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许洁如;陈超;沈宁佳;俞文隆(综述);张永杰(审校)【摘要】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GC)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机制不明确,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表现不明显,单一检查手段无法满足诊断需要,且与胆囊癌鉴别困难,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一旦确诊或怀疑为XGC应积极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与实施存在难度。

提高对XGC的认识,采用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紧密结合临床,争取早诊断、早手术治疗已成为临床共识。

%The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of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 XGC) are not typical. The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and the features of imaging examination are unapparent that any single inspec-tion method cannot meet the diagnostic needs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XGC from gallbladder carcinoma , so sometimes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are unavoidable.Once diagnosed or suspected,XGC should be treated with active surgery,though the rational choice of surgical approach and the proper performance of the surgery also have certain difficulties.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XGC,using a variety of exami-nation methods, close combination with clinical features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surgical treatment has become a clinical consensu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6(022)013【总页数】4页(P2578-2581)【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影像学检查;胆囊切除术【作者】许洁如;陈超;沈宁佳;俞文隆(综述);张永杰(审校)【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上海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良性胆囊炎性疾病,以胆囊壁间多个黄褐色结节、内含泡沫细胞及广泛纤维化结构为特征,具有破坏性。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6例CT诊断分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6例CT诊断分析
作者单位 :102 杭州市第 四人 民医院放射科 300
肿大淋 巴结 1 例。 T误诊为胆囊癌 4 , C 例 一般慢性胆 囊 炎伴 结 石 1 。 例 6例均行 胆囊切 除术 。 体病理 : 大 胆囊壁 不规则 增厚 . 最厚达 25c . m伴有溃疡形成 。 内均可见境界 壁 不清黄棕色小结节、 黏膜粗糙 。 镜下检查 : 壁内见结节 状 肉芽肿性结构 .中央为炎性坏死组织伴有淋 巴细 胞、 单核细胞浸润 , 外层为大量吞 噬脂质 的泡沫样组 织 细胞 浸润 。
3 讨 论
X C是 一 种少 见 、 良性 而有 破 坏 性 的 胆囊 慢 性 G 炎症 [, 引 常与胆囊结石并存 , 它见于外科切除胆囊 的 05 1 %[ .%~ . 。男 女 均 可 发 病 , 病 年 龄 以 5 ~ 0岁 8 发 O6 多见 , 本组 病 例平 均 年 龄 5 2岁 , 女 比例 相 同 。该 病 男 病 因 目前 尚不 完 全清 楚 。一 般认 为 是 由 于结石 嵌 顿 、 胆汁淤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罗一 阿窦破裂 。胆汁 由此溢人胆囊壁 . 引起 以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 应 。 汁 中的 脂 质 和胆 固醇 被 巨 噬 细胞 吞 噬 。 成 泡 胆 形 沫细 胞 和多 核 巨细胞 .并 聚集 成 肉芽肿 性病 变 。 病 本 病理特征为胆囊壁炎性破坏 区大量泡沫细胞 、 巴细 淋 胞 、 核 细 胞 聚集 . 形 成 的病灶 有 较 多 的炎 症 与 坏 单 新 死表现 . 而老病灶 主要为纤维组织伴有少量泡沫细胞 浸润 。文献 [ ] ・ 报道 X C中有 1% - 5 G 0 伴发腺癌 。 本组无 此类病例。 G X C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 与一般 的胆囊 炎类似 , 主要为腹痛 、 呕吐 、 发热 、 黄疸等 。 故易误诊为 般慢性胆囊炎伴结石 . 本病例有 5 例表现为反复发 作的慢性胆囊炎病史 。 其中 1 例误诊 。 31 X C的 C . G T征 象 平 扫多 为胆囊 壁 不 均 匀增 厚 。 根 据 病 变 累及 是 否 超 过 胆囊 周 长 的 5%分 为 局 限 型 0 和 弥漫 型 两种 。 以弥 漫型 多见 。 本病 例 弥漫 型 4例 , 局 限型 2 。囊壁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低 密度结节影 。 例 即壁 内黄色 肉芽肿 .作为该病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 断。 本组 4 (/ ) 例 4 6 出现该征象 。 如数 目较多且邻近呈 融合状 .T则表现为增厚 的胆囊壁呈分隔状改变。 c 常 伴胆囊结石 。 本组 5 。倪炯等[ 例 6 ] 报道 1 例 X C中 5 G 发现 2 例钙化 , 本组无类似病例。增强扫描增厚 的胆

