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生物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创新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与毕业环节关联的实践

创新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与毕业环节关联的实践[摘要]论文就我院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详细分析,从当前就业要求分析来看,毕业环节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影响已成共识,其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及学习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4种能力和素质。
创新本科毕业环节和专业综合课程实验教学的”双赢”是本论文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创新综合实验毕业环节关联前言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在我院实施以来,经过不断摸索与尝试,基本形成了较稳定的实验体系,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基础和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了过去学生认为大学四年没有学到东西的“感觉”。
尽管如此,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学生的反映,课程的实施还有很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课程在第七学期进行,而此时面临毕业的学生主要分为两个群体,考研群和毕业环节群,考研的同学正处于关键的备考阶段,而非考研的学生主要在进行毕业论文,都比较忙。
如何将此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既能完成综合能力培训,又不耽误时间和成为学生的负担而草率应付?我们认为应该创新性的进行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更新,让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为学生继续深造和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帮助,简言之,应该加强课程与毕业环节的关联性,使课程成为他们真正的一个练兵场。
一、存在的问题生物工程传统的专业实验教学以课程为单位,采用固定学时、以单元操作为模块、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简单,相互融合较少;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较少;实用型、反映学科前沿的实验较少。
且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做法,使实验流于形式,效果较差,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体现生物工程实验的综合性特点,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于生物工程知识与技术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生物工程结课论文

谈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姓名:陈逵(学号:08113579 ,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班级:信科11-3 )摘要:生物工程是21世纪极具发展潜能的新兴学科,其中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粗要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概念、方法、应用、最后介绍了国际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
关键字:植物转基因技术正文:自1983年美国在世界上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以来,植物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转基因作物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而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呈直线上升趋势。
植物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生物和医学等领域。
进行植物品种的改良,新品种的培育以及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药物和疫苗等。
世界上已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许多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生物技术产品已应用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方面,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因此,人们将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上的巨大飞跃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这次技术革命将使全球农业生产发生深刻的变革,使人们看到消除饥饿与贫穷的希望。
植物转基因技术巨大的生产潜力将为人类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辐射性地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然而,象其它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由于人们最初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不足或不理解,以至对转基因技术存在不同的态度和看法甚至偏见,使植物转基因技术面临着不少冲击。
在20世纪末,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者认为转基因作物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
在欧洲,转基因作物曾被一些媒体称之为“恶魔食品”[1]。
当前,一些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为了某些利益也对公众进行吵作和误导,夸大转基因作物的风险,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及其转基因食品由最初的争论演变为恐慌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如某电视广告中所提到的:某某食用油,不含转基因成分,为健康加油;某网站新闻报道:湖北某某市场惊现转基因大米等等,使人们对当前社会上对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一些偏见,对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当代社会发展的概况进行系统阐述,对植物转基因技术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生物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与实践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模块化教学的思想与应用型院校面向社会需求开设专业、按照实践需要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
阐述了生物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模块化、实施过程系统化、教学目标能力化的特点,设计了生物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确定了包括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大纲、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分阶段教学形式、以能力为标准的考核方法、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生物工程;模块化教学;应用型院校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modular teaching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pecialitysong jian-min(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hefei230022china)【abstract】the thinking of modular teach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bjectives ofapplied college establishing profession for the social needs and developing students’a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ular teaching for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peciality, modularized curriculum system, 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ability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re elaborated. a modularization curriculum system for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peciality is designed. theimplementation program of modular teaching is determined, including the 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for syllabus, a good platform for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by stages, professional ability as the standard for examination, and applied teacher team.【key words】biological engineering;modularteaching;applied college模块化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的教学模式: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归纳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并以此施教,用代表每个工作任务的模块和获得每个单项知识和能力来建立学习单元。
