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的来历

合集下载

日本关东军和日军有啥分别?为何关东军能不听天皇命令,肆意行动

日本关东军和日军有啥分别?为何关东军能不听天皇命令,肆意行动

日本关东军和日军有啥分别?为何关东军能不听天皇命令,肆意行动1931年,日军发起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并且还建立起伪满洲国,同时还在华北等地方挑事。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这场战役才算停止。

在这十四年的时间里,中国最多的时候投入了560万人,日本最高的时候投入了410万人。

而在侵华日军之中关东军的名号无疑是最响的,从人民到军队,无一不知道关东军的名号。

奇怪的是关东军还可以不听天皇的命令,它跟普通的日军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关东军建立的时间非常的早,1919年4月12日的时候就成立了。

那个时候清朝已经灭亡了,而日本跟西方列强都在试图侵略中国。

还得从1904年日本跟俄国爆发的日俄战争说起,他们是为了争夺中国东北,这一战之后双方进行了分赃。

1905年,日本把中国辽东改名为关东洲,1907年,日本人在关东洲驻扎了一个步兵师团和六个铁道守备队的兵力。

1919年4月,关东军正式成立,在成立之初为了提升关东军的地位,于是关东军就成为了直接受日本天皇的指挥。

这就跟中国明朝时期的东厂、锦衣卫之类的类似,只收皇上一人的指挥,虽然关东军没有抓自己人的权利,但它这权利也是比较大了。

而他们能嚣张也不仅仅是因为直属天皇,而是因为他们的战斗力。

1920年5月,设立奉天特务机关。

而最开始关东军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皇姑屯事件,河本大作是当时关东军的高级参谋。

他们一直认为亲日的军阀可以留着,不能利用的就得毁灭。

当时准备暗杀的还有土肥原贤二,最后成功的是河本大作的计划。

1928年6月4日,以两百斤的烈性炸药炸死了奉系首领张作霖。

虽然说炸死张作霖的河本大作被迫下位,但这件事给关东军涨了威信。

接着是侵华战争的开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正是关东军。

他们不管怎么说打开了侵占中国的一道口子,天皇对其自然是百般信任。

接着很多事情都是关东军出手做的,比如说成立伪满洲国。

日本关东军详细资料

日本关东军详细资料

日本关东军概况:成立于公元1919年,解散于公元1945年8月,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

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3.8万人,被俘59.4万人。

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

1945年5月初,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苏联的视线逐渐转向远东地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各抗日武装也不断打击和消灭日军力量。

关东军只好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

为此,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重新征集,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

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

关东军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

特别是由于日本在各个战场连遭惨败,士气低落,关东军往日的威风已经不复存在。

关东军武器装备情况根据战后苏联有关统计,关东军装备情况如下:步枪约70万支、轻机枪约11000挺、重机枪约3000挺、大炮约1800门、迫击炮约2500门、坦克约700辆、飞机约900架、军火库约800个。

附件1:关东军兵力变化情况附件2:关东军历任指挥官附件3:关东军详细资料附件:1关东军兵力变化情况:1907年 1个师团约2万人1919年 2个师团约4万人1931年 3个师团,约6万人1932年 6个师团约12万人1933—1936年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约10万人1937年 7个师团约14万人1938年 9个师团约27万人1939年 11个师团约30万人1940年 12个师团约33万人1941年 31个师团,约85万人1942年10月,兵力达到顶峰,约120万人。

日本将关东军司令部升格为关东军总司令部,增设两个方面军司令部和装甲军、关东防卫军司令部以及第2航空军司令部。

诺门罕之战:关东军为何惨败于苏军

诺门罕之战:关东军为何惨败于苏军

诺门罕之战:关东军为何惨败于苏军作者:何立波来源:《蒲松龄研究》2012年第02期1939年的中蒙边界,苏、日之间曾发生一场改变二战进程的战役——1939年5月到9月,在中蒙边界诺门罕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现代化战争。

