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会计考试辅导:第52讲_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1)

合集下载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法的转换股权投资转换涉及六种情形,如下表所⽰:转换形式个别报表合并报表上升(1)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原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2)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同⼀控制)保持原投资账⾯价值原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3)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同⼀控制)购买⽇原投资账⾯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因个别报表原投资公允价值与账⾯价值相等,所以合并报表⽆需调整下降(4)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剩余投资追溯调整权益法账⾯价值剩余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5)权益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剩余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6)成本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剩余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需调整剩余投资价值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的核算【例如:5%(⾦融资产)→20%(权益法)】(1)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转换⽇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或贷⽅】贷:可供出售⾦融资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账⾯价值】投资收益银⾏存款(2)⽐较上述计算所得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例计算确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前者⼤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前者⼩于后者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并计⼊当期营业外收⼊。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公允价值计量转成本法核算(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同⼀控制企业合并)(不构成“⼀揽⼦交易”)【例如:5%(⾦融资产)→60%(成本法)】(1)借:长期股权投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贷:可供出售⾦融资产银⾏存款等投资收益【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价值之间的差额】(2)原计⼊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全部转⼊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与处置(共5张PPT)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与处置(共5张PPT)

学习情境 7.4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
知识准备 4.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与处置
(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权益法 转换为 成本法
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 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当按照企 业合并有关规定处理。
因收回投资等原因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的,应以转换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
A采C用C权OU益N法TI核NG算P的R长O期FE股S权SI投ON资A,L 原TE记AC入H资IN本G公R积ES中O的U金RC额E,S 还FO要R在H处IG置HE时R进V行O结CA转TI,O将NA与L所ED出U售C股AT权IO相N对应的部分在处置时从资本公积
4转入长当期期股损权益投。资业务核算 从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
企属业于持 投有资长成期本股小权于投应资享的有过被程投中资,单采如位果可用决辨权定认将净益所资法持产有公核的允对价算被值的投份资额长单的位,期的在股股调权整权全长部期投或股资部权分投,对资原外成出本记售的时 同入,时资应相调本应整结留公转存积与收所益中售。股的权金相对额应,的长期 还要在处置时进行结转,将与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部分在处置时 股4 权长投期资股的权账投面资价业值务,核出算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损益。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企业财务会计
学习情境 7.4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
学习情境 7.4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
知识准备
4.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与处置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一、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核算(一)交易性金融资产转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1. 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二)其他权益性工具投资转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1. 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二、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成本法核算(一)交易性金融资产转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的成本法)1. 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应享有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持股比例(二)其他权益性工具投资转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的成本法)1. 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应享有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持股比例(三)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的成本法)1. 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应享有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持股比例(四)交易性金融资产转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的成本法)1. 初始投资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新增投资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五)其他权益性工具投资转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的成本法)1. 初始投资成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为新增投资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六)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的成本法)1. 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账面价值+为新增投资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三、权益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1. 初始投资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四、成本法核算转权益法核算五、成本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1. 初始投资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会计证(2019)考试辅导讲义 第53讲_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2)

会计证(2019)考试辅导讲义 第53讲_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2)

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1)丧失控制权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投资收益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的部分)、其他权益变动(2)丧失控制权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调整分录①将剩余股权投资由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调整到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其调整分录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或作相反分录。

②对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归属期间进行调整,其调整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或作相反分录。

③将与原投资有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的部分)、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转入投资收益,其调整分录为:借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或作相反分录。

若与原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可转留存收益的部分),其调整分录为:借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或作相反分录。

【教材例7-17】20×7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600万元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投资当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商誉100万元。

20×7年1月1日至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净资产增加了75万元,其中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50万元,持有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升值25万元。

