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的特效针灸

合集下载

运动扭腰不要怕,中医治疗有妙招

运动扭腰不要怕,中医治疗有妙招

运动扭腰不要怕 ,中医治疗有妙招在运动中由于姿势不正确、运动撞击、用力过猛等多种原因,可能引发患者出现急性腰部扭伤,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医对于运动扭腰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从针刺治疗、中药治疗、按摩治疗、其他治疗以及扭腰后的注意事项等几方面进行介绍。

一、针灸治疗对于腰部扭伤的患者,中医中的针刺疗法可以用于治疗腰部扭伤,如:可取患者手三里穴行泄法,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患者可自行进行幅度较小的腰部环转运动;或可使患者呈坐位,取腰痛部位相反手部的腰痛穴,使用毫针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行泄法,以患者感觉穴位处有酸胀感为佳。

患者自行活动腰部数分钟后,令患者呈仰卧位,取患者印堂与发际的中点以滞针手法进行针刺治疗;或选择针刺后溪穴,行提插泄法1分钟左右,患者自行活动腰部10分钟再取针;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也可选取患者的委中穴,使用三棱针进行针刺放血治疗,刺委中穴青筋直至出血,其后可拍打患者的腰腿部数分钟。

患者进行针刺放血治疗时针刺部位疼痛感不明显,血液颜色较深,进行针刺放血治疗后患者腰痛症状缓解,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也随之改善。

进行针刺治疗的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风,针刺位置24小时内避免接触水及其他物质,以免引发感染。

患者在度过腰部扭伤急性期后,可以使用艾灸疗法辅助治疗,可选取肾俞穴、腰阳穴等,每次灸15-20分钟,每日一次,具有温热通经的效果。

注意艾灸疗法不可以应用于腰扭伤急性期的患者,此时期患者肿胀较为明显,不适宜进行艾灸。

二、中药治疗对于腰部扭伤的患者,中医认为患者多有既往腰伤史或存长期多度劳动或者多度锻炼的情况,在受到外在因素刺激后引发患者出现气血阻滞、腰络不通的症状。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患者多表现为腰痛症状剧烈、疼痛部位固定,疼痛呈现为刺痛,按压后疼痛加剧,患者腰部肌肉僵硬、活动困难。

治疗上以行气活血、舒筋解痉为主,可选择解痉汤进行治疗,以水煎服,每日两次;或选择服用七厘散进行治疗,日服2次,部分患者服药期间出现腹泻症状,待停药后可自行缓解;也可选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内伤膏药进行外敷治疗:如可选择使用以下药膏进行治疗,选用羌活、麻黄、当归、公丁香、独活、生附子、苍术、草乌、升麻、半夏、白芷、将脾、桂枝、菖蒲等为原料加香油浸泡7日后进行熬制,去掉残渣药液,炼制滴珠状后加黄丹,待冷却后再加入细粉状的肉桂、乳香、没药、大黄和青皮。

急性腰扭伤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汇编

急性腰扭伤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汇编

急性腰扭伤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汇编急性腰扭伤在生活中很容易会出现,也会给相当痛苦,现介绍临床速效经验。

应该会给广大同仁带来实效。

单纯急性腰扭伤有(1)疼痛:通常伤后立即出现下腰部疼痛,但有时损伤当时疼痛不明显,过几小时或第二天晨起后感到明显疼痛。

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

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

患者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

局部压痛范围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局限。

患者多用双手撑腰,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

(2)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反射性引起痉挛,造成腰部僵硬,脊柱代偿性侧弯(一般多向患侧倾斜)。

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疼痛加重而受限。

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可使疼痛加重,再度使肌肉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3)放射性和牵扯性神经痛:有近半数急性腰扭伤患者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其疼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处。

直腿抬高试验有时可为阳性,但足背伸加强试验阴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此外,需拍X线片除外骨质性疾病。

1 治疗:水沟穴(人中穴):患者自然坐位,医者准备好针具,消毒速刺入准确穴位,实施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自然适度活动腰部。

同时患者腰部会有猛地轻松感,片刻症状消失。

2 急性腰扭伤在1----3天内,针刺“人中穴”有特效!3天以上,效果较差!32年前,我调下乡当工作队长,遇一农民坐在路边痛苦呻吟。

问其故?答说:“因撑船闪了腰,船弃河边,想去医院医治,又无法走动!”恰好我带有针灸针和消毒酒精【这是我下乡必备的医具】,就对他说,无妨,10分钟内可以无事!农民不太相信,同行的工作队员也半信半疑!我立即取针消毒,用小毫针针刺“人中穴”,捻转数次,留针不动,并把他扶起,叫他缓慢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再捻转数次。