参战双方为日本、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

气焰嚣张的关东军向苏联红军发起猛烈进攻,以为将很快取得胜利,结果一败涂地。

有日本学者称这是“日本陆军成军以来的首次惨败”、“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但由于诸多原因,有关这次战役的研究和公开出版物并不多见。

【关东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要了解诺门罕战役,必须先了解与战役有关的一些因素。

1904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

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

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专门成立了一支“满铁”守备队,另留驻南满一个师团。

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

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关东军”。

由此,关东军便开始了盘踞东北长达40年之久的罪恶活动。

1926年以后,日本加紧推行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关东军里充斥着侵华的急先锋,如本庄繁、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河本大作等。

从1919年成立到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不断挑起事端,策划了“满蒙独立”、“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等,成立了伪满洲国。

1932年,关东军司令部迁至长春,司令兼任日本驻“满”大使和关东厅长官,掌握伪满军政大权。

从此,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残酷镇压抗日军民,疯狂掠夺粮食和矿产资源,妄图把中国东北建成日本进一步侵略扩张的重要战略基地。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关东军总兵力增至5个师,为日军驻海外最大的战略集团,除统治中国东北外,还担负对苏及对整个东亚地区的作战任务。

【苏、日为何在诺门罕冲突不断?】“九一八”事变后,苏联一方面对日本侵华行径采取默认、妥协政策,避免直接刺激日本,引火烧身;另一方面,也开始加强对外蒙古地区的控制。

关东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分5个时期,鼎盛时达百万

关东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分5个时期,鼎盛时达百万

关东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分5个时期,鼎盛时达百万关东军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在外头名气很响,可是却在一个星期内就被苏军,其实力与名头不相符,关东军到底有多少兵力?1898年,沙俄强行“借租”旅顺和大连湾,划为俄国的一个州——即称关东州。

1905年,日俄战争以沙俄失败告终,日本截取关东州,关东军以此而得名。

本文有些数字是估算,并不十分精准,仅供参考。

第一个时期:抗战前日本在中国满洲驻军7个甲级师团(第1、2、4、7、8、11、20师团),因还有本土留守任务,人员并不是满额的2.5万人,而是10583人,7个师团人数约为7.3万人,再加上独立旅团、守备队等,关东军共计约10万人。

第二个时期:1939年因诺门坎战役失败于苏军,日本本部调整战略,加强对苏联方的防御。

关东军增加到10个师团(9个为甲级师团:第1、2、4、5、7、8、11、12、14师团)、9个守备队,并设有4个军部: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兵力总计约30万人。

第三个时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举行关东军大演习,调入了大量军队。

拥有15个师团(10个甲级师团、2个乙级师团、1个丙级师团、1个丁级师团、1个机械化师团)、1个装甲军、22个守备队还有骑兵、空军,关东军共计约100万。

第四个时期:1943年这个时期,关东军大量军队被调入到太平洋、中国、东南亚战场,为此关东军战斗力大打折扣。

此时拥有11个师团(3个甲级师团、2个乙级师团、5个丁级师团、1个机械化师团)、22个守备队,兵力总计约40万人。

第五个时期:1945年为了防御苏军攻势,日军从中国战场调回4个师团,再大量组建新的师团。

此时拥有32个师团(5个甲级师团、7个乙级师团、8个丙级师团、11个丁级师团、1个战车师团)、30个旅团,兵力总计120万人。

1945年时期的关东军,犹如纸老虎,大量好无经验的新兵加入,战斗力极差,一个星期内被毁灭,也不足为奇。

我是趣味的历史,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我。

日本投降之后,60万关东军何去何从?为何解放战争有他们的功劳

日本投降之后,60万关东军何去何从?为何解放战争有他们的功劳

日本投降之后,60万关东军何去何从?为何解放战争有他们的功劳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派遣了大量的关东军浩浩荡荡来到中国境内,由于中国人开始发起抗日武装反击,随着我军反抗的力度越来越大,日本在华的战争也感觉越来越吃力,于是加派人手支援,在抗日热潮最盛大时期,我国境内关东军的数量多达上百万。