20×9年1月8日,甲公司转让乙公司60%的股权,收取现金480万元存入银行,转让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权益法、金融资产之间核算方法的转换【提示】共计有6种情况:假定条件如下:5%(金融资产);20%(权益法);60%(成本法)(1)5%(金融资产)→20%(权益法)(2)5%(金融资产)→60%(成本法)【涉及合并报表】(3)20%(权益法)→60%(成本法)【涉及合并报表】(4)20%(权益法)→5%(金融资产)(5)60%(成本法)→20%(权益法)【涉及合并报表】(6)60%(成本法)→5%(金融资产)【涉及合并报表】一、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的核算例如:5%(金融资产)→20%(权益法)1、转换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贷:银行存款等2、比较上述计算所得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确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的核算(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个别财务报表例如:5%(金融资产)→60%(成本法)——原投资系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新增投资成本【提示】若原投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1)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将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成本法70%→权益法30%①卖掉65%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65%)投资收益②剩余30%(追溯调整)(详情请见第27章第10节)成本法70%→公允价值计量5%①卖掉65%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65%)投资收益②原剩余5%(跨界)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贷:长期股权投资(5%)投资收益(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减资,追溯调整)(详见第27章第10节)(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特殊情况(被动稀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2015年11月4日财政部发布)(详见第27章第10节)(三)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个别财务报表内容详见第一节和本节内容,合并财务报表内容详见第27章第10节)区分为两种情况: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第一节)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本节补充内容)【补充内容】★★★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投资方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或者原持有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即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

按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核算(不构成“一揽子交易”):1.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原持股5%变更为55%)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将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转入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收益等。

①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先卖后买)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可借可贷)同时: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当期损益。

2019会计考试:【第52讲】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2),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2019会计考试:【第52讲】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2),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二)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非同一控制)1.个别报表(1)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追加投资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2)原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追加投资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2.合并报表参见企业合并章节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相关处理。

(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核算追加投资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成本1.原投资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追加投资日,原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且原投资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转入投资收益。

2.原投资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追加投资日,原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且原投资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应转入留存收益。

【教材例7-18】甲公司于20×5年2月取得乙公司10%股权,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非交易性权益工具)的金融资产,投资成本为900万元,取得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 4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20×6年3月1日,甲公司又以1 800万元取得乙公司12%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2 000万元。

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乙公司章程规定,甲公司能够派人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

假定甲公司在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后,双方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

乙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为90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和利润。

除所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事项。

20×6年3月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原1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 300万元,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小结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小结
P121【例4-36】(2)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调整)
继后期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损益
P121【例4-36】(3)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应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
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新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P118-119【例4-33】(4)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一)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追加投资
(无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对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的处理
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原投资时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否则,按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对于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应计入资本公积,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P118-119【例4-33】(4)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二)
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追加投资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控制)
将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调整留存收益和投资收益时,应自被投资方实现的净损益中扣除已发放或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准则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
2.合并财务报表
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和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转换情形
转换原理
【提示】转换原理不适用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六种转换情形的会计处理,如下表所示:
转换形式
个别报表
合并报表
上升
(1)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
原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
-
(2)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非同一控制)
关键点:因控制权发生改变(由原控制转为不再控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剩余股权投资要重新计量,即视为将投资全部出售(售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再将剩余部分投资按出售日的公允价值回购。
虽然丧失控制权的被投资单位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投资企业有其他子公司,则仍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丧失控制权的被投资单位的会计处理与其个别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不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作出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权益变动
如2×18年1月1日甲公司出资1 000万元购入一全资子公司丁公司,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2×18年度乙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和资本公积增加1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19年1月2日,甲公司将上述投资全部出售,售价为1 100万元,则该投资影响损益总额为100万元(售价1 100万元-取得时成本1 000万元)。至出售日,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为1 100万元(1 000万元+1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原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留存收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日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其他综合收益(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②投资后的追溯调整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提示】被投资单位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以及被投资单位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其他综合收益在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不转入损益,因此,投资方按权益法核算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也不转入损益。
保持原投资账面价值
原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
(3)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非同一控制)
原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
因个别报表原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所以合并报表无需调整源自下降(4)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剩余投资追溯调整权益法账面价值
剩余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
(5)权益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
剩余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
-
(6)成本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
剩余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
无需调整剩余投资价值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个别财务报表
关键点:剩余持股比例部分应视同取得投资时点即采用权益法核算,即对剩余持股比例投资追溯调整,将其调整到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1)处置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
(2)剩余部分追溯调整
①投资时点商誉的追溯
因此,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应将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即投资收益=全部投资的售价1 100万元-乙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1 100万元(取得时净资产1 000万元+净资产增加1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转入100万元=100(万元)
结论:合并报表计算投资收益时,应将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部分)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转入投资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