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
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演化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实 可行 地推 动我 国的制度 变迁 。
一
、
西 方 经 济学 家对 非 正 式 制 度 的研 究
虽然 非正式 制度 是被 主流经济 学所 忽视 的一个 领 域 , 但在 诺 斯 之前 , 已有 经 济 学家 把 非正 式 制 度看 作是一个 独特 而又重要 的资 源 , 在研 究 中往 往用 传 统 、 识形 态 、 值 观 、 意 价 道德 、 伦理 、 度 、 仰 化等 态 信 文
21 0 0年 2月
第2 8卷 第 1 期
海 南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Hu nt s& S ca ce c sJ u n lo ia iest ma ie i o il in e o r a fHan n Unv ri S y
Fb 2 1 e .00 V 12 o 1 0. 8 N .
随着我国的改革已呈现出报酬递增和路径依赖的性质而路径依赖的形成则来自每项改革措施最初的正效应企业和地方政府等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市场主体的学习和示范效应以及后续政策的强化等因素这些因素虽然是我国改革走向良性循环的必要动力但如果没有采取谨慎决策的话改革进程走向制度锁定随时都是可能的而一旦发生路径锁定就要付出相当大的改革成本从而推迟和延缓整个改革进程
词来 指代 非正式 制度 , 且对这 些非 正式制 度 因素与经 济发展 之问 的关系进 行 了不 同程度 的论 述 。 并
[ 收稿 日期 ] 09— 6— 2 20 0 2 [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8 J0 0 0 B L4 ) [ 作者简介]王理( 99一) 男 , 16 , 回族 , 河南汝南人, 广东金融学院经贸 泰讲 师, 博士, 主要从事欠发达地 区经济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与现代西方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的思想和理论对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凯恩斯的主要观点,并探讨他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贡献。
一、凯恩斯的主要观点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衰退。
为了应对经济衰退,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来刺激需求,并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以促进投资和消费。
二、凯恩斯对经济学的贡献1. 凯恩斯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他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即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个人倾向于消费的比例。
凯恩斯认为,通过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可以提高整体消费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2. 凯恩斯对失业的解释凯恩斯对失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他认为,失业的根本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即企业无法销售全部生产。
凯恩斯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来刺激需求,从而降低失业率。
3.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凯恩斯对货币供应和利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流动性陷阱”概念。
他认为,当利率已经降至零下限时,通过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无法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凯恩斯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凯恩斯的理论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观点改变了人们对宏观经济的认识,引发了对政府干预经济的重新思考。
凯恩斯的思想对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政府普遍采取凯恩斯主义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观点也激发了对经济周期和失业的深入研究。
许多学者在凯恩斯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拓展和实证研究,形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框架。
尽管凯恩斯的理论在西方世界广为接受,但也引起了一系列争议。
有人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限制了市场的自由发展。
对西方经济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对西方经济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认识西方经济学中有许多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是解释经济现象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以下分别探讨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1.市场市场是指买卖商品或服务的地方或环境。
市场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它通过供需关系来决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来选择购买什么、购买多少。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调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发展的繁荣。
2.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还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收入、个人偏好、市场趋势等因素。
需求的增加会推动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从而影响供求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
3.供给4.价格价格是指出售商品或服务所需要支付的金额。
价格在市场经济中是供求关系的反映。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价格会上涨,反之则会下跌。
价格的变化有时会导致费用、成本和收益的变化,特别是对生产商和消费者都会产生影响。
5.生产生产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化成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生产可以通过劳动力、机器、技术等手段实现,生产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成本,人力资源掌握的处置等因素都将对生产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
6.消费消费是指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收入和财富、偏好、文化和信仰等。
消费活动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客户的需求和消费行为是推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7.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力可以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效率、质量和创新的提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包括技术进步、职业培训和创新,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8.资本资本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机器、设备、房屋等物质财产的总和。
学习经济学心得体会[精华15篇]
![学习经济学心得体会[精华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71baf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3.png)
学习经济学心得体会[精华15篇]学习经济学心得体会1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够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运输工具无法达到达到长途运输的迅捷性和安全性要求,商品交换的内容和范围极其有限,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不发达,还存在真正意义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也没有形成。
到14-15世纪,围绕地中海进行东西方贸易发展起来,但商品交换只限于那些具有资源优越或生产成本差别很大的少数商品,贸易的地理位置范围也十分有限,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带有很强的区域性,也还没有形成把各国经济链接在一起的世界经济。
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经济财逐步开始形成。
通过学习这一门课程,我知道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与其他国家交往而独立存在,通过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国家之间建立了经济关系,其中包括企业、个人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效率在不断增长,但这种效率增长产生的“红利”却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正、不全理、不公平的分配。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在全球内的两极分化是并行的,并且是严重对立的。
在现实中,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世界经济格局的急剧变化更加突出了国家的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突飞猛进,每一个国家都很清楚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特别是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若一个国家并不能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他将会被社会淘汰。
所以,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个人,都应该好好地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认真去思考。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使得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贸易区域的出现。
同时,使得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实行开放以经济政策。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殊途同归、互动发展的关系。
这对于每一个贸易区的成员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最新8篇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最新8篇一、西方经济学的性质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财经类、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的最早的专业基础课,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跟高中课程比较,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大转折点,其理论性强,专业程度高,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经济理论和大量的经济模型的大学新生,学生们普遍都产生了畏惧心理,都有抵触情绪。
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形成的,比如,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就给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析经济现象,应用数学分析工具来经济学论题是很常用的方法。
