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知识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知识食品安全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培训知识,以指导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一、食品安全基础知识1.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中,不发生任何有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故。
2.食品安全原则:食品安全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
3.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对健康的影响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1.组织管理: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明确责任,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2.人员管理:学校应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设施设备:学校应配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包括食品加工、储存、清洗、消毒等设备。
4.采购管理:学校应建立食品采购管理制度,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并严格审核食品的来源、质量、标签等。
5.储存管理:学校应根据食品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储存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
6.加工制作:学校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食品加工制作,确保食品煮熟煮透,避免交叉污染。
7.留样管理:学校应建立食品留样制度,对每餐次的食品进行留样,并做好记录,留样食品应保存48小时以上。
8.清洗消毒:学校应定期对食品加工场所、设备设施、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确保卫生清洁。
9.废弃物管理:学校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及时清理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三、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1.预防措施:学校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精选5篇)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知识,学校食品卫生的安全是关系到在校每一位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很重要。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篇1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目的:1、加强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职业素养,提升食品安排管理技能。
2、通过对食品安排知识的培训和研究,本园员工要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
特别要明确幼儿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3、积极开展对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确保本园食品经营安全。
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三、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式: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定期组织集中研究和员工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培训,并自觉完成研究计划。
四、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时间:本园规定员工每月组织一次集中研究,每季度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并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五、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本园员工要规矩态度、明确目的,认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研究和培训。
不仅要了解食品安全的法律、律例,还要把握与本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律例和各项标准的具体规定。
对新任命员工为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对本园食品安排知识培训及研究情况建立培训档案。
对组织和参与情况、研究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并进行归档。
档案保存期限不低于两年。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篇2为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食品经营者应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注社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范文五篇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范文五篇第一篇: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 1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油脂类食品有哈喇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2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注:冷饮食品是冷冻饮品和饮料的总称。
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冰棍、雪糕和食用冰;饮料包括固态饮料和液态饮料,如麦乳精、果味粉、咖啡、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等。
冷饮食品主要是以水、糖、淀粉、乳、蛋、果、菜等为原料,经过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一大类清凉消暑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其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多,并逐渐向营养、健身方向发展。
因此,对其卫生质量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选购冷饮食品要做到以下几点: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3、闻香味:产品香味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
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5、观液汁:产品应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
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
另外若在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女性月经紊乱等病症发生。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内容

学校食品安全具有就餐人数多、时间集中、场所固定等特点,同时学生群体对食 品安全知识了解相对较少,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学校食品安全要求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采购、加工、储存、配送等环节 的管理,确保食品来源可靠、加工规范、储存得当、配送及时。同时,学校还应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不同材质餐具清洗消毒方法选择
金属餐具
应使用软布或硅胶刮刀去除油污 ,避免使用钢丝球等硬物擦拭, 以免划伤表面。消毒时可采用高 温蒸汽或化学消毒剂浸泡等方式
。
陶瓷餐具
清洗时应避免碰撞和摩擦,以防 破损。消毒可采用煮沸、蒸汽或
紫外线等方式。
塑料餐具
应使用软布或海绵清洗,避免使 用刷子等硬物刮擦。消毒可采用 化学消毒剂浸泡或紫外线照射等 方式,但需注意塑料材质对消毒
对于易腐、易变质的原料,应加强监控和检查频次。
库存盘点制度及过期处理
建立定期的库存盘点制度,确保 库存数量与记录相符。
对于过期或变质的原料,应及时 进行清理和销毁。
对于临近过期的原料,应加强管 理和使用,避免浪费。
PART 03
食品加工过程卫生控制要 点
REPORTING
加工场所卫生要求及布局规划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普及餐具清洗消毒知识。
PART 05
食物中毒预防与应急处置 策略
REPORTING
食物中毒类型识别及危害程度评估
食物中毒类型
了解细菌性、化学性、动植物性及真 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和区别。
危害程度评估
掌握不同食物中毒类型对人体健康的 危害程度,为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依 据。
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预防措施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内容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内容
在学校食品安全方面,培训内容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学校
需要进行全面的食品安全培训。
以下是学校食品安全培训内容的一些关键要点:
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
•了解当地和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
•熟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和认证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掌握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如食品储存、加工、烹饪和消毒等
•学习如何检查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食品中毒防控
•了解常见食品中毒原因和预防方法
•学习如何应对食品中毒事件,包括急救知识
食品安全管理与监控
•学习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OP)
•掌握食品安全监控和记录的方法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学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掌握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技巧