他说:“真神,真的不痛了!”同行的工作队员也感到神奇,前后不到十分钟!我对他说,现在不要撑船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能去撑船。

运动性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措施

运动性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措施
V l, la t .
. . .
方 :伤 坐 或 半 姿 。护 用; 站 伤 的 伤 侧, 左 腰 扭 为! 疗 相 较 。 面 种 程 、效 。 法令 者 下 呈 躺 势 救 者 者 在 者 受 一 ( 饲 部 伤 但 程 对 长 后 两 疗 短 见 快 对 以
于—侧腰扭伤应及时采用第 种方法,如效果 、 指点按一侧太冲穴, 直至疼痛减轻或消失。 点按 : )救护者用左肘压住伤者左 侧环 跳穴 右手 : 例 ,

方法 : 令伤者站或呈坐姿 , 稍屈肘 。 半握拳 , 疼痛可减轻或消失。 : : , 置 才能够保证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 并且可 以 掌心向内。救护者用拇指用力点按—侧扭伤穴 : 环跳穴的位 置:在 股骨头大转子最高点与 : 及时救助急性腰扭伤的患者
浅谈语 文教学过程最优化
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 : 第一 。 每个学生 无从发展 , 教学效率低 , 学生提高慢 。
过“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 , 中学毕业生语文 : 为

:兰 毒 , 。
次 要酌 学工 来 经 化、 度 : 班 个 学 在 合 定 教 时 里 “ 主 教 作 抓,常 制 化。全 每 同 都 符 规 的 学 间 获

况” 十年过去了, 。 情况如何呢? 刘辉先生在《 优化 备课、 当 写教案体现优化, 上课、 批改作文作业 实现了最优化。
挛 ,活动不便。急性腰扭伤一旦发生应及时治 的四分之一与 四分之三交界处。 疗。否则 , 不但不利于康复 , 还容易引起慢性腰 : 方法 : 先进行穴位 消毒 , 再用一点五寸二十

此法简单易行 , 临床试验疗效显著。 它能迅 : 八毫针 以人 中穴进行斜 向上刺一到一点 五寸 ,

急性腰扭伤,中医有妙方

急性腰扭伤,中医有妙方
疗 效 肯定 ,且 无副 作 用 。
修 复 和 愈 合 ,防止 黏 连 和 肌 肉萎 缩 。具 体 方法 有 仰 卧位 背 伸 肌锻 炼 的 “ 五 点 支撑 法 ” ,方 法 是 :取 仰
卧位 ,双侧屈肘 、屈膝 ,以头、双足、双肘五点做 支撑 ,用力将腰拱起 ( 亦可用双手掌托腰拱起 ),
点 跌 打 药油 , 想 着睡 一 觉就 能 好 了 , 明 天还 得

称)的交会穴 ,通督脉 ,针刺后溪穴 ,就可 以疏通督脉
的 经气 ,经络 疏 通 了 , 自然就 缓解 了疼 痛 。
/ J I I 练 ,于是 ,老 伴 用香 油 滴在 刘 阿姨 背上 ,给 后站 都 站 不起 来 ,脸 色苍 白 、汗 如 雨 下 。 家 人
反 复 练 习 ;俯 卧位 锻 炼 ,抬 头挺 胸 伸 臂 俯 卧 ,两 上 肢 紧 贴 于 躯 干两 侧 伸 直 ,做 抬 头挺 胸 ,反 复操 练 ; 伸 直 抬 双 腿 ,基 本姿 势 同前 ,将 抬 头挺 胸 改为 伸 直 抬 双 腿 ,反 复 操 练 ; 抬 头 挺 胸 抬 腿 ( 又 称 一乜 燕 式 ” ) ,结 合前 两者 , 以腹 部 着床 ,头 、 手 、胸 及 两下 肢 一 起上 抬 ,反复 多 次 。
效 ,往 往 只是 凭 自我 感觉 胡乱 推 拿、 随意 按摩 ,这 样 来 ,势 必会 加 重水 肿 、伤 势 。 处 理 要点 : 针 对 刘 阿姨 疼 痛 剧 烈 、难 以忍 受 的情 况 ,医 生 在 刘 阿 姨 的 手 上 扎 了 -¥ f 。 几 分 钟 后 ,让 她 转 了转 腰 ,
2 0 岁的小年 轻 。
性 腰 扭 伤 ” , 并伴 有 小 关 节 紊 乱 。 由 于 患者 家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78例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78例

