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妇女膳食指南
妊娠期、哺乳期营养与膳食

妊娠期、哺乳期营养与膳食16/30NEXTNEXT 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pany with operations inthe United States,足月妊娠期为期280天,共40周为适应和满足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的需求妊娠期母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代谢改变产后又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
NEXT胎儿胚胎受精卵孕早期0-12周0-3月孕中期13-27周4-6月孕晚期28-40周7-9月1、刺激孕酮分泌2、安胎:降低淋巴细胞活力,防止母体对胎体排斥反应(雌酮、雌二醇、雌三醇):1、增加胎盘血流量。
2、促进乳房发育。
NEXTNEXT受孕酮分泌增加影响,胃肠蠕动减弱,易出现饱胀感、便秘,及恶心、呕吐等妊NEXTNEXT血容量:血浆容积不断增加,至28-32周达最大,可增加45%-50%,红细胞数增加15%~20%,因红细胞数量增加幅度低于血浆容量增加幅度,故血液稀释,出现生血液成分:红细胞由于血液稀释,血红蛋白降至105g/L(孕中期)-110g/L(孕早血浆总蛋白:70g/L降至40g/L,白蛋白由40g/L降至25 g/L。
这也是血液稀释的结NEXTNEXTNEXT NEXT10~12.5kg。
包括:胎儿、胎盘、羊水和母体血容量、体液增长,子宫、乳腺发育,脂NEXTNEXT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孕期体重增长值(kg)12.5~18.011.5~16.07.5~11.56.0~6.8NEXTNEXTPRODUCE X HOME SHOP ABOUT US CONCEPTExplain everything.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2ü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各种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体。
孕妇膳食指南

孕期营养的重要性
➢ 孕前和孕早期营养不良可导致流产、死胎、畸形 ---严重的出生缺陷
➢ 孕中、晚期营养不良可影响胎儿脏器功能发育导致出 生后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 ---先天不足
少食多餐
• 针对妊娠反应的孕妇: • 每日可进食5-6餐 • 进食时间可不受限制,想吃就吃,坚持在呕吐之
间进食 • 照顾孕妇的个人喜好和口味:可用少量酸味(如
西红柿、葡萄、柑橘、苹果、樱桃)或辣味食物 以增进食欲,不要片面追求食物的营养价值
• 妊娠反应较重的孕妇,不必像常人那样强调饮食 的规律性,应根据孕妇的食欲和反应的轻重及时 进行调整,采取少量多餐的办法,保证进食量。
低于标准体重10%:增重的目标值14-15kg,孕中 期周体重增加为500g
方法二:根据孕前体质指数推荐孕期增重
美国推荐的孕期增重范围
孕前MBI (kg/m2)
孕期增加体重(kg) 平均每周增加体重(kg)
<19.8
12.5~18.0
0.5
19.8~26.0
11.5~16.0
0.4
26.0~29.0
孕早期营养
➢膳食清淡、适口 ➢少食多餐 ➢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 ➢戒烟禁酒
膳食清淡、适口
➢妊娠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孕早期胚胎发育相对缓慢,但胚层分化以及 器官形成易受营养素缺乏的影响
清淡、适口的膳食有利于降低怀孕早期的妊娠 反应,使孕妇尽可能多地摄取食物,满足其对 营养素的需要。
最新《中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

最新《中国孕期妇⼥膳⾷指南(2016)》最新《中国孕期妇⼥膳⾷指南(2016)》必须收藏!
