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
高等数学 第5章 第二节 定积分的性质 中值定理

(2)记 f ( x) e x2 x , x 0,2 , 则 f ( x) e x2 x 2x 1 ,
令 f ( x) 0, 得唯一驻点 x 1 ,
2
又
f
(
1
)
e
1 4
,
f (0) 1, f (2) e 2 ,
2
1
所以 m e 4 , M e 2
1
e 4 2 0
y gx
推论1 若 f x gx, x a, b,
y
则
b
a
f xdx
b
a
g
x
dx
a b.
推论 2
b
a
f
xdx
b
a
f xdx
(a b).
性质6 (估值不等式)
y f x
O xa
xbx
设 M max f x, m min f x, 则
x[ a ,b ]
x[ a ,b ]
mb
a
b
a
f
xdx
加性
c
b
c
a f ( x)dx a f ( x)dx b f ( x)dx
b
a
f ( x)dx
c
a
c
f ( x)dx b
f ( x)dx
c
a
b
f ( x)dx c
f ( x)dx
1
性质4
b
b
1dx dx b a
a
a
性质5
若 f x 0, x a,b,
则
b
a
f
xdx
0
a b.
M b
a
a b.
如
第5章 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课件ppt

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ATP。( × ) (2)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 ) (3)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 × ) (4)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 ) (5)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热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 × )
预习反馈 1.ATP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ATP的是( )
答案 A 解析 ATP的分子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 核糖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
2.下列关于ATP的化学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TP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P B.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 C.含有三个特殊化学键 D.含有腺嘌呤和脱氧核糖 答案 A 解析 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有C、H、O、N、P;1分子ATP由1分子腺嘌呤、 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组成,其中含有两个特殊化学键,A代表腺苷,由腺嘌 呤和核糖组成。
【探究应用】
1.若ATP脱去了两个磷酸基团,该物质就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其名
称为( )
A.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C.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答案 A
解析 ATP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
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水解时远离A的化学键断裂,脱掉一分
2.右图表示ATP和ADP之间的转化,据图可以确定( ) A.A为ADP,B为ATP B.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 C.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能量的方向可知,A为ATP,B为ADP;能量1来自ATP中特殊化学 键水解所释放的化学能。在动物体内能量2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 学能;在绿色植物体内能量2除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化学能外,还 可来自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酶1和酶2分别是ATP水解酶和ATP合成酶。 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Pi)。
第五章 第二节 商品流通的批发环节

批发与零售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 1、一般不与单个消费者发生关系 • 2、每次交易的数量比较大、品种比较少 • 3、交易结束后商品任然在流通领域、或者 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 4、批发交易的参与者一般是生产者或者商 品经营者
(二)批发交易的功能
• 1、调节产需矛盾 •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①生产的规模化、标 准化、种类单一化;消费数量零星化、规 格个体化、种类多样化。②有的商品季节 生产全年消费;而有点商品全年生产季节 消费 • 2、调节供求矛盾。有“蓄水池”作用 • 3、维持规模化生产顺利进行
三、批发市场
• • • • (一)批发市场的地位 1、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 2、商贸产业的重要构成内容 3、带动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如义乌小商 品市场)
• 全国最大的内陆港,09年出口标准集装箱51万只 • 义乌是全球最齐全的小商品展示中心。 • 全世界拥有商品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城市 • 福布斯2005,06,07,08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消费力指 数位列中国第一 • 全国现金流量最密的县级市,浙江每天1/3的现金在义乌流通 • 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设立海关的城市 • 全国首个进行水权交易的城市(向邻市东阳花2亿买水权) • 全国最现代化的智能火车站 (2006年投入使用) • 全国外商入驻最多的县级市,目前常驻义乌的境外人员超过 12000人,09年临时入境外商317751,数量浙江第一,密度全国第一 • 外商常驻机构数量在全国排第一 2009年12月,义乌的境外企业 常驻代表处已达2553家 • 全国县级市最大的航空港 • 全国外商上座率最高的义乌机场的境外旅客比例达40%以上。
第二种:“老字号”式商业街
• 大栅栏地区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南邻珠市口西大街,北接 前门西大街,总占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历史上,该地区业态丰富、 老字号云集,是北京城区历史延续最长的传统市井商业区。目前,该 地区仍然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旧时的街道、胡同和城市空间形态,具有 北京城市发展史中延续时间最长的城市肌理,其历史信息几乎可以全 部识别。但是现实中,该地区人口稠密、基础设施缺乏、居住环境差 等问题也很突出。 • 大栅栏商业街是一条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古老商业街,街中老字 号云集、历史文化遗存集中,是北京现存的最能体现古都风貌和传统 商业文化底蕴的街区之一。目前,在这条全长266米的商业街上仍然 云集了众多闻名海内外的老字号企业,以老字号产品及传统商业相关 服务为主要特色,其重点老字号店铺有同仁堂、张一元、内联升、瑞 蚨祥、步瀛斋、大观楼和狗不理、张小泉等8家,占整条街店铺总数 的14.3%。这8家老字号企业营业面积占整条街总营业面积的27.7%, 年销售额(营业收入)约占整条街总营业收入的75%。
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说课稿(第2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简洁性和知识结构的把握。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包括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和作用。主要内容将包括呼吸作用的定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能量的释放等。风格上,我会尽量使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以及清晰的线条和颜色标注,以突出重点和便于学生理解。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所学知识,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觉辅助工具。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包括学生对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困难、学习动机的维持等。对于这些问题,我将通过使用实验、动画等教学资源和设计互动环节来增强学生对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以及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和实验报告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如改进实验设计,增加学生互动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时,我计划采取以下方式:首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促进生生互动。其次,我将组织课堂提问和回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及时回答,以促进师生互动。此外,我还计划设置一些小组竞赛活动,如呼吸作用实验设计大赛,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些互动方式,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的消化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呼吸作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实验,如呼吸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他们对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第二节读书笔记