生物工程的内容和意义论文

生物工程的内容和意义论文生物工程是一门利用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对生物体进行改造、优化和开发的学科领域。
生物工程的研究内容涉及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多个方面。
其主要意义在于促进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首先,生物工程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作物的基因进行改良,提高其耐逆性、抗病虫害能力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实现农作物的高效产出和优质产出。
此外,生物工程还可以用于开发新型农药、育种改良和土壤修复等方面的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
其次,生物工程在药物研发和医学领域也有重要意义。
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大规模合成和表达重组蛋白质药物,如生长激素、免疫球蛋白等,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此外,生物工程还可以应用于组织工程、人工器官等领域的研究,为医学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生物工程在能源和环境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技术手段,可以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生物工程还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污染物降解和环境修复等方面的研究,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支持。
生物工程不仅在以上领域有重要应用,还在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能的食品和纺织品,如功能性食品、抗菌纺织品等,为市场提供多样化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总之,生物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广泛且穿越多个领域,其意义和应用广泛而深远。
通过不断推动生物工程的发展,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利用生物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并为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利做出更大贡献。
液氨预浸预处理甜菜渣提高纤维素酶解率-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液氨预浸预处理甜菜渣提高纤维素酶解率-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剂降解了48.95%,纤维素含量提高了85.96%,破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连接键。
3、液氨预浸预处理使得甜菜渣孔隙度增大,表面致密结构受到破坏,酶解的有效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纤维素酶与底物的酶解可及性;无定形纤维素受到破坏,结晶度升高,纤维素结晶区暴露。
4、液氨预浸预处理破坏甜菜渣细胞壁,使得细胞间隙扩大,细胞大小发生改变;相比未处理甜菜渣,细胞壁所产生的蓝色自发荧光均减弱,表明显著去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破坏纤维结构,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并出现大量缝隙。
关键词:甜菜渣;液氨预浸;酶解率;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微观形态III万方数据Enhanced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SugarBeet Pulp by Aqueous Ammonia PretreatmentABSTRACTCellulosic ethanol,with the advantages of renewable resource,‘cleanliness and safety,is the mainstream direction of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nd has been obtain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countries and enterprises around the world,Sugar beet pulp,byproducts derived from sugar beet industry,is deemed as the potential feedstocks for the 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However the low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Hencevarious pretreatments were established and used in ethanol production.In this study,aqueous ammonia pretreatment of sugar beet pulp at low temperature were established.The cellulose conversions of sugar beet pulp werethe chemical composition,physical analyzed.The effects of the pretreatrnent onstructure,and cell wall morphology were discussed.The effects hydrochloric acid pretreatment,aqueous ammonia pretreatment, ammonium oxalate pretreatment and pectinase pretreatment on cellulose conversions of sugar beet pulp were compared.The optimal process of aqueous ammonia pretreatment of sugar beet pulp at low temperature was established.The effects of万方数据the pretreatment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physical structure were discussed.And the changes of cell wall morphology were characteriz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in different level.The main conclusions ale as follows:1.Aqueous ammonia pretreatment at low temperature was established.The cellulose conversion of sugar beet pulp could reach to 63.72%,which was 82.47%higher than that of raw material,under pretreatment condition of 1 0%aqueous ammonia,at 80。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论文生物工程所包含的学科繁多,包括生物化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众多有关生物技术的综合性科目,并且更具实践性的特点。
综合实验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将学生当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进展综合分析,且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可表达实验教学的科学有效性,其在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和提升创新意识方面,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综合实验相关记载的认入了解,我们在确保调研的准确性的同时要注重现实际生产生活中对先进技术的结合。