最新《中国孕期妇⼥膳⾷指南》是由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5⽉13⽇在北京正式发布的,它是在⼀般⼈群膳⾷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了5条关键推荐:
1、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物,选⽤碘盐。
2、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证摄⼊含必要量碳⽔化合物的⾷物。
3、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的摄⼊。
4、适量⾝体活动,维持孕期适宜增重。
5、禁烟酒,愉快孕育新⽣命,积极准备母乳喂养。
新版《中国孕期妇⼥膳⾷指南》提出,孕中期⼀天⾷物建议量:⾕类200~250g,薯类50g,全⾕物和杂⾖不少于1/3;蔬菜类300~500g,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等有⾊蔬菜占2/3以上;⽔果类200~400g,鱼、禽、蛋、⾁类(含动物内脏)每天总量
150~200g;⽜奶300~500g;⼤⾖类15g,坚果10g;烹调油25g,⾷盐不超过
6g。
孕晚期⼀天⾷物建议量:⾕类200~250g,薯类50g,全⾕物和杂⾖不少于1/5;
蔬菜类300~500g,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等有⾊蔬菜占2/3以上;⽔果类
200~400g;鱼、禽、蛋、⾁类(含动物内脏)每天总量200~250g;⽜奶
300~500g;⼤⾖类15g,坚果10g;烹调油25g,⾷盐不超过6g。
为了关注孕期宝宝的⽣长发育,请定期到医院进⾏健康检查哦。
中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

中国孕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发布时间:2010-2-22 9:35:54 新闻来源:营养科一、孕前期妇女膳食指南1、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育龄妇女应从计划开始尽可能早地多摄取富含叶酸的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及豆类。
建议最迟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400ug,,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2、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建议孕前期妇女适当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瘦肉等动物性食物,以及黑木耳、红枣等植物性食物。
缺铁或贫血的育龄妇女可适当摄入铁强化食物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剂量的铁剂,同时,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或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待缺铁或贫血得到纠正后,再计划怀孕。
3、保证摄入加碘食盐,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每周至少摄入一次富含碘的海产食品,如海带、紫菜、鱼、虾、贝类等。
4、戒烟、禁酒夫妻双方应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6个月停止吸烟、饮酒;计划怀孕的妇女要远离吸烟的环境,减少被动吸烟的伤害。
二、孕早期妇女膳食指南1、膳食清淡、适口2、少食多餐3、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怀孕早期应保证每天至少摄入150克碳水化合物(约合谷类200g)。
4、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5、戒烟、禁酒三、孕中、末期妇女膳食指南1、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孕中期开始每日应增加总量约50克~100克的鱼、禽、蛋、瘦肉,以满足孕妇及胎儿生长发育对优质蛋白的需要,孕期动物性食物首选鱼类。
2、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建议从孕中期开始,每日至少摄入250毫升的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及补充300毫克的钙,或喝400~500毫升的低脂牛奶,以满足钙的需要。
3、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4、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孕妇应根据自身的体能每天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低强度身体活动,最好是1小时~2小时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做体操等,因为适宜的身体活动有利于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和自然分娩,户外活动还有助于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和自然分娩,户外活动还有助于改善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以促进胎儿骨骼的发育和母体自身的骨骼健康。
2024孕妈控制体重膳食指南(全文)

2024孕妈控制体重膳食指南(全文)01 妊娠期妊娠期从末次月经的第一日开始计算,约为280日(40周)。
妊娠期分为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三个时期。
妊娠早期(<14周),妊娠中期(14~27+6周),妊娠晚期(≥28周)。
02 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是一种计算身高和体重的指数。
计算方法是体重(kg)与身高(m)的平方比值。
要注意的是,体重监测与评价中的BMI仅适用于妊娠期前。
03 妊娠前体重妊娠之前三个月的平均体重。
04 分娩前体重分娩前一周内最后一次称量的体重。
05 妊娠期体重增长值妊娠期体重增长的计算方式是当前所属妊娠时期体重减去前一妊娠时期结束时的体重。