第五章第二节《红星照耀我国》读书笔记序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和阐述《红星照耀我国》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同时结合我的个人观点与理解,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
一、主题概述《红星照耀我国》第五章第二节的主题是关于我国革命时期的军事斗争与人民战争。
在这一节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我国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情景,以及英雄为了保卫家园、保卫人民利益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二、深度评估在这一节中,作者对我国革命时期的军事斗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展现了英雄在特殊艰难的环境下如何顽强拼搏、奋勇杀敌的情景。
作者描绘了英雄所经历的饥饿、寒冷、疾病等各种困苦,以及英雄官兵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
这一节还强调了人民军队与民众的密切联系,以及英雄以人民为根基、为了人民利益而战斗的核心理念。
三、广度评估除了对军事斗争的深入探讨外,作者还将目光投向了我国革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
在这一节中,作者通过对当时我国社会动荡和政治的描述,引出了英雄的诞生和成长,揭示了英雄壮大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还对国共合作、英雄改造等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使读者对当时我国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文章撰写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讨论了《红星照耀我国》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现在可以根据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进行文章的撰写。
文章将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撰写,采用序号标注,多次提及主题文字。
文章内容将包含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同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我国革命时期的军事斗争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篇章,英雄的英勇作战和无私牺牲,为我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英雄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奋发向前,积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通过对《红星照耀我国》第五章第二节的深度评估和广度评估,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的阐述,我相信本篇文章已经全面地探讨了这一主题,为读者带来了有价值的信息与启发。
高中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2册第五章 第二节 氨和铵盐牛老师

