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系统管理规程
纯化水系统管理规程

文件内容:一. 目的: (2)二. 适用范围: (2)三. 职责: (2)四.定义 (2)五. 内容:............................................................................................................................ *1 ................................................................................................................................................. *2 ................................................................................................................................................. *3 ................................................................................................................................................. *4 ................................................................................................................................................. *六. 附录:........................................................................................................ . *七. 变更记载及原因:.. .......................................................................................................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分发清单:■生产技术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工程部■固体车间■人事行政部□计划财务部■注册研发部■营销部■提取车间一、目的:制订纯化水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规范系统运行监控、维护及使用管理。
纯化水处理系统管理规程精选文档

纯化水处理系统管理规程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目的:为满足生产需要并符合GMP规范要求,确保为生产提供性能稳定、质量合格的纯化水,便于设备动力部管理,特制定纯化水处理系统管理规程。
范围:适用于纯化水处理系统的管理。
职责:设备动力管理部有资格的技术人员负责编写;设备动力部主管、质量管理部负责审核,设备动力部经理批准;设备动力部及其它相关部门的实施人员执行。
内容:1概述纯化水为经过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纯化水不应含有任何附加剂。
本公司处理系统原水为深井水,制备用于中药制剂洁净区,针对公司原水水质及产品工艺的要求,采用T/H二级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用于制备纯化水。
2 工艺流程图3 纯化水系统的基本要求纯化水的预处理设备可根据原水水质情况配备。
包括机械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软水器、曝气装置等;对贮罐的基本要求3.2.1 采用符合GMP标准要求的不锈钢材质,内壁电抛光并作钝化处理。
3.2.2 贮水罐的通气口上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过滤器(呼吸器),并可以加热消毒。
3.2.3 阀门的材质、结构应符合GMP标准要求。
对管路及分配系统的基本要求3.3.1 管路材质应无毒、耐腐蚀,符合GMP要求。
3.3.2 阀门材质结构符合GMP要求,采用卫生级接头连接。
3.3.3 管道采用热熔式氩弧焊连接,或者采用卫生级接头分段连接。
3.3.4 管道有一定的倾斜度,可采取缩小管径等方式增加压力。
3.3.5 管道采取循环布置,回水流入贮罐,各用水点采用串联连接。
对纯化水输送泵的基本要求3.4.1 泵的材质及输送方式应符合GMP要求。
3.4.2 卫生级接头做连接件,不能使用螺纹连接。
3.4.3 纯化水泵采用自身冷却。
3.4.4 水泵的扬程、流量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紫外灯应选用254nm波长,定期更换。
纯化水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纯化水系统运行管理规程一、目的:制订纯化水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规范系统运行监控、维护及使用管理。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制剂车间纯化水系统的运行管理。
三、职责:生产技术部、产品质量部、工程设备部、纯化水操作工及纯化水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四、定义:4.1饮用水:是指以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并由当地市政供水管网集中供给作为纯化水制备原水的生活用水,其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有关要求;4.2纯化水:是指以饮用水为原水经二级反渗透法制得的制药工艺用水,其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纯化水项下的有关规定。
