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210105195242)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思考题一.名词及命题1、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是以古代希腊文化为社会历史背景,以古希腊文典籍为主要思想材料的哲学。

2、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逻各斯”——希腊文原义是“话语”,进一步引申为尺度、比例、规律等含义。

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有多种提法,主要是指运动变化的法则和规律。

3、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存在是唯一的不动的存在属性: 第一,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第二,存在是唯一的。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

第四,存在是思维的对象。

关于存在的学问被称为本体论。

4、智者是一批专门以教授“智慧”为生的人,他们向人们传授论辩术、修辞学等方面的技巧,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5、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把这一命题理解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这是一种感觉主义真理观。

按照柏拉图的转述,这里的“人”是指个人的感觉,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说事物都以各人的感觉为标准。

6、认识你自己要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人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即人的德性。

标志着古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到人学的转变。

7、柏拉图的“认识就是回忆”学习和得到知识的过程,就是灵魂在外物的刺激下,回忆其固有理念的过程。

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的地位。

8、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怀疑”一词的希腊文意思是“探究”。

怀疑主义认为,真正的怀疑应该是不断的探究,不应该终结于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二、问答题1.早期希腊哲学的特点①性质上是自然哲学。

②研究中心是“本原”问题。

③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上的类比和宣称。

④产生于希腊本土以外的殖民地,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特色。

2、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思想。

第一,“万物皆变,无物常驻”,自然事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他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我们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第二,运动变化遵循“逻各斯”。

“逻各斯”——希腊文原义是“话语”,进一步引申为尺度、比例、规律等含义。

(完成)西方哲学复习提纲

(完成)西方哲学复习提纲

一、世界三大哲学传统及其各自的精神特点。

西方哲学非常重视与知识有关的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知识的来源问题”的时候,许多顶级的哲学家特别强调人类知识的先天(前世)因素。

印度哲学特别强调现实人生的痛苦、有限和悲剧色彩,而要求我们把目光专注于遥远的来世。

以悲剧文学名著《红楼梦》为例。

中国哲学的主流精神(儒家精神)是“入世”的,儒家哲学所讨论的问题永远也脱离不开“人伦日用”。

1、西方哲学重视思想的过程甚于重视思想的结果,而中国哲学只重视思想的结果,而忽略思想的过程和细节。

2、中国哲学的目标是追求做人的高层境界,而西方哲学的目标是追求作为知识的真理二、古希腊宗教神话的特点。

1、多神教:每一位神专司一种自然现象(比如雷电、太阳、月亮、海洋等等);后来又出现了掌管人类活动(比如战争、农业、工匠,婚姻、百姓家事等)以及代表人类特征(如爱和美、智慧等)的神。

这样自然的运行和人的命运全部归之于神的主宰。

2、神人同形:神在肉体上和我们人一样,有着人的形态和肉体。

希腊的神之所以被崇奉为神,不是由于他道德上的崇高,而是因为他比人具有一副更加健美的肉体。

正是因其美,所以人们才将其奉为神灵。

3、神人同性:“同性”就是说神和人一样,有着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他也会像人一样,有肉体的需要,有欲望,而且他也会犯错误,有些神还很愚蠢,比如说众神之王宙斯就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别的神甚至是凡人的捉弄。

三、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特别喜好谈话、辩论。

谈话过程中,他不喜欢告诉别人结论,而是不断地向别人提问,然后归纳对方的观点,再进行反问,使对方在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这一谈话的方法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方法”,也就是他自称的“精神助产术”四、柏拉图的《会饮篇》的主要内容。

