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中图版必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精 品课件中图版必修
目录
• 地球的自转 • 地球的公转 •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相互关系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0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Fra bibliotek期总结词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 期为24小时,即一个恒星日。
详细描述
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方向自 西向东。这种自转运动使得地球 上的昼夜不断交替,周期为24小 时,也被称为一个恒星日。
四季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四季变化会导致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气候。例如,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气 温较高;冬季则相反。同时,四季变化还会影响降水量的分布和变化,进而影响气候。
0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表面运动的影响
总结词
影响地球表面运动的因素
VS
详细描述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表面的运动产生了 显著的影响。由于地球自转,我们体验到 了昼夜的交替;由于地球公转,我们经历 了四季的变化。此外,地球自转还导致了 地球表面的水平运动产生偏向,这一现象 在河流中表现为地转偏向力,对洋流和气 流的运动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总结词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的现象。
详细描述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经历昼 夜交替。在某个特定地点,当地球自转至面向太阳时为白天,背对太阳时则为 夜晚。
地球自转对地球表面运动的影响
总结词
地球自转对地球表面运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球上的昼夜变化、时差和地球上的 气候变化。
地球公转对地表运动的影响
地球公转导致地表上不同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间、太阳高度角 和昼夜长短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地表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分 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课件(共55张PPT)

有太阳直 射现象
热带
终年炎热
23.5°S
南回归线
南 温 带 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
66.5°S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圈
南寒带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课堂测验
6. 画图及填空: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 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 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季。 (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面, 目前α角的度数 是______。
地方时的推算方法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 注:“东加西减”
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 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 的时间。
120°E
136°E
乙11时
甲
甲地时间=11+(16×4)=12︰04
课堂测验
.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
B点的区时是( C ) A. 当日6时
归纳春 秋二分 正午太 阳高度 的纬度 变化规 律。
►春秋二分: 由赤道向南北 两侧降低
归纳夏至正 午太阳高度 的纬度变化 规律。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降低
归纳冬至正午 太阳高度的纬 度变化规律。
►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空间分布:直射点的正午太阳 高度为90度,由太阳直射纬线 向南北递减。
0 30
A N
B
正视图
两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俯视图
时差 1、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异的时刻称 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件

春分日—3月21日
冬至日—12月22日
5、地球公转的速度(线速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速度) 近日点最快——1月初 远日点最慢——7月初
思考:明天地 球公转的线、 角速度比今天?
6、黄赤交角—23º26′
C(夏至日—6月22日)
B(春分日— D(秋分日— 3月21日) 9月23日)
A(冬至日— 12月22日)
E(冬至日— 12月22日)
23º26′N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0º
23º26′S 南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66º34′S
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思考1:若黄赤交角为20º,则地球上五带范围 的变化?
思考2:若黄赤交角为25º,则地球上五带范围 的变化?
读下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此时的北
京时间为14时,回答:
h ax
例2:广州、哈尔滨两个城市相比较,楼间距的 差距?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
夜弧
昏 线
赤道 黑夜
太 阳
白天
昼弧
光
线
晨
昏 线
思考:如何区别晨线与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思考:判断下图中的AOB是晨昏线中的?
AOB是晨线 A
AO是晨线 OB是昏线 A
O O
B
B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A
B C D
E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地球的自转—围绕假想的地轴作自西 向东运动
地球的公转—围绕太阳系的中心太阳作 自西向东运动
二、地球的自转 1、自转的中心—假象的地轴
北极星
地轴永远指向 北极星,站在 北半球的人, 夜晚面向北极 星就是面向正 北,北极星的 地平高度就是 当地的地理纬 度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

南回归线
23.5°S 冬至
③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公转 二分二至(北半球)
公转位 置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的位置
昼夜长短
①
春分
3月21日前 后
赤道
昼夜等长
②
夏至
6月22日前 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③
秋分
9月23日前 后
赤道
昼夜等长
④
冬至
12月22日 前后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获得的太阳光热 多少
小结
(二)五带的形成(异纬)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___太_阳__光__热__的 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由北向南依次是 __热__带______、 _北__温__带_____、 _南__温__带_____、 _北__寒__带_____、 _南__寒__带_____。
五带的分界线
2.图中纬线①的纬度是 ____6_6_._5_°_N_,是_____北_温__带__和 _____北_寒__带__的分界线。 3.图中纬线②的纬度是 ____2_3_._5_°_S_,是_____热__带___和 ____南__温_带___的分界线。
④ ③
⑤
哪些温度带有极昼极夜?
