲鱼集中养殖区域,成为了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技术要点池塘建设甲鱼池塘建设是成功养殖的关键要素,要坚持环境友好、节能高效、科学合理原则。

在选择池塘的位置时,需要考虑到地形、水源、排水、通风等因素。

选择优秀的养殖池塘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前提条件。

对于甲鱼的标准养殖池塘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和品种类型进行选择,但通常养殖密度不超过10只/平方米。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甲鱼养殖的核心和难点。

养殖过程中,通过合理调节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和硫化氢等因素,确保水质适宜,甲鱼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

在水质管理上,要进行周期性的监测和调节,避免水环境的污染和积聚。

同时要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饵料管理合理的饵料管理对甲鱼养殖效益的影响很大。

甲鱼养殖主要使用天然饵料,如水蚯蚓、浮游生物、小型鱼类等。

要根据饵料获取和甲鱼的饵料消耗适当调节和管理,保证甲鱼能够正常吃饭、唾液分泌增加和消化吸收。

此外,还应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防止水体发生污染和鱼塘疾病爆发。

疾病预防甲鱼疾病是养殖中的常见问题,为此,疾病预防至关重要。

在养殖场中,应严格执行“三防”原则:预防病菌进入、避免病菌蔓延和做好病鱼淘汰工作。

根据病情不同,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选用抗生素、消毒等,确保鱼塘环境清洁、干燥、通风和规范。

优势和局限优势甲鱼池塘仿野生养殖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成本低:野生水域中的甲鱼食物来源广泛,因此无需投入大量饵料成本,故成本相对较低。

•健康安全:采用自然方式、纯天然饲料养殖,可避免养殖池塘环境受到药物污染和残留,保障甲鱼的健康和安全。

•味道优异:采用天然饵料养殖,更适合自然环境饲养,肉质更加细腻、口感更鲜美。

局限甲鱼池塘仿野生养殖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局限:•受天气影响大:饵料来源和鱼塘环境受到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受到降水、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失去稳定性和连续性。

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措施

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措施
03 生态保护意识增强
甲鱼仿野生养殖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当前 社会的绿色发展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 睐。
甲鱼仿野生养殖的环境要求
水质要求
甲鱼仿野生养殖需要 清洁、流动的水源, 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关 标准,以保证甲鱼的 生长和品质。
生态环境
养殖场应远离污染源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 境,有利于甲鱼的生 长和繁殖。
03 生长监测
定期观察甲鱼的生长情况,记录体重、体长等指 标,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促进甲鱼健康生长 。
甲鱼的疾病防控技术
预防为主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甲鱼自身免疫力 ,减少病原体侵入机会。
合理用药
在疾病发生时,根据病情和病原体种 类,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药 物使用剂量和时长,避免药物残留对
甲鱼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甲鱼仿野生养殖的经营管理
04
与市场拓展
养殖场的经营管理策略
精细化管理
甲鱼仿野生养殖需要注重细节, 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水质、饲 料、疾病防控等各方面的工作都
得到有效执行。
高效运作
提高养殖场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
对养殖场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估 ,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确保养殖 场的稳定运营。
疫病监测
定期检查甲鱼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 时诊断,防止疾病扩散。
生物防控
利用生物制剂或天敌控制病原体,减 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提高疾病防控效 果。
甲鱼仿野生养殖的生态环境
03
建设
养殖池塘设计与建设
01
02
03
池塘选址
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便 利、土壤渗透性好的地方 建池。
池塘规模
根据养殖规模确定池塘大 小,一般建议面积在1-2 亩之间,深度1.5-2米。

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

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

个 体 的 增 长 逐 步 加 高 水 位 .春 秋 季
每 半 月 加 注 一 次 新 水 .夏 季 每周 加 注 一 次 新 水 , 次加 注 2 — 5厘 米 , 每 02
3 搭 建 晒 台 和 饵 料 台 。 每 .
13 ~ 0 1 方 米 ( 3 4 20 平 2 3亩 ) 水 泥 用
掌握 . 每次 投 喂 量 以 2 3 时 吃 完为 ~小
2苗种放养 。放养 鱼鱼种一般 .
以冬 季 放 养 为 好 , 迟 必 须 在 立 春 最
度 。根据 多 年 实践 经验 。 甲鱼 全 年投 饵 量 按 月分 配 为 3 月份 3 4 % 65 ,
月 份 5 8 6月份 l%一 3 , 份 ~ %, 1 1% 7月 2 %~ 6 . 份 3%一 2 , 份 4 2% 8月 O 3 % 9月
1 养 前 的 准 备 。冬 季 将 池 水 . 放 排 干 进 行 池 塘 清 整 ,清 淤 晒 塘 , 修
补 池 埂 。放 养 前 每 亩 用 生 石 灰 7 ~ 5 10千 克 化 浆 全 池 泼 洒 。彻 底 清 塘 5
消 毒 。清塘 7天后 注 水 5 O厘米 , 同
时 施 用 经 充 分 发 酵 的 有 机 肥 料 培 育池水 。
二 、 种 放 养 苗
驯化 , 甲鱼 提 早 开 食 , 而 延 长 生 使 从 长 期 。投 喂 量 一 般 根 据 甲鱼 重 量 计 算 . 鲜动 物 饵料 日投 喂量 为 甲鱼 总 新
重 量 的 1 ̄ 0 .配合 饲 料 日投 喂 0 ̄2% / 量 则 为 总重 量 的 5 。 % 上午 按 全 天 总 投 饵量 的 4 %- 5 0 - %投 喂 .下 午按 全 . 4 天 总 投饵 量 的 5%-0 投 喂 。但 应 5 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生态甲鱼养殖技术要点
甲鱼,学名叫做“鳖”,又称“团鱼”、“王八”等。