•《会饮篇》叙述的是一场有关爱的意义的谈话。

•谈话时间发生在公元前416年,地点是剧作家阿伽松(Agathon)的家里。

•谈话前面一部分的发言者强调的爱情里情绪与肉体的一面。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第一篇: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一、西方哲学史七个重要板块1、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4、上帝存在的证明5、启蒙运动;6、康德的批判哲学;7、黑格尔(包括被黑格尔批判的哲学,费希特、谢林的绝对唯心论)二、复习重点1、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解释】“是”(Being)【解释】“是者”【解释】“存在”【解释】元哲学,智慧(Sophia),Philosophia(对Sophia的迷狂)【解释】逻各斯【解释】“努斯”【解释】真理“去蔽”(P43)【解释】“美德即知识”(P48)【】柏拉图的四个比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P68、77、88)(三段话,亚里士多德关于学科划分的思想和意义)【】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逻辑学【简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作出评论?(两方面:可不可信,可不可行)【解释】普纽码(P100)【】评价怀疑论(皮浪、休谟、康德的怀疑论)(人生的悬搁,不动心态度,人生的态度)【】上帝存在的证明(西方哲学史上的几个人、几种证明)(P126,140,158,216)【】上帝是什么?为什么要证明上帝的存在?为什么要对其怀疑?【】哲学与科学的关系?(P200)【解释】普遍怀疑【解释】普遍数学【简述】“我思故我在”?【简述】笛卡尔方法论的四条原则?【论述】为什么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人【要点:是奠基人;奠了什么基;以后的哲学是否在其基础上】【】白板说【】洛克: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P248)【】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如何理解?(P265)(感觉之外是否有世界存在、映像、印象)【】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三点)【】德国与法国、英国启蒙运动(哲学)的比较【】卢梭《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利于风俗的敦化》对我们的启示(P281)【】在工业化社会进程中人的地位?(结合三大启蒙运动)【解释】先天综合判断(使知识成为可能的东西)【】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内容为什么称为“哥白尼革命”?“哥白尼革命”的含义?【】康德哲学为何是批判哲学?【】传统形而上学如何可能?【】自我意识第一原则(费希特)【】天启哲学(谢林)(哲学要不要统一宗教?)【】人如何实现自由?如何在历史中自由?(《精神现象学》)第一章(导言、前序)【】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解释】逻各斯【解释】努斯【解释】“是”(Being)【】“S是”和“S是P”的区别:【解释】“存在”【解释】元哲学,智慧(Sophia),Philosophia(对Sophia的迷狂)【解释】逻各斯第二章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解释】本原第三章:希腊古典时期的哲学【解释】“美德即知识”(P48)【解释】相(Idea)【解释】柏拉图“四线段喻”【】两个世界的划分和柏拉图的辩证法【】柏拉图的四个比喻一、“太阳比喻”二、洞穴比喻(两个领域及哲学家的使命)三、“灵魂马车”比喻四、爱的迷狂比喻【】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逻辑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P68、77、88)(三段话,亚里士多德关于学科划分的思想和意义)第四章:晚期希腊哲学【简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作出评论?(两方面:可不可信,可不可行)【解释】普纽玛(pneuma)【】评价怀疑论1、皮浪(前365-270)的怀疑主义:2、休谟(1711-1776)的怀疑3、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第五章:基督教哲学【】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1、奥古斯丁: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2、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证明:(补充)4、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5、莱布尼茨:上帝存在的两个证明。

西哲史复习提纲

西哲史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可以在参考教材之外选择相应的解释)一、单项选择题类(共十题):(例题:1、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 A )A. 泰勒斯 B.毕达哥拉斯 C.阿那克西曼德D. 阿那克西米尼)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2、柏拉图的辩证法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在柏拉图的思想中,无论是早期的对话辩证法,还是晚期的思辨辩证法都被看作是是通向真理的途径,其目的都是为了发现真理柏拉图的辩证法的特点是: 完全撇开感性事物, 只运用理性, 通过推理进行逻辑论证; 从理念出发, 分析和论证各种理念之间的联系,上升到善的理念。

柏拉图的辩证法讨论是围绕真正的知识和真理展开的。

4、近代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经验主义是以洛克为代表的一个学派,他们肯定人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人心原本是一块“白板”,绝对没有任何“天赋观念”,人心也不是永远存在思想的。