其实我们口中的日本关东军只是日本陆军中的一部分,之所以被中国人这样称呼,是因为他们在华的作战地点主要实在东北地区的关东州这一块。

关东军的由来是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日本对沙俄发起袭击,胜利之后成功拿下了沙俄在华的全部利益。

这种行为是十分无耻的,明明是中国的领土,但是沙俄与日本之间的交易完全对中国置若罔闻,一副压根就不把中国放在眼里的架势。

成功拿到了在华利益之后,日本将这块地方改为关东州,并且派遣了大量的士兵在此驻守,其实也是在为以后的侵华活动暗中做准备,这些士兵就成为了以后的关东军。

关东军的数量在二战的时候不断地发生改变,在历史上说法最多的就是日本曾经派遣60万关东军在中国的领土上。

1945年的时候,美军在日本的老家投掷了两颗原子弹,一心只顾着在外侵略,结果连自己本国都守不住得日本终于再也没有多余的力气四处征战了,于是向反法西斯联盟提出了投降。

在日本向中国递交了投降书之后,中国境内的这60万关东军何去何从呢?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突然爆发,美军攻击的火力很足,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有些吃力,于是派了很多的士兵前去增援。

被派去帮忙的士兵中间就有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

另一部分的关东军与苏联在我国东北一带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二战后期的苏军在战场上显示出了非一般的魄力。

尤其是在经历了和德国的交手之后,在德军的摩擦下苏军成长的飞快。

关东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苏联叫板,很快就占了下风。

这些关东军中百分之90多的成为了苏军的俘虏,跟着苏联的红军回到了苏联干苦力赎罪。

只有极少部分的兵力留了下来,在解放战争中成为了我军的利器,因为日本常年使用先进武器,所以这些留下来的关东军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成为了我军的武术指导,教前线的士兵们如何使用重型武器,为我国革命的斗争出了一份力。

日俄战争的内幕介绍

日俄战争的内幕介绍

日俄战争的内幕介绍日俄战争是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提供的日俄战争的内幕介绍,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

日俄战争的内幕介绍1900年,中国北方闹起了一股暴力排外的运动,史称“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是好是坏,在此暂不评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义和团运动中,驻黑龙江清军对俄军态度强硬,俄军以“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

从1900年至1905年,持续占领了五年之久。

1904年,日本在征得清政府的同意之后,出兵到东北,发动了“日俄战争”。

这一点,和青年朋友的历史认知有悖。

但是,它是事实。

不但这一点是事实,而且清军还派兵支援日军、共同抗击俄军。

闻所未闻吧?这些,都是事实。

经过一年半的战斗,在战死十万名日本兵之后,日本打胜了俄国。

日本军队将俄国军队从中国东北驱赶出去之后,日本将东北99%的土地,归还给了大清国。

注意:在这里,日本将它所收复的99%的东北土地,归还了大清国。

这个历史事实,与许多青年的认知相悖,但是,它是事实,铁的事实。

日本为什么要这样做?日本是活雷锋吗?日本当然不是活雷锋。

俄军败退之后,1905年,日本约了清政府,在北京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谈判之后,清、日两国签订了一份《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及附约,在这个附约里面,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以下几项主要的主权,以作为日本从东北撤军的条件,在日本方面,则视为此次出兵抗俄的政治报酬:1、割让旅顺、大连两处租借地;2、割让南满铁路的经营权以及沿线的林产、矿产;3、允许日本在南满铁路两侧驻军。

依据这个条约,日本开始派人接管南满铁路、移民旅顺、大连,并且派了一支部队、进驻南满铁路两侧,这支部队,就叫做“关东军”,驻扎的依据是《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及附约,理由是“保护日侨”。

