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
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变化趋势

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变化趋势摘要:自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 中国的发展态势日益受到世贸组织成员、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密切关注。
对于入世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来讲,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而且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作为现今自由贸易体制下的一员,对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应如何利用入世的契机,准确定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从而真正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关键字:中国 WTO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对外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各种挑战,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一)十年来,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从15.3%下降到9.8%,法律法规日趋完善,贸易环境更加开放,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对外贸易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长。
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屡屡实现重大突破。
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韩国、东盟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美国、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三)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
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468.8亿美元,2010年上升至1057.4亿美元。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间,中国利用外资额增长了1.26倍,年平均增长9.5%。
(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也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二.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在中国市场更加开放的同时,国外市场对中国的开放程度也进一步提高,这将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但同时也要看到,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以及企业竞争力都会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直接影响。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淮南师范学院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学生姓名:廖梦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7075106指导教师:侯俊华摘要中美两国一直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完成,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因中国加入WTO而得到缓解,相反却向更深层、更宏观、更关键的层面发展。
这表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并不受具体事件或外在机制的影响。
美国贸易政治的实质是政府、国会和利益集团三方之间的博弈和平衡,美国即时地调整了对华贸易政策,以此来试图解决中美贸易关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缓解双边贸易的紧张,确保双方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中美贸易,对华政策,趋势分析,中国威胁论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time and people’s ever-changed aesthetic outlook, the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ity and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are being better emphasized. The era changes of aesthetic taste re-awakened our beautiful memorie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kind of millennium traditional culture, Blue-and-white Art re-embarked on a new stage of history. The Blue-and-white Element proposed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features shown by the traditional blue-and-white porcelain, which include Blue-and-white Decoration, Blue-white Color, Inscription, Decorative Form, Decorative Craft Techniques, Artistic Style and some other elements. Blue-and-white Element is a unique feature of blue-and-white porcelain. It is widely used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CeramicKey words: Blue-and-white Element, fashion, application.引言马克思告诉我们,政治根源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体现,政治不是离开经济而孤立存在的,一切的政治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制约。
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装订线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与外部世界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商品出口也开始遭遇难题,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反倾销。
近年来,中美贸易迅速,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同时也是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制裁的头号大国。
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
通过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美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结合对两个典型的美对华反倾销案例的分析,通过失败的案例分析反倾销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危害,通过成功案例分析成功背后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结合案例探究了面对反倾销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美国反倾销危害启示对策ABSTRACT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joining the WTO, China's economy maintained a sustained, st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With its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opening up of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economic exchange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especi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ti-dumping. In r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with China's trade rapidly, the United States is Chin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frequent, but also to our country anti-dumping