其中包括五个阶段:妊娠前体重、妊娠早期体重、妊娠中期体重、妊娠晚期体重,分娩前体重。
例如妊娠早期体重增长=妊娠13周末体重(kg) - 妊娠前体重(kg)。
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标准2021年9月1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团体标准(见下表)。
按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切点,分别给予在不同妊娠前体质指数情况下,单胎妊娠妇女体重增长范围、妊娠早期体重增长范围、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范围。
妊娠期体重评价方法01 妊娠期体重总增长值按照不同妊娠前体质指数所对应的妊娠期体重增长范围推荐标准进行评价:妊娠期体重总增长值在推荐总增长值范围内为妊娠期增重适宜;低于总增长值下限为妊娠期增重不足;高于总增长值上限为妊娠期增重过多。
02 妊娠早期增重无论妊娠前体质指数情况如何,妊娠早期体重增加超过2.0kg均提示体重增加过多。
03 妊娠中晚期增重按照不同妊娠前体质指数所对应的妊娠中晚期周体重增长推荐值进行评价: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值在推荐值范围内的为妊娠中晚期增重速率正常;低于其下限提示妊娠中晚期增重较慢;高于其上限提示妊娠中晚期增重较快。
此外,体重评价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例如胎儿大小、妊娠妇女的膳食摄入、运动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哦!管理不好孕期体重怎么办?膳食营养是孕期体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营养方面的调整,可以帮助孕妈妈解决体重增长过快或者过缓的问题,从而让孕妈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孕期体重。
中国孕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

中国孕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孕期和哺乳期是女性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段时间妇女的身体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
一个健康均衡的饮食对于母婴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下面是中国孕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的膳食指南。
1.健康饮食选择天然健康的食物,包括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肪的蛋白质(如鸡肉、鱼、豆类)和健康的脂肪源(如橄榄油、坚果)。
避免过度加工食品、油炸食品以及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2.多种营养素确保膳食中包含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帮助消化和预防便秘。
此外,补充适当的叶酸、维生素D和铁等营养素可以提供孕期和哺乳期所需的额外营养。
3.控制体重在孕期和哺乳期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母婴的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遵循合理的体重增长范围,避免过度增重。
同时,避免减肥或限制饮食,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的正常发育。
4.多餐少食分多次进食,控制每餐食量,保持适当的饱腹感。
每天食用三餐并适当加餐,不要过度饥饿或吃得过多。
当孕妇感到饿了时,可以选择吃些坚果、水果或酸奶作为零食。
5.充足的水分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对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至关重要。
每天喝8-10杯水,注意在饭前和饭后喝水。
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茶,因为咖啡因的过量摄入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负面的影响。
6.避免食物中毒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在烹饪和保存食物时要注意卫生。
生食海鲜、生肉和生蔬菜应该避免,以预防食物中毒。
7.合理的运动8.避免药物滥用。
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之育龄妇女和孕妇营养搭配(全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之育龄妇女和孕妇营养搭配(全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育龄妇女超重、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孕期膳食摄入不合理、活动量不足,能量过剩和体重增长过多的现象较为普遍,铁、钙、碘、叶酸、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在部分人群中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母婴双方的近期和远期健康。
针对育龄妇女和孕妇中存在的营养健康问题,本文将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为基础,为大家具体讲解妇幼人群膳食营养的相关问题。
女性备孕需要重视哪些营养素的补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指出:为保证孕育质量,夫妻双方都应做好充分的孕前准备,使健康和营养状况尽可能达到最佳后再怀孕。
孕前应将体重调整至正常范围,即BMI为18.5~23.9 kg/m²,并确保身体健康和营养状况良好,特别关注叶酸、碘、铁等重要营养素的储备。
备孕妇女至少应从计划怀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叶酸400 μg,坚持食用碘盐,每天吃鱼、禽畜瘦肉和蛋类共计150 g,每周至少摄入1次动物血和肝脏替代瘦肉。