甲鱼肉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各类维生素、盐酸、脂肪等各类营养成分,其龟甲又富含骨胶原、蛋白质、脂肪、肽类和多种酶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甲鱼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还可以作为中药材料入药,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作用,对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现养殖甲鱼多采用仿生态养殖的模式,仿生态甲鱼养殖是模仿甲鱼自然生长习性的一种健康养殖方式,养殖周期较长,一般为3到4年,养殖出的甲鱼具有野生甲鱼的特性,在市场上十分促销。

通常仿生态甲鱼的平均亩产为250至300公斤,亩均年收益在6000元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以下是由亲农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仿生态甲鱼养殖的技术要点:
一、生态养殖池建设
养殖基地宜建在环境安静、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的区域,养殖池要求都是土池,以正方形为宜,池底土质以砂壤土为宜,淤泥厚不超过15cm,要求池底平坦,池深1.2~2.5m,面积一般3~5亩,以不超过15亩为宜,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亲鳖池、幼鳖池、稚鳖池,养殖池可用石棉板、砖墙、水泥板等建成防逃设施,池中要移植水草,在春季要投放适量螺蚬、河蚌等贝类,使池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另外,根据需要设若干饲料台及晒背栖息台。

二、优质种苗繁育与投放
1、亲本选择与培育
选购自然水域生长的野生中华鳖作为亲本,要求体重在2~4kg,6~7龄,已达性成熟,无病无伤,体质健壮,雌雄比例为4:1。

选购的亲鳖要专池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水面0.3~0.5只,在饵料投喂上,亲农网建议要以动物性饵料(活螺蚬、小杂鱼、动物内脏等)为主,辅以适量植物性饵料(饼类、南瓜等)和配合饵料,日投喂量为在池鳖体重的5%~8%。

2、人工孵化与培育
在选育好亲鳖的同时,应及时观察并收集鳖卵用恒温箱或恒温砂盘(砂盘中用砂以25目网筛过筛)在室内进行人工孵化,要求温度控制在33~34℃,保持湿度为81%~82%,温床中砂子的含水量要控制在7%~8%,经36~38天孵化出稚鳖、幼鳖。

稚鳖要分级分池饲养,以水蚤、丝蚯蚓、绞碎的小杂鱼等鲜活饵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

在越冬期间,要搞好防冻设施,以提高越冬成活率。

3、种苗投放
利用土池常温养鳖,在每年春季4~6月份开始放种。

适宜投放体重在15克以上的稚鳖,要求规模整齐、年龄相同、体质健壮,对于外地选购的鳖种要进行暂养强化培育1个月后投放,自繁培育的苗种可直接投放,投放前应用高锰酸钾等药物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放苗密度一般亩放600只。

此外,养殖池中应搭配放养适量的白鲢、鳊鱼、黄颡鱼、青虾等品种,提高水体利用率。

三、成鳖常温饲养
采用自然水温露天养殖中华鳖,要求尽量创造甲鱼生长的生态环境,实行科学管理,主要有:
1、饲料投喂
饲料以鲜活饵料为主,搭配部分植物性饵料为自配饵料,主要种类有:鲜活螺蚬、小杂鱼、动物内脏、饼类、麸类、南瓜等及人工配合饲料,在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开始投喂,日投喂量为鳖体重3%~6%。

每天投喂1~2次,具体视水温及天气情况而定,在投饵时可搭配少量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一般不使用甲鱼颗粒饲料,禁用添加剂和含激素类或有残留的药物。

2、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
半野生化甲鱼养殖过程中,控制甲鱼疾病及提高甲鱼品质关键在于水环境控制,重点是搞好水质调控,尽量营造甲鱼的自然生长环境,建立水体的生态平衡,主要应做好:(1)搞好池塘生态设置。

一是投放活螺蚬、河蚌等贝类,在春季3~4月份亩放200千克;二是移植水草,要移植苦草、伊乐藻、水葫芦等,覆盖面达1/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塘内自净。

(2)定期加水和换水,每10~15天应适量换水和加水,换水量一般不宜超过1/3,保持水质清新稳定。

(3)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pH值稳定。

(4)控制投饵,减少饵料对水环境破坏。

首先投喂饵料要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其次,坚持检查,避免过多投喂造成残饵破坏水质。

(5)定期添加微生物制品。

如光合细菌等,可定期泼洒和每天添加到饵料中,起到净化水质、防病促长、提高饵料转换率等作用。

在防治病害方面,必须坚持生态防治为主,药物
预防为辅,根据需要可定期投喂药饵和使用杀菌、杀虫药物泼洒预防,药物使用必须符合
NY5071-2001的规定。

3、分池管理
每年根据鳖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挑选,将规模大小基本一致的放在一起饲养,防止残杀和造成病害,有利于甲鱼的养殖管理,促进生长。

四、起捕上市
经3~4年的常温露天养殖,养殖的甲鱼一般达到500克左右,这时就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起捕上市,可用笼捕或干塘捕捉。

采取这种仿生态的模式养出的甲鱼品质上乘,口感更是极佳,相比于普通的温室培养,仿生态甲鱼体内不含激素,因而更得市场的宠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