sanction number one superpower. The United States to our country the anti-dumping has become China's foreign trade of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Through to the American antidumping cases against China an overview of current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us anti-dumping case studies of the reasons and bring us the effect and harm, and explores the American antidumping cases against China in its revelation to us an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Anti-dumping Damage Revelation C ountermeasure目录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原因 (1)(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 (1)(二)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 (1)二、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 (3)(一)美水产第一案 (3)1、案例概况 (3)2、中美水产第一案对我国的影响及危害 (3)(二)美国对华金刚石锯片反倾销案 (4)1、案例概况 (4)2、金刚石锯片案给我们的启示 (5)三、面对反倾销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8)(一)加强政府间的对话沟通协调 (8)(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8)(三)加强与国际上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 (8)(四)增强防范意识 (9)(五)放远眼光制定健康可长期发展的贸易计划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原因(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选择与我国贸易政策定位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选择与我国贸易政策定位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是对外贸易政策的一对孪生兄弟,是一国贸易政策并存的两个倾向。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经历了贸易恢复、自由贸易为主和保护贸易为主的不同阶段,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选择和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贸易理论和实践矛盾、贸易利益选择、角色定位、保护产业选择等诸多困惑。
基于此,我国对美国的贸易应选准定位,有倾向性选择贸易政策。
标签: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定位1 对外贸易政策简述一般而言,对外贸易政策是指涉及到外贸活动的国家干预和调节行为,是一国根据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的基本发展态势和过敏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出发,结合本国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所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适用的对外贸易原则、方针、策略,具体可以分为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两个大类。
自由贸易政策对商品实行不加限制,允许其自由进出口,即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相反,实行的是奖出限入,即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和补贴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使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贸易政策的选择取决于一国认为哪一种类型的贸易政策能给本国带来更大的社会福利。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随。
通常情况下,在国际贸易中,弱国采取保护措施,强国采取自由政策;针对一国而言,处在经济衰退期倾向于采取保护政策,处在经济上升时期则会采取自由贸易的政策;具体到一国的某一特定阶段,其贸易政策也会具有两面性,其可能会根据自身需要或受到其他国家反制的压力,交替实施自由贸易或保护贸易的政策。
2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选择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美国开始全面制定对华贸易政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而保护主义一直体现在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之中。
2.1 恢复正常贸易关系阶段(1979-1986)。
近十年来中美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近十年来中美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2010级会计七班李启琳 20107875摘要: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硝烟四起,持续不断,花样不断出新,究其原因多种多样。
面对贸易摩擦问题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正确认识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积极探索妥善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途径,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失衡、贸易逆差正文: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这两个有着相当国际地位的世界大国在国际贸易往来上是长期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是美国对外贸易最大合作伙伴之一。
自中美两国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关系一直处于既合作又对抗的矛盾中,在进展与停滞的矛盾中徘徊。
这种动荡局面存在的原因就在于,在这么多年的国际往来中,中美之间因为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各种摩擦和矛盾,但又在众多领域内有着共同的利益。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美在经济贸易上的联系已经密不可分。
但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引申出更多新的问题来。
美对华的态度也在矛盾的激化中、利益的共同上暧昧的变化着。
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这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趋势的加强,这一发展战略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
尤其在当前贸易争端频发,并且我国承诺WTO保护期期满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应着力于拓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自从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由于国际上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两国关系一直在动荡中徘徊。
“9-11”事件之后,中国被美国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但又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霸权政治性质的美国怎能容忍自己存在一个如此强大的对手?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中,中国实际上又是美国的“潜在敌人”。
“两国贸易良好发展将给两国经济带来同样的良好发展”。
精明的美国深知此道理,在强大利益的驱使下,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改变一些对华政策。
入世后中美贸易逆差状况及美国的纠正手段评述

关 于 中美逆 差产生 的原 因 ,国 内学者 做过较 多
示 ,2 1 年 ,随着 世界经济 的复苏 ,中美贸易 已 00
恢复到危机前 水平 ,双 边贸易额达 34 84亿美 元 , 中美逆差额达到 11 .3 88 7 亿美元 ,比中国人世当年
* 作者单位 :上海 WT O事务 咨询中心
梁
・
庆:A - 后 中关贸易逆差状况及 美国的纠正手段评述 .- ¥
特
稿 ・
编者按 :2 0 0 1年 1 2月 1 1日,经世界贸易组织 ( WTO 总理 事会批准 ,中国正式成为 WT 第 1 3个成 员 ) O 4 国。入世 1 O年来 ,中国经济发生 了翻天覆地 的 变化, 中国全 面履行 了入世承 诺, 中国的平 均关税从 2 0 0 1年 的 1 . 下 降到 目前 的 9 8 ,并开放 了 1 0个服务 贸易的部 f ;中国的出 口规模和进 口规模 分别增长 了 4 9倍和 53 . 0 - j .