夏至日 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的 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 都是黑夜的称为极夜。
冬至日 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五带特征总结
五带
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 北寒带、南寒带
气候
终年炎热 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
少,比寒带多 终年严寒
特征
太阳直射 四季分明 极昼极夜
五带的划分
有一次阳光直射。根据材料完成3~4题。
23.5°S 冬至
③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公转 二分二至(北半球)
公转位 置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的位置
昼夜长短
①
春分
3月21日前 后
赤道
昼夜等长
②
夏至
6月22日前 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③
秋分
9月23日前 后
赤道
昼夜等长
④
冬至
12月22日 前后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获得的太阳光热 多少
小结
(二)五带的形成(异纬)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___太_阳__光__热__的 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由北向南依次是 __热__带______、 _北__温__带_____、 _南__温__带_____、 _北__寒__带_____、 _南__寒__带_____。
五带的分界线
2.图中纬线①的纬度是 ____6_6_._5_°_N_,是_____北_温__带__和 _____北_寒__带__的分界线。 3.图中纬线②的纬度是 ____2_3_._5_°_S_,是_____热__带___和 ____南__温_带___的分界线。
④ ③
⑤
哪些温度带有极昼极夜?
夏至日 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的 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 都是黑夜的称为极夜。
冬至日 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五带特征总结
五带
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 北寒带、南寒带
气候
终年炎热 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
少,比寒带多 终年严寒
特征
太阳直射 四季分明 极昼极夜
五带的划分
有一次阳光直射。根据材料完成3~4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1.3《地球的运动》(共23张PPT)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26′N
秋分日 (9月23 日前后)
次年春
分日 0°
冬至日(12月 22日前后)
23°26′S
释疑解惑
疑问1: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这是为什么呢?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疑问2:毛主席曾经写过一首诗,里面有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他说的正确吗?
坐在赤道上时,这句话就是对的
疑问3:北半球夏半年186天,冬半年约179 天,为什么夏半年长?
公转速度不相等,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1.若图中的球是个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
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C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 B.②
C.③
D.④
(2)方向
点击地球右下方的按钮可 以看到地球自转的俯视图
侧视图:自西向东
俯视图:北逆南顺
(3)周期
今晚20:00,小王从天文望远镜中欣 喜地看到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位置和方 向不变,明晚小王想再次在望远镜中看到 织女星应该什么时刻看?
19:56:04
恒星日比太阳日 少了3分56秒
(4)速度
角速度:15°/每小时 (南北两极点除外)
通过动画展示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用动画 步骤分解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
困惑1: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 是为什么呢? 困惑2:毛主席曾经写过一首诗,里面有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他说的正确吗?
一、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自转
公转
1、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地轴,自转轨道面为赤道平面
地球的运动公开课课件(共18张PPT)

当堂检测
1、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 A.春分 B.冬至 C.夏至 D.秋分
当堂检测
2、地球公转时,地轴 A、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总是与赤道平面保持23.5°的夹角 C、不固定,在自由运动中 D、 总是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23.5°的夹角
当堂检测
3、当我们在欢度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情况是 A.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当堂检测
4、北半球某条小河边有一口200米深的水井,水井 中有一只青蛙,一年中青蛙能看见太阳有一次照射 头顶,该地可能位于:
A.赤道上 B.23.5°N C.22.5°S D.23.5°S
当堂检测
5、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 叙述正确的是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Ⅰ》第一章
包头二中 燕海飞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学习目标 1、能描述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速度等特点 2、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并分析 其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二、教学重难点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
感谢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感谢亲爱的同学们积极配合 谢谢
2017年9月25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第三节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运动一学习目标第三节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并分析其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的影响能描述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点地球的运动二教学重难点第三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恒星年在一个恒星年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了多少度
地球的运动-课件

C 小于一个太阳日 D 恰好一个恒星日
4、自转速度:
(1)角速度: 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 的圆心角。
大小: 150/小时
10/4分钟
1//4秒
分布规律: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 速度都相同。极点无角速度或为零。
(2)线速度:
大小:
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 的弧长。
探究:(3)若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不变,自转、公转速度变化, 恒星日、太阳日将怎么变?