换言之,日本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已经在中国东北,驻扎了二十六年,而且在这二十六年当中,关东军无论与张家父子,还是与东北的中国居民,基本上都保持了相安无事。

关东军的覆灭

关东军的覆灭

关东军的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和北朝鲜等地的日本关东军,是日本当时最精锐的部队,素有“皇军之花”之称。

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火还在广岛熊熊燃烧的时候,苏联军队即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关东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关东军抵挡不住苏军强大的攻势,十余天后,号称有百万之众的日本关东军不得不停止抵抗,东北全境随之解放。

远东战役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

此役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

斯大林下定决心斯大林对日作战的决心早在两年前就已经下定了。

一九四一年四月,当横扫欧洲的法西斯德军准备挥师东进的时候,斯大林已经开始考虑与日本的关系问题了。

斯大林看到,与德国的交战恐怕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避免陷入德、日两线作战。

对苏联来说,其远东地区至关重要,只有稳住东线,才能无后顾之忧,全力在西线对付德军。

此时的日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欧洲战事正酣,世界的热点都集中在那里,美丽富饶的南太平洋地区出现了“真空”,于是它改变了原定北进的计划,而转向南进太平洋。

如此这般,各自的利益使然,首先日本主动提出与苏联修好,随之双方一拍即合。

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三日,苏联与日本在莫斯科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

《条约》规定,如果苏德发生战争,日本要保持中立;如果发生日美战争,苏联也不介入。

然而,条约从来就是为战争服务的。

为了需要,可以缔结条约,同样也可以废除条约。

随着苏德战场苏军进入反攻,斯大林开始考虑在什么时机废除与日本之间的条约了。

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提出了有条件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

在其要求得到罗斯福、丘吉尔的基本认可后,斯大林答应在欧战结束半年后参加对日作战。

此后,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斯大林的决心也更加坚定起来。

到了德国法西斯行将灭亡的一九四五年二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又一次走进雅尔塔的会议厅,三巨头共同签署了一份秘密协定。

协定规定,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同盟国方面的对日作战。

日本731部队的名称由来

日本731部队的名称由来

731部队全称满洲731部队(1941年8月使用此名),是日本侵略军细菌战制剂工厂的代号,为掩人耳目,先后叫过“加茂部队”(1933年)、“东乡部队”(1938年——1939年,此时的秘密番号为“满洲第六五九部队”,取名东乡部队是为了纪念石井四郎心中的偶像东乡平八郎)、“关东军防疫给水总部”(1940年8月改组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同年12月2日创立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支队,平房地区设施成为总部)、“满洲二五二零二部队”(苏联攻克柏林后,为了掩人视线,于1945年5月更为此名)。

731部队伪装成一个水净化部队,731部队把基地建在中国东北哈尔滨附近的平房区,建有占地300亩的大型细菌工厂,这一区域当时是傀儡政权满洲国的一部分,一些研究者认为超过10000名中国人,朝鲜人,以及联军战俘在731部队的试验中被害.另外,据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在《恶魔的饱食》中称,通过“特别输送”进入到731部队的“马路大”需要进行编号,而从1939年以后,进行了两轮编号,每一轮编号极限为1500,于是在抗战结束时,共计有3000人死于此,但是对于数量的多少还存在争议。

日本投降前夕,匆忙撤退,为毁灭罪证将工厂炸毁,大批带菌动物逃出,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731部队是日军陆军产下的恶魔部队,他们把生物学和医学转用为武器,并实施国际法上禁止的细菌战,队员们对自己的经历严守秘密,其中许多人隐姓埋名地生活着。

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准备细菌战的特种部队,在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军人所谓的“小小的哈尔滨,大大的平房”,在某种意义上正说明了这一点,就其规模来说,实属世界上最大的细菌工厂.就其地位来说,它归属日本陆军省、日军参谋本部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双重领导,人事配备是很强的,拥有从事细菌战研究工作人员二千六百余人,其中一名中将和四名少将级军官,80余名校级军官,判任官和技师达300余名。

