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随堂小练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乡愁》同步练习(含答案)(1)

《乡愁》[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2.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巩固题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提高题5.余光中的《乡愁》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其乡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6.诗中用了那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用“乡愁是……”说一句话或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理解:世间最美的坟墓(1)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乡愁》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乡愁》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测验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乡愁是一杯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香醇(A.chún B.zhūn)_______。
当游子徘徊.(A.huí B.huái)________在异乡的十宇路口时,母亲的dīng níng________会穿过万水千山,回荡在游子的耳边;当游子饱经异乡的凄风苦雨后,他们会发现故乡的草房是那么w ēn xīn________。
2.结合语境,写出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
(1)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邮.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船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坟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B.清冷的月光/在诉说思乡的离愁C.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D.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4.下列对《乡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用具体可感的事物寄托感情。
B.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四个形容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反衬了诗人内心思乡之浓,爱国之深。
D.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对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歌的形式于整齐之中有参差之美。
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上各填上一种事物的名称。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3乡愁》同步练习及答案

3乡愁【课前学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邮.票(yóu) 窄窄.(zhǎi) 揣摩.(mó) 乡愁.(chóu)B.海峡.(xiá) 矮矮.(ǎi) 弦.乐(xián) 一枚.(méi)C.坟墓.(mù) 掠.夺(luè) 一湾.(wān) 浅浅.(qiǎn)D.颠簸.(bǒ) 倾.听(qīng) 承载.(zài) 大陆.(1ù)2.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B.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C.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D.大陆/在那头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具体所指.(1)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邮票:(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船票:(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坟墓:4.诗中有四处表示时间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对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表示时间的推移,诗人年岁的增长。
B.表示诗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于乡愁有不同的理解。
C.前三个时间段写诗人思念母亲、妻子的儿女之情,第四个时间段感情升华到思念祖国大陆,渴望祖国统一的高度。
D.表时间的词与主题关系不大,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是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所以表时间的词语可以删掉。
【课堂检测】(二)阅读《乡愁》,完成1~4题。
(共12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4分)1.诗中的四个物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2分)3.诗歌所选取的一组意象之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4分)4.对《乡愁》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邮票在诗中指代信件,第一节是说作者小时离家,只凭书信宽解乡愁。
2018人教部编版九上乡愁同步练习含答案

也绝不退缩。
C「是什么力量让中国的国际影
船票c •我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
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无奈,表现了天涯游
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 •这首诗写思 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 .这首诗
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DL 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 却以“乡愁”
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头到 ' (
无 岛情I ⑵上联:一湾浅浅的海峡 下联:两岸深
者:将“故乡的頂貌”说成是“一种模糊的怅
纟惘则了想而不能回的无奈。
14 •诗人为什么把离别后。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4课 《乡愁》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乡愁》2023年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朗读《乡愁》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A.急速、悲壮B.欢快、幸福C.缓慢、忧伤D.轻柔、平淡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影《老师,好》自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
到目前为止,《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C.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应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D.在央视的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3.下列对《乡愁》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
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明朗、集中而又强烈,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忧思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万千海外游子的绵绵乡关之思。
D.诗共有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基本均衡而对称,句与句之间则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中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韵律。
二、基础知识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乡愁是什么?在余光中眼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mù,是一湾浅浅的海xiá!余光中站在岸边遥望远方的家乡,眼中噙满了苦涩的泪,曾有的岁月,曾有的时光,让他怎能不想往?虽然时光改变了它的迹象,但他还是念着它,想着它,不能把它遗忘。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坟mù②海xiá③邮.票A.yōuB.yóu④窄.窄A.zhǎiB.zǎi5.根据拼音写汉字。
4《乡愁》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有答案)

4《乡愁》同步练习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C.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D.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2.【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风骚,本泛指文章辞藻,后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B.《泰戈尔诗选》的作者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C.《乡愁》句式齐整,有意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D.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但更多的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B.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C.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D.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的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北方》《冥想》《向太阳》《火把》都出自《艾青诗选》。
C.《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D.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
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5.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把诗人从小到大的思母、思妻、思乡之苦凝结于诗中。
B.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最后一节把个人的悲观感情与强烈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
C.这首诗形式优美:一是结构美,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二是音乐美,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如诗中“乡愁是……”四次重复,还有同一位置上量词的变换、叠词的使用等,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3《乡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乡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原文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者: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2012年4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诗人。
其诗《乡愁》用朴实形象的语言,艺术地再现了故乡之思,亲人之恋,故国之情。
创作背景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赏析一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乡 愁 随堂小练含答案

3 乡愁1.(2017山西)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B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 )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
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不管”“都”。
D.“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2.默写课文。
(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2)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仿写句子。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示例)乡愁是一杯陈年的老酒,乡愁是一轮弯弯的新月。
4.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C )A.急速、悲壮B.欢快、幸福C.缓慢、忧伤D.轻柔、平淡中国的土地刘湛秋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背景提示: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乡愁
1.(2017山西)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B )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 )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
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B.“青春是那么美好
........,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不管”“都”。
D.“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2.默写课文。
(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仿写句子。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示例)乡愁是一杯陈年的老酒,乡愁是一轮弯弯的新月。
4.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C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D.轻柔、平淡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背景提示: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
提示:诗人通过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从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物产的富饶等方面形象地表现了“中国的土地”是“神奇”的,表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5.乡愁是一本厚厚的美学名著,越读越厚,越读越美。
九年级(2)班开展了以“浓浓乡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乡愁”的完整句子,课内外均可。
答案:(示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从收集整理的表现“乡愁”的诗句中任选一句,以“乡愁是
”的句式,改写成现代诗句。
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改写:乡愁是李白床前的那一抹月光。
答案:(示例)乡愁是崔颢眼前的那一片烟波
(3)“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万丈,叶落归根。
”请你搜集同样主题的句子,然后订成一本诗册,请你为这本诗册设计一个标题。
答案:(示例)故土情浓;乡愁如歌;相思成歌。
(只要符合“乡愁”的主题,且表意明确,语言简洁即可)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017年12月14日,“乡愁诗人”余光中病逝,他一生都盼望两岸统一,却带着巨大的遗憾离世。
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海峡不再是隔绝故土的界限,而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纽带。
思乡、回归、爱国。
1.相思是一只金箍/永远戴上了/只求故乡/不再念我的咒语(朱华《相思》)
2.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舒婷《思念》)
3.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
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吗?/我在你梦中靠岸。
(沙鸥《新月》)
4.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容《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