腰 扭伤取 健侧 , 双侧 或正 中扭 伤 取 双侧 。定 位 后 , 皮肤 脉 , 沟为 督 脉 腧 穴 , 脉 总督 一 身 之 阳。针 刺 水 沟 、 水 督 常规消毒 , 3 用 2号 15寸 毫 针 , 溪 穴 直 刺 0 8~12 后溪能振奋督脉被遏之 阳气 , . 后 . . 使经络疏通 , 气血通 达,
寸, 有针麻感 , 酸至腕 部或指。水 沟穴 针尖 向上斜刺 达到通则不痛之效。急性腰扭伤多伴有腰椎小关节紊 0 3~ . , . 05寸 强刺 激 , 以胀 痛 为度 , 留针 3 mn 其 问行 乱 , 0 i, 因此 , 刺 时 配 合 腰 部 缓 慢 的 旋 转 及 下 蹲 动 作 活 针
可升高雌 激 素 , 过反 馈 机 制 , 前 列 腺 缩小 , 明显 通 使 可
3g 0 。水 煎服 , 日 1 , 每 剂 于每 月行 经前 5天 连服 5剂 , 连 服 2个 月后 , 患者 痛 经 症状 消失 , 经 如 期 来 潮 , 月 面
部痤 疮也逐 渐减 少 。
改善 症状 。如 此则 既 符合 中 医辨 证 原 则 , 借 助现 代 又 科学 研究 提高 了疗 效 。
参 考 文 献
[] 1 陆华 , 胡翔 , 左归丸对去势雌 性大 鼠子 宫和阴道 的影 响. 等. 中医杂
志 ,0 9 5 ( ) 54— 4 . 2 0 ,0 6 :4 5 6
按语 : 本例 痛经 , 于气滞 血瘀证 , 其所服 中药 , 属 观 虽符 合 中医辨证 , 但疗 效欠 佳 , 故处方 以 四物汤 养血 活 血, 当归 、 芎 、 角 霜 、 川 鹿 女贞 子 、 丝子 等药 物 , 菟 均可 以 升高体 内雌 激素水 平 , 通过调 整体 内激 素水 平 , 达到调 经 、 持正 常月经 周期 的 目的 , 通过 拮抗雄 激 素 的作 维 并 用 , 轻 了皮脂腺 的分 泌 , 痤疮 也好 转 。 减 故 22 前 列腺 增 生 案 . 患 者 某 , ,0岁 。主 诉 : 尿 男 6 排

骨伤科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伤科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急性腰扭伤本病系指急性腰部软组织扭挫伤。

临床上很常见,发生的原因很多,例如劳动时由于身体姿势不正,用力不当,或倾跌、剧烈运动、腰部遭到撞击等,另外,弯腰拔鞋、咳嗽等亦可引起,因腰部经络肌肉在闪、挫中受到损伤,致气血循行障碍,突然发生腰痛、腰部强直等症状。