西方经济学在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就业失业、货币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鉴于西方经济学特殊的课程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求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高中的灌输式教学转换为自我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探索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二、贵州民族大学学生特点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且担任过四年班主任,经过与学生接触,发现我院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普遍有以下特点:1、数学基础薄弱。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普遍具有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
由于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我院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该课程一般是大一下学期开设,其他专业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
而学生大一的时候仅仅学了高等数学,概率和统计还没接触,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普遍不愿进行定性分析,一看到需要相关的数学知识,从心理上就产生了畏惧。
经济学意义

LOGO
再次,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是在吸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份的基础上,在同形 形色色的庸俗经济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 来,一直遭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责难和攻击。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 些重要人物也总是拿他们的各种理论来对抗和抵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我们要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必须了解和研究西方经济 学,只有这样,才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同时,经济在发展,时代 在前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向前发展。在新的形式下,面对 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在合理地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有 益成果中才能不断发展。
LOGO
第一、整个银行制度能创造出货币的论点。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货币市场上,很有可能出现类似的银行制度多倍 扩大或收缩货币数量的情况。当条件成熟时,我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来推动货币政策以便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事实上,我们在一 定的程度上执行了货币政策。以此而论,西方经济学的银行制度可以 扩大和收缩货币流通量的论点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消费函数的概念。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存在 着不同数值的国民收入与其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即存在着消费函数。 当消费函数得以确定后,根据预期的国民收入也可以求得与之相应的 消费量和储蓄量。这两个数据同样对我国的经济计划和宏观调控起着 重要的作用。因此,消费函数是值得引进的一个西方经济学概念。
LOGO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 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应至少有三层意义:第一,这是在总结一个时期以来发展和改革的经 验教训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第二,是对今后 长期经济工作全局的具有方向性、指导性的大政策,因为十七大本身 是管战略的,是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作战略布局。第三,这 句话根本就是对计划经济历史经验在当前条件下的一种辨证的重新肯 定。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一.西方经济学的渊源以及发展:经济学,在西方社会被成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所谓当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是指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产生并流行于当今西欧、北美和受其直接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学说,它是以往西方经济学说的继续和进一步发展。
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就不需首先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演变和历史概貌。
(一)古代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5世纪),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但在此之前,人类社会已经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自认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分工和交换不发达,经济联系不密切,人们的经济活动比较简单,那时人们还没有把经济关系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但是,在古代中世纪的许多著作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在考察物质资料生产等经济活动时曾探讨过经济问题,并发表过许多杰出的见解,这些杰出的见解就成为经济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古希腊学者的经济学说都产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后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时期。
因此,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思想渊源的考察,一般也就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
(二)近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16世纪—19世纪60年代),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14—15世纪,商品市场关系已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开始稀疏地出现;重商主义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产生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财富的真正来源是对外贸易的顺差。
因此,他们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把政府一切经济活动统统归结为攫取金银。
重商主义者的这种理论和政策主张,在英、法等国,从15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下半叶这200年左右时间内一直占统治地位。
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在英、法等国逐渐形成了一股反对重商主义的社会经济思潮,强调从生产领域来研究财富增长,主张自由放任,这就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讲《西方经济学》导论

五是中西方对名称的不同理解: 在中国,政治经济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则是指西方国家居 主流地位的理论经济学; 在西方国家,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学通称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 则通称为经济学。
(二)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 中国目前高等院校的理论经济学课程主要有两门: 即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经济学的学科目录: 理论经济学(为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主要有: 1、政治经济学;2、经济思想史;3、经济史;4、 西方经济学;5、世界经济;6、人口、资源与环境 经济学。 而应用经济学(为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主要有: 1、国民经济学;2、区域经济学;3、财政学(含: 税收学);4、金融学(含:保险学);5、产业经 济学;6、国际贸易学;7、劳动经济学;8、统计 学;9、数量经济学;10、国防经济学。
马歇尔的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虽然书名用“经济 学”,而不再用“政治经济学”,但是书中 仍然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提法。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 与此类似,萨缪尔森 《经济学》书名也用 萨缪尔森的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而不用“政治经济学”,然而书 中也有“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提法。 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 由此可见,马歇尔和萨缪尔森都是把“政治
将“政治经济学”改称为“经济学”的主要推动者 主要推动者 是马歇尔 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1890 1890)一书中, 经济学原理》 1890 马歇尔 开篇可见“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几个字。 此书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绪论开头第一句话为“政治 政治 经济学或经济学” 经济学或经济学 。 从马歇尔以后,一般没有人用“政治经济学”这一 名词了。 在现代,除我国 日本 我国和日本 我国 日本仍沿用“政治经济学”称谓 外,其余一般均将释为“经济学”(当然 当然,在20C60 当然 20C60 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一词再度复兴于西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
和政策主张。
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
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建设,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是改革开放的需要。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借鉴一些西方经济学中有用的东西,但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
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几百年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整个西
方经济学原理。
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恰当地运用数学方法,可以使正确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表达得更为准确和精确。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当完整,也十分庞杂。
西方经济学因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围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的,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中包括:需求和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定价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学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
学习经济学有助于理解世界是怎样运行的,经济学是研究人们之间如何通过交易活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学经济学有助于个人做出正确决策;学习经济学有助于理解政府政策的好处;学习经济学有助于公民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