食品安全危机应对
•学习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掌握处理食品安全危机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学习如何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掌握利用多种渠道传播食品安全知识的技巧
综上所述,学校食品安全培训内容应该全面而细致,覆盖法规标准、卫生知识、食品中毒防控、管理监控、风险评估、危机应对和宣传教育等方面。
通过持续的培训,学校能够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3篇

培训就是培训+培训,通过培训和培训,使学员掌握一定的技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的文章3篇,!第一篇: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学内容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9)超过保质期限的;(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卫生保障培训内容(通用5篇)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卫生保障培训内容(通用5篇)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卫生保障培训内容(通用5篇)第一篇:食品卫生概述1.1 食品卫生的定义食品卫生是指防止食品污染和预防食物中毒。
食堂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食品卫生规定,确保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餐饮服务。
1.2 食品卫生原则1. 食品原料采购:选择正规渠道,保证食品原料质量。
2. 食品储存: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 食品加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刀具、砧板的清洁与消毒。
4. 食品配送:保证食品运输过程中的卫生,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5. 食品售卖:保持售卖区域整洁,注意食品的温度控制。
第二篇:食堂工作人员个人卫生2.1 个人卫生要求1. 食堂工作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2. 工作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
3. 保持手部清洁,定期洗手,必要时进行手部消毒。
2.2 个人卫生培训1. 培训食堂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 定期开展个人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三篇:食品加工操作规范3.1 原料处理1. 肉类、水产类原料需分别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2. 蔬菜类原料需清洗干净,必要时进行浸泡、消毒。
3.2 食品烹饪1. 确保食品煮熟煮透,杀死细菌和寄生虫。
2. 注意烹饪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避免食品烧焦。
3.3 食品搭配1. 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2. 注意食品色彩搭配,提高食欲。
第四篇:食品储存与配送4.1 食品储存1.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 食品储存温度应符合规定,保证食品新鲜度。
4.2 食品配送1. 食品配送过程中,确保容器密封,防止污染。
2. 缩短食品配送时间,避免食品变质。
第五篇: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5.1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1.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2. 定期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2 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1. 发现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停止食品供应。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主要内容

验收准备
制定验收标准、准备验 收工具和设备,确保验
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场验收
对原料的外观、标签、 数量等进行检查,确保
其符合要求。
抽样检测
对部分原料进行抽样检 测,检测其质量指标是
否符合要求。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品进行退货、 销毁等处理,防止其进
入食品加工环节。
储存条件设置及监控措施
储存条件设置
根据原料的特性和要求,设置 适当的储存温度、湿度、光照
详细解读餐饮服务行业卫生规范,包括食品加工场所卫生 要求、食品加工人员个人卫生要求、食品采购与储存卫生 要求等。
学校食堂建设与管理规范
介绍学校食堂建设与管理规范,包括食堂建筑设计、设施 设备配置、食品加工流程、食品留样等方面的要求。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与索证索票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 部门职责,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建立严格的食品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的食 品来源可靠、质量合格,并实行索证索票 制度,以便追溯食品来源。
食品加工与储存制度
食品留样与检验制度
制定食品加工与储存制度,规范食品加工 流程,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卫生、安全,防 止食品交叉污染和变质。
建立食品留样与检验制度,对每餐次的食品 进行留样,并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确保 食品质量符合标准。
加强食品加工过 程卫生管理
餐具消毒和保洁 措施
从业人员健康管 理和培训
定期开展食品安 全自查和…
确保食材来源可靠,质量 合格。
保持加工场所清洁,规范 操作流程。
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保 持餐具清洁卫生。
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各位领导、老师,早上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和学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方面的知识。
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事件影响范围广,容易引发社会与心理影响。
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更是首当其冲。
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下阶段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教育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通知,决定联合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部门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各地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校内食品小卖部、饮食店、食品超市、学校自备供水及二次供水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要特别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重点检查。
检查重点包括:食堂、食品小卖部、饮食店等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相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情况,对承包食堂的监督管理、食堂承包者资质与准入要求;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餐饮具消毒等各个环节卫生制度和卫生要求落实情况;食堂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情况;自备供水、二次供水水质消毒、检测及达标情况。
通知强调,各地由教育部门牵头,要尽快结合实际,制订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迅速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并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学校自查和地方教育、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督查工作,确保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有效。
通知指出,地方各级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食品、饮用水监督职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学校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教育、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对排查整治不力,整改措施不落实的地方和学校,予以通报批评。
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突出的,要总结经验,宣传推广。
据悉,教育部将会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于对各地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情况进行抽查。
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发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2)种植业、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威胁很大,经营者违法使用高毒农药,违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兽药,违法使用瘦肉精等等;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仍然偏低;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4)食品工业应用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用中草药、转基因食品等新资源,食品新型包装材料,食品辐照等新食品加工工艺;5)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二恶英、有机氯的污染问题。
6)犯罪分子极易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7)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01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全球100余个会员国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达成了一项《食品安全》决议。