唯理主义认为真知不是感觉经验的产物,而是某种理性思辨的过程。

根据这个观点,世界存在着不需由感觉经验所验证的先验知识。

绝对真理由理性推理演绎而来。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主要分歧1.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唯理主义学派认为知识可以通过概念、法则或理论,演绎得来,而经验主义则争辩可以对个别感觉经验进行归纳而获得知识2. 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的问题。

经验论者认为,“错误或虚假倒不是在感官里,感官并不主动,它只是接受影象,……错误或虚假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

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是“骗人的”。

3. 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

这种不同理解,就是在个别与一般问题上的对立:普遍必然性的认识能否从个别的感性经验中形成?8、休谟的怀疑论怀疑论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

怀疑论是与独断论相对而言的。

西方哲学史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被誉为“哲学之父”,提出水本原,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而后又复归于水。

2、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无定形者,认为事物的产生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者”中分离出来,所谓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

3、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本原说,气不仅是指一种自然物质,有时候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性的东西。

气与水一样是自然物质,但比水更加具有无定形的特点;气存在但不可测量和无边无际,无孔不入也无所不包。

因此既超出了泰勒斯的局限性,也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之物”的笼统性。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1、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本原说,认为万物的本原应该是有定形的东西,而最有定形的东西就是“数”,发现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数量关系,数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具体事物,而且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数构成了一切变化不定之物共同的确定不变的东西,超越了米利都学派的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具有了抽象原则的含义。

2、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认为火是万物本原,强调万物及其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

逻各斯:原意是“话语”,也由此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不仅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同时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

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看到了两个不可分割的原则,即作为万物本原的火与作为万物运动变化法则的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是古代辩证法的重要奠基人,他的辩证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

(2)说明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

(3)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爱利亚学派1、巴门尼德:存在与非存在“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

”“存在”或“存在物”的特点:(1)“存在”既不产生、也不消灭。

(2)“存在”是“一”,它没有部分,不可分割。

(3)“存在”是不变不动的。

(4)“存在”虽然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它却不是无边无际的或无定性的,强大的必然性从四面八方围绕着它。

西方哲学史(提纲)