具体如何补充叶酸、碘、铁等重要营养素可以参照以下四点:1.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类、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类。
但天然食物中存在的叶酸是四氢叶酸的各种衍生物,均为还原型,烹调加工或遇热易分解,生物利用率较低。
叶酸补充剂是合成的氧化型单谷氨酸叶酸,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
孕前每天补充400 μg叶酸,持续3个月,可使红细胞叶酸浓度达到有效预防子代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水平;孕期继续每天补充叶酸400 μg,可满足机体的需要。
2. 铁:动物血、肝脏及红肉中铁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每日摄入瘦肉50~100 g,每周摄入1~2 次动物血或肝脏20~50 g,可满足机体对铁的需要。
摄入含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提高膳食铁的吸收与利用率。
3. 碘:依据我国现行食盐强化碘量25 mg/kg,碘的烹调损失率20%,每日食盐摄入量5 g计算,可摄入碘约100 μg,基本达到成年人推荐量。
2016年版备孕、孕妇、乳母膳食指南

郑锦丽,王正平,我国孕前超重孕妇与妊娠并发症相关性的Meta分析
Page 6
条目2 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孕 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
(1)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 我国育龄妇女铁营养状况
– 20-29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铁减少、铁缺乏患病率分别为15.1%、
34.4%、49.5%(2000年) – 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约19.9%(2002年) – 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10.4%(2012年)
Page 14
二、中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
推荐轻体力劳动者:
能量1800千卡
• 孕中期+300千卡 • 孕晚期+450千卡
蛋白质55g
• 孕中期+15g • 孕晚期+30g
铁20mg/d
• 孕中期+4mg/d • 孕晚期+9mg/d
钙800mg
• 孕中期+200mg • 孕晚期+200mg
一、备孕妇女膳食指南
提高生育质量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
营养是孕育新生命必需的物质基础 营养通过健康的膳食获得
备孕的要素
良好的营养状况和生活方式 健康的身体
育龄妇女有计划地怀孕并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 备孕妇女应接受健康体检及膳食和生活方式指导
Page 2
一、备孕妇女膳食指南
我国育龄妇女的现状(2010) • 低体重率 14.1% • 超重、肥胖率 13.0% • 孕前空腹血糖受损率 2.7% • 糖尿病患病率 1.1% • 贫血患病率 10.4%
• 孕早期缺乏叶酸可致死胎、流产、脑和神经管等多种畸形。
• 我国神经管畸形发病率2.74‰(北方约7 ‰ 、南方约1.5 ‰ ),每年 约8-10万名神经管畸形儿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妊娠期是生命早期1 000天机遇窗口的起始阶段,营养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对母子双方的近期和远期健康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1]。
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乳腺和子宫等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为分娩后乳汁分泌进行必要的营养储备,都需要额外的营养。
因此,妊娠各期妇女膳食应在非孕妇女的基础上,根据胎儿生长速率及母体生理和代谢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所需营养与孕前无太大差别。
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速,母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也相应加快,对营养的需要增大,应合理增加食物的摄入量。
孕期妇女的膳食仍应是由多样化食物组成的营养均衡膳食,除保证孕期的营养需要外,还潜移默化地影响较大婴儿对辅食的接受和后续多样化膳食结构的建立[2]。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应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以下5条内容:①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②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证摄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③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④适量身体活动,维持孕期适宜增重;⑤禁烟酒,愉快孕育新生命,积极准备母乳喂养。
1 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1.1 关键推荐①整个孕期应口服叶酸补充剂400 μg/d,每天摄入绿叶蔬菜。
②孕中、晚期应每天增加20~50 g红肉,每周吃1~2次动物内脏或血液。
③孕妇除坚持选用加碘盐外,还应常吃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1.2 孕期叶酸的需要量增加叶酸作为一碳单位的供体,在体内参与氨基酸和核酸的代谢,对细胞增殖、组织生长分化和机体发育起重要作用。
孕早期叶酸缺乏或使用叶酸拮抗剂(堕胎剂、抗癫痫药物等)可引起死胎、流产或胎儿脑和神经管发育畸形[3,4]。