胆囊炎影像诊断

胆囊炎影像诊断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22 页
三 急性胆囊炎
三 急性胆囊炎
基本知识
胆囊急性感染,以50~69年龄段居多。 临床:
高热、畏寒、腹痛、肌卫、Murphy征阳性。 发病机理:
结石性胆囊炎(90%):与胆囊管结石嵌顿有关。 非结石性胆囊炎(10%):严重创伤或长期禁食,胆囊扩张导致胆 囊壁缺血。 易患因素: 胆石症,油腻食物,营养过度。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15 页
一 检查方法
MRI
胆囊壁: 菲薄呈细线状。
胆汁: T1WI:胆汁多呈低信号,郁积的胆汁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T2WI:多为极高信号,少数为略高信号。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16 页
一 检查方法
直接多轴面成像
MRI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17 页
2021年7月5日6时31分
第 43 页
四 慢性胆囊炎
影像检查
CT/MRI 1、胆囊体积可显著萎缩或呈“葫芦状”。 2、胆囊壁光滑或增厚(充盈良好时≥3mm) ,呈软组织密度,可有钙 化,重度T2WI上,胆囊壁信号比邻近脂肪信号低。 3、胆囊周围无明显水肿/积液。 4、动态增强,黏膜和肌层早期强化,黏膜下层(纤维化)延迟强化。 5、应用促胰素后收缩能力减低。 6、胆囊浓缩功能差 鉴别诊断: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 弥漫性腺肌瘤病( Diffuse Adenomyomatosis) 局灶性腺肌瘤病( Focal Adenomyomatosis) 瓷胆囊(Porcelain Gallbladder) Mirizzi 综合征 胆囊憩室炎 胆固醇沉着症/胆固醇息肉 胆囊壁反应性增厚Reactive Thickening of the Gallbladder Wall 胆囊壁静脉曲张Varices in the Gallbladder Wall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极少见但临床明显的胆囊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胆囊壁局部或全壁出现黄色肉芽肿性炎性改变。

本文旨在探讨XGC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

一、影像诊断XGC影像学上表现为胆囊壁局部或全壁增厚,病变区呈均质或不均形低密度或中等密度影像,可见胆囊内低密度的黏液、结石等。

胆囊管扩张或腹腔周围淋巴结增大径向是XGC常见的CT表现之一。

在磁共振成像(MRI)中,寻常胆囊炎表现为胆囊白色结构。

XGC表现为胆囊局部或全层不均匀增厚,可以看到不连续的低信号变化区,以及胆囊壁增厚与增强的不匀性,具有高度特异性。

同时,MRI可以检测到胆囊周围淋巴结的增大和胆囊区域的转移,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是诊断XGC的关键检查方法之一。

二、手术治疗对于XGC患者,一般推荐对症治疗或保守治疗。

对于常规治疗无效或合并有胆囊结石及其他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为胆囊切除,包括开放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两种方式。

对于大部分XGC患者来说,由于胆囊局部弥漫性病变切除困难,因此开放胆囊切除是常规选择。

开放胆囊切除手术切口较大,创伤较大,术后疼痛、恢复时间长,但是在XGC的治疗中其切除率高、疗效显著,是目前最常用的XGC手术方法。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对于轻、中度XGC患者来说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损伤较小、恢复时间短、疼痛轻,但是手术难度大、操作要求高,对于病变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效果较差,仍存在术后胆囊切缺失率较高等风险,因此选择要慎重。

总之,XGC是一种罕见但临床症状明显的胆囊疾病,在影像学和手术治疗中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对XGC进行准确的诊断,手术治疗的选择则应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目的和外科医生经验来决定。