生物工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极多,有效的结合实验技能可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提升的作用。
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结合当前教育体系,对存在的缺乏进展较为完善的处理,并且在原有教学模式的根底上进展相应的创新。
综合实验这种比拟超前的教学模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它所涵盖的知识面广,涉及领域更多,甚至与知识点联系相对较少的食品和环境方面也有联系。
繁琐的实验步骤,笼统的模式理念使得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很难对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有所了解。
教育工作者长久以来的不断关注,并且对这种教学模式进展调整和改良,删除一些臃肿的繁文缛节,将实验流程尽量简化,把各个独立的小实验设计成一个囊括全部内容的完整实验。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这种结合更能使实验到达预期效果。
(一)实验内容单一、缺乏选择性目前综合实验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微生物发酵技术、酵母菌中提取纯化海藻糖实验。
这两个实验本就涉及面较窄,并且在学科分类中属于偏冷门学科,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常常学无用武之地。
(二)教学模式单一,掣肘学生创新性的发挥在目前的生物工程相关实验中,实验药品还是传统式的由老师来准备,学生到实验台旁根本无需细想实验材料的作用,便可以手到擒来的开始实验。
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唯命是从,这是在传统教育中极为常见的现象。
这就影响了学生们创新意识的产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不到理想效果。
生物工程论文

生物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年产10000T乳制品工厂设计专业:生物工程1 绪论1.1酸奶简介牛乳的组成最为接近人体的母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营养最为均衡,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具有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由鲜牛乳发酵成的酸乳由于其丰富的营养、特殊的风味、爽滑的质构和良好的生理功能,备受人们青睐[1]。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将酸奶定义为乳与乳制品(杀菌乳或浓缩乳)在保加利亚杆菌(L.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的作用下乳酸发酵而得到的凝固型乳制品其中可任意添加全脂乳粉、脱脂乳粉、乳清粉等。
但在最终发酵产品中必须大量存在这些微生物。
也可简单将其定义为以新鲜牛乳或乳粉为原料,经乳酸菌保温发酵而制成的产品[2]。
通常根据酸奶在零售过程中的产品存在状态来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
乳酸菌在乳中生长繁殖,发酵分解产生乳酸等有机酸,导致乳的pH值下降,使乳酪蛋白在其等电点附近发生凝集,把这种乳凝状的酸奶称为凝固型酸奶。
所谓搅拌型酸奶,是指先在发酵罐中通过乳酸菌的作用,将经过标准化处理的牛乳发酵至乳凝,然后再用搅拌器破乳,是凝乳粒子保持在0.01~0.04mm大小的一种酸奶。
产品呈半流动状态的粥糊状,易使用吸管吸食[3]。
一半搅拌型酸乳可分为原味型和水果型,而凝固型大都为原味型[4]。
酸乳又名酸牛乳或酸奶,作为众多的发酵乳产品中当今最为流行的乳制品,最初出现时其名是与发酵乳混用的,表示变酸的乳。
尽管目前没有关于人类何时第一次制作酸奶的明确记载,但酸奶的食用可以追溯到许多世纪以前。
发酵乳起源于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在那里,牧民们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可以通过发酵可以延长鲜乳保存期的方法。
虽然起源没有明确的记载,但酸奶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并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这一观念在许多文明国度里已存在了很长时间。
依据波斯人的传统,亚伯拉罕把自己的富饶和长寿归功于酸奶而法国皇帝法兰西一世据说也因饮用由山羊奶制成的酸奶而治愈其体虚气弱之疾[5]。
生物工程专业小学期研究-生物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小学期研究-生物工程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以蚌埠学院为例,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出现的小学期制的改革以及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脱钩的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小学期实践教学平台的实践教学改革,为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供帮助。
一、生物工程专业就业现状生物工程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生命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兴学科,综合了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新技术手段,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对考生的吸引力也很大。
但是,由于国内高校扩招,不但综合性大学开设了生物院系,很多地方性院校甚至师范类院校也都开设了生物院系,相关专业招生人数多,与化工、机械等传统专业以及IT等热门行业相比较而言,我国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化不足,生物制药、生物保健等相关产业并不发达,不足以吸纳过多的毕业生,生物技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着两极分化,一方面需要高层次的人才,要求毕业生具备硕士或博士学历,另一方面需求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只具备中专或者大专学历即可,导致生物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专业对口率较低。
因此从就业角度看,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前景黯淡。
二、小学期情况简介小学期又称暑期学校(SummerSchool)。
自美国哈佛大学1871年首次开办暑期学校起,小学期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2]。
我国高校现在正在流行的暑假小学期,就是向美国学习的产物[3]。
所谓暑期小学期就是利用暑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成立“暑期班”,开设选修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报名参加,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
各校所开设的小学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三学期,是开放式的,课程内容、具体要求不一而足,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灵活性、机动性强。
因此,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每年暑假,将小学期与学生的就业需求结合起来,加强就业技能训练,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生物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作为实验教学类的课程,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结合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通过将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及通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走入课堂进行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介绍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从而探索寻找到有效提升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办法—实验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内涵发展;教学改革
生物工程所包含的学科繁多,包括生物化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众多有关生物技术的综合性科目,并且更具实践性的特点。
综合实验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合性实验教学
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将学生当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且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可体现实验教学的科学有效性,其在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和提升创新意识方面,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综合实验的发展进程
通过对综合实验相关记载的认入了解,我们在确保调研的准确性的同时要注重现实际生产生活中对先进技术的结合。