西方哲学史(提纲)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古代----近代)导论一、哲学与西方哲学史(一)哲学与西方哲学(二)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二、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兴起于西欧,而不是首先兴起于古代实用科技更发达的东方(中国)?三、为什么近代民主首先在西方出现?(一)古代民主与近代民主(二)希腊民主与中国民本四、“五四”时期的“赛先生”与“德先生”(一)“赛先生”(Science)(二)“德先生” (Democracy)第一篇: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古罗马)第一章:古希腊自然哲学(希腊神话----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一、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一)地理背景(二)社会背景1、由原始氏族向阶级社会转化:城邦的出现(Acropolis Polis)2、阶级分化(三)文化背景1、希腊神话(神话世界观)2、奥菲斯教二、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流派(一)自然哲学(二)本原(Arche)论(宇宙生成论)1、米利都学派2、赫拉克利特( Herakleitos,B.C530- B.C.470)(三)本体论1、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B.C.570-B.C.500)2、爱利亚学派(四)元素派(宇宙结构论)1、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B.C.495-B.C.435)2、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B.C.500-B.C.428)3、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B.C.460- B.C.370)本章总结1、批判的传统2、自然主义3、存在(Being)对变化(Becoming)第二章古典时期希腊哲学一、智者派(一)何谓“智者”1、“智者”一词意义的变化2、为何出现智者运动(二)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 B.C.481-B.C.411)1、“人是万物的尺度”2、疑神论二、苏格拉底(一)认识你自己1、自知自己无知2、不僭越与勿过分(二)美德即知识1、何谓“美德”2、何谓“知识”3、知行合一的伦理观4、追求理想的完美的人格(三)精神助产术三、柏拉图(一)相论(理念论)1、何谓“相”(idea,eidos)2、两个世界:3、“分有说”(二)知识论1、“相”—知识的对象2、认识的四等级3、灵魂回忆说(灵魂的认识功能)(三)理想国1、个人的正义(灵魂的伦理功能)2、国家的正义3、哲学家-王四、亚里士多德(一)生平与学科划分1、生平2、学科划分(二)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1、对柏拉图理念论(相论)的批判2、关于共相的问题(三)物理学(自然哲学)1、物理学的对象—自然2、四因说(四)形而上学1、形而上学的对象—是者2、十种“范畴”(Categoria,谓词的意义)(五)实践科学1、伦理观—中庸之道2、政治观—中等阶级执政第三章晚期希腊罗马哲学一、斯多亚学派(一)顺从自然(本性)而生活1、人的本性与宇宙本性一致2、顺从自然,即顺从理性3、顺从理性,即顺从神的意志,安于命运4、在内心里,用理性控制非理性的情感,达到不动心(二)人人皆兄弟与大同世界的政治理想二、伊壁鸠鲁派(Epikouros,BC341-270)(一)快乐即幸福幸福即善1、快乐在于满足自然的欲望2、快乐在于身体的健康与心灵的无纷扰(心灵宁静)3、静态的快乐高于动态的快乐(二)审慎是获得幸福的方法(三)审慎的选择在于个人的意志自由三、怀疑主义(一)存在论:肯定现象,否定本质(二)认识论1、不可知论2、悬搁判断(悬疑)(三)伦理学1、无言:也是一种生活态度2、不动心:心灵的安宁四、新柏拉图主义(一)“太一”说1、绝对的“一”2、不可言说3、完善自足的(二)“流溢”说(三)“解脱(ekstasis)”说1、净化2、艺术欣赏第二篇中世纪哲学一、何谓“中世纪”(一)作为时间概念的“中世纪”:从公元476 年西罗马灭亡至十四世纪末文艺复兴之前。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提出的哲学观点,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都是不完美的现象,而真正的完美形式或理念存在于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抽象领域。

2.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通过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事物,最后只剩下“我在怀疑”这个事实无法被怀疑,因此“我思故我在”。

3. 康德的先验知识: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指的是一种不依赖于经验,而是人类理性的先天结构所决定的知识。

4. 尼采的超人理论:尼采提出的哲学观点,主张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追求个人力量和自我实现的最大化,以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

5.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个体的存在状态和对存在的理解构成了人的本质。

二、填空题:1.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

答案:苏格拉底2. _______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作品《神学大全》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托马斯·阿奎那3. _______的“Cogito, ergo sum”是我思故我在的拉丁文表述。

答案:笛卡尔4. 德国哲学家______提出了“存在即合理”的哲学观点。

答案:黑格尔5. _______的《存在与时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

答案:海德格尔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位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三哲?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笛卡尔答案:D. 笛卡尔2. 下列哪个概念不是康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A. 先验知识B. 绝对命令C. 理性主义D. 实践理性答案:C. 理性主义3.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这一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伊壁鸠鲁C. 斯多葛派D. 康德答案:B. 伊壁鸠鲁4. 下列哪位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开创者?A. 笛卡尔B. 莱布尼茨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A. 笛卡尔5. 下列哪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作?A. 《梦的解析》B. 《存在与时间》C. 《纯粹理性批判》D. 《资本论》答案:A. 《梦的解析》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哲学家属于古希腊三哲?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笛卡尔E. 康德答案:A、B、C2. 下列哪些哲学家属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A. 黑格尔B. 康德C. 费希特D. 谢林E. 尼采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哲学家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海德格尔B. 萨特C. 加缪D. 尼采E. 康德答案:A、B、C4. 下列哪些哲学家提出了关于伦理道德的重要理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尼采D. 黑格尔E. 笛卡尔答案:A、B、C、D5. 下列哪些哲学家对现代科学方法论产生了重要影响?A. 笛卡尔B. 康德C. 黑格尔D. 休谟E. 培根答案:A、B、D、E五、判断题:1.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旨在说明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区别。

