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语对韩国语的影响
汉字读音对韩国语汉字词的影响

汉字读音对韩国语汉字词的影响在韩国语词汇当中汉字词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汉字读音是韩国语汉字词与中国汉语之间所存在联系的一个重要体现。
文章对汉字读音与汉字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近来的新生汉字词进行研究。
标签:汉字读音汉字词新生汉字词中国和朝鲜国土相邻,在很早就开始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汉字的输入大致始于秦汉,盛行于隋唐。
这些借字所反映的大致都是中古时期的语言事实(何耿镛,1984)。
在十五世纪之前,朝鲜半岛长期使用汉字,而且书面语以汉字为主,在韩国现代社会,重大的场合也时有汉字出现。
直到1446年,世宗大王颁布了《训民正音》,韩国语才有了自己的文字,但汉字早已深入人心。
在韩国语词汇中,汉字词大概占70%左右,是韩国与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汉语早已被现在现代汉语所取代,中国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却长期保持借入时的构词特点和意义,同时,韩国语汉字词读音保留了古代汉语读音的特征,因此韩国语汉字词读音与现代汉语读音有着必然的对应关系。
韩国文字是表音文字,一个文字是由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共同构成的,韩文的读音是辅音和元音拼读在一起而成的读音,类似于我们的汉语拼音。
从字母的作用来讲,韩国语辅音相当于汉语拼音的生母,元音(或包含韵尾)相当于汉语拼音的韵母。
从字母的发音对应关系上来讲,可分为:①一对一;②一对多。
以上所述的汉字词皆为传统的韩国语汉字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新生词汇涌现,例如:汉字和韩国固有文字结合而来的新生词、汉字和英文外来语结合的新生词、缩略型的新型汉字词,他们仍旧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新生词汇。
1 韩国语字母和汉语拼音字母功能的对应关系韩国语是表音文字,每个字是由几个字母按一定的规则拼写而成的。
韩国一共有40个字母,其中元音字母有21个,辅音字母有19个。
按照辅音在前元音在后,如果带有韵尾就由韵尾来收音的方式拼读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韩语当中的辅音字母相当于汉语拼音的生母,元音字母相当于汉语拼音的韵母,韵尾相当于汉语拼音韵母的尾巴。
汉语母语对学习韩国语的影响分析

汉语母语对学习韩国语的影响分析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学习韩国语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母语对于学习第二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韩国语对中国人来说有哪些难点和便利之处呢?接下来我们将对汉语母语对学习韩国语的影响进行分析。
由于汉语和韩国语在语言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就使得中国人在学习韩国语时会有一定的优势。
汉语和韩国语都属于字音文字语言,韩国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词汇的意思和用法很多时候都和汉语非常相似,这就使得学习者在词汇记忆上能够事半功倍。
在语法结构和词序上,汉语和韩国语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在学习韩国语的时候能够更快地适应和掌握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
汉语母语对于学习韩国语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首先就是语音的差异。
韩国语发音表现出了明显的语音特点,而且有一些韩国语的发音在汉语中是没有的。
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在学习韩国语的时候必须要克服这一难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和掌握。
韩国语的语态、时态、人称代词等方面都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汉语母语对于学习韩国语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和韩国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着很多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
这就使得学习者在学习韩国语的时候必须要了解韩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母语对学习者理解韩国语中的文化内涵是有一定的裨益的。
汉语母语对于学习韩国语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学习上存在着一些优势和不利因素,但只要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优势的同时克服不利因素,相信是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韩国语的。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中国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韩国语,为中韩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
汉语母语对学习韩国语的影响分析