生物工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极多,有效的结合实验技能可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提升的作用。
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结合当前教育体系,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较为完善的处理,并且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
综合实验这种比较超前的教学模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它所涵盖的知识面广,涉及领域更多,甚至与知识点联系相对较少的食品和环境方面也有联系。
繁琐的实验步骤,笼统的模式理念使得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很难对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有所了解。
教育工作者长久以来的不断关注,并且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删除一些臃肿的繁文缛节,将实验流程尽量简化,把各个的小实验
设计成一个囊括全部内容的完整实验。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这种结合更能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
二当前影响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发展的因素
(一)实验内容单一、缺乏选择性目前综合实验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微生物发酵技术、酵母菌中提取纯化海藻糖实验。
这两个实验本就涉及面较窄,并且在学科分类中属于偏冷门学科,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常常学无用武之地。
(二)教学模式单一,掣肘学生创新性的发挥在目前的生物工程相关实验中,实验药品还是传统式的由老师来准备,学生到实验台旁根本无需细想实验材料的作用,便可以手到擒来的开始实验。
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唯命是从,这是在传统教育中极为常见的现象。
这就影响了学生们创新意识的产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不到理想效果。
(三)实践课各成一体,缺乏合理整合为满足本科学生学习的需求,生物工程专业的相关实践课程频繁出现在教学形式中。
但是由于实践课中的各个环节自成一体,缺乏系统性,影响了学生系统掌握专业技能效果。
实践与理论无法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成为泡影,极大程度的造成了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
实现内容系统性不明显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在目前的实验对象方面,只有对下游技术的实验相对系统,而对于上游和中油的技术系统性并不明显,缺少相应的整合。
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完整的理解和掌握相对高深的学习知识点。
三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对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分析改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指导时,要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对知识点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求知。
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中找到求知的乐趣。
(二)有效结合实验内容缺乏合理的整合手段,在大多数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课程中,各个小实验的各自自成一体情况需要下大力度去进行改善。
努力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将各个的实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加深理解。
(三)拓宽综合实验覆盖范围目前综合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研究相对较少,在实验内容方面缺乏系统的中上游实验系统。
实验内容覆盖面小成为了当前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发展的阻碍。
对现有系统进行完善,将中上游实现系统囊括到
实验内容中,是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
四相应对策
(一)丰富实验内容,提过更多选择机会当前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内容呈现单一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少选择的机会,被动学习体现出的效果便是无法达到实验的效果。
相关教研人员要对现有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对目前没有成熟实验系统的其他知识点进行剖析,寻找丰富实验内容的办法,为学生在选择具体实验时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二)结合新技术,优化教学模式随着时代进入富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应用。
传统的教学工作中,老师是教学的发起者,负责引导学生们的学习方向。
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使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在发展中迎来了机遇。
新奇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带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动接收的现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很可能再不复返。
(三)培养专业性人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更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年龄相对大一些的老师对于新技术的使用很难学会,而相对年轻的工作人员又缺乏理论知识的储备。
这就要求生物工程综合实
验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加入。
培养和招聘专业性技能人才是教改方面的新需求。
通过网络媒体等平台,对所需人才进行合理的选择。
妥善安置好年龄大的教师的工作是学校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结合实践,整合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匮乏使综合实验模式只能的操作各个小实验。
实验内容缺乏科学的整合,学生很难在各个实验在进行过程中找到实验与实验之间的联系。
这样就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概念和操作无法掌握的情况。
结合各个小实验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将实际内容整合为一个完整实验,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时间,避免实验过程中实验材料和教学时间的浪费。
(五)实验内容系统性下游实验相对容易,而且应用不高。
频繁地对下游技术进行实验不利于学生对更加高深的技术深入了解。
目前的综合实验尚处在内容不完善的阶段,上游技术实验和中游技术实验的缺乏影响了实验内容的系统性。
最大的影响就是偏门学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五结束语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通过发展才可以逐步完善,当前内涵式发
展建设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在实际中暴露的问题很多,相关的教研人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查找实验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以往试验中显现出的弊端进行弥补,对实验理念进行完善,对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来提高综合实验在教学工作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教育工作本着为祖国培养有用人才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内容都是为培养人才服务,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很难形成,教研人员要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
综合实验模式的完善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不合理的利用不成熟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大力,单丹,杨成丽,等.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3):23-25.
[2]于秀玲,车程川,刘金锋,等.围绕区域经济需求的生物工程专业综
合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72-76.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