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复发及转移病灶的再程放疗
肝癌的放疗与化疗的优势与不足

肝癌的放疗与化疗的优势与不足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
针对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肝癌的放疗与化疗的优势与不足。
一、放疗的优势放射治疗是通过使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细胞,从而杀灭或抑制其生长扩散。
与手术切除相比,放疗具有以下优势:1. 保留肝功能:对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或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例,放疗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选择。
由于放疗仅照射肿瘤部位,相对较少损伤正常肝组织,可以有效保留肝功能。
2. 协同治疗效果:放疗常与化疗或靶向治疗等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可通过杀灭肿瘤细胞释放出的抗原,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增强肿瘤细胞的敏感性,进而增强化疗药物对肝癌的疗效。
3. 靶向治疗替代:对于一些无法行手术治疗,且不适合化疗或靶向治疗的肝癌患者,放疗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替代治疗手段。
放疗可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
二、放疗的不足然而,放射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限制性:肝脏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器官,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有一定限制。
因此,在放疗过程中需要准确确定肿瘤位置和形态,以及避免对正常肝组织的辐射损伤。
2. 建立规划复杂:放射治疗需要建立精确的治疗计划,包括剂量分布、照射方向等,而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耗时和费用。
另外,对于肿瘤形状不规则、位置较深的患者,放疗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化疗的优势化学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
与放疗相比,化疗具有以下优势:1. 效果广泛: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抑制肿瘤细胞的发展和扩散,所以适用于全身性肝癌的治疗。
对于一些无法手术或放射治疗的病例,化疗是重要的替代治疗手段。
2. 减轻症状:肝癌晚期患者常出现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通过合理使用化疗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病痛。
3. 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化疗可以与手术切除、放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结合应用,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
肝癌治疗一线二线方案

摘要: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早期肝癌的治疗效果较好,而晚期肝癌的治疗则相对困难。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和二线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综合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肝癌一线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单发、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手术切除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
根治性切除是指切除肿瘤及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肝组织,以减少复发风险;姑息性切除则是对肿瘤较大、多发或伴有血管侵犯的患者进行切除,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适用于肿瘤较大、多发或伴有血管侵犯的患者,通过精确的放射剂量和范围控制,减轻肿瘤负荷。
内照射是将放射性物质注入肿瘤组织或周围血管,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3.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是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奥沙利铂、顺铂、多西他赛等。
化疗适用于肿瘤较大、多发或伴有血管侵犯的患者。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
靶向治疗适用于肿瘤较大、多发或伴有血管侵犯的患者。
4.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以提高肿瘤切除率和降低复发风险。
二、肝癌二线治疗方案1. 放射治疗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肝癌患者,放射治疗仍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通过调整照射剂量和范围,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
2.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作为二线治疗方案,适用于一线治疗失败、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
化疗药物的选择与一线治疗相同。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作为二线治疗方案,适用于一线治疗失败、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
靶向药物的选择与一线治疗相同。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
癌症患者两次放疗需要间隔多久?

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40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
与历史数据相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不断的提升。
放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癌症的方法,相比手术、化疗来说副作用相对较小,且可以运用在癌症治疗的各个阶段。
那么癌症患者两次放疗需要间隔多久?放疗间隔的时间跟肿瘤的类型、癌症的程度及患者的身体情况有关,都是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所决定的。
一般放疗的治疗疗程会持续一个月,而在这期间,每放疗五天需要休息两天。
肿瘤科专家表示,一般1-2年内仅可进行一次放疗。
这是因为放疗后对机体的损伤,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期,才能促进体内正常细胞的恢复,以应对下一次放疗的顺利进行。
放疗虽然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放射线无法区分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和健康细胞组织,治疗过程中会将两类细胞同时损伤,而且不间断的治疗,还容易产生极为严重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功能紊乱等方面的反应,致使患者免疫力下降。
为了缓解这些情况,临床中癌症放疗患者一般结合中医药治疗,以提高患者免疫力,以保证放疗疗程的顺利进行。
放疗后的临床表示包括皮肤红肿破损,口腔溃疡、咳嗽咳痰、进食梗阻,吞咽疼痛等。
中医认为放疗副作用的发病机制,多从火热毒邪来认识。
邪气既犯,阴血精气受损,脏腑经脉功能紊乱。
若热毒之邪侵犯皮肤和粘膜,就会发生放射性皮炎和口腔溃疡,导致血腐肉败;热毒之邪损伤肺络则血不归经,则咳痰带血;若耗伤食管阴液,破坏气机,则进食梗阻,吞咽疼痛。
则倘若正气本虚,或脾胃虚弱,或阴分本亏,则病情迁延难愈。
若火热毒邪久羁,损及肝肾精血,导致精髓亏虚,营血贫乏,引起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
热毒耗气伤津,气阴两虚,治疗上多以清热解毒、润燥生津、益气养阴、健脾和胃、活血化瘀之法加以治疗。
中医药结合放疗使用,既能有效的预防和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损伤,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帮助患者顺利地完成治疗。
这一点也得到了很多西医非常好的反馈。
继发性肝癌的化疗和放疗