叶酸是细胞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孕中、晚期血容量和红细胞生成增加,叶酸缺乏会影响幼红细胞核中DNA的合成,使细胞核的成熟和分裂延缓、停滞,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
叶酸是体内蛋氨酸循环的甲基供体,叶酸缺乏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可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
孕妇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还与习惯性流产、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畸形、死胎、早产等的发生密切相关[7,8]。
1.3 孕中、晚期对铁的需要量增加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血容量和红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胎儿、胎盘组织的生长均额外需要铁,整个孕期约额外需要600~800 mg铁[9,10],孕中、晚期妇女应适当增加铁的摄入量。
孕期膳食铁摄入不足容易导致孕妇及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或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普遍[11]。
孕期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孕妇中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发生率约30%,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均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如胎盘缺氧则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铁缺乏和贫血还使孕产妇抵抗力下降,导致产妇身体虚弱,容易并发产褥期感染、产后大出血、心力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12]。
孕妇贫血还会增加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及儿童期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13,14]。
孕中期和孕晚期铁的推荐摄入量在孕前20 mg/d 的基础上分别增加4 mg/d和9 mg/d,达到24 mg/d和29 mg/d。
1.4 选用碘盐的必要性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素对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孕期新陈代谢增强,甲状腺素合成增加,对碘的需要量显著增加。
碘缺乏导致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影响蛋白合成和神经元的分化,使脑细胞数量减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严重损害胎儿脑和智力发育。
孕期碘缺乏,轻者导致胎儿大脑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反应迟钝;严重者导致先天性克汀病,表现为矮、呆、聋、哑、瘫等症状[15]。
此外,妊娠期缺碘导致的甲状腺素合成不足还引起早产、流产及死胎发生率增加,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16]。
由于多数食物中缺乏碘,加碘盐能确保有规律地摄入碘。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11.019·继续医学教育·万方数据1.5 常吃含碘丰富的食物以食盐中加碘量25 mg/kg,每天摄入6 g盐,烹调损失率按20%计算,每天从碘盐中可摄入碘120 μg,仅能满足普通人群碘的需要。
孕期碘的推荐摄入量230 μg/d,比非孕时增加近1倍,食用碘盐仅可获得推荐量的50%左右,为满足孕期对碘的需要,建议孕妇常吃富含碘的海产食品。
2 孕吐严重者少量多餐,保证摄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2.1 关键推荐①孕早期无明显早孕反应者应继续保持孕前平衡膳食。
②孕吐较明显或食欲不佳的孕妇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
③孕期每天必需摄取至少130 g碳水化合物,首选易消化的粮谷类食物。
④进食少或孕吐严重者需寻求医师帮助。
2.2 孕早期食欲不佳的孕妇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孕早期胎儿生长相对缓慢,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不多,备孕期的良好营养贮备可以维持母体和胎儿在这一时期的营养需要,若不能维持孕前平衡膳食,只要保证基本的能量供应即可,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也无需过早增加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研究表明,孕早期能量摄入过多导致孕妇孕早期体质量增长过多是孕期总体质量增长过多的重要原因,可明显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风险[17,18]。
2.3 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130 g碳水化合物因严重孕吐不能摄入足够碳水化合物时,机体需要动员身体脂肪来产生能量维持基本生理需要。
大量脂肪酸在肝脏经ß氧化产生乙酰乙酸、ß-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当酮体生成量超过机体氧化能力时,血液中酮体升高,称为酮血症或酮症酸中毒。
血液中过高的酮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伤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19]。
为避免孕早期酮症酸中毒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利影响,早孕反应进食困难者,也必须保证每天摄入不低于130 g的碳水化合物。
3 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3.1 关键推荐①孕中期开始,每天增200 g奶,使奶的总摄入量达到500 g/d。
