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摘要:数学文化中含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历史典故,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 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动力。因而,

对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学文化教育数学思想

进入21世纪之后,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

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谈到数学文化,可以宏观地观察数学,从历史上考察数学的进步,确实是揭

示数学文化层面的重要途径。也有微观的一面,即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数学文化中含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历史典故,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 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

学生的社会实践动力。因而, 对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数学人文精神求真、持善、臻美,形成完美的

三维人格。促进德育、智育、美育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有重大作用。

1.数学文化的美育功能。教学数学文化,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例如在讲解

利用圆内接多边形面积的极限来求圆面积时,教师结合介绍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

刘徽首创的“割圆术”,“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

合体而无所失矣”,这说明刘徽不但看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而且认识到了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可以向有限转化,在古代,这是一种多么新奇多么美妙的数学思想啊。这是中外数学文化史上最早运用极限思想的光辉范例之一,这正是我国数学

的辉煌成就中所体现出来的数学美。通过这些生动史料的介绍,可收到陶冶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操的良好效果。

2.在教学中穿插数学文化故事。徐迟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有

一段生动地描写了少年陈景润听老师讲“欧拉与哥德巴赫”的故事,并从小立志,

最后终于证明了“1+2”,离“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明珠仅有一步之遥。

可见数学故事对孩子们的心灵起着多么大的启迪作用,一个精彩的故事总是

能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引导他们进入数学的殿堂。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不能

把数学仅作为一门知识、一种技能传给学生,而应该认识到数学有它丰富的文化

内涵。当你将数学的各主要分支及其重要概念、命题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及中

外杰出数学家生平及对数学发展的贡献,编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学生娓娓道

来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那一双充满对知识渴求的眼睛望着你。这时,一颗数

学的种子已经悄然地落在了他们的心田,一旦遇到春天的甘霖,它一定会破土而

出的。

3.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然而,空洞的道德说教和流于形式思想灌输只能给学生带来逆反心理。把数学文

化引入课堂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又可以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而不落俗套,巧妙地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二、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

1.数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为做好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掌握数学主

要知识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过程;数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含义;数学主要

符号的产生与形成;从中外数学的发展过程,感受数学家的作用和人格风范;从

数学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中,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所以这些都离

不开数学文化的有关知识。

(1)要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2)要掌握数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意义。(3)从数学文化中感受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风范。

2.学生的人文素养。数学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在数学教

学过程中培养其优秀思想品质,教师可以针对所讲章节,穿插有关数学文化的介绍,让数学这颗纯净的理性化钻石也折射出璀璨的人性化光芒。在进入某一数学

分支的教学之初,首先简要介绍该分支的形成及发展历程,为这一学科付出不懈

努力、做出重要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简介及逸闻趣事;某一重要概念的提出及演

变过程;某一重要定理的历史背景及曲折的推证过程;某一数学方法的发现及对

于数学发展乃至对于科学、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断探索、追求完美的进取精神。数

学人文精神教育有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注

重数学人文精神的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如下优良品质: 严谨、朴实;理智、

自律;诚实、求是;勤奋、自强;开拓浪新;唯物、辩证;数学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正银数学史与数学教育[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12):99-101。

[2]汪晓勤林永伟古为今用:美国学者眼中数学史的教育价值[M].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6):73-77。

[3]李文林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及其影响[J].中国科学院月刊,2007,(04):56-58。

[4]王树禾数学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思想[J].教育与现代化,2004,(01):23-29。

[5]王文元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04,(07):19-2。

[6]薛有才数学文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0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