为是美 国针对 中美 巨额 贸易 逆差 问题而采 取 的纠正 手段 之一 。人世 以来 ,中美 贸易逆 差 的发 展状况 以 及 美 国纠 正措施 的演变 态势将 是本 文研究 的重点 内
容。 二 、 中美贸 易逆 差原 因的 已有 研究成 果
当年逆差额为 6 亿美元 ;而据美方统计 ,中美贸 2 易逆差是从 1 8 年开始 ,当年逆差额为 3 93 亿美元 。 尽管多年来关于中美贸易逆差额双方统计差异 的争论 一 直在 持续 ,而 且至 今没 有形 成一个 双 方共 同认可的调整方法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中国多年 来 的确 保持 着 对美 的 贸易顺 差局 面 ,而且 双方 统计 数据都显示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中美 贸易逆 差 额 继 续 保 持 扩 大 。 中 国 口岸 统 计 数 据 显
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政策

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政策一、中国加入WTO的历史和背景2001年对于中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了WTO的一个正式成员国,这也是中国开放政策的具体体现。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已经初具规模,外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进一步推行外贸自由化,这也是为了加入WTO做铺垫,这些努力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最终在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
二、中国加入WTO后的主要变革1.贸易自由化加入WTO后,中国大力进行贸易自由化,货物和服务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外资的大量流入促进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2.知识产权规范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也开始重视知识产权规范,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制订了相关法规和条例,保护了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3.国际标准整合为了适应WTO的要求,中国也加大了对国际标准的整合力度,为更加充分地参与国际贸易做好了准备。
三、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政策1.深化贸易自由化中国加入WTO后,加大了对贸易自由化的推进,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降低了进口关税,扩大了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2.积极参与世界贸易体系作为WTO的正式成员国,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体系,积极参加国际性的贸易谈判和会议,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促进国际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保障知识产权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中国加入WTO后也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法规和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对侵权行为的打击。
4.加强贸易监管和合规管理WTO入会也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强贸易监管和合规管理,也使中国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贸易管理体系,如建立了稳定的外汇市场管理体系、加强了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等,进一步加强了对贸易运作和监管的能力。
对中国加入WTO后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分析

对中国加入WTO后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分析1. 引言1.1 中国加入WTO背景中国加入WTO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2年,中国正式提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申请,并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
加入WTO后,中国承诺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等。
这一举动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也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外贸规模迅速扩大,贸易需求增加,公司产业链加快国际化步伐,创新升级,输出参与全球价值链。
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开放市场,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中国加入WTO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1.2 国外反倾销调查背景国外反倾销调查是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出口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以确保公平贸易。
这种调查通常由受影响国家的贸易部门或相关机构进行,目的是保护本国产业不受不正当的竞争影响。
国外反倾销调查背景包括受影响国家的产业竞争、贸易双方的关系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外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地涉及国际间的贸易纠纷,尤其是在WTO框架下,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愈发频繁。
国外反倾销调查通常涉及的内容包括受影响产品的生产技术、价格、市场份额以及受影响国家政府对相关产业的支持政策等。
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国外反倾销调查已成为保护各国产业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贸易摩擦增加的原因之一。
对中国加入WTO后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分析,必须充分考虑国外反倾销调查背景对中国产业和贸易关系的影响,以制定有效的对策应对挑战。
2. 正文2.1 国外反倾销调查影响国外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内产业受到不利影响、贸易摩擦加剧以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摘要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两国的贸易合作日益扩大。
截止2009年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而美国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来源。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中美两国贸易差额不断扩大,使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美国也在适时地调整对华贸易政策来维护其国家经济利益,从而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剧。
美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更加密集。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积极应对并提出积极合理的应对措施来改善两国的贸易现状。
笔者认为国家应从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与磋商、促进贸易政策法律化、积极应诉等方面来进一步保护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 对外贸易贸易政策贸易摩擦ABSTRACT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Sino-US trade cooperation expanding. Ended in 2009 China has become America's secon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third largest export destination and a premier source of imports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not on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and trade partner, and is the largest of the export market, the fourth largest source of imports.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xpanding Sino-US trade balanc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tensified,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timely adjustment of trade policy toward China to safeguard its 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s, leading to trade protectionism, further intensified. U.S.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even more intensive.