②孕中期每天增加鱼、禽、蛋、瘦肉共计50 g,孕晚期再增加75 g左右。
③每周最好食用2~3次深海鱼类。
3.2 孕中晚期对钙的需要量增加从孕18周起胎儿骨骼和牙齿开始钙化,至分娩时新生儿体内约有30 g钙沉积。
这些钙主要在孕中和晚期逐渐沉积于胎儿骨骼和牙齿中,孕中期每天需沉积钙约50 mg,孕晚期每天沉积增至330 mg。
尽管妊娠期间钙代谢发生适应性变化,孕妇可通过增加钙的吸收率来适应钙需要量的增加,但膳食钙摄入仍需增加200 mg/d,总量达到1 000 mg/d[20]。
孕期钙营养缺乏,母体会动用自身骨骼中的钙维持血钙浓度并满足胎儿骨骼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孕期钙营养不足对母体健康的危害更加明显[21]。
研究显示:孕期饮食不含奶类的中国妇女产后骨密度比同龄非孕妇女下降16%,孕期低钙摄入也增加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孕妇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可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降低35%,先兆子痫的发生率降低55%,早产的发生率降低24%。
也有研究证实孕妇饮奶可降低孩子出生后对牛奶过敏的风险[22]。
3.3 孕中、晚期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要量增加孕妇蛋白质需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根据体质量增加计算得到的蛋白质维持量,另一部分是蛋白质的储存量。
孕10周以前每天仅需储留约0.6 g蛋白质,孕中、晚期日均分别需要储留1.9 g和7.4 g,按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47%计算,从需要量推算到推荐摄入量,孕中、晚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分别为15 g和30 g。
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孕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胎儿的体格和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质量儿[23]。
而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成年后发生向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4 适量身体活动,维持孕期适宜增重4.1 关键推荐①孕期适宜增重有助于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应重视体质量监测和管理。
②孕早期体质量变化不大,可每月测量1次,孕中、晚期应每周测量体质量。
③健康的孕妇每天应进行不少于30 min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
4.2 追求孕期体质量适宜增长的意义孕期体质量平均增长约12.5 kg,其中胎儿、胎盘、羊水、增加的血容量及增大的子宫和乳腺属必要性体质量增加,约6.0~7.5 kg,孕妇身体脂肪蓄积约3~4 kg。
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是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也是妇女产后体质量滞留的重要原因,并增加妇女日后发生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还与绝经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呈中度相关[24]。
孕期体质量增长不足和过多,均会影响母体产后乳汁的分泌[25]。
美国一项回顾性研万方数据究显示,94 696名孕妇中仅39.4%孕期增重在美国医学会的推荐的适宜范围内,17.8%增重不足,42.8%增重过多。
与孕期增重适宜的孕妇相比,增重过多使子痫前期增加88%、头盆不称增加58%、妊娠糖尿病增加47%、大于胎龄儿增加143%;增重不足时子痫前期、头盆不称和剖宫产虽有所降低,但小于胎龄儿增加114%[26]。
可见,孕期增重不足或过多都不利于母婴的健康。
4.3 能量摄入和体力活动是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的两个关键要素。
推荐孕妇孕中、晚期每天能量摄入比孕前分别增加1 254 kJ和1 881 kJ,是基于维持身体活动水平不变的前提,如果孕期体力活动水平比孕前有明显下降,则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和体质量增长过多。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一些居民对围生保健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孕妇吃得越多、长得越多对胎儿越好,活动越少越安全,我国妇女孕期能量摄入过多、日常工作量和活动明显减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容易导致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使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从而危害母婴两代人的健康。
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对孕妇进行以体力活动和膳食指导为基础的干预,并辅以体质量监测,可有效减少孕期体质量增长,帮助妇女实现孕期体质量的适宜增长[27]。
4.4 孕期进行规律的运动有益母子健康孕期进行适宜的规律运动除了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预防体质量过多增长外,还有利于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和孕妇以后发生2型糖尿病[28]。
身体活动还可增加胎盘的生长及血管分布,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疾病相关的内皮功能紊乱。
此外,身体活动还有助于愉悦心情;活动和运动使肌肉收缩能力增强,还有利于自然分娩。
只要没有医学禁忌,孕期进行常规活动和运动都是安全的,而且对孕妇和胎儿均有益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