化疗和放疗的优缺 点:化疗对全身有 效,但副作用较大; 放疗对局部有效, 但可能损伤正常组 织。
患者身体状况:根 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和病情,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式。
治疗效果:根据患 者的治疗效果和病 情变化,调整治疗 方案。
医生建议:根据医 生的建议和治疗方 案,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式。
05.
化疗和放疗的联合治 疗
03.
继发性肝癌的放疗
放疗原理
利用高能量射线杀死 癌细胞
放射线来源:放射性 同位素、加速器、放
射性核素
放射线类型:α射线、 β射线、γ射线、X射
线
放射线剂量:根据肿 瘤类型、位置、大小
等因素确定
放疗效果:杀死癌细 胞,控制肿瘤生长, 减轻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
放疗方式
立体定向放疗 (SBRT):通过 精确定位,对肿 瘤进行高剂量照 射,同时保护周 围正常组织。
优缺点比较
化疗:全身性治疗,适用于晚期 或转移性肝癌,但副作用较大, 如恶心、脱发、免疫力下降等。
放疗:局部治疗,适用于早期或 局部晚期肝癌,副作用较小,但 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化疗与放疗结合:可以发挥各自 的优点,提高治疗效果,但需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
议进行选择。
患者选择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也 可用于治疗继发性肝癌
化疗方案
药物选择:根据肿瘤类型 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化疗药
物
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身 体状况和药物毒性确定合
适的剂量和疗程
联合化疗:两种或多种化 疗药物联合使用,提高疗
效
辅助治疗:使用辅助药物 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化疗效果
化疗药物:顺铂、阿霉素、 氟尿嘧啶等
肿瘤复发后的治疗策略与护理

肿瘤复发后的治疗策略与护理肿瘤复发是指在治疗后,原先完全消除或缩小的肿瘤再次出现或增大。
复发的原因可能是初始治疗时没有完全清除所有癌细胞,也可能是因为某些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了耐药性。
无论复发原因如何,对于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这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因此,制定出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提供合适的护理非常重要,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肿瘤复发后的治疗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肿瘤类型、复发部位和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
通常,治疗策略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复发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口服或其他途径应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
手术切除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尤其是对于局部复发的病例。
放疗可以用于减轻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并提高生存率。
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肿瘤的分子特征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方法,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除了治疗策略外,提供合适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策略:1. 提供心理支持:肿瘤复发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医护人员应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
2. 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因为治疗过程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呕吐等情况,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分餐进食,选择富含营养的食物,并根据个人情况添加营养补充剂。
3. 减轻症状管理:在肿瘤复发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例如疼痛、恶心、脱发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4.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肿瘤复发的情况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和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监测计划,包括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
5. 定期随访:定期的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免疫治疗

第12卷 第3期2021年5月Vol. 12 No.3May 2021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摘要】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但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0%,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受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
目前,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但其在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受者中能否应用尚有较多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会引起急性排斥反应。
本文总结了免疫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受者中的应用进展,以期通过免疫治疗改善肝癌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复发转移;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急性排斥反应;免疫逃逸;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中图分类号】 R617,R7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21)03-0004-08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免疫治疗刘少儒 许磊波·专家论坛·【Abstract 】 Primary liver cancer (liver cancer) is one of the main indication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Nevertheles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is lower than 50%.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operation are the main causes affecting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the recipients. At present, immunotherapy, represented by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ligand 1(PD-L1)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stage and advanced liver cancer. However, whether it can be applied in recipients with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cancer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it may cause acute rejec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therapy in recipients with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cancer were reviewed, aiming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recipient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cancer.【Key words 】 Primary liver canc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 Immun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 Acute rejection; Immune escape; Nivolumab; PembrolizumabImmunotherapy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cancer Liu Shaoru, Xu Leibo. Department of Biliary and Pancreatic Surgery, Organ Transplantation Center , the Memorial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88,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Leibo, Email: xuleibo3@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3.0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597)作者单位:510288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暨器官移植中心作者简介:刘少儒,男,1996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肝移植,Email: liushr23@ 通信作者:许磊波,Email: xuleibo3@刘少儒等.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免疫治疗第3期·273·原发性肝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每年全球有超过70万例肝癌患者死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
肝癌的放化疗护理指南