【诊断】1扭伤后腰部一侧或两侧立即发生疼痛,有的当时不明显,半天或一天后即显著加重。

疼痛剧烈时,不能前俯后仰和左右转侧,甚至不能行走,坐卧均痛。

翻身、咳嗽均受限。

2.检查时局部肌肉紧张,但无明显瘀肿,压痛点或广泛、或局限、或感深部痛,不易清楚触知。

3.由撞击、挫压引起的挫伤,局部可见肿胀或青紫瘀斑,疼痛及压痛均较明显。

严重的挫压伤,要排除骨折和内脏损伤。

4.腰扭伤或腰挫伤,如不及时治愈,或再受伤,拖延日久,则可转为慢性腰痛。

因此,伤腰后应积极治疗,避免重复损伤,防止演变为慢性腰痛。

【治疗】一、推拿疗法1点按腰阳关、肾俞、八醪部、痛点。

5.揉摩腰部两侧及痛区,拿捏腰部患侧肌筋,再作揉抹。

6.运腰协助患者作俯仰、转侧腰部、下蹲等运动10余次。

力量要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轻重适宜。

以上为对腰部扭伤之常用手法。

7.腰部挫伤以轻摩轻抹手法为主。

二、针灸疗法体针人中、委中、昆仑,并可在腰部两侧、环跳处拔火罐。

术后鼓励扭伤病人作弯腰、后仰、下蹲等动作,可以提高疗效。

个别腰部急性扭伤病人,自觉腰痛重,不能转侧,不敢站立及行走,可针刺两手背第4、5掌骨间稍靠近掌骨基底侧,边捻针,边鼓励病员下床站立。

站立时要两腿直立,腰肌放松,直立后再鼓励患者作室内行走,常可使腰痛得到迅速缓解。

耳针腰、腰椎、神门、皮质下。

三、辨证论治扭伤病人,气滞失宣,经络痞塞,治宜利气和络。

青木香、制香附、泽兰、延胡索、制乳香各IOg,桑寄生12g,红花6g,甘草3g。

挫伤病人,瘀肿作痛,筋膜损伤,治宜活血通络。

当归、泽兰、川牛膝、炒赤芍、络石藤各10g,红花6g,续断、制狗脊、丹参各10g。

慢性腰背痛【诊断】1慢性腰背痛临床十分常见。

急性腰扭伤有效疗法7则

急性腰扭伤有效疗法7则
3 针 刺定神穴
【 参考文献 】
孙 维理 .针 刺腰 痛 点治 疗 急性 腰 扭伤 3 例分 析 0
[] J .青海 医药杂志 ,2 0 ,3 3 :2 . 0 3 3( ) 0
徐百秀 . 针刺支沟 穴兼拔火罐治疗 急性腰 扭伤 [] 中 J.
级 医 刊 , 19 ,2 ( ) 5 . 9 1 6 2 : 8
主穴取 肾俞 、上謦 、大肠俞 、老室 , 穴取委 中、 配
命 门。捻转进 针, 留针 2  ̄3 0 0分钟 ,中间间隔 1 0分
2 针刺兼拔罐法 患者取坐位 , 穴位 消毒后用 3 0号 15寸毫针刺 支 . 沟穴 ( 位于 手臂背侧 , 、 桡 尺骨之 间 , 腕横纹上三寸 ) , 针尖稍 向上快速进针 1寸许 ,提插 捻转得气后 ,嘱患 者深呼吸或咳嗽 ,于吸气 时大幅度捻转 进针 ,呼气 时
卫 生 出版 社 , 1 8 , 13 分 钟 , 在 留针期 间做 向左 、 0 0 并
陈贤 力. 刺定神穴 治疗 急性腰肌劳损 1 0 [] 中 针 0 例 J.
级 医 刊 , 19 , 3 ( ) 6 . 9 5 0 6 : 0
上海第 一医学院华 山医院 , . 编 新医疗法讲义 [] 第 P.
1版 .人 民卫 生 出 版 社 , 1 7 , 2 9 . 97 :1 5
定神穴位于鼻唇沟 正中 , 中穴至上唇线 1 2处 。 人 /
并嘱患者做腰部活动 ,左右旋转 ,弯腰 。1 5分钟后患
4 传统针刺 法
取人 中、委 中、殷 门穴 中任 选一穴 ,强刺激 ,留
针 1 5分钟 。 5 拔罐法 取压痛 点 ,针刺或 叩刺 后拔火罐 …。 6 任选法
I =
]J

扭伤的针灸治疗方法

扭伤的针灸治疗方法

扭伤的针灸治疗方法(一)辨证要点本病多发于腰、踝、膝、腕、肘、髋等部位,病位在经筋。

多因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仆闪挫、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使关节超越正常活动范围,引起筋脉及关节损伤,气血壅滞于局部,经气运行受阻,而致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关节活动受限。

本病属于实证。

新伤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者为气滞血瘀;若为陈伤,遇天气变化反复发作者为寒湿侵袭,瘀血阻络。

(二)扭伤的治法:祛瘀消肿,舒筋通络。

取扭伤局部腧穴为主。

(三)扭伤的处方主穴:阿是穴局部腧穴腰部:阿是穴、大肠俞、腰痛点、委中颈部:阿是穴、风池、绝骨、后溪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溪、阳池、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居髎膝部:阿是穴、膝眼、膝阳关、梁丘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方义扭伤多为关节伤筋,属经筋病,“在筋守筋”,故治疗当以扭伤局部取穴为主,以疏通经络,散除局部的气血壅滞,配合循经远部取穴,加强疏导本经气血的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配穴:①根据病位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急性腰扭伤:督脉病证配水沟或后溪;足太阳经筋病证配昆仑或后溪;手阳明经筋病证配手三里或三间。