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China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and make positive response to reasonabl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rade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 believe that countries shoul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the domestic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xports, coopera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egotiations, promote trade policy and law, and a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further protection of our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Key Words] foreign trade trade policy trade friction目录一、前言 (1)二、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与挑战 (1)(一)中美贸易现状 (1)(二)中美贸易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2)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原则和目标 (4)(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原则 (4)(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目标 (5)四、美国贸易政策演变趋势 (5)(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总体演变 (5)(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 (7)五、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特点 (8)(一)美对华贸易政策的连续性 (8)(二)美对华贸易政策的现实性 (10)六、我国目前的应对措施 (10)(一)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的启示 (10)1、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 (10)2、对华贸易政策的启示 (12)(二)我国的应对措施 (13)参考文献 (16)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一、前言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和技术强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中美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极。
二、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与挑战(一)中美贸易现状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
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
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
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在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据美国的大部分进口市场,具有绝对优势;在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塑料橡胶上具有一定优势,略微领先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在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运输设备等产品上,中国与爱尔兰、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同时,中国需要美国的高技术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最普遍的就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汽车、飞机等。
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与现实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密切相关。
美国是目前国际经济秩序的最大受益者,需要维护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
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发言权不断增强。
在亚洲,中国已经成为这个地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货物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货物的供应者,并且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助于该地区实现显著的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使亚洲邻国面临着挑战,中国与这些亚洲邻国不仅在对美国的出口方面产生竞争,而且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也产生竞争。
中美两国寻求新的经贸关系实际上是对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和适当的调整。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中美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秩序的维护和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经济利益已成文中美关系的核心。
(二)中美贸易关系所面临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后,中美经贸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竞争力已经使美国把中国当作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而不仅仅是一个潜在市场来看待。
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事实上反映了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影响,在经济利益上并未对美国造成显著的损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美国从中受益可能大于中国。
这一互相依赖、相互受益的经贸合作模式决定了中美两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在总体上保持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也将不断变化并趋于稳定、开放。
虽然中美双方都从双边贸易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但是中美贸易关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美方认为:由于中国对出口增长和发展国内工业的关注与对履行市场开放承诺、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公认的劳工权利的关注不相匹配,所以美国对中美贸易关系缺乏平等、持久和平衡的机会表示关切。
更具体的讲,美国关注的领域有:中国对一些美国出口产品设置的障碍;保护知识产权的不力;保护劳工权利和执行劳动法和标准的失败;未被报道的大量的政府补贴和对中国本国企业的优先权/特惠;环境问题;对遵守某些国际贸易规则缺乏连续性以及中美贸易逆差七个领域。
以下是2009年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调查的典型案例:1、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
新的形势下的中美贸易战就此展开。
2、9月2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
3、10月29日,中国商务部表示,应中国汽车行业申请,中国正在对美国制造汽车进行初步反倾销调查。
4、10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了对中国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方公司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
继美国之后,阿根廷也启动了对从中国进口钢管的反倾销调查。
5、11月3日,美国商务部以存在政府补贴为由,初步裁定对中国输美金属丝网托盘实施2.02%至437.73%的惩罚性关税。
6、11月5日,美国宣布对从我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7、11月6日,我国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 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双反案结束双边磋商阶段,正式发起调查。
同日,美国商务部网站又挂出消息:对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铜版纸、从中国进口的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
8、11月2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从翌日起,继续对原产于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进口甲苯二异氰酸酯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五年。
9、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
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美国是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自1980年7月2日美国对中国薄荷醇进行首次倾销调查以来,共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涉及中国产品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纺织、家电、家具、化工、五金及农副产品等制造业,涉及的金额呈扩大趋势。
反倾销摩擦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形式,另外,反补贴、知识产权摩擦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是其惯用的手段。
从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视角探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就不难发现中美贸易差额正是产业转移的结果,更进一步说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移的结果。
在中国的出口结构中,有一部分是由内资企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另一部分是由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生产的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产品。
这部分产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额的60%以上,是构成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部分,其中利益的大部分为跨国公司所得,中国只得到其中很少的加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