将食品安全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并要求成员国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最大程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威胁。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
在总结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二、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1.人类健康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该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既是从营养与卫生二方面来保证食品安全。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指出:为了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法。
2.食品贸易全球化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目前全球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恶性污染事件接二连三,新技术、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致使世界范围内食品贸易纠纷不断,成为影响食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如英国的疯牛病仅禁止出口一项每年损失52亿美元,为杜绝疯牛病而采取的宰杀行动损失约300亿美元;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事件不仅导致其生产的动物性食品被大量销毁,而且导致世界各国禁止其动物性食品的进口,据估计经济损失在13亿欧元。
3.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使其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害,还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不仅使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下台,也使执政长达40年之久的社会党政府垮台。
三、我国学校食品安全卫生主要问题我国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现状不容乐观,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有:1.领导不够重视,没有把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不能有效地履行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
2.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甚至很薄弱;如学校所采购的食品质量不高,所经销食品常忽略了供餐食品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包括许可项目)等资质条件的审查,对其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加工能力不能做到认真考察,只考虑到其价格因素,由于加工能力所限,导致超负荷运转,极易使所加工的食品腐败变质而引起食物中毒。
有的标识不清,有的无索证等,存在着食品不安全隐患。
3.食堂硬件设施、功能区划分等卫生设施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消毒措施及保洁设施不落实,无熟菜间及售菜间、无防蝇、防尘设施、熟食间中无紫外线消毒灯等;4.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漠,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法律、法规卫生意识差,不注重个人卫生,长指甲、留胡须、操作时抽烟等时有发生,有的未穿戴工作衣帽。
5.有些学校将食堂、小卖部等后勤工作社会化,全部承包给个人,将之推向市场,某些学校、个体承包商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重经营、轻卫生安全,不顾食品安全因素,置法律法规不顾,从事违法经营活动,有的未按卫生许可核定项目经营,制售盒饭,经销油炸食品等。
四、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性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同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与学校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学校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为学校安全敲响了警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健康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心,学校一旦发生食品卫生问题往往影响到一个大群体,轻者影响学生学习,重者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同时发生食品卫生问题也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使学校声誉下降,可能还会进而影响学校的招生及经济利益。
五、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要求(一).卫生监督与管理工作原则: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1.学校的责任和义务:1.1饮食安全工作计划学校应将食品卫生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畴。
学校食堂饮食安全工作计划应是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的一部分。
内容包括:学校食堂基本建设规划、维修、食堂年度工作目标、学生营养保健及食堂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学生体检及营养检测计划、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规范、食堂卫生监督检查规范等。
1.2建立组织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在食品卫生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各自的工作制度和规程,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食物营养调配、加工烹调队伍建设。
1.3制定工作制度学校应建立建全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张挂上墙。
主要有: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库房(仓库)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面食制作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餐厅卫生管理制度等。
1.4指导、监督、检查工作(1)学校食品卫生监督检查范围包括:食堂、小卖部、学生饮用水、学生课间加餐和为学生提供食品的加工、供应和销售部门等。
(2)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内容:①食品卫生许可证检查、营业执照检查等。
②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以及卫生知识培训证是否有效;学校内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情况检查。
③学校内食品的储存、运输、加工烹调、销售场所和食堂的设备条件、内外环境卫生、卫生防护设施完好情况。
④食品原料存放场所的卫生防护措施、保管条件,防尘、防虫、防鼠、防毒、防潮等措施,原料的卫生状况。
⑤食品成品的储存管理措施,设备条件、场所卫生等,以及防蝇、防尘、防腐、防鼠措施。
⑥分类存放情况,杂物、毒品及非食品不得与食品混放,食品应生熟分开。
⑦炊事用具、容器、公用餐具等的消毒方式,存放条件与标志,清洗剂的使用情况等。
⑧学校内食品销售场所的销售食品种类、出厂日期、保质期、卫生质量,是否存在禁止销售的食品。
⑨食品采购,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每天采购的食品必须分门别类,建立台帐。
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
《食品卫生法》第25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有向销售者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应履行的义务,销售者有向购买者提供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的义务.禁止采购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的的食品⑩48小时食品留样制度落实情况,所以烹饪加工的食品必须留样低温冰箱保存48小时,并进行登记。
1.5不得私自订购学生餐学校在订购学生集体用餐时必须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私自订购学生集体用餐。
1.6及时排查和处理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和处理食品卫生安全隐患(1)在对校内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中,应同时对受检现场进行卫生调查和测定,了解食品卫生现状,及时发现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情况。
(2)在检查中,发现可疑的食品卫生问题,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发现重大的食品卫生问题,则应按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违法事实要及时进行现场取证。
(3)学校应在卫生部门指导和协助下,建立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应立即上报学校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由卫生部门派人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取证、采样、必要的现场保护,并提出紧急处理意见。
确定为食物中毒,在现场即可作如下处理:(1)封存可疑食物。
封存一切剩余的可疑食物。
此时除成批存放的食品外,还应查明有无零散的同一批食物,如有应予追回。
(2)查明污染原因。
初步查明可疑食物在该单位被污染的可能原因,并及时督促改进。
如污染原因不在该单位,则应立即通知该批食品供销系统各个环节,如商店和加工厂等将可疑食物封存。
(3)指导现场消毒。
必要时指导现场进行消毒工作。
对食物中毒进行调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包括卫生、医疗、检验等人员协同进行。
在调查中,要依靠领导,发动群众,认真仔细,调查情况和结果应写成书面总结,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
在调查过程中和调查结束后,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