②根据病位在其上下循经邻近取穴,如膝内侧扭伤,病在足太阴脾经,可在扭伤部位其上取血海,其下取阴陵泉。

③根据手足同名经配穴法进行配穴。

方法:踝关节与腕关节对应、膝关节与肘关节对应、髋关节与肩关节对应。

例如,踝关节外侧昆仑穴、申脉穴处扭伤,病在足太阳经,可在对侧腕关节手太阳经养老穴、阳谷穴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的穴位针刺;再如,膝关节内上方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对侧手太阴经尺泽穴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针刺;以此类推。

(四)扭伤的治疗操作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泻法。

陈旧性损伤留针加灸法,或用温针灸。

针灸对急性扭伤者,常先针刺远端穴位,并令患者同时活动患部,常有针入痛止之效。

2.其他治疗(1)耳针法取对应部位的敏感点、神门,中强度刺激,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特效穴
笔者十几年来采用单独针刺“闪挫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均获良效。

借本栏目介绍与大家分享。

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三分之一处即是。

直刺0.8-1寸或向上斜刺,并嘱其活动活动腰部,会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是手三里吧?
中渚.手三里亦对此证有效
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初诊患者腰部剧痛难耐,腰身板滞不适,弯腰痛甚,腰部活动受限,甚者动弹不得,需要外人扶助活动。

针灸治疗方法:调整患者紧张心态,选用华佗牌28号1~1.5寸毫针,先取后溪穴,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又为本经“输穴”及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该穴于第五掌指关节后,横纹处。

进针0.8~1.2寸,得气后,快速捻转行泻法五分钟,并嘱其适当活动腰部,直至患者腰部能够轻微转动,痛感渐缓,接着慢慢扶患者俯卧于床上,取“上仙穴”位于第五腰椎正下方凹处。

人体双侧肋弓下缘连线与脊柱的交点对应的是第二腰椎,只要向下再数三个突起就是第五腰椎了。

此穴用于按摩,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

疼痛感立减一半,再配合针刺腰眼,阿是穴,飞扬(针尖要朝小腿内侧向上斜刺),然后接上电针仪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起针后配合拔火罐5~10分钟,每日一次,七次为一疗程。

隔天主穴换为闪挫穴,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三分之一处即是。

直刺0.8~1寸或向上斜刺,配穴为肾俞、委中、命门、外关、太冲施予平补平泻。

两组穴位交替使用,三天后患者腰痛基本痊愈,隐约有感腰酸不适,疗程结束,患者腰已不痛不酸,轻便自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强调针灸治疗同时配合自身运动,取同样的穴位,配合自身运动者疗效明显高于不配合者。

本法是我的一位中医老师授予我的,每用均会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故与大家分享。

腰痛的针灸治疗
1、奇穴:奇穴位于足三里下一寸,距胫骨外一寸处,毫升2-4寸直刺,针刺手法以泻为主。

适用于腰肌紧张,前屈受限,屈髋试验阳性者。

2、人中、委中、阳陵泉:人中行泻法,委中刺血。

后刺阳陵泉
适用于翻身困难者,下肢伸屈疼痛,腰肌间歇性掣痛者,动则腰痛者,憋气活动。

3、国老穴(三四跖骨之间,本节上约半寸左右):刺之结节处、压痛处,治疗扭伤、风湿、腰肌劳损,
针后腰部发热,头部出汗为佳。

4、养老穴治疗扭伤性脊柱病,病变在太阳经损伤处。

5、腰宁穴:患者手掌横贴于胸前,拇指尖压在天突穴上,肘部向上抬起,肘关节上方前缘凹内(相当于
曲池、五里、侠白三穴间)寻找压痛点,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豌豆,局部消毒直刺0.5-1.5寸,得气捻转
20秒,留针间活动腰椎,叩打腰痛区,适用于局部疼痛、不能俯卧、转侧、咳嗽、深呼吸及稍微活动
即剧痛不已者。

适应于寒湿性腰背痛,膀胱经第二线外,软组织损伤、肋横突关节半脱位者。

6、鸠尾:注射安痛定(针尖向剑突方向)适用于腰椎前屈后左右活动伸受限者,横突关节疼痛者。

7、后溪通督,适用于督脉病变,例如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损伤、轻度中央性椎间盘突出者者,配束骨效更佳。