汉语母语对学习韩国语的影响分析作者:郭宇刘文华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36期摘要根据汉语语系发展来看,韩国语与汉语两者分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主要依靠语序的变化来表达意思,而韩国语主要依靠语言的附属词来表交际含义,两种表现手法截然不同。
中国人在学习韩国语是,一定要注意要用全新的思维去接触韩国语,克服汉语母语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确保韩国语的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关键词汉语母语韩国语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0前言结合当前我国与韩国的建交情况来看,建交十余年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十分稳定,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到来,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迅速增长,基于此,出现了学习韩国语的热潮。
以清华、北大为首的诸多教育结构都开设了韩国语专业,发展至今,韩国语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小语种之首,但是由于两国语言体系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影响,为韩国语的学习活动带来诸多困难。
1汉语语音对韩国语学习活动带来的影响众所周知,在学习外国语的过程中,语言的发音对于外语学习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小孩在刚学习语言时,因为大脑当中没有任何语言体系,因此,可以不受任何影响的学习语言。
但是对于已经形成语言体系的中国人而言,在学习韩国语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在韩国语的发音等方面都不够自然。
这种细微的差别,学习者可能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感受,但是学习者通常感受不到,并且学习者为了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往往会利用母语的发音学习外国语。
根据以往韩国语的学习活动来看,汉语母语对韩国语的学习具有以下几种影响。
首先,韩国语中的发音在我国汉语当中不存在,导致中国人学习韩国语的过程中发音很难。
尤其是对韩国语韵尾,,,,,,,,,的学习较为困难,此外,韩国语中的元因“一”,在汉语发音当中不存在,中国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用拼音e代替。
例如我从中国来这句话,韩语表达为,中国人在发音过程中,会有意识的用e代替其中的原因“一”。
论在中国范围内汉语对朝鲜语产生的影响

论在中国范围内汉语对朝鲜语产生的影响作者:盖宣余丁梦璇宫丽颖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9期摘要:任何国家或民族的语言都是经过历史的磨合及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产生的。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代表着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民族认同感、语言感情、文化水平等等社会及心理的因素。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中国范围内尤其是东北地区,汉语对朝鲜语产生的影响,以及发展朝鲜语言文化应该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朝汉语言文化;融合发展;影响及对策从20世纪初开始,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居民由于朝鲜国内安全状况等原因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其中相当一部分留在了中国东北地区并融入了中华民族,成为了我们的一国同胞。
中国的朝鲜族人民在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在与汉语文化圈发生碰撞和磨合的同时一直不断地在接受汉语的影响。
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决定了汉语成为了官方通用语言,因此中国的朝鲜族聚居区也自然的变成了双语地区,同时对于朝鲜族同胞而言,汉语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他们的第一“外语”。
公元1444年李朝世宗大王创立朝鲜语直至近代以前,朝鲜人和汉人的接触多限制与利用汉字,汉文等书面形式。
本世纪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后一直到改革开放的20年间,会使用汉语的朝鲜族人口激增,汉语文化圈的范围也在急速扩大。
本文主要意图阐述朝鲜语和汉语的接触状况,并积极探索(中国范围内)朝鲜语在今后的发展策略一、朝鲜语和汉语的接触1.朝鲜族和汉族的直接接触与朝鲜、韩国以及其他海外生活的朝鲜(韩国)人不同,中国的朝鲜族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频繁地和汉族产生语言接触。
从朝鲜族人口分布情况来看,纯粹由朝鲜族人构成的地区并不多见,即便是在朝鲜族自治的聚居区内,除了少数的农村地区外几乎所有的人口都由朝汉双民族构成。
这就很自然地使朝鲜族和汉族在同一生活地区,同一社会环境,乃至同一学习、生产部门融合在一起。
朝鲜族之间多说朝鲜语,朝汉之间一般说汉语。
2.教育制度中朝鲜语和汉语的接触。
在大部分中国的朝鲜族学校里,除了朝鲜语外汉语也列为必修课程。
汉语母语对学习韩国语的影响分析