判断该物质是铵盐。
深度思考
1.向盛有少量硫酸铵溶液(或氯化铵溶液、硝酸铵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并加热,用镊子夹住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到的现 象是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NH+ 4 +OH-==△===NH3↑+ H2O 。
2.铵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铵盐溶液与烧碱溶液混合后加热: NH+ 4 +OH-==△===NH3↑+H2O 。
跟踪强化
1.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其产物中都有氨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
√C.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烧碱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 +OH-
△ =====
NH3↑+H2O
D.氯化铵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123
解析 A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最终 不产生氨(如硝酸铵); D项,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 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
123
解析 A项,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写成离子形式,错误; B 项,加热条件下 NH3·H2O 应分解为 NH3 和 H2O,离子方程式应为 NH+ 4 +OH- ==△===NH3↑+H2O,错误; C项,符合反应原理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正确; D 项,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向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应生成 Al(OH)3 沉淀,离子方程式应为 Al3++3NH3·H2O===Al(OH)3↓+3NH4+,错误。
(2)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NH4Cl =====
NH3↑+HCl↑,
必修二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2节染色体变异1、什么叫染色体变异?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变异分为哪两类?(1)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如:21三体综合征,是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唐纳氏综合症,也叫XO,是性染色体少了一条。
(2)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的增加或成套的减少。
如:四倍体无籽西瓜,多了两个染色体组;雄蜂,少了一个染色体组。
3、什么叫一个染色体组?什么叫二倍体?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
4、什么叫多倍体?产生多倍体的原因是什么?(1)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统称为多倍体。
(2)①二倍体减数分裂出现错误,形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
这样的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后发育的个体就是三倍体;两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结合发育成的个体就是四倍体。
②二倍体在胚或幼苗时期受到某种因素影响,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未分离,也会形成四倍体。
5、三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什么?三倍体因为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因此不能形成可遇的配子,所以三倍体高度不育。
6、多倍体有什么优点?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7、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1)低温诱导。
(2)秋水仙素处理——这是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
用低温或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若细胞正在分裂,低温或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就可能发育成多倍体植株。
8、什么叫单倍体?有什么缺点?(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第二节读书笔记摘抄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第二节读书笔记摘抄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第二节读书笔记摘抄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第五章第二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深入讨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化大革命。
本节主要讨论了文革中的一系列事件、思潮和影响,揭示了文革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广泛冲击。
通过读书笔记的摘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影响,同时也能对作者的观点和理解有所了解。
下面是一些我在阅读这一章节时做的读书笔记摘抄:1. 文革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和动荡的时期之一,它给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 文革的发动和推动者是毛泽东,他试图通过发动群众来推翻中国国内的既得利益和权力阶层。
3. 文革期间,人们经历了持续的政治运动、大规模的群众革命、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制普及等,这对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 文革中的红卫兵运动以及红色造反派的活动对中国的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带来了极大冲击,许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被破坏和否定。
5. 文革的结束标志着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再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始推行,国家的重心逐渐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发展。
6. 尽管文革给中国带来了许多痛苦和不幸,但它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许多旧的观念和体制被打破,中国的教育、艺术和文化也得到了重新审视和改进。
通过对《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第二节的读书笔记摘抄,我对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尽管文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混乱和破坏,但我们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改革和变革。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文革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痛苦而复杂的时期,然而,它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我看来,文革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通过对过去的研究和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
我们也要反思和吸取文革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通过对《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第二节的读书笔记的摘抄,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文化大革命这一重要历史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物质,只要它表面的温度大于绝对零度(即t>-273℃),那么它将时刻不停地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向四周空间放射能量,这种能量的传播方式称为辐射,以这种方式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也把辐射和辐射能统称为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
(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太阳直射辐射
指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量的多少。
用符号S表示。
单位为J/(m2·s)。
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素: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海拔高度、地球纬度
2、太阳漫辐射
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空气透明度
3、太阳总辐射
当地球处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太阳辐照度的变化较小,称为太阳常数。
其值为1367.69J/(m2·s),其变化幅度一般在±2%范围内。
4、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
吸收作用
a.大气中各种成分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
其吸收量,约占大气上界的6%。
b.云层的吸收作用云层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其吸收量约占大气上界的14%。
反射作用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50%~55%,有时可达80%,全年平均统计,大约使太阳辐射削弱了27%。
而且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反射率越高
各种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相对较少
5、光照强度
表示物体被光照射明亮程度的物理量,是太阳辐射光效应的表现。
光照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可见光的强弱。
照度单位为勒克斯(1x)。
我国常用米烛光,1lx就是以一个国际点光源为中心,以1m为半径的球面上的照度。
二、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
(一)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1、地面辐射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300K左右,地面日夜不停地放射辐射,称地面辐射,以Ee表示,其辐射波长为3~80µm,放射能力最强的波长10µm。
地面辐射的波长全部在红外光区,因此,地面辐射又称为地面长波辐射和红外热辐射。
地面辐射结果
据统计地面辐射的能量93%被大气所吸收,仅有7%的能量散失在大气层之外,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仅为大气上界的6%,可见大气能量主要来自地面,而不是来自太阳,所以说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热源。
2、大气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温度升高,平均温度约为200K左右,大气亦不断地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波长叶属于红外辐射,所以大气辐射也称为大气长波辐射。
3、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向下到达地面的那部分辐射,因为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所以称为达逆辐射。
(二)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用E表示:E=Ee-Ea,通常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所以Ee>Ea,E>0,即地面放出热量多,而得到的补偿少,这就意味着地面有效辐射将使地面损失热量而降温。
影响地面有效辐射(E)的因素有以下6个:水汽、风、地气温差、下垫面性质、覆盖、海拔高度
(三)、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可见光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又称生理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植物对光合辐射各种波长的吸收和利用是不同的,把参与作物光合作用并转化为有机物质而储存起来的太阳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