肝癌的放化疗护理指南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平均生存时间为半年。
1.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像肝硬化患者容易转为原发性肝癌。
2.继发性肝癌:是身体其他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而形成继发性肝癌。
多数由胃癌、大肠癌转移所致。
少数由胰腺癌和胆道癌转移肝脏所致。
一、疾病相关知识【常见病因】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黄曲霉毒素(AFT)。
3.亚硝胺。
4.水源污染。
5.缺乏微量元素。
6.其他,如饮酒、吸烟、寄生虫、遗传等因素。
【常见症状】1.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和消瘦。
2.肝区疼痛。
3.肝肿大和肝区肿块。
4.发热。
5.黄疸。
6.肝硬化征象。
7.全身和消化道症状:有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腹胀等,晚期可有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
【常规放疗方法】1.局部放疗:仰卧位用AP-PA照射野或加用侧野(用楔形板)。
再用大野包括肿瘤边缘外2~3cm。
放射治疗30Gy后,缩小照射野到肿瘤局部,加量照射到总剂量50~55Gy/5~6周。
单次剂量视照射野大小而定,一般在1.5~2.0Gy。
2.全肝照射:适用于弥漫型和巨块型病灶,多采用全肝分区照射,也有用移动条照射法。
全肝照射每日1.5Gy。
全肝总量25~30 Gy后缩小照射野,肿瘤部位剂量50~55Gy/6~7周。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DCRT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例,根据肿瘤体积,设1~3个靶点,5~10个非共面照射野,精确描绘靶区,选择射线入射角度与肿瘤相适应,使90%以上等剂量曲线覆盖在90%的病灶体积。
每次照射6~8Gy,隔日一次,靶区总剂量30~45Cy。
【常规化疗方法】1.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喃氟啶、环磷酰胺、顺氯胺铂等。
2.常用化疗方案:FP(5-Fu+DDP)方案,FAP(5-Fu+ADM+DDF)方案,FM(5-Fu+MMC)方案,FAM(5-Fu+ADM+MMC)方案,FPM(5-Fu+DDP+MMC)方案等。
肝癌术后复发的再切除探讨