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

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

《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哲学史属于人类认识史或思想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从泰勒斯开始一直到费尔巴哈为止的西方哲学史是西方思想史的核心,并且与西方宗教史、艺术史、科学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欧洲近代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哲学。

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因此,西方哲学史是整个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

二.考核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本课的学习主要把握三个重要的知识点: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事件及其产生的背景;三是对各个历史时期与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哲学思想述评。

三.考试形式1.考试采取闭卷形式2.具体考试题型为: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四. 各章节应该着重把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伊奥尼亚派毕达哥拉斯派爱利亚派元素派5原子论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智者运动概述智者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第四章柏拉图哲学:生平和著作两个领域的区分理念论灵魂学说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生平和著作物理学形而上学灵魂学说实践科学第六章晚期希腊哲学: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新柏拉图主义第七章基督教哲学的诞生:教父哲学的基本倾向奥古斯丁第八章早期经院哲学:坎特伯雷的安瑟尔漠阿伯拉尔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第九章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13世纪经院哲学概况托马斯主义第十章英国的经院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司各脱主义奥康主义第十一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人的发现自然的发现第十二章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近代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的哲学培根霍布斯第十三章笛卡儿的唯理论:方法论的反思第一哲学的沉思第十四章唯理论的发展: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第十五章英国经验论:洛克贝克莱休谟苏格兰常识哲学十六章法国启蒙哲学:启蒙主义者卢梭百科全书派第十七章康德的批判哲学1康德理论哲学概述 2先验感性论 3先验知性论 4先验理性论 5实践哲学第十八章绝对唯心论:费希特的知识学谢林的绝对唯心论第十九章黑格尔哲学体系1黑格尔体系的特点 2精神现象学 3逻辑学体系4自然哲学 5精神哲学第二十章黑格尔哲学的余波: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新黑格尔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
复习要点:
通过本章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理解古希腊罗马时期重要哲学家的主要哲学著作和重要哲学思想。

1、了解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和哲学起源发展的关系。

2、掌握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内涵。

3、了解古代西方各主要哲学流派和主要哲学家的基本思想。

4、准确理解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复习内容:
第一节早期希腊哲学
一、伊奥尼亚学派
二、南意大利学派
第二节中期希腊哲学
一、智者和原子论先驱
二、原子论
三、理念论的起源和发展
四、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及对哲学历史的批判总结第三节晚期希腊哲学
晚期苏格拉底学派
二、晚期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哲学
第四节古代罗马哲学
重点内容:
1、基本概念
1.1本原或“始基”
1.2原子
1.3理念
1.4数与和谐
1. 5 “四因”
1. 6 “存在”与“非存在”
1.7 “四根”
1.8 “形而上学”
2、基本命题或基本思想
2
2. 1 “水是万物的始基”
2. 2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2. 3 “美在和谐”
2. 4 “飞矢不动”
2. 5 “认识你自己”
2. 6 “学习就是回忆”
2.7 “实体是不表述主体并存在于主体之外的”
2.9 “幸福是肉体的无痛苦和精神的无纷扰”
3、综合理解
3.1哲学本体论的起源,自然哲学的历史价值
3.2原子论与理念论的对立及其实质
3.3先验论哲学对教育学的影响
3.4亚里士多德对哲学史的批判和总结
3. 5 “原子论”的起源和发展
3. 6 “伊壁鸠鲁主义”对伦理学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二章基督教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复习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基督教和基督教哲学的发生和发展的大致线索,理解经院哲学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实质, 理解文艺复兴运动
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质。

2. 8 “美德即是中道”
3
1、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教义。

2、初步理解哲学和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3、明确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实质,理解人本主义的思想实质。