五、内容:5.1 纯化水设备的选型与购买管理:5.1.1 纯水设备的购买须遵循本公司关于设备选型与购置的管理规程执行。
5.1.2 在选择生产厂家时宜选用有较多设计、制造经验和良好声誉的厂家。
5.2 纯化水设备的设计与安装:5.2.1 纯水设备、管道的设计应避免死角、盲管,横向管道要有一定角度防止可能产生的残水积存,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
5.2.2 在纯水设备中与水接触的所有储罐、管道、管接头、阀、泵的材质应使用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的无毒耐腐蚀的材料,如304、316、316L不锈钢。
5.2.3 纯化水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确保制纯化水达到其设定的质量标准,设备的运行产能不得超出其设计能力。
5.2.4 纯化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采用循环方式或其他有效方式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5.3 纯化水系统设备的清洁和使用:5.3.1纯化水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其操作应能充分发挥制水设备的性能和产能。
5.3.2 纯化水岗位操作人须按标准操作规程和清洁消毒规程,对系统设备进行操作和定期的清洁、清洗和消毒,并有相关记录。
发现纯化水微生物污染达到警戒限度、纠偏限度时,应按相关操作规程予以处理。
纯化水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标准的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确保纯化水系统持续、稳定生产出符合标准,适合产品生产要求的工艺用水。
2. 范围
生产车间纯化水系统的操作。
3.职责
3.1设备管理员按本规程操作。
3.2质量监督员监督本文件执行。
4.内容
4.1纯化水设备制水步骤
查看纯水箱的纯化水是否排干,排水阀门是否关闭→查看各装置运行状态→打开电源开关,状态标示牌转到“运行”→“手动/停/自动”开关调到手动状态→依次打开增压泵、一级泵、二级泵、PH泵、EDI泵、EDI电源→观察各压力表参数是否正常→当设备产水稳定以后,可让纯化水系统进行自动产水→迅速依次关闭EDI电源、EDI泵、PH泵、二级泵、一级泵、增压泵,“手动/停/自动”开关调到自动状态,设备自动制水,填写《纯化水设备运行记录》→产水结束后设备若处于自动状态将“手动/停/自动”开关调到停;若处于手动状态,依次关闭EDI电源、EDI泵、PH泵、二级泵、一级泵、增压泵,然后将“手动/停/自动”开关调到停。
4.2 用水点供水操作步骤
当纯水箱液位计达到1/2以上时,打开紫外灯开关,填写《紫外灯使用记录》,开启循环泵→循环一段时间后,观察纯化水是否循环至纯水箱→用水结束后关闭循环泵和紫外灯,填写《紫外灯使用记录》,关闭制水参照纯化水设备制水步骤→关闭电源开关,状态标示牌转到完好→打开纯水箱排水阀门→填写《纯化水系统运行记录》→通知相关人员将洁净区循环管道的纯化水排干,用专用抹布把各个水槽的水擦干净。
5. 支持文件
5.1 《设备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6.1 《纯化水设备运行记录》
6.2 《紫外灯使用记录》。
纯化水系统的管理制度范文

纯化水系统的管理制度范文纯化水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纯化水系统的管理工作,确保制水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出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提高生产效率,维护员工和环境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纯化水系统指用于制备纯净水的一系列设备、系统和控制手段,包括纯水制备设备、水质检测设备、水质控制设备以及管道和配套设施等。
第三条纯化水系统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纯化水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第四条纯化水系统的管理应遵循合理、科学、细致、严谨的原则。
第五条纯化水系统的管理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符合安全、环保和质量要求的管理制度。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由纯水系统管理员负责执行和监督,相关责任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履职。
第七条纯化水系统的保养、检修和维修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执行,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备案。
第八条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情况。
第二章制度规定第九条纯水系统管理员是负责纯化水系统的 day to day 运行、维护和维修的责任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纯水系统管理员由单位指定并认定。