术后 管 理支持 的优 化 , 外科 手术 的安 全性 日益 提高 。 然 而 , 癌术 后 总 体 的 5年 复 发 率 高 达 7 % , 重 肝 0 严 影 响 了肝 癌手 术疗 效 , 时 复发 也 是 肝 癌 病人 术 后 同 死亡 的首 要 原 因… 。肝 癌 术 后 复 发 的 规 范 化 治 疗
交 、 卫 星多态 性 、 织 病 理 学 等方 法 ; 最 简 便 的 微 组 但 是 依据 复发 的间隔 时 间… ( 术后 2年 是 目前接 受 程
度 较 高 的临 界 值 ) 然 而 上 述 研 究 由 于病 例 数 的 限 , 制 , 缺乏 强有 力 的循 证 医学依 据 。 仍 据 文 献 报 道 , 次 手 术 切 除病 例 仅 占术 后 复 发 再 病 例 的 1% 一 1 , 0 3 % 较低 的 再 次手 术 切 除率 与 较 差 的肝功 能储 备及 术 后 多 发 复 发灶 有 关 。据 统计 , 再 次 手术 切除 术后 5年 生存 率 为 2 % ~ 7 , 初 次 5 8% 与 手 术切 除 预后 相 当 E 。而 肿 瘤 的 数 目、 瘤 微 血 2 , 肿
只要能 满足 足够 的切缘 及 手 术 切除 的安 全 性 即 可 , 不 建议 过多 的游 离 , 以免破 坏残 肝 的血 供 、 同时增 加
肝癌 术后 8 % 的复发 病灶 发 生 在 肝脏 , 括 肝 0 包
内转 移 ( 实 的 复 发 ) 者 肝 内新 发 肿 瘤 的 出 现 。 真 或 新 发 肿瘤 与 肝 内转 移 的鉴 别 可 采 用 比较 基 因 组 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应根据首程放疗中肝脏的受照情况(包括射野方向、低剂量区分布等) 来设计再程放疗的计划。
Undetectable late hepatic sequelae after hypo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liver tumors Gunvén P, et al. Med Oncol 2011;28(4):958-965
生物篇
– 超分割技术 – 放射增敏剂和保护剂
物理篇
– 调强放射治疗(IMRT) –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 –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 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 – 术中放疗和近距离放疗
胸腹部正常组织对再程放疗的耐受性
肠
❖动物实验发现肠对于再程照射的急性反应具有极大的耐受性 ❖小样本临床资料显示,肠道再程放疗3级以上晚期毒性发生率约
40-45
95-100
24-36
45-50
100-105
>36
50-55
105-115
Mohiuddin, et al. Cancer 2002;95(5):1144-1150
肾
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诱导的肾脏损伤会逐渐进展而非修复; 再程照射的耐受性与首程照射剂量有关,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耐
受性降低而非增加; 受照肾对化疗药物尤其顺铂的损伤更敏感,故腹部放疗期间或前后
PROPOSAL OF HUMAN SPINAL CORD REIRRADIATION DOSE BASED ON COLLECTION OF DATA FROM 40 PATIENTS
Score 0
总累积BED剂量(Gy2) ≤120
Score 5
总累积BED剂量(Gy2) 160.1–170
1
2013“原发性肝癌规范化放疗”学习班
肝癌复发及转移病灶的再程放疗
再
程
放
疗 曾经接受过放射治疗的肿瘤患
定 义
者在既往照射靶区内或接近既
往照射区域再次实施放疗
———再程放疗
再
程 放 疗
根治性放疗
– 适用于复发灶局限于原放疗区域且不伴有其他部位转 移的患者。
目 姑息性放疗
的
–适用于止痛、止血或缓解肿瘤 压迫症状。
脊髓
实验数据
1年后部分恢复, 2-3年后达恢复到最大程度 初始照射导致的隐匿性损伤在2年内会得到修复;照射时间
间隔为1、2、3年时,总累积剂量(以EQD2换算)可以为首程 设定耐受剂量的150%、156%、167% (MD Anderson)
不少临床的研究也支持了有关脊髓修复的学说
脊髓的总累积剂量(EQD2)不超过70-75Gy,任何疗程中(首程 或再程)总剂量(EQD2)不超过50Gy以及两次放疗间隔不小于 6个月,则出现脊髓病变的风险较低
再程放射治疗,损伤出现潜伏期缩短
Ang KK, et al. IJROBP 2001;50(4):1013-1020 Nieder C, et al. IJROBP 2005;61(3):851-855 Nieder C, et al. IJROBP 2006;66(5):1446-1449 Sahgal A, et al. IJROBP 2010;77(2):548-553
应慎用肾毒性药物。
肝
➢肝脏对于再程放疗的耐受剂量从基础到临床都缺乏证据
➢我国大部分原发性肝癌常常有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背景
• 正常肝脏细胞的放射耐受性降低,其受照射后的修复能力必定也受 到影响;
• 保肝、抗肝炎病毒药物预防用药
➢宜采用精确放疗新技术以尽量减少照射体积;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低剂量照射显著影响肝脏代偿再生能力
–BED=n×d×(1+d÷α/β)
• EQD2 (equivalent dose in 2Gy fractions,2Gy分次放 射等效剂量)
–EQD2=n×d×(d+α/β)÷(2+α/β)
α/ β值变异因素
α/ β值范围,早反应组织 6 ~ 14 Gy 估计判断 10 Gy 晚反应组织 1.5 ~ 5 Gy 估计判断 3 Gy
120.1–130
6
பைடு நூலகம்
170.1–180
2
130.1–140
7
180.1–190
再程放疗的一般原则
多学科参与,一致认可除再程放疗外无其他可行的治疗手 段可供选择。
明确治疗目的:根治或姑息减症;若以根治为目的,必须 病理证实并完善再分期检查。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年龄;较好的体力状况;局部肿瘤 体积较小;复发时间大于6个月;复发肿瘤与重要结构有足 够距离;既往放疗资料完整;预计有长期生存的可能性。
必须计算初始放疗的生物有效剂量(BED);强烈推荐采用 新的精确放疗技术;根治放疗的每日分割剂量宜≤2Gy,可 采用超分割方法。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以评估再程放疗的疗效、治疗相关并发 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必须完整保存包括与患者、家属以 及家庭医生的交流细节。
等效生物剂量的计算
• BED (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生物效应剂量)
15%~20% ❖与照射体积、照射剂量(分次剂量、首程放疗剂量)、间隔时间相关
boost: 6-20Gy
Mohiuddin, et al. Cancer 2002;95(5):1144-1150
复发直肠癌再程放疗剂量推荐
再放疗间隔时间(月) 再放疗剂量(Gy)
累积剂量(Gy)
3-12
35
85
12-24
椎体骨转移姑息放疗 3Gy×10次 ❖α/ β = 10
EQD2=10×3×(3+10)÷(2+10)=32.5Gy10
❖α/ β = 3
EQD2=10×3×(3+3)÷(2+3)=36Gy3
❖α/ β = 2
EQD2=10×3×(3+2)÷(2+2)=37.5Gy2
降低再程放疗正常组织毒性反应的方法
1. 处于不同周期时相 2. 当 d ↓或剂量率↓时, α/ β ↑ 3. 皮肤照射面积↑时, α/ β ↓ 4. 乏氧 α/ β ↑ 5. 高 LET , α↑,β 基本恒定 6. 增敏剂,α/ β ↑,加温无影响 7. 肿瘤α/ β ,75 %大于 8 Gy 8. 多种因素影响
For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