8、精灵、威灵(腰痛点)精灵穴位于手掌第四、五掌骨间隙后缘,(中渚穴直后方);威灵位于第二三掌骨间
隙后缘左右手各两穴。

主治:猝死、痰壅,气促、气攻、耳鸣、目眩、头痛、手背红肿、腕关节炎。

备考:《针灸孔穴便览》:精灵、威灵,奇穴,外劳宫穴,两骨缝处,左名精灵,右名威灵,针5分,
耳鸣、目眩、头痛、手背红肿、腕关节痛。

9、上都:定位:位于食指与中指指蹼缘,左右各一穴,主治肩背腰扭伤。

10、脊柱点:小指尺侧掌指关节赤白肉际。

左右各一穴。

主治:急性棘间韧带损伤,椎间盘脱出,手术后腰痛,尾骨痛、耳鸣、鼻塞等。

出自《针灸大辞典》。

11、腰腿点:位于手背,腕背横纹前一寸五分,第二伸指肌腱桡侧一穴,第四伸指肌腱尺侧一穴,
左右各2穴主治:腰腿痛、腰扭伤。

备考: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向肌腱下斜刺3-5分,针感麻酸至指尖。

灸7壮。

12、坐骨神经点:位于无名指,掌指关节背侧尺侧缘,半握拳取之,左右各一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臀部疼痛
备考:《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坐骨神经点,与经络关系位于三焦经“中渚”穴之前方,紧靠骨膜直
刺3-5分,不进骨膜,针感局部痛,无放射感。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一针疗法读后

2010-07-04 23:04:40| 分类:中医诊疗|举报|字号订阅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一针疗法读后感
前几个月,发了一篇“高手”速成的帖子,爱友们实在给面子,我所有鲜花中的
四分之一居然是由此帖所奉献的。

不过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太厚道,虽然说出来很多所谓“高手”的成长捷径,但毕竟不是什么干货,假高手的确是可以速成
的,但真高手还是要经过一番磨练的。

恰巧近日读了高树中老师的《一针疗法》,原先觉得自己离真正的高手有天和地的差别,忽然觉得一下子距离缩短了,原来
真的高手也是可以有“捷径”走的,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临床感受,和各位老师共同探讨一下,希望对自己有帮助,对立志成为真正高手的朋友们也有“抛砖之功”。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教科书上治疗写的很简单,人中、后溪、委中、阿是穴等
等。

但在真正临床上,情况还是要复杂很多,本论坛上这方面帖子也很多,我就谈一下自己体会。

腰扭伤是分部位的。

1 一般腰正中疼痛,也就是督脉经的位置,人中是首选的。

后溪也可以,但效
果比人中略差。

要注意到是,正中的要求很严格,不能有半寸的差别,否则人中的效果不会好。

后溪是太阳经的,又通督脉,所以如果是正中兼有偏一侧疼痛的,也就是督脉兼太阳经一起疼痛,后溪肯定是首选。

我还有一点体会,有患者痛点会变,今天是督脉,明天是太阳经,如果这种情况,还是建议选后溪,同侧和对
侧的感觉差别不大。

当然,单纯正中疼痛的,还是要推荐人中。

其他督脉经上的穴位,如素髎、百会、龈交等,包括平衡针中的腰痛穴(亦属督脉),我都尝试过,效果都无法同人中比,道理讲不出,但肯定不是所谓强刺激的问题。

但如果是骶部正中疼痛,即便取人中效果也不太好,感觉取手三里效果不错。

2 腰正中略偏,比太阳经第一侧线的位置更居中,大致相当于华佗夾脊的位置,
以往我取督脉经和太阳经的穴位感觉都不太好,书中介绍的手三里效果非常好。

我实践过了,的确非常有效,具体机理去翻书。

层次高的朋友可直接去看《灵枢》和《针灸甲乙经》,有这方面的记载。

其次我的体会取手上的腰痛穴效果也有,但不如手三里。

还是一个感受,同侧对侧似乎都无所谓。

3 腰正中旁开1.5寸,也就是膀胱经第一侧线,可以取太阳经的穴位,后溪自
然可以,足太阳的穴位效果似乎更好一些。

但取穴扎针不方便,委中、昆仑、承山等均可,我最近对五输穴比较上瘾,发现束骨也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委中,书上居然没有提,但我感觉委中扎针效果一般,但如果放血,效果也是很神的。

4 腰正中旁开3寸左右,也就是第二侧线,手足太阳的效果都不错,穴位还是上述几个,腰痛穴效果也很好。

5 腰部侧面,相当于腰大肌的位置,临床上治疗是个难点,少阳经循行,取中渚、足临泣、悬钟均可。

足部的穴位效果似乎更好。

6 腰部前面,很少见,相当于髂前上棘的位置,属阳明经。

最近治疗了一个病人,去对侧三间穴感觉不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