4、明确中世纪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复习内容:
第一节教父哲学
教父和教父哲学
4
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
第二节基督教及其教义
一、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
二、基督教教义及哲学意义
第三节唯名论和唯实论
一、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实质
二、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主要思想代表
第四节文艺复兴哲学
一、文艺复兴运动
二、人本主义和自然哲学
重点内容:
1、基本概念
1.1教父
1.2基督教
1.3唯名论和唯实论
1.4自然哲学
2、基本命题或基本思想
2. 1 “正因为荒谬,所以才要信仰”
2. 2 “没有上帝的旨意,一根头发也不会掉下来”
2. 3 “三位一体”
2. 4 “奥卡姆的剃刀”
2. 5托玛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5
3、综合理解
3.1经院哲学的特征
3.2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实质
3.3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十七世纪英国和大陆各国哲学
复习要点:
通过本章了解近代西方哲学的兴起原因和思想转折,理解唯理论和经验论分歧的要害和争论的实质,理解哲学认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和提出的重大哲学问题,理解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逻辑线索。

1、理解近代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2、理解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论的焦点和实质。

3、明确哲学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思维方式。

4、学会区分具体科学和哲学的不同的“真理”标准。

5、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理解。

复习内容:
第一节十七世纪英国哲学
一、培根的哲学
二、霍布斯的哲学三、洛克的哲学
四、贝克莱的哲学
6
五、休谟的哲学
第二节十七世纪欧洲大陆各国哲学
一、笛卡耳的哲学
二、斯宾诺莎的哲学
三、莱布尼兹的哲学
重点内容:
1、基本概念
1.1 “真正的分子”和“形式”
1. 2 “单子”
1. 3 “四种假象”
1.4感觉和反省
1.5天赋(内在)观念
1. 6 “心灵”、“物体”、“上帝”
2、基本命题或基本思想
2. 1 “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2. 2 “存在即是被感知”
2. 3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2. 4 “认识永远无法超越人的感觉”
2. 5 “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
3、综合理解
2. 6 “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
7
3.1培根的归纳方法的历史价值及局限
3.2洛克关于物体的“两种性质”理论及其与不可知哲学之间的联

3.3笛卡耳关于“思想客观性”的理论与近代哲学历史的转折
3.4贝克莱对唯物主义的批判
3.5莱布尼兹辩证思想及其对经验论的批判
3.6唯理论和经验论对立的实质及对后来哲学的影响
3.7洛克和霍布斯的政治和人性理论的比较
第四章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
复习要点:
通过本章了解十八世纪法国战斗的无神论和机械唯物论的实质
和特征,理解启蒙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同时,加深了解德国哲学的基本发展线索和基本特征,理解辩证法的实质和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理论意义。

1、了解十八世纪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2、是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的基本内涵及其对立。

3、理解法国战斗无神论的历史意义。

4、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特色和深刻的思辨。

5、明确西方近代哲学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
的历史必然性。

8
2. 4 “人为自然立法”
9
复习内容:
第一节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一、 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
二、 战斗无神论思想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 、
康德的哲学 _ 、
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 三、
黑格尔的哲学 四、 费尔巴哈的哲学
重点内容:
1、
基本概念 1. 1 “先天综合判断”
1. 2 绝对理念
1. 3
“三权分立” 1. 4
“主权在民” 1. 5
“现象”和“自在之物” 1. 6
“矛盾” 2、
基本命题或基本思想 2. 1
“人是机器” 2. 2 “自我设定自我、非我及两者的统-
2. 3 “法是自然的本性”
2. 5 “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
2. 6 “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3、综合理解
3.1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对宗教的批判及其意义
3. 2思想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
3. 3康德在哲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及其理论缺陷
3. 4康德关于“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论述
3. 5黑格尔辩证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3. 6费尔巴哈对宗教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及其人本主义思想3. 7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