要提醒的是,XGC对于胆囊及周围脏器的转移和复发风险较高,因此术后患者还需进行持续随访和治疗。

别忽视胆囊炎反复发作,很有可能引发胆囊癌

别忽视胆囊炎反复发作,很有可能引发胆囊癌

别忽视胆囊炎反复发作,很有可能引发胆囊癌很多朋友们在生活当中有着这样的经历,当吃完晚饭后准备躺上床休息时,突然感受到肚子一阵剧痛,但右上腹部的疼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好转,甚至疼痛蔓延到了肩膀和背部区域。

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朋友们需要保持警惕,因为这并不只是简单的吃坏了肚子,而有可能是胆囊炎。

胆囊炎发作时一般都是急性胆囊炎,且急性胆囊炎开始发作时都会伴有胆囊管梗阻和胆囊内压力增高等情况,外观上可见胆囊肿大张力增大,胆囊壁层水肿增厚,出现血管扩张。

如果胆囊梗阻解除之后,胆囊内容物将被排出,胆囊内压力下降,急性炎症就可迅速好转,受损粘膜可得到修复,胆囊壁水肿也会消退。

但如果胆囊炎反反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就会发展为慢性胆囊炎,此时胆囊壁已经被慢性炎性细胞所浸润,胆囊壁出现纤维增生增厚现象,导致肌纤维萎缩,胆囊粘膜脱落,最终可能导致胆囊完全丧失生理功能[1]。

另外在胆囊壁受到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之后,可能还会诱发胆囊癌,所以对于胆囊炎患者来说,千万不可忽视胆囊炎的反复发作。

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而言,如果长期存在胆囊内结石,且不采取手术干预措施,很可能让结石反复摩擦胆囊壁,引起胆囊恶性肿瘤。

以胆囊癌为例,胆囊癌在早期并没有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很多患者即便出现临床症状时也往往认为是胃肠道发生了疾病,自行采取口服药物治疗。

当病变发展至中晚期时,患者会有明显的消瘦、乏力、黄疸和右上腹肿块问题,此时治愈难度已极高,很多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会大幅下降。

那么胆囊炎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专家介绍,在我们的身体当中,胆囊是具有弹性的空腔脏器,位于肝脏下方,负责储存和浓缩胆汁。

在人们正常进食时,消化道内部的脂肪会加速胆囊收缩,把胆汁排入肠道当中,让脂肪类食物能够得到消化。

不过胆囊会因为其他类型的疾病状况出现炎症,大多数急性胆囊炎都合并有胆囊结石问题,即结石性胆囊炎。

在出现结石性胆囊炎之后,胆囊结石就会因为嵌顿而影响高浓度的胆汁排出过程,这不仅会损伤胆囊粘膜,同时还会引起急性炎症状态。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223例诊治分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223例诊治分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223例诊治分析郑渤伟;李丹【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23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资料,探讨XG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

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通过病理证实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

男女比例为1∶1.1,平均发病年龄(59.8±14.0)岁,胆囊壁厚平均(0.6±0.3)cm,CA199平均(153.2±152.0)U/mL,经CT检查仅2例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术后随访未见并发症出现。

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术前及术中难以确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关键,胆囊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且效果良好。

%Objective To explo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Xanthogranulomatouscholecystitis(XGC)af⁃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223 cases of XGC. Methods Data of 223 cases of XGC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2008 to 2013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All cases recovered. The sex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1.1, the average age was (59.8 ± 14.0) years,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gallbladder wall was (0.6 ± 0.3) cm, the average CA199 was (153.2 ± 152.0) U/mL, and only 2 cases of XGC were diagnosed by CT examination. No complications showed inpostop⁃erative follow-up Conclusion XGC was difficult to diagnose preoperatively and intraoperatively,frozen sec⁃tion examination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 examination were the key to diagnosis. Cholecystectomy is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 of XGC and the clinic outcome is optimistic.【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术前诊断;临床特征【作者】郑渤伟;李丹【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医院干部保健科天津 300100;天津市南开医院干部保健科天津 30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1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胆囊慢性炎性疾病,由于术前、术中不易与胆囊癌鉴别,同时常有胆囊周围的浸润性粘连,甚至出现胆囊-肠道瘘,也常可导致手术决策失误。