自转速度变快,公转速度不变,
二者都变短
?
自转速度变慢,公转速度不变,
二者都变长
?
例3、一艘海轮自洛杉矶向西驶向上海,船上的乘客从第一天
见到太阳在上中天到第二天太阳在上中天相隔的时间是
( B ) A 24小时
B 大于一个太阳日
平均线速度:每秒钟30千米 平均角速度:每天约东进59!
问:南北极圈出现极昼 的天数一样长吗?
N极圈极昼天数长于S极圈
5、公转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不变,即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运转。
这样,就使地球的公转轨道 面与赤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
黄赤交角:
(2)影响:
导致太阳直射点 一年中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来回移动
赤道周长:1670 24=40080千米 ~~ 8万里
例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合的地点是(
)C
A 、 900W 890S
B、800E 400N
C 、 100E 10S
D 、1800 710N
最。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 转。
其公转轨道叫黄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3 地球的运动 [2020版](共65张PPT)
](https://img.taocdn.com/s3/m/953230c5a417866fb84a8eca.png)
66°34′ N
N 90°N
23°26′ N 0°
23°26′S
重庆30°N
30°
90°
6月22 日
3月21 日
9月23 日
66°34′S
S 90°S
12月22 日
H重庆=90°-[30°-0°]=60°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夏至日 [6月22日]
66°34′ N
N 90°N
重庆30°N
23°26′ N
23°S
90°S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冬夏至日新加坡[赤道0°]的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多少?
23°26′S 0° 23°26′N 30°N
12月22日
3月21日 9月23日
6月22日
50°N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23°26′S
0°
10°N
23°26′N
N
L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
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整个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
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The movement of direct sunlight
太阳直射点
Subsolar point
太阳直射点 地心
太阳光
地球
黄赤交角
Obliquity of the ecliptic
地球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23˚26’
黄道平面
北极星 地轴
A 夏至
6月22日
D 春分
3月21日
155˚W
55˚×4分钟/度=220分钟=3小时40分钟 12:00+3:40=15:40
地方时——春分日 [3月21日];秋分日 [9月23日]
2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026′N 00
23026′S
300S
66034′S
600N 1200W
600S
1、确定距离两点间实地距离的量算
(1)纬度与距离
所有经线都等长,长度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即约2万千米 。 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1°弧长约为111千米。
(2)经度与距离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2πR赤= 2π×6378千米),赤道上经度1°弧长约为111千米。
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太阳照地球的一半形成昼半球。
昼夜的界线:晨昏线(圈) 昼夜更替的周期:24小时 昼夜更替的意义: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
节律(生物钟) P17活动课:动手演示昼夜更替(电灯、地球仪、5秒)
在该演示中,昼夜更替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 的,5秒钟代表一天。
④特点: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所有经线都呈
半圆状,经度之和为180°的两条经线构成经线
圈。
⑤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的经线圈为
界。
5、经纬网作用:确定经纬线和经纬度(位置); 判断方向;计算距离和判断范围大小;计算时间 。
特殊经纬线
200W 00
66034′N 300N 1200E
1600E 1800
难点突破——地球自转的意义
一、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C
N
太
A
B
阳
D
光
S
晨
线 N
昏线
太
阳
球夜夜
昼
平
半半
半
球
球
行
光
线
S
晨昏线特征:①是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 ②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③
平分赤道。④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重合。⑤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⑥自东向西 运动。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是6点钟;受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昏 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是18点钟。夜半球中央的经线地方时是0点或24点;
2.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提示:赤道最长约4万KM. 特点:①除极点外都是圆圈.
极点为0.纬度60度处为
②长度不等.
赤道的1/2.
③指示东西方向.