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二年七月由石井四郎中将为部队长,一九四二年八月到一九四五年二月北野政次少将接任部队长,一九四五年三月到同年八月石井四郎又重任部队长,它的直属各个部以及各个支队都配备佐级军官负责,对一些重要部门都配备了少将级军官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关东军的来历
在“九一八事变”中,一支日本部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日本侵占东北的军事行动中,它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是说关东军。

关东军的名号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它也几乎成为了侵华日军的代称。

1898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把中国旅顺和大连湾“租借”给俄国,即把这块租借地划为俄国的一个州——即称“关东州”。

日本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因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

说到关东军的来历,就必须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05年,这一年,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尽管战争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交战的双方却是刚刚崛起的日本与一贯穷兵黩武的沙皇俄国,这一战,史称“日俄战争”。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持续1年零5个月,最后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关于日俄战争的旧事,我们这里暂时就不详细说了,这里要说的是日俄之战刚刚结束之后发生的事情。

1905年,经过一年多的血战,日本打败了俄国,顺理成章的取得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根据双方讲和的《朴次茅斯和约》,第5、6两款中之规定:俄国“将旅顺、大连湾及附近领土领水租借权,与关联租借权”及组成的“一切特权”,以及租借地“效力所及地之一切公共房屋财产”,“长春、旅顺间之铁路及一切支线……无条件让与日本”。

由于攫取了俄国侵略者在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一切特权,日本在亚洲大陆获得了殖民地。

南满铁路接连着长春和大连,是帝俄修筑的中东铁路的一部分,根据《朴次茅斯和约》,追加条款的第一条规定,日俄双方可以在东北境内设置守备兵,“保护满洲各自之铁道线路”,其中还详细规定了,守备兵的人数,每一公里不超过十五名之数。

据此,日本以保护南满铁路为名,组建了总兵力将近一万五千人的铁道守备队,另有驻留南满一个师团,这支部队,便是日后“关东军”的前身。

至此,日本军队顺理成甚至是“合理合法”地进驻了中国领土。

1905年(明治37年10月18日),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其在中国东北南满地区的殖民统治,在辽阳成立了关东都督府,由陆军大将大岛义昌任总督,都督府内设陆军部。

“九一八事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相当熟悉的,当时为什么有相当数量的日军突然进攻东北军在奉天的北大营呢?不少人并不了解,其实日军并非从天而降,他们从1905年开始,一直就驻扎在东北。

1907年,铁道守备队转而变成了独立守备大队,日本在“关东州”驻扎有1个师团和6个铁道守备大队的兵力,在1931年的“九一八”之际,进攻北大营的日军便属于独立守备大队的第二大队。

1919年4月12日,日本在东北的驻军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新制定的《关东军司令部条例》,日本将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以原陆军
部为基础,另组成了关东军司令部,实行军政分治:关东厅为司法、行政最高机关;关东军司令部则为最高军事机关。

自此之后,关东军正式成为隶属于日本中央陆军部的独立军事单位,之前的六个大队的独立守备队,也归于关东军司令部的统领之下。

关东军司令部先设沈阳,后迁旅顺,1931年9月前后迁沈阳,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前后迁长春,直到1945年8月投降前夕,曾一度向通化、临江撤迁,企图凭借山区固守顽抗,最终以日本无条件投降而告终。

关东军独立之后,初期只拥有一个驻留师团和独立守备队六个大队,到“九一八事变”,关东军的总兵力也就这么多,大概一万人出头,也正是这支部队,成为日本吞并东北,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对关东军下的定义是:“所谓关东军就是根据朴资茅斯条约,为保护包含着南满铁路在内的日本利益而驻…满‟的日本部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