15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报告

15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报告
困难 、 率增 快 、 压 下降 、 心 血 四肢 乏力 , 面部 潮 红 、 汗 、 眠 , 痛 、 心 、 多 失 头 恶 呕吐、 眼花 、 睡 、 觉 、 惚 等一 系列症 状 , 至 会 出现 休 克 , 嗜 幻 恍 甚 并伴 有 昏
降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可应用升压药进行治疗 , 一般数小时内就能缓
1 黄色 肉芽肿 性胆囊炎 患者 的诊 疗报告 5例
汪 杰
( 长沙市八 医 院 湖南 长沙 400 ) 1 1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黄色 肉芽肿性胆囊炎( n hg au0 aosc o cs i s XC的诊 断与治疗方法。 x t0 rn 1m t u h l ytt , G ) a e i 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 0 5年8月~ 0 1 2 1
3 急 救 及 护理
人 们一 旦 出现 双硫 仑 样 反应 , 及时停 药 和 停用 含 乙醇 制 品 , 应 轻者
可 自行缓解 。 较重者需进行吸氧及对症治疗。 治疗上可通过洗胃来排 除 胃内 乙醇 , 少 身体对 乙醇 的 吸收 , 减 同时 可静 注地 塞 米松 或 肌注 纳 洛 酮 , 静 脉输 葡萄 糖液 、 维生索 C , 行护 肝 治疗 , 进 乙醇 代谢 和 排泄 。 等 以进 促 伴 有 心绞 痛 的双硫 仑 样反 应患 者 需进 行改 善冠 脉 循环 的治 疗 , 有 血压 下 伴
《 求医问药 Y  ̄P刊 S e e i l dA k h Me i n 2 1 F l ekM d c An s T e d c e 0 2年第 1 卷 第 4 a i 0 期
1 01
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 , 程度不一 , 与饮酒种类、 饮酒量和饮 酒时间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 在服药期间饮用白酒且饮酒量大 , 临床 其 表 现就 复 杂 , 情程 度 也就越 重 , 者 可 出现 胸 闷、 病 患 气性胆 囊炎 ; 囊切除 ; 断; 胆 诊 治疗 【中图分类号 】 6 74 R 5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号 】 7 — 5 3 2 1 0 — 1 l 0 1 2 2 2 ( 0 4 0 0 一 2 6 2)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诊断分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诊断分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诊断分析顾立军;赵亚娥;王垚青;陆杨;徐长青;汪登斌【摘要】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CT及MR表现,以提高对XGC的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GC影像学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其中15例增厚胆囊壁内(15/19,78.9%)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9例(9/19,47.4%)出现胆囊黏膜不连续.此外,胆囊内结石12例(包括胆囊颈(管)结石5例),胆总管结石2例.结论:增厚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是XGC较具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而胆囊内黏膜的连续或不连续均可以出现.【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9(025)002【总页数】4页(P137-140)【关键词】胆囊炎;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作者】顾立军;赵亚娥;王垚青;陆杨;徐长青;汪登斌【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影像科;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影像科;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影像科;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影像科;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影像科;上海市新华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445.3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是慢性胆囊炎的一种变型,通常由于胆囊出口梗阻导致的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中的脂质进入胆囊壁结缔组织中,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以胆囊壁内胆汁性肉芽肿的形成并伴有重度增生性纤维化及大量泡沫样细胞为特征,病变发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与胆囊癌表现部分重叠、相似,术前较易误诊,所以正确的术前诊断可以避免侵袭性手术,也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1]。

笔者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G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期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

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XGC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0~86岁,中位年龄61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心饼干征 分隔强化 延迟强化 粘膜线完整


与周围组织关系:炎 症浸润,淋巴结肿大 少见 邻近肝实质一过性强 化或肝内脓肿形成
与十二指肠粘连
胆囊窝脂肪间隙模糊, 见索条状密度增高影

胆囊腔或胆管内结石 胆道梗阻扩张(较少)
Mirizzi综合征
F,69Y 右上腹痛6天
2014-01-20
M,46Y,上腹痛2天
小结



XGC:良性,破坏性,慢性胆囊炎 CT特点: 增厚胆囊壁内见低密度小结节 粘膜线完整 胆囊或胆管内结石 周围组织炎症性浸润 无转移灶;一般无淋巴结肿大
肿块型:胆囊窝内的软组织肿块,邻近肝组织广泛 侵犯,常合并胆道梗阻
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增厚,大部分是不规则的,
少数可表现为均匀性增厚,类似于慢性胆囊炎 腔内型:乳头状单发或多发腔内肿块,基底部胆囊 壁增厚;增强后乳头状肿物强化明显,肝脏侵犯出现 较晚
少数与胆管并发型
鉴别点