汉语母语对学习韩国语的影响分析
汉字与汉字间的关联性使得汉语母语者更容易理解韩语中的汉字。
许多韩语词汇来源
于汉字,而且韩语基本字母表中包含了很多汉字,这使得汉语母语者在学习韩语时能够更
快速地记忆和理解相关词汇。
对于汉字和汉字组合的理解,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无需投入
太多精力,因为许多韩语词汇的意思和用法与汉语中的类似。
汉语和韩语有着类似的语法结构。
汉语和韩语都是主谓宾的语序,所以对于习惯将主
语放在句子开头的汉语母语者来说,学习韩语的语法结构会相对容易。
汉语和韩语在词性、时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还需要注意这些细节方面的差异,并进
行相应的学习和适应。
汉语母语者在学习韩语时可以充分利用汉语语感和表达习惯。
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
表达思想和情感时往往有一定的语感和表达习惯,这些优势在学习韩语时能够发挥出来。
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可以借鉴自己的语感和表达习惯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韩语中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快地掌握和应用韩语。
汉语母语者学习韩语还可以通过掌握韩语的拼音系统(韩语拼音)来提高学习效果。
韩语拼音与汉语拼音有着相似之处,汉语母语者掌握了韩语拼音系统后可以更准确地发音
和拼写韩语,从而减少了学习的难度和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
浅析在中国范围内汉语对朝鲜语产生的影响

浅析在中国范围内汉语对朝鲜语产生的影响作者:张博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8期摘; 要:世界上纯粹由自己本民族的固有词汇组成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不同的语言在相互之间的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彼此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个人使用什么样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是有着深层次的动因,比如社会环境,民族认同感,语言感情,文化水品,交流对象等等很多来自社会的,心里的因素。
本文着重阐述在中国范围内特别是东北地区,汉语对朝鲜语产生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以及为了保护朝鲜语言文化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朝汉语言文化; 融合发展;影响及对策作者简介:张博远(1989-),男,汉族,吉林省延吉市人,2012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朝鲜语专业,后继续在延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3.08~2014.08留学韩国崇实大学),研究方向为朝鲜语和汉语的对比。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1从20世纪初开始,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居民由于朝鲜国内安全状况等原因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其中相当一部分留在了中国东北地区并融入了中华民族,成为了我们的一国同胞。
中国的朝鲜族人民在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在与汉语文化圈发生碰撞和磨合的同时一直不断地在接受汉语的影响。
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决定了汉语成为了官方通用语言,因此中国的朝鲜族聚居区也自然的变成了双语地区,同时对于朝鲜族同胞而言,汉语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他们的第一“外语”。
公元1444年李朝世宗大王创立朝鲜语直至近代以前,朝鲜人和汉人的接触多限制与利用汉字,汉文等书面形式。
本世纪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后一直到改革开放的20年间,会使用汉语的朝鲜族人口激增,汉语文化圈的范围也在急速扩大。
本文主要意图阐述朝鲜语和汉语的接触状况,并积极探索(中国范围内)朝鲜语在今后的发展策略一、朝鲜语和汉语的接触1)朝鲜族和汉族的直接接触与朝鲜、韩国以及其他海外生活的朝鲜(韩国)人不同,中国的朝鲜族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频繁地和汉族产生语言接触。
汉语母语对学习韩国语的影响分析

汉语母语对学习韩国语的影响分析
随着韩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韩国语。
而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学习韩国语是否会存在一些优劣势呢?下面将从语言结构、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汉语母语者具有一定的语言结构优势。
汉语和韩语属于东亚文化圈内的语言,两种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词汇和语法结构。
例如,在韩语中,名词和形容词的性质和性别在汉语中也有相应的概念,汉语母语者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认知优势。
此外,汉语和韩语都是属于主谓宾的语言结构,因此汉语母语者在学习韩语的过程中,在语音、语调等方面会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汉语母语者在学习韩语时容易遇到的困难是辅音和元音的区分。
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与韩语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母语者在学习韩语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韩语中的辅音和元音。
此外,韩语中存在的复杂组合音和连读现象也需要汉语母语者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再者,韩语和汉语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差异。
韩国的语言文化更贴近欧美文化,更加注重礼貌和尊重的表达方式,而中国的语言文化更为冷静和庄重。
汉语母语者在学习韩语的过程中需要逐渐适应韩国的语言文化,理解和运用韩语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
总的来说,汉语母语者在学习韩语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汉语母语者可以利用汉语和韩语之间的相似之处帮助自己更快地掌握韩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但是也需要在韩语的辅音和元音、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
因此,希望准备学习韩语的汉语母语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汉字在韩语中的重要性