5.低纬.中纬.高纬划分 90 0N 600N
低纬:0 °--30° 中纬:30°--60° 高纬:60°--90°
90 0S
300N
点拔: 每一个纬度所跨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如何 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南北房屋
的间距,雨棚的安装
S
12月22日
吸热板
太阳
R
H
地面
∠H+∠R=90°
h
H
L
L=h·ctgH
地球公转的意义
三.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1.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
N
度越高,昼越长。6月22日
北半球各地是地一年球中公昼最转的意义
气流的原方向
实际运动轨迹
A
B
C
D
难点突破——地球自转的意义
三、使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地球、经纬网和投影图
地球仪经纬网知识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纬线和纬度: ①纬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②纬度:为了区别每根纬线而标注的度数 ③特点:指示东西方向;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
S
地球自转的意义
一、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又称为“生物钟”现象)。
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如大气、水流水平 运动的偏向)。
三、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 当地时间(地方时)。
• 一、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加一天
172.5°
180° 172.5°
走进生活
1.如果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 式于9月1日20时举行,杨振 宁教授受邀参加。他计划于 当地时间(西八区)8月31日 4时乘飞机赶往北京,途中飞 行时间15小时,试问他能准时基本知识
地 球 公 转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没有最东、最西地点。 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向的最简 捷方法是: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上, 画出地球 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首为东;
判读方位
下面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2. 读图(2):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西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2_0__ºS___6_0_º_W___
投影图 (一)侧视图
1、经线为弧线
2、纬线为直线
3、看到的是半个 地 球,两条经线 相差 30度 4、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投影图 (二)俯视图
1、经线为直线
2、纬线为圆 3、看到的是半个 地 球,两条经线 相差 30度
2.已知时区求时间——
步骤:弄清各点所在时区 区差 向东加向西减
求出时
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日期加一天;结果若小 于0,则加上24 ,日期减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1.日界线大致与180度经线 一致。
2.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应
东
西
减一天
十
十
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应
二 区
二 区
的经线长度约为 00 111KM.
每一个经度所跨
300S 的纬线长度赤道
600S
约为111KM 往南北递减.60度
处约为赤道的1/2
4、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②经度:为了区别每根经线而标注的度数
③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到180°为 东经,向西到180°为西经。
3.农历划分: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 、立冬)划分四季。
五、五带的划分
90°N
北寒带
北温带
66°34′N 23°26′N
热带
0°
南温带
23°26′S
南寒带
90°S
66°34′S
课堂反馈
一、填空题
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昼夜交替的
周期是
。
2.日界线大致与 经线一致。向东越过
日界线日期应 一天。
3.黄赤交角是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
2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
一、地球的自转
中心
地 方向
球 周期
自 转
速度
意义
地轴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
一个恒星日或一个太阳日
角速度:除极点外,各点相等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昼夜交替、地方时、物体偏 向、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N
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
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
任意一条纬线上经度l°弧长约为111千米×cosφ (φ指所求纬线的纬度)。
南北纬 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
任意一条纬线(纬度为φ ) 上,经度相差n°的纬线 线段长度为
111千米×n×cos φ
2、确定地理坐标
习题训练: 1. 读图(1):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东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_2_0_º_N___9_0_º_E__
方向 轨道 周期 速度
公转意义
自西向东
是椭圆,一月在近日点,七月在远日点
1年,约为365天5时48分46 秒
在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昼夜长短的
周年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的意义
一.黄赤交角和太阳直 射点的南北移动
N
66.5°N
圆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 ④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 —— 30° 中纬度:30°—— 60° 高纬度:60°—— 90°
(一).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1.经线:连接南北极的线.
特点:①半圆圈.相对经线平 分地球.
②所有经线等长. ③指示南北方向.
提示:经线也叫子午线.通过 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N
A
(10°E,20°S
N
A
45°
B
A
B 85°
B
(175°W,50°N
40°
)
B
80°
120°
50°N
A 40°
160°
140°
经纬网特点
都是等腰梯形(极点 的是等腰三角形)
例:某人从实验中 学出发,向西、向 南、向东、向北各 走500KM,他是否 回到了实验中学?
有一个人先往南走500KM, 再往东走500KM,再往北走 500KM,发现自己回到了原 地,而且发现了一只熊,问 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
0º
36ºN
直布罗陀海峡 28ºE
50ºN
40ºN
0º
马六甲海峡 180º
66º34′ 60º
英吉利海峡
土耳其海峡
白令海峡
其他:如麦哲伦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好望角……
八个国家的经纬度和大陆轮廓
75ºE
40ºN
日本
140ºE
10ºE
60ºN
印度
60ºE 140ºE
50ºE
德国
50ºW 0º
时区知识小结
1.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