2014-02-25
F,63Y 气喘咳嗽
M,55Y 右上腹痛
鉴别诊断

胆囊癌 胆囊腺肌症 急性胆囊炎
胆囊癌


临床:5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继发于胆囊 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常伴有胆囊结石 病理:腺癌占70~90%,鳞癌等少见 腺癌:浸润型、黏液型和乳头状型,浸润 型最多见
CT表现


CT表现

罗-阿氏窦:部分病例增厚壁内可见多个不强化低 密度小囊,即罗-阿氏窦。多数学者认为,罗-阿 氏窦的显示是诊断本病的直接征象,若罗-阿氏窦 比较小,CT 难以显示时,可仅表现为胆囊壁非特 异性增厚
弥漫型
节段型
F,64Y,体检发现胆囊占位1天
舌样强化
急性胆囊炎
CT表现 胆囊结石 胆囊扩大 胆囊壁增厚 胆囊周围炎症渗出—胆囊穿孔、坏疽,周 围脓肿形成
临床表现



人群:中老年多见 年龄:50-70岁 症状:一般性胆囊炎症状 查体:右上腹压痛,Murphy's 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CA-199升高
无明显特异性
CT表现
胆囊壁增厚 胆囊体部及底部多见 局限性或弥漫性 胆囊腔可变窄,但不闭塞


壁内低密度结节 结节间可见分隔呈栅栏样或蜂窝状
胆囊壁不规则增厚、结节状增厚 胆囊壁强化明显 出现胆管梗阻 直接侵犯肝脏,肿块与肝脏病灶融合 肝内出现结节状转移灶,淋巴结转移
F,55Y,体检发现胆囊息肉
胆囊腺肌症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胆囊良性增生性疾病 其以胆囊粘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 局限性腺肌增生为主要病变 女性多于男性,以30~60岁者多见
随 访
2015-08-03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熊美连
概述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 是一种以胆囊慢性炎症为基础、伴有以泡沫状 组织细胞为特征的黄色肉芽肿形成和重度增生 性纤维化的特殊类型的胆囊炎性病变

病理:主要是胆囊黏膜和肌纤维增生肥厚, 罗-阿氏窦增加 临床表现:一般病程较缓慢,多数表现为 上腹部反复发作的胀痛或不适、恶心、厌 油腻食物,少数可无任何症状

CT表现

弥漫型:胆囊壁弥漫性增厚,粘膜面及浆膜面均 光整,肝胆界面清晰;增强自粘膜层向肌层呈扩 展性强化,均匀或不均匀 局限型:胆囊壁局限性胆囊壁增厚,常见于胆囊 底部,呈结节状,内外面均光整,其余胆囊壁未 见异常增厚,增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 延迟期均匀强化 节段型:胆囊壁呈某一段或多段增厚,其余胆囊 壁无增厚,增强强化方式类似弥漫型
发病机制
尚不明确,目前认为,XGC是由于胆固醇与蛋白质 在炎性囊壁间质结合成为抗原,产生的一种迟发性 变态反应
结石
粘膜溃疡 罗-阿氏窦 破裂
பைடு நூலகம்胆汁渗入 抗原 微小脓肿
泡沫 细胞 和 多核 巨噬 细胞
黄色 肉芽 肿伴 纤维 增生
病理特点



大量慢性炎细胞、泡沫状组织细胞和增生的纤维 母细胞形成的黄色肉芽肿 部分病例中可见数目不等的吞噬脂质的巨细胞或 异物巨细胞 病变常累及胆囊外,与肝脏发生粘连 免疫组化标记:CK9(+)、EMA(+)、 CEA(-);泡沫状细胞及多核巨细胞AAT (+)和CD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