汉字在韩语中的重要性韩语单词中有70%由汉字词组成。
因此韩国人学习汉语和中国人学习韩语比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人要容易得多。
另外,韩语的汉字发音和汉语发音非常接近,所以感觉很亲切。
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交流也很频繁。
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地来往交流,语言学习的机会也比较多,学得自然就快。
韩国历史上一直使用汉字。
直到15世纪中叶,朝鲜才发明了表音文字,当时被称为“训民正音”,但当时统治阶级仍然使用汉字。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韩国从专门使用汉字过渡到汉字与表音文字结合使用。
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后,使用自己的表音文字成了朝鲜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弘扬民族精神的象征。
韩国政府成立以后,制定了《表音文字专用法》,规定政府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
但公文的附加条款中允许使汉字与表音字并用。
1968年,韩国总统朴正熙下令禁止公文中使用汉字,教科书中也不再使用汉字。
近几年,随着中韩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高速增长,韩国掀起“汉风”,学习汉语和使用汉字成为时尚。
2000年,韩国政府宣布恢复汉字教育和使用汉字。
主要内容是:在公务文件和城市路表中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汉字;在中小学推行“1800个常用汉字必修教育”。
许多韩国人对去除汉字表示担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容易造成理解混乱。
由于历史原因,韩语词汇约70%来自汉语,同音异议的词很多,而韩文是表音文字,没有汉字很容易出现歧义。
如在韩国语中,“故事”、“古寺”、“古瓷”、“枯死”等词同音,韩文的书写是一样的。
单凭一个韩文字,人们根本不明白它具体指什么。
韩国学者朴忠培认为:“韩国和中国是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友好文化交往关系的近邻,中国的先进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发展曾产生过极大影响……”许多韩国专家甚至表示,抛弃汉字是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
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大韩商会、韩国贸易协会等经济团体更是要求政府推动使用汉字。
他们一致认为,随着韩中日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加,汉字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国汉语对韩国语的影响
作者: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08期
韩国自古以来就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在古代,韩国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韩国就采用汉字进行书写。
起初,汉字只为统治者和高级士大夫所掌握,平民大多是文盲。
由于汉语和韩语的差别,全都用汉字来书写韩语显得越来越不方便。
后来,为了推进国民的文化水平发展,在1446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召集了一批学者,主持创造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韩文,即“训民正音”。
韩文是一种拼音文字,但在结构上依照了汉字的方块型。
在这以前,朝鲜的所有文书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在这以后,韩文逐渐在平民中间普及,而士大夫和贵族依然使用汉字。
官方文书也使用汉字书写。
汉字一直被视为正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民族主义的原因,朝鲜和韩国政府均下令停止汉字的使用,要求所有出版物都以纯韩文正式文字,民众识汉字率急剧下降。
朝鲜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而韩国则有了另外一种声音,要求恢复汉字的使用。
因为韩文是一种纯拼音文字,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且朝韩两国古代的文献等都是用汉字记载的,民众不识汉字会造成很大的文化断层,无法更好地继承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
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呼吁下,韩国政府开始放宽对汉字的使用限制,民众对汉字的学习热情也逐渐高涨。
但是由于韩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摆脱汉文化的影响,试图消除本国汉文化痕迹。
韩国首都原名“汉城”,由于这个原因而改名为“首尔”。
不过,汉字在韩国文化圈中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韩国在一些正式场合会汉字和韩文并用。
由于汉语对韩语的影响很大,现在韩语中有75%的词汇为汉语词汇,包括人名系统。
我们平时看韩剧大概都知道,什么“李英爱”,“裴永俊”等等,都是听起来很汉语化的名字。
(来源:博客中国)。