第十条纯水系统管理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负责纯化水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监控,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保证纯水的质量和供应;(二)负责纯化水设备的保养、维修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三)定期检查纯化水系统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供水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制定纯化水系统的维护计划和保养方案,并按照计划进行执行;(五)负责纯水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定期测试水质,对不合格的水质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确保供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六)负责纯化水系统设备的更新和改进工作,提出设备采购和升级的建议;(七)报告纯化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处理措施,以及对系统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第十一条纯水系统管理员应按照以下规定履行职责:(一)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勤勉、尽职;(二)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维护方案,并按计划进行执行;(三)做好纯化水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四)做好水质监测和分析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并编制标准水质报告;(五)切实负责纯化水系统的更新和改进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六)及时报告纯化水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排除;(七)按规定进行记录和备案工作,保证记录的真实和完整。
纯化水水管理制度

纯化水水管理制度一、纯化水的特性1.1 高纯度:纯化水中杂质和溶解物质含量极低,能够满足各种需要高纯水质的场合使用,如电子行业、药品生产等。
1.2 稳定性:纯化水的水质稳定,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品质一致,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1.3 无菌性:纯化水中不含微生物和细菌,能够有效避免细菌污染以及相关健康风险。
1.4 低电导率:纯化水导电性低,能够避免电解质对实验和设备的影响,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纯化水的管理需求2.1 安全性需求:纯化水作为关键资源,其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管理者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保证供水系统运行正常,杜绝水质受到污染。
2.2 质量控制需求:纯化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应用效果,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2.3 环境保护需求:在纯化水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和废液,管理者应合理处理和回收废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循环利用。
2.4 节能减排需求:纯化水的生产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管理者应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纯化水管理制度的构建3.1 制度建立:管理者应明确纯化水的管理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 设备检测:定期对纯化水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水质稳定性。
3.3 水质监测:建立纯化水水质检测和监测系统,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供水水质符合要求。
3.4 废水处理: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产生的废水进行科学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浪费。
3.5 培训教育: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水平和意识,增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效果。
3.6 绩效评估:建立纯化水管理绩效评估机制,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制度和措施。
纯化水系统管理制度

纯化水系统管理制度目的:制定本标准是为了明确工艺用水各方面的管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用水质量。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饮用水、纯化水管理。
责任:制水操作人员:执行该管理内容;QC:负责水质监测;QA:监督该制度的执行;工程部经理:监督该文件的执行。
内容:1.范围制药用水是药品生产工艺中所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
2.生产用制药用水类别、来源、质量标准、用途:3.饮用水的管理3.1 水源:市政饮用水3.2 水质维护:饮用水的管道应避免穿过垃圾堆或毒物污染区。
3.3 饮用水的使用3.3.1 饮用水使用前,先打开水龙头进行排放,至清澈后使用;如停用48小时以上,在使用前须将饮用水管末梢段和饮用水罐内的存水完全排放掉,重新注入新鲜饮用水方可使用。
3.3.2 使用人员在用饮用水时应节约。
4. 纯化水管理4.2 纯化水制备过程4.2.1 打开饮用水阀门,饮用水先注入原水罐。
4.2.2 在原水泵的作用下,饮用水通过多介质过滤器,利用石英砂的物理吸附和过滤功能,去除水中的颗粒悬浮物和胶体等,降低水的浊度,使水变澄清。
4.2.3 经多介质过滤的水通过活性炭过滤器,利用活性炭微孔和巨大表面积的吸附功能,去除水中的余氯、异味及部分有机物,再经软化器软化,初步降低水质的硬度,最后经过精密过滤器中的过滤孔径为0.45um的滤芯,截留水中的微小颗粒,完成水的预处理。
4.2.4 经前段处理后的水,在一级高压泵的作用下经过一级反渗透膜,使水由高浓度的一侧渗透到低浓度一侧,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等杂质由于分子量较大无法透过反渗透膜而被截留下来以浓水排放出去,只有水分子能透过膜最终以淡水的形式进入二级反渗透入口(一级反渗透产水的电导率内控标准<20uS/cm )。
最后经二级反渗透进一步除去水中的离子,达到纯化水标准。
(纯化水水质符合《中国药典》 2020年版质量标准)。
4.2.5 在循环水泵作用下,纯化水经循环由各个用水点后回流到贮罐,完成整个系统的循环。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规范纯化水系统运行操作。
2.范围:适用于FSJ42R-2XB-2型纯化水机的操作。
3.职责:纯化水岗位的员工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使用前先确认水电供应正常,原水箱有适量水位,所有阀门已关闭,打纯化水系统配电箱电源。
4.2石英砂过滤器的冲洗4.2.1开启原水箱出水阀=F14.2.2反洗打开Fs2、Fs3,“原水泵”启动,反洗时间为10分钟后。
4.2.3正洗关闭Fs2、Fs3打开Fs1、Fs4,正洗时间为5 分钟后。
4.3活性炭过滤器的冲洗4.3.1反洗打开Ft2、Ft3,关闭Fs4,反洗时间为10 分钟后。
4.3.2正洗打开Ft1、Ft4,关闭Ft2、Ft3,正洗时间为 5 分钟后。
4.4反渗透系统的操作4.4.1排气4.4.1.1微开F3,全开Fm1和Fm2再打开Ft5,关闭Ft4.4.4.1.2打开精滤排气阀排气,当排气阀有水外溢时,即打开一级泵排气阀,关闭精滤排气阀,当一级泵排气阀有水外溢时,即完成各级排气工作,RO主机即可进入正常状态,关闭一级泵排气阀,打开一级浓水排放阀与一级淡水排放阀。
4.4.2启动一级泵,使水进入一级反渗透。
4.4.2.1调节F3对膜进行低压冲洗,此时观察膜前压是否正常,正常范围为0.1~0.5MPa4.4.2.2低压冲洗5-10分钟后,一级电导率在10μs/cm以下,缓慢调节一级浓水调节阀Fm1,此时需注意RO装置的膜前压(正常范围0.5~1.0MPa)、膜后压(正常范围0.3~1.0MPa)、膜前膜后压的压力差(正常范围≤0.3 MPa),产水流量和浓水流量的比例(正常范围≤65%)等,并进行相应调整。
电导率稳定后全开一级淡水调节阀、关闭一级淡水排放阀,开始向一级水箱注入一级淡水。
4.4.2.3调节一级反渗透出水在60-70LPM,浓水在25 LPM,产率在60%左右。
当淡水箱中水位达到中位时微开淡水出水阀F4,全开Fm3和Fm4打开二级浓水排放阀与二级淡水排放阀,打开二级泵排气阀对二级泵进行排气,当排气阀有水外溢时,关闭排气阀,可以启动二级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改历史
1 目的:规范纯化水系统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寿命,保证纯化水制备过程符合要求。
2 范围:适用于纯化水系统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管理。
3 术语和定义:无。
4 职责:
4.1 生产技术部负责纯化水系统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4.2质管部负责纯化水系统监测。
5 内容:
5.1 纯化水质量要求:由纯化水系统制得的纯化水应符合以下要求。
1)澄清、无色液体;
2)电导率不大于1.0us/cm;
3)微生物总数不大于50CFU/mL;
4)易氧化物指标合格。
5.2 纯化水系统的管理:
5.2.1 应对纯化水系统设置编号,粘贴相应标识卡。
5.2.2 当发现纯化水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停止制水,并通知生产技术部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待纯化水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后方可继续制水。
5.2.3水系统的监测用的仪器仪表需定期校准。
5.2 纯化水系统的使用:
5.2.1 人员培训:生产技术部根据纯化水系统说明书及厂家建议,学习纯化水系统操作及维护保养,并组织相关使用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
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擅自开启或操作纯化水系统。
5.2.2 使用前准备:纯化水系统启用前,应检查并确保以下方面内容的正常。
1)状态标识卡显示设备正常可用;
2)设备使用记录显示上次使用无异常;
3)设备相关阀门已正确开启或关闭;
4)设备相关仪表状态正常。
5.2.3 启用:使用人按照操作规程开启纯化水系统电源及控制面板开关,并在纯化水系统开启10分钟后检查相关仪表显示数值是否正常,如实填写纯化水系统运行记录。
5.2.4 关闭:确定当天无需制水时,使用人按照操作规程关闭纯化水系统控制面板开关及电源,如实填写纯化水系统运行记录。
5.3 应按照厂家建议和产品说明书规定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填写维护保养记录。
5.4 日常检查:
5.4.1 生产技术部应不定期检查纯化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及记录填写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上报并处理。
5.4.2 质管部根据纯化水检测结果,发现超标或呈超标趋势时,应及时通知生产技术部对纯化水系统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保证纯化水满足工艺要求。
6 相关记录表格: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